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记载:有一次,释迦牟尼在灵鹫山上为大梵天王说法,大梵天王恭敬地把一朵金婆罗花献给他,并把头贴在释迦牟尼的脚上虔诚地顶礼,然后退坐一旁等待释迦牟尼的教化。释迦牟尼拈起金婆罗花,向众人展示,瞬目扬眉,却一言不发。大家面面相觑、茫然无措,都不理解释迦牟尼的用意。
只有迦叶尊者一个人心领神会,破颜一笑。释迦牟尼于是对在场的所有人说:“我有普照宇宙、包含万有的甚深佛慧;有寂灭生死、超脱轮回的精妙心法,可以让众生摆脱一切烦恼,修成正果。但其中妙理深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现在我就把这一妙法传给迦叶尊者,于教外别传一宗。”说完,释迦牟尼便把自己日常所用的金缕袈裟和乞食用的钵盂授予迦叶尊者。自此,佛门禅宗横空出世,迦叶尊者成为释迦牟尼的第一代衣钵传人。
迦叶尊者涅槃之后,释迦牟尼的袈裟代代相传。到第29代传人达摩祖师时,他乘船沿着海路来到中国,在河南嵩山面壁9年,开创了中国禅宗,达摩也被尊为中国禅宗的第一代祖师。
达摩祖师涅槃后,释迦牟尼的衣钵依次传承给了二祖慧可、三祖僧粲、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直至六祖慧能。六祖慧能又洞开“自性自悟,顿悟顿修”的顿悟之门,将禅宗发扬光大,使其在中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之后,禅宗心法一花五叶,经久不衰,时至今日已发展成佛教中最大的宗门。
禅意之妙,妙在不可言。正如四祖道信所言:“达摩西来无一字,全凭心意用功夫;若于纸上求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
宋朝克勤法师汇编的《碧严录》被称为“禅宗第一书”。该书收录了一则名为“一指禅”的禅宗公案。
在浙江婺州的金华山上,有个叫俱胝的禅师,终日精进清修,淡泊坐禅。一天,俱胝禅师禅修的茅庐前来了一位头戴斗笠、名叫实际的比丘尼。她咄咄逼人地问俱胝禅师:“你整日枯坐参禅,到底参出什么没有?”
俱胝禅师知她来者不善,就说:“大德能否摘下斗笠说话?”
实际比丘尼答道:“如果你能回答出我的问题,我就摘下斗笠向你顶礼。我且问你,什么是父母未生我时的本来面目?”
俱胝禅师一时语塞,无言以对。实际比丘尼就绕着俱胝禅师的禅座连转三圈,每转一圈都用手中的锡杖敲击地面一下,对俱胝禅师紧逼诘问,弄得俱胝禅师面红耳赤、如坐针毡。
实际比丘尼走后,俱胝禅师自惭形秽,夜间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于是他决定天亮后离开金华山求解答案。天快亮时,俱胝禅师突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中有仙人告诉他,十天之内,自有肉身菩萨前来为他指点迷津。
果然,没过几天,杭州天龙和尚途经金华山,俱胝禅师想到梦中情景,便向天龙和尚请教“什么是父母未生我时的本来面目”。天龙和尚没有开口,只是向他竖起一根手指,默然不语。但俱胝禅师眼前一亮,豁然开朗,当下开悟。从此以后,不管是谁来请教禅学,俱胝禅师均以一根手指指天,点化他人。而奇怪的是,所有前来问禅的人,只要看到俱胝禅师的这一动作就全都开悟了。俱胝禅师也因此得名“一指禅师”。
有一天,俱胝禅师外出,庙中只有一个跟随他多年的小和尚留在寺里看家。有个修行者前来寺庙问禅,小和尚鹦鹉学舌,也模仿俱胝禅师向问道者伸出一根手指。没想到问禅的人居然也当下开悟了。小和尚因此扬扬得意,以为禅法并没什么玄奥的。
后来,俱胝禅师知道了这件事,询问小和尚当时的经过,小和尚就在俱胝禅师面前举起一根手指。就在这时,俱胝禅师突然抓起戒刀,手起刀落,把小和尚的那根手指切掉了。小和尚痛得哇哇大叫。俱胝禅师抓住禅机,大声逼问他:“快说!什么是父母未生我时的本来面目?!”
情急之下的小和尚无以应对,慌乱之中下意识地想要举起手指,却发现自己的那根手指已经被师父切掉了。小和尚刹那之间蓦然惊醒,也大彻大悟了!
《华严经》中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俱胝禅师千古一指的机锋就在于此。释迦牟尼刚出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地之间,唯我独尊。”释迦牟尼的意思是,佛与众生,是一非二,一即一切,我即众生,众生即佛。
《心经》上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小和尚断指醒悟的还是这个道理:一即是空,空即是一。
可见,能够勘破真理实相的智慧,就是禅。
领导者需要禅定
修禅的人追求禅定的意义在于禅定能摄受修行者散乱的内心,让其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使其外禅内定,专注一境,在禅定中产生无上妙慧,以无上智慧印证一切事物的真如实相,从而达到寂静涅槃的境界。这也是“戒生定,定生慧,然后身安光影至”的意境所指。
禅定,不一定能够让修行者悟道解脱,但想要悟道解脱的人,却一定离不开禅定。禅定,在“六波罗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布施、持戒、忍辱做得再好,如果没有禅定,就不可能获得般若智慧;反过来,般若智慧如果没有禅定作为桥梁,就如空中楼阁和水中明月一样虚无缥缈,无以为度。
所以,禅定的功能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纯净心灵的修炼方法。通过禅定,人们可以达到集中精神、统一身心的效果,然后渐渐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看清自我、沉澈心境,使繁杂的内心慢慢变得宁静。就像一杯混浊的水一样,只有让它沉淀之后,才能看清它清澈的本性。这就是禅定的功能。
西方有位探险家在深入茂密的丛林时,为了防止迷路,他请了几个当地的土著人做向导。在开始的几天里,土著人行动快速、健步如飞。可是几天之后,土著人却停了下来再也不愿赶路。探险家问他们为什么,向导们回答:“为了等待自己的灵魂。让灵魂追赶上我们身体的脚步之后,我们才能上路。”
让灵魂追赶上身体的脚步,这也是一种禅定修行。领导者何尝不应如此?当城市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我们是否懂得放慢脚步,舒缓一下疲惫的灵魂?当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我们是否懂得放慢速度,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当身边的诱惑越来越多,我们是否懂得放下得失,看一看路边如画的风景?当追求的目标越来越多,我们是否懂得释放自我,享受一下已经拥有的、真实的当下幸福?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认为,磨炼心灵和提高心智对于想在商业上取得成功的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作为一名企业领导者,提升自身的个人境界和心灵修养更是如此。稻盛和夫说:“40多年来的禅修悟道,使我有能力让我的生意超越眼前的既得利益。看清躲在事实背后的真相,可以让商人更容易避开错误,获得成功。这听上去很自负,不过我认为,坐禅的确把我的‘天眼’打开了。”
稻盛和夫几十年来每天坚持坐禅,静心思考。他甚至强调:“要想成为领导人物,就必须经过这样的修炼(禅定),这也是一个重要的心理训练程序。在思维方式方面,我在坐禅和瑜伽中获益良多,我把坐禅静虑时得到的思考和智慧,用到我的生活和商业管理中。”
稻盛和夫在一次采访中,向访问者杨澜说起了这样一段亲身经历的往事。
稻盛和夫于1997年正式剃度出家。他初次外出化缘时,挨家挨户地化缘了一整天,却什么都没有得到。傍晚,他拖着疲惫的身体返回寺院。途中,稻盛和夫遇到了一位年迈的女清洁工。这位贫穷的清洁工看见稻盛和夫一脸疲惫,便给了他100日元,然后说:“师父,您一定很累了吧,回去的路上买个面包吃吧。”
稻盛和夫在回忆那一刻时,激动地说:“当我拿着这枚硬币时,全身就像被电击中了一样,眼泪难以自禁地流了下来,全身被幸福的感觉包围着,所有景物也变得光辉起来。我觉得世上没有比这更幸福的事了。我深深地体会到,原来这就是被幸福包围的感觉。”
身价亿万的稻盛和夫之所以会被区区100日元感动得泪流满面,绝不是因为钱本身,而是因为那位贫穷的清洁工让他看到了世界上依然存在着真诚的关心和纯粹的爱。这种真诚和纯粹,就是“真我”。稻盛和夫说:“心灵纯粹,就可以达到大彻大悟的境界;磨炼心灵是人生最重要的内容,其最终目的就是要显示出‘真我’。而磨炼心灵最好的方式就是‘坐禅’。”
禅定也许的确很玄妙,但它却是领导者修养心灵、提升领导境界和实现自我超越必不可少的修炼科目。
般若波罗蜜,领导者的智慧修炼
在佛教经典里,“般若”两个字几乎随处可见。无论小乘佛教修持的戒、定、慧三学,还是大乘佛教所修炼的六度法门,般若都是不可或缺的关键法门。在佛教理论体系中,般若被尊称为“诸佛之母”,它与普通人理解的聪明不同,它是能够帮助众生参破无明、了解生命本源、证得菩提佛果,超凡入圣的无上妙智。
然而,般若却是学不来的。开启人心妙智,也不是别人可以教授和代替的,只能依靠修行者持续地努力和不断地自我突破。
古代高僧大德经常引用“老贼教子”的故事引导初入佛门的人开启智慧。这个故事说的是一对以偷窃为生的父子,儿子小贼常常埋怨父亲贼没有把毕生行窃的秘籍传给他。但老贼总是沉默不语。终于有一天,老贼打算满足儿子的要求。他带着儿子半夜潜入一户人家,进屋之后,老贼授意儿子钻进这家卧室内的一个柜子里。当儿子刚刚钻进柜子时,老贼就在外面把柜门锁住了。然后老贼跑到屋外大声叫喊:“有贼!有贼!”喊完之后,老贼竟独自回家了。
主人被老贼的叫声惊醒,起床点灯查看。躲在柜子里的小贼心急如焚,他想逃跑,可柜门又被老贼上了锁。眼看就要败露,小贼急中生智,在柜子里模仿老鼠撕咬衣物的声音。主人听到声音,以为柜子里真有老鼠。但他看见柜门上了锁,觉得很奇怪,转身出去寻找工具准备撬开柜子。这时候,躲在柜子里的小贼情急之下弄乱自己的头发,又举起拳头狠狠地砸向自己的鼻子,弄得满脸是血。等主人打开柜门后,小贼披头散发、满脸鲜血地从柜子里若无其事地走了出来。主人大惊失色,当场晕厥。小贼乘机搜罗财物,不慌不忙地逃了出去。
回家后,小贼一边抱怨老贼,一边向老贼炫耀自己的收获。老贼拍拍小贼的脑袋说:“儿子啊!你得到做贼的真谛了!这种随机应变的智慧只能依靠自己去悟,我永远都教不了你的啊!”
般若就像小贼的机敏一样,虽然与生俱来,但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轻易让它显现出来的。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有一次从祗洹精舍门前经过,看见周利槃陀迦正在路边抽泣。释迦牟尼问他为什么哭得这么难过。周利槃陀迦说他哥哥嫌他太笨,听不懂法理教义,所以把他驱逐出来。
释迦牟尼把周利槃陀迦带回自己的精舍,并交给他一把扫帚,要他每天念诵“扫帚”两个字,并思考为什么它的名字叫“扫帚”。周利槃陀迦按照释迦牟尼的要求每天念诵“扫帚”。一个月后,他记住了自己手上拿的东西名叫“扫帚”;两个月后,他想清楚了扫帚的功能和作用是除垢;三个月后,他又想明白了隐藏在每个人内心的各种欲望就是人的“尘垢”,要想打扫干净自己的心灵,必须以“智慧”为帚。然后,他再精进深思,又想清楚了“五蕴”即是心垢,明白了“五蕴皆空”的道理即得智慧。最终,周利槃陀迦证得了阿罗汉果位。
一渐一顿,周利槃陀迦和小贼虽然得道的方法不同,但却殊途同归,都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和目标。而释迦牟尼座下的阿难尊者,证得般若的过程相比之下要艰难曲折得多。
阿难尊者以“多闻第一”享有盛名,他未出家前是释迦牟尼的堂弟,二十五岁时被释迦牟尼的三十二相和八十种随行好深深折服,于是跟随在释迦牟尼的身边,出家为僧。但他在内心深处却经常以自己是释迦牟尼堂弟的特殊身份而居,又自恃自己是高贵的刹帝利种姓而自高自大。外出乞食时,他的衣着也非常考究,身上是华丽的彩衣,脚上是丝绸做成的鞋子,手中托着用玉石雕成的钵,眼皮还涂上厚重的油彩。
释迦牟尼看见阿难尊者的这般模样后很生气,就对他说:“你是为了华丽的外表和引起别人的注意而出家的吗?你是为求证佛法、解脱生死而出家的。出家人应该以惭耻为美服,以寂静灭道为喜乐,怎么还贪求这些华而不实的虚妄的表象呢?只有求得智慧,看破‘五蕴’的人,才是世间真正庄严的人。”
释迦牟尼涅槃后,阿难尊者仍未证得“漏尽通”。迦叶尊者当年召集499名已证得四果阿罗汉的高僧在七叶岩集结法会时,由于阿难尊者只证得了三果,还未入流,所以没资格参加。这次大法会的主要任务是集结佛经,而阿难尊者又是记忆力最好的人,他担心因自己不能参加法会而让佛法经典无法传世,为此心急如焚,在石窟外整整站了一夜。天快亮时,阿难尊者身心俱疲,他打算躺在石头上休息一会儿。就在他刚刚躺下、“头未至枕”之时,突然慧眼大开,证得了“漏尽通”,成就了阿罗汉。所以,在佛教历史上,有资格参加第一次大法会的人数也由原来的499人,变成了后来的500人。
在成就功德的路径中,般若是必不可少的。其实,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六度法门中,每一法门最终都要通过“般若”来实现目标。星云大师在《金刚经讲话》一书中,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布施般若的故事。
在舍卫国里住着一个叫摩诃男的富翁,他富裕无比却吝啬异常,每到吃饭的时间,他都把自己的家门紧锁,唯恐有人前来向他乞讨。
释迦牟尼听说后,这样评论道:“悭贪的人就好像盐碱地里少许的水,没有人愿意喝它,最后也只会干涸枯竭;布施的人却如同一汪清泉,滋润花草,养育鸟兽。拥有财富的人,要像滢澈的清泉一样与人互利共享,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更多的快乐和财富。”
星云大师通过这个故事,提醒领导者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财富的生命能够绵延持续多久?如何从有限的财富经营中看到精神灵性的财富,做一个永续经营的智者?
星云大师同时也给出了答案,他列举了四个值得企业领导者谨记在心的信条,如图6-4所示:
图6-4 领导者的“四经营”与“四不经营”
星云大师提出的这“四经营”和“四不经营”所蕴涵的商业智慧,对领导者来说,可谓是含义深远。它可能是最值得领导者们花费精力和时间去印证和思考的经营哲学。
本章小结
◆虽然每个人都可以成佛,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领导者。
◆领导力不是知识,而是智慧,是领导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通过不断的自我突破和持续的精进修炼感悟出来的。所以,低层次的领导者有方法,高层次的领导者有智慧。
◆对于领导者来说,领导方法和领导智慧不是对与错的取舍选择,而是领导艺术和领导境界高与低的格局区别。
◆般若是学不来的。开启人心妙智,也不是别人可以教授和代替的,只能依靠修行者持续地努力和不断地自我突破才能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