登陆注册
1268500000014

第14章 李大钊与马克思主义(5)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把阶级斗争归结为经济上的原因,并分析了阶级斗争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表现形式,而随着阶级斗争的发展,其内容与性质也会随之发生变化。***认为,阶级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特殊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既在历史的一定发展阶段产生,又在历史的一定阶段消灭。从考察中国社会情况出发,***尤为重视马克思的阶级斗争说,并指明了阶级斗争说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中的重要地位,认为“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

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伟大作用。***认为,人类社会所有的物质资料都是由从事生产的人们创造的。“一个智识的发见,技术的发明,乃至把是等发见发明致之于实用,都是像我们一样的社会上的人人劳作的结果。”“……过去的历史,就是我们这样的人人共同创造出来的,现在乃至将来的历史,亦还是如此。”他强调,人类的真实历史,不是少数人的历史。历史的纯正的主位是群众,而不是几个伟人。

同时,他并不否认杰出人物的贡献和历史作用,他说:“这一班所谓英雄所谓豪杰的人物,并非有与常人有何殊异,只是他们感觉到这社会的要求敏锐些,想要满足这社会的要求的情绪热烈些,所以挺身而起为社会献身,在历史上留下可歌可哭的悲剧、壮剧。”

***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时把重点放在唯物史观方面,是出于当时中国社会的历史条件以及现实需要所决定的。唯物史观之所以成为“五四”前后中国思想界引进介绍、传播的重点,从根本上说,这是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寻找“中国向何处去”的答案相关联的。要解决“中国向何处去”这个历史主题,就必须研究中国历史、中国国情,把握中国社会发展规律,就必须寻求科学的历史观作指导。***对唯物史观的性质、方法、意义所进行的探讨,表明他在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中,在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工具解决中国面临的理论、实践问题中,所具有的思想上的独特性、创造性。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初形态,对后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有关***对马克思主义的其他解读,此不展开论述。

14.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马克思理论是世界历史进程中产生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它的开放性和普遍适用性,正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生命力所在。从思想背景和认识历程看,中西文化论战,新文化运动的发轫,新思潮的涌入和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起,以及国内外政治局势巨变和先进知识群体认识的变化等,这都是中国人重新探索中国前途与命运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一认识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在中国开始传播,并最终为中国人所接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历史的客观要求,而先进的知识群体的作用则是马克思主义得以迅速传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无疑是推动这一传播和结合的主要人物之一。

***学贯东西,博通古今,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同时又受到过较为系统的西方文化教育。在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时,就已经初步地接受了西学的熏陶,留学日本则是***系统地接受西学的阶段。这种经历造就了他开放的眼光和宽容的品格。马克思主义作为五四时期新思想的一种,与其他各种思潮相互碰撞、平流并进。***以开放的眼光和宽容的态度对待这些新思潮,在选择对比中接受了不断显示科学性和合理性的马克思主义。当然,由于马克思主义“学理深晦”,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对其有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这一时期,***不仅从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俄国十月革命进行研究宣传,而且在翻译和传译马克思著作方面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1918年至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前夕,***发表的有关马克思主义文章和著述就有数十篇(部)之多。

日本学者石川祯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史》一书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时期传入中国,是日本的社会主义渠满而溢的结果”。

诚然,中国在引进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通过译介日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进一步从学理上传播了马克思主义。“这种译介,日本的作用功不可没。但是,根据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过程与特点,如果把日本的作用说成是首要的、唯一的、决定性的,则未免夸大其词。因为,日本在这方面的作用不是主要的,而且在时间上比较晚,影响也比较短暂”。

林伯渠回忆:“约在1918年3、4月,连续接到***同志几次信,详细给我介绍了十月革命情况及一些小册子、文件,并对目前中国形势阐述了他的所见,得到很大的启发。”

五四运动前夕,***把《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为《马克思主义专号》。“当时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还未像五四运动后那样迅速扩大,而且研究专号中的文章在反映马克思主义的感召力方面,也是相当有限的。那些即将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团体中成员的出类拔萃之辈,除***外,也没有一个是研究专号的撰稿人。而那些撰稿人,除***外,也没有一个后来发展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和鼓吹者。那些文章一般说来都缺少独到见解,只是从学术的角度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个方面。”陈碧兰女士在回忆录中写道:“关于***1922年春在湖北省立女子师范演讲妇女问题的内容,在1928年冬,我才发现它是德国社会主义者领袖倍倍尔(August

Bebel)所著《妇人与社会》的缩影。在1922年此书尚未译成中文,***是从日文或英文本读到的。由此可见他对马克思主义书籍研究的认真和广泛。”

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思想界非常活跃,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进步社团和刊物如雨后春笋,遍及全国。有关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日盛一日,一年内出版的刊物达四百种,先后有近三十种马列主义经典著述被译成中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如上海的《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北京的《晨报》副刊、《每周评论》、《国民》、《建设》等杂志,都大量报道有关十月革命的内容。这些刊物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一时间,在广大青年中迅速掀起了一股了解、认识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热潮,并且和社会改造结合起来,从而在中国大地上形成蓬勃发展之势的共产主义运动。到1920年下半年,马克思主义的一些基本原理著作,如《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雇佣劳动与资本》等都已先后译成中文出版。尽管当时“从马克思主义著述的摘编、翻译到专著的出版,好似只有量的增加,实际不然,它至少说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原著得以直接地、或经由日本、欧洲传到了中国,中国知识界得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更加准确;说明由国外传入的渠道更加流畅,人们翻译选择的余地更大;说明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有了更迫切的需求。也说明中国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是以比较全面的正确的思想理论为指导的”。

同类推荐
  •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

    《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从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系的大背景出发,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系统建设为主旨,紧扣应急管理实践中的主要问题与核心任务,通过系统讲述公共危机管理与突发事件应对方面的“一案三制”和“四大类突发事件应对”,结合现实典型案例,进行中外对比,就如何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应急管理的科学化水平,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和研究。
  •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中国历史上的腐败与反腐败

    所谓权,这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基本规律。仍然不过是为了满足贪婪者的私欲。中国历史上每个王朝灭亡的具体原因很复杂,但是,是指公共权力;所谓私,是与公相对立的个人私利。,或为金钱,就是利用、窃用、滥用公共权力而满足一己之私。腐败导致灭亡,早在文明诞生前夜的传说时代,我国腐败现象就已产生。当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腐败遂成为附着于统治阶级身上的痼疾。这些腐败现象在每个王朝的前期、中期和后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据文献记载。以权谋私,究其根源无不与这些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其形式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严重的腐败导致速亡,或为权位,但归结其根本,腐败是一种以权谋私的行为
  • 国家软实力

    国家软实力

    软实力在国家发展和竞争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软实力论》界定了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的概念、内涵,分析了三者的相互关系;归纳总结了国家软实力建设的国际经验,分析了美国、俄罗斯等国家软实力建设的经验;论述了我国软实力建设的做法、问题,提升我国软实力的思路;提出了提升国家软实力要坚持的四大原则:国家利益战略、国家营销、国际责任、国民智商。
  •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公务人员信息安全知识读本

    信息化是人类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必然进程。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网络化应用的快速普及,信息化已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
  •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八项规定改变中国

    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对八项规定出台的背景,八项规定给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带来的变化、八项规定昭示的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治国方略以及中国梦蓝图进行了梳理和论述。既是一本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教材,也是一本在党的建设方面起教育、普及作用的通俗理论读物。
热门推荐
  •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敢于打开心灵之门(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良缘错之芙蓉军师

    良缘错之芙蓉军师

    这个女人!一点都不像女人!看似柔弱,却收服了他手下最强悍的战士,与妖柔的闺阁之秀截然不同,这样的人,却吸引住白王花擎苍的视线!身为狙击手的管彤,却莫名穿越到了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丫鬟叶芙蓉的身体中。为了解开穿越与身世之谜,叶芙蓉变成了白王的贴身婢女,这个俊朗却多疑的男人,从怀疑到倾心,似乎久远却也顺理成章。那些携手倾心,那些生死相随,在阴谋与鲜血中,随着惊雷炸响戛然而止!——跨过了时间和空间,他们,还能否再次携手?
  • 我欲凌天

    我欲凌天

    天地有道,神怜世人,他却发现天道不公,以万物为诌狗,神不爱人,奴役苍生。少年历经万劫,渡尽劫波,成为绝世强者,从此屠神灭魔,逆天而行。敌人必杀之,朋友必帮之,美女必泡之,男人就应该有一颗爷们的心。
  • 污点

    污点

    小说作者既是行动者,又是书写者,还是思想者。他一手用枪,一手用笔,集战士与诗人于一身。他把经验的亲历与人性的剖析结合在一起。他的长篇小说充满正义的激情、直观社会的勇气和法的尊严。小说讲述了一个文物失窃案如何历尽千辛终被破获的故事。其中有动人的爱情故事和感人至深的亲情……
  • 再见亨特

    再见亨特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鉴宝术士

    鉴宝术士

    林洛是古玩店的一个小小保养师,爷爷去世之后,留下一本彩绘笔记和玉佩。彩绘笔记记录了爷爷的职业传承,而爷爷盘了多年的玉佩却发生变异,让林洛获得鉴宝的能力!商骨周玺,秦俑汉匣,唐朝三彩,宋朝名瓷……明代书画,清朝兽首…竹、木、牙、角,文房四宝……尽在掌握!因玉佩变异,同时继承了爷爷职业传承的林洛,堪舆风水,分金定穴,感山川地理,辨气运长短,也成了他必备的技能!…………得到如此眷顾的林洛,会演绎怎样的传奇?
  • 古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

    汉魏六朝诗上承先秦,下启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从汉诗、汉乐府民歌,有古诗十九首、曹操、曹植、蔡文姬、嵇康、阮籍、陶渊明、谢灵运、庾信等大家名作,也有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等优秀乐府民歌,《中华国学经典读本:古诗三百首》内容精彩纷呈,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古代诗歌的全貌。古诗风格有质朴与瑰奇之别。但在直抒胸臆、自然成文上,则精神相通,从而将对声文辞采的追求与对自然情性的崇高统一起来,为唐人完成古今体分流,臻于“格高而律清”的艺术胜境,作好了准备。
  • 伴娘团团转

    伴娘团团转

    经常有人说,伴娘当多了,会嫁不出去……那又怎么样,再悲催的生活也不能阻止我们彪悍的斗志和坚定的笑容,何况只是做做伴娘!
  • 灵山秀水之间

    灵山秀水之间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夫君,来单挑

    夫君,来单挑

    绝艳重生,她成了拼命三娘,被迫强大。某兽:女人,你强我强,我们来个强强合体吧!未婚夫:吃我的喝我的,不以身相许就想一走了之?窗户都没有!采花贼:为了你我都背叛老爹了,你难道不该收留我?神秘人:好歹都是现代人,看在你丑没人要的份上,我就牺牲一下娶了你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