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4600000006

第6章 三法印,佛商领袖的境界格局(2)

1950年,毛泽东提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其中,“卫国”是组织目标,“保家”符合组织成员的个人利益。

1964年,毛泽东提出了“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其中,“备战、备荒”是组织目标,“为人民”符合组织成员的个人利益。

与之相反,蒋介石的军队不仅没有把组织目标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甚至把军官利益和士兵利益人为地对立起来。

我们在很多有关解放战争题材的影片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国民党指挥官举着手枪,躲藏在士兵的身后,声嘶力竭地喊:“兄弟们,给我上!”而共产党的指挥员们,却个个身先士卒地冲在队伍的最前面,高喊着:“同志们,跟我冲!”

国民党指挥官的“给我上”,是把自己的个人利益和士兵的个人利益明显地对立起来;共产党指挥员的“跟我冲”,则把指挥员的个人利益和普通战士的个人利益完全结合在了一起。这一反一正两种做法就导致了二者的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团队与群体之间的本质区别,也正在于此。

我们经常能在企业报刊栏里看到这样的口号:“冲刺一百天,销售突破一千万!”但笔者认为,这一口号是很难实现的,因为它只体现了企业的目标,丝毫没有考虑员工的个人利益。如果把口号改成“冲刺一百天,销售突破一千万,奖金拿五万”,可能不需要一百天一千万的销售额就能完成。

在群体和团队之间,还存在另一种叫做“团伙”的组织形式。团伙会导致组织内部的一小部分人只追求小范围成员的利益,从而损害大部分成员的个人利益和组织的整体利益。1992年,首次组建的美国篮球“梦之队”就存在着明显的团伙特征。

1992年奥运会前夕,美国篮球协会把全美最杰出的球星召集到一起,组成了号称史上最牛的篮球队。队员包括大名鼎鼎的乔丹、雷特纳、大卫·罗宾逊、斯科蒂·皮彭、斯托克顿、巴克利、穆林、帕特里克·尤因、魔术师约翰逊和大鸟伯德等超级巨星,还包括了10位入选NBA前50名伟大球员的各路名将。这支球队每个人的实力都如此非凡,以至于在出征前,魔术师约翰逊曾开玩笑地说:“如果拿不到冠军,我们全队的人都应该自杀。”但个人能力非凡并不能掩盖成员之间合作不畅的事实。比如,伊塞亚·托马斯与乔丹由于来自不同的球队,彼此之间存在门户之见,互不配合。这种各自为政,为了满足少数人利益并存在着门户之见的球队,虽然最终取得了比赛的胜利,但比赛结果留给我们更多的却是有关团队管理的深刻思考。

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赛中,相信所有看过德国队和阿根廷队那场比赛的人都记忆犹新--拥有明显优势和足够实力的阿根廷队最终以0∶4惨败出局!阿根廷队的失败,不在于德国队有多么强大,而在于阿根廷队的内部合作出了问题。在这场比赛中,阿根廷队没有实现过一次有效的团队合作。缺乏合作的结果是,即使拥有像梅西那样优秀的队员,阿根廷队也只有遗憾出局。可见,团队的力量永远大于个体的力量,而懂得运用团队力量、发挥团队优势的领导者才是合格的领导者。

让一加一大于二是团队领导者一致的追求。团队成败的决定因素往往不在于外部,而在于团队内部是否能做到充分合作和协调一致。内耗是团队的死敌,也是领导者需要长期面对的永恒课题。所以,贾谊在《过秦论》中曾经发出过这样的感叹:“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上君之策,用人之智

从身无分文的苏格兰移民变成世界首富、钢铁大王的安德鲁·卡内基用一句话总结了他取得成功的方法,他说:“我的成功,得益于我找到了比自己更聪明的人为我工作。”

让比自己更聪明的人为自己工作,几乎是全世界所有成功领导者的一大法则。毛泽东在评价汉朝开国皇帝刘邦时说:“汉高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他得天下的原因之一是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毛泽东所说的“用人得当”指的就是刘邦使用了比他自己更有能力的张良、萧何和韩信。

《史记·高祖本纪》记录了一段刘邦与大臣之间有关自己取胜原因的对话。当时,刘邦问群臣项羽失败和自己获胜的原因。大臣高起和王陵说:“陛下带领将士攻城略地,胜利后能与大家共享利益,而项羽却妇人之仁,嫉贤妒能,胜利时却独享利益。”

刘邦回答说:“公知其一,不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我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曾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类似刘邦这种老生常谈的“用人之智”的案例,在中国历史上实在是不胜枚举。这一成功方法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也早已不再新鲜。但是,许多企业领导者在运用这一方法时往往只把眼光放在如何从外部寻找人才上,而忘记了从企业内部挖掘和培养“聪明人”!

当年六祖慧能大师听到《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经文后,当下顿悟,一连说了五个“何期自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释迦牟尼也不止一次地告诫众生:“不要向心外求法。真正的‘闻法’是反闻闻自性!”六祖慧能大师和释迦牟尼的话已经明确地告诉我们:佛法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

同理,最了解企业存在的问题的也许不是老板,也不是企业的管理精英,而是在一线默默无闻地工作着的员工。毛泽东说过“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可见,只有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利用员工的智慧,企业领导者才能最大限度地“用人之智”。

日本企业一直推行一种叫提案改善的制度,这种制度可以充分运用员工的智慧,帮助企业准确找到解决当下问题的具体方法。据统计,日本企业的员工每年提交的提案平均高达61.6件!更有甚者,日本雅马哈公司有一名员工一年就提交了800份切实可行的改善建议。

美国UPRR(太平洋联合铁路公司)有个叫马克的铁路工人,每次在加固铁路螺丝时总是觉得不太顺手,后来他发现导致不顺手的原因是每颗螺丝的螺杆太长了。于是,他向公司总部提交了一份《缩短螺杆长度1公分的建议书》,没想到公司很快采纳了他的建议。

要知道,太平洋联合铁路公司拥有全美国最大的铁路运输网络,铁路线路总里程长达36000英里。而马克的这一小小建议让公司每年仅在这一项上就节省了约4000吨的钢材。

可见,任何一种微小的力量都有可能改变最后的结局。领导者应懂得发掘和激发每一名普通员工的潜力和智慧,这才是“用人之智”的上君之策。

诸法无我,领导性格与领导风格

佛教理论里“诸法无我”中的“法”,是指能够让人解脱成佛的具体方法。释迦牟尼教化众生“诸法无我”的意旨在于,人们大都固守成见,执著地认为自己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真实无虚,从而导致人们做事时均以“我”为中心,认为“我”是一切的主宰,看不到当下的这个“我”也一样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元素因缘和合而成,是有生有灭的暂时假象。这正是人们陷入“人我见”和“法我见”的“二我”迷途不能自拔的原因。所以,释迦牟尼教导众生要看清世界的本质,只有认清“诸相皆空”、“诸法无我”的“性空”,才能找到潜藏在事物表象背后的真理。

同理,领导者孜孜以求的领导力其实也是一种表象。真正的领导力是学不来的,领导者只能在长期的工作中通过自己的智慧去感悟它。

《金刚经》上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区别”。这两句经文的含义是:八万四千法,巧妙各不同。成功者之所以是成功者,区别不在于方法本身,而在于使用方法的人,以及使用者对方法的理解和对智慧的把握。就像领导方法因人而异一样,相同的领导方法被不同的领导者使用后,所取得的结果却可能是大相径庭的。

在儒家经典里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子路有一次问孔子:“您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告诉我,当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之后,就应该马上按照这个道理去实践呢?”

孔子语气和缓地对子路说:“如果你的父母还健在的话,你应该先问问他们,征求他们的意见,并在得到同意后再去做;如果你的父母已经去世了,你应该问问你的兄嫂;如果你家里没有兄嫂,就应该问问家族里的长者。多听听这些比你年长的人的意见,然后再去做会更加稳妥些。”

没过几天,孔子的另一个学生冉有问孔子:“您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是告诉我,当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之后,就应该马上按照这个道理去实践呢?”

孔子听后焦急地从座位上站起来,指着门外,对冉有催促道:“你已经明白了这个道理,不马上去做,还等什么?!”

冉有离开后,一个叫公西华的学生被孔子的做法弄得一头雾水。他问孔子:“老师啊,子路和冉有问您的问题完全一样,您为什么给出的答案却截然相反呢?您说的答案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错误的?我又应该按照哪个答案去做呢?”

孔子回答说:“子路性格鲁莽,容易冲动,行动有余而思考不足,他所说的‘道’不一定真有道理,所以我让他多听听别人的建议,然后再有所选择,这样就可以使他不至于因一时冲动而做错事;冉有的性格和子路刚好相反,冉有凡事深思熟虑,所以他所说的‘道’一定是经过了慎重考虑得出的结果。但冉有缺乏自信,害怕犯错,他行动时总是瞻前顾后、迟疑不决,所以,我要鼓励他想好之后就立即行动。我这么做,是要约束子路性格中的鲁莽,鼓励冉有树立对自己判断的自信啊!”

正是因为孔子懂得“法无我”的内涵,他才能根据不同人的性格,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同理,领导风格在很大程度上也不是学来的,它往往由领导者的个人性格决定。不同性格的领导者,他们的领导风格也会迥然不同。

领导风格,一般指习惯化的领导方式所表现出的种种特点。习惯化的领导方式是领导者在长期的个人经历、领导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在领导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发挥作用,具有较强的个性化色彩。每一个领导者都有其与工作环境、经历和个性相联系的与其他领导者相区别的风格。而在笔者看来,领导风格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好,也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坏。能帮助别人成功的领导风格不一定适用你。所以,别人的领导风格可以被参照和借鉴,但不能完全照搬和模仿。西方领导行为学对领导风格的分类很多,如果将领导风格与领导者的个性结合在一起,可以得出如下七种模式,如图3-5所示:

图3-5 领导风格的七种模式

同类推荐
  • 跟德鲁克学管理

    跟德鲁克学管理

    跟德鲁克学管理,让自己成为下一个CEO。本书以德鲁克的管理思想和理念为中心,运用大量案例来说明,并结合中国企业管理实际,进行了深度解剖,试图借此来激发企业家和经理人去思考中国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并进一步优化管理,提高管理者的绩效能力。
  • 机会来自何处

    机会来自何处

    积极主动去提高自身技能的人。这样的员工,不必依靠管理手段去触发他的主观能动性。” 在现代职场,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去做事,过去那种听命行事的工作作风已不再受到重视,懂得积极主动工作的员工将备受青睐。在工作中,只要认定那是你要做的事,哪怕看上去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都要敢于接受挑战,立刻采取行动,而不必等上司做出交待,比尔·盖茨说:“一个优秀的员工,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中不被淘汰。 现在对于许多领域的市场来说,激烈的竞争环境、越来越多的变数、紧张的商业节奏,都要求员工不能事事等上司交待。那些只依靠把上司交待的事情做好的员工,就好像站在危险的流沙上,迟早会被淘汰
  • 非权力影响力的7堂课

    非权力影响力的7堂课

    不是高官,没有万贯,却可以获得他人的尊重,服从和追随,靠的是什么?那就是非权力影响力!非权力影响力是一种不依靠权力,而凭借个人的形象、语言、实力、品德、情商、人际关系和对细节的关注而产生的一种影响他人,支配他人的力量。它比权力的影响更强大,因为它可以获得别人的信任和主动服从。
  • 商人也要知道点历史

    商人也要知道点历史

    经商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还是一门复杂深奥的为人处世的学问。傲生意必须先做好人,两者不可截然分开。商场上驰骋拼搏,屡战屡胜的能手,也必然是人情练达的行家。经商不仅需要精明的头脑,更需要丰富的经验。用智慧经商不是耍手腕,而是一种正确的思维方式、操作技巧和办事方法。一个人经商成功与否,不只取决于他的智商,还直接受制于他的情商、财商。只有具有过硬的综合能力和经验,才能笑傲商场,立于不败之地。
  • 王牌店长王牌店员(大全集)

    王牌店长王牌店员(大全集)

    不仅可作为店长和店员工作中的常备书籍,而且也是一本提高店长和店员职业素养的培训教材。《王牌店长王牌店员大全集(超值金版)》分为店长的素质与职责、店员的素质与职责、职业形象、服务技能、口才技能、成交技能、促销技能、顾客关系维护、员工管理、团队管理、店面日常运营管理、物品采购管理、店面卫生知识、店面安全与防损知识、设备管理与财务管理等几大部分,对店长和店员日常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阐述。
热门推荐
  •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3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3

    泪率96.5%的中国第一奇书。每一个感人片段,都让你泪眼滂沱。真情树书系。美文集,收录了《有一种爱和死,我们都还陌生》、《告别,与世上最疼你的人》、《那些生命中美好而温暖的遇见》、《找个人,一起老去》等等催人泪下的人间真情故事,堪称近年来少有的感人之作。每一篇选文都用它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一段感人肺腑的情感。父母的爱、兄弟之情、朋友之义、忠心宠物,在这些充满感情和温情的故事中,感动人心,唤起心灵的触动。
  • 安珀志1:安珀九王子

    安珀志1:安珀九王子

    仿佛从永恒的混沌中苏醒。不知自己是谁,不知自己做过什么。只有一种强大的推动力,促使他排除艰辛,压倒重重阻挠。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妹妹。但是,与家人重逢并不意味着安全。相反,一连串历险开始了。
  • 阴毒妃嫔

    阴毒妃嫔

    王府风云:睁开眼,钱初的身边躺着两个陌生的男人,转瞬间她从一名作风严谨的律师成了荒淫无道的回天国王妃——柳丝。在一群想让她死的男人面前,她小心谨慎的扮演着这个可恶的身份。上天没有对谁不公,只是不想死的人在狠命的质对方与死地。钱初这个不合实际出现的灵魂,她当如何力挽狂澜保这个奸臣贼女不死,保她荒淫无道无罪。曾经:柳丝仗着父权给予备受推崇的三王爷尴尬的下堂夫身份。柳丝仗着权欲推到一个个她想要的男人,却不慎惹了鬼谷少谷主,怒了玄泽海域一域之王,可这本是柳丝十七八岁的荒唐事,但每个尊严至上的男人都恨不得她死,哪怕等上十年二十年。◆◆◆◆◆◆◆◆在皇权高涨的统治者眼里,在恨不得折磨死她的男人面前,她安静的宁静的看着一个个挑衅的女人,这些女人一半都是她选给三王爷轩辕行役的,如何给她们放血她都记得清清楚楚,请原谅她无情,对于这些人她有的是办法折磨死。【鸟家群】:79049601(已满)推荐鹦鹉晒月《低调少奶奶》迷途亡者《豪门婚姻》浅水的鱼《墨心夜奴》鹦鹉晒月《贤妻良母》推荐好友文:张小鹿《狂魔宠女》甜味白开水《英雄难过囧女关》【唐淫才子】《夫君别硬来》【三世清风】《娘子为夫帅不》
  • 从冬到夏谈养生:中医养生与二十四节气

    从冬到夏谈养生:中医养生与二十四节气

    中国传统养生强调人与自然界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道法自然”。中医养生从千年文明中不断吸取精华,以中医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气血精液、脏腑学说、经络学说等理论为基础,根据中医“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的特点,以食疗、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方法为手段,总结出一套神奇且行之有效的养生大法,成为人们预防疾病、保养身体、促进康复的重要依托。本书综合了历代养生名家名著的理论,针对二十四节气制定了饮食、运动、食疗、起居等方面具体的养生方案,读者可以掌握并运用到生活当中,轻松地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 小小萌妃

    小小萌妃

    被当选为五百年难得一见的YY奇才,我荣幸的获得了全世界仅存的一份穿越协议,得到了穿越的机会。可是…可是…为什么要我穿越到一个不满五岁的奶娃娃身上。而且这身体还能忽大忽小的变来变去,丫的作者你到底有没有常识啊?!!而且而且…那位长得似魔似幻,人妖样的BT还要每晚抱着她和小白一起暖床。5555555555我不要啊!这个世界为什么就不能公平一点啊?同样是宠物为什么小白有肉吃,挖却只能喝难喝的草药!老子要吃肉哇,老子不吃素!还有那位大叔,不要以为拿着这么厚一本书就能显示出你的学识渊博,你以为我不知道,你的书根本就拿反了哇!不要在我面前装,我最恨装腔作势的人了。啊?你是因为看我看的走神所以才把书拿反的?不要吧!我只是一个小孩子而已…你难道对我有什么企图(抱胸自卫状)什么?你说我的甜甜的鲜血可以提升功力还能恢复体力?哇~不要啊…你吸血也要有点技术含量嘛,不要拿嘴直接咬好不好,我会很痛痛的哇…还有你!你看够了没有?我只是眼睛大了点,其他地方都是普通的小孩的特征哇!不要拿你的飞刀戳我脑袋好不好?会出血的,我的血很宝贵哇!啊啊啊!!!原来你会说话啊?可为什么说的第一句话就这么有震撼力:“做我老婆吧?”你脑袋秀逗了吧!你是哪只眼睛看出我有老婆的特征了?然后他又震撼的爆出了第二句话:“杀完人,你可以替我疗伤!”本文巨雷!!!请自带避雷针!!雷死雷伤不算工伤~~概不负责!55555555555我终究还是摆脱不了医药箱的命运!……==========================================本文纯属自娱自乐,但也希望能给你的生活带去点点乐趣,祝看文开心,~~~(>_<)~~~~===========================================【推荐好友的文文】楠可可——《管家酷夫》——面临成熟—《总裁的娃娃情妇》鱼罐头——《妖孽总裁》——雪域晶霊——《傲颜》——伊人伊梦——《百变闺秀》——豆姐——《莫名其妙》——颜妍——《侍妾【霸】君心》—小影—《红颜笑之桃花遍天下恋爱成冰—《王,宝宝老婆带走了!》淘气鬼——《衰王硬上弓》——稍纵即逝——《日夜贪欢》————————————————————————————————五岁娃娃系列:
  • 蔓蔓情路

    蔓蔓情路

    上官水儿,丞相的掌上明珠,总爱提问各种的问题,导致身边的人都头痛不已;慕容浩天,先帝最宠爱的儿子,一代冷酷俊王爷;当两个人遇上了到底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但是,当两人几经波折终成眷属后,才发现不过是阴谋的开始!
  • 狸猫何曾换太子:凤仪天下

    狸猫何曾换太子:凤仪天下

    从古至今,深宫秘事,都是人们茶前饭后谈不完的话题,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更是泛黄故事堆里的经典。刘妃为罪魁祸首,李妃为受害者,功劳归于包拯。而历史的真相却被尘埃掩埋。多少年后,扒开尘封的历史,想要为那个被冤枉了千年的女子洗刷冤屈的文人政客,却始终不能影响故事传播的丝毫,只留下一句“狸猫何曾换太子”的憾然……
  • 野草

    野草

    本书散文诗呈现出迷离恍惚、奇诡幻美的意境,它们像一团团情绪的云气,在空中旋转飘荡,变幻出各种意想不到的形状。鲁迅内在的苦闷,化为了梦,化为了超世间的想象,使《野草》成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一朵奇葩,展现出惊人的艺术创造力。鲁迅曾对别人说:“我的哲学都在《野草》里。”
  • 妖后倾城,素手执天下

    妖后倾城,素手执天下

    她一生三嫁,灭了三个国家。她是一代妖孽,素手翻云覆雨,然,她的心却在风雨中飘荡……他们给她万千宠爱,然而,她最终花落谁家?
  • 女人说:欣赏他、鼓励他、包容他

    女人说:欣赏他、鼓励他、包容他

    对女人来说,有一件很可悲的事情,是,假装你不需要爱,但是其实你需要得很。我们的身边,有越来越多的女孩子表现得很不需要婚姻,她们甚至炫耀自己选择单身的生活,但是,我很想问一句——“她们快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