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300000055

第55章 跋(12)

《天地颂》小说出版后,电影剧本送审如石沉大海,我又想写话剧,可不少人说,话剧不景气,大家不爱看。而且,“两弹一星”搬上舞台,实在太难了,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却认为,越难越要干,越是没有人爱看话剧,越要把话剧搞好吸引人看。记得,话剧当年多红火呀!多好看呀!难道这种“古老”的艺术在中国不能再恢复青春,甚至放出新的光彩吗?正因为“两弹一星”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很适合搞成一个大型史诗剧,尽管很难很难,但成功的希望还是有的。于是,我又下定决心,从学习荷马史诗开始,向著名话剧导演罗锦麟请教,准备攻打天险“腊子口”。2000年7月在成都,我把话剧《天地颂》的事,向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部长柳斌杰谈了,他立即表示支持,这使我大受鼓舞,信心倍增。经过两三年的酝酿和学习,从2001年元旦起,我动笔写话剧,春节写出初稿,征求各方面意见后,又在四月改出二稿。在2月18日京西宾馆讨论话剧的座谈会上,周克玉、逄先知等十几位同志动员我写电视剧。但我一心想把史诗剧搬上舞台,迎接“十六大”的召开。这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那些日子,我彻夜难眠,头昏脑涨,感到快要倒下了。可话剧一定要上,否则“死不瞑目”呀!我原来就想请王正参与创作,但考虑到他家有九十多岁老母,自己身体也不好,又担任中国戏剧学会会长,杂事还很多,一直不敢向他提出来。可如今,我万一倒下了怎么办?危机迫在眉睫,我只好向他发出“求救”的信号。他满口答应帮我修改话剧剧本,我真是“一块石头落了地”!从四十多年前改编话剧《无产者》开始,我把王正当做是我的启蒙老师。他是一个正直的共产党人,一个才华横溢的剧作家。我们交谈并不多,但却心心相通。他答应来“救”我固然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特别是为了社会主义的话剧事业,同时也为了我们的友谊,才不顾年老体弱而倾注了大量心血。2001年9月,《天地颂》在成都演出九场,一片叫好声。可我看了录像,认为它还不是精品,又因时间匆忙,来不及修改加工,所以未能在“十六大”时来京演出,这实在是一件憾事。2002年12月,我在成都军区招待所,从一位朋友那里听说:“王正去世了。”我马上说:“什么?不可能!”他说:“报上登的。”我还是不相信:“你拿报给我看!”果然,他把报纸拿来了。王正真的走了,可我直到今天还感到,他还活着!他没有死!毕竟,事实就是这样无情,死神就是这么残酷。命运呀,命运!命已注定,无可奈何啊!我只能仰天长叹,天呀,为什么?为什么?……去年,我曾想写一篇哭王正的文章,题目是:《名如其人——正!》。王正的一生就是一首《正气歌》!他正直无私,他正义凛然,他正气一身;他为人谦和,他做人老实,他待人真诚;他有理想,他有追求,他有创新。……啊,我是多么怀念他啊!……看到他和夫人方掬芬2002年春节给我的贺岁明信片,看到他生前给我写的题词“人生至要是真诚,世间最贵为友谊,悠悠千秋做人唯此而已矣”,想到他在《天地颂》座谈会上的发言说我“真挚,热情,善良,勤奋”(溢美之词令我感到惭愧)!……我心如刀绞,伤口的血在喷涌!……他夫人说,王正在弥留之际,还在想着我(“东生是朋友啊!当年我是右派分子时,他没有歧视我,信任我!……”),想着他最后的也是我们第一次共同创作的史诗剧《天地颂》……我悔恨不已,没有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去看望他,甚至连他去世的消息也过了很久之后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是怕我伤感而没有通知我?是电话或邮局出了问题?)……我不能再往下写了,还是把流血的伤口一针一针缝起来吧!欲哭无泪时,友谊凝成冰血,待春风把它溶化,去灌溉神州大地吧!我怀念王正,我学习王正,我一定继承他的遗志,实现他的遗愿:把史诗剧搞成精品,搬上舞台!

第三位老友王愿坚。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北京东方饭店。1980年3月,文化部召开全国电影工作会议,在革命历史题材小组讨论剧本《巍巍昆仑》的会上,他作了精彩的发言。早在上世50纪年代留学苏联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是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作家。他的代表作《党费》多次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渗透在几代人的灵魂里。这次开会,我们编在一个小组,自然成了朋友。听他发言,真是一种享受,既有激情的喷涌,又有思想的火花,使我感到心头有一股热流在涌动,眼前有一束光环在闪烁。看了《巍巍昆仑》剧本,他说——

题材的格调很高,高屋建瓴地写出了两条道路、两种命运的决战。选材好极了!1947年这一年是最艰难的,写好这一年就可以概括全局。

要写统帅部,写领袖人物,这就决定了影片的风格、样式。要写好毛主席和其他领袖人物的关系,如实地写。

现在的问题是要压缩,不是压缩饼干,而是要集中,要提炼。

一是广度。视野要再宽些。毛主席不仅看到西北战场,而且看到全国、全世界。人在山沟沟里,坐在小板凳上算账,消灭了敌人多少个旅,心里想的是全国大反攻,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要写出毛主席是统帅。

二是高度。电台里出现了羊叫,调一个团过河来保卫党中央不要,好!74师消灭了,毛主席到处要羊杂碎吃,高兴得不得了,好!但是如何表现毛主席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还缺少一两处智慧过人的细节。

三是密度。剧本文字流畅,但没有节奏,流水似地叙述,许多情节是解释历史,越解释越说不清楚,有些可以用字幕代替。要挑选最动人的情节,写好重场戏,密度再大一点。

四是角度。围绕毛主席,其他带几笔,有的不一定正面写,可以虚写、侧写。有时不出场,比正面写还好。很希望看到毛主席如何向群众学习,集中群众的智慧。领袖向群众学习,这样领袖就像人了。

通过1947年概括十月革命后发生的伟大的事变。泼墨,荷叶上的几个蜻蜓——这是一部有独特风格的影片。

1981年,应八一电影厂之邀,我从上海来到北京,住在京丰宾馆,长期与我为邻的是王愿坚,他在修改《四渡赤水》剧本。分别一年再相逢,感到格外亲切。他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却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和派头,对人就像他的衣着一样朴实无华。我和他是同龄人,可他比我大几个月,在外表上和风度上也比我成熟得多,所以我始终把他看做是“老大哥”。我们同住一层楼,同吃一桌饭,几乎每天晚饭后都一起外出散步,走得很远很远,谈得很多很多。我以他为学习的榜样,向他提出许多创作上的难题,他都精辟而又生动地回答了我。我唯一不能向他学习的,就是他喜欢喝酒,而且成了一种癖好,天天要喝,顿顿要喝。一走进他的房间,你就会闻到一股酒味,看到大大小小的酒瓶,桌上除了稿纸就是下酒的花生米。我一次又一次地劝他,不能这样喝酒。每次,他都笑着答应“嗯嗯”、“好好”,可就是改不了。1982年元旦,人都过年去了,京丰宾馆几乎空空如也,只有我和王愿坚、蔡继渭(《四渡赤水》电影导演)三人“坚守阵地”,埋头创作。后来,邻居中间,又来了梁信。他是《红色娘子军》编剧,正在创作电影剧本《风雨下钟山》。梁信比我们年长几岁,喜欢边写作边嗑葵花子。到了晚上,只见他房间里瓜子壳一地。我受了他的影响,也喜欢嗑葵花子,但只在写不出来的时候。一边喝茶,兴奋神经;一边嗑瓜子,唤起灵感。我们仨在宾馆住了很长时间,梁信先走,《风雨下钟山》出来了;王愿坚跟进,《四渡赤水》也出来了,1983年荣获优秀影片奖;而《巍巍昆仑》之船却搁浅了,幸亏“老船长”胡耀邦亲自过问,这才驶向成功的彼岸。此时,王愿坚已升任八一厂文学部主任,虽然接触少了,但友谊日增。他多次鼓励我“多写”。不知什么时候,忽然听说他去世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直到最近看到报载李心田一文,我才知道一些情况。他写道:1986年,总政在济南召开军事题材创作会,他请王愿坚到家里吃饭,喝了几杯酒,王愿坚十分遗憾地说:“为什么《长征》是美国人索尔兹伯里写的,而不是中国人王愿坚写的?”接着又说,“那本书的头一条注释就是王愿坚:王愿坚是八一电影厂的成员,长征历史学家——1984年3月5日采访。前后曾十次提到对王愿坚的采访,并说某些细节是王愿坚提供的。”正巧,我刚买了这本书,便拿出来翻到第三页,自序:“我必须强调,关于长征的结论和解释是我个人所作。……书中的观点和结论由作者自负责任。”我笑着说:“你敢对书中的观点和结论负责吗?”王愿坚大声说:“敢!我敢!”纪鹏说:“你敢,别人也不让你敢呀!”三人全无奈地笑了。中间转了话题,王愿坚十分兴奋,他说:“我从小当兵,最后这个句号要画在军人上,我要参加这次评衔。”过了一段时间,听说王愿坚同志的少将没批下来。可是同样条件的评上了。愿坚找到有关部门,有关同志回答了些原因。又根据补充规定,让愿坚同志再填份表格。王愿坚这回心里有底了,又填了份表格送上去。迟迟没批下来,愿坚原来患的偏头痛加重了,不得不住进医院!……

读了这篇回忆,我也像李心田一样“惋惜、叹息……”遗憾的是,当时我一点也不知道这些实情,否则,我会全力以赴,从死神那里把他“抢救”出来的。我虽然不是神医,但我深知,心病还要心来治。我相信,由我们的经历、兴趣、信念而凝聚成的纯真的友谊,一定会使他挣脱“心病”的桎梏而获得生命的自由;我会用他劝导我的话来劝导他:“想开点,没有什么了不起!”正如陆柱国所说:“他想不开,就是给你个少将,又怎样?”记得在京丰宾馆时曾发生一桩令人气愤的事情,王愿坚用诸葛亮的话劝导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真想用这句话劝导他,可是,晚了,晚了,一切都来不及了。他的作品,从《党费》《闪闪的红星》《四渡赤水》到《映山红》《草地》《足迹》等等,和他的长征精神一起,载入了史册。

第四位老友菡子。她1921年生,比我大8岁,是我的老大姐。我1944年正式参加革命,在《淮南日报》印刷厂当工人时,她就是一个才华出众、大名鼎鼎的编辑、记者兼作家了。其实,她只是“读了三年中学的语文爱好者”十七岁参加新四军,十九岁在《前锋报》当“编报员”。1940年前夕,她冒雨走到半塔大田郢,***亲手把《做一个好党员,建设一个好的党》文章交给她发表。1944年秋,她从淮南党校出来,五年(不包括整风)的“政治嫌疑”一笔勾销。她回忆道:“党啊,还有什么能比得了这个对我的抚爱呢?我觉得自己长了翅膀。”1945年8月10日晚,她手里拿着电报纸,在院子里大声叫道:“鬼子投降了,无条件投降!”她是通俗读物《淮南大众》主编,这是十六开本的月刊,由模范通讯员周世民任编辑。杂志插图、漫画,由我们石印工人负责印刷。在欢庆抗战胜利的日子里,我日夜忙于印刷彩色的画报、地图等等,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记得,由俱乐部主任菡子主持的“狂欢式的晚会”,我只参加一半,就去上夜班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和菡子几乎没有什么来往,直到1975年我调到上海,才开始恢复联系。那时,正值“文革”,我尽管知道上海有许多新四军时代的朋友,包括我的老师、同学都还健在,但我是中南海的“黑秘书”,能在“四人帮”把持的“上海滩”站住脚,就算是万幸了,还能“随便走动”么?“四人帮”被打倒,我和菡子才有了交往,而且越来越密切。记得,我和她谈得最多的是我要辞职(新华社上海分社党组副书记)当记者,创作《巍巍昆仑》。她开始不赞成,鼓励我当官,因为我是年富力强的“小老干部”(在抗战时期入党的人当中,我属于比较年轻的)。我决心已下,谁也挡不住,而且很快就写出了电影剧本。她看后很激动,又“转变立场”,鼓励我搞创作,一再催我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早在“文革”前,当我的报告文学《看愚公怎样移山》、电影剧本《无产者》引起轰动的时候,朋友们就劝我加入中国作协,可我只是笑笑,因为在我的心目中,作家的桂冠是神圣的,我还只是一个“业余文艺爱好者”,有什么资格戴上它呢?1982年,菡子在上海、王愿坚在北京,多次对我进行说服和动员,最后由他们二人介绍,我正式参加了中国作协。遗憾的是,1984年调到北京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回上海,自然也就再也没有见过菡子了。唯一的一次机会,就是1989年4月《淮南日报》社老同志们在安徽聚会,我也永远地错过了。菡子悄悄地走了,老大姐、老大哥们也一个一个走了,还能再有这样的聚会么?没有了,永远地没有了!……她的作品,从《前线的颂歌》《乡村集》到《纠纷》《万纽》《妈妈的故事》,和她的新四军“东进,东进”精神一起,载入了史册。如果说,山东“小八路”王愿坚一生迷恋于伟大的长征,而新四军“小鬼”菡子一生却迷恋于山村,特别是安徽和江苏的农村,成了她取之不尽的创作的泉源。他们是在党的怀抱里长大的优秀儿女,是根植于土地的人民的作家。他们介绍我加入中国作协,我决不能辜负他们的希望,一定要沿着他们的足迹,努力创作出像他们那样具有浓郁的“中国气息”的作品。

同类推荐
  • 鲁迅诗释读

    鲁迅诗释读

    本书收录其全部诗作,考证最细的鲁迅诗歌研究著作。计旧体诗六十三首,鲁迅先生写下了许多光照千秋的不朽著作,新体诗十二首,是迄今篇目最全,诗歌作品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 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毛泽东与戏曲文化

    中国戏曲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创造,也是代代人沉积的一份文化遗产。它是构建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毛泽东很爱好、也很熟悉戏曲。他在倥偬之馀,和人民大众一同欣赏各种戏曲,聆听各家曲调,凡是民众所喜爱的,他也喜爱,如京剧、晋剧、豫剧、秦腔、越剧和昆曲。别人看戏听曲看热闹,评雅俗,而他却还常能从戏里找出富有哲理的学问,古为今用,并在现实生活,寻得有关政治斗争、策略战略、领导艺术、工作方法等方方面面的借鉴,作出与众不同角度的、颇见独特的点评……
  •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乡愁旧事(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角儿

    角儿

    张雅茜是近年来河东文坛跃出的一匹黑马,也是一位勤奋、高产的作家。在她的大量小说里,常有一种“渡口情结”,钤印着作家对女性生命意识的深层思考与探索。小说故事不刻意追求情节的离奇曲折,多侧重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本书收录了《角儿》、《好戏连台》、《磨坊与紫色》等八篇小说。其中,中篇小说《角儿》获“赵树理文学奖”。
  •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

    《宋诗三百首》是古典诗词精品丛书之一,宋诗作者约有七千余人,今存作品约二十余万首,无论作者与作品都是唐诗的四倍,这是我国一宗巨大的文学遗产。目前关于宋诗的选本已有数种。兹编是从《宋诗钞》、《宋诗纪事》及诸家诗集中精选的。本编收录最有宋人特色、清新自然和意境深远的诗篇,亦未忽略传统的名作和流播于民间的佳什。愿此编能体现宋诗的基本风貌和我们时代的审美理想,愿读者从中领略到颇具近代意识的诗情画意,从而获得优雅的古典艺术感受并深深地喜爱它们。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武逆天穹

    武逆天穹

    九霄界四方大陆,浩瀚无垠,种族林立。少年秦冰,身世成谜,四大院中鏖战群雄,禁地之争武破九霄。天域千年再现,邪魅一族复仇而出,沉睡的远古战魂燃烧最后的辉煌当万灵之剑划过最后邪魔的躯体,是结束还是开始,宿命中的巅峰之战何时到来。诸君请随我一起谱写这血与火,情与恨的九霄苍穹。书友交流群264254843,希望大家一起撑起属于我们的九霄苍穹,征战血与火,情与爱的逆天之路
  • 无限愿望

    无限愿望

    被手机炸死的黄穹灵却幸运得到了世界珠和去幻想世界的机会!但是他人的愿望成了他的任务!而且世界珠小得可怜!最惨的是竟然阴差阳错转世成为了喵喵!看他怎样以灵兽之身开始了游玩、进化和收集之旅!看他怎样以最简单的方法来实现他人的愿望!自己的任务!看他怎样收集各个世界的美景、美食、美。
  • 双面公主的幸福之源

    双面公主的幸福之源

    她是性格多变的双面公主,乔装打扮丑化自己,偷偷潜入哥哥就读的学校,只为过上几天平静生活,找到她的幸福之源。谁知老天不如她意!哥哥身边的那个腹黑冰山殿下,处处和她作对。他嫌她坐脏了他的椅子?呸,她还嫌他抓她的手脏呢!比腹黑?比拽?比冷情?谁怕谁啊!"再相逢,是擦肩而过,还是纠缠不清?且看神秘迷人的双面公主和霸道强势的殿下爱与被爱的精彩甜蜜故事!
  • 划过秋天的声音

    划过秋天的声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

    茅盾推荐的中国读者要读的37部世界文学名著之一,入选“中国读者理想藏书”书目。1999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个人理想藏书之一。主人公爱玛为了追求浪漫和优雅的生活而自甘堕落与人通奸,最终因为负债累累无力偿还而身败名裂,服毒自杀。
  • 罗马征途

    罗马征途

    “神哪!我恨高卢人。我的祖父也同样恨他们,早在他们剜出了他的眼睛以前。你们以为我会毫无理由地身处前线吗……元老院、希腊人、那些骑著象的迦太基人,当然还有…布鲁图斯和西庇阿的家族。毕竟,谁控制了罗马谁就能统治这个世界……”&&&&&&&&&&&&&&&&&&&&&&&&&&&&&&&&&&&&&&&&&&&&&&&&&&&&&&&&&&&&&&&&&&&&咦,好熟悉的场景啊!刘海愕然的站在那里,那不是罗马的“乌龟阵”吗?对,没错,这里应该就是《罗马全面战争》的世界,刘海恍然道……
  • 祸乱修真界

    祸乱修真界

    Z国神秘部门负责人沈妙云舍生取义,竟意外重生异界。未知的力量,神秘的图纹,一切的未知数让她的修真之路朝一个与众不同的方向发展。过去的已经成为过去,未来,她要走向修真界的巅峰!本文很爽很腹黑,很……亲懂的!
  • 日月江湖

    日月江湖

    由破月剑和残日剑这两大神兵天器引发出江湖中沉寂已久的冤案,传说中得日月神剑者便可得天下。这两柄剑到底有多大的魔力呢?主人公陈澜驯和独孤水月无意之中得到日月神剑,并练成天下第一的日月无光剑法。从此,两人联手破解了江湖中最大的冤案——少林方丈和丐帮帮主同日而死的前因后果。原来,这一切都是魔教莫无敌的惊天大阴谋,他想一统江湖,然后兴复北元,而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