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门溪龙生活在1.4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是所有恐龙之中脖子最长的,占据了整个身体长度的一半以上,由19节颈椎组成,颈椎长度是脊椎的两倍,上面交叠着长而薄的骨质支柱。后背从肩部向下有一定坡度。马门溪龙属最著名的两个种:一为合川马门溪龙,发现于重庆市合川区和甘肃永登,前方为多棘沱江龙;另一个为建设马门溪龙,发现于四川宜宾。
马鸣溪是中国四川省宜宾地区的一个地名。马门溪龙要是按拉丁文的意思是马门溪蜥蜴。为何在马鸣溪出土却叫做马门溪龙,这源于一段口误。1952年我国第一具马门溪龙化石在四川宜宾的马鸣溪渡口旁发现。当时那个地方在修筑公路。工人们开凿岩石时,在那里发现了许多像骨头样子的“石头”,经过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教授仔细研究发现,这是一种过去世界上从未发现过的恐龙化石,以发现地将其命名为马鸣溪龙。又因为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设过程中开山筑路时发现的,按照双名法规定,又以“建设”给它取了个种名,所以叫建设马门溪龙。由于杨教授是陕西人,说话有些地方口音,在说马鸣溪的时候别人误听为马门溪,于是,在后来的文字记录中马门溪龙便取代了马鸣溪龙。现在,这具见证了中国恐龙事业发展的马门溪龙保存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内,上世纪50年代展出的时候还是采用“墙装法”,由于保存的化石材料少,所以就在一堵木墙上将马门溪龙骨架的全貌恢复出来,在有化石保留的地方将木板开眼,随后将化石镶嵌其中。后来,随着马门溪龙材料的增加,经过对比才将早期发现的个体补充完整,不过这些补充部分也是模型。如果你今天到达四川宜宾,还能找到马鸣溪渡口,发现马门溪龙的位置和故事,在一些老者中还有人记得起半个世纪前的情景。
1957年,四川省石油勘探队在四川合川县太和镇附近的古楼山上再次发现一条巨大的马门溪龙化石,由四川省博物馆进行挖掘,仅化石就装了 40多箱。然后,经过杨钟健教授等人研究,命名为合川马门溪龙,标本存放在成都地质学院陈列馆中。
合川马门溪龙保存得比建设马门溪龙好多了,它的脊柱相当完整,由300多块骨骼组成。有19个颈椎、12个背椎、4个荐椎和35个尾椎骨,后肢和腰部的骨头(腰带)也保存较好。虽然还缺少前肢和头骨,但用我国甘肃永登县海石湾的同种标本以及其他有关材料补充和复原后,一副完整的骨架就齐全了。合川马门溪龙的身体近23米(复原长度)颈部长9米,是现生的长颈鹿的颈部长度的3倍!现生的哺乳动物,包括长颈鹿在内,都仅有7个颈椎,而马门溪龙却有19个颈椎,而与其同属蜥脚类的梁龙仅有十五个颈椎,难免会相形见拙。如果它在地上行走时把脖子伸直,能轻而易举地把头伸进普通三层楼房的窗户。它的脑袋长60厘米,高3.5米,头颈抬起来可达11米高,长度有24米 估计重量达26吨(骨骼化石重1765公斤)仿佛是一座大吊车。它的颈部还特别生有肋骨,称为颈肋,也特别长,最长的可达3米,能与后面的第三个脊椎相连。这些颈肋互相连结,增强了颈部的力量,但颈部显得十分僵硬,连转动一下也很费力。大腿骨需要6个人抬,一只脚的趾骨一个人都抱不动。如此巨大、较为完整的化石,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它目前不仅是亚洲最大的恐龙,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之一。现在,这具引人注目的恐龙骨架已被翻制成模型,陈列在我国几个大的自然博物馆中,甚至屡次送往国外巡回展出,深受中外观众的欢迎。凡是前往参观的人,无不昂首仰望,惊叹不已。
这具如此巨大的恐龙性别是什么?如何死去的?虽然相距亿万年,但专家根据其骨骼情况猜想,这只恐龙当时有一些健康问题,患有骨质增生,而由于颈部太长,也患有相当于人类的“高血压”。由于盆骨宽大,专家推测其为雌性。“当时它生活在湖泊或者河岸边,有可能是失足掉入湖中死亡。”在它死后,有可能被其他小型哺乳类动物吃掉美味的头骨,因此才造成了其头骨缺失。
合川马门溪龙的躯体十分笨重,但头却很小,脑子不过几斤重,头长不过半米。这么一点小脑子要指挥全身活动,的确令人费解。后来经过研究才知道,在合川马门溪龙骨盆的脊椎骨上,还有一个比脑子大的神经球,也可称“后脑”,起着中继站的作用,它与小小的脑子联合起来支配全身运动。由于神经中枢分散在两处,所以合川马门溪龙不是敏捷、机灵的动物,而是一个行动迟缓、好静的庞然大物。尽管它有四条柱子似的腿支撑身体,似乎还是很吃力。因此,许多古生物学家认为,合川马门溪龙一生大部分时间可能在湖泊中度过,利用水浮起自己的身体,并且以此逃避敌害。它们还就地取材,以水中的藻类或其他柔软植物为食。只有在“休息”或产卵时,才到泥沙较硬的岸边活动。但是,近年来也有个别的科学家对此提出异议。他们根据马门溪龙的“同类”——李氏蜀龙等前后脚的构造,以及尾端四个尾椎骨膨大而成的“尾锤”等特征,认为马门溪龙之类的巨大蜥脚类恐龙,根本不适应水中生活,而和现在的大象一样,是一种真正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它们尽情享受着当时只有它们才能够吃到的高大树木上的嫩叶和果实,遇到敌害时,便用脚爪和“尾锤”进行自卫,与“敌人”决一死战。因此,关于合川马门溪龙活着的时候究竟如何生活,这个问题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合川马门溪龙是生活在1.4亿年前侏罗纪晚期的一种恐龙,它属于蜥脚类。这类恐龙是由禄丰龙等原蜥脚类发展起来的,是古今陆生动物中最大的动物,只有水中的鲸能超过它们,所以有“动物王国中的巨人”之称。在巨大的蜥脚类恐龙中,除我国的马门溪龙外,还有东非的腕龙,身体长24米多;北美和非洲的梁龙,身体可以达到30米长,是已知最长的恐龙。
马门溪龙是陆生动物。它生活的四川盆地,当时气候较为温暖,曾生长着大量的蕨类植物以及松柏类、银杏类等裸子植物。马门溪龙成群结队地漫游在这绿色世界中,用钉状的小牙咀嚼植物为生,尽情享用着大自然赐予的美味。还有的科学家人为,它也可能用牙齿咬破湖边淤泥中的蛤蜊,以其鲜美的嫩肉为食。当它们遇到肉食性恐龙的袭击时,便群起而攻之,纷纷用尾巴上的尾锤来打击敌害。这种用尾锤来自卫的方式,也可以说是它们在陆上生活的又一例证。有人估计,在交配季节这个尾锤也是不可或缺的,可以帮助雄性在争夺雌性的战斗中抽打竞争者。
由于过去没有发现过以原始状态保存的马门溪龙的脚部化石,所以人们以为它的脚为五趾叉开的样子,呈扇面形。直到近几年,我国科学家找到了以原始状态保存的马门溪龙脚化石。根据这一发现,人们才明白马门溪龙等蜥脚类恐龙的脚果然与大象一样,跖骨呈垂直状,趾骨粗短,完全是适合陆地生活的形状。
它站在博物馆里的样子很像是一座拱起的桥梁,四条柱子一样的巨腿则像四个桥墩,而长长的颈部和尾部就像桥墩上面的引桥。它所挖掘出土的是上沙仙庙组地层,原来堆积在河流的紫红色砂岩、泥岩。这条巨龙出土时除了脑袋和前肢外,完整保存硕长的颈子有17到19节的颈椎,它利用长颈采食树梢顶端的枝叶,就像长颈鹿一般。在颈椎下方具有显著的柱状突出,彼此交缠叠置增加颈子的稳固,免于折损。颈椎与背脊椎都具有后凹型椎体。而椎骨是由四到六块椎体构成,神经棘愈合在一起。尾椎的前16节椎体是前凹型,神经棘低平,并且尾椎前后分叉。杨锺健建成一个马门溪龙科,杨锺健认为它与梁龙科有亲缘关系。但是,最近由重庆博物馆发掘了一具合川马门溪龙部分骨架与一个极为完整的头骨。与庞大身躯相比,这个头骨极小;有趣的是它的齿列不像梁龙类铅笔状的牙齿而是呈勺状的。所以,马门溪龙属于盘足龙科。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一直认为蜥脚类恐龙都生活在不大深的湖泊中,以逃避肉食性恐龙的袭击。但是近年来,国外专家经过深入地研究后,认为蜥脚类恐龙跟大象一样,是生活在陆地上的。这主要是根据对蜥脚类恐龙骨胳的力学分析而得出的结论。例如它们的肩带(包括肩胛骨和鸟喙骨)发育很完全,上臂的肱骨挺直而有力,关节面粗壮,两者通过附着的肌肉而相互关联。这种肱骨与肩带的关联方式正是陆生哺乳动物的特征,而发达的肩带是陆生脊椎动物的标志。这种肩带不但能有效地连结前肢与躯干,而且能减少前肢落地时的震动。蜥脚类恐龙的腰带(即骨盆)比较牢固,它们的股骨(大腿骨)与胫骨、腓骨的关节也类似陆生动物。马门溪龙等蜥脚类恐龙都用四足行走,它们的跖骨与趾骨粗短,脚部骨骼的组合与构造也适应在陆地生活,而不适合水中生活,所以过去说蜥脚类恐龙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水里,是不恰当的。
知识小贴士:霸王龙
说到恐龙,大多数人的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凶残”这两个字,不过要说到“凶残之君”,则非霸王龙所属了。霸王龙又名暴龙,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恐龙,身长约13米,体重约70吨,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马斯垂克阶最后300万年,距今约6850万年到6550万年,是白垩纪-第三纪灭绝事件前最后的恐龙种群之一。
如同其他的暴龙科恐龙,霸王龙是二足、肉食性恐龙,拥有大型头颅骨,并借由长而重的尾巴来保持平衡。相对于它们大而强壮的后肢,霸王龙的前肢非常小。长久以来,霸王龙被认为只有两根手指,但在2007年发现的一个完整的暴龙化石,显示它们可能具有三根手指。霸王龙是种顶级掠食者,以鸭嘴龙类与角龙类恐龙为食,但有科学家认为霸王龙是种食腐动物。虽然目前有其他兽脚亚目恐龙的体型与霸王龙相当,或大于霸王龙,霸王龙仍是最大型的暴龙科动物,也是最著名的陆地掠食者之一。
霸王龙的凶猛要得益于它的极为发达的牙齿,它是所有恐龙中牙齿最大的,能切割肉的牙齿超过15厘米;另外,硕大的颚骨也赋予了它惊人的咬力,根据科学家按照力学模型的推测,一头6吨重的霸王龙的一颗牙齿的随意咬合力就可以达到13500N,最大的单颗牙齿的咬合力大概是20000N,而前部咬合力(上下牙夹击)40000N,后部咬合力可达80000N,体型更大的霸王龙可能拥有大得多的咬力,超过100000N是完全可以的。由于自然赋予了它硕大的牙齿和颚骨,使得霸王龙成为了一台骨骼破碎机,看来它在恐龙世界中的“暴君行径”是名不虚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