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6900000003

第3章 快乐教育的秘密(1)

1.教育也可以快乐

呵斥和指责不能带来好的结果,反倒是快乐的方法和快乐的气氛能对孩子的教育事半功倍。

小斯宾塞长到 5 岁的时候,镇上开始流传起这样的说法:“除了斯宾塞家,所有家庭都在抱怨教育孩子的苦恼。我们都是在哭声中种土豆,只有斯宾塞家在快乐地种金子。”虽然这些话里多少有些夸张的成分,但和邻居们相比,我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的确得到了比他们要多得多的快乐。遥远的东方有句谚语叫作“以柔克刚”,我认为这句话在教育上也同样适用。教育应当是快乐的,当一个孩子处于不快乐的情绪中,他的智力和潜能就会大大降低。呵斥和指责不能带来好的结果,反倒是快乐的方法和快乐的气氛能对孩子的教育事半功倍。这一点在小斯宾塞学风琴这件事上,很好地体现了出来。

夏天的时候,我用自己攒下来的积蓄买回了一架脚踏风琴,想借此开始对小斯宾塞的音乐教育。我告诉他:“这是一架有魔力的琴,只要你不断用脚踩踏板,用手按上面的黑白琴键,它就会奏出动听的音乐。如果你知道了由七个数字组成的魔法,它还会唱出更美妙的歌。”小斯宾塞被我的话所吸引,没等到风琴安好就急不可待地坐上去,小指头在琴键上乱按一气,各种不成音律的声音参差不齐地发了出来。那一个下午,成了让小斯宾塞兴奋得发抖的美好时光。

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多久,小斯宾塞与德赛娜之间关于风琴的斗争就开始了。德赛娜的尖叫和指责声夹杂着小斯宾塞的哭声和不协调的风琴声,成了我们家特有的“音乐”。这样的状况持续了一个月,德赛娜终于忍无可忍,她向我抱怨:“你的孩子可能在音乐上一点天赋也没有,一首简单的曲子,他学了一百遍都不会……”

是时候阻止这种痛苦的教育了,我对德赛娜说:“不要因为不恰当的方法而扼杀了孩子的天赋。如果把弹风琴变成了一件紧张而痛苦的事,孩子肯定学不好音乐。”

“那么斯宾塞先生,你还是自己来试一下吧。” 德赛娜对我的回答很不满意。

我把有关风琴的事暂且搁在一边,扭头开始准备晚餐。夜晚来临,一家三口坐在餐桌前,我对小斯宾塞说:“亲爱的,我特别喜欢你弹的那首小曲子,它叫什么名字来着?” 小斯宾塞抢着说:“《圣诞精灵》。”

“对,就是这支,能弹给我听听吗?”

小斯宾塞不好意思地摇摇头。我便假装痛苦地说:“唉,真遗憾。要是我自己会弹就好了,哪怕一小段也好!” 小斯宾塞不愿看到我如此伤心,他赶紧说:“那我就试试吧。”他快步跑到风琴跟前,手指落在琴键上开始弹奏。出乎意料的是,这一次,小斯宾塞弹得非常流畅,轻重也恰到好处。没有了不协调的杂音和错误的音符,美妙的旋律在晚风中飘荡。德赛娜吃惊地看着我,终于情不自禁地和我一起伴着斯宾塞的旋律哼唱了起来。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生活得快乐幸福,既然快乐是我们教育的目的,那么,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也应该是快乐的。这就好比一根细小的芦苇管,你从这一头输进去的若是苦涩的汁水,孩子们从另一端获得的也绝不会是甘甜的蜜汁。

孩子在快乐的时候,学习任何东西都很快,如果他情绪低落、精神紧张,学习的信心和效率就会明显减弱,即使请来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教育他们,也是徒劳无功。事实上,许多被认为没有天赋的孩子,并非真比别人家的孩子差,只是教育者的方法不得当,才造成了这样的后果。

在散步时我经常对德赛娜说,一个听不到孩子欢声笑语的家庭是不会有希望的,她对此深表赞同。自从那天晚上听小斯宾塞弹奏了《圣诞精灵》之后,德赛娜再也不逼迫他了。在孩子弹奏的时候,她会像我一样专注地听着,跟随旋律踏着节拍。

音乐跟数学一样是讲究准确的,我必须承认,德赛娜和小斯宾塞的音乐老师对他的长期训练也起了同样重要的作用。但欢快的气氛无疑是对小斯宾塞的最大奖赏。他的音乐潜能就这样被激发了出来,先是被邀请到教堂里演奏,后来又试着自己谱写曲子,感恩节时他为我和德赛娜创作的《感恩节的礼物》,甚至还被印成了乐谱,成了很多乐队的必奏曲目。

我一直认为,除了极少的神童和天才,99%的孩子在天赋上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他们就像一块块璞玉,唯有快乐的教育者才能将他们真正的价值挖掘出来。而要成为一个快乐的教育者,首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时教育孩子,因为这样会很容易把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2)不要在孩子情绪低落时强迫他学习,因为教育效果不会很好,你也可能因此就误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天赋。

(3)在家庭教育中,要努力营造快乐、鼓励的气氛,让孩子有轻松和成就感。

(4)努力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戴着“不快乐”这个有色眼镜,你就只能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

2.信心来自一点一滴

唯有把教育本身变成渐进的、快乐的事情,才能让我们在期待结果的同时也能享受过程。

镇上的许多父母向我抱怨:“我们如此尽心地去教育孩子,却得不到想要的成效,是不是我们自身能力不足?”

其实,我们从迎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起就应该明白,我们要和孩子一起跑一场教育的马拉松。和很多特别重要的工作一样,培养一个孩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常常因此而产生失望的感觉。唯有把教育本身变成渐进的、快乐的事情,才能让我们在期待结果的同时也能享受过程。

先把你想让孩子学会的东西作一个分类,比如习惯、健康、语言学习、运算等。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拟一个每周的小计划。一周实施一点,日积月累,自然会看见成效。做有成就的事才会使人得到快乐,如果父母从教育中体会到成就感,自然也就不会对自己和孩子失去信心。

就拿小斯宾塞来说吧,由于我们提供给他的环境很宽松,小斯宾塞就比较散漫,眼看着他一天天长大,已经快到上学的年龄了,我决定开始培养他一些绅士应有的习惯。

我为小斯宾塞拟定的教育计划是从整理衣物开始的。我们开展了一个衣服自理比赛,看谁把自己的衣服洗得干净,晾晒得整齐,收拾得有序。开始的时候,小斯宾塞还很有兴趣,但过了几天他就感到厌烦了。于是我买来一个小黑板挂在客厅,把我们的名字都写上去,谁哪方面做得好或不好,我都一一写上去,这下小斯宾塞又来劲了。他的名字下只要有一项不好的,比如手帕脏了或者是鞋子臭了,他就会马上改正,然后站在黑板面前,直到我把他名下的那项“劣迹”擦去才心安。

就这样三个月下来,小斯宾塞对于衣着干净整齐这项要求已经由兴趣变成了习惯,再不需要我操心了。不管他和其他孩子玩耍的时候弄得多脏多乱,我都不会阻止,让他尽情享受这种快乐和自由。等一回到家里,或是出门做客,小斯宾塞就会自觉把自己整理干净,保持衣着整洁。

一个拥有好习惯的孩子,他的身心也会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得到锻炼。无论在教堂还是在其他场合,小斯宾塞的手巾都是雪白雪白的。尤其让我们惊喜的是,他的身体也在做这些日常家务事的时候得到锻炼,肌肉变得结实起来了。

做一个渐进的家教计划会使父母和孩子都能享受到教育的快乐。我为小斯宾塞设计的小黑板后来渐渐在镇上流行起来,几乎每个家庭都有这样一块小黑板。英国教育大臣也对此大加赞赏,并在全国推广开来。

3.一首歌的魔力

父母和孩子一起唱歌,能让孩子对生活增强信心,使孩子感到生活中的美好(它不仅仅是枯燥的学习、作业和成绩)。

在德比小镇上,史密斯一家可以说是最严谨的。史密斯先生和他的太太开了一家书店,除了工作的关系外,很少与外界交往。不久前史密斯太太找到了我,向我诉说自己的苦衷。她的小女儿已经上小学四年级,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她每天不管多累,都会抽出时间来督促孩子学习,但是仍然不见成效。史密斯太太说:“你也不能说孩子不用功,她回到家里总是一头钻进书房里学习。我也很严格控制她的时间,只要她出去玩一会儿,我就会把她找回来。”

我想了想说:“您的孩子喜欢唱歌吗?您平时在家唱歌吗?”

“她从不唱歌,我也不唱。我年轻时特别喜欢,现在都这把年纪了,也就不唱歌了。这和孩子的成绩有什么关系?”史密斯太太疑惑不解地问。

“当然有关系,您的孩子需要快乐的感觉。您年轻时爱唱歌,是因为您感到快乐。处于童年的孩子理应是天真活泼的,可您的女儿竟然不喜欢唱歌,这说明她不快乐。如果您想让孩子的学习有所提高,可以试试每天和孩子一起唱一首歌。”我说这些话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史密斯太太会采纳。唱歌能够让孩子快乐,这的确不假,但唱歌和学习成绩直接挂钩,却是我有所夸张的。

然而,我的建议真的起到了作用。镇上有人告诉我:“史密斯太太又开始唱歌了,她女儿也跟着唱,没想到唱得还真好。”当史密斯太太再一次来到我家时,她明显比以往精神了许多。她惊喜地对我说:“太感谢你了,斯宾塞先生。我的女儿成绩比上学期好多了,而且她还发现了自己的新天赋,那就是唱歌。”

唱歌不是什么灵丹妙药,但唱歌会让自己和周围的人轻松快活。不仅如此,父母和孩子一起唱歌,能让孩子对生活增强信心,使孩子感到生活中的美好(它不仅仅是枯燥的学习、作业和成绩)。热爱唱歌是人类的天性,我们的祖先在河流上唱过,在森林中唱过,在黑夜里休息时唱过,在白天劳动时也唱过,我们为什么要压抑这样一种天性呢?

想让孩子放声歌唱,父母首先要歌唱。我不仅把这一点告诉别人,我自己也经常和小斯宾塞在家里和野外放声高歌。小斯宾塞唱到动情的时候,会非常投入。我们都从中感受到了教育的快乐。

4.快乐状态下的学习最高效

唯有让孩子们快乐起来,他们才能达到我们设定的可行性目标。

随着小斯宾塞慢慢长大,到家里来请教教育方法的朋友们越来越多,有的甚至从更远的威克沃斯和伊雷顿赶来。这些急切的人们想要问的问题只有一个:如何教育孩子?

这使我开始思考,是否应该总结一些有关教育的原理性的问题供大家参考。

要想知道如何教育好孩子,首先就要知道孩子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学习最有效。我通过对小斯宾塞的教育实验和以往大量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孩子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是最有效的。当然,这也许会让那些公立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们感到难堪。要知道,这与传统教育所讲的许多清规戒律是多么的大相径庭,他们会打断我的话说:“难道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是让他们玩的吗?”“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们自己玩更好,因为那样最快乐。”

遗憾的是,持这种观点的人,尽管也在教育孩子,却很少研究应该怎样教育。他们在因袭已久的教育规则中机械地工作着,时而严厉得像一座凶狠的塑像,时而大声训斥的声音让整条街都能听到,但教育的效果却往往差强人意。

同类推荐
  •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曾颖:陪女儿看花开花落

    国内知名专栏作家、传媒人和天涯名人、冰心儿童图书奖获奖者曾颖写给女儿的书,一位父亲的情商教育手记。全书由七个部分组成:分别以“爱”“责任”“亲情”“完美”“宽容”“能力”等为主题,以故事的形式,讲育儿的体会和感悟。其中穿插有由国内著名漫画家孙邦彦创作的54幅与文章内容相配合的彩色铅笔卡通画,令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感受一位善于思考与联想的父亲文笔和情感的魅力。
  • 家庭教育必知的47大关键

    家庭教育必知的47大关键

    在本书中,我学会了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作为一位母亲所应具有的心态。
  • 哈佛家训大全集(超值金版)

    哈佛家训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从哈佛大学的教育理念出发,在深入研究哈佛大学教学思想的基础上,以讲故事的形式为读者全面展示哈佛大学的育人哲理。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成年人的修身指南,更是一本教育孩子的精彩教程,能够帮助家长和青少年在浅显易懂的故事中领悟哈佛大学的教育真谛,使孩子们在轻松愉悦中学到人生智慧。
  • 名门家训

    名门家训

    陶清澈编著的《名门家训》精心挑选了古今二十四篇名门家训,既有诸如孔子、孟子等先贤圣人的家训,又有当代诸如傅雷、唐英年等名家的家训,从古及今,一脉相承。作者又从中去粗取精,抽离出其中的经典家训名言,进行了独到而细致的分析,得出了新颖而富有实效的家训心得,《名门家训》义理深邃,解读浅显,相信能帮助家长培育出全面发展、才能出众的孩子。
  • 教子要读心理学: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教子要读心理学: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教子要读心理学: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是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利用大量生动有趣且具有哲理的小故事将你带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热门推荐
  • 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丛书)

    你也许对“心理健康”这个词感到生疏。人们在日常生活里,经常谈论和使用“身体健康”这个词语,而很少说“心理健康”;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到生理上存在着健康问题,而忽视了心理上同样也存在着健康问题。比如说,在日常生活里,许多人都体验过在学习、工作、婚姻、家庭、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许许多多的心理学问题,这些问题如若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人们的心理矛盾、情绪紧张、忧愁苦闷等等。如果人们对这些来自身体内部与外部的刺激,适应能力很差,那么,这些刺激便会成为恶性刺激,损害身心健康,并可导致心理上的失常,甚至会引起心理疾病。我们不能片面地理解“健康”的意义,只着眼于生理上的、身体上的健康,而忽略了心理上的健康。
  • 初恋之只有你

    初恋之只有你

    第一次跌倒是不小心,她可以这样安慰自己,这不是自己的错,是这地面不平的缘故。可是第二次在同一个地方跌倒,这就说不过去了,她想了想,实在不是自己的错,敌军太狡猾,而且身边的人竟然叛变了。子在手,万事都有,不是应该说的是她吗?到最后怎么是他?
  • 无心插柳柳成荫

    无心插柳柳成荫

    情对她来说,本就奢侈。为情所伤后,她莫名其妙地来到了一个她不知道的异世。平凡如她,却遇到了他、他、他、他。他,夏韩洛,生得一张祸国殃民的脸皮,拥有无数家产,但他的眼里,只有她;他,上官翌,俊逸儒雅,却凉薄自持,只有对着她,才会展现真实的自己;他,上官冷渊,以冷酷狠戾闻名的他,只愿对她展现出自己仅有的温柔;他,雷潇,在朝廷与权术之间总是游刃有余的他,偏偏只有对着她,便会屡屡感受到无可奈何。而她,单诗诗,不知情为何物,不知自己心系何人,只会逃、逃、逃……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白门柳(第二部):秋露危城

    白门柳(第二部):秋露危城

    《秋露危城》为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的第二部。明朝国破君亡,面对南下的清军,聚集白门的士人阶层有的誓死坚守,有的仍热衷于私利,一时间,忠臣、奸臣、文人、才女轮番登场,在金陵演出一场令人唏嘘的悲喜剧。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和翔实的史实为经纬,编织成一幅层次分明、引人入胜的历史人物画卷。崇祯十七年,黄宗羲之弟中选贡生,他同弟弟一起去绍兴拜会老师刘宗周,在他家得知清军攻破北京城,崇祯皇帝已死,奋力阻止老师自杀殉国。留都南京群龙无首,权力斗争混乱,拥护璐王和拥护福王的两派争执不休。钱谦益试图说服吕大器、雷縯祚拥立潞王,在城内散步针对福王的“七不可立”的公启。
  •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

    《媒体领导力:领导干部如何与媒体打交道》对领导干部与媒体打交道的各个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述,既包括宏观层面的基本知识,又包括微观层面的具体方法,可以帮助领导干部从思想意识和具体技巧上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水平。涉及的主要内容有:媒体新时代的到来;领导干部与“无冕之王”;让自己的媒体形象亮起来;领导口才与演讲艺术;关注基于民意的舆情;运用媒体作宣传;直面虚假负面报道;接受采访的技巧;做成功的新闻发言人;突发事件中的媒体管理:学会运用和引导网络;自觉接受媒体监督等。书中精心穿插了许多资料链接,这些资料或知识,或案例,或图表,方便阅读时从不同角度加深对正文的理解。在每章的最后还附上了……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被誉为“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尊崇的地位。
  • 千面杀手妃:误落龙榻

    千面杀手妃:误落龙榻

    一朝失足,他误将她当成别人,将她当礼物收了。霓裳真是觉得什么都白搭了,想她好不容易才结束了在二十一世纪的一切,还没放松过来就掉到了这莫名其妙的地方。掉了就掉了,她认了,可是为什么身边要跟着一个癞皮狗,活像个心智不足月的小娃儿。看在这货好歹还是个王爷,她又需要栖身之所,就只好暂时委屈下了。墨夷轩墨夷王朝皇帝最无法掌控却又是最受皇上器重的王子,外人眼中的无用皇子,殊不知却是掌控整个王朝命脉的人。一朝相见,那抹身影进驻他的眼里,再也逃不开。
  • 豪夫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豪夫童话(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豪夫童话》讲述了出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小穆克》揭露统治阶级的不仁不义和对普通百姓的欺压,具有很强的人民性。《年轻的英国人》写一只猴子扮成绅士在上流社会厮混,受到市长等人的赏识,最后使他们丢尽了脸面。这篇童话辛辣地嘲讽了市民阶层盲目崇拜外国风尚、追求时髦的坏风气。
  • 魅姬

    魅姬

    本是明媚的豆蔻年华,却被夫君狠心送入吴国为质。为了孩儿,她忍受了吴王兄弟俩长达十二年的凌辱,世人眼中最妖娆的魅姬,一袭霓裳惊艳秦王宫。有人说她狠毒,她却为两个绝世男人念念不忘!伊人冷艳,一世艳名岂能被寂寞生生掩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