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2100000012

第12章 中观学派的论典(1)

(第一节)龙树的主要著述

龙树是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缔建者,有关龙树的传记之原始资料,也和印度其他史书一样夹杂着类式神话的传说。至于龙树的生活年代,近代佛学界都公认他大约在公元150-250年之间。在龙树之前,大、小品《般若经》、《华严经》之《十地品》《入法界品》、《法华经》、《维摩诘经》已经成立,龙树在印度的某一些地方隐居潜心研习这些经典,并对这些大乘经典的思想有很深的体悟。因而确立其思想规模,校正其以往之错误观点,从而奠定了革新佛教、宣扬大乘教义的路向,谛建了中观学派。他抉取《般若》、《华严》等经的大乘思想,弘扬于南印度,并造了很多论著来宣传他的学说。

依照《大正藏》所收,署名龙树撰写的著作有二十余部;《西藏大藏经》则收有一百多部。依据近代学者的考订,其中有些作品是伪托或以讹传讹的,大体上,学术界所认为系龙树真撰的,大约有下列十三部:

1.《中论》(本颂)此为龙树之代表作,容后专节讲述。

2.《十二门论》此为《中论》之纲要著述,容后讲述。

3.《七十空性论》此书原仅存藏文译本,先师爷法尊法师依藏文本译为中文。本论为《十二门论》观因缘门所引用。《七十空性论》论述诸法无自性,倡性空中道之思想。其主旨与论证方法,大体与《中论》相近。全书计有七十三首偈颂。第一颂总论,为根本命题部分,即宗要。自第二颂至第七十一颂,详述第一颂内容,为本论之中心。其中,第二颂至六十六颂,以世俗之观点,叙述存在之生灭变化;而自六十七颂至七十一颂,即由胜利谛之立场,叙述不变化境界。后二颂乃“劝信得益分”,为本书之结论。故书名“七十”,即指第二颂至七十一颂。

4.《回诤论》一卷。中文本为北魏毗目智仙、瞿昙流支兴和三年(341)在邺都金华寺共译,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二册,为第一六三一部。另外有梵、藏文本。有七十二偈,每一偈均有龙树所作之注释。内容分为二部分:一为反对论者之质疑,二为对质疑者之批驳。前者对大乘教学“一切法空无自性(缘起)”之根本命题,加以反驳论难者;后者则系龙树对此论难一一加以论破,而明一切法无自信,为因缘所生之学说。以上论项有十种,其中最主要之部分为有关无自性之阐述,以及自性(实体)成立不成立之论述,对反对论者之正理学派而言,本书可谓系正理学派与龙树间之论争。

5.《六十颂如理论》一卷。此书只有藏译、汉译本。汉译本在《大正藏》第三十卷,为第一五七五部,为宋代施护译。主要说明诸法离有无二边,不可说有性,不可说无性等。

6.《广破论》(《广破经》)此书仅存藏文本。印度正理学派立十六种认识及推理论证方式,称为“十六谛”或“十六句义”;以考察十六谛乃达到解脱之要件。而龙树则于其《广破论》中批判十六谛,并一一破之。

7.《大智度论》凡一百卷。后秦鸠摩罗什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五卷,为第一五〇九部。系注释《大品般若经》之论著,仅存汉文译本。“大智度”为“摩诃般若波罗蜜”之意译。相传原文有十万颂之多,据推测,今本系鸠摩罗什缩译而成者。罗什译本中,最初之三十二卷为全译本,系《大品般若经·初品》之注释。其后各卷所译,则经罗什加以节略。卷首之序文为僧叡所作。全书所引经典极多,为理解大乘佛教之重要论书。

《大智度论》一书对学说、思想、用例、传说、历史、地理、实践规定、僧伽之解说甚为详细。所引用之经典、论书包含原始佛教圣典、部派佛教诸论书,以及初期大乘之《法华》、《华严》等诸经典。并言及胜论派及其他印度一般之思想,可谓佛教之百科全书。本书为龙树晚年之著作。在般若思想弘扬上,龙树之《中论》系站在“般若皆空”之否定立场而言,然《大般度论》则是立足于“诸法实相”之积极肯定立场,并极力阐明大乘菩萨思想及六波罗蜜等宗教之实践,故可由本书即可了解龙树以前佛教学说之大要。龙树以后之大乘佛教等诸说,几乎以本书为中心而开展。此即龙树所以被誉为“八宗祖师”之理由。故本书不仅为中观学派之论典,亦是印度唯识思想形成之重要典籍;即连《大乘起信论》所说之真如思想、空与中道思想之相即,均受本书之影响。本书中之佛身观法与法身观,是密教思想之先驱,且为真言陀罗尼之根源。本书引申了大乘义理,提示了般若的整个精神即在于以假成空、以假显空,即龙树所主张的中道观。本书以实慧、方便慧二慧为宗,并体现了大小乘的最初交涉,贯穿着申大乘、破小乘的思想。因为本书与《中论》、《十二门论》、《百论》有着内在的联系,并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则成为“四论学派”。

8.《十住毗婆沙论》十七卷,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卷,为第一五二一部。后秦鸠摩罗什译。本论系要约《华严经·十地品》(《十地经》)经文之大意所作之注释。汉译本中,罗什将“十地”称为“十住”;十地即是指大乘菩萨修道之十个阶位而言。然龙树并非完整注释十地经,仅注释初地(欢喜地)与二地(离垢地)之一半,此或为原典不备,或翻译未完成所致。本书《序品》先叙菩萨、十地之意义及区别三乘。全书共分三十五品,自第一品至第二十七品《略行品》为初地之注释,第二十八章以下始论第二地。初地部分首先说欢喜地之内容,再说菩萨理想(愿)、实践(行)、果报(果)。至第二地,力陈十方便心之要性,并详说大乘菩萨之十善业道。而三十五品《戒报品》为净土之重要典籍。

9.《大乘二十颂论》一卷,仅存藏译本和汉译本;汉译本为宋施护译。其内容宣说“佛众生一相,如虚空平等”,而“众生自起染,造彼轮回因”,“佛广宣世间法,当知即是无明缘”,“若不运载以大乘,毕竟何能到彼岸”。

10.《因缘心论颂》凡一卷,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二卷,为第一六五四部。此是叙说十二因缘的偈颂,共二十句;另外龙树造有《因缘心论释》一卷,是对偈颂的解释。此论颂与释论之中文本系近代于敦煌所发现,未署译者。另有藏文译本。

11.《菩提资粮论颂》凡六卷,隋达摩笈多译。收在《大正藏》第三十二卷为第一六六〇部。本颂为龙树造,长行为自在比丘的释论。是解说发菩提心及修行的资粮著述。现仅存汉文本。

12.《宝行王正论》凡一卷,收在《大正藏》三十二卷,为第一六五六部,陈代真谛译,有梵、藏、汉本。本书全为偈颂,分为五品:安乐解脱品、杂品、菩提资粮品、教王品、出家正行品。此系龙树居于大乘立场,对宝行王所说之政道论,故受到一般人的重视。第一品说佛教之世界观,复批判外教,并述及业及缘起之教义。第二品列举善恶之行为,以劝善诫恶。第三品说明由于善行即可成就伟大王者与佛之功德,王者必须建塔、佛像,以奉献社会。第四品详述王者之道。第五品述菩萨之十地思想,并说佛道修行之道。

13.《龙树菩萨劝诫王颂》一卷,唐代义净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卷,为第一六七四部。另有异译二种。除汉译外,尚有藏文本。本书是龙树训诫南印度国王之书函,乃五言四句或七言四句之偈颂,共一二六颂半。其中初三颂说明撰述之意,次四十一颂半说明六波罗蜜、八支圣戒、少欲等,次十三颂论述五盖、五最胜法、三结、三学等,次五十颂叙述无常、地狱等六趣之苦,次十三颂说明七菩提分、十二缘起、八圣道、四圣谛等,最后六颂举出观自在菩萨及阿弥陀佛之名;综观全文,旨在劝说修道。受此书函之王,义净译为亲友乘土国王,刘宋求那跋摩译作禅尼迦王,《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译为号娑多婆汉那,名为市寅得迦。藏译为德西欧得王。

据西藏布顿大师之《佛教史》所列,龙树最主要论著有六:即《中论颂》、《七十空性颂》、《六十颂如理论》、《回诤论》、《广破经论》、《假名成就论》(西藏未传)。而太虚大师就中文《大藏经》中所收,将所有龙树著作分为四类:第一类,为宗论部,如《中论》、《十二门论》等。第二类,为释经部,如《大智度论》等。第三类,为集经部,如《福盖正行所集经》。第四类,颂赞部,如《龙树菩萨劝诫王颂》等。印顺大师则分为二类:一为“抉择深理”的,如《中论》、《七十空性论》等。另一为“分别大行”的,如《十住毗婆沙论》等。无论龙树是否还有其他作品,从上列诸书中,亦可看出龙树的佛学思想是如何的精深博大。龙树在这些著作里,不只是阐述空理,而且还破斥小乘及外道的迷执,注释《般若》、《华严》经典,说明菩萨修行法门,并将大乘佛教之理论用到现实生活中。从印顺法师的分类,可以清楚地看出,前一类作品是龙树的理论基础,亦即是性空深理的解析。后一类则是理论的运用。透过龙树对大乘经典的整理与阐述,加上他个人独创的新义,终于使大乘深理显现成为一支足以摇撼小乘根本的生力军。其《中论》、《七十空性论》等书是以后大乘佛书的理论骨架之一,全有力辟斥小乘及外道之偏执。其《回诤论》、《六十颂如理论》等书,摧伏了当时正理派等外道。《宝行王正论》、《菩提资粮论颂》等书则讨论到世俗问题。龙树所揭起的,正是大乘佛教的一面鲜明旗帜。从龙树以后,印度佛教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大乘佛教从此确立。性空中道之深义从南印度而传遍印度,终成为佛教的主流。大小乘之正式分野,即肇启于龙树之时。

(第二节)《中论》概介

龙树所著之《中论》,是龙树的代表著作,亦中观学派的核心论典。其中不少的异名,有《中论颂》、《中颂》、《中观论》、《正观论》、《般若灯论》等名。其中则以《中论》、《中观论》二名最通行。这些异名的缘由如下:

《中论》:姚秦弘始十一年(409),鸠摩罗什始译《中论》青目释为中文,其中译名即为《中论》二字。由于罗什译本流传最广,因此《中论》一名遂极通行。而《中论》二字也成了青目释的专用名词。

《中颂》或称《般若根》:全书正文只有四四九颂(汉译本只有四四五颂),而未有长行。因而后代有人称龙树原著为《中颂》。由于这本颂是各注释书的基础,所以又有人称之为《根本中颂》。又因该颂阐述《般若经》的基本思想,因此又有人称之为《般若根》。

《中观论》:在鸠摩罗什初译《中论青目释》时,在书名上仅有《中论》二字,未标上“观”字。到嘉祥吉藏为该论作疏时,则命名为《中观论疏》。吉藏认为《中论》一书始终只是在解释这“中、观、论”三字。然龙树原来之书名,其语意并未含有“观”之涵意,惟罗什译本中之各品品名则冠有“观”字,如《观因缘品》、《观去来品》等等。吉藏为中国佛教史上三论宗之最高权威,因此其所命之《中观论》一名颇为佛教界所采用。

《正观论》:这也是吉藏所常用来称呼《中论》的一名,如《三论玄义》:“《正观论》云:‘大圣说空法,为离诸见故。’”僧肇也有这样的称呼,如《物不迁论》云:“《正观论》云:‘观方知彼去,去者不至方。’”再者,我国三论宗每以“八不中道”为中观,而以“无得”为正观。“八不”与“无得”并为《中论》之重要思想,故三论宗学者多以“正观”、“中观”为其书之名,盖从所观立名。

《般若灯论》:清辩之注疏,由唐代波罗颇迦罗蜜多罗译为中文时,其书名即为《般若灯论释》。慧颐在其书《序》中说:“《般若灯论》者,一名《中论》……借灯为名者,无分别智有寂照之功也。举中标目者,鉴之缘观,等离二边也。”此名后代并不通行。

按《中论》一书之梵语读音为Mādhyāmika Sāstra。Mādhyāmika一词意指“中间”或者“中道”,而Sāstra则相当于中文之“论”。罗什所译之《中论》名较为忠实。《中论颂》共含二十七品四四九颂,每一品阐述一个专题,依青目释所载,全书可分为两大类,前二十五品系“以摩诃衍说第一义道”、“以大乘法破邪见”。后二品则系“以声闻法入第一义道”、“以声闻法破邪见”。印顺大师不同意此种科判,而将前二十五品判为“无非在成立苦、集、灭谛”。而认为后二品之“正观十二缘起,与远离种戏论,实为圣道的宗要,所以判为道谛”(见《中观论颂讲记》)。

若从性质上说,《中论》一书与一般架构式的理论著作不同,他有自己的性质和特色。《中论》是一部“驳论”的书,而所驳斥的是一切外道邪执,以及佛教内其他学派不合性空中道的见解,全书除了《观法品》与《观十二因缘品》是正面陈述义理之外,其余诸品全是激烈的辩论式文体,大部分颂文都是在指斥他者的理论过失。与其他的论典如《唯识三十颂》等,从正面去构建一种理论体系恰恰相反。本书所揭诸的道理,往往是在寓涵于对其他人的驳论之中,是所谓的“破邪显正”。这种寓立于破的辩论式文体,是其第一大特色。其次,龙树站在一种超越的立场,对那些外道的理论和其他的佛教学说加以重新的批判。而批判的标准,便是“性空中道”的尺度。凡是违反性空中道理论的,或者似是而非的,龙树在论中都一概批判之或否定之。这种批判式的态度,是其第二大特色。再其次,龙树于论中所作的工作,是对那些不合佛法或似是而非之学所作一重新的审定,因此他须透过敌我共许的哲学或因明式的推理,而不能单凭独断式的“圣言量”语句。这种推理或论证,就必须尽可能地讲求严谨、缜密的技巧。因此,《中论》的“哲学命题多,宗教命题少,讲求严谨的论证技巧”,是其第三大特色。

《中论》基本的思想是“一切现象皆为缘起的、性空的、无自性的”,而这个基本原则,又归纳为一个“空”字。如《十二门论》所说的:“大分深义,所谓空也。”这也就是《心经》所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所以,把握这性空思想,即把握住中观学派思想的核心,也能把握《般若》类经典之核心,甚至也就把握整个佛教理论之核心了。其《中观》一书的基本思想也是立足于“缘起、无自性、性空中道”这三项原则,而驳斥那些不合这些思想的学说。“缘起”是宇宙间一切人、事的形成法则,也是这世界上一切现象的最根本的原则。从时间的绵延上看,从空间的组合上看,宇宙间的一切现象没有不是因缘和合而有的。这是《中论》的最根本命题。

同类推荐
  • 拈花笑佛

    拈花笑佛

    本书是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的佛学巨著,梁启超的一生与佛学有着不解之缘。
  •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比较研究

    本书首次系统地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和当代审视。作者根据比较宗教学、生态伦理学、深层生态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探讨了道教与基督教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伦理道德规范及其实践活动。道教和基督教的生态思想以其神学为基础。本书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思想,重点比较了道教与基督教的生态神学思想、自然生态思想、社会生态思想及环境保护实践,剖析了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并对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异同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比较研究,旨在求同存异,探讨道教与基督教生态思想精神实质的一致,看到某种更深层的价值相通。
  •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红尘禅影3:黄檗无念禅师说禅

    《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内容含《醒昏录》。黄檗无念禅师撰,明闻校订。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刊行。黄檗无念禅师,名深有,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袁宏道、李卓吾诸人之推崇。本书卷一至卷三为作者回答友人询问佛法禅理与生死问题的回信,卷四至卷六收《醒昏录》、法语、酬问、牧牛图颂,及传记资料等。
  •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佛修大智,道养心性

    谈佛论道,目的是去除我们心灵上的杂念,智慧一旦在生活中发挥功用,则活泼自然,不受欲念牵累,让人焕发全新的生命活力,扭转人生危局。同时,有了佛道,就有了富有大千的生活,它如同山中的清泉,可以洗涤心灵的尘埃,用一颗平和清净的心,创造自己的事业,开创人生的辉煌。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热门推荐
  • 粉嫩娘亲

    粉嫩娘亲

    一颗爱儿心,撼动三界神!一双凤凰眸,魂勾天下男!一把金算盘,聚敛四方财!看一个现代商界巨女,一朝变成古代小小代孕妇后。她是如何运用现代商业理念和智慧。在一无所有,举目无亲的异世他乡。重整旗鼓,建立起属于她的商业帝国!片段:“你不能带走孩子!”器宇轩昂的男人挡在她面前,冷冷阻道。“孩子是我生的。”冷冷瞥了他一眼,淡淡回道。声音非常轻柔。生怕惊了怀中宝宝。“孩子姓白!”男人双眉微蹙。“那又怎么样?”女人不以为意:“是你老婆抢了我儿子,又强加给他一个白痴姓氏。”语气中充满了鄙夷之味,双眸却在眨巴眨巴逗弄怀中宝宝。引得宝宝“咯咯咯……”一阵痴笑。“我是孩子的爹!”男人温怒。“是吗?”女人嗤之以鼻的嘲笑一声。“可惜你说了不算!”轻轻呵着怀中宝宝“是吧!宝宝,娘亲一定给你找一个像模像样的爹!”“咯咯咯……”像是赞同她的话,宝宝再一次开心的笑出声来。“你!”男人青筋暴起。***************************“想要你儿子活命,就乖乖坐上我派来的花轿。”张扬跋扈的男人,挡在她前面威胁道。“你费尽心机要娶我,不只是想给我儿子当便宜老爹吧!”女人秀眉一挑,讥笑道。“本少爷不穿破鞋!”男人厌恶的瞟了她一眼。“本姑娘更看不上种猪。”女人面色一沉,冷笑道:“开条件吧!希望你别后悔与我合作!”“哼!合作?你配吗?”男人鄙视道。“那要看你敢吗?”女人凤眸半眯,挑衅的回道。果儿新文:《主母当家》果儿完结文:《迷你女神医》《特工傻后》《千年后娘》
  •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120篇哲理美文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120篇哲理美文

    许多人为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涵着大海,一句话中蕴藏着博大的智慧。一本好书可以滋润你的心田,一篇美文也可以让你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 极品魔鬼啃小羊

    极品魔鬼啃小羊

    新婚夜,她看到自己那坐在轮椅上,有着一张恐怖的脸的丈夫。“我妈花多少钱,让你愿意嫁给我一个废物?”他说的。“这只是我给你打的烙印,记好了老婆,你自愿为我守活寡,就不要让别的男人碰你一下,要不,我会咬死你的。”也是他说的。脖子上那鲜红的血迹告诉她这不是梦。她想用她的真心去温暖他,可是却总是被他的冰冷挡住。直到她和别的女人吵架,大声喊道:”妈的!谁再说我老公是废物,我就咬死她!”他看着记者拍到的视频笑了,自从出事之后,第一次笑。“老婆,我们试试吧。”他说的。她怀孕了,可是妈妈却给她灌下了流产药,认定了她肚子里的孩子是一个野种。“难道我们夫妻之间的事还要向你们做汇报表演吗?”他吼着。可是她还是流产了。看着她在充满阳光的大学校园中笑着,跑着,他第一次觉得,即使他有着身价千亿又如何,他保护不了她,他给不了她幸福。可是,在她选择放弃他,带走他的钱离开的时候,他不再爱她。他要报复这个让他付出爱的女人。一个高大帅气、强悍不羁的他重新出现在她的面前,对她说:“好久不见了。”她道:“对不起,我不认识你。”很好,复仇就要开始了。不过却是一场让他和她都痛苦一生的开始。亲们,在这里推荐好友的文:《残酷总裁毁颜妻》复仇之火熊熊燃烧,他如炼狱中归来的魔鬼,将她吞噬。深深的恨,抵不过浓浓的爱,他在爱与恨之中,苦苦煎熬。终于,他决定放下往日仇恨,原谅她,却不想竟招来了她的再次欺骗…
  • 德伯家的苔丝(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德伯家的苔丝(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女主人公苔丝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中,家里靠一些小生意糊口。有一天,苔丝的父亲听说自己是古代贵族德伯的后裔,便要求女儿去一个自称也是德伯后裔的富老太婆家攀亲,希望能得到经济上的支援。但苔丝却在那里被老太婆的儿子亚历克诱奸。几年后,苔丝在她做工的奶牛场与牧师的儿子安奇尔·克莱尔相爱。新婚之夜,她把自己昔日的不幸向丈夫坦白。但是丈夫非但没有原谅她,还抛下她只身前往巴西发展事业。苔丝断了生计,加上父亲病故,她觉得自己有责任照顾家人的生活,而这时亚历克又对她百般纠缠,绝望中的苔丝只能被迫与道貌岸然的亚历克·德伯同居。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4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欢田喜地

    欢田喜地

    投生在农家,地少人多无余粮,乡里乡亲是非多,远近亲戚吵不休。本姑娘人穷志不短,带领全家奔小康。小日子蒸蒸日上渐红火,到那时,一家有女百家求,坐看提亲挤破门。“都出去,我家不要倒插门!”
  • 傲武凌神

    傲武凌神

    天才少年被女友背叛沦为废物,但成为绝世强者的信念始终没有改变,不管前面的道路有多么艰辛,他都要义无反顾的走下去。脚踏青龙,手提天斧,背火云箭,挎火云弓,狂笑一声灭群雄……
  • 一剂良药

    一剂良药

    这是一本让穷屌丝也变得内心强大的书。什么?穷屌丝也有可能完爆富二代?逆袭了,逆袭了!你的生活质量高吗,你的工作压力大吗?《一剂良药》专为时下都市男女解决生活困惑,让您烦躁的心灵得到休憩。早就疲倦的你请停下奔忙的脚步,和我一道修修心吧。
  • 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最抒情的中外散文

    有一缕阳光就要灿烂:最抒情的中外散文

    本书编入了中外百余篇抒情散文,或优美动人,或朴实真挚,或意味深长,如日暮黄昏的天空中升起的袅袅炊烟,让你在掩卷之际,不禁回味咀嚼。这些抒情散文从平常生活、旅途见闻等方面作为切入点,以精简准确的心灵咖啡作为提示和点拨,让您在读完每篇散文之后都回眸和感悟,灵魂被陶醉,思维被熏陶,文学修养也更上一层楼。
  • 耕堂劫后十种:秀露集

    耕堂劫后十种:秀露集

    本书是作者的杂文作品集。一、戏的梦二、书的梦三、画的梦四、石子——病期琐事五、乡里旧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