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61700000031

第31章 蜀中五奇人(1)

蜀中杰出的文人走出蜀地以后,大多能够震惊中国乃至世界文坛,并且放射出持久的璀璨夺目的光芒,比如司马相如、扬雄、李白、苏东坡、郭沫若、巴金等。人们关注他们的成就的同时,没有因为他们出生于偏远的蜀地而稍有菲薄,相反还为蜀中山水为什么能养育这些杰出人才寻找理由和源头。这是一种好现象,说明“蜀中地灵人杰”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那么另一方面,没有出蜀或很少出蜀的那部分杰出文人其情形又如何呢?其实这部分文人没有因蜀中安逸的生活而沉沦,相反还弄出很大的声响来,只不过这种声响更具有地方特色,更为奇伟怪异,同时也更加犀利和具有影响力。

李宗吾

李宗吾的名字在一段时间里常被人提起,是因为他的“厚黑学”。这位以“厚黑教主”自诩的奇人的确是创造了一门与众不同的学问,怪不得李宗吾本人要把自己的学说和释、道、儒相提并论。我们把李宗吾列为蜀中奇人,自然因他有奇怪得令人惊叹的地方。

李宗吾出生于四川富顺,他的祖上是湖广填四川时进入四川省境内的广东省梅县籍移民,据他自己说他的家族是从李火德那儿开始传下来的。这个李火德可不是平凡之辈,东南亚、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省姓李的名人都把他认作自己的祖先,包括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中国大富豪李嘉诚以及中国台湾省那个反对祖国统一的李登辉等。李宗吾家的入川一世祖是个儒医,精通医术又很有文化;三世祖是个私塾先生,曾经把自己五个儿子中的四个培养成秀才。以此观之,李宗吾虽不算出身书香门第,起码也有这方面的基因。

李宗吾在《厚黑教主自画像》一文中详细描绘了他的祖父和父亲。李宗吾的祖父名叫李乐山,“务农,种小菜卖,暇时则贩油烛或草鞋,沿街卖之。公身魁梧,性朴质,上街担粪,人与说话,立而谈,担在肩上,不放下。黠者故与久谈,则左肩换右肩,右肩换左肩。公夜膳后即睡,家人就寝时即起,不复睡。熟睡时,百呼不醒,如呼盗至,则梦中惊起。公起整理明日应卖之菜,毕,则持一棍往守菜圃”。这年春节将至,李乐山用卖菜的积蓄“割肉十斤,蘸作新年之用”。把肉拎回家,就吩嘱李宗吾的祖母到地里拔萝卜回来煮汤,但出门前一再告诫:大萝卜留来卖钱,小萝卜等它再长一长,你只能拔一窝双生而又裂开卖不掉的!结果李宗吾的祖母到地里找了一圈也没找到那样的萝卜。到了李宗吾的父亲那一辈,李家基本上还是以务农为生,但不是贫苦的农民,而是富农或地主。李宗吾写他父亲说:“我父有暇即看书,不甚做工,惟偶尔扯蔗叶,或种胡豆时盖灰,做这类工作而已。工人做工,他携着叶子烟竿或火笼,挟着书,坐在围土边,时而同工人谈天,时而看书,所以我也养成这种习惯,手中朝日拿着一本书。每夜我父在堂屋内,同家人聚谈,我常把神龛上的清油灯取下来,放在桌上看书,或倚神龛而看。我父也不问我看何书,也不喊我看,也不喊我不看,惟呼我为迂夫子而已。我之喜看书,不是想求上进,也不是想读书明理,只觉得手中有书,心中才舒服,成为一种嗜好。”

到了入学年龄,李宗吾却因身体不好只能被送去私塾旁听。“学生数十人,最高额是十二串(学费),我五兄(名世源)出了最高额。论到我名下,我父声明这是送来养病的,随便写了几串,把单子送与老师看。老师传话出来说:全堂中惟有李世铨(李宗吾幼年的名字)读得,应该比李世源多出点,怎么才出这点?我父也就写了十二串。”可见李宗吾幼年时在家乡就是一颗读书种子,深为老师所看重。

尽管李宗吾读书成绩十分优良,但清末科举制度已被废除,他不可能再有金榜题名的机会,所以后来以富顺县儒学生员的资格考入四川优级师范学校(即后来的成都高等师范)。毕业以后先后担任过富顺县中校长、四川省议会议员,在当时的成都官场沉浮约二十年。《厚黑学》一书最初是受朋友怂恿分段在成都《公论日报》上连载的。甫一刊出,就引起舆论哗然。一方面人们感受到他的学说的大胆新奇,另一方面在舆论禁锢的时代发表这样的惊世骇俗之作,多少让人感到震惊。因此《厚黑学》连载到中卷的一半时,李宗吾就接受朋友的劝告,把余下的稿子撤回了。

李宗吾称自己的厚黑学为独创发明,关于这个学说的发明过程,李宗吾是这么说的:“我在高等学堂的时候,许多同乡同学的朋友,都加入同盟会。有个朋友,名叫张列五,曾对我说:将来我们起事,定要派你带一支兵。我听了非常高兴,心想古来当英雄豪杰必定有个秘诀。把历史上的事,汇集拢来,用归纳法,搜求它的秘诀,经过许久,茫无所得。宣统二年,我当富顺中学堂监督(即校长),有一夜,睡在监督室中,偶想到曹操刘备孙权几个人,不禁捶床而起曰:得之矣!得之矣!古之所谓英雄豪杰者,不外面厚心黑而已!触类旁通,头头是道,一部二十四史,都可一以贯之。那一夜,我终夜不寝,心中非常愉快。”

然而发明厚黑学的“教主”李宗吾,非但没有因为弄清了官场秘诀而升官发财,相反倒被他的学说给害苦了。正如他在《厚黑丛话》中所讲的那样:我从前意气甚豪,自从发明了厚黑学,就心灰意冷,再不想当英雄豪杰了。跟着我又发明了“求官六字真言”“做官六字真言”及“办事二妙法”,这些都是民国元年的文字。反正后来许多朋友,见我这样颓废样子,与从前大异,很为诧异,我自己也莫名其妙。假使我不讲厚黑学,只埋头做去,我的世界,或许不像现在这个样子。不知是厚黑学误我,还是我误厚黑学。

倘若李宗吾只把厚黑“真理”掌握在自己手里,而不宣扬得满城皆知,说不定他的前程会是另外一个样子,这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抗战后期,蒋介石在重庆看到了李宗吾撰写的《厚黑学》,很是反感,认为这是一本败坏世道、危害人心的坏书,下令禁止,并出了一道通缉令要捉拿李宗吾,吓得李宗吾从成都一溜烟跑回老家自贡乡下小竹湾躲了起来。后来还是吴稚晖出面调停,李宗吾才侥幸躲过这一劫难。为了感谢吴稚晖的知遇之恩,同时也应吴稚晖急欲一见李宗吾这个蜀中奇人的邀请,李宗吾后来在长孙的陪同下,亲赴重庆会见吴稚晖,并送上他的全部著作。吴稚晖读罢李宗吾的《心理与力学》以及《中国学术之趋势》等文,忍不住拍案叫绝:奇才!真奇才也!并将李宗吾推崇为现代了不起的思想家。

为了让读者了解李宗吾思想之奇特性,现摘录一段《厚黑丛话》中的好文以飨读者:

我把世界外交史,研究了多年,竟把列强对外的秘诀发现出来,其方式不外两种:一曰劫贼式,一曰娼妓式。时而横不依理,用武力掠夺,等于劫贼之明火抢劫,是谓劫贼式的外交。时而甜言蜜语,曲语结欢心,等于娼妓媚客,结的盟约,全不生效,等于娼妓之海誓山盟,是谓娼妓式的外交。

人问日本以何者立国?答曰:“厚黑立国。”娼妓之面最厚,劫贼之心最黑,大概日本军队的举动,是劫贼式,外交官的言论,是娼妓式。劫贼式之后,继以娼妓式,娼妓式之后,继以劫贼式,二者循环互用,而我国就吃亏不小了。娼妓之面厚矣,毁弃明誓,则厚之中有黑。劫贼之心黑矣,不顾唾骂,则黑之中有厚。一面用武力掠夺我国土地,一面高谈中日亲善,娼妓与劫贼,融合为一,是之谓大和魂。

人问:我国当以何者救国?答曰:“厚黑救国。”日本以厚字来,我以黑字应之,日本以黑字来,我以厚字应之。娼妓艳装而来,开门纳之,但缠头费,丝毫不能出,如服侍不周,把衣饰剥了,逐出门去,是谓以黑字破其厚。日本横不依理,以武力压迫,我们用张良的法子对付他,张良圯上受书,老人种种作用,无非教他面皮厚罢了。楚汉战争,高祖用张良计策,睢水之战败了,整兵又来,荥阳成皋败了,整兵又来,卒把项羽迫于乌江。

我们用这个法子,对付日本,是谓以厚字破其黑。黑厚与救国,融合为一,是之谓中国魂。

对李宗吾一生的功绩和遭遇,柏杨曾经有一段话说得十分中肯:“天下有许多奇缘的事,使人无法解释,我之得来《厚黑教主传》便属其中之一。这本《厚黑教主传》和《厚黑学》,都是绝版书,曾经托许多朋友代觅一读,以便大开茅塞,结果全归失望。不料前天忽然接寒爝先生电话,告曰:你下午在家等我,我有一本好书可借你。届时驾至,原来是他以五百元代价在书摊购得之《厚黑教主传》也,大喜,留吃晚饭,以示谢意。这本书之好,在于告诉国人,一个盖世奇才,对日非的世局,其内心的悲愤和痛苦是如何沉重,李宗吾先生一生为人做事,比我不知道高级多少,直可惊天地而泣鬼神,而他鼓吹厚黑,硬揭大人先生和鱼鳖虾蚧的疮疤,其被围剿,自在意中。”

李宗吾晚年以诗酒自娱,远离了令他寒心的官场和政治。据说他常常独自一人躺在竹椅上,一边沉思默想,一边饮酒助兴,每当心中有奇妙的想法,就从竹椅上纵身跳起挥笔记下。他每天不离酒杯,饭倒吃得很少。1943年9月,一代奇才李宗吾因饮酒过度患脑中风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一个有着奇特思想和丰厚才情的人走了,然而他留下了他的影响,这种影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益彰益显。

廖平

蜀中奇人廖平一生的经历与“厚黑教主”李宗吾有不少相似的地方:两人都创立了惊世骇俗的学说,一生的命运也较为坎坷,晚年皆杜门谢客专治学问,最后皆因病而逝。

廖平出生于四川井研县青阳乡盐井湾,幼时家贫,父亲替地主放牧牛羊来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后来稍有积蓄,便在当地开起一家茶馆。廖平从小在家帮父亲烧水添茶照顾生意。有一次,因年小力弱,他给客人沏茶时把水溅到了客人衣服上,受到客人的呵斥和痛骂,这让他感到十分羞耻和难过。夜里躺在床上,廖平就想:我一定要读书识字,不再受这些庸人的欺辱。但是当时家里的经济状况不佳,负担不起昂贵的学费。于是廖平就跑到私塾先生那儿去,正儿八经地把自己读书求学的愿望告诉了先生,还跑到河里去捉鱼送给先生作学费。先生为廖平的精神所感动,夸他“孺子可教”。廖平的母亲想不到孩子如此出息,便在每次淘米煮饭前撮一勺米出来,积少成多,送给先生作为孩子的学费。

古时候有读书人凿壁偷光的故事,而年幼的廖平读书也十分用功,昼夜不倦,常半夜三更跑到庙里的神灯前去看书,这是一个迷恋书籍、志向高远的乡村少年。1873年,张之洞在四川学政任上主持蜀中的院试,廖平的才华得到了张的赏识,被录取为第一名。1879年廖平中乡试第二十四名举人。1889年廖平赶赴北京参加礼部春闱,得中进士。其后清廷录用他为某县知县,但廖平以父母年老不欲远出外省做官为由,请改教职。朝廷答应了他的请求,先后任命他为四川龙安府(平武县)教授、射洪训导、绥定府(达县)教授、九峰书院和凤山书院山长等职。

自从廖平得到张之洞的赏识与器重后,专事经学,常常推翻前人的观点而阐发自己的观点。有一次,廖平应张之洞之召赴广州游历,当时的大儒康有为闻讯后连夜赶来会晤廖平。康有为对经学很有研究,因此当夜两人“竟夕晤谈”,如遇知音。临别之时,廖平把自己的新著《知圣篇》和《辟刘篇》赠给康有为,康有为回家读了以后,被廖平的观点惊得目瞪口呆,认为廖平轻易改变前人的观点,是一种“好名骛外”的草率行为,急当焚毁。廖平也不生气,亲自到康有为下榻的安徽会馆拜访,并且把自己的经学观点作了详细的阐释。这下圣人康有为被说服了,深感廖平这个蜀中奇才学问不凡。康有为受到廖平思想的启发,后来写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书,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张之洞因此致书廖平说:看来,康有为是你的嫡传弟子,而梁启超是你的再传弟子。这样的评价对廖平来说,可谓是风光无限了。

此后廖平在经学研究方面越走越远,他不光否定前人的观点,同时也否定自己的观点,“一生六变”。这就像川剧变脸的招式一样,愈变而愈精彩,愈变而愈无穷。他的这些观点离经叛道,因此受到当世学人的批评也在情理中,包括张之洞初见他的新著《地球新义》时,也感到骇然,并以“风疾马良,去道愈远”这样的话相告诫。四川学使吴郁生也认为廖平的著作“离经叛道、呈臆说经”。四川提学使赵启霖甚至认为廖平是“乱圣经而穿凿附会”,并且褫夺了他从事教育的权利,命令各学堂、书院都不得聘请廖平任教职。但也有人认为廖平所从事的经学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么奇异怪诞,比如经古文学大师章太炎同廖平谈过几次话,他的印象是:“(廖平)语甚平实,未尝及怪迂也。”换句话说,章太炎觉得廖平既不怪诞也不迂腐,因为以上两点是让人产生不合时宜思想的关键。那么是廖平出了毛病,还是当时的学界出了毛病?

有大智慧、大思想的人往往都是孤独的,正像李宗吾发明厚黑学以后所遭到的白眼一样,廖平也感受到了世人对他的中伤和不理解。因此,从1924年开始,廖平就辞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四川华西协合大学教授职务,回到家乡井研以著书为业。廖平的知识领域很宽广,他在医学、堪舆等领域的研究也很杰出。但在一般人眼中,廖平的学问高深莫测,世间没几个人能真正看懂。回到故乡的廖平感受到生活的闲适和温暖,然而这种表面的安适并不能掩盖他愤世嫉俗的内心,他希望他的研究成果能得到大家的认同和赞许。1932年春天,廖平似乎看到了一缕曙光,因为成都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版他的著作。

这一天,廖平在儿子廖成励的陪同下,从井研出发赶往成都那家出版社。八十一岁的廖平穿着干净的长衫,银白的胡须迎风飘扬,看来他的精神还很矍铄,大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迈之气。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行人刚刚走到乐山,廖平忽发大病,随行的儿子廖成励急忙向人借了一副担架,把昏迷不醒的廖平送回老家井研县。还没到家,廖平已经撒手归西了。

一代经学大师就这样寂寞地死于人生的途中。

流沙河

沙河先生面容清瘦,一身的仙风道骨,尽管上了年纪,走起路来仍然脚下生风、步履矫健。有一次,他赴大慈寺参加文友聚会,穿的是一件大红色的灯芯绒衬衣,衣领和袖子都扣得好好的,健步走在秋天落满树叶的石子路上,身躯颀长,飘飘如仙,引得过路的人都向他投去钦佩的目光。

同类推荐
  •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全4册)

    民国就是这么生猛(全4册)

    晚清犹如危房,轻轻一踹,就会轰然倒塌!面对这危急局势,各色人等,在神州舞台上展开了大PK!李鸿章为洋务运动费尽心机,却为何换来累累骂名?康有为携凛凛杀机高调入京,又被谁逼得仓皇而逃?大头兵袁世凯不学无术,每被弹劾一次就升官一次,岂非怪事?慈禧太后蹬腿之前,因什么纠结得几乎不想咽气?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孙中山真曾落魄得在美国刷盘子?众人你吵我嚷,时光飞逝,历史一不小心滑?了辛亥年!黑暗中,刀出鞘,枪上膛,一场巨变,即将登场!大风云时代,热血横飞,诡计频出,怎一个复杂了得!复杂源于简单,乱变自有头绪,请各位温上一壶热酒——听“幽默讲史新掌门”雾满拦江生猛解读一段风云激荡的大历史!
  • 我的帝国无双

    我的帝国无双

    五代十国,唐末宋初,笑谈琵琶,醉卧沙场。天大地大,谁伴我仗剑天涯,谱一曲帝国无双!参军出品,必属精品!
  • 大清棋情录

    大清棋情录

    倾力打造中国第一部长篇围棋文化言情小说。以江阴“抗清三公”的后人恩怨为线索,叙述大清乾隆年间,中国围棋最强时代的人文传奇故事,善解跨越两个地球的情爱纠缠。水墨江南,情迷棋中,小说家言,专家达人不必深究。
  • 史记精华:楚汉风云录

    史记精华:楚汉风云录

    《史记》不但是一部历史巨著,而且是一部文学巨著,是史传文学的承前启后的丰碑,也是国民必须了解的经典之一。本书用选本的方式将《史记》精华部分呈献给大众,对于普及国学,宏扬中华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本书对原著文选的导读阐释,实用而便览,包含有三种内容:提示,即在篇首介绍全文的主要内容及文学特色;段意,即对原文加以分段,逐段概述段意;注解,紧接段意,对该段的疑难字词进行注解,并对疑难句子进行疏通。读者循此体例,即可窥《史记》之壶奥。
  •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英杰故事

    孩子的言行往往会无意识地模仿自己心中的偶像。英杰的故事能让孩子在感受英杰精神、培养不畏艰险的勇敢精神的同时,激励他们树立顽强面对困难的信心。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应该听听英杰的故事,从小了解英杰人物可歌可泣的事迹,让善良、勇敢、真诚、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优秀品格和崇高精神浸润孩子的心灵,让他们从小领会做人的道理,不断完善自己,学英杰精神.走英杰道路,创英杰业绩。
热门推荐
  •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二十年目睹大学生之怪现状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希望在哪里?”韩寒的《青春》对社会发出沉痛的叩问。中国的高等教育是否真的病入膏肓?经过四年的大学教育,年轻人的出路在哪里?让我们将目光投向20年前的大学生们,在历史演变中反思自己。时代在召唤赋予思考的年轻人。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做事的抉择(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做事的抉择(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在人生奋斗中,不慎跌倒并不表示永远的失败,唯有跌倒后,失去了奋斗的勇气才是永远的失败。我们若以平常心观之,失败本身也就不足为奇。一个人若没有经历过失败,他就难以尝到人生的辛酸和苦涩,难以认识到生命的底蕴,也就不可能进入真正宁静祥和的境界。其实,通向成功的路绝不只是一条,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路,成功与否,往往不在于对道路的选择,而在于一旦选定了自己的路,便不再彷徨。所以,能否到达心中的目标,首先取决于对脚下道路的信任。
  • 思考术:解开你与生俱来的能量密码

    思考术:解开你与生俱来的能量密码

    本书由现代成功学奠基人、世界著名励志大师拿破仑·希尔所作。全书从十个角度入手,阐述了作者本人对于正确对待这些情境的真知灼见。书中每部分均分为15个条目,并辅有解读与实操指南,重点在于引导读者突破思维的桎梏。
  •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故事(亨)

    中华成语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一枝奇葩,是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化色彩于一体,是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瑰宝,青少年熟练地掌握大量成语,不仅可以使语句精练,条理清晰,还能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对今后驾驭语言文字和具体写作都有很大的帮助,该书甄选的成语艺术性、思想性、故事性强,且在当代使用频繁,十分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家王安石,锐意富强,勇于冲破旧俗樊篱,指引新路,政治家王安石,特立独行,别于流俗腐儒,务实精进,文学家王安石,笔力冷峻深刻,文坛领袖名至实归!《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大师(王安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狐魅吸血鬼

    狐魅吸血鬼

    --情节虚构,这年头,连狐狸精界都流行起了穿越,但是,为什么她会以一只胖狐狸的形象,请勿模仿,BABY!人家要吸你精元!嗷呜,等下,是你把精元给我,不是我把血给你哦,你等等,穿越到吸血鬼的国度?COMEON。你不要过来
  • QQ杀三国

    QQ杀三国

    酒喝到一定程度,是会穿越的。我的三国却又不是我的三国。
  •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民俗实用大全(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传统民俗风情:年节风俗、起名风俗、生活风俗、婚葬风俗、禁忌风俗、绝技风俗、信仰风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