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7500000009

第9章 吃着碗里的,还要看着锅里的(3)

在参观过程中,代表团还遇到一件比较好笑的事情。当时,微软刚刚推出Windows 95操作系统,在产品发布会上,比尔·盖茨亲自演示,没想到居然发生了死机事件。这个插曲让华为代表团从紧张气氛中走了出来,连微软这样的公司都能犯错,刚刚走上国际化之旅的华为当然不用担心犯错了。

从1998年开始,华为加大了对美国考察的力度。当年,华为再次组队前往美国。出征之前,任正非召见了代表团,特意嘱咐道:“我们要定期派研究人员去美国,也没有什么具体任务,就是开阔下眼界,交一些朋友。”

话虽然这么说,但根据华为中央研究部(简称“中研部”)总裁李一男的安排,代表团中的刘平将要留在美国,目的是要学习美国的数据通信和芯片设计技术。这就是任正非的聪明之处,他不想给员工压力,希望他们以轻松的心情出征。

这次美国之行颇有收获,刘平在数据通信领域找到一家芯片公司,获得了一些技术资料。回国后,刘平根据这些资料在北研部成立了一个技术攻关小组,专门研究高速内部总线。后来,这个技术小组成为华为高端路由器Net Engine研发的核心成员。

另一位赴美国学习的员工叶青买回来一个芯片设计的数据库。虽然只是一个数据库,但作用很大,李一男评价说:“能买到这个数据库,你们去美国这趟就值了。”

此后,派技术人员去美国学习就成了华为的固定安排。对那些表现优异的技术人员,华为就会以奖励的方式安排他们去美国度假,顺便参观学习美国的先进技术。这种学习的作用开拓了华为人的视野,让华为技术人员逐渐了解和掌握了国际巨头的技术开发方式,并能够尽快洞悉产业的发展趋势,紧跟国际巨头的步伐,避免在技术上走偏。

郑宝用从美国考察回来后曾表示:“比尔·盖茨如果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话,只不过是一位高水平的软件工程师,拿800元工资而已。比尔·盖茨的成功在于他采取拿来主义,善用外来技术以创新产品、创新需求、创新客户、创新市场的经营理念和作为。”

华为作为一家中国企业,能在通信这样的高科技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保持和欧美发达国家的一流设备供应商处在同一阵营,显然受益于一直重视学习对手的先进技术和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

(2)涉足市场

华为从1993年成立兰博公司,开始向美国学习先进技术,到1998年在美国已经等待了5年。虽然在部分发展中国家打开市场、积累了一些国际化经验的华为,希望在美国市场上也有所突破,但还是很清醒地意识到打入美国市场的难度。因此,华为希望通过OEM贴牌的方式,通过摩托罗拉、朗讯等公司进入美国市场。

华为最早接触的是摩托罗拉,希望与摩托罗拉在GSM产品方面展开合作。当年,在无线通信领域,摩托罗拉的优势是基站系统,弱势是交换系统;而华为刚好相反,华为以交换机起家,交换系统是它的强项。应该说,双方如果能展开合作,无疑是互利双赢的好事。按照设想,华为打算将自己的移动交换机和摩托罗拉的基站设备捆绑,然后以摩托罗拉的品牌销售。

为了打开市场,华为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因为OEM生产只能获得少量的利润,对品牌推广意义不大。即便如此,摩托罗拉对华为还是不感兴趣,或许是为了拖住华为的步伐,双方的谈判一直悬而不决。虽然最终达成了协议,但像华为这样的合作伙伴摩托罗拉还有很多,因此远没有达到华为预期的目标。

此后,华为又将希望寄托在朗讯身上,希望为朗讯提供中低端光网络设备,以朗讯的品牌在包括美国市场在内的国际市场销售。不过不巧的是,2000年前后朗讯自身发展遇到了问题,实在没有精力理会华为伸出的橄榄枝。再后来,华为的实力渐强,让朗讯感受到潜在的威胁,更对合作心存排斥。

华为当然不会就此停住进入美国市场的步伐。2000年,华为在美国硅谷和达拉斯设立研发中心,既加强技术学习,也开始针对美国市场研发产品。事实上,2000年后,世界通信市场遭遇寒流,摩托罗拉、朗讯、爱立信、思科等几乎所有的国际通信巨头,发展速度都日益放缓,有的甚至出现了亏损。2000年,朗讯股价下跌99%,原有的3万名科研人员,裁掉2万多名;2001年,原本拥有近11万员工的朗讯,最后只剩下5万人。2001年年初,摩托罗拉也宣布裁员2500人。

然而,就在通信行业遭遇寒流的时候,华为由于市场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业务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反而因此异军突起,抢占了更多的市场份额。

2001年,在欢送国际员工出征大会上,任正非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太平洋”为题高呼:“我们要选择在这样一个世纪交换的历史时刻,主动地迈出我们融合到世界主流的一步。这,无疑是义无反顾的一步,但是难道它不正承载着我们那要实现顾客梦想,成为世界一流设备供应商的使命和责任吗?难道它不正是对于我们的企业、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乃至我们个人,都将被证明是十分正确和富有意义的一步吗?”

跨过太平洋,走进美国,华为针对思科的老巢发起了攻击。面对华为的咄咄逼人,深感威胁的思科无奈之际只能出了下策,选择诉讼华为。

(3)思科阻击

思科与华为的正面对决是迟早的事情。2001年,国际巨头们在通信行业寒流中自顾不暇,华为却逆势扩张,招聘了5000人的庞大队伍,其中大部分都投入到研发中。其中,以无线通信网络和高端路由器为主,而这两个领域正是思科最为强势的地方。在这些高端领域,美国市场占据超过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华为要想分一杯羹,当然不能放弃美国。

事实上,因为2002年在美国亚特兰大通信展上表现优异,华为产品开始在美国市场上逐渐走俏。让思科无奈的是,华为通信产品在性能上已经不逊于自己,而在价格上却低了至少20%。同时,由于刚刚进入市场,华为谦卑的态度也容易赢得客户的好感。

数据显示,2002年华为在美国销售额同比增长了近70%。在中国市场华为已经成了思科最大的竞争对手,在本土市场又遭到威胁,思科不由得紧张起来。

还有一个插曲,2002年秋,在巴西举行的一次招标中,华为的数据产品中标,赢得了400万美元的订单。第二天,思科公司负责此次招标的经理就被开除了。由此可见,思科已经将华为列为自己的强劲对手。

2003年年初,思科正式起诉中国华为公司及华为美国分公司,要求华为停止侵犯思科的知识产权。华为虽然没想到思科会采取这样的方式攻击自己,但还是显示出了一家国际化大公司的气概,有理、有据、有节地展开了反击。

思科提出诉讼的第二天,华为就发表声明:华为一贯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并注重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为了缓和双方的关系,华为随后宣布停止部分被指侵权产品在美国市场上的销售。

在双方纠缠不休的时候,华为并没有放弃在美国市场的努力。2003年3月20日,华为与美国的3Com公司联合宣布,双方将组建合资企业--华为-3Com公司。随后,3Com方面自愿出庭作证,称华为没有侵权行为。

经过近一年半的折腾,2004年7月28日,双方最终达成和解。

诉讼结束后,任正非说:“小输当赢!”这应该不是自我安慰。对于从中国走出来的华为来说,无论是从国家背景还是从技术底蕴来说,都很难在美国赢得支持。双方的和解,让华为增强了国际化的勇气和信心,同时也提升了其在国际电信产业的地位。

从2004年开始,华为国际化的步伐日益加大。2005年,华为的海外收入第一次超过国内市场。2009年,华为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通信设备供应商。2010年,华为的海外销售收入高达1204亿元,占比已经超过65%。

思科的阻击的确延迟了华为进入美国市场的时间。让人遗憾的是,当前华为在除美国之外的市场都突飞猛进,业绩卓著,但在美国始终遭受抵制。2010年11月,美国第三大移动电信运营商Sprint Nextel正准备与华为签署数十亿美元的合同时,接到了华盛顿打来的一通电话,只好放弃了对华为的选择;2011年2月,美国政府又迫使华为放弃对破产企业3Leaf的收购。

当然,换一个角度思考的话,正是因为华为国际化的强势,才引起了思科和美国政府的忌惮。如果华为只是一家很小的企业,恐怕思科这样的国际巨头也不会浪费时间和它纠缠了。

同类推荐
  • 有效用人的81个关键细节

    有效用人的81个关键细节

    当领导当到最后也只有“用人”两个字,因为只有用对人才能成大事。本书集结国内外大量成功的用人案例,提出领导者在用人、御人方面要注意的70多个关键细节,让您用人无忧。
  • 从零开始读懂销售学

    从零开始读懂销售学

    简单实用的销售书,总结了与成功销售息息相关的忠告和方法,提出了操作性强的销售技巧。帮助每一位有志成为销售精英人士提升业绩水平,走向成功之路。本书通过产品推介、客户沟通、客户谈判、成交细节等方方面面的介绍,让读者掌握销售中的各种细节问题,发挥优势,规避劣势,真正地以卖出产品为目标。
  • 销售沟通术

    销售沟通术

    十年积累,提示成功奥秘;一书在手,成就销售高手。在商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要想真正做到『以客户为中心』,就要经常换位思考,站在客户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如果销售人员能站在客户的角度,按照客户的要求去考虑问题,提供服务,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客户是永远不会将你拒之门外的。
  • 团队精神(大全集)

    团队精神(大全集)

    任何企业间的竞争,不仅仅是战略、财力、关系、人才等单方面的竞争,更是一个团队与另一个团队的精神竞争。弘扬团结协作精神对于建设好一个组织、一个企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华为狼道

    华为狼道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做代理起家,2009年跻身全球第二大信息与通信设备商,2010年成为世界500强企业,2011年入选首批“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位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一。20多年时间,华为逐步发展成一家业务遍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公司,以优异的成绩单演绎了什么叫做“中国企业的标杆”。华为做大做强到底凭什么?是其领军人任正非有背景?还是华为有秘密武器?《华为狼道》通过对华为的企业文化、市场扩张、技术研发、人才战略、危机管理、组织架构,以及接班人风波、不上市谜局等的剖析,揭开了华为迅速壮大的终极哲学——狼道。
热门推荐
  • 夏娃一号(两性港湾丛书)

    夏娃一号(两性港湾丛书)

    瞧,在两性港湾里,有两条船,一条叫亚当号,一条叫夏娃号。它们轻轻相拥,幽幽唼喋,在远离风暴的地方创造风暴……哦,在两性港湾里,泊着亚当号、夏娃号。召唤它们的是港弯的温馨,托载它们的是永恒的波涛……本书是《两性港湾丛书》之—“夏娃一号”,书中所收录的散文作品,作者们用它们细腻的手笔,讲述了一个个充满回忆、温馨、浪漫、悲伤与欢乐的男女的内心世界和感情世界。
  • 幸福背后的心理秘密

    幸福背后的心理秘密

    你不可不知的“幸福指数”——“幸福指数”的概念起源于30多年前,最早由不丹国王提出并付诸实践。他认为,不丹这样的小国不应该跟着别人走,不应只是单纯注重GDP的发展,而应该更全面地重视人们的幸福感。幸福比GDP更重要。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多年来,人均GDP仅700多美元的小国不丹,人民的生活总体来看算得上比较幸福。
  • 轮回千年:倾世女娲红颜劫

    轮回千年:倾世女娲红颜劫

    她一朝穿越,却为天命而生,宿命之间徘徊左右;他真心相伴,愿得一人心,却终究抵不过天道作弄,可他却不信这天命;魔道妖道又如何,我要用这剑逆天而行!不斗不相爱,一斗疯狂爱,且看霸道男如何捕获女神心!
  • 赌后倾城

    赌后倾城

    她,24世纪的皇家赌城掌权者,人送外号‘黑玖瑰’,拥有的财富,权势,足以颠覆一个国家。然,却因为一个男人,被自已的亲生妹妹背叛,一入阿弥地狱,奈何桥上帮着黑白无常坑了孟婆一把,让她老人家一气之下把她踹了个重生,成了苍古大陆烈焰帝国风家的嫡生千金小姐,从此,懦弱无能的千金小姐恍若凤凰涅槃,风华独立,傲视世人,一身赌技令无数人折服。【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建筑知识

    建筑知识

    《建筑知识》是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推荐教材之一。内容按照《高等职业学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的指导思想和该方案对本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进行编写,重点突出职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提高
  • 韩娱之我为搞笑狂

    韩娱之我为搞笑狂

    杯具的人生不需要解释,莫名的魂穿成棒子,莫名的被夺舍,莫名的被逼当搞笑艺人,罗凤恩带你领略2017的韩娱故事。 2017年女团盛世已经过去,曾经盛极一时的女团也逐渐凋零。少女时代经过队员退团,解约,恋爱,结婚等一系列的冲击已是昨日黄花。生在傻帽公司给了少女时代坚实的后盾和更广阔的天空,当她们人气不在时带给她们的是悲哀。 求收藏...求推荐....有啥求啥,因为我什么都没有。本书前期巨坑,如果能坚持下来将会看到什么叫没有最坑只有更坑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你来自彩虹天堂

    你来自彩虹天堂

    全书收录张芸欣出道十年来最经典的青春小说作品,内含张芸欣海量成长足迹照片和全新撰写数万字新加坡留学故事,带你走进专属于她的彩虹天堂。以这本《你来自彩虹天堂》纪念景安城的《浅蓝深蓝天》青春里的《仲夏夜之星》,打开我们的《胡桃夹子》看《飞鸟穿越换日线》,我手捧《樱花蜜糖》带着《99年以前的彩虹鱼》去往《双子星球》在《南国北岛》听《停留在1997年的第一场演唱会》,他们在唱《陌时绿如歌》,那时候《秋水共长天一色》《花开成海》……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最强世子妃

    最强世子妃

    莫名穿越,拥有了奇异的系统,完成奇怪的任务,就可以获得系统奖励,面对各种奇异的任务,事情脱离了掌控……与各种帅哥美女斗。最后走上了最强世子妃之路。【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