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7600000013

第13章 奋斗就是生活,人生只有前进

自从参与《半月》杂志的编辑工作,并随后同他们一起组织了“均社”,巴金的生活就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他觉得找到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有了行动的目标。于是,他带着急需发散的热情,带着对未来的渴望和献身精神,同时也带着少年人的稚气和迷狂,在课余全力投入了社会斗争。

“均社”成立后,巴金和他的朋友们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除了办刊物之外,他们还散发传单、印书、与读者及有关人士通信等。巴金后来回忆说:“我们有时候也开秘密会议,时间是夜里,地点总是在僻静的街道,参加会议的人并不多,但大家都是怀着严肃而紧张的心情赴会的。每次我一个人或者和一个朋友故意东弯西拐,在黑暗中走了许多路,听厌了单调的狗叫和树叶飘动声以后,走到作为会议地点的朋友的家,看见那些紧张的亲切的面孔,我们相对微微地一笑,那时候我的心真要从口腔里跳了出来。我感动得几乎不觉到自己的存在了。友情和信仰在这个阴暗的房间里开放了花朵。”

散发传单也是一件紧张、有趣的事情。1921年的“五一”节,就在巴金刚参加《半月》的编辑工作不久,为迎接这个国际劳动者的节日,他们印了一批传单,派定几个人到各处去散发,巴金也领了一些任务。那天天气很好,巴金夹了一大卷传单在离自家公馆很远的街巷里走来走去,直到把传单全部发光,又在街上闲走一阵,看看是否被人跟着,真有点像做秘密工作的样子!直到确信背后没人,才放心地到约定的地方集合,互相愉快地叙述各自的经历。还有一次巴金说起来更加得意,他说:“又有一次我们为了一件事情印了传单,攻击当时统治省城的某军阀。这传单应该贴在几条大街的墙壁上。我分得一大卷传单回到家里。晚上我悄悄地叫一个小听差跟我一起到十字街口去。他拿着一碗糨糊,我夹了一卷传单,我们看见墙上有空白的地方就把传单贴上去。没有人干涉我们。有几次我们贴完传单走开了,回头看时,一两个黑影子站在那里读我们刚才贴上去的东西。我相信在夜里他们要一字一字地读完它,并不是容易的事情。”这期间最主要的工作当然还是编辑和出版《半月》杂志,这是他们的主要阵地。虽然是不大的小刊物,但每半月出一期,又要写稿,又要送审、印刷和发行,又要把它们送到读者手里,而且还是业余进行,这些事情加起来,要做好也确实不容易。好在他们年轻,有的是热情,有的是冲劲!《半月》是一种公开刊物,在编辑部挂名的人不少,但做事的总是那几个。他们白天有人要上学,有人要做事,晚上才有空聚在一起。巴金自然是他们当中很积极的一个。对这段生活他记忆很深,也很留恋。他说:那时“每天晚上我总要走过几条黑暗的街巷到‘半月社’去。那是在一个商场的楼上。我们四五个人到了那里就忙着卸下铺板,打扫房间,回答一些读者的信件,办理种种的杂事,等候那些来借阅书报的人,因为我们预备了一批新书报免费借给读者。我们期待着忙碌的生活,宁愿忙得透不过气来。共同的牺牲的渴望把我们大家如此坚牢地系在一起。那时候我们只等着一个机会来交出我们个人的一切,而且相信在这样的牺牲之后,理想的新世界就会跟着明天的太阳一同升起来。这样的幻梦固然带着孩子气,但这是多么美丽的幻梦啊”。

工作中他们也时常遇到一些麻烦。有一次学生演剧筹款办平民学校,军人来捣乱,双方发生冲突,事情闹大了。一个朋友写了一篇言词激烈的短文批评当局和军方。刊物印出来,他们接到通知,要抽去那篇短文才能发卖。怎么办呢?有人想了个办法,到刻字铺刻了个长条图章,用红印泥盖在那篇文章上面,再用墨笔在文章前后勾了两下,便拿出去照卖。凭这种小伎俩居然也能对付过去!读者照旧读到了那篇痛快淋漓的文章,还惊奇地读到图章上所印的那一行红字:

“本文奉×××××命令抽去”,在会心的微笑中明白了更多的意思,因为当地人谁都知道这里的“×××××”就是“省会警察厅”的代名词。从这里他们感受到了斗争的乐趣,也学到了斗争的经验。

还要补一句,这里的五个“×”就是编辑部里年纪最小的巴金想出来加上去的,他自然更加得意。

从巴金参加《半月》刊的编辑工作到刊物被查封大约有半年时间。这期间他除了做日常的编辑工作和一些杂务外,先后为《半月》写过三篇文章。头一篇刊登在1921年4月1日出版的《半月》第17期上,题为《怎样建设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署名芾甘。这也是巴金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文章一开始就提出什么是真正的自由、平等的问题,反对只在概念上兜圈子。他认为:“妨碍人民自由的就是政府”,妨碍平等的就是“资本家垄断了世界公有的财产”,因此,要“真自由”就必须实行“安那其(即无政府主义)”,“废弃政府及附属于政府的机关”;要“真平等”就必须实行“共产”,“把生产的机关及他所产的物品属于人民全体”。巴金还尽力描画了一幅他所谓的“真正自由平等的社会”图景:在那里,人人各尽其所能,各取其所需,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饭吃,人人都受到平等的教育,等等。

而要实现这个社会图景,就只有用社会革命“推翻那万恶的政治”,“若是再一味的隐忍,那么,你们就要成为资本家的鱼肉了!”可以说,这些意见是很激进的。关于这篇文章,巴金曾经说过,“那个时候我不过是一个小孩,会写些带感情的话。我大胆地凭个人的直觉否定了整个社会制度的存在,而且有一股傻劲,觉得为一篇文章杀头也算不了一回事。”面对当时中国凶恶残暴的军阀政府,巴金竟然如此直截了当地提出“废弃政府”,“推翻那万恶的统治”等等,也真是有一股傻劲,而且“傻”得可爱。巴金的另外两篇文章《IWW与中国劳动者》和《世界语(Esperanto)之特点》,从不同角度发挥了上述观点,前者提出建立“纯粹劳动者组织的团体”,“同心协力,打破‘国家’、‘政府’、‘法律’等制度,推翻劳动者的最大敌人资产阶级,再把生产机关及其产物收归劳动者所有”;后者号召学习和推广世界语,认为如果“使人人能懂‘世界语’,再把‘安那其主义’的思想输入他们的头脑,那时大同世界就会立刻现于我们的面前”。应当指出,上述文章的内容大都是从当时流行的无政府主义小册子里抄来的,本身并不新鲜;但它却反映了巴金当时的思想状况和激烈、昂扬的精神面貌,也表明了无政府主义对他发生了怎样的影响。

在《半月》刊工作期间,巴金结识了许多青年朋友,其中有一位对他影响尤为深刻,被他称作是自己的“第三位先生”。这位朋友叫吴先忧,是《半月》的主要创办人和主持人之一,也是“五四”以后成都地区较早写白话诗和话剧剧本的作者之一。他还是巴金在“外专”的同学,班级比巴金高,巴金入学不久他就辍学了。巴金说:

“他辍学的原因是要到裁缝店去当学徒。他的家境虽不宽裕,可是还有钱供他读书。但是他认为‘不劳动者不得食’,说‘劳动是神圣的事’。他为了使他的言行一致,毅然脱离了学生生活,真的跑到一家裁缝店规规矩矩地行了拜师礼,订了当徒弟的契约。每天他坐在裁缝铺里勤苦地学着做衣服,傍晚下工后才到报社来服务。他是一个近视眼,又是初学手艺,所以每晚他到报社来的时候,手指上密密麻麻地满是针眼。他自己倒高兴,毫不在乎地带着笑容向我们叙述他这一天的有趣的经历。我们不由得暗暗地佩服他。他不但这样,同时还实行素食。我们并不赞成他的这种苦行,但是他实行的毅力和刻苦的精神却使我们齐声赞美。”关于这位“先生”,巴金还讲过一个故事:因为他是《半月》的创办人,所以要负担一部分经费。刊物每期印一千册,回收的钱很少,而且他们还要印一些小册子送人,也要花钱,所以他每月都要捐一笔钱,不能拖延。这位“先生”是姐姐管家,不许他乱花钱,他就只好拿衣服去押当。他怕姐姐看见,出门时总把要当的衣服套在里边,进了当铺脱下来,当了钱就拿去缴月捐。所以他常闹热天穿棉袍、冬天穿夹袍的笑话。后来巴金还曾把这个故事写进长篇小说《家》里,已为广大读者所熟悉。从这里我们确实可以看到五四时期的一种新人,他们言行一致,身体力行,努力从自我做起。要改造和振兴中国,必须有这种精神。所以巴金对他非常敬佩,很长一个时期一直把他作为自己的榜样和“先生”。巴金后来在回忆中多次提到他,字里行间流露着崇敬与感激之情。他说:“我这个先生的牺牲精神和言行一致的决心,以及他不顾一切毅然实行自己主张的勇气和毅力,在我的生活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我第一次在他的身上看见了信仰所开放的花朵。他使我第一次知道一个人的毅力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巴金还把这位“先生”的影响和母亲及轿夫老周对他的影响联系起来,说:“母亲教给我‘爱’;轿夫老周教给我‘忠实’(公道);朋友吴教给我‘自己牺牲’。我虽然到现在还不能够做到像他那样地‘否定自己’,但是我的行为却始终受着这个影响的支配。”这样说是并不过分的。

其实,还应该说,巴金所遇到的这位“先生”还只是一个代表。

当时被“五四”风暴唤醒、同巴金生活在一起的那些朋友,那些怀着信仰和激情,积极参加社会斗争,并准备随时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青年,首先是《半月》杂志周围的那些朋友,都给了他启迪和鼓励。巴金生活在他们当中,与他们亲密相处,相互支持,在这团体的共同斗争中,促进了他的迅速成长。

《半月》出到第24期,1921年7月,正当他们准备庆祝办刊周年时,刊物突然被查封了。原因说来有点不可思议:四川有三个女学生剪了辫子,省会警察厅出来禁止,《半月》杂志发表文章支持剪辫子的女学生,尖锐批评警察厅,警察厅便去找他们。开始态度还客气,要他们以后不再提这件事,并要拿走剩余的刊物。他们不答应,争执起来,警察厅便干脆下了查禁令。这件事表明,当时的成都地方是何等闭塞,同时也表明巴金他们这帮青年是多么单纯!后来巴金也觉得遗憾,说:“可惜我们这一群傻孩子,做事只知道走直路,从来不会拐弯,更不知道让步妥协”,于是就碰了钉子。对巴金来说,这是个教训。

《半月》停刊后,他们又出了一期《警群》。《警群》原是成都一家银行的几个人发起筹办的,因能力不足便拉巴金他们合作,目的是想利用他们。而他们便趁机把自己的稿子拿出来发表。刊物出来了,银行方面的人嫌他们太激烈,没办法合作,所以《警群》只出了这一期便偃旗息鼓。

半年后巴金和他的朋友们又办了一种周刊《平民之声》。这一回是由巴金主持编辑事务,刊物的通信处就设在巴金家的公馆里。巴金情绪高涨,以全副心力投入到编辑工作中,特别是为对付警察厅的检查想了许多办法,也受到许多磨练。就是在这期间,巴金编写了一篇长文《托尔斯泰的生平和学说》,在刊物上连载。文章是从北京某刊的一篇同名文章改写的,不能算是他的作品,但却表明了他对文学的倾心和倾向,这对巴金未来的发展无疑是有意义的。而且,也就在这份刊物上,他写下了两个短句:“奋斗就是生活,人生只有前进。”

这应该是他这个时期生活状态的一种概括,也是他未来“生活的目标”和信念。

这时已是1922年春夏之间,在“五四”前后所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已处于“落潮”时期,社会的压迫日渐加强。巴金的朋友们相继走散,《平民之声》无疾而终。

从《半月》到《警群》,再到《平民之声》,这一段经历对巴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这是他走上现实社会的开始,也是他为理想奋斗和追求的起点。我们看到,从一开始他就是多么热情,多么勇敢,多么勤奋!那质朴的献身精神,那像火一样燃烧的激情,还有那对未来大同世界的“美丽的幻想”,都是多么真诚,多么感人!在以后几十年中贯穿巴金整个生活的那些极可贵的精神特点,在这里已经显露了端倪。

在《半月》等杂志的工作也使巴金受到多方面的锻炼:提高了实践能力,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人也迅速成长起来,变得更加机敏、干练。(比较起来,三哥李尧林由于缺少这种锻炼,在后来就显得书生气更多些,也缺少巴金那种勇往直前的实践精神和勇气。)而且,这也使巴金从一开始就同报刊和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无形中影响和决定了他后来的生活道路。

同类推荐
  • 第一贪官:和珅

    第一贪官:和珅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第一贪官:和珅》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和珅的一生。
  •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李敖笑傲台湾五十年,他在大陆及全世界华人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学贯中西,横睨一世,是台湾思想界和文化界最具有争议的人物,曾两度入狱,其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李敖无疑是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中值得给予极大重视的一位。他是一位大“狂人”、大才子。他是在鲁迅之后用文字进行斗争最具战斗力的一位学者、作家、战士,在台湾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推进民主和捍卫人权的斗争中,他举起了大刀,冲在前面,所向披靡。他让人们看到文字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他被誉为文化的基督山,社会的罗宾汉。
  • 雄才大略的统帅

    雄才大略的统帅

    《军史辉煌丛书》是1997年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编写的,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当年即获好评。十年前,作者在编写这套丛书时,举国上下正在迎接党的十五大的召开;而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将迎来她80岁的生日,大江南北又在为党的十七大的召开和2008年奥运会的举行紧张地忙碌着。十年,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会发生不少改变,对于一支强大的军队,其变化更是巨大和深远的。岁月匆匆,但这套丛书,其巧妙的构思、丰富的史料、动人的故事和鲜活的语言,却不因时光的流逝而逊色,特别对21世纪的年轻人仍有积极的教育作用。
  • 中国古代高僧传

    中国古代高僧传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在富饶广袤的神州大地上,数千年来,曾经涌现出了一批批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英雄豪杰。他们如夜空中的群星,交相辉映,璀璨夺目。岁月的流逝,冲刷不掉他们的英名;朝代的兴废,也改变不了他们不朽的业绩。他们中间,有雄才大略、举贤任能的国君;有变法图强、励精图治的名相;有横刀立马、席卷千军的将帅;有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的谋士;有忧国忧民、忠言直谏的贤臣……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精英、祖国的脊梁。
  • 向胡雪岩借智慧

    向胡雪岩借智慧

    本书融故事和论述于一体,生动讲述了一代奇商胡雪岩的创业史,从经商智慧、处世手腕等方面,集中解读了他独特的人生阅历与高瞻远瞩的商业眼光,展示了大商人所特有的人格魅力。《向胡雪岩借智慧》内容丰富,论述细致,颇具启发意义,有助于读者对自己人生中各种人际关系、各种选择与得失作出新的审视和判断。
热门推荐
  • 万世武神

    万世武神

    人族少年苦修武道,获得天赐神通,开启真灵之瞳,看透一切虚妄,登顶武道巅峰!雷天引领人族与圣魔妖三族热血争斗,将各族天才踩踏脚下,镇压强者泯灭生死轮回!万世武神,长盛不衰!请大家关注微信公众号:知不言小说,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完美爱人:扑倒酷总裁

    完美爱人:扑倒酷总裁

    她是冷氏集团的少女总裁,她清丽绝俗,冷艳妩媚。他是唐氏企业的现任董事,他完美邪恶,俊魅狂傲。酒吧相遇,她要橙汁,他却霸道的给她点了杯[惑焰]嘲笑她不敢喝,她生气不服气的喝了之后,他们两去酒店发生了一夜情。清晨醒来,她当他是酒吧情男,离去前给了他一张百万现金支票,以为,彼此不再有纠葛。他要找她,无奈她如人间蒸发了般。某天下班,他遭到绑架,而她是主谋?她想要个孩子,而他是第一候选人,于是她绑架了他当她孩子的爹地。七天的肌肤相亲,他都始终被绑着手绑着脚,蒙着脸。七天后他的户头,多了一千万RMB,真是极致的侮辱。一场交易,一场绑架,一场情人的爱恋正式展开,谁赢谁输?◇筱筱作品◇〈酷总裁的偷孕妻〉〈宝宝的笨蛋妈咪〉
  • 大侦探福尔摩斯:12佳作

    大侦探福尔摩斯:12佳作

    连载福尔摩斯系列作品的《海滨杂志》(The Strand Magazine)曾在1927年举办过一次竞赛,邀请读者从已出版的福尔摩斯探案系列作品中选出12个最精彩的故事。福尔摩斯探案”系列的作者阿瑟·柯南道尔先生饶有兴致地参与其中,他在一张纸上写下了12佳作的名字,然后将它密封在了信封里。所有人都期待着结果,想看看谁能与伟大的侦探小说家心有灵犀,赢得比赛……然而,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没有一个参与者的答案与阿瑟?柯南道尔先生的选择完全吻合。那么,这位侦探小说大师眼中的12佳作到底是什么,他为读者推荐了哪些最精彩的故事呢?本书将给我们答案。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世轻狂:雇佣兵女神

    绝世轻狂:雇佣兵女神

    穿越前,21世纪洛轻狂为妹妹所不容,跳崖自杀。草包五小姐洛轻狂调戏聂三少被踢死,再次清醒过来,21世纪的雇佣兵洛轻狂已然带着记忆重生…草包褪去了一身的污渍,如云的秀发之下竟是一张绝色的容颜!雇佣兵的重生,洗去了一身的铅华,只为走向强者之路,一世轻狂!
  • 豪门的恋情

    豪门的恋情

    从这刻起,今晚发生的一切,她一定会彻底忘记的。“若烟,衣服我放门口。很晚了,你不要泡太久,不然会生病的。”白飞飞关切的话透过门板传来。“嗯,我知道了。你先休息吧。”她清声回应,不让脆弱泄露。她的确没有生病的本钱,于是若烟只是泡了一会,穿上衣服走出去,白飞飞还没有睡,看她出来,却是一副生气的模样。“若烟,我本以为,你不是那种女人。我真想不到,你竟然这样作践自己,我竟然还自……
  • 开创盛世:康熙

    开创盛世:康熙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创盛世:康熙》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康熙的生平事迹。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怎样才能不生病

    怎样才能不生病

    本书向您介绍了几千年来一直被推崇的健康养生理念:养生就是治未病,治未病才能真健康。通过书中介绍的养生十招,一定能够让您建立科学的健康观念,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将健康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本书可作为大众保健与健康生活的指导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