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300000055

第55章 跋(12)

《天地颂》小说出版后,电影剧本送审如石沉大海,我又想写话剧,可不少人说,话剧不景气,大家不爱看。而且,“两弹一星”搬上舞台,实在太难了,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却认为,越难越要干,越是没有人爱看话剧,越要把话剧搞好吸引人看。记得,话剧当年多红火呀!多好看呀!难道这种“古老”的艺术在中国不能再恢复青春,甚至放出新的光彩吗?正因为“两弹一星”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很适合搞成一个大型史诗剧,尽管很难很难,但成功的希望还是有的。于是,我又下定决心,从学习荷马史诗开始,向著名话剧导演罗锦麟请教,准备攻打天险“腊子口”。2000年7月在成都,我把话剧《天地颂》的事,向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部长柳斌杰谈了,他立即表示支持,这使我大受鼓舞,信心倍增。经过两三年的酝酿和学习,从2001年元旦起,我动笔写话剧,春节写出初稿,征求各方面意见后,又在四月改出二稿。在2月18日京西宾馆讨论话剧的座谈会上,周克玉、逄先知等十几位同志动员我写电视剧。但我一心想把史诗剧搬上舞台,迎接“十六大”的召开。这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阻力。那些日子,我彻夜难眠,头昏脑涨,感到快要倒下了。可话剧一定要上,否则“死不瞑目”呀!我原来就想请王正参与创作,但考虑到他家有九十多岁老母,自己身体也不好,又担任中国戏剧学会会长,杂事还很多,一直不敢向他提出来。可如今,我万一倒下了怎么办?危机迫在眉睫,我只好向他发出“求救”的信号。他满口答应帮我修改话剧剧本,我真是“一块石头落了地”!从四十多年前改编话剧《无产者》开始,我把王正当做是我的启蒙老师。他是一个正直的共产党人,一个才华横溢的剧作家。我们交谈并不多,但却心心相通。他答应来“救”我固然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特别是为了社会主义的话剧事业,同时也为了我们的友谊,才不顾年老体弱而倾注了大量心血。2001年9月,《天地颂》在成都演出九场,一片叫好声。可我看了录像,认为它还不是精品,又因时间匆忙,来不及修改加工,所以未能在“十六大”时来京演出,这实在是一件憾事。2002年12月,我在成都军区招待所,从一位朋友那里听说:“王正去世了。”我马上说:“什么?不可能!”他说:“报上登的。”我还是不相信:“你拿报给我看!”果然,他把报纸拿来了。王正真的走了,可我直到今天还感到,他还活着!他没有死!毕竟,事实就是这样无情,死神就是这么残酷。命运呀,命运!命已注定,无可奈何啊!我只能仰天长叹,天呀,为什么?为什么?……去年,我曾想写一篇哭王正的文章,题目是:《名如其人——正!》。王正的一生就是一首《正气歌》!他正直无私,他正义凛然,他正气一身;他为人谦和,他做人老实,他待人真诚;他有理想,他有追求,他有创新。……啊,我是多么怀念他啊!……看到他和夫人方掬芬2002年春节给我的贺岁明信片,看到他生前给我写的题词“人生至要是真诚,世间最贵为友谊,悠悠千秋做人唯此而已矣”,想到他在《天地颂》座谈会上的发言说我“真挚,热情,善良,勤奋”(溢美之词令我感到惭愧)!……我心如刀绞,伤口的血在喷涌!……他夫人说,王正在弥留之际,还在想着我(“东生是朋友啊!当年我是右派分子时,他没有歧视我,信任我!……”),想着他最后的也是我们第一次共同创作的史诗剧《天地颂》……我悔恨不已,没有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去看望他,甚至连他去世的消息也过了很久之后才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是怕我伤感而没有通知我?是电话或邮局出了问题?)……我不能再往下写了,还是把流血的伤口一针一针缝起来吧!欲哭无泪时,友谊凝成冰血,待春风把它溶化,去灌溉神州大地吧!我怀念王正,我学习王正,我一定继承他的遗志,实现他的遗愿:把史诗剧搞成精品,搬上舞台!

第三位老友王愿坚。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北京东方饭店。1980年3月,文化部召开全国电影工作会议,在革命历史题材小组讨论剧本《巍巍昆仑》的会上,他作了精彩的发言。早在上世50纪年代留学苏联的时候,我就知道他是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作家。他的代表作《党费》多次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渗透在几代人的灵魂里。这次开会,我们编在一个小组,自然成了朋友。听他发言,真是一种享受,既有激情的喷涌,又有思想的火花,使我感到心头有一股热流在涌动,眼前有一束光环在闪烁。看了《巍巍昆仑》剧本,他说——

题材的格调很高,高屋建瓴地写出了两条道路、两种命运的决战。选材好极了!1947年这一年是最艰难的,写好这一年就可以概括全局。

要写统帅部,写领袖人物,这就决定了影片的风格、样式。要写好毛主席和其他领袖人物的关系,如实地写。

现在的问题是要压缩,不是压缩饼干,而是要集中,要提炼。

一是广度。视野要再宽些。毛主席不仅看到西北战场,而且看到全国、全世界。人在山沟沟里,坐在小板凳上算账,消灭了敌人多少个旅,心里想的是全国大反攻,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要写出毛主席是统帅。

二是高度。电台里出现了羊叫,调一个团过河来保卫党中央不要,好!74师消灭了,毛主席到处要羊杂碎吃,高兴得不得了,好!但是如何表现毛主席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还缺少一两处智慧过人的细节。

三是密度。剧本文字流畅,但没有节奏,流水似地叙述,许多情节是解释历史,越解释越说不清楚,有些可以用字幕代替。要挑选最动人的情节,写好重场戏,密度再大一点。

四是角度。围绕毛主席,其他带几笔,有的不一定正面写,可以虚写、侧写。有时不出场,比正面写还好。很希望看到毛主席如何向群众学习,集中群众的智慧。领袖向群众学习,这样领袖就像人了。

通过1947年概括十月革命后发生的伟大的事变。泼墨,荷叶上的几个蜻蜓——这是一部有独特风格的影片。

1981年,应八一电影厂之邀,我从上海来到北京,住在京丰宾馆,长期与我为邻的是王愿坚,他在修改《四渡赤水》剧本。分别一年再相逢,感到格外亲切。他是一位著名的作家,却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和派头,对人就像他的衣着一样朴实无华。我和他是同龄人,可他比我大几个月,在外表上和风度上也比我成熟得多,所以我始终把他看做是“老大哥”。我们同住一层楼,同吃一桌饭,几乎每天晚饭后都一起外出散步,走得很远很远,谈得很多很多。我以他为学习的榜样,向他提出许多创作上的难题,他都精辟而又生动地回答了我。我唯一不能向他学习的,就是他喜欢喝酒,而且成了一种癖好,天天要喝,顿顿要喝。一走进他的房间,你就会闻到一股酒味,看到大大小小的酒瓶,桌上除了稿纸就是下酒的花生米。我一次又一次地劝他,不能这样喝酒。每次,他都笑着答应“嗯嗯”、“好好”,可就是改不了。1982年元旦,人都过年去了,京丰宾馆几乎空空如也,只有我和王愿坚、蔡继渭(《四渡赤水》电影导演)三人“坚守阵地”,埋头创作。后来,邻居中间,又来了梁信。他是《红色娘子军》编剧,正在创作电影剧本《风雨下钟山》。梁信比我们年长几岁,喜欢边写作边嗑葵花子。到了晚上,只见他房间里瓜子壳一地。我受了他的影响,也喜欢嗑葵花子,但只在写不出来的时候。一边喝茶,兴奋神经;一边嗑瓜子,唤起灵感。我们仨在宾馆住了很长时间,梁信先走,《风雨下钟山》出来了;王愿坚跟进,《四渡赤水》也出来了,1983年荣获优秀影片奖;而《巍巍昆仑》之船却搁浅了,幸亏“老船长”胡耀邦亲自过问,这才驶向成功的彼岸。此时,王愿坚已升任八一厂文学部主任,虽然接触少了,但友谊日增。他多次鼓励我“多写”。不知什么时候,忽然听说他去世了。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直到最近看到报载李心田一文,我才知道一些情况。他写道:1986年,总政在济南召开军事题材创作会,他请王愿坚到家里吃饭,喝了几杯酒,王愿坚十分遗憾地说:“为什么《长征》是美国人索尔兹伯里写的,而不是中国人王愿坚写的?”接着又说,“那本书的头一条注释就是王愿坚:王愿坚是八一电影厂的成员,长征历史学家——1984年3月5日采访。前后曾十次提到对王愿坚的采访,并说某些细节是王愿坚提供的。”正巧,我刚买了这本书,便拿出来翻到第三页,自序:“我必须强调,关于长征的结论和解释是我个人所作。……书中的观点和结论由作者自负责任。”我笑着说:“你敢对书中的观点和结论负责吗?”王愿坚大声说:“敢!我敢!”纪鹏说:“你敢,别人也不让你敢呀!”三人全无奈地笑了。中间转了话题,王愿坚十分兴奋,他说:“我从小当兵,最后这个句号要画在军人上,我要参加这次评衔。”过了一段时间,听说王愿坚同志的少将没批下来。可是同样条件的评上了。愿坚找到有关部门,有关同志回答了些原因。又根据补充规定,让愿坚同志再填份表格。王愿坚这回心里有底了,又填了份表格送上去。迟迟没批下来,愿坚原来患的偏头痛加重了,不得不住进医院!……

读了这篇回忆,我也像李心田一样“惋惜、叹息……”遗憾的是,当时我一点也不知道这些实情,否则,我会全力以赴,从死神那里把他“抢救”出来的。我虽然不是神医,但我深知,心病还要心来治。我相信,由我们的经历、兴趣、信念而凝聚成的纯真的友谊,一定会使他挣脱“心病”的桎梏而获得生命的自由;我会用他劝导我的话来劝导他:“想开点,没有什么了不起!”正如陆柱国所说:“他想不开,就是给你个少将,又怎样?”记得在京丰宾馆时曾发生一桩令人气愤的事情,王愿坚用诸葛亮的话劝导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我真想用这句话劝导他,可是,晚了,晚了,一切都来不及了。他的作品,从《党费》《闪闪的红星》《四渡赤水》到《映山红》《草地》《足迹》等等,和他的长征精神一起,载入了史册。

第四位老友菡子。她1921年生,比我大8岁,是我的老大姐。我1944年正式参加革命,在《淮南日报》印刷厂当工人时,她就是一个才华出众、大名鼎鼎的编辑、记者兼作家了。其实,她只是“读了三年中学的语文爱好者”十七岁参加新四军,十九岁在《前锋报》当“编报员”。1940年前夕,她冒雨走到半塔大田郢,***亲手把《做一个好党员,建设一个好的党》文章交给她发表。1944年秋,她从淮南党校出来,五年(不包括整风)的“政治嫌疑”一笔勾销。她回忆道:“党啊,还有什么能比得了这个对我的抚爱呢?我觉得自己长了翅膀。”1945年8月10日晚,她手里拿着电报纸,在院子里大声叫道:“鬼子投降了,无条件投降!”她是通俗读物《淮南大众》主编,这是十六开本的月刊,由模范通讯员周世民任编辑。杂志插图、漫画,由我们石印工人负责印刷。在欢庆抗战胜利的日子里,我日夜忙于印刷彩色的画报、地图等等,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记得,由俱乐部主任菡子主持的“狂欢式的晚会”,我只参加一半,就去上夜班了。新中国成立后,我和菡子几乎没有什么来往,直到1975年我调到上海,才开始恢复联系。那时,正值“文革”,我尽管知道上海有许多新四军时代的朋友,包括我的老师、同学都还健在,但我是中南海的“黑秘书”,能在“四人帮”把持的“上海滩”站住脚,就算是万幸了,还能“随便走动”么?“四人帮”被打倒,我和菡子才有了交往,而且越来越密切。记得,我和她谈得最多的是我要辞职(新华社上海分社党组副书记)当记者,创作《巍巍昆仑》。她开始不赞成,鼓励我当官,因为我是年富力强的“小老干部”(在抗战时期入党的人当中,我属于比较年轻的)。我决心已下,谁也挡不住,而且很快就写出了电影剧本。她看后很激动,又“转变立场”,鼓励我搞创作,一再催我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早在“文革”前,当我的报告文学《看愚公怎样移山》、电影剧本《无产者》引起轰动的时候,朋友们就劝我加入中国作协,可我只是笑笑,因为在我的心目中,作家的桂冠是神圣的,我还只是一个“业余文艺爱好者”,有什么资格戴上它呢?1982年,菡子在上海、王愿坚在北京,多次对我进行说服和动员,最后由他们二人介绍,我正式参加了中国作协。遗憾的是,1984年调到北京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回上海,自然也就再也没有见过菡子了。唯一的一次机会,就是1989年4月《淮南日报》社老同志们在安徽聚会,我也永远地错过了。菡子悄悄地走了,老大姐、老大哥们也一个一个走了,还能再有这样的聚会么?没有了,永远地没有了!……她的作品,从《前线的颂歌》《乡村集》到《纠纷》《万纽》《妈妈的故事》,和她的新四军“东进,东进”精神一起,载入了史册。如果说,山东“小八路”王愿坚一生迷恋于伟大的长征,而新四军“小鬼”菡子一生却迷恋于山村,特别是安徽和江苏的农村,成了她取之不尽的创作的泉源。他们是在党的怀抱里长大的优秀儿女,是根植于土地的人民的作家。他们介绍我加入中国作协,我决不能辜负他们的希望,一定要沿着他们的足迹,努力创作出像他们那样具有浓郁的“中国气息”的作品。

同类推荐
  •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尘世琐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读一篇优美的散丈,优如品一杯好茶,那沁人心脾的芳香令人久久难忘。经典的散文总是闪烁着智慧和哲理的光辉,这光辉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照耀着我们人生的旅程。每个人在走向成熟的路上,都应该沐浴这种思想的光辉,接受这种精神的洗礼。
  •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3

    你的怀抱是我生命的终点3

    泪率96.5%的中国第一奇书。每一个感人片段,都让你泪眼滂沱。真情树书系。美文集,收录了《有一种爱和死,我们都还陌生》、《告别,与世上最疼你的人》、《那些生命中美好而温暖的遇见》、《找个人,一起老去》等等催人泪下的人间真情故事,堪称近年来少有的感人之作。每一篇选文都用它朴实无华的文字表达一段感人肺腑的情感。父母的爱、兄弟之情、朋友之义、忠心宠物,在这些充满感情和温情的故事中,感动人心,唤起心灵的触动。
  • 玻璃城堡

    玻璃城堡

    泰坦尼克号之所以美丽是因为船沉了。寂寞花之所以美丽是因为花是寂寞花,芬芳却是热烈的,初恋之殇,热恋之变,婚姻鸟散,红杏逸墙,哦,爱是一条长长的河,漾起了多少清凄美动人的漩涡,孤独是岛,寂寞是花,美丽的永远是故事。婚姻这座玻璃城堡,无疑是容易破碎的,但它的产生并不仅仅是为了破碎。
  • 岁月觅踪

    岁月觅踪

    全书分我的人生、诗词选录、近期文辑、方志文摘等四个部分,记述了从抗日战争时期至改革开放时期的人生履痕和社会变迁:抒发了对亲情故土喝国家发展的情怀:探索和总结了十余年编纂方志的经验。
热门推荐
  • 培养青少年情商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培养青少年情商的故事(青少年健康成长大课堂)

    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能获得更多走向成功的机会。要获得较快的成长,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对于青少年来说,提高情商实在是很有意义的人生必修课。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许多痛苦、挫折,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而在这漫长的过程中,青少年朋友们需要有人来指导和激励,不断丰富人生的经验,《培养青少年情商的故事》就是这样一位良师益友。
  • 大明龙兴

    大明龙兴

    他,被起义军追杀的亡将之子,机缘巧合之下竟然获得《武穆遗书》,凭借此兵法,他以五十亲卫开始崛起于中华西北边陲,结义杨昭武,姜玉伯,破山贼,驱鞑靼,平内乱,受封西北招讨使领甘州五卫总督,北出塞外,千里奇袭蒙古联军,大败建州女真精锐,三十封侯,威震关中,受皇命,南驱张献忠,东逼李自成,驰骋中原大地……起义的浪潮一波又一波冲击在华夏大地,辽东虎狼之地的建奴,跃马扬鞭直逼京师,朝中内部各种势力为争夺处益,勾心斗角相互陷害,那些拥兵自重的地方总兵,更是骄横跋扈视朝律如儿戏,加上疑心慎重的皇帝,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他,面对这一切,又会有什么样的决断……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不暗不成恋

    不暗不成恋

    古曰山有木兮木有枝,我说,我真的木有枝啊!心悦君兮君不知,你说,你木有枝我怎么知!这是一出暗恋引发的长年小白虐,家常平淡,偶有山珍。某女自白中。一夜缱绻,竟然认错了人!错就错吧,关键是这个人就是你暗恋的人!出轨?放浪!你还是把自己嫌弃到北太平洋去吧!某人昨晚亲着人家告白了一夜!带着球偷跑一年很时髦吧!千万别说出去丢人哟,人家默不作声又躲了你五六年!你生的孩子就是和该你亲?NO!你也不看看娃儿是照着谁的模子长得!依旧园叱咤商业圈的冷漠女王,Ahome普通到家的小粉领,艾昕和纪可昕,谁才是真实的!在纪可昕的世界里,她十分爱的人都回馈了她久久的等待。除了她的儿子,用她的话来说,那是替那个没良心的男人还债的!但是在艾昕的世界,这是不可能的。伤害就是要付出代价,债,要用血还!艾昕是历史是现在是将来,纪可昕却是她期盼的一生。以前算命的说,纪可昕这辈子和医的缘分很大。高中的时候学习理科,还以为会当个医生。后来总结和医的缘分在这里,从小体质弱,隔三一小病,差五一大病。医院还给了她生死离别的痛苦记忆。再后来,发现自己暗恋了这么久的人竟然做了医生,为了多和自己暗恋的人接近,就投资建个医院吧。再后来嫁了个医生,儿子也不死心,非得将老妈的医缘进行到底,说什么也要考医科大学,从此商人是路人。当孩子都六岁的时候,突然别扭的秀恩爱。“如果我,不小心,掉进泳池,你可会救我?”郑寒云看着水面,目光已经游离到曾经,那个刚刚学会游泳的女孩身上。“我记得你好像…不会游泳…”纪可昕看着池水,似乎冰冷已经渗入骨里,隐隐的痛——扑腾扑腾——奄奄一息的感觉怕就是这样吧,落汤的滋味真是太难受。“傻瓜!你以为十三年还不能让一个人学会游泳吗?”郑寒云咆哮着,望着怀里那个傻乎乎的女人。“可是…十三年也会让一个人忘记怎么游泳…”只是忘不掉依然要抓住你,紧紧地拥着你…当岁月更迭,时光荏苒,命运叵测,煽情的告白,可还有人回应……“你赌了一次,用了十三年。我现在告诉你,你赢了。那么请让我也赌一次。给我一个机会,我们可以好好说一说,你十六岁那年的那片杨树林,不管我们是不是已经有了白发,让我紧紧抓住你,温暖一下你的心…”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下嫁公主不如妾:斗夫

    下嫁公主不如妾:斗夫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宫出品】如果不爱,那便倾尽一生,斗下去。冷宫公主下嫁状元,他说她不配,固执的将她拒之门外。是天定姻缘还是命中劫难。三天上青楼两天不归家,婆婆要纳妾,公公要休她,小妾要逼她,斗夫斗妾斗婆婆,铁腕乾坤,公主闹革命,绵羊急了也变狼,她从来不是善类!
  • 办公室管理标准规范文本

    办公室管理标准规范文本

    本书包括办公室行政管理、文书档案管理、提案管理、会议管理、劳资人事管理、公共关系管理等内容。不仅有详细的各类问题处理的操作方法指南,还有具体瞎节问题处理的规程规范。该书简洁、实用性强,是企业管理者制定办公管理制度的必备工具书。
  • 中国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中国文学名著全知道(超值金版)

    当你在唐诗中感受运转不息的生命之力和千姿百态的生命节奏;在宋词里体会清新浪漫的意境美学和缠绵绮靡的人生情感;在元曲里领略苍茫寥廓的宇宙意象和风流倜傥的浪子情怀;在明清文艺中读懂色彩斑斓的人世画卷,那么你的语言水平,你的意境格调,中国文学从诗经、楚辞、先秦散文、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小说,你的思想情操都会得到升华。构成了一卷几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史。总有一天,你会徜徉于优美的文化典籍中欲罢不能,你会陶醉于中国最精华的语言中并能将其运用自如。这就是名著的力量
  • 每天读点博弈论

    每天读点博弈论

    博弈论原本为游戏理论,这一理论涉及的“游戏”范围甚广:人际关系的互动、球赛或麻将的出招、股市的投资等等,都可以用博弈论巧妙地解释,可以说,红尘俗世,莫不博弈。 博弈论探讨的就是聪明又自利的“局中人”如何采取行动及与对手互动。人生是由一局又一局的博弈所组成,你我皆在其中竞相争取高分。所以说人生是一场永不停止的博弈游戏,每一步进退都关乎成败。
  • 师傅,门下有徒初长成

    师傅,门下有徒初长成

    前生黑帮千金之躯,双二年华被自己的父亲作为交换领地的筹码,新婚之夜被自己的夫君嫌弃,母亲亲手把自己推进大浪中,绝望到自散魂魄。不巧一朝穿越到五岁女童身,遇到谪仙的他,遇到妖孽的他,谁才是她这一生的良人?她的身世究竟有何惊天的秘密?当爱情遇到家国天下,是如何抉择?只愿一朝与你天涯乐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