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该把婴儿当成一个懂事的孩子,利用一切机会与宝宝交流,要给他创造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只要宝宝醒着,就要经常和他说话、唱歌、逗乐,培养良好的母子感情。在照顾宝宝的过程中要经常对他微笑,并不断和他说话,如“宝宝,我是你的妈妈,现在给你喂奶,很香吧!”、“宝宝,你尿湿了,妈妈给你换换尿布,你会很舒服的!”、“宝宝,妈妈多么喜欢你,你的小手多嫩、多可爱!”……如果宝宝在吃奶时听到妈妈的谈话,就会停止吸吮或改变吸吮的速度,说明宝宝在听妈妈讲话。除了和宝宝谈话外,还可以和宝宝逗乐,妈妈可以摸摸宝宝的头,轻轻挠挠宝宝的小肚皮,以引起宝宝的注意,并逗引他微笑,当他微笑时,要给予夸奖,如“宝宝真能干!”同时妈妈还可以亲吻宝宝。即使在做家务时,也可以和他聊天,可以经常叫宝宝的名字,使他熟悉自己的名字,当呼叫他的名字时,他会转过头来或抬头,说明他知道是在叫他。平时看到什么人或物时,要对着宝宝说出人或物的名称,如“看,爸爸回来了!爸爸!”开灯时说“灯!灯!”父母要准确地说出这些物体的名称,而不要把灯说成“亮亮”,把汽车说成“嘀嘀”。要给婴儿准确名称的发音刺激,使他逐渐理解这些名词,为今后建立某一种物体的正确概念打下基础。
另外,在和宝宝说话时,要让他看着你的口形发音,即使暂时不会发音也不用着急,反复练习,可促进宝宝的语言感知能力的发展。总之,父母要利用一切机会和宝宝交往,使宝宝在和父母的交往中辨别不同的人声、语意,辨认不同人的脸、不同的表情,保持愉快的情绪。
从零岁开始读书
研究发现,婴儿的听觉、视觉、知觉和部分运动功能在出生时就已经基本发育完善了,出生后则迅速发育成熟。70%~80%的脑细胞是在3岁以前发育形成的,在此期间形成的主要是语言、音感和记忆等代表主要智力功能的细胞。因此,许多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早期阶段的教育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教育开始得越早,智力开发得越好,尤其是音乐、绘画、某些运动表演技能等特殊才能的发展。由此可见,要想把自己的宝宝培养成一个聪明的孩子,就必须选择好开发智力的最佳时期,从婴儿一出生就开始培养其各方面的能力。
0~1岁的婴儿自己还看不懂书,此时需要在父母的启发和诱导下看书。父母可以给宝宝讲故事,在讲故事的同时,让宝宝自己拿着书并诱导他翻页。可以用他已经熟悉的东西做线索来引导他,如可以对他说:“看看小猫在这儿干什么呢?”宝宝喜欢看自己熟悉的事物,如果自己喜欢的小猫在下一页书上,他就会很自然地翻到下一页去看。此时的宝宝可能比较笨拙,总是一下翻几页,父母要帮助宝宝更正,经过多次练习后,才能学会一次只翻一页。
孩子喜欢重复,当孩子发现某一页书上有让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如某一个形状或某一种动物时,他们会反复地看这一页,直到他们厌烦为止。而且孩子在反复看同一页书的时候,也许每次都会发现一些他原先没有注意到的东西。这样的重复有助于加强孩子学习记忆的能力,加深印象。选择一本大的一图一物的婴儿图书,可将书拆开,每页用透明塑料袋套上再用针线钉好,给宝宝自己看,以免损坏。
开发婴儿的七种智能
(1)语言智能
宝宝从生下来就有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哭,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以后逐渐学会咿呀发音,喃喃地发出单词音节;半岁以后,就会发出“爸爸”、“妈妈”等复音,并能重复大人所发出的简单的音节;1岁以后能叫出物品的名字和自己的名字;2岁时可以说一些简单的句子;3岁以后就可以说复杂的句子,并能讲故事,说歌谣,具备了完整的语言能力。
父母应了解孩子的语言发展规律,以开发婴儿的语言智能。婴儿最先是通过听来了解语言的,生下来第1天他就会小心倾听;第3天会对说话有反应;第9天他的眼睛会朝声音的方向转动;以后逐渐会懂得妈妈说话时,她的嘴巴在动,时间久了,婴儿就知道了谈话的方法,他的嘴巴就会一张一合,模仿说话的动作,或摇晃头部和身体向妈妈打招呼。
所以父母在照料宝宝时,要经常同宝宝说话,口形可以夸张的变化着,有时可以悄悄地说话;或者发一个长音;或者吹口哨、鼓腮、伸舌、咋舌作响;或者做不同的表情;或者用唱歌式的语调说话,增强他的节奏感;或者唱摇篮曲给他听,抱他的时候多走动,边走边轻摇。你会发现小宝宝不是被动地听着,他会根据你的嗓音调整他的行为:当你用抚慰的口气说话时,他会显得很安静;当你的语调粗暴或是过于大声,他就会变得不安;他的小嘴也在模仿着张合,有的还会伸舌、鼓腮;如果大人在咳嗽,你会发现宝宝也在模仿着咳嗽。父母与宝宝进行交流时,宝宝会产生一种愉快的沟通欲望,促使他自己发出声音,这些都有利于婴儿的语言智能发育。
(2)逻辑智能
思维是人应用理解、记忆和综合分析能力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掌握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精神活动,是心理活动的高级形式。思维分为具体形象思维和逻辑抽象思维两种。1岁以后的孩子开始产生思维,但在3岁以前只有最初级的思维形式,即直觉活动思维,思维与客观物体或行动联系在一起,如拿玩具汽车边推边说“汽车来了”;3岁以后儿童生活范围扩大,开始有了初步抽象概括性思维;6~11岁以后的儿童逐渐学会综合分析、分类比较等抽象思维方法,具有进一步独立思考的能力。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一个非常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逻辑抽象思维在这一阶段开始起步,父母应特别注意孩子数学逻辑智能的培养。
在传统智力观中,智力的核心就是数学逻辑智能。毕达哥拉斯认为世界统一于数;罗素认为逻辑是必然的;而过去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数理逻辑是思维的核心,他们都认为数学逻辑智能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数学逻辑智能的启蒙教育会关系到婴儿日后对数学的兴趣。一般父母在教孩子数学时,容易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去引导孩子,却忽略了自己的指导方法,而指导方法不当,则会抹杀掉孩子原本浓厚的兴趣,甚至会造成孩子拒绝学习。这种现象我们应当尽量避免。所以,父母学习如何去引导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教导孩子所必需的。当然,强调数学逻辑智能发展的重要性并不是否认其他智能的重要性,应该把七种智能等同看待,让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
(3)空间智能
美术活动与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力等智力活动密切相关,可以提高儿童的视觉空间智能,所以父母应该以这种美术活动为基础,通过各种训练来提高孩子的视觉空间智能水平。
由于新生儿就具有学习的能力,所以这种训练可以从宝宝一出生就开始,可以给宝宝看红色绒线球,一般距离宝宝的眼睛15~20厘米,慢慢抖动红球,引起他的注意后再慢慢移动红球,让宝宝追视,这种方法可以训练新生儿的视觉能力及注意力。父母还可以自制一些图片,在宝宝觉醒状态下同宝宝做游戏,如让宝宝看图片,每次看新图片的时间为8~10秒,每天温习,3~4天后,时间可缩短为3~4秒,开始几天只能看1~3幅,以后可增加数量,这种游戏可促进新生儿的视觉分辨能力。一般来说新生儿喜欢看人的脸谱,可以和宝宝面对面地谈话,让他注视你的脸,然后慢慢移动头的位置,设法吸引宝宝的视线追随你移动,如果宝宝每一次看得都比上一次多,就要将他抱起来亲吻,同他笑,或者举起来以示鼓励,有了父母的鼓励和培养,孩子从小就会有较好的注意力,为以后各种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宝宝大一些时,可以进行绘画、手工等训练,这时的宝宝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只画自己感到重要的东西,所以要让宝宝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随意地画。不要为他提供简笔画本或着色画本,因为,一旦孩子把简笔画的样式深深刻印在脑子里,那么千篇一律的模式画就会代替孩子天真烂漫的想像,从而阻碍孩子独创性思维的发展,降低孩子的独立性和自信心。
(4)音乐智能
婴幼儿大脑的发育是由外界刺激作用于感官开始的。五官中最重要的是听觉和视觉,听觉又早于视觉的发展,而训练听觉的最佳方法就是音乐。音乐智能是对于节奏和旋律的感受、欣赏和创造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听觉、发音、触觉等感知器官的综合协调能力,也就是说您的孩子是否有会听音乐的耳朵、会唱歌的喉咙、会演奏乐器的手。
音乐智能发展方面存在着性别差异,一般来说,女孩在唱歌跳舞方面总比男孩更有才能和兴趣。由于身体发育上的差异,女孩在语言和动作的协调上要比男孩发展的快,这就增强了她们在这方面的兴趣和信心。再加上人们的偏见,总认为女孩应该练习唱歌跳舞,而男孩则没有必要。这就使男孩的音乐旋律智能不但受到来自身体而且还会受到来自心理的阻碍,因此造成了这种性别上的差异。所以在进行音乐智能培养时,要一视同仁,对男孩也不能轻视。
孩子在音乐中感官受到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不但促进了大脑的生长发育,而且还能引起情绪共鸣,发展审美情感,陶冶品格与灵魂,培养儿童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父母在教孩子唱歌时,不仅要强调歌词内容、音高和节奏,还应关注旋律的艺术表现力和歌曲的感染力。
首先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很重要的,可以采用立体声耳机收听,或者用录音机在室内或环境幽雅的地方播放,孩子喜动厌静,不要强迫他规规矩矩地坐在椅子上听,可以在孩子做游戏或吃饭时,甚至在做功课时播放。其次可以让孩子积极参与音乐实践,如演奏乐器、演唱歌曲、载歌载舞等,这种方式更能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态度,提高孩子的艺术兴趣,促进视、听和肢体运动的发展。有关资料表明,经常操作乐器的儿童,其语言逻辑抽象思维能力均高于同龄儿童的水平。
(5)运动智能
有意义的体能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智慧。它包括两种主要的能力:一是善于以技巧控制自身的动作,如运动员、舞蹈家所表现出的智慧;二是善于以技巧控制自身以外的物体,如画家、雕塑家所拥有的智慧。采用体育教育手段,不仅有助于孩子身体素质的提高,还能够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性素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性格、自我意识、公德和法律法规等,对孩子整体的身心健康方面有极大的收益。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运动训练项目的儿童在自知性、自觉性、和群性、交往能力竞争性以及克服困难等几方面明显优于不参加运动锻炼的儿童。
具有身体运动智能是指孩子举止优美而恰当,具有协调肌肉动作以及合理精确地使用他们的身体和其他物品的能力。它主要是指孩子具有操作事物的技巧。幼儿身体运动能力的发展,就是满足幼儿对运动的欲望与兴趣,在自己感觉有趣的活动中,尽兴的玩,从活动中提高能力,促进健康。因此在父母与孩子平时的相处嬉闹中蕴藏着许多运动能力训练的契机。
首先要培养幼儿对身体运动的兴趣。可以有意识地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提高孩子的兴趣,如母亲当裁判,父子俩比赛看谁能坚持做一只独立金鸡,由此培养幼儿的平衡和协调的能力。或母子一起捡豆豆、折纸船、钉纽扣,在这一过程中既增进了母子间的感情,又发展了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锻炼了手部小肌肉群的活动能力。其次父母在训练孩子锻炼时要保证运动的质量,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形式,保证适当的活动量和运动强度,真正调动每一块肌肉、每一根神经参与其中,使孩子得到真正地锻炼。此外,在运动的过程中,父母应该以身作则,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利用现身教法,感染带动幼儿去喜欢体育运动,并养成习惯,从而提高孩子的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
(6)交际智能
人就其本质而言,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人的生存与发展都脱离不了社会,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实现的。而较高的人际关系智能是交往顺利开展的保证。人际关系智能发展较好的人可以识别他人隐藏的需要和意图。每个人的成功除了个人努力之外,还需要有外部环境的支持,而赢得外界的支持在很大程度上则依赖于人际关系智能的高低。孩子从一生下来便处于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之中,随着孩子生活范围的日益扩大,其社会经验会日益增多,社会性水平也会逐渐提高,同时人际关系智能水平也会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幼儿时期是社会交往态度与社会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自我中心是整个幼儿期的特点,他们很难走出自我中心而站在他人角度去思考、体验,如面对刚买回来的大蛋糕,幼儿首先想到的是自己要吃,这种现象并不是幼儿自私或道德品质不高,而主要是认知思维水平较低所造成的。所以从这时起,父母一定要注意培养幼儿的交际智能。
对于儿童精神发展来说,儿童之间的社会生活是绝对不可缺少的营养素。据调查了解,独生子女形成孤僻的性格特征,往往是教育不当的结果。比如有的父母过分溺爱孩子,怕他出去玩受欺侮,而把孩子关在家庭的小圈子里,让他长期围绕着父母长辈过日子,这样的孩子怎么能不陷入孤单忧郁的气氛中呢。所以要让孩子自由交往,让孩子和不同年龄的儿童在一起做游戏,这对培养孩子的交际智能是很有帮助的。
(7)自我智能
自我认知智能就是对自己内部心理的理解和调控,能够意识到自己的情感生活并能区分这些情感,且能根据这些情感指导自己的行为,自我认知智能使人们了解自我、调控自我。具有较好自我认知智能的人,头脑中有一个关于自己的、积极可行的有效行为模式。自我认知智能是个性中最有影响的成分,是一个人关于自己的一整套认识,它一方面包括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另一方面包括对自己的社会能力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认识,所有这些都是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的。
家庭气氛对孩子的自我认知智能影响很大,有的心理学家把家庭气氛分为温暖的或敌意的,另一方面分为限制的或宽容的。研究表明,既温暖又有适当限制的家庭,父母本身自信心就很强,他们对孩子要求较高,而且提倡民主,给予孩子关怀、信任和鼓励,这样的父母培养出的孩子一般自信心都很强。所以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创造一种宽松民主的家庭气氛,以培养孩子自我认知智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