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档案
全名 居斯塔夫·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
国别 法国
生卒年 1821—1880
出生地 法国卢昂市
爱好 独居、冥想
成就贡献
19世纪的法国文坛可谓人才辈出、群星辉映,蔚为奇观。缪塞、乔治桑、巴尔扎克、福楼拜——在众多的天才作家中,福楼拜被后世公认为是继巴尔扎克后成就最大的作家。他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深刻批判,对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的出色描绘,对生活细节的重视,对文学语言明晰性、准确性的刻意追求,以及客观冷静的艺术风格都使他的小说艺术别具一格、引人注目。
《包法利夫人》是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小说通过包法利夫人不幸的婚姻、恋爱遭遇,深刻地表现了社会生活和市民阶层的精神面貌。《包法利夫人》问世于1856年,讲的是一个发生在外省乡村的故事。女主人公爱玛,是卢昂附近拜尔斗田庄农民卢欧老爹的独生女儿。爱玛13岁时被送进修道院寄宿学校学习。在修道院沉闷、单调的生活中,表面虔诚的爱玛从道士们神秘而引人遐思的布道中;从弥漫着浪漫主义情调的宗教作品中;从修女们私下传阅的传奇小说中窥见了上流社会妇女们的风流情事和奢靡生活的全貌。青春萌动的爱玛沉湎其中不能自拔,只得被送回家中。在田庄冷清的日子里,爱玛遇上了来治病的包法利医生,两人产生了好感。于是,等包法利的病妻一死,他们便结了婚。但是满脑子浪漫奇遇的爱玛不久就对平庸而呆板的包法利失去了兴趣。不久,应邀到侯爵家赴宴的爱玛被豪华放纵的上流社会生活大大刺激了一回。很快爱玛遇到了年轻的练习生赖昂。赖昂的出现激活了爱玛压抑已久的情感。赖昂走后,风月老手罗道尔夫又瞄上了美丽出众的爱玛。在罗道尔夫精心设计的情网里,爱玛越陷越深。镇上的投机商人勒乐趁机找到爱玛,撺掇她赊购各种奢侈品以供挥霍,使爱玛的债台越筑越高。对包法利完全失望的爱玛梦想着和罗道尔夫私奔,去过自由幸福的生活。岂料卑鄙的罗道尔夫根本不愿为了爱玛而牺牲个人的自由,竟然事到临头无情地抛弃了她。绝望的爱玛大病一场后,到卢昂散心,在卢昂意外重逢正在做练习生的赖昂。两人很快重温旧梦,在卢昂频频幽会。为支付两人寻欢作乐的巨额开销,爱玛不惜一切手段弄钱,终于使债主勒乐找上门来。这个心肠狠毒的家伙,为讨回债竟然诉诸法律。爱玛被迫四处奔波,分别向赖昂、向银行家、向公证人、向昔日情人罗道尔夫借钱,均遭拒绝。走投无路的爱玛只好服毒自杀,一死了之。
在这篇小说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历史事件,没有显赫一时的贵胄王公,讲的不过是一个外省女子平凡而悲剧的一生。那么,爱玛的悲剧是由谁一手导致的呢?不难看出,杀死爱玛的是那个罪恶的社会。引诱爱玛陷入不切实际的幻想、堕入罪恶情欲深渊的是资产阶级社会的腐朽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也是平庸、卑俗的社会环境,更是勒乐、罗道尔夫、赖昂等一批虚伪自私的无耻之徒。所有这一切构成了一张魔网,使一个美丽、纯洁、对幸福生活抱着天真幻想的农家少女不知不觉地陷入其中,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深渊。
福楼拜通过爱玛这一典型形象的塑造,不动声色却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19世纪中期的法国利己主义根深蒂固,社会风气腐败透顶的现实,寄寓了作者对女主人公的深切同情。
福楼拜对文学创作有自己的独特看法和主张。他认为作家对待自己的作品,就像上帝同它创造的这个世界一样,应该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一种客观的立场。他反对作者介入作品之中,破坏作品的和谐。同时,福楼拜非常重视作品艺术形式的探索,认为形式重于一切,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他的这些观点在《包法利夫人》中得了很好的体现。
除《包法利夫人》以外,福楼拜的重要作品还有《情感教育》《圣安东的诱惑》《萨朗波》等。这些作品同《包法利夫人》一样,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面貌,表达了福楼拜对社会、历史、人生和艺术的独特领悟和深刻见解,为人类提供了一笔丰富的精神财富。福楼拜的艺术主张和创作实践对现代主义文学有深远影响。
生活故事
福楼拜的母亲是一位孤儿,受母亲性格的影响,福楼拜的性格从小就显现出忧郁、孤僻、古怪、深思的一面。由于父亲是一位医生,从小生活在医院阴郁、灰暗的环境中,福楼拜从幼年开始,就经常趴在自家窗前,呆呆的望着医院里那些苍白瘦弱的病人。毫无疑问,人生的痛苦就在这呆望中给他幼小的心灵投下了阴影,加之成年后他体弱多病、生活颓废、放浪,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极度失望,使福楼拜很年轻就变得异常悲观和沉沦,常常只有靠抽烟和写作来排遣心中的郁闷。
1841年,福楼拜按父亲的意愿进巴黎法学院学习。但是他对法律却毫无兴趣,因为他爱好的是文学。枯燥无味的法律学习使福楼拜厌倦不堪,身体也更差了。有一天黄昏,福楼拜外出时竟然晕倒在地。从此以后,他就得了一种类似癫痫的怪病。这种病说犯就犯,连医术高明的父亲也奈何不得,以为他必死无疑,绝望的父亲甚至为他准备了后事。然而,福楼拜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一直活到了58岁。并且正是因为患了这种不可思议的怪病,他不必再学习法律,可以从事自己深爱的文学创作了。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福楼拜一生不仅病魔缠身,而且十分孤单,没有妻子,也没有儿女,晚年生活尤为凄凉。先是好友布耶的去世,接着是普鲁士侵略军士兵的骚扰,再是母亲去世,最后是外甥女的破产。弄得福楼拜差点卖掉住宅,沦落街头。这个可怜的人说:“我孤独,永久孤独,我觉得我走过了无尽的寂寞,走向我所不知道的地方。同时,我自己就是沙漠、旅客和骆驼。”1880年5月的一天,福楼拜在全身痉挛中昏厥而亡。
但是,这个孤独不幸的人终生不曾放弃他钟爱的写作。他从小就迷恋文学,爱听《堂吉诃德》的故事,10岁开始写剧本,16岁发表处女作。他说:“人的灵魂离不开诗。”他以写作来寄托自己的理想、情感以及他那难以摆脱的忧郁和深入骨髓的悲观。他的写作态度非常严谨,常常为一个词、一句话斟酌很长时间,这一点对他的学生莫泊桑影响很大。正是这种“十年磨一剑”的执著和耐心使他的作品拥有经久不衰的魅力。
福楼拜终身未婚,但是他却有过炽热的恋爱。福楼拜同女诗人高莱夫人之间长达八年的恋爱说起来饶有趣味。高莱夫人初识福楼拜时,似乎并没有觉得这个25岁、初涉文坛的青年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不久以后,她就被福楼拜的才华深深地吸引住了。她不顾一切地爱上了他,心甘情愿地做了他的情人。但是,福楼拜是一个感情深沉、性格古怪的人,他一心爱着高莱夫人,却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她的求婚,因为他害怕结婚会降低他的热情,葬送他们的爱情。高莱夫人感到受了冷遇,心里很不平衡,也很不甘心,她千方百计报复福楼拜,甚至把旧日情人的书信寄给了他。不料,福楼拜毫不“领情”,无动于衷,反而感谢她的信任和忠诚。他越是冷漠,高莱夫人就越嫉妒,最后连福楼拜的那把座椅也会使她醋意大发。这真是人类爱情史上少有的事。
福楼拜是一个专注的人,从小就有一股追究事物根底的痴劲和傻劲。他六岁那年,老仆人彼耶看他傻得可爱便逗他玩。他对福楼拜说:“你跑到厨房去看我在不在?”福楼拜不知道这是彼耶在捉弄他,果真直奔厨房去找他,还极认真的询问厨娘,惹得仆人们哄堂大笑。
传世名言
大作高明之处,在于真实而不平庸,伤感而不矫饰,诙谐而不低俗。
生平大事
1821年12月,出生于卢昂市。
1841年11月,进巴黎法学院学习。
1856年,长篇小说《包法利夫人》问世。
1862年,写成长篇历史小说《萨朗波》。
1869年,完成《情感教育》的写作。
1874年,发表《圣安东的诱惑》。
1880年5月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