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600000041

第41章 参考文献(2)

吕实强.近代四川的移民及其所发生的影响[A],(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C],第6辑

罗明东.教育地理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

罗香林.客家史料汇篇[M],台北:南天书局1992

罗香林.客家研究导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罗香林.客家源流考[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

罗学府.现阶段中国乡村教育的鸟瞰[J],蜀铎1936.1

马镛.中国教育制度通史(卷5)[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梅新林.教育文化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丘桓兴.客家人与客家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丘权政.客家与近代中国[M],中国华侨出版社,1992

任一民.四川近现代人物传(第1辑)[M],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任一民.四川近现代人物传(第2辑)[M],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任一民.四川近现代人物传(第3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任一民.四川近现代人物传(第4辑)[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

任一民.四川近现代人物传(第5辑)[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

任一民.四川近现代人物传(第6辑)[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

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四川出土清代限定教育收费石碑[N],天府早报.2005-03-24-A10版

孙晓芬.明清的江西湖广人与四川[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孙晓芬.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唐君毅著,黄克剑、钟小霖编.唐君毅集[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

滕星.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滕星.族群、文化与教育[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王笛.跨出封闭的世界[M],北京:中华书局2001

王东.社会结构与客家人教育[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王洪瑞.清代河南学校教育发展的时空差异与成因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吴宣德.中国区域教育发展概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文化研究的历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肖川.教育与文化[M],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

肖平.东山客家:走进一个桃花源[M],成都:成都时代出版社,2005

肖平.客家人:一个东方族群的隐秘历史[M],成都:成都地图出版社,2002

谢桃坊.成都东山的客家人[M],成都:巴蜀书社2004

谢桃坊.成都沙河客家的变迁[M],成都:四川天地出版社,2005

谢重光.福建客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邢福义.文化语言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阎广芬.经商与办学——近代商人教育活动研究[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叶涛、伍荣.客家文化和旅游经济[Z],2003(内部资料)

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5

张杰.清代科举家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张仲礼.中国绅士[M],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赵清.社会问题的历史考察[M], 成都:成都出版社,1992

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钟敬文.民间文艺谈薮[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钟培全、冯敏.成都东山客家太平村[M],成都:四川天地出版社,2005

钟琦.皇朝琐屑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54辑) [M],台湾:文海出版社,1338

钟文典.广西客家[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钟永毅.重庆江津的移民与客家[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5

周大鸣、柯群英.侨乡移民与地方社会[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周振鹤.方言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朱德.母亲的回忆[A],朱德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2.

四、论文类

安国楼.客家人的家族教育[J],寻根2003.6

白明亮.文化的教育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10

陈世松.“麻城孝感现象”探疑[J],四川客家通讯2005年特刊(总第13-14期)

陈世松:四川客家问题的特殊性及研究历程[J],中华文化论坛2001.4

陈振中、唐德海.从教育情结看客家精神[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1

戴昌发.木兰小学学生客家语情况调查[J],四川客家通讯2005年特刊

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

冯深.略论客家意识[J],广西民族研究1993.2

郭明章、郭启熹.清初福建移民入川以及川、闽间的互动发展[J],闽西职业大学学报2001.4

黄向春.客家界定中的概念操控:民系、族群、文化、认同[J],广西民族研究1999.3

黄雪贞.成都市郊龙潭寺的客家话[J],方言.1986.2

黄智太.近代四川客家人的教育方式[J],四川客家通讯2000.2

李联春.略论赣南客家人的教育.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增刊

李全中.东山客家,创业维艰[J],四川客家通讯2002.1

李如龙.客家方言与客家的历史文化[J],嘉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1998.2

李永翘.客家之子张大千[J], 寻根2002.4

廖石城.海棠香随录[A],永川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C],1990

林德辉.成都东山客家人的迁徙与生存[J],四川客家通讯2002.1

林晓平.客家文化特质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2

刘宝俊.民族语言学论纲[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5

刘世旭.成都东山客家“耕读为本”浅析[J],四川文物2000.5

刘志琴.口述史与中国历史学的发展[N],光明日报.2005-2-22

鲁洁.文化变迁与教育[J],教育研究1990.8

陆喜元.贫困与教育——甘肃会宁现象剖析[J],西北人口2006.3

禄元.蜀北客族风光[J],文史教学1941.3

罗明东.教育的地理学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9

罗明东.教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性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2

潘乃谷.潘光旦释“位育”[J],西北民族研究2000.1

郫县留比学生周映彤君家书[J],广益丛报1906年6月,第108期

乔还田.客家人与客家文化[J],新华文摘2005.9

舒毕生.立桅杆是客家普通信仰[J],四川客家通讯2005年特刊

四川省教育厅备案的私立学校统计,四川省教育厅公报.1932年第1-7期

孙晓芬.郫县《邓氏族谱》与双斗桅杆[J],四川客家通讯2003.1

滕星、巴战龙.从书斋到田野——谈教育研究的人类学范式[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2005.1

王东.客家学:研究中国历史文化的新视角[N],光明日报1997-04-22

王钧林.近代乡村文化的衰落[J],学术月刊1995.10

王谟.四川人的特性与教育上应注意的几点[J],蜀铎1936.2

王日根、张学立.清代科场冒籍与土客冲突[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王增能.客家与尊师重教[J],客家1994.1

文史委.新都私塾撮要[A],四川省新都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新都文史[C],第10辑.

无名氏.宗祠立学[J],广益丛报1906年6月.总第108期

吴霓.明清南方地区家族教育考察[J],中国史研究1997.3

吴松,教育与文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2.6

谢剑.客家研究也要与时俱进[J],四川客家通讯2004.2

谢敏华、吴雯.浅谈客家传统家教的特点[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0.4.

严奇岩.近代西康藏族“雇读”现象探析[J],民族研究.2006.6

严奇岩.论乡土童谣在启蒙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史研究2005.4

严奇岩.神榜与四川客家人的祖籍记忆[J],寻根2007.5

严奇岩.移民与四川人“打乡谈” [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7.4

杨斌.试论教育对文化的选择[J],教育理论与实践1988.6

姚云书.柬帖中的客家礼仪习俗[J],四川客家通讯2005.13-14

叶林.崇文重教,文风昌盛——赣县客家历史上的文化教育概况[N],赣南日报2006-4-20

叶少玲.客家教育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2

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

张诗亚.“位育”之道[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

张义让.合兴镇客家张氏入川艰苦创业记[J],四川客家通讯.2004.1

张应斌.21世纪的客家研究——关于客家学的理论建构[J],嘉应大学学报(社科版)1996.4

章开沅.商会档案的原生态与商会史研究的发展[J],学术月刊2006.6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乾嘉时期科举冒籍史料[J],历史档案2000.4

钟禄元.东山客族风俗一瞥[J],四川客家通讯.2003.1

钟禄元:蜀北客族风光[J],文史教学1941.3

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01.2

周雪香.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以三江流域为考察中心[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周雪香.明清时期闽西客家地区的经济变迁与科举事业[J],中国历史地理论,2004.4

周勇.论教育研究的文化学路向[J],教育研究2000.8

周振鹤,客家源流异说[J],学术月刊1996.3

朱凤云.英语的霸主地位和语言生态[J],外语研究2003.6

庄英章.试论客家学的建构:族群互动、认同与文化实作[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邹芙都.巴蜀文化中的楚文化因素[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

同类推荐
  •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草原天道:永恒与现代(修订版)

    书中详细介绍了游牧文明的兴衰历程,着重讲解了蒙古高原数千年的游牧历史,并将其与其他国家的游牧发展做了比较。作者在书中从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迁徙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畜牧业发展的轨迹,让人信服地剖析了草原畜牧业发展必然超越游牧生产阶段,达到生态平衡和可持续的现代化畜牧业阶段的趋势。
  •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

    《成语与歇后语》中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语言形式,是汉语语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结构、生动的表现形式和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构思巧妙,幽默风趣。
  •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半夜三更”是何时,消防车为什么涂红色,“五粮液”、“女儿红”、“全聚德”这些老字号有什么典故……本书将文化常识化整为零,并回归于日常生活,让你轻松学到知识,领悟文化的真谛。
  •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

    中国人信仰仁爱、和谐、真诚。以前我们提倡文化的复兴,现在我们需要提倡信仰的复兴,信仰的复兴是一项宏伟的精神家园建设工程。民族的复兴,文化复兴是基础,信仰复兴是关键。过去十年间,我们的文化已经走上复兴之路,现在正迎接中华民族伟大的信仰复兴。复兴是在保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我们永远恪守夫子“述而不作”的原则,不是创造、不是革新,是接受、是弘扬。关注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建设中国人的精神家园,这是一个漫长而温柔的呵护过程。我们在这里赞美的信仰,就是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我们看到,传统的精华,正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贡献巨大智慧。我们的信仰就是人类的共同信仰:我们用仁爱、和谐、真诚,建设人类共有家园。
热门推荐
  • 暮雪纷飞

    暮雪纷飞

    她是商界显贵曹氏豪门的千金。她与表哥陆家辉自幼指腹为婚,长大彼此相爱。大婚将至,陆氏煤业突遭变故,亿万资产瞬间付之一炬。其寡母陆振瑛见陆家家道中落,大势已去,她居然落井下石坚决要求解除女儿的婚约。为达成目的,她不惜与哥哥手足相残,最终将其逼上绝境。面对自己运筹帷幄的胜利,向来流血不流泪的她痛哭流涕。陆家恨她入骨,女儿恨她薄情,可又有谁知道她的难言与苦衷?可她还是身不由己的将抵死反抗的女儿用药放倒,送上了另一个男子的床。大婚之夜,她割腕自杀。绝地逢生处,她能否再与初恋情人破镜重圆呢——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魔君的悍妃

    魔君的悍妃

    【玄幻女强】她这个令黑道闻风丧胆的女警,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小心穿来了异世,掉落在一艘花船上!修灵力,破奇案,戏美男,闯天宫,她到异世也依旧能过的如鱼得水!等等,她的美男不是没有七情六欲吗,为什么会一次比一次勾魂,还反守为攻?什么,那妖孽男居然还来头不小?当穿越女警碰上异界妖孽男,当女强撞上男强,且看他们擦出怎样的火花!
  • 君临天下不识妻:绝版皇后

    君临天下不识妻:绝版皇后

    她是正宫娘娘,三年来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没有人见过她的真面目,包括她的夫君——景泰国最高执权者轩辕毅,可一场邂逅,却打破了原本平静地生活......他爱上了她,她也爱上了他。然而,命运总是多变的。为了他,她甘愿放弃一切。为了她,他独守后宫灵位。事隔多年,是老天的怜悯亦或命运的捉弄。。。看着这个几乎与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可爱小人,他动摇了。“皇上叔叔,看着你,我就好像在照镜子呢?”是她吗?她还活着吗?那。。。。
  • 都是皇后惹的祸

    都是皇后惹的祸

    超能通灵师的我,被最亲近的人所杀……杯具啊!好不容易拿到穿越船票,穿成一个给宠妃下毒被幽禁的弃后……餐具啊!再加一碗内牛满‘面’!不过俗话说,杯具里插根牙刷就变成了洗具~花心大萝卜暴君冷皇帝,你这个垃圾中的VIP,思想有多远,你就给姐滚多远!!
  •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菩萨金乔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新罗国17岁的王子,在战场上带兵打仗,抵御倭寇。在登基成为国王之前,意外痛失好友,自此一蹶不振,整日游山玩水,不务正业。幸而在金刚山山顶遇无名老僧点化,浅尝佛门智慧,心有所悟,国王也不当了,转身出家,法名释地藏。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一匹马换一相公

    一匹马换一相公

    一匹马换回一个相公,赔否?一匹马娶到一个媳妇,赚否!这年头,找个厚道的媳妇儿不容易啊!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14号的死亡召唤

    14号的死亡召唤

    苗疆蛊毒,相传已久,吸引着无数人一探究竟。传说如果有谁掌握了蛊的秘密,便能操纵生死,冯柯和他的朋友们为了一时的好奇心,打开了一扇禁忌之门……他们不知道的是,若不小心召唤了蛊,那接连不断的惨案,将随之而来。寂静的深夜,怎样的恐怖潜伏在黑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