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辉不满:“娘,你怎么就对唐姑娘那么偏见呢?”
张氏冷笑道:“她没来咱家之前,苏墨做事可从来不会耽误时间。她来了之后,苏墨的眼睛都钉在她身上,哪里还有心思干活?他们俩,哼哼……”
杜辉听她这么说,不高兴了:“娘,你胡说!他们是兄妹。”
张氏一脸鄙夷:“娘说的是实话,灵枢只是个养女,又没血缘!他们俩天天睡一个铺,一床被子,要没什么,鬼才信!我跟你说,你早点把放灵枢身上的心思给收回来,我可不认这种媳妇!”
张氏整日眼睛都在灵枢身上转悠,儿子那点心思她也早收在眼底。杜辉被她几句话说的脸都红了,她还不依不饶:“她有什么好?瘦得跟根杆似的,手不能提肩不能扛,养着做什么用?”
杜如谷咳咳两声,白了她一眼:“在儿子面前胡扯什么,吃饭。”
张氏不满:“这哪是胡扯?咱儿子是到了娶媳妇的年纪了。我说啊……”
她正要就杜辉的婚事开展长篇大论,外面传来几声大力的敲门声:“老杜!”
“好像是村长的声音?”张氏一边猜测着一边去开门,“灵枢、苏墨,你们两个死哪块天逍遥去了?咦,村长……还有李老……”
灵枢背后还跟着徐村长、徐夫人,还有村子里几位有名望的老人。这都是徐村长刚才去请来的见证人。
张氏还在发愣,杜如谷也跟着来到门边,发现来人后心里暗道不好,面上却只能热情招呼:“徐村长,什么风把您吹来了,来,进屋坐!”
众人一窝蜂涌进屋子,凳子不够用,杜如谷翻来覆去的寻凳子,徐国光皱眉道:“甭招呼了!这是晚饭时间,大家都还赶着回家吃饭,这里有件事要跟你们两口子说一声。”
杜如谷给张氏使了个眼色,道:“村长您有话就说,我们保证配合。”
徐国光点点头,严肃道:“苏家两个孩子来找我,说不慎把你们家的猪放跑了,怕你责骂,想去我家住几天。他们毕竟是寄养在你们家,就算是搬地方也要经过你们同意,你们两口子怎么意见?”
张氏一声惊呼,杀猪似的尖叫:“猪跑了?”
她连多问详细情况的心情也没有了,哭丧着脸就往外跑,杜辉连忙追了出去。徐国光也不拉他,继续对杜如谷道:“我刚才已经去看过,你们家猪栏坏了,猪全跑了。如果是别的乡亲找到你们家的猪肯定会还回来,希望你们不要迁怒于他们俩个孩子。”
杜如谷也是吓得脸色煞白,那几十头猪可是他们家的命根子!他恨恨的望了一眼灵枢,又不敢把情绪表露的过于明显,但是要他开口说原谅他又有点不甘心,只傻愣愣的站着。
徐国光也不催他表态,等过了片刻,张氏跑了回来,砰砰砰把地板踩得直响,骂骂咧咧,伸手就要打灵枢:“肯定又是这小贱人做的好事!”
灵枢灵活的一闪,躲到徐国光背后,小声:“婶婶,你又想打我?”
张氏气不打一处来,探手想去擒她,怒骂:“你做的事就是找打!”
灵枢躲躲闪闪,张氏死活也抓不到她,急的脸通红。
随行来的李老看不下去了,一把抓住张氏的手:“张氏,你怎能这样欺负唐小姐?看来外间传言你苛待苏少爷之事属实!听闻唐小姐还曾救过老杜一命,你非但不知恩图报,反而对她时常打骂,强令她干苦活,禽兽不如!这等事传出去简直是丢我们落霞村的脸!”
老人振振有词,众人纷纷指责张氏,张氏撒泼大叫:“你们不要被她骗了!她的一切……全是装的!她故意想捏着大家坑我们家。唐灵枢!你自己说,我的猪是怎么跑的?”
张氏怒冲冲的瞪着灵枢,一副要把她生吞活剥的模样。
灵枢缩在徐国光背后,被她一吼,身子一抖,浓密的睫羽蒙上一层薄薄的泪珠,无助的咬住唇角,将小小的粉唇都咬出一道深深的齿痕来。
张氏更加恼怒:“别装可怜!你敢对天发誓吗?就拿苏墨的性命发誓!”
这两个月,张氏发现灵枢对苏墨非常在乎,要灵枢拿苏墨来起誓,她定是不敢!
自始至终保持事不关己之态的苏墨这才微抬起脸,清眸扫一眼怒发冲冠的张氏。
片刻后,他又望向灵枢。
今日发生的一切都在他的视线之内,事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他心知肚明。
他只是有些迷茫,眼前这个楚楚可怜的她,和平日里乖巧可人的她,还有默默算计的她,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她?
灵枢的沉默不语让张氏觉得抓住了把柄。
“你们看,她不敢发誓吧?她根本就是……”
“住口!”正当张氏得意洋洋之际,杜如谷猛然喝止张氏,“就你废话多,把唐姑娘都吓坏了!他们俩只是孩子,你还和他们计较不成?都怪你,让他们去喂什么猪?”
张氏一愣,茫然的望着丈夫,丈夫居然不和她站在一边?
比起妻子的冲动鲁莽,杜如谷心思要细密的多,他观察着徐国光的表现后得出了结论:一向和他交好的徐村长这回是真要替苏家连孩子做主,此事只有赶紧平息认错,不然后果堪忧……
徐国光扫了一圈夫妻俩,这才道:“老杜,你明事理,你家内人,要好好管教。”
杜如谷忙道:“是是是。”
“今天我徐国光当着村中几位老人的面把话放在这、我们村去年修路、前年修桥都有苏家资助,苏家与我们村恩重如山,我们也绝不能有对不起苏家的事。当初我受苏家人托付,寻一户可靠的人家寄养苏家少爷,千挑万选才选中你们杜家,指望你们能善待这孩子。如果再有任何不好的风声传入我的耳里,我不光会收回两个孩子的抚养权,顺便连你们家房子一块收了,你听明白了?”
房子?杜如谷战战兢兢道:“明白……”
徐国光又道:“苏家两个孩子,该送去读书就送去读书,该去习武就送去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