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8400000010

第10章 靠一身本事干事业(4)

在学校脱产学习的三年里,他接触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金融业务人员。他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全面、系统地学习金融业务知识,深入思考自己的未来,详细地规划了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三年的学习生活,为他打下了一定的文化和理论基础,还让他养成了读书学习的好习惯,一改他“球皮子”的形象。

毕业后,银行按照他的意愿,将他分配到了金融管理科。这不仅给了他一个全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给了他一个极好的业务学习和实践锻炼的机会。他非常珍惜这个机会。

从此以后,他不再把打球作为主业,只是作为一种锻炼方式。他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业务工作和学习上。

那时候成套的业务书籍并不多,他就一本本地借,一本本地抄,用抄书的办法梳理了自己应该掌握的金融理论体系。后来,他把自己整理的资料编辑成一套完整的金融理论教材,在金融系统培训中使用。不仅如此,他还根据工作实践对这一套金融理论体系进行完善,这为他后来的工作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后来,他又先后在多个岗位锻炼过,这为他提升理论水平、提高业务能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使他对相关的金融理论理解得更深,业务能力更强、更全面。

由于他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比较出众,他很快由科长升为行长,再升为省会城市的中心支行行长。他原来的那些球友们现在再想与他一起打球已经不那么容易了。

马先生的文化程度并不高,仅仅高中毕业,很多银行职员应该掌握的东西他都不会,再加上他迷恋打篮球,基础就更差一些。他之所以能够很快赶上来,和他“进了银行就应该懂银行”的想法有直接关系。

文化基础并不能对人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即使是大学毕业生在银行不再进行自我学习,也是不能适应工作的。所以说,一个人真正的提高是后来持续学习的结果。

目标常常会决定学习的效率。

如果马先生仅仅是为了找个饭碗进银行,如果他的学习仅仅是为了应付工作,他最后就不可能成为行长,就不可能成为全行理论水平最高、业务能力最棒的人。

马先生凭着“进了银行就应该懂银行”的想法一直提升自己,成了银行业非常了不起的专家。同时,他也收获了相应的荣誉、地位,获得了可观的收入,他的岗位和社会地位被人羡慕。

所以说,银行职员应该充实自己的金融知识,提升业务能力,真正地懂银行!

别让银行遮蔽了你的“光辉”

银行的经营是一个群体性活动,个人的作用常常被忽略。银行的整个经营指标不会突显个人的贡献,因而在银行中,群体的协作非常重要。

正是因为银行活动属于集体协作性活动,个人的发挥就是每个银行职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如果不注意发挥个人的作用,就可能被银行整体的光辉所遮蔽,个人则显得暗淡无光。

各家银行都曾想办法加强考核,以确定每个人对银行的贡献度和贡献量,但是很难做到公平准确,无论怎样考核都不能使所有人满意,这个问题在提职、提级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就个人来说,必须要让人感觉到你的重要性,认可你的能力;要成为团体的核心,始终站在队伍的前列;带着队伍前进,而不是被别人带着往前走。

现在各家银行都注重对集体的考核,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总跟着团队去行动,突显不了自己,那你就永远是这个团队的跟班,而非团队真正的主人。

要想在团队中突显自己,就要有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尽管团队是在协作中完成任务,但是每个人在团队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所表现出来的这种不同就是业绩。之所以称之为业绩,与全行的考核有关系,对于不考核的工作,无论你怎样努力也无法使其成为业绩,它与考核项目的加分方式是不同的。

了解银行的整体考核办法和方式,就会知道组织当前最希望你做什么。了解组织的需求后,把你的资源和能力整合到考核方向上来,你的贡献才可能被清晰地展现出来。

计划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

尹先生原来在城市商业银行总行的计划财务部任副总经理,2009年竞聘到支行任行长。因为工作经历的关系,他一到支行就狠抓计划的执行。

尹先生在总行工作时,每年都参与制订全年的经营计划和全行的考核办法,他对经营计划和考核办法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他也更加了解总行怎样看待支行和营业网点的工作。

首先,他把全行总体经营计划在自己的支行进行细化,按照总行的要求制订本行的经营目标和任务,并按考核权重进行排序。

然后,他在本行进行目标和任务的分解,把具体工作分配到人,并定出本行的考核办法,让每个人每天的工作都可计量。

就银行的整体工作来说,任何一个支行都不可能使其所有的工作在上级考核中都排在前面,但是如果支行的主要项目排在前面,整体上看也不会落后。

他为了跟上全行的整体经营计划和考核,一直加强与总行的沟通。除此之外,他还非常注意研究监管政策走向和经济形势的变化,以便提前做好准备。

2009年,银行监管当局力推小企业贷款,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他经过研究发现,在这样的经济政治大背景下,银行本身也一定会跟进,小企业贷款额度和比例也会列入考核。他提早做好准备,调整贷款结构,想办法让一些小客户获得贷款指标。果然,上级规定:从下个年度开始,小企业贷款列入全行的整体考核。由于他准备得早,考核成绩自然不错。

他刚到支行时,为了稳住规模,做了一些保证金存款。后来他发现,政策不支持这类业务,他便想办法迅速解决保证金存款的替代问题。他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到了第二年,保证金存款仅作为数据,而不再赋予权重,他提前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考核排名提高了好几位。

他经常对全行的经营数据进行分析,找到其中的规律,为自己的工作提供帮助。

他对全行的统计资料分析后发现,随着全行规模的扩大,储蓄存款比例已经很低,这明显不利于资产负债的匹配和业务稳定。于是,他先从本行开始加大储蓄存款的考核力度,并加大储蓄存款的宣传,使得本行储蓄存款增加速度变快。接着他向总行建议增加储蓄存款的考核力度,得到总行的肯定。储蓄存款列入单独考核项目后,他的考核位次又向前移了几位。

对于那些非核心或者权重不大的工作,他也将其放在整体工作中考虑,并顺便做好,这也使得他在领导和同行中加分不少。

由于他总是主动把工作做在前面,甚至想在总行的前面,在总体考核中突出自己的优势,同时对工作总体的把握比较平衡,没有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2011年,他的季度考核位次均保持在前几名,他的声望和地位也逐渐突显出来。

实际上,银行职员总觉得自己在工作岗位上出力不少,可是得到的并不一样多,常有人愤愤不平,可是并没有多少人认真想过出力相同而收益不同的原因。

如果银行职员都能够像尹先生那样,把每件事都做到关键处,把每件事都做得有效率,把每件事都做得与众不同,其业绩就会突出,就会让人刮目相看,就能够在群体中突显自己。

尹先生做的高难度工作并不比别人多,但是他对所有的工作都做了深入研究,都进行了周密的计划,能够突出工作重点。

人与人的不同,不是表现在所有的事情上,而是表现在关键的事情上。

做好关键的事情,核心的内容就存在了,其他事情只是起到规模的作用。

优秀的职员一定知道组织上需要什么,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知道自己该做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展现出自己的实绩,知道自己如何能够在团队中被清晰地分辨出来。

银行是你用来画圆的一张大纸,它会根据你的能力和素质延展或收缩。只要你的圆心在这张纸上,你就可以尽情地画下去。

优秀的银行职员一定是把银行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他们会借助银行的舞台来成就自己,不会让个人英雄主义恶性膨胀。

优秀的银行职员一定是那些从不多事,却一身本事的人。

优秀的银行职员始终是那些持续学习、大胆实践的人。

优秀的银行职员一定能恰当地把握自己的职业素质与岗位工作的“存贷比”,严格控制工作中可能出现的“超贷”现象。

优秀的银行职员一定是乐于做小事,能够做大事,敢于做难事,做事有始有终,无论放到哪里都会闪闪发光的“金螺钉”。

就个人来说,必须要让人感觉到你的重要性,认可你的能力;要成为团体的核心,始终站在队伍的前列;带着队伍前进,而不是被别人带着往前走。

同类推荐
  • 让身心与梦想齐飞

    让身心与梦想齐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希望能够实现。但是,有多少人是为了实现理想做好身心准备的呢?
  • 三分能力 七分人脉

    三分能力 七分人脉

    生活中,我们不能缺少朋友。一个没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即使再有知识,再有技能,那也得不到施展的空间,工作、事业会困难重重。你的人脉资源越丰富,你所拥有的能量就越大,拥有了有效而丰富的人脉关系,也就获得了通往成功和财富的门票。
  • 做最好的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

    本书选取了胡适著作中关于青春、人生与理想的篇章,其中包括胡适对年青人在思想修养、能力提升、个性培养等方面的建议和引导。主题是关于青年人如何成就自己的人生,这是胡适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今年轻人在求学做人方面面临困惑时的最好引导,对当下的年轻人如何做最好的自己,过好自己的人生有很好的启迪作用。
  • 做人要有原则 做事要有方法

    做人要有原则 做事要有方法

    人生在世,无外乎做两件事:做人、做事。这两件事需要我们穷尽一生来学习和领悟,努力做到:做人有原则,做事有方法。若原则不倒,心诚者,人亦诚而应之;若方法得当,志远者,则千百事可为。
  • 一次面试就成功!当场打动面试官的100个职场智慧

    一次面试就成功!当场打动面试官的100个职场智慧

    每个人都要经历面试,有人总是失败,有人却能一次就成功。失败的经历大多相似,成功的方法却各不相同。世界是平的,职场是通的,即使经济不景气,也能找到好工作。坚持下去,成功就在下一站等着你!把握瞬间机会……
热门推荐
  •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口述实录

    梁漱溟是一位信奉佛教而又蜚声海内外的儒学大师,性格耿直,敢说敢为。他是毛泽东的挚友、诤友,也是一位身份特殊的老朋友,在三十多年的交往中,有过彻夜友好的长谈,有过面红耳赤的争论,也有在大庭广众之下针锋相对的吵骂,这其中的恩恩怨怨,让人惊叹,也让人称道……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举行开国大典,梁漱溟远在四川未能参加,据说,当天周恩来在天安门城楼上曾感慨地说过:可惜今天的盛会有两个人不在场,一个是梁漱溟,一个是邵明叔。
  • 私藏的情书

    私藏的情书

    如果你暗恋一个人,你会暗恋多久?如果你给一个人写情书,你会写多少封?如果你回头看青春,你会记得什么?本文讲述一个女子从10岁到25岁之间的15年美好年华以及她的781封情书的故事。这是一个慢热低调温馨浪漫哀伤的成长故事。谨以这781封情书献给曾经的暗恋、初恋以及没有结果的爱情,并祝愿所有幸福都能成永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理想生活

    理想生活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农家小地主

    农家小地主

    一朝穿越农家女,家长里短是非多。亲娘好赌成性,败光家产,欠了巨债,和有钱人跑了!亲爹病弱无能,半死不活。幼弟胆小怯弱,全靠年迈的爷奶支撑。家里还有不省心的大娘小婶。陈静握起小拳头,整治极品亲戚,哄骗恶霸债主,带领全家奔小康!看她农业高材生在异世打造属于自己的超级大农庄,当个农家小地主。俗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山村有远亲。眼见日子越过越红火,那些远亲上门了,连和人私奔的亲娘也回来了.........☆☆☆☆☆☆★★★★★★◇◇◇◇◇◇◆◆◆◆◆◆推荐好友种田文:《农家园里师》链接:《农家药膳师》链接: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代议制政府

    《论自由》主要从三方面论述了公民的自由权利。《代议制政府》是密尔政治学说的另一部代表作,是其多年致力于议会改革而形成的政治观点和实际建议系统化的结晶。
  • 李宗仁先生晚年

    李宗仁先生晚年

    李宗仁先生晚年,从竞选副总统到流亡海外最后归来,是一条曲折道路的晚年。程思远先生以亲身经历撰写了《李宗仁先生晚年——百年中国风云实录》一书,言人之所未言,是一份李宗仁晚年政治生涯的记录,为研究现代历史和李宗仁这一历史人物提供了可贵的史料。
  • 七方大陆

    七方大陆

    修习天地之力,以力量和智慧统治一方!离奇的身世,究竟是奴族后人,还是皓月王亲,又或是碧水传人!冰雪青竹,素颜黑衣,俯瞰天下雪峰;竹枝带血,冷目嗜杀,一式险招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