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3900000018

第18章 大乘佛教的定学(3)

(二)五停心观

五停心观是天台宗为多贪、多嗔、多散乱、愚痴、多障的人而设的五种观法。简介如下:

(1)多贪者修不净观。贪有三种。首先是外贪,男爱于女,女爱于男,男女互相贪爱,这种贪爱可用“九想观”对治,观所爱的人,作九种观想:即胮胀想、青瘀想、坏想、血涂漫想、啖想、散想、白骨想、烧灼想。作九种观想,可以使贪爱的心熄灭。次者为内外贪,对自己和他人的身体贪爱,这种贪爱,可用“八背舍”对治,即内有色相外观色,内无色相外观色,净背舍身作证。虚空处背舍,识处背舍,无所有处背舍,非有想非无想处背舍,灭受想背舍。违背五欲,舍离贪爱。称之为背舍,修“八背舍”可以消灭自身和他身贪爱。再者遍一切外贪,对于资生五尘等物,悉皆贪爱,如爱宽敞之套房,高贵之服饰,美味之饮食以及色、香、味、触等,这种贪爱可以用“八胜处”对治。即内有色相外观色少,内有色相外观色多,内无色外观色少,内无色外观色多,青胜处,黄胜处,赤胜处,白胜处。观心纯熟,转变自在称为胜处,可以对治一切外贪。至于九想、八背舍、九胜处的具体内容,行者在修习时,可由老师(师父)讲解并参阅《小乘佛教的定学》章节。这里只举名而不再详述了。

(2)多嗔者修慈悲观。嗔也有三种。非理嗔,既无理而嗔,当修众生缘慈对治,观想一切众生都犹如自己的亲属,都希望他们平安吉祥和幸福。次者是理顺嗔,因他人的恼乱生嗔恚,当修法缘慈对治,观想一切法(即事物),都是因缘所生,空无有实,一切众生不知道诸法本空的道理,常想求得安乐,为了随顺众生,都希望他们得到安乐。再者是睁论嗔,以自己的见解为是,指责他人的所言所作,都以为不对,当修无缘慈对治,修无缘慈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怜悯一切众生,往来于六道轮回,心著于法,分别取舍,受诸苦,为使一切众生解脱诸苦,得诸法实相,故称为无缘慈。

(3)多散乱者修数息观。心思多散乱。可以用数息观对治。数息观法与前述数息法相同,只是从一数至十,不多不少,数满又重数,可以使心不散乱。

(4)愚痴者修因缘观。不信因果,不明了因缘生法,叫做愚痴,可以用因缘观对治,因缘观就是观十二缘起,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六人)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也可以老、死为起点,进行逆观十二缘起。修因缘观可以破除愚痴。

(5)多障者修念佛观。障有三种:昏沉、障塞、昏睡无记。可以念应身佛三十二相对治。恶念思维障,想作五逆十恶等罪过,可以念报身佛十力、四无畏等作对治。境界通迫障,身忽疼痛,或遇火烧水溺等等,可念法身佛空寂无为对治。念佛法门可以对治一切障,但是这里所指的念佛观,是念忆的意思,和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的“念”佛法门不同。

止观的方法虽然有区别,但在实际修持时,或偏重于止或观,不可能绝对的止或观,止不能离观,观不能离止,故必二者双修,方得有效。而修止观的法多得无法枚举,而层次有高有低。笔者认为,实际的修持则宜愈简单愈妙,行者各自凭性之所近,择其一法,或多取几法试修,体察择其适宜自己者,抱定一法,持之以恒,不要像猴子掰玉米,切切注意。

(第四节 还与净的修法)

修观在觉息出入遍诸毛孔,心眼微三十六等皮肉筋骨之物及诸出户,内外不净,刹那变易心生欢喜,得四念处破四颠倒就是证观。若观之过久,心易浮动散乱,这时应舍弃修观,还复数息、随息,达到止。所以天台宗《六妙法门》中说:“观相既发,心缘观境,分别破析。觉念流动,非真实道,应当舍观修还。”

一、还息

修还息吸气时,观想十方诸佛的光明、功德,化为白色(唵)字,下住于脐间,变成红色(阿)字,长久而住。呼气时即变成蓝色(吽)字,从鼻中出,放蓝光,入一切众生身中,为其消罪增福。如此循环往复(唵、阿、吽)三字,解开全身脉结,这便是密乘的还息观。

回心返照谓之还,是返照观心不可得之法门。因为行者虽修观而真明未发,即应心反照能观心;若了知能观之心,乃虚妄无实,则所观我执自灭,无漏方面自然明朗。所以《六妙法门》说:“修还者,既知观从心生,若从折境,此即不会本源,应当反观观心。此观心者,从何而生?为从观心生,为从非观心生。若从观心生,既已有观。今实不尔,所以者何?数、随、止等三法中未有既观故。若不从观生,不观心为灭生,为了灭生。若不灭生,即二心并。若灭法生,灭法已谢,不能生观。若言亦灭,亦不灭生,乃至非灭非不灭生,皆不可得。当知观心本自不生,不生故不有,不有故即空,空故无观心,若无观心,岂有观境?境智双亡,还源之要也,是名修还。”然后“心慧开发,不加功力。任运自能破折,反本还源,是名证还。行者当知,若离境智,欲归无境智,不离境智缚,以随二边故。尔时当舍还门,安心净道”。还息观修炼纯熟之后,便当修净观。

二、净观

金刚诵之净观,是在还息观修炼纯熟之后,呼吸随心之寂定而渐渐缓慢,直到停息,中脉即打通,业气转为智慧之气,这就是密乘修净之方便法门。心无住著,泯然清净,则真明之无漏智因此而发,自然断惑证真。散乱、掉举、昏沉皆不再起,能任意持久入定,出欲界。定进入初禅未到地,令心离欲界而得清净,名为净。修净就是要知道色净,不知妄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若能心如本净,亦不得能修所修,及净不净,就是修净。在修净之时,豁然心慧相应,无碍方便任运开发,三昧正受,心无所依持,是名证净。

观、还、净三步,还可以作不同的解释,因而使六妙法门成不同性质的禅,所以智者大师把《六妙法门》称之为性质不定的“不定止观”,可以作为“世间禅”和“出世间禅”来修证。智者大师还说有一种“随便宜六妙门”,即不一定按数、随、止次第修,只要觉得哪一门适宜自己修,容易入定,便从这一门入手。觉得修此门效果不理想,还可以选择其他几门试修。

在藏密的金刚诵中,还与净的关系是头与尾的关系,还之后期为净,业气转为慧气,观照般若形成。此与天台宗“六妙法门”还与净之差别,即在于此。

金刚诵证分则依呼吸之入、住、出而默诵(唵、啊、吽)三字,同时观想(唵)、字白光,(阿)字红光、(吽)字蓝光从中脉出入,要练习至最难打通于心间之“都帝”脉结打通,令全身的气,入、住融于中脉而引生心寂,即可深入而达到四禅之境界,证见“实义光明”。金刚诵不独将“六妙法门”包容净尽,实为殊胜。可见显密二宗之修法的圆融,笔者认为,若以修法形成的先后来探讨,“六妙法门”在前,而金刚诵的数息法是“六妙法门”在藏密中的发挥运用。

(第五节 禅宗的参究法门)

达摩传入中国的禅法,传至慧可、僧璨,行者多实行头陀苦行,一衣一钵,随缘而住。四祖道信才开始改变宗风,住于湖北黄梅双峰山,聚众说法传教,据说有500徒众。五祖弘忍继承道信传统,移住双峰山对面的冯茂山,信众多达700余人。弘忍提倡修禅应该山居,远离嚣尘,实行生产自给自足,把日常的劳动作为禅修的组成部分,为以后禅宗正式的创建奠定了基础,并为禅宗广建丛林,倡导禅农并举提供了指导思想。因此,道信、弘忍所创造的禅修方法被称为“东山法门”,是为禅宗的参究法门之始。

一、东山法门

弘忍的禅学思想,是依道信所传的特点,根据《楞伽经》以心为宗和《文殊般若经》所倡导“一行三昧”说。“诸佛只是以心传心,达者应可,更无别法”,便是弘忍以心为宗观点的阐发。道信提倡专心一行以修正定,并且强调“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间,舍诸意乱,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念名号,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之佛。”重视念佛,建立了念佛禅的理论根据。

所谓念佛禅,是指静坐之际,兼行念佛的法门。念佛有观像、观想、实相、口称四种,其中观想念佛系由印度传来,佛驮跋陀罗就以修习观想念佛为主,观佛三昧及般若三昧。观像念佛即以观佛的塑像或画像,观佛像念佛是观想佛的妙像。实相念佛是以观想佛的法身。口称念佛是以专念佛的名号。达摩系之禅师多修念佛禅,弘忍门下之法持、智洗、宣什、无住、南岳承远等,传至后代,至宋永明延寿,提出了“禅净一致”的主张,念佛禅的倡导几乎席卷中国佛教的禅界,成为禅、净二宗最普遍的方法了。

道信继承达摩的“二入四行”建立了“入道安心要方便”,以后由神秀发展为“五方便”法门,意在超悟的“藉教悟宗”,是“渐悟”的源头。弘忍在道信的学说上,比较强调“息其言语,离其经论”,“天竺相承,本无文字”。“教外别传”已经在此萌芽。又提倡“即心是佛”与“心净成佛”,“屈伸臂顷,便得本心”,也初步有了“顿悟”的意味,以后被慧能所倡导,从无念着手,并不限于静坐一途,从而禅门禅风大变。由此,东山法门分为渐、顿不同的修法,各扬其帜,故被称之为“南顿”、“北渐”。而在当时之际,东山法门除念佛禅以外,仍然是以“二入四行”和神秀发展起来的“五方便”为法门。

二入四行即理入与行入之二入道要旨,及行入之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等四行。理入,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舍妄归真,凝住壁观,则无自无他,圣凡第一,坚住不一,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称为理入。行入谓四行:

(1)报冤行。谓修道之人,若受苦时,当念“此系我宿殃恶业果熟,所以甘心忍受,都无冤诉”,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而进道,故称报冤行。

(2)随缘行。谓众生与我,皆由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茶誉等事,皆是过去宿因所感,缘尽还无。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故称随缘行。

(3)无所求行。谓世人长迷,处处贪著,称之为求。智者悟真,安心无为,万有皆空,无所愿乐,是真无求,顺道而行,故称无所求行。

(4)称法行。性净之理,称之为法。此理众相皆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智者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法体无悭,无身、命则和行檀舍施,心无吝惜,达解三空,自利利他,庄严菩提之道,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故称法行。

神秀认为“众生本有觉性,如镜有明性;烦恼覆之,如镜之尘。熄灭妄念,念尽即本性圆明,如磨拂尘尽镜明,即物无不极”。撰《观心论》,并提出了“五方便门”之学说,以之为修道阶段之次第法门。五方即:

(1)总彰佛体离念门。依《大乘起信论》之说而彰显佛体,远离诸念。

(2)开智慧门。即依《法华经》之教而开显智慧之门,又称不动门。

(3)显不思议门。依《维摩经》之说而显彰不可思议之解说。

(4)明诸法正性门。即依《思益梵天所问经》之说而明了诸法之正性。

(5)了无异门。依《华严经》之教而得自然无碍解脱。

因为此五项法门皆依借经论之教说作为修道习禅解脱之方便,故称为“五方便”。所以神秀“观心”之说及“五方便门”实为东山法门之忠实继承者,为“北渐”禅的思想骨干。

东山法门的“顿悟”为慧能所谛创,强调一入门即“顿见佛性”,定慧一体,不走由定生慧的传统禅修门路。慧能所修的禅法也属于“一行三昧”,但不用《文殊般若经》的念佛名法,而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所谓无念,实际上是慧能所说三种三昧的修习诀要,是知见一切而不染著的意思。《坛经》说:“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若于一切处不住相(相状),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等,安闲恬静,虚融淡泊,此名一相三昧,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是教导行者在日常生活中,不染著于感知所得一切表象、知觉、概念。这种不杂著的无念心,达到任何时候都不迷失,运用自如,成为对生活的一种自然的、根本的立场时,便叫做一行三昧。“直心”,《大乘起信论》解释为“真念真如法故”,这正是“法界一相,系缘法界”的意义。慧能所创的这种不拘于坐禅的形式,而把禅修贯彻于全部生活中,其教人见性的方法也相当灵活,无定规可循,只是根据行者的素质和心理状态,设法解除其执著,令其离念自证自心的真性。

神秀所倡北渐的禅法墨守成规,缺乏慧能所创南顿的禅法活泼。而禅秀在北方,称为北宗,受到“会昌法难”的影响;慧能在南方,称为南宗,没有受到冲击,所以北宗的渐修不久趋于衰绝,而行者多坚持由定发慧之路,走向密宗和净土的修持,或转向南宗。而慧能之后,南宗发变化,以其独特的魅力而宗风大阐。

二、话头与默照

禅宗通过参究的方法,以期明心见性,静坐修行,在禅定中参究真理。参究指反究内心,觅求心性。禅宗本来标榜不立文字,是教外别传。然而五代以后,禅门祖师的语录就越积越多,禅门中渐渐兴起了一种注解阐释古人语录的风气,而所著语文字比哪一个宗派都多,真实参禅逐渐少起来。鉴于此,临济门下大慧宗杲(1089-1163),力倡“参话禅”以图振兴宗风。

参,是看见之意,话是“公案”之意。公案的本义,为官府中判决是非之案例,禅宗将其历代高僧之言行记录下来,作为禅修行者的指示,久之成为一种思考之对象,或禅修行者的座右铭。此种言行录在禅门之中,有如官衙之下正式布告,尊严不可侵犯,又可启发思考,供学人研究,并作为后代依凭之法式,故称“公案”。即专就一则古人的话头,历久真实参究,终于获得开悟,此种禅修称为“参话禅”。

参话禅的禅风是先慧后定,起源于唐代赵州从谂的“狗子无佛性”,主要参究从谂的“无”字公案。如《普说》中说:

经言祖语,诸方老宿语,千差万别,若透得过无字,一时透过。不用十度,不用注释,不用要得晓分晓,不得作有无商量,不得作真无之无十度,不用向开口处承当,不用向举走处作道理,不用堕在空寂处,不用将心等悟,不用向宗师说处领略,不用掉在无用甲里。但行住坐卧,时时提撕:“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口议心思不及,方寸里七上八落,如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得如此时,却是好消息。忽然打失布袋(注:比喻心理上的妄念负担),不觉抚掌大笑。茶里饭里,喜时怒时,净处秽处,妻儿聚头,宾客酬酢,公私各处,都是第一等好做功夫的时节。

这里对参话头的方法和要点讲得很详细,几个“不得”尤为重要,参话头成为临济宗参禅的运用方式,影响至为深远。历代禅师对参话头的方法,要点及论述很多,总结归纳有三项:

(一)是先要先取适宜自己参的“话头”,话句要“没心路,没语路,无摸索”,即必须截堵任何思路,无法通过理性思维给予解答,方能引发疑情。明代甚为提倡“麻三斤”,“柏子树”,“须弥山”,“平常心是道”,“六门顾”,“赵州无”;清代则主张参“无梦无想时主人公在何处安身立命”及“死了烧了什么去处”等话句。禅净兼修的行者,也有以“阿弥陀佛”四字为公案。

(二)是要疑。“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疑,就是切忌向理性思维的路子上滑,要使所疑落在空处,离绝一切名言概念。疑还必须由粗至细,持续不间继,不计参究时间的长短。当功夫得力,疑情成片,专注不散时,容易达到心定念寂,疑情无从发起,此时若堕在空寂定中,便是过失,一般主张此时须提起疑情,令其更为深细。又不可将心待悟,须通过参究,逼令心悟。

同类推荐
  • 禅里禅外悟人生

    禅里禅外悟人生

    本书是弘一法师透悟佛学要义与人生真谛的集大成之作,书中除了弘一法师的著作之外,还包括他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这些内容被梁实秋、林语堂等名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流传千年的儒家佛家道家故事大全集(超值金版)

    林林总总,一应俱全;道家则是药店,灵丹妙药,用以救人济世。儒家店必须光顾,圣人曰:“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佛家店则随时可以逛逛,日常用品,有钱则购,无钱则望,其中应有尽有,为人生不可或缺之物。道家店则是无事不必登,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于儒释道三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儒家好比粮食店,有病必须看,否则病入膏肓,悔之晚矣。可以这样说,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组成了汉学的基本哲学思想,就连西方学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三者的地位——西方学者曾评出的“东方三大圣人”,为人们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第一是老子,第二是孔子,第三是六祖慧能,正好代表了中国的道、儒、释……
  •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佛渡有缘人:佛法与人生智慧(大全集)

    忙、茫、盲……大多数现代人的真实写照。大街上人们行色匆匆,办公室里人们忙忙碌碌,工作台前人们废寝忘食。有人忙出了功成名就,有人忙出了事半功倍,有人忙出了迷惘无助,有人在盲目地忙啊忙……人在旅途,最累莫过奔命、最怕莫过于茫然若失、最苦莫过于苦海无边。故而,我们需要学会去调整、去谋划、去经营、去感悟,用从容的心去欣赏人生路上的风景。愿这本忙里偷闲者写给大忙人的佛学感悟,能够帮助每一位现代社会的大忙人,让大家都找到一张让心灵放松的按摩椅,一个让心灵休憩的驿站,一处让心灵休整的港湾。
  •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唐僧玄奘,年少时跟随兄长出家,于藏经楼专职抄写佛经,过目不忘。28岁时,不顾朝廷禁令,冒死偷渡玉门关,独自一个人踏上漫漫西行取经之路。沙漠中迷路,高山遇雪崩,六次遭强盗,甚至被异教徒当成活人祭品……沿途艰险不断、诱惑不断,玄奘未曾动摇。4年时间,1400多天,玄奘终于穿过西域二十四国,于公元631年到达西行目的地——印度那烂陀寺。此后十余年,玄奘游遍印度,虚心求学,吸取各宗各派之精华。在曲女城辩法大会上,玄奘与大乘佛教斗法、与小乘佛教斗法、与婆罗门教斗法、与各派智者斗法,18天无一人挑战成功,一举成为全印度第一高僧,征服全印度,修得正果。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本书是弘一法师晚年将其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玉堂等作家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热门推荐
  • 烹饪制作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烹饪制作小窍门(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烹饪制作小窍门》介绍了在从事烹调过程中所用的基础知识,其中包括常见的专业术语、烹制法,以及味型等,让读者在操作时能加深理解。书中主要介绍了常见菜品的制作,介绍的原料以常见的海鲱、鸡、鸭、鱼、肉、时令蔬菜等为主,介绍了传统的川菜、粤菜、创新的重庆菜、江湖菜以及返璞归真的农家菜,满足消费者追求奇、新、异的消费心理。
  • 异世狂女之仙途慢慢

    异世狂女之仙途慢慢

    一个手镯,一段旅程,命运之轮轰然开启。和她比丹药?姐多得当糖豆吃!和她比符箓?对战轰得你成渣!和她比灵宠?九阶以下的不要出来丢人现眼!别问我为什么不把丹药、符箓、灵宠,气运逆天就是这么任性!千江月的穿越莫名其妙,这是命运的不可抗拒。且看她是如何挽救这外表繁华,内里风波四起的玄界!且看她是如何一次又一次的绝处逢生,站在巅峰之,睥睨天下!
  • 男人成大事必备的9种资质

    男人成大事必备的9种资质

    本书收集了男人成大事必备的九种资质,如善于交际懂得网织人际关系、敢于开拓创新、风度与魅力兼具等,并强调了如何改变、如何让男人提高自己的能力。
  • 绝色逃妾

    绝色逃妾

    【古代重生文,王妃重生到害死自己的小妾身上。】烟花三月的江南,他执手道:“一生一世一双人。”成亲后,他温柔怜爱,对她恩宠倍加。一年后,他瞒着她娶了第一房小妾,说是形势所迫。三年后,他妻妾成群,她却已成了昨日黄花,徒留正妃之名。“哎呀,王妃呀,能见到您可真不容易呀?”她正在院中照料刚买的花草,一个袅袅婷婷的身影过来,明丽妩媚,正是她夫君的第四房小妾,亦是目前最受宠的一个。她淡然,只觉那脸上张扬得意的笑容着实有些刺眼:“府里没教你规矩吗?知道我是王妃居然不行礼?”小妾的脸色有些扭曲,冷笑之余竟在她转身欲走之际伸腿拌住她。跌倒在地的瞬间,感觉到身下的疼痛,低头看去,鲜血润湿了地面的泥土。意识模糊间,隐约听到女人的尖叫声,然后陷入了昏迷。再次醒来之际,她发现自己竟然成了那个将自己绊倒的小妾只是不再明丽,身上全是鞭伤,体无完肤伤痕累累。惩罚的罪名竟是——谋害王妃跟王妃肚子里的小世子…获得重生,她已看清所有。既然无法实现“一生一世一双人”,那就让她自由自在活出自己的风采吧…女猪慢慢变强中,非虐文,男主未定。【推荐完结旧文《狂女》】她是风华绝代的天下第一美人,她是权势倾国的居士山庄的庄主夫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夜夜恩宠日日缠绵。他是丰神俊朗的武林领袖,他是集正道邪道力量于一身的大侠妖魔。权势倾国,自身武功深不可测。他是俊美温柔的白衣神医,他是既不属于朝廷亦不属于江湖的仙境无忧谷谷主。医术惊人,一头雪白银发更彰显纤尘不染的干净气质。武林四大家族,个藏四分之一的藏宝图。为了得到最后一份藏宝图,他步步为营,招招下套,以情为牢,囚住了那个如火一般的人物。恩宠的背后,恩爱的前提,竟是一张残缺的地图。绝情崖前,她绝望之下,与他恩断义绝。为了新生,众目睽睽中,跃崖而下。手缠绷带的右手,排列五星的红痣,临走前师父的嘱托,让她寻找手藏五星,身带残玉之人。因缘巧合下,意外发现,暮然回首,那人竟在灯火阑珊处。如水温柔的他,不求回报的付出,脆裂的心慢慢愈合。居士山庄的墨竹园,毒医藏身处的大片竹林,上一辈不堪回首的往事,不愿重提的过往,竟隐藏着如此之多的秘密。他的恨,他的一头银发,一切的一切,都将慢慢解开,最后却发现,他与他,竟是……谁是她的他,谁是午夜妖精的良人。执子之手,是否就能永远相守?世人皆笑痴癫狂,又岂知其中忧悲伤?强烈推荐:【囚娶】【霸宠甜心妻】【黑道奶爸】{粉嫩的新人}【家有妖夫】【第一夫人】{超级火文}【绝色锋芒】{超火玄幻巨作}【赤足之奴姬】{三星端木勤勤}【绝魅女王爷】{三星清风逐月}【叔叔好狂野】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两小无猜:娇俏青梅逗竹马

    两小无猜:娇俏青梅逗竹马

    顾禹墨,身家不明,背景成谜,却声名在外:谦谦君子,温润如玉,成为众多名媛,一心向往的对象。卿悠撇撇嘴,那就是只披着绅士皮囊的大尾巴狼,奸诈,狡猾,冷漠……一应俱全,不过,小羊也有自己的梦想:扑倒老狼,占地为王!且看,腹黑竹马捕青梅,娇俏青梅逗竹马!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危害健康的细节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危害健康的细节

    《百味》丛书分辑出版与人们生活、成长密切相关的种种知识和有趣话题,每册涉及一个主题,以问答形式和亲切的话语、活泼的版面,讲述与生命伴生而来的种种快乐和烦恼、种种酸甜与苦辣,讲述我们存在其中的世界的丰富与多彩。
  • 爆笑宠妻:无良夫妻要翻天

    爆笑宠妻:无良夫妻要翻天

    [全文完]她狂,她悍,爷宠得,不服你试试?“你是我的,谁都不能欺负!”某男很霸道。“除了我!”某男自认为很诙谐!某女冲天翻个白眼,“那你是我的,谁都不能靠近!”某女更霸道,“否则剁手剁脚剁弟弟!”现代小强穿越古代翰林嫡女,一朝重生光芒万丈,斗得古人哭天抢地。经经商、种种地,顺便打打坏亲戚,庶妹姨娘狠毒?怕什么!身靠老公好乘凉。毁我名誉破我婚姻?没事,姐照样有人要!本文一对一,男女皆欢脱,偶尔还抽风,长篇巨制,开局舒缓,越往下看越精彩,亲们不要错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