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41900000034

第34章 悲剧之外的一种美丽(3)

我父亲要求我,今后凡是我写的东西,不管是诗还是小说,都要交给他亲自过目之后才能发出去,以免在政治方面出一些不该出的问题。他说,这是对年轻人真正的爱护。现在虽然粉碎了“四人帮”,文学创作的环境比过去宽松了,一批外国文学作品也“解冻”了,但你们太年轻,只顾着乱兴奋。你知道吗,忽略了政治的兴奋所表现出的是什么?是张狂,是忘乎所以的张狂,那是要犯大错误的。既然你跟龚巧明、周力和徐慧他们是好朋友,那你就应该赶紧提醒他们,再这么写下去是很危险的,说不定上面有人会对他们采取措施的。那样的话,这些有才华的年轻人可真是太可惜了。

父亲瞥了我一眼,然后又埋头继续翻看那份大《内参》。我能感觉到,他给我的那一瞥是意味深长的,那是当年“地下工作者”时常使用的一种卓越技巧——不露声色的暗示。

他在暗示什么?

夜色中,我骑上自行车往周力家去。一路上我都在想,天这么晚了,周力睡了没有?也许他正在编辑或是校对下一期《锦江》的稿子,我该怎样以“政治”的道理来劝阻他?还有你,我已经管你叫巧明姐的这个人,你正处于危险境地却可能毫不知情,我有责任保护你,我来啦……我越骑越快,周围的一切都看不清了,终于在一个拐角处被另一骑车人撞翻倒地,我顾不上听他向“解放军叔叔”的道歉,忍了肘部的痛,赶紧跳上自行车飞奔而去。

周力还没有睡,他在这个玫瑰落红的夜晚,静静地读着《约翰·克利斯朵夫》。这本书和《红楼梦》被他称作“床头书”(经常要看的书),他说他这辈子至少要有计划地看五遍。

我把《锦江》的“工本费”拿给周力,他不要,说是没有这个必要了,今后也没人再收“工本费”,因为《锦江》已经停刊了。

看来,我父亲的那些话还真有点儿“言之有理”。借着台灯的灯光,我不由吃了一惊——周力的眼眶像是突然间陷了下去,脸上深深刻着情绪失落的痕迹——也许是我自己的情绪失落,因为在此之前,我对《锦江》很快要发表我的“处女作”还满怀信心。《锦江》的停刊,对我的这种信心,或者说是我的虚荣心,简直是一个灾难性的打击,这似乎预示着一个所谓“文坛新星”的升起之日会遥遥无期。

为什么非要停刊呢?编辑在选编稿的时候,稍微作点儿“政治”的删改不就什么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吗?

记得几天前周力还兴致勃勃地跟我讲,《锦江》第四期的封面设计如何如何大胆新颖,将会给读者带来如何如何的振奋心情……然而此时此刻,他似乎正以疲倦的神情向我郑重宣称,从此决不再写任何文学作品了。他告诉我,省委宣传部的某位领导找他谈了话,如果《锦江》再不停刊,组织上将考虑他的党籍问题。

这的确是个严重的问题。作为一个“老革命”的后代,他的骨子里从来都是想为我们党歌功颂德的。再说,他在野战部队也是下了很多功夫,吃了很多苦去“挣”表现才入的党,怎么可以轻易就把党籍给丢了呢?

我想到了龚巧明,她不是党员,但她是不是想争取入党我不清楚,于是问周力,那……龚巧明会不会也跟你一样,从此不再写任何文学作品了?

不会的。巧明是个天使般地精灵,她总会为她的理想找出一万个理由而欣喜若狂,她肯定会在文学道路上一直折腾下去的。

三年后,龚巧明果然还在折腾——去《西藏文学》杂志社当了一名编辑。她是喜好在遍布荆棘的崎岖路上折腾的那种人。拓荒者披荆斩棘般的折腾过程,会使生命的步履愈显活泼而富有激情。

我是怀着敬重之情去跟她见面的。在她那间窄小杂乱的宿舍里,她激动地尖叫,呀——你也来西藏工作啦,早该来啦早该来啦……

也许是职业的习惯,她连连问道,你那篇小说稿带来没有?带来没有?有其他稿子也行……《战友》这个标题太平淡,不过问题不大,平淡就平淡吧,但要平淡得有点儿味道,当然,关键还是故事要生动……

她建议我再好好读一读苏联作家亚·索尔仁尼琴的《癌病房》,好好读一读军旅作家徐怀中的《西线轶事》。她认为,《西线轶事》是我国新时期军事文学的里程碑。

由于她太忙,或者说太喜好折腾——要组稿、编辑,还要去偏远农牧区和边防部队体验生活,甚至有谁未婚先孕需要堕胎的这类事情她也要去操心,因此,她没时间跟我细论《战友》的修改意见。

后来,我把这篇小说改为《二十号病房》,她替我转给了《西藏文学》的副主编秦文玉。

我试图通过一个普通病房的窗口来凭吊我那些牺牲的战友,并且重新认识和理解他们的价值。不论这篇“处女作”成功与否,我都将它视为我写给战友的一段鲜红的誓言和一副心诵的挽联。

我一直希望读到龚巧明的新作,可是不知为什么,自从她到西藏工作以后,几乎再无作品问世。我很想弄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但又怕伤了她的自尊心。一日,我终于忍不住,怯怯地问她,听说你很久不发表作品是因为“才尽”了?

听说?听谁说?

我笑。反正有人这样说。

其实,这话是听跟我在一个院子里长大的朋友洪历伟说的。洪历伟跟龚巧明很熟,这不仅仅是因为他的弟媳徐慧是龚巧明的川大同学,更主要的是龚巧明曾经有一段在洪历伟所在部队体验生活的经历。

那个部队是有着“天下第一团”美称的汽车团。龚巧明作为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去那里体验生活的女性,来到以各项工作都要力争第一而令人刮目相看的九连。当时的连长刘恒和指导员洪历伟正年轻,朝气蓬勃得犹如站在太阳的边缘,嘴里随时畅诵滚烫的青春语言。他俩的父母都是当年背着背包,靠两条腿步行进藏的“老西藏”。大概就出于这个缘故,他俩有一整套自以为从父辈那里承接下来的带兵方法,手下一百来个大吃“苦头”的兵却很服。

一次,九连在全团内务卫生评比中得了个第二,挂了很久的流动红旗就这么“流”到别的连队去了。九连的兵们便都不敢拿正眼去看一看连长和指导员的脸色。心肠很软的龚巧明当然看不过去,当然要为兵们鸣不平。她以亲近孩子的爱来润泽兵们犯愁的脸,说,不就是一面小小的内务卫生流动红旗吗?有啥了不得,改天我给你们做一面房子那么大的流动红旗,绝对“流”不走。

岂料一个心眼护着连长和指导员的兵们并不买她的账,只狡黠地对她笑笑:你不懂。

对于龚巧明的成名之作《思念你,桦林》《长长国境线》,兵们并不特别欣赏。尽管龚巧明的文笔很漂亮,故事也编得很不错,但那些故事离兵们太远。兵们有自己的故事,有许许多多“高万丈公路”的故事——

那次,全连出车去边防执行运输任务,一个由拉萨来的长途电话通知连里,张老兵的妻子携女儿来队了。连里特批张老兵速返营房与妻子女儿团聚。临行时,张老兵记起妻子来信说过,女儿梦见爸爸给她买了一件红裙子。他就真的去镇上买了件大红色的小裙子。不料在返回途中遇到雪崩,张老兵被连人带车掩埋在雪堆里。人们将雪挖开时,只见他蜷缩着僵硬的身躯,十根手指死死攥住冰冻成壳的红裙子。

红裙子早已被十指洞穿,已经不可能取下来了。如果要取,就只能用火烤了以后再用剪子一刀一刀地剪下来……张老兵女儿的“裙子梦”遗落在“高万丈公路”上,永远寻找不见了……

哇——龚巧明猛地把脸埋在膝盖里:别讲了,你们干吗要这么平静地把这样的故事讲给我听,别讲了……

龚巧明在屋外堆了个雪人,以寄托对“红裙子故事”的哀思。洪历伟一脚把雪人踹了。龚巧明气坏了,说,你这家伙,我永远不会原谅你。洪历伟没生气,说,“天下第一团”的人都不需要眼泪。

似乎就在那一瞬之间,龚巧明说她更理解了兵们,停下自己的创作,全身心地扑在了兵们身上。她办起了文化补习班,有谁出车没上课,她等到深夜也要单独为他补上。她父亲来信提醒她:你的眼睛不好,千万要仔细保护。

可她仍然戴着八百度的近视眼镜给兵们批改作业。谁要是写了一首哪怕很蹩脚的打油诗,她也要一边叫着“惨不忍睹”,一边逐字逐句地帮着修改。连队参加团里的篮球比赛,她自我举贤当了“拉拉队长”,你就看球场上自始至终呈现一派……杀气腾腾的景象。九连的兵甭管谁上场,都有股“一拼到底,打死拉倒”的劲头,甚至“重伤不哭,轻伤不下火线”的感人场面也时有出现。一时间九连横扫篮球场,所向无敌。连长和指导员的脸上幸福出龚巧明很喜爱的那种颜色,龚巧明就很高兴地背着手风琴,和兵们一起去参加团里的歌咏比赛。随着一曲雄壮激昂的“二呀么二郎山,高呀么高万丈……”龚巧明和兵们全都融进了“高万丈公路”。全团官兵情不自禁地合着节拍击掌高歌,把一个个讲也讲不完的“高万丈公路”的故事唱成一首首动人心弦的赞美诗。

龚巧明要离开九连了,兵们用包饺子的方式来送她。饺子包好了,煮在高压锅里了,可是没人去揭锅。因为揭了锅,就要吃饺子,吃了饺子,她就要走了。一大锅饺子成了“面片汤”,饺子没吃成,可她还是走了。

兵们列队欢送她,行军礼向她致意。平时口才很好的她却半天说不出一句话。良久,她终于颤抖出一声,“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新一代最可爱的人”,深深鞠了个躬,蒙住脸转身跑了。她不愿意兵们看见她的泪。然而,不相信眼泪的兵们却流下了泪——男子汉的泪。

1985年9月的一天,龚巧明搭一辆军车去边防采访,从林芝给洪历伟来信说,如果这次不翻进尼洋河,回去我们还包饺子,该死的饺子……

没两天,噩耗传来,她真的翻进了尼洋河,永远属于了尼洋河。

这个不幸的消息是《西藏文学》的副主编秦文玉告诉我的,我又转告给洪历伟。我记得那个阴沉的傍晚,秦文玉泪眼汪汪地说,龚巧明刚才回拉萨来了,今后,她哪儿也不用去了,她哪儿也不能去了,就只能活在我们这些朋友的心中了,永远……

秦文玉的眼睛模糊了整座拉萨城,而街头悬挂的五色经幡则在晚风中拼命飘摇,并发出似乎与往日完全不同的阵阵喧响,向我传递着周围大小山岭送来的悲痛悼词。

洪历伟开着车拉上我,疯了似地赶到自治区医院。龚巧明的遗体已经入棺了,洪历伟央求医院的一位老职工打开棺盖让他见一见。直到我抬着棺盖的手臂实在支持不住了,他才站起来。他轻叹一声,巧明的妆是谁给化的,化得还可以。

我俩走出太平间,洪历伟环顾四周,像是自言自语地问,他们单位怎么不派个人来守守灵?巧明生前的那些朋友呢?

我说,也许好多人还不知道,或者那些人心里太难过,不愿看到巧明就这么睡着的样子。

确实难过——第二天,洪历伟和我去了马原的家,马原和他的妻子小冯紧闭家门,难过得躲在屋里哭,谁也不想见。过了好一阵,马原和小冯红肿着眼睛打开门。一见我们,马原刚一张口想说什么,却两手捂住眼睛呜咽起来。

那时候的马原已经在全国的小说界小有名气了,被有的评论家“结论”成“一个玩弄叙述圈套的老手,一个小说中偏执的方法论者”。在我的印象中,这个身材魁梧的东北汉子从来没有难过的表情出现。正如他的代表作《西海的无帆船》里的一句话——“记住,不要向别人诉苦,包括不要向别人展示你腹部的伤疤”。我曾把这句话抄在我的读书卡片上。印象最深的,是在西藏作协经常举办的笔会上,马原每次都会从一个旧军用挎包里掏出他刚写的小说,笑眯眯地重复他过去对别人说过的话,“这篇保证比我以前写的哪篇都好”。

现在,这个因自己“善于玩叙述圈套”而时常兴高采烈的人却埋着头,身体软绵绵地倚在他的家门,不断朝我和洪历伟摇头摆手。我知道他的意思是“别提啦,别提啦……”

“龚巧明”这三个字悲伤着马原善良的神经——只要一提,他就会拼命……挠他的背部和腰部——后来才知道,马原有皮肤神经过敏症,无论在何时何地,一激动,必会皮肤瘙痒难耐。

那么,不提啦。我和洪历伟转身走了,把一片被泪水灼痛的沉默留在马原的小屋门前。

墓地上空,响起洪历伟悲痛的声音:我们永远感谢那些有理想、有良知、有才华和理解我们的知识分子。

洪历伟朝龚巧明的坟茔抛撒着细土,抛撒着热泪。“天下第一团”三营九连的兵们全都看见了他满脸满脖子的泪。

龚巧明那可爱的小女儿妮子避开人群,蹲在陵园外面的小溪旁采摘野花。兵们说,小妮子是对的。我们今天的努力就是把艰苦的生活留给自己,把美丽的鲜花献给他们。

那夜,洪历伟难过得彻夜不眠,写下了《怀念巧明》的文章,后来发表在《西藏文学》上。用他自己的话说,作为变成铅字的东西,这是他的第一篇,同时也是最后一篇。再写什么也表达不出他和兵们对龚巧明的怀念之情。

我很理解洪历伟的这种心情,但我不大理解他的一个举动(并且他嘴里往往会冒出令人匪夷所思的言语)——将龚巧明过去写给他的几十封信全部炬之火炉。

由于我跟洪历伟本人以及我们父母之间的特殊友情,洪历伟给我看过那些信,每封信都附有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在我的印象中,龚巧明生前几乎从不发表诗,但她其实是一个很能以诗抒发情感的才女。

我为那些被烧成灰的诗大感惋惜。那可以算是龚巧明遗作的重要部分吧,诗行里充满了她内心的欢愉和憧憬,以及焦虑和痛苦——而所有这些,她却只悄悄对一个跟她私人生活毫不相干的人倾诉,这极可能是她想把“孤独”化为“圣乐”的无奈之举。我以为,那些诗大概是她在当时饮润歌喉以竭力释放情感的唯一方式,也是她渴望追求完美的最后绝唱。

在龚巧明的葬礼上,秦文玉代表《西藏文学》编辑部念了一篇悼文,然后将它放在墓前烧掉了。我看见那片片黑色纸灰在墓地上空蜿蜒飞行,然后一缕缕地变形消失——分明一个不肯离去的灵魂在为自己吟唱无声的挽歌,就见碧蓝的天空呈现一派肃然的颂祷景象——从远方迤逦而来的那几只苍鹰,那几只上天派来迎接亡灵的体态矫健的苍鹰,用它们舒展的宽大羽翼细致梳理炫目的阳光,一遍又一遍,梳理着,竟然梳理出声……仍在梳理着,那声音,似乎是亡灵的切切呼叫,将我们的哀痛紧紧揪住。

这个景象会不会也感染了洪历伟,由此促使他烧掉了龚巧明写给他的那几十首诗?

也许,那些燃烧起来的诗的点点热量,可以给龚巧明冰冷的灵魂平添些许温暖。

龚巧明就这么匆匆地走了——听说她在尼洋河里挣扎着想靠岸,并且有个跟她一起掉进河里的记者曾抓住了她的衣服,可惜没能抓住她的身体。其实她平时是个游泳好手,但过于冰冷刺骨的河水还是无情地拽住了她——她来不及收拾她那间杂乱不堪的小小宿舍,她换下来的内衣和袜子之类还没有洗,连被子也没有叠,桌上散放的稿纸和笔记本甚至蒙着灰尘——秦文玉和我坐在那里目睹这一切,是不是需要帮她打扫一下?我有些不解,难道才女们的生活习惯就应当是如此的不整洁?秦文玉解释说,忙,她太忙,其实她是一个很讲究的女人,差不多每次从内地回来都要带几套时髦的服装,很漂亮的。

同类推荐
  • 裂锦(新版)

    裂锦(新版)

    这是一个悲凉的传奇。傅圣歆为了避免家族企业的破产,不得不依附于曾有宿怨的商界巨子易志维。他们在彼此的试探与挣扎里,慢慢陷入与对方的情感纠葛中。只是现实严酷,容不得她奢望爱情或是幸福。悲情小天后匪我思存感动经典,再续三世纠葛情仇。这一刻的爱情情深似海,而人生,注定寂寞如雪。当文字也开始哭泣……再见记忆中那些明媚的忧伤,觅一个云淡风轻的闲暇午后,在匪我思存的文字里体验一次畅快淋漓的文字之旅!
  • 变革的村庄

    变革的村庄

    乡村曾经就像被母亲遗弃的孩子,没人疼没人爱。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是其永远的代名词。乡村又像是一位母亲,奉献了自己的全部。都市在变。乡村也在变。生活的无奈、尊严的被践踏、人性在金钱面前的异化、生命的韧性、本真的崇拜与敬意……我们不仅看到了变革生活隐藏下的悲剧,也看到了含泪微笑之下的希望。
  • 爱情呼叫转移(闪小说幽默篇)

    爱情呼叫转移(闪小说幽默篇)

    本套书精选3000余篇闪小说,所有篇目均在国内公开报刊发表过。每篇都有独到的思想性,画面感强,适合改编手机短信小说。这些闪小说除了通过故事的演绎让读者了解这些闪小说的可感和领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外,特别对广大初高中生读者的心灵是一次很好的洗涤。
  • 玻璃唇

    玻璃唇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抉择

    抉择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热门推荐
  • 深牢大狱

    深牢大狱

    延续了海岩以往小说畅销的所有元素,塑造了一个在苦难的历练中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在这本书中,残酷的现实与美丽的向往、丑恶的犯罪与绝美的爱情依然相伴相生,小说中三个女性对爱情绝然不同的态度令人扼腕叹息——爱,毁灭着爱;爱,也创造着爱…… 海岩最新力作,“我要讲的这段生活,是关于一个人的命运,命运无常啊!是适于年轻人的爱情,年轻的爱情总是美丽多姿!没有爱情的故事,还叫故事吗?”
  • 草露晨霜

    草露晨霜

    这是一个神奇的大陆,在这个大陆上存在以修炼精神力的魔法师,和以修炼肉体力量的战士。
  • 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文化建设管理

    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文化建设管理

    企业文化是企业组织这个有机体的基因密码。本书要回答的问题,就是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管理以实现企业组织基因的改造,以及如何全面构建出能保证企业持续快速发展、基业长青的强势企业文化。其内容主要包括文化建设管理规范化实施的思路、文化建设管理规范化的标准和文化建设管理规范化的方法三个方面。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特工女王

    特工女王

    当锋利的剑锋,挑落女子的战袍,落地的不是眼泪而是鲜血。历史,从来都是胜利者编写的谎言,为了能够让自己和自己想保护的人能够成为这个谎言的主宰者,战青云用带血的冷笑承受了一场不该承受的欢爱!九龙金丝帐帏落下,一场新的战争即将起程!————————赫连风——气盖寰宇的帝王,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他的心中本只装得下辽阔的天下,娇俏红颜只作为征服后的战利品而拥有,是度过漫漫长夜,孤寂寒冬的物件而已!直到他见到了那名传说中的那名女子,用一种只有野兽才有的目光看着他,他发现女人也许还有别的用处!他说,不要试图反抗,因为你我都知道,王者的爱是建立在服从之上的怜惜。唐潜——雍容伟岸的高贵气度,浑然天成的王者风采,美玉雕琢的绝美面容,上天给了他所有,唯独忘了怜悯,由无忧到失落到绝望再到愤怒,来时他一身繁华,去时,他只剩下身边傲然挺立的女子。他说,有情不必终老,暗香浮动恰好,无情未必就是决绝,我只要你记着初见时彼此的微笑。唐允——白衣胜雪,笑若浮云,黑如点墨的双眸中之中,总带着一抹邪肆与戏掠,以及漫不经心的潇洒。但是当战青云的战刀割开那副长铗高歌,豪气干云的外表,又是谁在哀泣?他说,我的人生无从选择,我的悲剧早已注定!宇文裂天——挥洒战场,执枪而立的出云国第一神将,他的长枪划开了一个混乱但崭新的世界,充满鲜血和杀戮,残忍和冷酷,但是从此他的视野中却多了一抹血色的身影,他兴奋得如同荒原上一头看见同伴的孤狼,月下长嗥。他说,拿起你的战刀,给我一个惊喜!李牧云——高山仰止,只堪心折。他是隐于朝堂之上的隐士,手持鹅羽,悠然而立!他们同是站于高山之巅的智者,用俗世无法理解的目光看着这个世间,他们比肩而立,共看天地浩大。他说,我们的相遇就是一颗美丽的流星,虽然迸射出令人惊羡的火花,但注定只是匆匆而过。————————————我生之前谁是我,我死之后我是谁!当特种兵少校安然变成大将遗孤战青云,所有沉睡的力量都从蛰伏中惊醒,一切开始蠢蠢欲动!腹黑的,残暴的,无情的,冷漠的,善良的,风流的,各种类型的美男一应俱全,可谓是个美男盛宴,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强烈推荐好友懒离婚的新文《女王御狼》——好友敛心的文文冷君弃妻——好友七色的文文十岁小父王——好友孤月如我的文文孽凤——小乙其他完结的作品:这个相公有点冷——绝代妖娆——(一女N男)我的天王老公——
  • 超惨的穿越:烈妃赋

    超惨的穿越:烈妃赋

    俏丫头穿越:朕的俏男妃http://m.pgsk.com/origin/workintro/123/work_m.pgsk.com穿越后成为了千金小姐,却在一夜间被人灭门,她幸好逃脱,却又被劫去卖成奴。岂料,主人却是两年前吻过她并说要娶她的穷小子,并且对我百般折磨……一个意外,公主将我送给太子,从此惊险的皇宫的生活开始了,恶魔一般的太子,妖孽一般的三太子,冷漠的王爷,精灵的公主,以及那个开始时刻出现的他,谁,会是我最后的救星?
  • 混沌天魔

    混沌天魔

    魔前叩首十万年,屠戮九霄不做仙!乌风自幼遭大难,历沧桑,苦心志,劳筋骨,幸得逆天奇遇咸鱼大翻身,从此神挡杀神,佛挡屠佛!破苍穹,动乾坤,吞星空,霸蛮荒,九天十地,唯吾独尊……
  • 中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中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神

    尸神

    天地初成,一枯一荣,荣树变成八方射日弓,而枯树无人得知。箭神后羿遗族传人墓却同时拥有光明,黑暗终极力量,当枯树现世,天地惊变。神变了,魔变了,人却没变。一场完全不似人类的爱,一场完全不同于任何故事中的战斗,一个惊天的计划。玉肌生白骨,箭啸易水寒,破浪覆烈日,天地从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