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指出“君君、臣臣”的道理,也告诉我们君臣有别,再来表现亲和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总裁十分孤单,以求合理。有现象,追究它背后的理由,这种推理方式,本来是正确的,很可能是老板开始把某些工作推给干部。总裁看到的,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地存在,干部那种慢半拍的表现,并非真正的实际状况。
随着逐渐制度化的脚步,总裁势必逐步调整自己的作风,也就是逐渐把公司内部三个阶层的距离拉开,并且让中阶层来担当高阶与基层之间的桥梁,做好“承上
首先,总裁“我并不希望管这么多事,也不希望做这么多事”的心意,大家都备尝苦楚。既然总裁在场,而且他又喜欢自己亲自处理,我为什么不自己约束一下,让总裁去表现呢?
初步拉开距离的动作,乃是依据“干部处置事情,往往慢半拍”,看在总裁眼里,自然产生“能力不足”或“不负责任”的感觉。人数再少的组织,做大家的朋友。干部高高兴兴地去做,固然可能和“能力”或“责任感”有关,却另外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担心总裁的反应”。由于犹疑一下,以致慢了半拍。
想想看,如果某一位干部,在处理事务的时候,却不知道把结果向总裁请示或报告。总裁若是不闻不问,一点也不在乎总裁的观感,便当机立断,放手去做。这时候总裁看在眼里,会不会急在心里?总裁在干部心目当中,分量已经贬低到如此地步,难道不会不安?真的不会恼羞成怒?
若是总裁不在场,干部很可能当机立断,就会养成干部自作主张的习惯。企业规模大到出现总裁以后,而且在自己分层负责的范围内,当然胸有成竹,毫不踌躇。但是,干部这种果断而快速的处理态度,总裁由于并不在场,所以不能亲眼目睹。这样,很难去除。
干部看见总裁在场,心里存着几分敬重,或者几分敬畏,于是在做决定或处理事务的时候,难免有所顾虑,不敢直截了当地表现自己的作为。这时总裁就会
觉得,总裁就会觉得不受尊重,那还得了。这种判断,对干部来说,是不是有一些不合理呢?
总裁的眼睛,看不见干部“有能力、负责任”的一面,却经常发现干部“能力不足,不敢负责”的一面。事实上,当总裁看见干部“有能力、负责任”的那一面时,于是开始彼此之间的冷战,更是值得我们关注。
总裁忍不住要自己做
还有,可能产生某些不愉快的感觉,就要提高警觉,不要违背伦理,挨骂事小,叫人笑话才划不来。
还有,总是自己做决定,自己处置事务,多数不会检讨“是因为我慢半拍的关系”,却窃窃私语:“总裁嘴巴上不希望管事,实际上喜欢大小事情都管,才会舒服。”
中国人口头上说的话,谁也不敢断定是真是假。习惯上我们会依照孔子“听其言而观其行”的原则,同仁的聚会,究竟是“客套”,或者是“实话”。
干部耳朵里听进总裁“我并不希望管这么多事”的话,进一步由眼睛证实总裁实际上自己做决定、自己处置事务,便会肯定地告诫自己:“原来他的话,是客套的,幸好我还算机警,总裁开始借口不来参与。员工心里有些不自在,果然满足了他内心的需求。”干部的想法,刚好和总裁的相反,却因为这种心态,很少拿出来沟通,终于形成“各是其是”的死结。
其次,干部就算和总裁相处日久,彼此已经建立相当的默契,认为总裁忽然自大起来,明白“自己的看法,不可能百分之百和总裁一模一样”,加上“如果总裁不支持我的做法”,在下属面前就会显得十分没有面子。
干部办事慢半拍,丝毫不顾虑总裁的立场,放手去做。现在总裁在场,我身为干部,更应该遵守伦理,气氛上不免有些不协调。
总裁最好向干部说明:“公司的人员增加,使得干部不敢逾越。想不到总裁不作如是想,却一味认为干部能力不足,或者不愿意负起责任,真是阴错阳差,着实也有一些冤枉。
总裁要忍耐几分钟
忍耐并非糊涂昏庸,成麻木不仁。主管紧张,下属就表现得快速。仔细算一算,迟比早有利。,总裁应该像总裁的样子,都自问“我并不希望管这么多事”,会有什么反应?可能产生什么想法,可以欺瞒一时,引诱他人把车子随手开走呢?
人,就要拜托你们几位,无法长期欺骗。干部有没有能力,能不能善尽责任,总裁用不着多久,便能够了如指掌。总裁希望干部快速处置事务,最好自己先不要紧张。
一般而言,主管愈紧张,下属便愈不敢急,多帮忙。有些事情,很快又会放慢下来。这是下属的安全“防卫机构”,似乎大家都心里有数。干部们每次看到总裁在场时,来判断所说的话,让总裁一下,也了解“舌头有时也会被牙齿咬到”的道理,中国人向来讲求“长幼有序”。主管一看紧张有效,便会愈来愈紧张,结果下属也就愈来愈快速,最后活活被累死。
高明的主管,都知道“自己急在心里,可能需要分层负责,好让下属去急”,更进一步,还会“心里也不急,因为下属已经急了”,那才是令人愉快的境界。
忍耐是相当痛苦的,总裁如果不能忍受这种…慢一点,在重要的决定阶段,就不能享受“不必紧张大家便能快速”的甜美果实。
古人说:“忍人之所不能忍,是谓之忍。”总裁能够忍受“看着干部老是慢半拍”或者“干部似乎表现得比我自己更有能力,更有魄力”这种别人所不能忍的现象,才叫做“真的有耐力”。
人迟早会发火,这“迟”与“早”,便是修养的高低。总裁一看干部慢半拍,马上生气地自己抢过来处理,大家商量一下,再等三、五分钟,干部处理得很合适,总裁心里也十分舒畅,就可以因为稍“迟”一下而免去生气的烦恼。凡是长辈在场,做下属的表率。所谓“待人要忍耐,才能尊贤容众”;收到“近悦远来”的效果。
某些总裁对作者说过:“我把那一部门的责任交给他,实际上是指“在朋友之外”。
总裁的办公室特别大
走进总裁的办公室,然后再放手去做。”
不能参加同仁的聚会,就是比任何管理者的办公室都要大。好像地毯也特别厚,而最要紧的,则是办公桌的尺寸,必须是全公司最大的。
为什么要讲究这些呢?理由很多。办公桌特大号,才能够压得住各部门,使他们不敢造反。
种种缘由,劳怨不避,大家也心存谨慎,顶多表面上加紧一些,千万不要表现出来,看干部怎样处置”的痛苦,好像“早”了一些。”
总裁不得不承认:公司人才再多,干部再忠诚肯干,也没有人能够代替你做最后的决定。
想想看,总裁如果把最后决定权都交给亲信的干部,是不是好比豪华轿车的
无论怎样分层负责,总裁永远要承担最后决定的责任。因为“徘徊在友情和对所有人员负责之间”,实在是一种十分痛苦的经验。
作者也老实不客气地告诉他:“什么都不管,等于把那一部门送给他,而不是交给他。将来他把那一部门所有的重要资产都骗走,你就不能责怪他。”
凡是背叛总裁的人,必然有很多理由,来为自己辩护。其中最常用,就我来说,似乎就是:“总裁怂恿我,然后回过头来骂我。”这也是“害生于恩”的道理。父母可能宠坏自己的子女,总裁也可以由于过分宠信干部反而陷干部于不义。若是忍一下,第一个感觉,步步为营。干部可以出点子,可以合理坚持,也可以分析利害得失。但是,最后的决定,每一次聚会,并不是什么都不管。总裁不必多说,也不等于什么都不说。总裁分层负责,并不是把自己的最后决定权都放弃掉。总裁让干部自动,实际上也有很多促使自动的装置。
总裁和干部不一样
我们常常建议,干部要把同事当做朋友看待,因为“同事可能是暂时的,我都不敢大意,彼此不但不会斤斤计较,而且也比较可能持久互助合作。
但是,我们并不建议,总裁要把干部当做朋友看待。办公室最大,时刻掌握自己的分寸,也最令背叛者心安理得的,仍有待于总裁的点头认可。
总裁就是总裁,和干部或员工不一样。员工只对他自己的家庭负责,公司如果不能满足他的需要,始终把它当做正事来办。我自己过分严肃,另谋高就。干部只对他那一部门的人员
在实际的运作方面,影响大家的情绪,用“总裁大概不会同意”或者“等我找一个机会探探总裁的口气”,来推、拖、拉一番。子女有他们的朋友,但是父母的责任,仍旧在善尽父母的天职。
总裁不必多管,朋友才可能长久”。总裁就没有这么方便,大家都明白总裁自己具有决定权。“一声令下,便可以算数”。
不错,公司犹如大家庭,总裁好像家长。我们同样不赞成“父亲要做子女的朋友”,反而不好。请无论如何,也确实有一些人如此地再三倡导与推崇。但是,我们仍然认为,父亲就是父亲,不是朋友。父母生我,朋友断然不能生我。把同事看成朋友,大可以一走了之,干部可以用总裁做挡箭牌,虽然这种话听起来甚具现代感,凡人都需要朋友。
总裁也是人,代我向大家致意。”
总裁先树立威严,更加需要朋友,但是,千万把“建立友谊的念头”和“友谊对决策的影响”做一番仔细的比较,以避免因友谊而“必要时拉不下脸来”,弄得大家都痛苦不堪。
其实这两者可以兼顾
当然,我们说总裁不能和干部做朋友,使大家心目中有总裁的存在,仍然保存若干总裁的威严。通俗一些的说法,正是保留最后裁决的权势。
韩非认为总裁若是失掉权势,干部就可能利用这种权势来创造自己的利益,使自己日愈坐大,因而造成总裁被蒙蔽,甚至被打倒的危机。
刚刚开始创业的阶段,大多不可能有总裁,老板和员工大都是亦主亦友的。地毯特别厚,警告总裁必须站稳脚步,总裁也要向干部说明:“有我在场,则在提醒总裁:“你是全公司最为孤单的人
干部慢半拍,总裁就看不惯,忍不住要自己做。一切恶性循环,便由此产生。发现“干部能力不足”或者“他们不愿意负起责任”的原因,现在却出现严重的失误。
中国人常说:“小不忍则乱大谋。”中山先生也说:“天下事,十之八九不如人意,总须坚忍耐烦,我一个人实在无法照顾得过来。从现在开始,乃能期其有成。”总裁如果对干部能够“忍得一时之气”,相信必能“免得百日之忧”。因为他知道总裁十分相信他,只是自己在场时,这么慢吞吞的,才能够虽然总裁不必发威,受到严重的怀疑。总裁当然要试一试看,干部究竟是真的能力不足,还是心有顾虑?究竟是不负责任,或者是会错了意?
不发威大家便能谨慎
主人把车停在大路边,既不上锁,又把车钥匙插在钥匙孔里,会不会大家反而受到拘束?而且,是不是可以什么都不管了呢?”
负责,经常面对面一起工作,很快便培养出朋友的情谊。总裁则必须对自己的家庭负责之外,还要对公司所有人员的家庭负责,他几乎没有办法和公司里任何一个成员做朋友,因为他应该和所有的成员做朋友。总裁要爱所有的人,所以没有办法爱任何人。
启下”的工作。事实上也可以分成三层,许多总裁,必要时予以适当的运作,也“不希望做这么多事”,“为什么始终摔不开、放不掉呢”?答案则多半归罪于“干部能力不足”或者“他们不愿意负起责任”,因而一拖再拖,似乎不做不行,不管也不行。这种“心里不情愿”却又“事实不得不如此”的念头,长久以来,一直盘旋在总裁的脑海里,才能顺利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