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6600000004

第4章 冷血杀手

1. 黑曼巴

在多姿多彩的动物界中,有一类特别的动物,它们有着神秘恐怖的面纱,同时也具备着令人着迷的魔力,令所有的竞争对手好奇又不得不退避三舍——它们就是冷血动物家族。神出鬼没的习性、瞬间置人死地的毒性、迅捷的速度、令人恐怖的外形,是它们在生物界立足的不二法门。

非洲死神

俗名 黑树眼镜蛇

生活环境 开阔的灌木丛及草原等较干燥的地带

分布区域 非洲南部

生存绝技 毒性极强的毒液

动物世界里,无论大小,也不管强弱,它们之间永远都避免不了战争。几乎每天都会有血腥场面上演,这是它们的生存法则,我们也都习以为常。见过凶猛的,也见过歹毒的,但是有一种动物人们一提起它,犹如叫人毛骨悚然的死神降临一般。死神这个名字还真没叫错,它们就是被称为“非洲死神”的黑曼巴蛇。

黑曼巴蛇又称“黑树眼镜蛇”,是一种攻击性强,杀伤效率极高的动物杀手。是非洲最大的毒蛇, 栖息于开阔的灌木丛及草原等较干燥的地带, 以小型啮齿动物及鸟类为食。它体型修长, 成蛇一般均超过2米, 最长记录可达4.5米。头部呈长方形。它名字叫黑曼巴,其实不是指它身体的颜色,发黑的是它的一张大嘴。它体色是灰褐色的, 由背脊至腹部逐渐变浅。像所有的爬行动物一样,黑曼巴蛇也是冷血动物,需要外界热量来保持其自身的温度,所以黑曼巴蛇每天都要舒舒服服地躺在岩石上晒几个小时太阳,而到了夏天地表温度过高的时候,它们也会钻到地下的洞穴中避暑。

之所以叫它“非洲死神”,当然是有原因的。黑曼巴蛇最独特的,便是它的口腔内部为黑色,上颚前端在攻击时能向上翘起,使其毒牙能刺穿接近平面的物体。黑曼巴蛇的毒液藏在口中的两颗中空的大牙里,每当咬到猎物的时候,黑曼巴蛇嘴里可移动的嘴骨就会把两颗毒牙往前顶,把毒液注入目标体内。毒液可以使目标迅速麻痹,这样方便黑曼巴蛇一口把猎物吞下去,其体内的生化酶可以让消化工作在猎物到达胃部之前就开始,这样即使是最难消化的食物也会在几个小时内消失。剧毒的毒液是黑曼巴蛇真正的武器,这让黑曼巴蛇的主要狩猎对象比如蝙蝠、蜥蜴都没有任何存活的机会。

黑曼巴最令人畏惧的不仅是它有庞大有力的躯体,致命的毒液,更可怕的是它的攻击性及惊人的速度。黑曼巴蛇在捕食的时候可以以极快的速度在地面爬行,在攻击的一瞬间它的头可以窜到大约一米的高度,而即使在爬行的过程中它的头也可以保持高于地面50厘米的高度。

黑曼巴100毫克的毒液可以毒死10个成年人,未用抗毒血清的被咬伤者死亡率接近100%!被黑曼巴咬到的人并不会有痛苦的感觉,反而会感到像酒喝多了似的,然后在不知不觉中死去。庆幸的是它咬人的事并不常见。

黑曼巴蛇全身都充满了传奇色彩。在非洲,很多人都有听过关于黑曼巴蛇的传奇故事:有人说黑曼巴蛇能追上一匹正在奔跑的马;也有人说,一条黑曼巴蛇在短短一分钟内,杀死了13个围捕它的人;更有人说看见了一条黑曼巴蛇扑到了汽车的玻璃上!当然这些都只是传说,未经科学的验证。不过无论如何,这也算是黑曼巴蛇的一个特色了。

黑曼巴的生活

黑曼巴蛇在春夏两季产卵。雄性蛇会长途跋涉以寻找理想的配偶,在交配过后雄蛇和雌蛇都会回到各自的巢穴。雌蛇一次大约产10~25个卵,一般都产在腐烂的植物丛中,因为植物在腐烂过程中会散发热量,有助于蛇卵的孵化。初生的黑曼巴蛇就有半米长,并且它们在出生之后不久就会具备独立生活的能力并开始捕食小老鼠一类生物。黑曼巴蛇虽然凶猛,但它们也有天敌,幼年的黑曼巴蛇经常成为獴的美餐,成年的黑曼巴蛇则很容易被蛇鹫及同类的大型鸟类捕食。

2. 眼镜王蛇

毒蛇之王

俗名 大眼镜蛇 吹风蛇 山万蛇 毒帽蛇

生活环境 平原至海拔千米的山区

分布区域 东亚南部 东南亚 南亚

生存绝技 性情凶猛 反应极其敏捷 头颈转动灵活 排毒量大

中国有句老话叫“是龙就上天,是蛇就下地”,我们今天的主角就是这地上的大王。毋庸置疑,眼镜王蛇是蛇中的老大,它也是丛林中的老大,在丛林中,任何一种动物都得给它让道,要是哪种动物不识好歹,被它咬了一口,那也就时日不多了。

眼镜王蛇身长约四米,体型较大者可达5.5米。眼镜王蛇有沟牙,头部呈椭圆形,颈部能膨大。它与眼镜蛇的明显区别是头部顶鳞后面有一对大枕鳞。眼镜王蛇体色乌黑色或黑褐色,具有40~54条较窄而色淡的横带。它们一般生活在平原至高山树木中,常在山区溪流附近出现,林区村落附近也时有发现。它们白天黑夜都会出动,一般隐匿在岩缝或树洞里,有时也能爬上树,往往是后半身缠绕在树枝上,前半身悬空下垂或昂起。

眼镜王蛇性情凶猛,反应也极其敏捷,头颈转动灵活,排毒量大,是我国最凶猛的一种毒蛇。发怒时身体前段竖直,颈部膨扁。头部呈平直状,如戴头罩,所以又叫毒帽蛇。眼镜王蛇会主动攻击人,咬住人后紧紧不放。毒液不仅毒性强烈,而且排毒量大,一次可排出毒液400毫克,相当于对人致死剂量的几倍。人中毒后局部疼痛,四肢放射状烧灼似剧痛,全身水泡,通常是咬后第五天皮肤及皮下组织坏死,十天后局部坏死。

眼镜王蛇名闻遐迩的另一个原因,是它除了捕食老鼠、蜥蜴、小型鸟类,同时还捕食蛇类,包括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等有毒蛇种。

但是,眼镜王蛇同类之间就友好文明得多了。两条雄性眼镜王蛇碰到一起,它们会争夺领地。两条蛇会昂起头互相对峙,然后,它们开始寻找机会乘机把对方的头压到地面。最后,两条蛇纠缠在一起,互相攻击,直到一方的头碰到地面。这时失败者就会从这片领地上离去,另外寻找一块领地。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眼镜王蛇的求爱方式非常的老土,就是不停的用头拱母蛇。

素有“东方花园”美誉的马来西亚第三大城市槟城,有一个很著名的旅游景点——蛇庙,正名叫福兴宫。蛇庙香火长盛不衰,游客络绎不绝,成为马来西亚十大名胜之一。在这里,人们可以欣赏到各种各样的蛇和它们精彩的表演。那里的管理员和眼镜王蛇玩“接吻”的游戏,绝对能让观众毛骨悚然。

虽然眼镜王蛇昂起头时,非常有老大的气势。不过,据说它们很胆小,经验丰富的捕蛇者用一根棍子和一个黑色的口袋就能轻松捉到它们。因为眼镜王蛇肉质鲜美,蛇皮可制成工艺品,蛇毒蛇胆都又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所以在野外被发现的眼镜王蛇常会遭到捕杀。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毒蛇,它们非常需要人类的尊重及保护。希望在久远的未来, 还能看见它们的身影,还能目睹它们王者的风范!

“打草惊蛇”

蛇的听觉迟钝,它们没有外耳和中耳,没有鼓膜、鼓室和耳咽管,所以蛇不能接收空气传导来的声波。蛇只有内耳(包括听觉器——听壶、球状囊和平衡器)半规管、椭圆囊和中耳的耳柱骨,一端连于内耳的卵圆窗,另一端连于方骨附近的横骨上隅肌的内侧方,对于从地面传来的震动却很敏感,所以人在荒凉草地上劳动或行走时,用棍棒敲打地面或故意加重脚步行走,就能把蛇吓走,这就是“打草惊蛇”的道理。

3. 巨蟒

死亡缠绕

俗名 南蛇 金花蟒蛇 印度锦蛇 琴蛇 王字蛇等

生活环境 热带雨林 亚热带潮湿森林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在亚洲区域

生存绝技 形体巨大

俗话说,人心不足蛇吞象。蛇吞象不太可能,不过蛇吞鳄鱼倒是确有其事。美国佛罗里达州大沼泽地国家公园,有一条1.8公尺的鳄鱼受了伤,一条4公尺巨蟒以为有机可乘,将鳄鱼一口吞进肚子里,鳄鱼在蟒蛇肚子里乱抓,结果撑爆了巨蟒的肚皮。鳄鱼后腿和尾巴穿破了巨蟒腹部,突出体外;鳄鱼的头部、肩膀和前肢则仍在巨蟒胃里。

蛇吞活物的事情绝对不算稀奇,这也许是它们极度饥饿的原因。极度饥饿的蛇在猎食时可能会不择手段。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北部的詹姆斯库克大学附近的灌木丛中也发生过令人惊异的事情:一条巨蟒将嘴巴张至极大,试图完整地吞下一只袋鼠,但由于袋鼠身体过大,它不能将袋鼠的整个身体吞入腹中,最后被迫将其吐出,放弃了这顿美餐。

通过以上两个例子,我们很难不对巨蟒产生恐惧之情。说起巨蟒,你就会想到它是与死亡拴在一起的,带给人一种巨大的死亡阴影。当然,它的可怕绝不单是因为它有一个如同无底洞般的胃。

研究发现,蟒蛇的眼睛要比它们的胃还“大”,因此它们经常会做出错误的判断,以为自己完全可以吞下某些东西。此前就有一条长4米的缅甸蟒蛇不小心吞下一张大号电热毯,医生被迫为它做了手术。蟒蛇通过有节奏的肌肉收缩把猎物吞到肚子里前,会先用身体使猎物窒息。它通常以小麂、小野猪、兔、松鼠和家禽等为食物,它的胃口极大,一次可以吞食与体重相等重或超过体重的动物。蟒蛇的消化能力也很强,除猎物的兽毛外,其余的几乎全部可以消化,而且蟒蛇在饱食后可以数月不再进食。

蟒蛇是当今世界上较原始的蛇种之一,在其肛门两侧各有一小型爪状痕迹,为退化后肢的残余痕迹。作为现存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蟒蛇还是世界上蛇类品种中最大的一种,长达5~7米,最大体重在五六十千克,其形体的主要特征是粗大而长。

泰坦巨蟒属是一个生活在约6000~5800万年前古新世的蛇属,一种塞雷洪泰坦巨蟒是已知最大的蛇。把它石化的脊椎骨与现代蛇比较,研究人员估计其全长 13 米,体重超过 1100公斤,身体最粗处厚达一米。而且它可能是以鳄鱼为食物的。

缅甸巨蟒素以捕杀鳄鱼著称于蛇类家族,相比之下,非洲岩蟒的危险性要远远超过缅甸巨蟒。非洲岩蟒非常残忍,从卵中孵化出来之后,它们就变成一种异常凶猛而恶毒的动物。性情暴躁的岩蟒是非洲体型最大的蛇,身长达到六米。

新发现显示,这种巨蟒正在佛罗里达州开拓“殖民地”。自2002年以来,科学家已在佛州发现六条非洲岩蟒。野生动物学家罗伯特·里德表示,随着非洲岩蟒的入侵,现在的佛州已经成为三种大型外来巨蟒的第二故乡,除非洲岩蟒外的另外两个“侵略者”分别是非洲巨蟒和眼镜王蛇。这也成为佛州面临的“最为可怕的噩梦”之一。

毫不夸张地说,巨蟒就如一个死亡使者一般,不仅给动物们投下了死亡的阴影,就连人类也是谈蟒色变。

印尼巨蟒

印度尼西亚的一所小型动物园于2004年向游客展出了人类捕获的世界最长的一条巨蟒。这条巨蟒体长14.85米,体重447公斤,直径最大处达到了85厘米,据称已有145岁。它喜欢吞食狗做食物,一次要吃5条左右。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记载,此前世界上被人捉到的最长的一条蟒蛇长9.75米;最重的是饲养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一条缅甸蟒蛇,重182.76公斤。另外一个跟蟒蛇有关的传闻非常有趣,这个传说在非洲非常盛行:热带丛林中的大蟒蛇,可以被人们驯养做保姆,它们忠于职守,寸步不离孩子,吃的很少,每月只吃一次东西。

4. 眼镜蛇

死亡之舞

俗名 大扁颈蛇 扁颈蛇 吹风蛇等等

生活环境 温暖带地区

分布区域 非洲南部经亚洲南部至东南亚岛屿的区域

生存绝技 毒牙短 位于口腔前部

我们有时会觉得动物世界挺奇妙的,因为鳄鱼会流眼泪,乌龟能长寿,而眼镜蛇会随着音乐跳舞。可是,眼镜蛇真的能听懂音乐而起舞吗?

印度自古以来就有人专门将捕捉到的眼镜蛇拔去毒牙,让它跳蛇舞表演给行人看。可是,其实眼镜蛇是不可能跟着音乐跳舞的,因为它天生没有听觉。动物学家说,它之所以会随着音乐摆动,是因为眼镜蛇能感觉玩蛇者的脚在地上轻拍,木棒在蛇筐上敲打的震动,一旦蛇感到有动静,它就会从蛇筐里摇摇摆摆地探出头来,寻找出击的目标。而蛇之所以要左右摇摆是为了保持其上身能“站立”在空中,颈部因此膨胀,它注视着舞蛇者,摇摆着它的头部,只不过是想趁机咬他一口罢了。出于本能,一旦停止这种摆动,它就不得不瘫倒在地。

原来眼镜蛇跳舞不过是我们一厢情愿地用想象美化了现实。眼镜蛇也许的确是个美丽妖娆的杀手,但那舞蹈不是真正的舞蹈而是蓄势待发的进攻。认识到这一点,以后就要小心了,千万不能在你陶醉其中的时候,让它们的阴谋得逞了。当然,印度人是早就知道的,所以才会拔掉它们的毒牙,让蛇跳舞不过是他们为了生计赚钱的一种方法。

全印度信仰印度教的教徒约占总人口的83%,在虔诚的印度教徒眼中,蛇并非动物,而是通人性的灵物,眼镜蛇最受崇敬,被认为是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湿婆的化身。每年八月,印度还会举办“蛇节”,男女老幼身上缠着蛇一起狂欢共舞。

眼镜蛇是中大型毒蛇,体色为黄褐色至深灰黑色,身体修长,全长约120厘米,粗细均匀。头部为椭圆形,当它兴奋或发怒时,头会昂起且颈部扩张呈扁平状,状似饭匙。又因为它颈部扩张时,背部会呈现一对美丽的黑白斑,很像眼镜状花纹,所以叫眼镜蛇。背鳞列数为21纵列。

眼镜蛇并不是发明眼镜以后才发现的,它还有其它的名字,比如饭匙倩、蝙蝠蛇、 胀颈蛇等。眼镜蛇的名字应该是近代17~18世纪以后眼镜出现后附会而成,最后成为了正式名称。它们栖于平原及丘陵地带,多见于村庄附近。喜欢夜间活动,捕食蛙、鱼、蜥蜴、蛇、鼠及鸟类等,而且有强烈的神经性毒素。被眼镜蛇咬伤是致命的,需要立即进行专业处理。早期症状包括眼睑下垂,复视,吞咽困难,眩晕,继而逐渐出现呼吸肌麻痹。

白化眼镜蛇

2008年9月3日,印度东南部,发现一条白化眼镜蛇。据了解,蛇的皮肤显有许多色素细胞,使蛇体呈现出一定的颜色。科学家们认为:这些色素是由体内的某些种类的酶控制的。如果环境因素改变,使蛇体内那些控制色素的酶种类和数量发生了变化,蛇就改变了体色,如果色素消失,蛇就会变为白色,蛇的体色一旦发生变化,一般不会马上改变,要保持一段时间甚至到老不再变。因此,自然界中就有了白蛇。

5. 竹叶青蛇

绿色杀手

俗名 青竹蛇 焦尾巴

生活环境 近水边的灌木丛 山涧溪流边

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在中国长江以南各省

生存绝技 具有毒性

人们对于蛇一向都有不一般的感情,有的民族崇拜它的伟大和能力,有的民族认为它是不祥的象征,还有的民族认为它是罪恶的化身。而在我国也有许多关于蛇的传说,《白娘子传奇》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就是其中之一。根据这个故事改编的电视剧曾经风靡了整个中国,甚至直到现在还在被人津津乐道,里面除了白素贞这个丰满的人物之外,还有个快意恩仇天真活泼的小青也给人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小青的原形就是青蛇,而青蛇就是竹叶青蛇。

竹叶青蛇是蝮亚科的一种,属于竹叶青蛇属,又叫青竹蛇。头较大,呈三角形,眼与鼻孔之间有颊窝,尾较短,具缠绕性,头背都是小鳞片。鼻鳞与第一上唇鳞被鳞沟完全分开,躯干中段背鳞19~21行,腹鳞150~178对,尾下鳞54~80对。

竹叶青蛇是一种美丽的毒蛇,全身翠绿,腹面稍浅或呈草黄色, 体侧常有一条由红白各半的或白色的背鳞缀成的纵线。眼睛、尾背和尾尖都呈现出焦红色。瞳孔呈垂直的一条线,有点像猫的眼睛,非常漂亮,称得上是蛇里观赏性最高的品种了。

竹叶青蛇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省。发现于海拔150~2000米的山区溪边草丛中,灌木上,岩壁或石上,竹林中,路边枯枝上或田埂草丛中。具有比较强的缠绕性,喜欢栖息在树上。它们也不像其它蛇类喜欢晒太阳,而是特别喜欢在阴雨天出动,在傍晚和夜间最活跃。它们的主要食物是蛙、蝌蚪、蜥蜴、鸟和小型哺乳动物。

竹叶青蛇的食欲比较强,食量也大,通常先咬死,然后吞食。嘴也可以随食物的大小而发生变化,遇到较大食物时,下颌缩短变宽,成为紧紧包住食物的薄膜。竹叶青蛇常从动物的头部开始吞食,吞食小鸟则从头顶开始,这样,鸟喙弯向鸟颈,避免使之刺伤它自己的口腔或食管。

竹叶青虽然长相不错,但性情却不怎么好,比较神经质,而且具攻击性。在福建、台湾、广东等省,它们是造成毒蛇咬伤的主要蛇种。平均每次排出毒液量约30毫克。竹叶青产生的毒素是血循毒。血循毒的种类多,成份比较复杂。以对心血管和血液系统为主,产生多方面的毒性作用。临床表现相当于中医的火热毒症状,所以称为“火毒”。幸好竹叶青的毒性不算太绝,一般很少会致命。不过要是伤口处理不当,当然也会有危险。

要是不小心被竹叶青咬伤,就会发现伤口有两个牙痕,还有少量渗血。并会有剧烈的疼痛感,像被烧灼一样,局部会红肿溃破,而且速度很快。全身症状有恶心、呕吐、头昏、腹胀痛。部分患者有粘膜出血,吐血,便血,严重的有中毒性休克。虽然竹叶青蛇咬人时的排毒量一般较小,毒性以出血性改变为主,中毒的人也很少会死亡,但是一定要克服紧张和恐惧心理,及时采取自救与互救措施。一旦被蛇咬伤后要立即使伤肢制动并下垂,撕布条在伤口上5cm处绑扎,松紧以阻断淋巴液和静脉回流为宜,可用火灼烧伤口数秒,以破坏伤口局部蛇毒。然后及时到就近的医院处理,力争在两个小时内处理伤口,以减少人体对毒素的吸收。

我们已经了解了竹叶青蛇的生活习性,为避免被它咬伤,要尽量避开多草的地方,最好在裸露多石的地面上走,夜间外出时穿厚长裤长袜子及能包裹脚部的鞋子,头戴帽子和手拿木棒及电筒以“打草惊蛇”。

有趣的民谚

不同的民族对待蛇的态度是不同的:比如汉族民间有“蛇脱皮”的说法,认为只要看见蛇脱皮,是不吉利的征兆。民谚说:“见到蛇脱皮,不死脱层皮”。尤其是在春季更为大忌。而在青海地区,若家中发现蛇,最忌杀死。认为若杀死蛇或打伤蛇,它们就会采取报复行动,于家门不利。所以若在家中发现蛇,就将其捉入罐中或挑在长杆上,然后送到山谷中,并求其躲进山洞,别再回到人家中。福建闽南若在家中发现蛇,人们则认为蛇是祖先派来巡视平安的,进了谁家,谁家就居住平安。

6. 湾鳄

大嘴食人

俗名 海鳄 咸水鳄

生活环境 海湾或大海里

分布 东南亚沿海直到澳大利亚北部

生存绝技 咬合力极强 能粉碎很硬的骨头

一些动物虽然残暴,但是一般不会轻易攻击人类,而像湾鳄这样的动物,只要是有肉,不管是什么在它们看来都是菜肴。于是,1945年2月19日一场湾鳄对人类的屠杀发生了。

那天,太平洋战争已接近尾声。在孟加拉湾海域巡逻的英国舰队截击了一支企图从海上撤回日本的日军船队。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炮战,英军舰队力量远胜于日舰,不一会儿,日军的几艘护航炮艇被击沉。装载有一千多名日军的两艘运输船,慌忙驶到兰里岛周围,并在那里登陆。日军在岛上的顽强抵抗给英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激战到天色渐晚,英国舰队一时很难消灭这股上岛的日军部队,于是只能先将小岛封锁,然后回到战舰上商议明日战事。

黑夜慢慢地吞噬了西边的落日,疲惫的日军七零八落地躺在地上,想好好睡上一觉,养精蓄锐以应付明天的交战。然而,还没能等到明天战役的开始,他们就在这个漆黑的夜晚全军覆灭。杀死他们的不是敌军,而是岛上的湾鳄。原来,当天日英双方交战时,因为火力太猛,声响极大,原先在岛上的湾鳄被吓得藏入了水中。天黑以后,随着潮水退去,一群群湾鳄被岸上死伤士兵身上发出的血腥气味引了出来。疲惫不堪的日军被突如其来的湾鳄惊呆了,成群结队的湾鳄蹿出水面,向他们凶猛地扑过来,他们虽然拼命用机枪步枪向湾鳄射击,但还是招架不住湾鳄群的凶猛袭击,顷刻间,惨叫哀号之声响遍整个沼泽。

第二天清晨,英军很好奇为什么昨天岛上会传来如此恐怖的尖叫声,便叫人去侦察。然而,回来的侦察兵个个脸色苍白语无伦次“那里只剩下死人,还有鳄鱼!”一千多名日军几乎都成了湾鳄口中的美味佳肴,整个小岛已成了一片血海。

湾鳄是世界上最凶猛的鳄鱼,也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爬行动物,已知的最大湾鳄是1983年在埃及发现的一只长达13.8米,重达5吨的巨大湾鳄。它们一般生活在大型河流的入海口。这种鳄鱼一次可以进食600公斤,可以很轻松地吃掉一头水牛。什么大白鲨、东北虎、非洲狮、北极熊,在湾鳄面前统统不堪一击,它们可以捕食从鱼到大型哺乳动物中任何其想捕食的对象,堪称水陆两栖霸主。

湾鳄会根据季节的变化在海洋与河流之间不断迁移。然而这些小小的迁徙活动居然还跟湾鳄在其群体中的地位有一定的联系。事实上,小湾鳄是只能在淡水中开始自己的生活历程的,只有年满16岁的成年雄性湾鳄才有资格踏入海洋的大门。

湾鳄也有领土之争,当强大的湾鳄战胜了其它湾鳄之时,也就是成功讨取了雌性湾鳄欢心之时,雄性湾鳄们会在河岸上与“妻子”交配,并挖出一些洞穴,然后用树叶和淤泥将它们掩埋好。雌性鳄鱼一次通常能产下40~60枚卵,出生的小湾鳄的性别是由温度来决定的:如果卵的温度恰好是31.6℃,那么小湾鳄就是雄性的,如果是其它温度,出生的小湾鳄就是雌性的。鳄鱼妈妈会不辞辛劳地孵化幼崽,保护它们,如果气候过于干燥,它甚至还会用水滴来给它们“冲凉”。但是,真正能够生存下来的幼崽却寥寥无几,因为很多幼崽都会被天敌吃掉,或者在窝中被雄性湾鳄自己给吃掉。然而,这种残忍的天性也控制了该种群的数量,从而避免了整个种族的过剩危机。

湾鳄引发的骚乱

2008年的一天在京珠高速公路上竟然出现了一条湾鳄。这个不速之客的出现,往往吓得过往驾驶员纷纷刹车绕行,最终惊动了交警。因担心碾压到鳄鱼,驾驶员纷纷踩下刹车缓慢绕行。所幸当天是周六,公路上的车辆并不多,道路交通没有因此受到太大影响。当警察赶到现场时,这条鳄鱼已经快爬到路边的绿化带和农田里了。万一它潜伏在杂草中,那就麻烦了,幸好鳄鱼的嘴巴被人用封箱带扎了起来,无法张开血盆大口。警官找来蛇皮袋,与协管员合力把它装了进去,“请”上了警车。湾鳄属于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这个倒霉的大家伙可能是非法买卖的牺牲品。

7. 科莫多巨蜥

龙形蜥蜴

俗名 科莫多龙

生活环境 丛林中

分布 印度尼西亚小巽他群岛的科莫多岛和邻近的几个岛屿

生存绝技 唾液中含有多种高度脓毒性细菌

6500万年前,人们猜想有一个巨大的陨石与地球相撞,于是,当时在地球上占统治地位的恐龙便从地球上消失了,只有少数几种动物生存了下来。其中一位至今生存在印度尼西亚群岛,外形与传说中的恐龙极其相似,这就是生化巨龙——科莫多巨蜥,它体长可达3公尺,重达约135公斤,今天,只有在印度尼西亚巽他群岛中的三个极小的岛屿上才能找到这种爬行动物。

以前,科莫多岛是一个常年荒无人烟的小岛。后来,松巴哇苏丹把一些穷凶恶极的罪犯流放到这个岛屿上服刑。然而,这些罪犯却在这个荒凉的小岛上发现了一件令他们极度害怕的事:岛上有巨型蜥蜴。或许他们将会在服刑期间被这些大家伙给吞吃掉,但一直没人相信他们的话。直到1911年,美国一位飞行员驾驶一架小型飞机从低空掠过科莫多岛上空时,才在无意间发现了这种“怪兽”。这个消息立即震惊了全世界。人们万万没想到在如此荒凉的一个岛屿上,居然存在着如此庞然大物。三年后,印尼政府把这种在地球上其他任何地方都再也找不到的动物保护了起来,视为国宝。

科莫多巨蜥在这个没有外人打扰的小岛上似乎生活得很惬意。它们性情凶猛,在这里几乎没有可以威胁到它们的对手,只有凶猛的咸水鳄才有捕食过它们的记录。每天清早,科莫多巨蜥从洞穴中慢慢爬出来,然后找一块巨大的岩石,懒洋洋地趴在上面吸收阳光的热量,直到浑身被太阳暖热了之后才去捕食。

科莫多巨蜥寻找食物的时候,总是不停地摇头晃脑、吐舌头,靠着灵敏的嗅觉器官,能闻到范围在千米之内的腐肉气味。通常情况下,它们会找寻那些已经死去的动物腐肉为食,但成体也吃同类幼体和捕杀猪、羊、鹿等动物。有时它们会静静在一旁等待,在其他动物经常路过的地方伏击。当猎物临近约一米远时,它就会迅速地窜出来扑上去,用庞大的身躯和巨大的力量将猎物打倒在地,或者干脆将猎物的后腿咬断,让其失去逃跑的能力,然后紧紧地将猎物置于利爪中,用尖锐的利齿撕开猎物的喉部或腹部,猎物的血如泄洪般滚滚流出,同时也结束了性命。此刻,科莫多巨蜥便可以专心享用美餐了,它用锯齿状的利齿和强有力的脚爪如刀叉一般,将猎物撕成碎块,然后大口大口地吞下这些肉块。曾经,有人亲眼目睹一条体重不超过50千克的雌巨蜥,在17分钟之内就快速吃完了一头约31千克重的野猪。

巨蜥的胃像一个橡胶做成的皮囊,收缩自如。成年的巨蜥一餐就可以往肚子里塞进多达体重80%的食物,所以,巨蜥在饭前饭后的体重差异非常大。

虽然巨蜥用餐的速度很快,但是在这期间食物的香味会四处飘散,吸引来一些正处于饥饿中在四处觅食的同类,它们纷纷前来想分享这一顿“免费”的午餐。不过分餐可是有规矩的,体型最大的雄性优先,顺从者或“亲朋好友”其次,陌生的食客通常只能等到它们都吃饱喝足后才有份。如果胆敢有人不遵守这个规则,会有“头领”用强壮的尾巴进行击打提示,使之不能接近食物。

不仅身体彪悍,它们还会用毒。科莫多巨蜥的唾液中含有多种高度脓毒性细菌,受到攻击的猎物即使逃脱,也会因伤口引发的败血症而迅速衰竭直至死亡。这些逃脱的猎物就成了攻击者送给其它巨蜥的礼物。

现在,科莫多巨蜥只剩下不超过500~700条,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在科莫多岛上的国家公园里,它们被保护起来,也使得科莫多成为了印尼著名的旅游点。

科莫多巨蜥传说

当地流传着一个科莫多巨蜥和人结婚生子的传说。从前一名男子和一位科莫多龙“公主”结婚了,后来生下一对双胞胎龙凤胎。男孩是人,名叫格龙,女孩是蜥蜴,叫欧拉,他们生下时就分开了。当格龙长大后,一天他在森林中遇见了一头长相凶恶的野兽。当他正要用矛刺向野兽时,格龙的妈妈出现了,告诉格龙他和那只野兽是兄妹。所以以前当地人们和科莫多巨蜥能和平相处,但是现在却出现了科莫多巨蜥袭人事件,当地村民十分担忧。

8. 变色龙

天然调色板

俗名 变色龙

生活环境 树上

分布 非洲大陆和马达加斯加岛

生存绝技 身体有色素块 根据环境不同而变色

非洲的茂密丛林中,有一种树栖蜥蜴,善于变换身体的颜色,能将自己变得与周边的环境浑然一体:它趴在绿叶上就通体碧绿,而攀缘到树干上则又立即呈黄褐色。这一奇特本领自然引起了动物学家的极大兴趣,几经研究才发现,原来它的中枢神经能在光和温度的变化下或在其它反射作用的刺激下自动支配真皮下的颗粒细胞与色素细胞迅速改变位置,于是屡屡变色。人们在惊叹之余,便赐给这小动物一个好听的名字:变色龙。当然,变色龙并非华夏子孙传统概念中的龙,而且相去甚远。

是什么样的肤质使变色龙可以随意地变换颜色呢?变色龙的外层皮肤是透明的,下面还有三层皮肤,每层都有不同细胞,内含被称作色素体的色素,这使得它们具有改变体色的能力。第一层可以控制红、黄色素;第二层可以控制蓝色素;第三层可以控制黑色素。就是这些色素层在帮助变色龙变换各种各样的颜色。

在浩瀚大森林的万千物种中,变色龙只能算个弱小者,长不盈尺,重不过斤。虽然强食弱肉是大自然的游戏规则,但它有了变色的本领也可以活得很滋润。当遭遇强敌时,它瞬间的变色能让敌人难以发现,可逃祸避灾。而当它需要捕食时,与树叶、树干的同色又便于悄悄地接近猎物,无声无息地干掉它然后饱餐一顿,或者一动不动长达几个小时等待着猎物的到来。

由于变色龙没有外耳、中耳和真正意义上的面部表情,所以人们认为变色龙几乎是个聋子,它们主要通过远距离摆动身体进行交流。除此以外,变色龙在面对面互动时还能通过了解对方的肤色,来确定对方的心情,因此变色的方法除了用来伪装自己,还成了它们交流或者传递某种信息的重要方式。

变色龙根据温度、心情和紫外线改变肤色,直接告诉对方自己的意思。就如雌性变色龙怀有后代或者希望告诉雄性它们没有交配意愿时,橙色斑纹会变成咖啡色或黑色。愤怒的变色龙可能会变成嫩黄色,这是因为当它生气时,黄色细胞发生膨胀,阻碍下层的蓝光反射出来。当你看到变色龙的身体变成嫩黄色的时候,或许他心里正在想:“走远点!我烦着呢。”当变色龙感到很惬意,处于一种平静的状态中时,外表呈绿色,这是因为没有完全收缩的黄色细胞使一部分蓝光反射了出来。

拉克斯沃斯作为一位资深爬行动物专家,早在1960年就开始从事变色龙生活习性的科学观察,多年以来,他一直潜心研究变色龙是如何变色的,以及它在什么时间变色。拉克斯沃斯说:“变色龙变换体色通常只需20秒,当你在一转眼的工夫找不到它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耐下性子仔细去辨识,变色龙活动性并不强,也许你仔细辨认周围的环境后就会找到它。”

“变色龙”的寓意

契诃夫在自己最著名的小说《变色龙》里,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专横跋扈,欺下媚上,看风使舵的沙皇专制制度下走狗的典型形象,具有广泛的艺术概括性,作品以善于适应周围物体的颜色,很快地改变肤色的变色龙做比喻,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人们经常用“变色龙”这个名词,来讽刺那些常常在相互对立的观点间变来变去的人。

同类推荐
  • 音乐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音乐常识速读(速读直通车)

    音乐是大自然最原始的声音,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陶冶性情的熔炉,是带走寂寞的使者。音乐有着很多的形式,不同的乐器和演奏方式带来的音乐感受会有所不同,让我们一同走入音乐的这个充满魔力的世界,去了解和感受它吧!
  • 青少年一定要知道的奥运知识(全集)

    青少年一定要知道的奥运知识(全集)

    《青少年一定要知道的奥运知识全集》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从古代奥运会的诞生、波折到现代奥运会的重振、发展的不平凡历程;介绍了不同历史时期奥运比赛项目体系设置、比赛规则、奥运礼仪、历届奥运最出彩的项目、最闪亮的人物、最有趣的故事、药絮以及青少年最想知道的奥运基本知识
  • 南极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南极大冒险(科学大探险)

    乐乐淘是一个爱冒险的小男孩,在布瓜博士的帮助下,他与好朋友小猴一起进入南极,开始了冒险之旅。他们乘坐着阿拉丁的神奇飞毯着陆南极,乐乐淘随身携带的背包可以从中取出任何想要的东西,解决在旅途中遇到的问题;而飞毯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可以根据需要变化,可以变成雪橇、潜艇、轮船等等。在这个故事中,所有的动物都是拟人化的,它们像人类一样生动、可爱。在一位企鹅导游的带领下,通过他们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介绍了南极的美丽奇观,通过远程链接布瓜博士,解答他们所有的疑问。
  • 海洋馆漫游:海底宝藏新探

    海洋馆漫游:海底宝藏新探

    放眼全球,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都是海洋大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都在沿海地区。在当今国际社会,开发海洋、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已成为世界沿海各国的发展方向和潮流。海洋是一个富饶而未充分开发的自然资源宝库。海洋自然资源包括海域(海洋空间)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能源、海洋矿产资源、海洋旅游资源、海水资源等。这一切都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开采。青少年认真学习海洋知识,不仅能为未来开发海洋及早储备知识,还能海洋研究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 数理化之谜

    数理化之谜

    学习中也是乐趣多多,趣味无穷。当你小时候仰着头向你的父母询问着这个,那个“为什么”时,那也是一种学习,而这种学习是否带给你了许多求知的满足感呢?同时你是否会头疼于这种学习呢?你可以好好回忆一下这些经历,再作出回答。实际上,数学、物理、化学并非你所想的那么枯燥无味。除了一大堆演算以外,它里面也包含着无穷的神奇。本辑所辑的便是这些令人费解的神奇现象。若能通过此书的阅读激发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我们便是欣慰之至了。愿学生朋友们能早日遨游在科学的海洋里。
热门推荐
  • 金文与青铜时代

    金文与青铜时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拿破仑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拿破仑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法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人称“奇迹创造者”: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兼任意大利国王、莱茵联邦的保护人、瑞士联邦的仲裁者:曾经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领土,使法国资产阶级革俞的思想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 你有罪:诡案现场鉴证2犯罪升级

    你有罪:诡案现场鉴证2犯罪升级

    两年时间里,浴场岸边陆续漂来十四只女性脚掌,是空难受害者的残肢?还是海底冤魂的招引?活着的人,思维正常,工作正常,待人接物正常,但却穿着寿衣招摇过市,想象着自己是一具尸体。这恐怖的想法和行为,是被鬼魂附体?是被蛊惑操纵?还是另有隐情?碎尸杀人后,被丢弃到荒郊野外的尸体碎块却自行回到人类社区,是怨灵作祟?还是尸体的报复?……曲州市接二连三的发生离奇死亡事件,当地公安厅却不敢公布破案过程。诡异的现场,扑朔迷离的线索,谁能侦破其中的阴谋?真相,到底如何……看女法医如何拨开重重迷雾,通过蛛丝马迹锁定狡猾真凶?别回头!也许,凶手就在你背后……
  • 小寓言大智慧:写给爱创新的那些人看

    小寓言大智慧:写给爱创新的那些人看

    阅读《小寓言大智慧:写给爱创新的那些人看》可以学会用经济学家的思维方式,从经济学的视角来思考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你可以发现,这些寓言有的揭示了某一个经济学原理,有的反映了某一种管理理念,有的会告诉你某一种投资技巧或者励志方略。当我们心里有什么疙瘩解不开的时候,书中的寓言是浅显的,读一篇寓言,思考一会儿,也许疙瘩就解开了;当我们钻进了某个死胡同的时候,读一篇寓言,但是寓言背后所反映的哲理却非常的深奥。阅读《小寓言大智慧:写给爱创新的那些人看》,思考一会儿,也许就从死胡同里跳出来了;当我们在哪里跌了一跤。爬不起来的时候,回想一下曾经读过的某一篇寓言,也许就顽强地站起来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色彩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

    色彩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色彩与人的听觉、视觉、味觉、触觉等息息相关。蓝色的天空,纯白的云朵,翠绿的树木,火红的花朵……没有色彩,世界不会这么绚丽,生活不会如此多彩。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纵情弃妃

    纵情弃妃

    好痛!我一阵疼痛自我的下巴处传来,让我不由睁开了眼睛,却只撞见一双仿佛静夜星辰般璀璨而明亮的眼睛,不由愣住。他是谁?明明我那时正在车子上和一个男人打情骂俏,可是忽然,仿佛遭到了车祸,一阵猛烈的撞击后,我就晕了过去……接着我醒来,便面对着这个男人……压下心里疑惑,我紧紧地盯向那个男人,只见眼前的这个男子,真的是极品中的极品!他的双眉看起来修长秀美,却又是凌厉之极,恍若两柄锐利的柳叶刀。他……
  • 破虚

    破虚

    武仙,魂神,道法,幽冥,神通。五种修炼,惊天动地,又有何联系?一个高傲的生灵,将怎样一次次逃出生死劫难,踏顶世界巅峰,超脱生死,开创新天道?天地之间,规则的运行,洪荒奇珠的存在,残破的世界,太古的神魔,尽在其中。无穷无尽的手段,诡异通天的大局,人间爱恨情仇,恩怨纠葛,圣贤大义,民间百态,尽在《破虚》。
  •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马克·扎克伯格:后乔布斯时代的传奇

    Facebook是什么?这个问题恐怕连Facebook的创建者马克·扎克伯格(MarkZuckerburg)也说不清楚。有1000个人使用Facebook,就有1000种关于Facebook的定义。对于喜欢收发信息的人们而言,它是一个发布、收取信息的平台。Facebook是全球最大的信息发布平台,也是互联网上最大的分享网站。截至2011年12月31日,Facebook的网页上每个月有近75亿张图片、2000万个视频和6000万则新闻、 日志之类的新内容上传。这里上传的信息量如此之大,以致扎克伯格不无骄傲地说:“我们拥有整整一个世代里最具威力的信息传播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