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7600000015

第15章 走向“新天地”

1922年底,巴金提前结束了在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的学习。他在“外专”连续学习了两年半,从补习班读到预科,又读到本科,眼看就要毕业了。但因为巴金过去没有上过中学,交不出中学毕业文凭,却被改为旁听生,并因此失去了获得毕业文凭的资格。这使巴金非常气恼,但也毫无办法。但是,这却成为一个契机,帮助巴金说服了继母和大哥,同意他离开“外专”,跟三哥一道去上海读书。

这对巴金是一次真正的解脱。他早已盼望尽早离开闭塞、保守的四川,到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去经风雨、见世面,开辟自己新的生活,“像一个人的样子用坚定的脚步,走向人的新天地去”。

1923年4月初,一个春光明媚的早晨,巴金和三哥一起离开家,到成都东门外的江边登上一条木船。大哥把他们送到船上,流着眼泪同两个兄弟告别。此时的巴金心情十分复杂。他知道,他这一去便很难回来,而且他也不愿意再回来,所以不能不有所牵挂。他最牵挂的是他的大哥,因为他们手足情深,多年来大哥为他和三哥吃了太多苦,受了太多累,而他却无以回报。还有几个在大家庭压制下呻吟的姐妹也让他放心不下。想到这些,所以他说“那时候我的悲哀是很大的”。但是他并不留恋。对封建大家庭他有着太多的憎恨和厌恶。他说:“一想到近几年来我的家庭生活,我对于旧家庭并没有留恋。我离开旧家庭不过像摔掉一个可怕的阴影”。作为一个“经受了新文化运动的洗礼”的青年,他的心向着未来。

巴金晚年,一次偶然的触发,他又想起当年离开家乡时在船上的一幕情景,写道:

我忽然想起了六十年前的事情。我还不满十九岁,同长我一岁的三哥乘木船从成都去重庆、转赴上海。在离家的第一天,夜幕下降,江面一片黑,船缓缓地前进,只听见有节奏的橹声,不知道船在什么地方停泊。在寂寞难堪、想念亲人的时候,我看见远方一盏红灯闪闪发光,我不知道灯在哪里,但是它牵引着我的心,仿佛有人在前面指路。我想着,等着……我想好了一首小诗……天暮了,在这渺渺的河中,我们的小舟究竟归向何处?

远远的红灯啊,请挨近一些儿吧。那远远的红灯该是河面上的航标灯吧?但在巴金的心里或想象中,它却是理想的象征和闪光。“远远的红灯啊,请挨近一些儿吧。”你看,他是多么急迫地想冲上前去啊!

这时的巴金,和他的三哥一样,怀着满腔的热情面向未来,只觉得“一个理想在前面向我招手,我的眼前是一片光明。”这愿望是真诚而美好的,但也幼稚而天真。他还想不到,在前面等着他的仍是曲折的道路和艰难的探索。

巴金和三哥顺利抵达上海。一位远房叔叔帮他们在汉口路的春江旅馆安顿下来。巴金本来准备学工,因为没有中学文凭,不能报考,便同三哥一起考入上海龙华日晖桥南洋中学,巴金插入二年级,三哥是在三年级。读了半年之后,他们感到该校不适合他们的程度,而且学制太长,要上五年才能毕业,大好时光就被蹉跎了。于是他们在1923年寒假到南京去,经朋友介绍考入南京东南大学附中的补习班。

就此他们离开了上海。

巴金和三哥这次在上海还经历了一件事,就是先后两次回浙江嘉兴祭祖。前面我们谈到巴金祖籍嘉兴,在那里还有李家的后代,也是一个庞大的封建家族。巴金和三哥到上海落脚之后,头一件事便是乘火车去嘉兴祖居探访。这对嘉兴和成都两地的李氏族人都是一件大事。因嘉兴与成都相距遥远,山川阻隔,双方已多年没有来往;巴金兄弟更是初回故土,对老家的一切完全陌生。他们在辈分最高的四伯祖家住了两天,见过了各房亲戚,然后由四伯祖亲自陪同乘小船到嘉兴城外的塘汇镇拜谒李家祠堂。那祠堂极其破败,整个房舍四面透风,神主前的玻璃窗已经破碎,地上满是碎瓦和烂泥,而且管祠堂的族兄已把祠堂租给了一个裁缝,唯一的供桌被裁缝拉到一边做了工作台。如此景象令巴金凄然。勉强随四伯祖点起蜡烛,行了礼,便匆匆离去。

过了半年,在巴金和三哥决定离开上海转学南京的时候,他们又拐到嘉兴。这次主要是来验看祠堂修缮情况。上次离开嘉兴,他们把在祠堂见到的情况写信报告成都,二叔等立即决定出资重修祠堂,此时已经峻工。巴金兄弟再次来到塘汇祠堂,景象与上次看到的自然不同,租用祠堂的裁缝已经搬走。但旧家庭的衰败在巴金心中所留下的影像却长久挥之不去。

两次回乡祭祖的经历,对巴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可以说这是一次深入的调查和体验,使他对封建家庭和封建制度的历史和现状,以及这个制度的最后的衰落,有了更真切、更全面、更具体的认识。对种必要的准备。

离开嘉兴老家,巴金和三哥直接来到南京,在南京北门桥鱼市街租了一间房子住下,便开始到东南大学附中读书。先在补习班补习半年,1924年暑假后兄弟俩一同考入东南大学附中的高中三年级,1925年暑期他们一起高中毕业。

为了顺利完成中学学业,拿到毕业文凭,以便升入理想的大学,巴金在上海和南京读书期间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功课上,学习非常刻苦。后来他在回忆中说,当年他和三哥“那种可怜而可笑的样子”现在大概没有人记得了,但是他却难以忘怀。特别是在寒风凛凛、冷雨凄凄的日子里,我总会想起在南京北门桥一间空阔的屋子里,我们(按指巴金与三哥)用小皮箱做坐凳,借着一盏煤油灯的微光,埋头在破方桌上读书的情景。我们在那间空阔的屋子里住了半年,后来又搬到前面另一间狭小阴暗的屋子里住了一年。在那些日子,我们没有娱乐,没有交际,除了同寓的三四个同乡外,我们没有朋友。早晨我们一块儿去上学,下课后一块儿从学校走回家。下雨的时候,我们两个人撑着一把伞,雨点常常打湿了我们的蓝布长衫。夏天的夜晚我们睡在没有帐子的木板床上,无抵抗地接受蚊虫的围攻。我们常常做梦,梦是我们的寂寞生活中唯一的装饰。……我们并没有把那一年半的时光白白浪费,我们的确给自己的脑子里装进了一些东西。于是安于后来《家》、《春》、《秋》以及《憩园》、《寒夜》的创作是一种必要的准备。

离开嘉兴老家,巴金和三哥直接来到南京,在南京北门桥鱼市街租了一间房子住下,便开始到东南大学附中读书。先在补习班补习半年,1924年暑假后兄弟俩一同考入东南大学附中的高中三年级,1925年暑期他们一起高中毕业。

为了顺利完成中学学业,拿到毕业文凭,以便升入理想的大学,巴金在上海和南京读书期间把主要精力都用在功课上,学习非常刻苦。后来他在回忆中说,当年他和三哥“那种可怜而可笑的样子”现在大概没有人记得了,但是他却难以忘怀。特别是在寒风凛凛、冷雨凄凄的日子里,“我总会想起在南京北门桥一间空阔的屋子里,我们(按指巴金与三哥)用小皮箱做坐凳,借着一盏煤油灯的微光,埋头在破方桌上读书的情景。我们在那间空阔的屋子里住了半年,后来又搬到前面另一间狭小阴暗的屋子里住了一年。在那些日子,我们没有娱乐,没有交际,除了同寓的三四个同乡外,我们没有朋友。早晨我们一块儿去上学,下课后一块儿从学校走回家。下雨的时候,我们两个人撑着一把伞,雨点常常打湿了我们的蓝布长衫。夏天的夜晚我们睡在没有帐子的木板床上,无抵抗地接受蚊虫的围攻。我们常常做梦,梦是我们的寂寞生活中唯一的装饰。……我们并没有把那一年半的时光白白浪费,我们的确给自己的脑子里装进了一些东西。于是安静的日子完结了,在学校生活结束以后,我开始了飘泊的生活。”从1923年暮春巴金和三哥离开成都,到1925年暑期高中毕业,中间经过了两年多的时间。这一段时光如巴金所说,他确实没有白白浪费,不仅如愿以偿完成了预定的学习目标,而且进一步了解了社会,受到了新的磨练。特别是在南京期间,虽然学习紧张,生活艰苦,他仍以高度热情密切关注国家命运和现实斗争。1923年9月日本东京发生特大地震,日本政府利用震后的极度混乱,纵容警察、宪兵大肆屠杀革命者和反政府民众,造成严重的白色恐怖,日本著名无政府主义者大杉荣夫妇,及其年仅7岁的侄儿橘宗一也惨遭杀戮。巴金义愤填膺,积极参与了抗议和悼念活动,并连续发表文章和诗歌,歌颂死难者的斗争精神,声讨日本政府的残暴行径,表明了同摧残人性的资本主义制度斗争到底的决心。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后来他在法国参与援救萨柯、樊塞蒂这一世界性活动的一次预演。还有一件事,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南京的大、中学生立即行动起来,罢课,游行示威,声援上海的工人和学生,并宣传、鼓动英国资本家开的工厂“和记洋行”工人罢工12天,给制造惨案的英帝国主义者以沉重打击。在整个活动中,东南大学附中起了带头和先锋作用。这段经历为巴金后来创作中篇小说《死去的太阳》提供了切身的感受和真实的素材。

同类推荐
  • 杜甫学史

    杜甫学史

    《杜甫学史》主要有以下内容:杜甫其人研究史:杜甫生平研究;杜甫思想精神研究;杜甫生活研究;杜甫创作历程研究;杜甫集文献研究史:杜甫集的编纂、版本、目录、校勘;杜甫作品注;杜甫作品的阐释;杜甫作品系年;杜甫集的内容研究史:杜甫作品反映的现实;杜甫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杜甫作品内容的意义;杜甫集的艺术研究史:杜甫作品的艺术方法;杜甫集的艺术风格;杜甫艺术创作历程;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研究:继承与创新;贡献与地位;传承与影响。这是我们的研究思路。我们把它提供给读者,是为了读者更好地了解本书的内容。
  • 杜甫传

    杜甫传

    这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的绝笔之作。全书11回,讲述了“诗圣”杜甫曲折潦倒的一生。由于作者善写武侠,尤其擅长讲故事,而杜甫的生平又与作者自身的身世很有相似的地方,因而这部书写得相当引人入胜和富有感染力。
  • 傀儡皇帝:汉献帝

    傀儡皇帝:汉献帝

    汉献帝,名刘协,字伯和。汉灵帝第三子,汉少帝弟。少帝被废后,被董卓迎立为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刺死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献帝。后献帝逃出长安,落到了曹手中。献帝在位31年,终被曹丕所废,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禅陵。《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傀儡皇帝(汉献帝)》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汉朝末代皇帝的悲哀一生。
  •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总会有某个角度,总有“见仁见智”的情况,因为人的本质也是不断展开的过程,因而读人只有在过程之中才能够不断超越原有的层次,进而不断地深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我们要从开端上解读,在过程中领会,在历史中诠释,在未来中把握。读人要在历史的延续中读出人性、人的特征与人的本质。人在面向世界生成的同时,历史也按照人的本性特征不断展开,从历史中能够看到人的发展轨迹。在这个意义上,读史就是读人,在人的本质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因素的价值。
  • 曹操十讲

    曹操十讲

    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既有世家大族,也有草莽豪杰。但是,最后独霸天下的却是曹操。在逐鹿天下的过程中,军阀们有如流星划破长空一闪而过;有的偏居一隅苟且偷生,为什么只有这位乱世枭雄能够越战越强?他是怎样九死一生,又是怎样屡败屡战、反败为胜的呢? 拼杀一生的他,既没有像昔日贵族一样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也没有像无赖一样做出“大丈夫当如此也”的垂涎欲滴相,而是默默地走完了他一个汉室“臣子”的人生旅程;他生命的结束,同样意味着一个新王朝开始。但为什么在他手上却不能让那个没落帝国“寿终正寝”,而硬要让儿子演出“禅让”的荒唐剧?
热门推荐
  • 吞噬苍穹

    吞噬苍穹

    他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少年时便受尽磨难,为改变命运他坚毅的踏上修炼之路,终力压八荒,四夷臣服,成就一代人皇!吞噬无尽的欲望,踏破苍穹,唯我独尊。等级制度:斗者炼皮、斗士炼肉、斗师炼骨、斗灵炼脉、斗狂炼髓、斗王炼五脏、斗宗炼血、斗皇炼窍、斗帝万窍归一凝练斗丹、斗仙……
  • 自己拯救自己

    自己拯救自己

    《自己拯救自己》一书最初的创作只是为了配合斯迈尔斯的演讲。1856年前后,斯迈尔斯经常到利兹市去作演讲,对象是一群困苦无助的年轻人。讲座地点是个简陋、空旷的大房子,本来是用于治疗霍乱的临时病房。在演讲中,斯迈尔斯尽力让这群迷茫的年轻人明白:人生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靠的是自身的努力,比如勤奋、学习、自律和自制。但更重要的是,必须培养正直、诚实的品质,并严格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些演讲的效果之好,远远超出了斯迈尔斯的预期。于是他开始将演讲内容整理城文字,按照斯迈尔斯自己的说法,“毕竟,书籍要比口头语言流传更广”。他把书名定为《自己拯救自己》,他觉得,“再也没有比这一名称更切合主题的了”。
  • 三凰求凤:喜欢你没道理

    三凰求凤:喜欢你没道理

    我不要求你离婚,我不要孩子,我让你去找她,我不要你去干任何工作,我只要你能陪着我,你为什么还要打我,浑身是伤的李静哭的肝肠寸断,但那无情的拳头还是落了下来……这是你第一次主动要我,恐怕也是最后一次,她躺在床上,心里的苦涩阵阵泛出,她不明白这倒底是为什么?她只想问老天,为什么她的爱会这么难……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导弹:千里之外的杀机(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导弹:千里之外的杀机(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本丛书的出发点是用科学的眼光追寻青少年心中对这个已知和未知世界的热情和关注。《导弹:千里之外的杀机》这本书对导弹武器的研制过程、结构原理、分类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未来发展等进行了详细阐述,以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 超级落榜生

    超级落榜生

    高考落榜不可怕,只要心中有天下。万抗,一个高考落榜生,赫然进城。带着点狡黠,当然更凭实力,能屈能伸,他一路亨通……
  • 不灭战魂

    不灭战魂

    一次奇遇后,废材叶东获得《惊天战诀》。从此后,战魂不灭!敌人必灭!美人必泡!友人必帮!奇遇不断!彪悍到底!成为战天大陆之王!
  • 九劫天尊

    九劫天尊

    我!有违天道!我!逆天而战!不服从命运的安排!转轮回!踏九劫!夺天命!造乾坤!成就王者之名!
  • 寻找人生的坐标(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寻找人生的坐标(英文爱藏双语系列)

    本书汇聚了众多励志佳作,通过这小短小精悍的美文,潜移默化中让读者明白自己的位置,如何寻找到自己的位置,定位自己,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励志双语读物。
  • 帝少的甜心老婆

    帝少的甜心老婆

    她是平凡的女子,只想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拥有属于自己的小家庭。他是站在京都上流贵族最高位置,人人敬仰的冷帝。一夜过后,以为他们再也不会有交织。“别试着逃离我,这一生你只能是我的女人。”他霸道地在她耳边说道:“安心待在我身边,我能满足你任何需求……”他用着他霸道而强势的爱来宠她,就是希望有一天能得到她的回应。可面对着这样的他,她依然想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