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7000000035

第35章 书 画 艺 术(1)

498.国画起源于何时

中国画简称“国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

自发现的最早的独立性绘画——战国楚墓帛画算起,国画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诞生于民间工匠之手,六朝时趋于成熟,清代以来,渐渐汲取西画的有利因素,形成了强烈的民族特色,在世界艺术史上自成体系。

499.国画怎样分类

国画通常有按流派、题材、表现技法等分类方法。

从流派上,国画可分为院体画、文人画、民间画三大流派;从题材上,主要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类;从表现技法上,主要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

500.国画和油画相比有什么特点

在技法上,国画通常以钩皴点染、干湿浓淡、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与经营构图。同时,国画的取景布局视野宽大,不拘泥于焦点透视。

画幅形式上,国画有壁画、屏嶂、卷轴、册页、扇面等,并以特有的装裱工艺装潢画幅。

工具、材料上,国画使用特制的笔、墨、纸、砚和绢为绘画材料。

在创作上,国画以“六法”、“六要”为基本准则,强调“立意”和“传神”。由于中国的书法与绘画在达意抒情上都和线条的运用紧密相连,因此,绘画同诗文、书法以至篆刻相互影响,日益结合,形成了显著的艺术特征。

501.国画有哪些常见的画幅形式

国画的画幅形式常见的有卷轴、长卷、册页、堂幅、条幅、小品、斗方和扇面。

卷轴是中国画的特色。将字画装裱成条幅,下加圆木作轴,把字画卷在轴外,称为“卷轴”。卷轴不仅便于案头展阅和临摹,而且适于延长画的寿命。

将画裱成长轴一卷,称为“长卷”,长卷多是横看,其画面连续不断。

把画分成数页装裱成册子,称为“册页”。册页一般分为八开、十二开、十六开,最多为二十四开,都是双数。

旧式房屋的堂屋中间,适宜悬挂画幅较宽大的字画,这种字画称为“堂幅”,又称“中堂”。比“堂幅”窄的直幅,则称为“条幅”,特别是窄长的条幅,以其形如琴,又名“琴条”。

体积较小的字画,可横可直,装裱之后,适宜悬挂于较小的房间,十分精致,称为“小品”。将小品装裱成一方尺左右的字画,则称为“斗方”。

将折扇或圆扇的扇面上题字写画后取来装裱,称为“扇面”。由于圆形或扇形的外观形式美丽,所以有人将画面剪成扇形才作画,然后装裱,别具风格。

502.国画只能画在纸上吗

除了宣纸之外,国画还可以画在绢、帛、墙壁以及陶瓷碗碟等器皿之上。

画在纸上的称为“纸本”,国画一般使用宣纸作画,宣纸可以分为两种:生宣和熟宣。

将画绘制在绢、绫或者丝织物上,称为“绢本”。古画绢本虽多,但易被虫蛀,不如纸本更易保存。绢本看起来较名贵,但底色不及纸本洁白,而且绢本绘画前准备工夫较多,故不及纸本通行。

画在墙壁、墓穴、洞穴上的称为“壁画”。古人在墓穴、洞穴、寺壁、宫廷墙壁等绘制大幅壁画,不少壁画遗留至今。

花瓶、杯、碟、镜、屏等器皿也可以作画,虽然所用颜料及制作方法与纸本、绢本不同,但绘画的原理及技法是一样的。

503.以“瘦金体”独步天下的皇帝是谁

“瘦金体”是宋徽宗赵佶创造的。

宋徽宗赵佶(1082—1135),宋神宗第十一子。靖康二年(1127年)与钦宗一同被金兵俘虏,是“靖康之耻”的主角之一。

宋徽宗虽怠于政治,但艺术造诣却极高,尤对书法兴味浓厚。他设立书、画、琴、棋院,自封院长,招募天下名士,大量搜集古今字画,整理编辑了《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和《宣和睿览册》。他独创的“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其字体端庄秀丽、结体瘦长、运笔险峻,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如利匕,捺如切刀,坚钩挺脱有力,字体搭配浑然天成,堪称艺术精品,可谓前无古人。

宋徽宗传世瘦金体书法作品有《瘦金体千字文》、《欲借风霜二诗帖》、《夏日诗帖》和《欧阳询张翰帖跋》等。除了瘦金体书法作品外,他的楷书作品《秾芳依翠萼诗帖》亦堪称楷书杰作,其笔法犀利遒劲、铁画银钩,被后世论者称为出神入化的“神品”。另外还有传世画作《芙蓉锦鸡》、《池塘晚秋》等。

504.什么是工笔画

工笔画即是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的中国画表现方式,分为工笔白描和工笔重彩两类。工笔画线条工整、细腻,色彩艳丽明快,有较强的装饰性。

工笔画在唐代已盛行。边鸾就是唐代花鸟画杰出代表,他能画出禽鸟活跃之态、花卉芳艳之色。边鸾的《牡丹图》光色艳绝、妙穷毫厘。人们甚至能分辨出画中牡丹是中午的牡丹,因为画中的猫眼有竖线可见。又如五代画家黄筌画的花卉翎毛因工细逼真,呼之欲出,被苍鹰视为真物而袭击。此事见于《圣朝名画评》:“广政中昶命筌与其子居农于八卦殿,画四时山水及诸禽鸟花卉等,至为精备。其年冬昶将出猎,因按鹰犬,其间一鹰,奋举臂者不能制,遂纵之,直入殿搏其所画翎羽。”

在宋代以前,工笔画是绘画正统,大部分画家擅长工笔画。明清时,写意画才迅速发展,逐渐成为画坛主流。

505.什么是国画的六法

南齐谢赫《古画品录》谓绘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后人以之为中国绘画的总法则。

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将“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列为绘画首要之法。清邹一桂《小山画谱》则认为“以六法言,当以经营为第一,用笔次之,赋彩又次之,传模应不在内,而气韵则画成后得之,一举笔即谋气韵,从何着手?以气韵为第一乃赏鉴家言,非作家法也”。其后论者益众,并逐渐应用到山水、花鸟等画科,且已习惯地成为“中国画”的代名词。

气韵生动,就是要求以生动的形象充分表现人物的内在精神。气韵生动是对作品总的要求,是绘画的最高境界。骨法原来是指人物的外形特点,后来泛指一切描绘对象的轮廓,骨法用笔是指怎样用笔墨技法恰当地把对象的形状和质感画出来。应物象形就是客观反映事物,描绘对象。随类赋彩是指色彩的应用,指根据不同的描绘对象、时间、地点,施用不同的色彩。经营位置是指构图的设计方法,根据画面的需要,安排调匿形象,即通过所说的谋篇布局,来体现作品的整体效果,讲究宾主、呼应、虚实、繁简、疏密、藏露、参差等种种关系。传移模写,就是指写生和临摹,对真人、真物进行写生,对古代作品进行临摹,是一种继承传统的学习方法。

506.什么是写意画

写意画多画在生宣上,纵笔挥洒、墨彩飞扬,不求工整形似,而是以简练的笔法描绘景物神韵,重在抒发作者情思。

写意画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文人参与绘画,对写意画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相传唐代王维因其诗、画俱佳,故后人称他的画为“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他“一变勾斫之法”,创造了“水墨淡雅,笔意清润”的泼墨山水。董其昌尊他为“文人画之祖”。五代徐熙先用墨色写花的枝叶蕊萼,然后略施淡彩,开创了“徐体落墨法”。之后宋代文同兴“四君子画风”,明代林良开“院体写意”之新格。明代沈周善用浓墨浅色,陈白阳重写实的水墨淡彩,徐青藤更是奇肆狂放求生韵。

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明清时写意画进入全盛时期。经八大山人、石涛、吴昌硕、齐白石等传承与发扬,如今写意画已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中国画画法。

507.什么是“生宣”

未经过配染胶矾的宣纸称为“生宣”。

由于造纸原料的配比不同,生宣可分为单宣(最薄)、单夹(较厚)、净皮、棉料、夹宣(两张并一张)和三层夹。生宣吸水性能强,是书画用纸的主要材料。

刚生产出来的宣纸过于净白,故有火气逼人之感,久藏的生宣色泽柔和,用墨用色更具韵味,所以生宣要久藏为好。

为了使新的生宣取得陈纸的效果,可以将生宣在风口挂放一段时间,经过这样处理的生宣称为“风纸”。

508.什么是“熟宣”

将生宣经过一定比例配染胶矾之后,就是“熟宣”。

熟宣具有沾水后不渗化的特点,如果再加上染色、洒金等工艺,便可以产生许多品种。熟宣的主要品种有素宣、煮砭、玉版、蝉羽、冷金、虎皮等。

熟宣不宜久藏,时间久了会脱矾,会出现局部渗墨的现象。

509.国画所用的墨有哪些种类

墨在中国绘画中具有独特的地位,有固体墨与液体墨两种。国画的传统用墨是固体墨,因其所用的原料不同,又分为油烟墨、漆烟墨和松烟墨三种。

油烟墨是用桐油等油类成烟制成。其黑色偏暖,用来作画,与其他透明颜色调用很协调。

松烟墨用松树枝烧烟制成,其黑色偏冷,多用于书法。

漆烟墨用传统大漆烧烟而成,其黑色细润有光泽,用于绘画也合适。

选墨时,以质地细腻、滋润呈蓝紫色为好。“顶、上、贡、选”为墨的等级之分。

液体墨保持了油烟墨的特点,由于使用方便,现在十分普及,多用于写意画。

510.国画中的墨就是黑色吗

在国画里,“墨”并不是只被看成一种黑色。一幅水墨画,即使只用单一的墨色,也可使画面产生色彩的变化,完美地表现物象。

俗话说“墨分五色”,是说墨色有干、湿、浓、淡、焦五种色度变化,如果加上“白”,就是“六彩”。所谓“干”、“湿”,是指水分多少的比较;“浓”与“淡”是指色度深浅的比较;而“焦”在色度上深于“浓”;“白”指纸上的空白,二者形成对比。各种墨色的特点及用途如下:

“干”墨中水分少,常用于山石的皴擦,可产生苍劲、虚灵的意趣。

“湿”墨中加水多,与水调匀运用,多用于渲染雨景中的点叶、点苔、使画面具有湿润之感,或用于泼墨法,表现水墨淋漓的韵味。

“淡”墨色淡而不暗,不论干淡或湿淡,都要淡而有神,多用于画远处的物象或物体的明亮面。

“浓”为浓黑色,多用以画近处的物象或物体的阴暗面。

“焦”比浓墨更黑,常用来突出画面最浓黑处,或勾点或皴。

511.国画为什么又叫“丹青”

我国古代绘画通常将朱砂和青色作为主要颜色,所以,古人把绘画称为“丹青”。

早在魏晋时期,就有以丹青指代绘画的记载。如《汉书·苏武传》:“竹帛所载,丹青所画。”《晋书·顾恺之传》:“尤善丹青。”

“丹青”一词不单是指画,有时候也引申为画工,如李白诗《于阗采花》:“丹青能令丑者妍,无盐翻在深宫里。”明朝画家徐渭也有诗云:“无端女士如云集,也要丹青费笔描。”

512.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批画家是哪些人

我国古代第一批在历史上有确实记载,以绘画才能享有盛誉的画家,出现在魏晋时期。他们是东吴的曹不兴、西晋的张墨和卫协。这一批画家代表着当时绘画艺术的最高水平。

曹不兴在东吴享有很高的声誉。据说他能在长五十尺的绢上画一人像,须臾即成,且头、身、四肢比例都没有差错。曹不兴以画龙出名,唐代还保存着他画龙的真迹。曹不兴的作品主要是人物画,尤其是佛教画像。

张墨、卫协在西晋有“画圣”之称。卫协的声誉尤高,被顾恺之和其他南朝画家及评论家一再赞扬。谢赫甚至认为卫协的画有划时代的意义。他说:“古画皆略,至协始精。六法颇为兼善。虽不该备形似,而妙有气韵。凌跨群雄,旷代绝笔。”但是,他们的作品在唐代已很罕见。

除此之外,东晋明帝司马绍、荀勗、史道硕、王廙、谢赫等人都因善画闻名。在作品题材上,他们很明显是因袭了汉代绘画,如荆轲、西王母、穆天子、诗经、列女等;但也进行了拓展,如《洛神赋图》、《金谷园图》、《三都赋图》等。

513.国画为什么通常有款题图画

款题图画始自苏轼,至元明而渐多。

清钱杜《松壶画忆》:“画之款识,唐人只是小字,藏树根石罅,大约书不工者,多落纸背。至宋始有年月记之,然犹是细楷一线,书无两行者。惟东坡行款皆大行楷,或有跋语三五行,已开元人一派。”清方薰《山静居画论》亦云:“古画不名款,有款者亦于树腔石角题名而已。”可见在苏东坡以前,是没有正式题款图画的。

苏东坡之后,题款图画渐多,至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齐白石,画之款识格式终臻完全成熟之境,成为画面的有机组成部分,不独生发画意,寄托情思,更见画面构图完美,使国画成为诗或文、书、画、印四者有机结合的综合艺术。

514.明清时有哪些著名的国画流派

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在画史上合称“明四家”,他们以江南苏州为中心,对明清山水画影响非常大,形成“吴门画派”,又称“吴派”。

明朝松江,有顾正谊、孙克弘、董其昌、沈士充、陈继儒、赵左、莫是龙、蒋蔼等人分别创立了“华亭派”、“云间派”、“松江派”,统称“松江画派”,其中以董其昌成就最大。

清初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以“元四家”中黄子久的“恬淡平和”为最高审美标准,一时学者风从,且受到皇室扶持,成为清初画界公认的“四王画派”。

四王之一的王翚,画风清秀工丽,内容雅俗共赏,学者蜂拥,形成“虞山派”。

四王之一的王时敏身为京官,参与了宫廷许多重大的绘画活动,因而影响日益扩大,不少人纷纷投到他的门下,形成了“娄东派”。

清朝康熙年间,一个艺术新派出现在扬州画坛上,这便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扬州八怪”。“扬州八怪”一般所指的八位画家是金农、黄慎、郑燮、李、李方膺、高翔、高凤翰、罗聘。他们在艺术上注重抒发心灵,标新立异,不受约束,任情放笔,当时被世人以“怪”视之。

清康熙、乾隆年间,在南京地区出现了以龚贤为首的八位画家,人称“金陵八家”,又称“金陵画派”,除龚贤外,还有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等人。

清朝中后期活跃于镇江地区的“京江画派”(亦称“丹徒派”),代表人物是张夕奄、顾鹤庆、潘恭寿、潘思牧、周镐等人。这一流派的主要人物如潘恭寿、张崯,均师从沈周、文徵明。

515.国画有哪些分类

国画有不同的分法。

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将画分为六门,即人物、屋宇、山水、鞍马、鬼神、花鸟等。

北宋《宣和画谱》将中国画分为十门,即道释门、人物门、宫室门、番族门、龙鱼门、山水门、畜兽门、花鸟门、墨竹门和蔬菜门。

南宋邓椿在《画继》中将中国画分八个大类,即仙佛鬼神、人物传写、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兽虫鱼、屋木舟车、蔬果药草和小景杂画。

还有一种分法叫“十三科”。元汤垕和在《画鉴》中说:“世俗立画家十三科,山水打头,界画打底。”明陶宗仪《辍耕录》所载“画家十三科”是佛菩萨相、玉帝君王道相、金刚鬼神罗汉圣僧、风云龙虎、宿世人物、全境山林、花竹翎毛、野骡走兽、人间动用、界画楼台、一切傍生、耕种机织、雕青嵌绿。

516.什么叫院体画

院体画,简称“院体”、“院画”。一般指宋代翰林图画院及其后的宫廷画家绘制的比较工整细致的绘画作品,亦有专指南宋画院作品或泛指受宫廷画影响的绘画作品。院体画为迎合帝王审美需求,多以花鸟、山水、宫廷生活及宗教内容为题材,作画讲究法度,重视形神兼备,风格华丽细腻,有富贵气。

院体画的产生、发展与画院机构密切相连。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专门为王室服务的画家,汉时有明确记载,到宋朝达到鼎盛。

北宋设立翰林图画院,聚集了包括武宗元、张择端等著名画家在内的大批宫廷画家。南宋画院继承了北宋的成就,刘松年、马远、李唐、夏珪等人是南宋院体画的典范。明清时,随着文人画成为正统,院体画逐渐衰退。

同类推荐
  •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 、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 ……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 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
  •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海子边的历史变迁

    外地游客来到太原,均为钟楼街、柳巷、桥头街与海子边的市井繁华和人文荟萃所倾倒。
  • 关庙与关公文化

    关庙与关公文化

    将近10年前,笔者又和王峻峰、郭汾阳合写过一本同名的30余万字的专著。本书是对这本专著的浓缩和深化,又加上了一些新的思考。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发现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战国初。这个时期的玻璃器数量少,品种单一,仅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剑格上的小块玻璃。《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玻璃器》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玻璃器的有关内容。具体有:中国古代玻璃器的分类、中国古代玻璃器史、中国古代著名玻璃器、玻璃器的保养等。
  •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改治、教育、习俗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十五个方面入手,选择人们喜闻乐见,又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主题,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国文化一本通》涉及的知识面广,是读者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实用案头必备书。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绝色神偷变娇妻

    绝色神偷变娇妻

    前世的她是孤儿,是会着怪异法术的神偷,因为偷一把古剑而意外身亡,没想到居然穿越到一个婴儿身上,可是为什么要让她女扮男装啊,人家要穿美美的女装啦。到底是意外穿越,还是千百年来人为的安排,且看迷糊神偷如何玩转古代“美人,给大爷笑一个,让大爷开心开心。”欧阳语枫色色的对着面前的冷俊美男说道“不好意思,本太子没有龙阳之好这个爱好!’只见冷俊男子鄙视的看着欧阳语枫道只见欧阳语枫一脸悲痛欲绝的说道:“太可惜了,这里没有泰国,不然的话…”“三百年的烈火焚身,换得一世的守护,墨,等着我,这一世我绝对不会再让你孤独的守护。”只见一白衣女子对着眼前正在沉睡不醒的绝色男子说道
  • 无上神魔

    无上神魔

    当他一次意外发现火云戒的秘密时,他慢慢的解开了自己真正身世。读者QQ群:185290843王辰,一个被遗落在人间界的少年。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两更:12:00/20:00][三更:12:00/20:00/00:00]
  • 惊世第一懒妃:暴君何弃疗

    惊世第一懒妃:暴君何弃疗

    “娘子,莫急。装得太久,有些生疏了。待我灭了那个喘气的知情人,你依旧是北国第一战神,为夫绝不抢你风头”“装了一千多年。敢问您……为何放弃治疗?”,她,21世纪最懒最能吃的天才特工。他,北之国最笨最白痴的废物太子。时空扭转,天才特工撞上废物太子。从此之后,他洗衣、做饭、卖萌撒娇,她战甲、重剑、横扫天下。天才配废物,扮猪吃老虎,汝甚吊汝娘知乎!什么?天下你不屑?那算了,回家种田吧。什么?都回家汗滴禾下土了还有人来找茬?还抢他的贴心小娘子?靠,好不容易装了一千年,临了还逼他露出真面目!天空瞬变,大地开裂。九龙缠身,秒杀众人!“……你这是?”
  • 我本猖狂:狐妖当道

    我本猖狂:狐妖当道

    她是千年菜鸟小狐妖,为了心上人的宏图伟业,她只身入尘世。为求三餐温饱,她投身‘蠢’王爷。从此王府鸡犬不宁,各路妖怪层出不穷。他是辅政皇叔,为人阴险腹黑,收留她只为得到一枚可利用的棋子。无奈‘妖’从不从人愿,一堆的麻烦,以及从未接触过的世界让他措手不及,却又义无反顾。看三流老妖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诱惑

    诱惑

    在生活中,再平凡的人,只要是男人,都可能会遇到权力、金钱、美女这人生三大诱惑。有的男人在权力面前倒下了,还有的男人在金钱面前倒下了,但更多的男人,都倒在了美色面前。因为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可能对权力不屑一顾,视金钱犹如粪土。可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世上有哪个男人不喜欢美女,经受得住美女的诱惑呢?本书的主人公,是都市茫茫人海中极平凡的一个男人。可是再平凡的人,他也有机会遇到美女,甚至遭遇美女的诱惑。且看他在这种诱惑下,是如何挣扎和沉沦的吧!
  • 像他们一样:成长·学习·创新

    像他们一样:成长·学习·创新

    本书以成长、学习、创新为主题,总结了各行各业优秀楷模的杰出事迹,撷取了他们的精彩语录,并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及职场定位书写了具有针对性的职场感言。
  • 耕田旺夫

    耕田旺夫

    醉酒醒来,成了十两银子买来的媳妇。怎么办?农家小媳妇?机缘巧合下,苏萱有了第一桶金,开心创业奔小康。别人羡慕嫉妒恨,我自逍遥异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的群号169177765欢迎大家加入讨论,交流,吐糟
  • 尸身密码

    尸身密码

    本书将揭开十大迷团:★神秘的传国玉玺究竟何时丢失,如今又在何处?★同处西疆,楼兰、于阗、龟玆等大国屡遭外侵,小小精绝何以独善其身?★光武帝刘秀文治武功雄才大略,为何屈葬于水患之地,其灵柩真在黄河中心?★罗布泊永远消失了?★四大鬼村与骷髅岛有何关联?★护国神兽是传说还是存在?★黑暗兵团在守护谁的利益?★沙漠里的海市蜃楼从来只是幻景?★被诅咒者的尸体为何僵而不腐?★躺在玉棺里的人,到底有着怎样难解的身份密码? 本人新书《完美猎杀》实体版将于6月中旬上市,敬请关注。
  • 百年浙商

    百年浙商

    什么是真正的商道智慧?谁拥有商业保险柜? 百年浙商发展史,告诉你一个真正的商业秘密。商场如战场的时代,不要做了炮灰在今日中国,商业人士不得不读的一段历史,写透浙商百年史,说尽商道一点智。浙商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商业奇迹。他们是如何从无到有,由弱而强,缔造了东方奇迹?在百余年的商业奋斗史中,那些优秀的浙商典范,又是如何开创了伟大的商道智慧?百年浙商,这样一部鲜活的大历史,这样一部商人史话,让人温故而知新,鉴往而察来,掩卷之余更添几分对中国商人的理解和对一切创造的敬畏。作品以历史的眼光对浙商百年历史做了透视分析,对浙商人物事迹做了详尽记述,对浙商现象做了独到分析,是一部了解浙商进而了解商业借鉴成功经验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