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56200000007

第7章 民国二十年(1931年)(一)(6)

客:这个说做这好,那个说做那好,我不知究竟怎样好,所以觉著乱的很。

答:定则不乱,不能定是不知止的缘故。欲定当从知止上用力。言之体当止于和,言之用必适于当。和则不伤人之情,当则不激人之辩。伤情激辩均不若不言。人不伤我之情我易以和处,人不激我之辩我易以默处,人伤我之情我仍能和,激我之辩我仍能默,则是知行合一。不知止有不知止的实际,不能止有不能止的实际,知止有知止的实际,能止有能止的实际,成不了这个实际,就不是这个实际,学问是内里的,不是口头的,这知止能止才是知行合一。

三月二十四日

仍觉自己道理的力量小,非道理的力量大,如何能使小者大,大者小。

以公道处事,以恕道处人,以谦道自处,守此标准,可使小者大,大者小。如何能公、能恕、能谦?同声相应,同性相补,理之当然。自己的公不足,应以他人之公来补。自己的恕不足,应以他人的恕来补。自己的谦不足,应以他人的谦来补。不怕不足,只怕不补。言公、言恕、言谦是智,人皆能之。行公、行恕、行谦是德,非有德者不能。智可以益智,德始能补德,藉补贵智而尤贵德。

恒其为自成之阶乎,一次不足则十次,百次不足则千次,只要不已,一定可以补足。

恒之基在先立不易之方,而后恒之不已。人一己百,人十己千,何患不成。唯当恒之以渐,始不可求深。恒当其事,功不可图大。深与大皆不当也,终亦无成而已矣。

三月二十五日

勿做颐中物,颐中之物,必为人所除。勿见义而避,见义而避,必为世所弃。颐中物乎,义之任乎,辨别甚难,但辨别不可不清,一混则大错矣。

正乘乘是大加盈,正加加是小加盈,正除除是大减盈,正减减是小减盈。负乘乘是大加亏,负加加是小加亏,负除除是大减亏,负减减是小减亏。正加正乘是益,正减正除是损。负减负除是益,负加负乘是损。正号是盈,负号是亏。

三月二十六日

不为威迫易,不为情迫难。不为利诱易,不为善诱难。此次错成德之良机,失做事之势利,非迫于威利,乃动于情善。不错良机,可以为君子。不失势利,可以做豪杰。

三月二十七日

心之有所,其如官之有衙乎,征之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之事实,可以说心不在视所,则视而不见,心不在听所,则听而不闻。儒家亦云,之其所而辟焉,明言心有其所。释家言,有五十一心所,以无所住而生其心为学佛之结论。儒家亦以不之其所为不辟,以意必固我为当无意必固我所也。无意必固我亦即无所住而生心之义,亦即不之其所之义。心之于所,其为学问之关键乎。心之于所之所以为关键,其为学问之事实乎。儒家言所略而不详,释虽详言,但何以之善所,何以之恶所,亦未言其究竟,是做人学问尚无科学之途径也。

三月二十八日

问:孔子说:智者过之,愚者不及也,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什么是智者贤者的过?

答:佛是智者过之,耶是贤者过之。智者过之是智离开仁,是撂了爱人。贤者过之,是仁离开本,是撂了亲亲。

问:佛大慈大悲,岂能曰不爱。

答:但是爱人之理,不是爱人之情,是尽力于人之死,不是尽力于人之生。生死相合乃是人生的那一回事,情理相乘乃是人生的那一个果。撂了一半,就敢说便宜话,敢做便宜事。比方走路,若定了往而不返,一定要走下坡路,以省其力,正所以显其智也,故智者以利为本。智者是寓义于利,以为合义始能利,是为利而行义也。仁者是寓义于理,以为合义始尽理,是为安而行义也。前所言以谦道自处,犹不若易之以忠道自处。谦道是益己的,忠道是尽己的。谦道是顺人的,忠道是直人的。理寓于情,故理亦蔽于情。佛认情是理之障碍,故灭情而成佛,情灭尽而佛成。儒认情为理之寄托,故尽情而成圣,情尽尽而圣成,灭情成佛而清高,尽情成圣而中正。清高是智,中正是仁。情包住理,始成了个人。但尽情后之理与未包住前之理,质异而效同。未包住以前之理,充满于无量,尽情以后之理,唯我是具。以其效同于充满无量,故其效亦等于充满无量。人生之意义其在斯,人生之结果其亦在斯。

三月二十九日

论事理不可含有喻人之意,更不可带矜昔之形。一有喻人之意及矜昔之形,是自己已与现事离开,则闻之者亦必离开所论事理以拒喻与拂矜。此时两方之言词虽仍在题上,然神已乖其实矣。离者固错,以离应离者亦错。以错驳错,事理焉能明乎。

人之生也,当尽其性,并尽物之性。尽其性全其生也,尽物性显其用也。有理性者,固吾之同类也,有情者亦吾之同情也。有生者吾同生也,有成者吾同成也。同理者愿与之合其理,同情者愿与之尽其情,同生者愿与之享其生,同成者愿与之共其成。人固吾之同类也,无生物也、有生物也、动物也、植物也、亦皆与吾人有所同也。均足以愉吾人之情,兴吾人之趣,喻吾人之理,乐吾人之性也。皆助我者,非羸我者,皆我之与,非我之敌也。

同其理,人与我无间。同其情,动物与我无间。同其生,植物与我无间。同其成,无生物与我无间。无间则人与我同其理,动物与我同其情,植物与我同其生,无生物与我同其成。既同之也伤则共伤,全则共全。伤物之成,即伤己之成,伤物之生,即伤己之生,伤物之情,即伤己之情,伤人之理,即伤己之理。全物之成,即全己之成,全物之生,即全己之生,全物之情,即全己之情,全人之理,即全己之理。伤则共伤,全则共全也。

如是,则不动一土,不贱一草,不杀一禽为宜耶,非然也?理之生贵于情之生,有情之生贵于无情之生,生贵于无生,以贱养贵,是用之也,非伤之也。植物吸收无生物是发挥无生物的精华,动物吸收植物是发挥植物的精华,人吸收动物是发挥动物的精华,因用而伤之,正所以成其用也。然过量之用,则伤用,伤用则伤其同也,伤同即是伤己。成之伤之,间不容发,成其用则己同成,伤其用则己同伤,成之伤之,当细辨之。

佛学易于成也在灭情,乖于道也亦在灭情,既灭情也则不重生可矣。灭情而重生,则视人等于禽虫矣。努力于禽虫之放生,乃忌侧身政治,是置强杀弱、众灭寡之人道痛苦于度外,而念念于禽虫之被危,是反视人而不若禽虫矣,其亦错之至者也。人是人也,不当离开人道而成佛。儒则入于国家社会家庭之中,不泥于情,不背于理。其负责也,人溺己溺,人饥己饥,一夫失所其责在己,栖栖皇皇,尽力于义之所当为,由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必至物各得其所而后已。真是入世。其为学也,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朝闻道而始可以夕死,并无遗于出世,尽忠于内,乐在其中,诚于中,推恕于外,万物一体形于外,其生也乐,其用也宏,其结果也诚。较之抛情出世、离人拒物以求生外之结果者,其于人道之顺背为何如哉。

复张鹤峰函

鹤峰(培梅)如晤:

一别三阅月,两地睽违,殊想念也。二月初三日之手函及封面所书均悉。劳资合一只到个各人做下是各人的之公道程度,尚未到货恶其弃于地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不必为己之大同程度也。以制度而言,公道正为恰当。以圣人所期望于人者而言,大同方为满意也。来信所谓恐不合乎我国人之心理者,想系指世俗之人心而言,非指古圣贤之心而言也。至封面所云:借钱者亦有人格,此非借钱人出利与否之问题,乃是制度之问题。井田时代农夫,未有将所获无故分出三分之二与人者,今之佃农则必须分所获三分之二与地主。古之农夫不与,无碍于人格。今之佃农不与,非特有碍人格,且有碍于法律。此无他,私产制度有以致之也。古之农,养八口之家,尚有余。今之佃,养四口之家而不足,其劳苦古今未尝有异也。古之农,今之佃,劳苦同而所得不同。古之农八口之家可以全生。今之农仅凭佃而养家者,果有八口之家,必须制死四口,余四口始能不饥不寒而生。故今之纯佃,过四口之家,则不易生,此无他,养不足也,亦即私产制度继续的普遍的盗去佃农家家三分之二粟,亦即继续的普遍的杀死佃农家家之四口人。

人盗人盗也,制度盗人亦盗也。人杀人杀人犯也,制度杀人亦杀人犯也。人盗人其盗也小,制度盗人其盗也大。人杀人被杀者少,制度杀人被杀者多。人盗人怕皆欲除之,制度盗人反护之。杀人之人人皆欲去之,杀人之制度人反欲存之。此无他,人群欲之政治势力使然也。实则人盗当除,制度盗更当除;杀人之人当去,杀人之制度更当去。果有圣人出焉,其于杀人之制度,必不能一日容也。谓为尚非其时而不必言则可,谓为不合乎我国人之心理则不然也。

惟此理在中国埋没将三千年矣,若于埋没此理以后之历史中求此理不可得也。即于现在私产制度下之社会中求此理更属为难。只好从吾人心头求之。余到大连以来,身心俱好,惟忆及偕冯公出洋之志未能遂,是失自身社会国家之一良机耳,此外无动心者。

特复。山手

再若以地主虽获三分之二,其养牲畜、补农具、储籽种、制肥料、所费不赀,更加之以负担过重之今日地主并无大益为此,则不当也。负担重为偶然之现象,非制度之事实。至其开支亦正为资本,井田时之农人亦均会养牲畜补农具储籽种制肥料,且其为种田地之开支与国家之负担,按之光绪年间,亦不过仅合全收获之三分之一,故今之佃农,以所得三分之一可养四口之家。井田时之农及私产制下之自耕农尽其一人之能力,亦只能使八口之家不饥不寒也。此正所以证明全收获之三分之一为农田之开支与负担,为平常之事实。

山又及

三月三十日

昨游龙王塘之蓄水池,问其船主曰船可乘否,此念之动,贪之过也。水有我游多之何,水无我游少之何。我游之于水我多之何,我不游之于水我少之何。何不顺而乘,顺而不乘。问之念即贪乘之念也,故说是错。

宇宙有我多什么,宇宙无我少什么,我生忙什么,我死短什么。忙的尽是短的,就是道。忙的不是短的,就是痴。

问:“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是什么景象?

答曰:这是去了动的说不动的。动时劳什么,休时息什么,这劳的息的均是自己的,不是大家的,是动的。动时不劳休时不息的那个是静的,才是大家的,才是宝贵的。动是自己的,不动是大家的。只要你没有自己的全是大家的,自然感而遂通。

三月三十一日

星期原为养息人之身心,乃反纵情玩乐作践人之身心,世事中目的与结果相乖,若是之人者比比皆是。模仿人者当知所警戒。

逞智而得中讨厌,逞智而不中取辱。逞能而得中招忌,逞能而不中惹羞。

四月一日

同类推荐
  • 蕊韵留香:李宗蕊

    蕊韵留香:李宗蕊

    《蕊韵留香——李宗蕊》是为了纪念逝去的李宗蕊女士,也献给深爱她的人们。
  • 爱因斯坦自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爱因斯坦自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将通过爱因斯坦的自述和其书信。真实地反映他的生活经历、事业理想、喜怒哀乐、特立独行及其辉煌的一生。,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一位具有很高天赋和独特风格的德语写作家、音乐爱好者、哲人和社会活动家。他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位传奇人物,集多种角色于一身:丈夫、父亲、儿子、情人、良师、益友、犹太人、世界公民、社会良心、和平主义者、业余小提琴手、统一场理论的独行侠……总而言之,是“生活在他自己世界里的个古怪天才”
  •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精选了卓别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还我河山

    《岳飞传》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最重要的历史小说之一。全书20回,讲述了岳飞从一个贫家之子成长为一代名将,最后含冤屈死的悲壮生平。书中贯穿岳飞一生的主线如拜周侗为师的曲折,大战仇敌的紧张,抗击金兵的智勇,剿灭群盗的恩威并施,都描写得大气简洁,极富传奇色彩;虽然大开大合,然而并不粗疏,对生活细节的描写,尤其具有人情味。对人物的心理也刻画得细致入微。岳飞的精忠报国、顾全大局、仁爱谦逊,都写得极其充实。本书主要依据《宋史·岳飞列传》而作;采用旧式武侠小说的笔法,注重故事的布局结构,突出戏剧性与传奇性,充分、恰当地体现了岳飞一代名将的风采,确为一部超好看的岳飞传记。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从米店老板到台湾经营之神(1916-2008)读透王永庆这个人,学做人做事做生意。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从一家米店起家,创办了世界化工50强的台塑企业集团,他的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世人眼中成功者的代名词,被誉为“经营之神”。任何人只要从王永庆成功因素之中学到王永庆做事的理念、方法与毅力,也必定会有一番成就。
热门推荐
  • 穿越囧妃:宠你一世欢

    穿越囧妃:宠你一世欢

    一幅古画,让楚若尘穿越了,成为二王爷南宫雄的准女人。相士看面相:命犯桃花,母仪天下!命犯桃花:生命中有很多男人?或,受很多男人追逐?母仪天下:皇后。……一场说不清道不白的桃花乱,剪不断,理还乱。(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我是何塞

    我是何塞

    他,一个拥有超级手腕的年轻足球教练,翻手为云覆手雨,低买高卖节节高,玩转整个世界足坛!看他蛰伏东方,一步步走向世界!借力打力,一点点积蓄实力!我是何塞,上帝之下的男人,我就是辉煌的代名词!
  • 神兵天下

    神兵天下

    在这片神奇的大陆上,兵魂,是唯一的王道!人们凝气通兵魂,炼兵化成形——御兵杀敌,千里之外;布兵成阵,遨游虚空,破碎九重天,攀登大陆的至高点。御兵飞扬临天下,白袍藏刀为谁狂! 神兵天下官方唯一书友群:178522849,欢迎入驻!
  • 民国那些教育家

    民国那些教育家

    书稿详细介绍了六位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并适时地与今天的教育做对比,都认为教育的宗旨是人格的培养,对我们反思教育的功能,都非常爱国又非常重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引进,探讨教师的作用,明确家长的职责,他们是傅斯年、潘光旦、陶行知、叶圣陶、陈鹤琴及舒新城。他们都经历五四新文化的洗礼,寻找教育的出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都反对知识的灌输和现代科举制度…… 作者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教育有过重要影响的六位教育家,以通俗易懂、明白流畅的笔触对近现代教育所做的一次探讨
  •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世界最具财富性的企业精英(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

    《西游漫记》是一部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情景融汇、可读性强的游戏散文。《西游漫记》作者缪俊杰长期在新闻岗位工作,访问和游历过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法国、比利时、荷兰、西班牙、瑞士、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埃及、加拿大,以及泰国、马来西亚、朝鲜的部分二十多个国家,遍览各国名胜,访及上至政府首脑、财团领袖,及至异国民众、山寨土著,将所得第一手材料,汇于一炉。读者将同作者一起回望历史风云,欣赏世界之精彩。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一品佞臣无耻妃

    一品佞臣无耻妃

    一、护佑爹爹地位不容他人动摇,【非NP,拉帮结派,打压跟爹爹作对的所有官二代。二、和太子称兄道弟,扶持他顺利登基,袭承爹爹的官位,成为新一代佞臣。可是人生总有意外,当遇到那个与自己不同信仰的人,她的人生目标就发生了改变,不仅要当个佞臣,恶名昭彰。她是影视界一代天后,还要踏上奸妃的不归路…然而从佞臣到奸妃,这条路她走了很多很多年。与男人斗,你死我活,与女人斗,其乐无穷。演技出神入化。女主这个人:可弯可直能屈能伸,装得了正太,演得了御姐,晒得了下限,获奖无数,丢得起节操,玩得了小清新,咽得下重口味,揍过小太子,亲过冷皇叔,前敢近佞远贤,后敢放火翻天,能娶佳人嫁美男,纨绔子弟,敢毒舌吐槽耍腹黑,当过佞臣闹朝堂,扮过奸妃镇后宫。总之,她要把朝堂搅乱,把战场搅乱,把后宫搅乱,还有把男人们和女人们的心都搅乱。当她穿越成她,面对劣迹斑斑的过去,只能照单全收,施展极致演技华丽蜕变,翻手为臣,覆手为妃。谁承想…那些拿“他”当兄弟的王侯公子哥们想要扑到自己做断袖;那些曾经视“他”如毒蝎的名门闺秀们争先恐后地来表白;“他”很伤脑筋,到底是做纯爷们?还是选择当个小娘子?男主那个人女强PK男强,女扮男装,佞臣恶斗奸王,不坏不绝配,不爱不相杀。某男此生最大的心愿:扑倒某人,扒开“他”的外衣,还原女人本色;某女此生最大的骄傲:在某男行动之前,先下手为强,把他压在身下,然后…身为佞臣之后,“他”一生为之奋斗的两个目标是:她致力于将他收为裙下之臣,男主已定】她是坏事做尽的佞臣嫡子,他致力于将她变成他孩子的娘。如果说某男是S,那女扮男装的某女就是M,他们互相扑倒就是SM的过程。不过,到底谁是S谁是M,这还真难说!简单的讲就是:恶贯满盈的徐家“公子”被官二代的同窗揍了一顿死了。影视天后附体重生,自此顶着LOLI脸,决定让自己阴郁暴力好色无耻之名进行到底…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