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6100000012

第12章 “她只认得孔字”

沈雁冰这次陪同母亲沪宁两地游览和送弟弟德济赴南京就学,用了两个星期的假。回编译所上班后得知,他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变化,编译所对他有了新的安排。

编译所内有一个编辑《教育杂志》、《学生杂志》、《少年杂志》的部门,由商务一个老资格的编译朱元善负责。朱元善是海盐人,与张元济有点远亲的关系,商务印书馆开办不久他就进入商务工作了。此人在刊物经营方面颇为精明。譬如,《学生杂志》许多栏目中的作品都出自在校学生的投稿,他要求投稿用真实姓名,标明投稿人所在学校、年级以及属于何省何县等资料,来稿一经刊出,所有资料全部附在文后。这样一来,学校、教师、学生均以为荣,皆大欢喜,都会因为脸上有光彩而四处夸耀、宣传,无形中成了《学生杂志》的义务推销员。同时,所用学生投稿并不付现金稿酬,而是根据稿酬数目大小,赠以面值不等的商务印书馆的书券,凭此书券可随时购买商务出版的书。这等于为商务书籍的发行又开了一条销路。为此,朱元善很受老板器重,一人兼做了这三个刊物的主编。但是他手下没有助编,朱元善本人也并不善于处理稿件,所以他向高梦旦提出要沈雁冰做他的助手。

孙毓修现在很看重沈雁冰的学识和能力,并不愿意放手,便借口还要沈雁冰编辑《中国寓言》的“续编”,不肯放行。最后,高梦旦做出一个折衷的决定:沈雁冰同时为两个部门工作,半天审阅《学生杂志》的来稿,半天编辑《中国寓言》的“续编”。

《中国寓言》的“续编”此后实际上并没有做起来,沈雁冰在孙毓修那里的一半工作时间,是协助孙用白话文改写了一批童话。那时,胡适已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运动,他们便从外国童话和中国古代传奇故事中选取了一些有趣的故事,陆陆续续编写,收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童话第一集》中。

另一半的工作时间,沈雁冰主要为《学生杂志》审阅处理学生投稿。这个杂志是以中学生为对象,内容五花八门,像科学知识、数学难题解答、健身武术、国内外每月大事记、中英文对照的小文章、诗词散文等,主要为中学生提供课外知识。学生投稿大多是些游记、诗词,用文言写成,沈雁冰处理起来驾轻就熟,也花费不了多少精力。不过,为《学生杂志》做编辑工作,在沈雁冰的文字生涯中倒是开创了几个“第一”。其一,这是沈雁冰做刊物编辑工作的开始。其二,他在报刊上发表的第一篇译作《三百年后孵化之卵》,即是刊登在1917年正月号的《学生杂志》上,这还是在朱元善把他网罗在麾下之前的事。这第三个“第一”,是沈雁冰称之为自己撰写的第一篇论文,题目叫作《学生与社会》。

朱元善这个人作为刊物主编,而且是三个刊物的主编,大概得算是不学无术,至少是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不过他头脑灵活,善于观察时代的风向,而且勇于趋时。为了从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杂志上寻找编刊物用的材料,他订了一些报刊,其中就有陈独秀编的《青年杂志》。

《青年杂志》于1917年改名为《新青年》,陆续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等文章,成为文学革命、新文学运动的始作俑者。朱元善看到这些文章后,敏感到时代变化的某种趋向,也打算在《学生杂志》上试一试改革。事实上,他是商务印书馆几个主编杂志的人中对舆论动向最敏感的人,这是他的长处。他认为改革应该先从社论开始,于是便请已调至他手下的沈雁冰,写一篇不同于以往《学生杂志》社论内容的短文,作为社论。

沈雁冰凭着一股书生意气,借“学生与社会”为题,对2000多年以来的封建社会治学思想大发了一通议论。朱元善甚为满意,以为可以使《学生杂志》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将其作为《学生杂志》1917年最后一期的社论。同时他又请沈雁冰再写一篇,作为1918年元月号的社论,题目定作《一九一八年之学生》。

在这篇社论中,沈雁冰议论了一通时政,然后对中学生们提出了三点希望:“革新思想”、“创造文明”、“奋斗主义”。他把“革新思想”列在三点之首,说明了他所希望的重点所在。“何谓革新思想?即力排有生以来所熏染于脑海中之旧习惯、旧思想,而一一革新之,以为吸收新知新学之备。”沈雁冰以“个性之解放”、“人格之独立”的新思想,抨击旧学校教育出来的所谓人才“类多半旧不新之人”;旧的道德意识教人“以退让为美德,守拙为知命”;疾呼“扫除旧渣滓”,“抱定人定胜天之旨,而以我力为万能”,振臂而起,奋力创造新的文明。

虽说沈雁冰此时的思想意识还只是进步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但这篇社论的内容还是紧随《新青年》的步伐,充满革新精神的。

然而,也就是在沈雁冰用笔奋力向青年学生们疾呼的同时,他自己却又不能不面对类似“以退让为美德,守拙为知命”的尴尬处境:

一年前由他和母亲商定的办喜事的日子临近了。

心态下,确认了对这件人生大事的安排。一年的时间也的确不算长,按说这种平静的心态不会发生多么大的变化,但是,在中国近现代两个历史时期之交的这一年——1917年初到1918年初,却无论如何不能视之为人生匆匆而过的一年。

这一年中间,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渐成大势,远在欧洲轰响的“十月革命”的礼炮,送来了“在欧洲徘徊”的“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共产党宣言》)。许多人,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在此期间,都经受了一个思想上的冲击、洗礼,沈雁冰自然也在其中,这从他为《学生杂志》撰写的两篇社论里即可以看出。所以,当这件“喜事”来临之际,他原有的平静的心态,应该多少有些不平静了。

遗憾的是,人们已经只能揣测,却无从证实这一点,因为“婚事按预定计划,于1918年春节后进行”了。

关于婚礼的场面和经过,沈雁冰在晚年自述《我走过的道路》中用平静的笔调、平静的叙述这样写着:

新婚之夕,闹新房的都是三家女客。一家是我的表嫂(即陈蕴玉之妻)带着她的五六岁的女儿智英。一家是二婶的侄儿谭谷生的妻。又一家是新市镇黄家的表嫂,她是我的二姑母的儿媳。

二姑母三十多岁出嫁,男家是新市镇黄家,开设纸行,与四叔祖现在的续弦黄夫人是同族。这三家女客中,陈家表嫂最美丽,当时闹新房的三家女客和新娘子说说笑笑,新娘子并不拘束。黄家表嫂问智英,这房中谁最美丽,智英指新娘子,说她最美。新娘子笑道:

“智英聪明,她见我穿红挂绿,就说我美丽,其实是她的妈妈最美。”大家都笑了。此时我母亲进新房去,看见新娘子不拘束,很高兴。母亲下楼来对我说:孔家长辈守旧,这个新娘子人倒灵活,教她识字读书,大概她会高兴受教的。

书中记述婚礼仪式当日情景的文字,只有这短短几百字的一段,而且只是傍晚宾客闹新房的一个场景。来闹新房的,似乎也不应该只有女宾,或者因为事隔半个多世纪,沈雁冰已经忘却了婚礼上喜庆欢愉的场景。不然的话,只能说作为人生一大喜事的这个仪式,并没有给他留下什么愉快、难忘的记忆。

有一个细节,也许可以让人们体味到沈雁冰当时的心境。

那是到了第二天,婆婆考问新娘子,才知道她只认得孔字,还有一到十的数目字。新媳妇知道夫君是曾在北京读过书的,问婆婆道:

“北京离乌镇远呢,还是上海离乌镇远?”

陈爱珠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孔家竟如此闭塞,儿媳这个问题想必在自己家里也曾问过谁,孔家难道连北京都不知道吗!但到底因为儿媳是才过门的新娘子,作婆婆的也不好多说,只是对她叹息道:“自从我们两家订下你们二人这桩亲事后,德鸿的父亲就多次让媒人捎话给你的父母,要求他们让你读书,德鸿父亲去世后,我也请媒人转告了这个意思,看来他们没有把这当回事。”

身为婆婆的陈爱珠了解到新儿媳全然是一个文盲的状况,尚且大为吃惊;那么身为新郎的沈雁冰,面对此情此境,该是何等样的心情呢?

更耐人寻味的是,新娘子的情况是婆婆第二天打问来的,那洞房花烛之夜,莫非新郎、新娘一夜无话?如若不是,只能理解为沈雁冰实在不愿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将这一情节记忆下来,而是借了母亲与新娘子问话,留作一段历史的叙述。个中苦涩,全在不言之中了。

不管心理是怎样一种感受,心情有多大的落差,沈雁冰至此为止,平静一如既往地接受了属于他的女人、婚姻、家庭,但有一样他没有——两情相悦的爱恋,至少目前没有。

其实与沈雁冰同一时代的青年,还有许多人也是由父母包办结婚组成家庭的。他们在当时的感受,也许确实没有我们用现在的感受去审视历史时那样沉重,那样难以忍受。但不同性格、经历的人,显然也会表现出很大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反应。并且这种反应所包含的性格上的因素,势必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生活,乃至成为塑造这个青年人个性特征的重要因素。

譬如几年之后因一场笔墨官司而与沈雁冰相识的郭沫若,在婚姻问题上同样经历过这样一幕“时代喜剧”的场景,对比他与沈雁冰的不同表现,是可以发人深思的。

郭沫若年长沈雁冰四岁,结婚还要早几年,是在1912年。他的婚事也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定。郭沫若对此虽不满意,但为体谅母亲一番苦心,同时听说订婚女子人品好,是天足,又在读书,便心存希望于将来可以教她读书,慢慢地发生爱情。于是他在亲事议定之后呈现出这样一副心态:“就这样要说是绝望说不上绝望,要说是称心也说不上称心。心机像突然取去了称盘座的天平,两个称盘只是空空地动摇。动摇了一会之后自然又归于平静了。”

这与沈雁冰那种平静的心态,大约是大同小异的。但是婚礼当天,新娘子一下花轿,郭沫若就看见一双“三寸金莲”,心里不由得喊了一声“啊,糟糕!”及至进入洞房,揭开新娘子的盖头。郭沫若觉得什么也没有看见,“只看见一对露天的猩猩鼻孔!”他马上想起四川俗语里说的:“隔着口袋买猫儿,交订要白的,拿回家来才是黑的。”所以,他后来给自己关于这段人生的自传所起的题目就叫作“黑猫”。

其实新娘子的相貌并非郭沫若当时感觉的那么丑,(无论当时见过新娘的人,还是这位新娘许多年以后的照片,似乎都能证实这一点)实在是因为新郎主观上已经对这桩婚事产生了逆反的心理,故而会以情绪化的偏激的目光注视婚礼上的一切。而婚前心理上的平静,只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假象,或者如郭沫若自己所说的,是“机会主义的误人”——让他后悔不迭的妥协。“我的一生如果有应该要忏悔的事,这要算是最重大的一件。我始终诅咒我这项机会主义的误人。”“机会主义的必然结果便是随遇而安,得过且过。两千年来中国人便困顿在这两重的软禁之下,不是把所有的民族的菁华,或者是人性的菁华都消磨殆尽了吗?”

尽管郭沫若仍然敷衍着完成了结婚的一切仪式,包括第二天的“回门”,在婚后的第五天,他便在实际上永远告别了这个女人和这个家,自己埋葬了这个婚姻。

如果单纯作为一种历史上个人行为的“个案”来比较、评价沈雁冰与郭沫若对于父母包办的婚姻,各自表现出来的不同的心态和所采取的不同处置方式,人们很难用“是”与“非”、“好”与“坏”这样的价值标准予以衡量,因为处在一个新旧历史转换时期的社会,每一种存在,似乎都能找到它存在着的某种合理性。只有将它们置放于一个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下,才能辨别其优劣,劣者终归会被淘汰、消亡。

但是沈雁冰对待婚事的这种态度,对于他此后的人生之路所发生的影响,或者所寓示的某种象征,其实是不言而喻的。时间将一点一点地演示出来。

同类推荐
  • 卡洛斯全传

    卡洛斯全传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一位墨西哥的黎巴嫩移民后裔。人称墨西哥电信巨头的他,毕业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第一份工作是数学老师。截止到2010年,他名下各类企业的总市值达一千多亿美元,将近墨西哥股市总市值的一半,而他的财富总额相当于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的8%。他名下的企业几乎涉及墨西哥工商业各个领域,这使他成了所有墨西哥人都难以离开的无冕之王。
  •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世界最具发明性的科学大家(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1)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五代花间录(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韩晓婵、兰泊宁编著的这本《五代花间录(五代分册)》攫取五代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以文化的视角、历史的视野、细腻的笔触、生动的叙述,把人物和事件放在广阔历史背景上,使读者不但能享受到阅读快感,更可以通过阅读,进一步了解、置身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本书兼顾故事性、可看性与励志性。
  • 遇见一些人,流泪

    遇见一些人,流泪

    世界上最触动人心的东西,其实是人的命运。可以说,这是一本人物小记,也可以说,它是一本心情手记。翻读它,就像触摸人物柔软的命运。不管是李叔同,还是三毛,还是诗人普拉斯,画家潘玉良,歌手科恩……他们的生命是多么伤感,孤独是多么深刻,情感是多么脆弱。他们的爱与恨,和他们的作品一样,让人爱怜,让人惊叹。爱情会崩溃,寂寞会唱歌,人生会告别。遇见了20个人,遇见了他们的脆弱与眼泪……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仙妖殊途:殿下,请放手

    仙妖殊途:殿下,请放手

    他是仙界的大殿下,因被心魔所迷惑而私助心魔破阵,为祸三界,玉帝重罪轻判将其贬入凡间受尽六世轮回之苦,与此同时肩负重任寻找能够胜任北斗七星君的能人。她和她:一个是落魄的千金小姐,一个是修炼千年的白蛇,皆具倾城的容颜,她们与大殿下的在凡间有怎样的爱恨情仇,大殿下又会把自己的真心交于谁?三位殿下曾与自己所爱之人的誓言曾经感动天地,可到最后还不是正邪不两立,他们六人的命运会将如何继续?能否长相厮守?
  • 穷人怎么办

    穷人怎么办

    为什么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为什么你至今都没有获得你梦想的成功?我曾拿这个问题问我的一些朋友。我的朋友有的茫然,有的思索一会儿,迟疑地说出几点理由。显然他们在这之前都没有问过自己这个问题。然后,我给他们讲了本书中的一些故事。他们的反应不出我的所料:有的表情凝重,陷入了沉思;有的情绪激动,眼含热泪……为什么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你为什么还不是赢家?或许,对这个问题,第一重要的不是找到答案,而是提问本身。不做有才华的穷人,要相信,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没有你的位置。
  • 星星峡传奇

    星星峡传奇

    无为,原名赵亮。甘肃平凉人,定居广西北海。出版有中短篇小说集《周家情事》。广西作家协会会员!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悲惨一生

    悲惨一生

    她太美!美得让老天都嫉妒她,所以她的命运才会如此悲惨…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江山为聘:夫君太妖孽

    江山为聘:夫君太妖孽

    她本是21世纪一位天才学者,穿越之后却变成了大家取笑挖苦的对象,说她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不知廉耻,竟敢窥视邪尊。某女微微一笑:“从现在开始,邪尊脱了衣服追我三十里,我要回头看一眼,我就跪舔他。”邪尊摸了摸下巴:“她真是这么说的?”某手下:“属下亲耳听见!”不久之后,某女跪在邪尊大门前:“开门啊开门啊,我知道你在家!”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