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3900000006

第6章 佛教定学的概念(4)

傲慢自负,盛气凌人,故而傲慢的表现有多种,佛教哲学有七种、九种之分类,不管如何分类,傲气十足的人,必然引起周围的人反感而被孤立。拥有权势或许认为,权势足以压抑别人的不满,然而人生非一帆风顺,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失势之时,周围的反感便会激烈地爆发,而无人伸出友谊之手来。在位时受到尊敬,要知道,尊敬的不是你的人品,而是你的地位或职位。很多当官的人,一旦退下来,失落感油然而生。再者,在很多单位里,经常看到自己认为能干者,这种人大多数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因为炫耀和傲慢的态度,难以获得他人的好感而成为一个无人支持者,又怎么能成就大事呢?一个有才华又有成就的人,常会把自满的态度表面化,并认为是自尊。自尊心人人均应该有,不可过于置于表面化,否则就是傲气。

对一个人而言,自尊和自信都是非常重要的,唯有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者,做事或立学,才能笃定进取。但是,自尊心是维护自己立场的,使自己得立公平地位于世间,自信与自尊如果过渡的发展,助长“傲气”的产生,将带来反面的结果。孔子年幼的时候带有几种傲气,一次他遇见老子,便向他请教,老子说:“良贾深藏若空,君子有威德容貌若愚。”老子告诫孔子,傲、欲、气、邪念过多,这对你有害无益。我想说的,便是引事而已。当孔子离开时,老子又语重深长地说:“送人,富者以财物,仁者赠以言语,吾非富者,至少要模仿仁者。”然后赠送了孔子这样几句话,其大意是:虽然有的聪明又富有观察力,但都会遭到死亡的危险,因为有太多的人批评他。即使是雄辩博学之士,也有死亡的危机,因为他惯于揭露他人的隐私之故。要想安然生存于社会上,千万莫要过度自作主张。

孔子受益非浅,乃尽排除心中的傲气,而以谦虚处之。孔子周游列国,无论走到哪里,均是备受礼遇。这是为什么呢?子贡说:“夫子温、良、恭、俭、让人得之。”

“温”为温和;“良”为坦率;“恭”为恭敬;“俭”为谦虚;“让”即为有分寸和节制,正因为孔子具备这种完善的人格,而能在春秋时代受到各国君侯的尊敬。这五种美德均与傲气相反,克服了狂傲,就养成了以谦和待人的胸怀。谦为众善之基,傲为众恶之魁。如有谦和的态度。便能增加各种善因,而傲只会聚集各项恶源而已。所以弘学老师的客室挂有副名联为“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藉以戒骄。傲骨则不其然,是内涵气节的形容词。从医学的角度来讲,人的肌质大体一样,懦夫汉奸的骨头和民族英雄的骨头从组织成分来讲是没有分别的,从气质上来讲则完全不相同。**将军在牢房中高唱: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种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给你自由!

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把我和这口棺材一起烧掉,

我能在烈火中得到永生!

这就是傲骨!还有文天祥的《正气歌》,都作为高尚而伟大的人格而表现出来,而叛徒汉奸等民族败类,像哈巴狗一样乞怜于皮鞭或刺刀之下,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文天祥、史可法、赵一曼及《红岩》里的英雄们,给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而洪承畴、吴三桂、汪精卫等人,作为历史的反面教材被载入史册。据说有一位姓秦的人,游杭州西湖至岳飞坟前,留下了“我到坟前愧姓秦”的感慨。没有傲骨的叛徒汉奸留下的耻辱,也同样的深远而难以洗掉!因此“傲气不可有,傲骨不能丢!

三、知足常乐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有很多欲望与渴求,这些希望得到满足的时候,就很高兴,得不到满足,则非常沮丧。于是,智者就常常告诫自己或他人,“知足常乐”。古人提倡“养心莫善于寡欲”。寡欲并非无欲,只是将心中的欲望减到最低的程度,使心绪保持在最平稳的状态。心态平静祥和,就达到了养心的目的,便能获得一种至高的精神快乐。

据佛教哲学解释“欲”这种特殊的心理活动,于喜欢的境(对象)生起希望为性,努力追求为业(行为)。也就是对喜欢的事物产生希望欲求的作用,对顺境(好的)希望得到,对逆境(坏的)希望脱离。欲这种心理活动能通善、恶、无记(不恶不善),这要根据所渴求的具体对象的是非标准来恒审思量。任何人都会心生欲望,也正因为人都有欲望,才会有进取而求发展,从而导致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文明,大乘佛教的“六度”,其中精进度就是以激起善欲的增长,不懈地致力于人格的自我完善和社会文明的前进。所以善的欲对个人和社会都是前进的原动力。而恶的欲则不然,有很大的危害性,很多人坠落到犯罪的深渊,就是恶欲所造成。

人不可能完全排除欲望,并且,也没有这个必要。“断欲”是绝对错误的,而且在现实社会中也是不可能的。即使是出家的僧人,也心存欲念,那怕善欲多而存一些杂念,也是无可非议的。如果强迫自己去达到“无欲”的境界,反而会造成身心的不平衡,带来反面的结果。所以,对欲的“知足”,而达到的目的是“常乐”,其具体的实施办法就是养心和寡欲。

自觉地限制自己的欲望,是养心的主要法宝。欲望的追求是无止境的,不知足的人永远无法满意现状,为了追求不可能达到的目的,只会使心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所以我们常说“希望越大,失落越大”就是这个道理。高度的欲望蓄力待发,有成功的可能,但也有失败的可能,适度的调整欲望,就可永恒地保持平衡的心态。

儒家经典《礼记》里有句话叫做“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古人说“纵欲危也”。纵欲就是过度的欲,欲的包括面很广泛,前面讲寄情山水不要流连忘返,实际上包含有不要纵欲的意思,是从狭义而说广义。心有所好,必有所执;有所执,就有所偏;有所偏,就有所缺;有所缺,就有所失。这是千古不变的规律。如对异性的爱,应该是和谐、牺牲和奉献,而不是过分地追求性爱,两个人的心灵溶成为一个,没有比这更崇高的爱了。过分追求食欲也不对,人带有二分饥很有医学的道理,病也会减少,对糖尿病、减肥、健身都很好,饱食过度也会伤害身体。对财欲的渴求,则有“无横财而不富”的说法,“横财”往往与“横祸”同时而至,造成家破人亡。所以盲目地追求无止境的欲望,就很容易迷失自己,纷乱的心使自己的生活也难以平静,贪官的落马,多是横财导祸所至。虽然寡欲也常被误解,认为是一种消极的处世方式。其实这种心境,正是现实生活中所必要的智慧,会让社会在进步中仍然保持着一种谦让平和的气氛。

四、学与思

学习是很重要的,孔子说:“学犹不及,犹恐失之。”学习就好像追逐什么似的,生怕赶不上;赶上了还怕失去,这生动地反映了勤奋好学的态度。

学习的目的在于增长自己的知识和智慧,佛教称之为般若。至于为学之道,佛教提倡闻、思、修。闻指学习五明(声明、声韵学和语文学;工巧明,技艺;医方明,医学和药物学;因明,逻辑学;内明,佛教的经、律、论),从而获得智慧。多闻就是要靠灌输和刻苦的学习,《华严经》里记载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就是多闻的范例,向不同的人学习,知识面一定很广,故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说在交往的人中,总有我们的老师,也有我们反面的教员。所以,佛家在闻所成慧之后,紧接着提出了思所成慧,依闻慧而进行深思熟虑,前面提到的放浪形骸不要离经叛道和交朋结友不要盲目崇拜的两项原则,都是从思所成慧出发的。通过闻的获知,通过思的选择,然后付诸到生活的实践中去验证。这就是修所成慧。理论上的东西。在生活实践中不一定能行得通,要通过实践来证明,这是很重要的。在儒家的经典《中庸》一书中有一段很精彩的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德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已百之;人十能之,已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心明,虽柔必强。”将这段话译成白话,就是广泛地学习,仔细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明白的辩论,切实的实行;除非不问,要问而没有问清楚,绝不放弃;除非不实践,要实践而没有实际获得结果,绝不放弃。别人学一遍就会了的,我学它一千遍。果真这样做,即使是笨人,也会变聪明;即使是柔弱的人,也会变得坚强。

为学之道虽然有这些步骤,但关于思考则是重要的一环。“学而不思则罔”这句名言就是教导我们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只有思考,才能对知识有较深刻的把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吸收并消化其内核。依循正确的方法来得到高深的造诣,就是要求人自觉地有所得,并能牢固地掌握而不动摇。知识就是要蓄储得很深,取之不尽,使用起来左右逢源。所以,人要自觉地有所得。同样的事物,一个人的识趣(即领会事理色蕴的意趣)不同,情操断然不同。《菜根谈》中说得好:“事理因人而悟者,有悟还有迷,有得还有失,总不如自得之休(安闲)。”

高雅的琴、棋、诗、剑、书、画之术,情操高雅之士以养性为灵,而俗庸之徒尝其迹,甚者以收徒传艺为名,暴敛钱财;山川云雾之秀丽,高人以助学识的增长,而俗夫只说其好而已。可见事物是无定品,随人见以高下。故读书学习以识趣为先,因此世间事事皆有学问,不要停留在其现象的表面,而应深刻了解其本质。

思在佛教哲学中的重要地位,在业力因果学说,唯识思想中的“业感”原理,而其内容就有“业即思”的说法,因为思有三种,即内审、决定和发动,就其思的发动而有具体表现于语言、行为,即口业和身上,一切思的过程都是意业,所以三业的理论价值决定于思,从而推动着业力的轮回。

人要谨慎其身,自身的修养则要坚持不懈,做到“慎厥身,修思永”。古人很注意情绪的自我协调,藉以避开世间纷繁的矛盾,知烦恼而达到超脱、轻松的境界。要学会静中观物动,向闲处看人忙,才能获得超尘脱俗的趣味,人处危而不惊,闹中能反静,便是安身立命的真功夫。

人在无事之际,便要思是否有闲杂邪念;在处事中,要思自己是否有浮躁意见之存在;得意时要检查骄矜辞色;失意时不能有怨望情怀。孔子说:“吾日三审吾身。”时常反省自己,协调自我的情绪,便会轻松自如地生活、学习、不断进步。

修身养性之道,对人对物皆不可轻动感情。“士君子涉世,于人不可轻为喜怒,喜怒则心腹肝胆皆为人所窥;对物不可重为爱憎,爱憎重则意气精神悉为物所制。”

人与人之间交往不是一接触就能了解的,俗话说得好:“人心隔肚皮。”要了解对方,必须要有深般若。有些人深藏不露,有些人专会迎逢,甚至很长的时间不暴露,这除了对方的奸狡之外,就是自己的修养不够,没有高层次的智慧,自己的情绪不注意控制,被人牵着鼻子走,识人是很重要的,识人的方法很多,时间的长久不是绝对的条件,而关键在于考察其言行,通过思——深般若的分析。

人的修养应达到什么样的标准呢?《尚书》中提出了九项标准,就是:宽密而坚粟;柔顺而又卓立;谨厚而又严恭;多才而又警慎;训服而又刚毅;正直而温和;简易而又方正;刚正而又笃实;坚强而又合宜。要具备这些标准,决非一朝一夕能达到的,从理论上接受佛儒哲理的教导,获得知识;从修持上进行坚强的禅修,以增长智慧。要深知,以戒资定,以定发慧,以慧断除烦恼!要断除烦恼,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可能的。认清禅修之目的,转烦恼为菩提,其转烦恼的具体方法就是培植善根,完善自己的人格。

同类推荐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走进神秘高僧

    走进神秘高僧

    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它们背后的故事,深藏的历史,蕴蓄的文明,让那些渐行渐远的动人往事重新焕发生机,让那些早已离去的作古先人变得生动可感,在这里,每个人都会获得“不一样”的感觉。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日常用品,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圣经故事:先祖与先知

    本书讲述从上帝创造世界到大卫当犹太国王的故事,对应《圣经·旧约》的前12卷。共分五篇,内容包括:开天辟地的故事、犹太先祖的故事、大卫王的故事等。
热门推荐
  • 凤舞天朝

    凤舞天朝

    她表面上的身份是A市有名的铁嘴,律师界的翘楚,三十岁的老处女一枚,背后却是古老家族的传人,一觉醒来身处异世。以武为尊?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废材灵根?姐不仅是控灵师,还是控魂师,就算姐打不过你,姐还有几十万的幽冥大军。炼丹师很赚钱?那正好,姐的炼丹术无人能及。什么,姐还有一个五岁的儿子?大笑三声,连生孩子都免了。当凤凰涅槃,且看她在异世如何整夫君,斗婆婆,治小姑,惩小妾,带着小鬼头儿子在异世混得风声水起。人渣相公后悔了?想收回休书,窗户都没有。太子求婚?不好意思,姐对种马男人没兴趣。正当母子两人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时,却不想儿子的身世竟然是……从此二人行变成了三人行。终于,某一天,某女发彪了,秀腿一伸,一脚把某个死皮赖脸的男人踢出了院子……
  • 三世独妃

    三世独妃

    她,林卓儿,足智多谋,却挡不住爱狱,国破家亡之日以身殉国。醒来,她是凤家的绝世天才,却是一身修为尽毁的废物!她扬眉浅笑,废材,那是暂时的,耻辱,那也是暂时的!那些曾经践踏她,侮辱她的人,她要一个个将他们踩在脚下,让他们回答,谁,才是废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0—3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0—3岁聪明宝宝营养餐

    《美食天下(第1辑):0-3岁聪明宝宝营养餐》根据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介绍了合理喂养与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关系;根据婴幼儿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营养需要特点和咀嚼与消化能力,介绍了不同的辅食制作方法和营养特点,以及辅食制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还给予缺乏育儿经验的新手妈妈一些必备的喂养技巧,让妈妈们能轻轻松松掌握。宝宝在0~3岁这个时期,身体抵抗力差、免疫力低,往往难以抵御疾病的“袭击”,宝宝一生病,妈妈就着急上火,担心吊针、吃药副作用大。
  • 狐王的冒牌杀手妃

    狐王的冒牌杀手妃

    且看她如何玩转天下!,不,她是不会让这个男狐妖得逞的相府的傻子小姐?什么?她现在的身份!可笑,不。想她堂堂杀手,她是杀手,一朝穿越,却成为了某个妖精男的老婆!!这也太诡异了吧!不,怎么可能又痴又傻。
  • 魏晋玄学“三大派”

    魏晋玄学“三大派”

    中华学术,源远流长。魏晋之际,儒家经学受到严重挑战,玄虚之风大为兴盏。《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魏晋玄学“三大派”》讲述在我国历代的学术思想中,可以说玄学是最具有内在意蕴、对文人最具有吸引力、更加具有文学内涵的一种思维模式。其在发展过程中,内部又分为三个派别:何晏、王弼主张名教本于自然;阮籍、嵇康认为“越名教而任自然”;郭象认为名教即自然,此三者即为魏晋玄学“三大派”。
  • 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是:缺乏有职业精神的员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员工的职业精神。工作中,很多员工虽然表面上敬业,但却抱着一种打工的心态,并没有真正和公司融为一体,他们从根本上缺乏一种职业精神,始终徘徊在真正的职业化之外,没有真正认识到职业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大神不笑也倾城

    大神不笑也倾城

    网游爱好者慕斯冉平生三大爱好就是玩游戏赏美男赏游戏中的美男。凭着先天机智的大脑外加后天完美的手法便把榜上榜中的大神擒拿到手。不过明明说好了是游戏恋爱,怎么变成了实现恋爱?还有大神你与我难道还有着其他纷乱之缘?当小白女神...精被腹黑男神圈住之后真的可以为所欲为还是被任所欲为?一一献给古今中外所有你爱我比我爱你多一点点的人儿。
  • 漫画跟钱穆学历史

    漫画跟钱穆学历史

    对待历史,曾经有人心灰意冷、有人决绝放手、有人始乱终弃,唯有钱穆,他带着诚恳的心读历史,并在历史中找到了中国人的信心和傲骨。本书将钱穆大师的史学主张浓缩为50余个主题,去芜存菁,让学习变得更高效!
  • 你最应该知道的欧洲史

    你最应该知道的欧洲史

    从古典时期希腊、罗马文明之火娓娓道来,讲述欧洲这块古老、神奇的土地上演绎的种种。在这里面,本书共分四大章,有发明的喜悦,有战争的痛苦,也有令人敬佩的哲人、英雄,当然也有令人痛恨的战争的发动者。所有的一切都留在历史的长河里,但我们依然能触摸。我们精心编写这本书,就是让读者在了解历史的同时,能从中收获到一些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