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3500000006

第6章 封建盛世时代——隋唐(2)

李渊召集将佐商量军情。裴寂等人认为太原是一方都会,留有诸军家属,应还救根本,以图后举。李世民反对说:“宋老生一战可擒,应先入长安,号令天下。”当时,刘文静出使突厥未还,李渊一时失去主张,听从了裴寂等人的意见,传令回师太原。

半夜里,李渊已在帐内躺下,久久不能入睡。忽听帐外有号哭之声,仔细一听,竟是次子世民在哭,急忙呼入帐内询问。李世民进帐说:“现在我们已经举起义旗了,进则克,退则散,如果我们退守中散了人心,敌人反过来在后面追,那时我们就离死不远了!”李渊大悟,却又无可奈何地说:“军队已经出发,怎么办?”世民说:“右军整装未发,左军虽撤,也没走远,马上就可追回来。”李渊深知次子的韬略和胆识,听完李世民的话,便吩咐说:“我的成败全在你了,任你调遣。”李世民得令,马上与哥哥建成连夜把已出发的左军追了回来。

八月,霖雨停息,军粮也运到了。在李世民的谋划下,李渊率军直趋霍邑。霍邑城下,来了两员小将,正是李世民、李建成兄弟俩。背后仅有数十名骑兵跟随。二人挥鞭指指点点,好像在部署围城。然后兄弟二人指着城上的宋老生百般辱骂。宋老生大怒,传令隋军自东门、南门分道杀出。李渊闻讯,赶忙派后军赴敌。大军到后,李渊欲令军队先吃饭后开战。李世民说:“机不可失。”让李渊和李建成布阵于城东,自己带兵布阵于城南。隋军整队出城,李渊、建成接战不利,暂时后退。李世民趁机带兵从隋军背后猛击。

李世民一马当先,冲入敌阵,挥刀左右砍杀,一口气斩杀数十人,先后换了两口刀,都砍成了锯齿,血流满袖。李渊、李建成见隋军被李世民冲乱,回头二次迎敌,并命兵士高呼:“宋老生被我们抓住了!”隋军一听,顿时失去斗志。李渊乘机带骑兵猛冲至城门下,城上慌忙关闭了城门。宋老生败至城下,见城门已闭,下马跳入城堑,刘弘基冲过来一刀将其杀死。这一战,直杀得隋军血流蔽地,城外数里尽是隋军尸体。当晚,唐军即攻克了霍邑。

攻克霍邑后,唐军又连取临汾和绛郡(今山西绛县)。绛郡通守陈叔达是南朝陈后主的弟弟,素有才学,李渊礼而用之。

八月,唐军到达龙门。刘文静出使突厥返回。始毕可汗派康鞘(qiào)利率军五百人,马二千匹前来助战。李渊大喜,对刘文静说:“突厥兵少马多,正合我意,这都是你的功劳。”

此后,李渊亲自率大军渡过黄河,进军长安。一路上,关中士民归之如流,于志宁、颜师古以及李世民的妻兄长孙无忌等一代文豪,也纷纷前来投奔。李渊皆倾心结纳,量才录用。

当时,在长安西线的唐军有李世民和平阳公主的13万兵力,屯驻阿城(即秦阿房宫宫城);刘弘基、殷开山所部6万人,屯驻长安故城。西路军总兵力已达19万之多。十月,李渊率军至灞上,结营于长安城东的春明门西北。李渊首先派人到城下,晓谕杨侑匡辅隋朝之意,遭到拒绝。于是李渊命李世民攻城西,李建成攻城东。十一月,建成部下首先登上城头,唐军鼓噪而上,长安守军顷刻瓦解,隋朝的都城被攻破。李渊起兵之初就很注意军队的纪律,严令军中不准骚扰百姓,故各路大军始终军令严整,秋毫无犯,进入长安后,秩序井然,百姓安定。唐军冲入代王杨侑所在的东宫时,杨侑身边只有侍读姚思廉一人。姚思廉虽为文士,却临危不惧,对着唐军厉声大喝:“唐公举义兵匡帝室,尔等不得无礼!”唐军还真给他这种凛然正气镇住了,愕然不知所措。李渊亲自出面,将杨侑迎入大兴殿。立代王杨侑为皇帝,即隋恭帝,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自为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进封唐王。军国机务,宪章赏罚、任黜百官悉归丞相府。裴寂为丞相府长史,刘文静为司马。长子李建成为唐世子,李世民为秦公,李元吉为齐公。李渊通过丞相府牢牢控制了一切大权,军国大政的处理,不用奏闻恭帝即可执行。隋恭帝空有名号,实际连傀儡皇帝都不如。

公元618年5月,隋炀帝被杀的消息传来,李渊逼隋恭帝让位,登皇帝位于太极殿,国号唐,改元武德,是为开国皇帝唐高祖。长子李建成为皇太子,李世民晋爵为秦王,迁尚书令,李元吉为齐王。裴寂为魏国公、尚书仆射,刘文静为鲁国公、纳言。其余文武百官随才录用,各得其任。中国历史上的盛大王朝——唐朝,至此正式建立。

14、决战玄武门

大唐王朝的建立,结束了隋炀帝杨广的暴政,平息了天下的叛乱,使中国重新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唐后的李渊,在立储问题上举棋不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争斗厮杀,最后终于酿成了玄武门之变。但这场争斗却把中国引向了另一个繁荣的时代。而这场政治斗争中双方的较量则让后人津津乐道。

秦王李世民在统一全国的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朝野的威望急剧增高,成为唐王朝中无与伦比的开国元勋,连唐高祖李渊都觉得自己之所以能坐上皇位,都是李世民的功劳。李世民征王世充(隋末割据者之一)回朝后,李渊以其功勋高绝,加封为天策上将,位在诸王之上。本来,李世民已任尚书令,居宰相之职,又加司徒、陕东道行台尚书令。这样,他的政治地位和军事权力也就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李世民不仅地位显赫,而且麾下人才济济。在晋阳起兵和削平群雄的战争中,李世民时刻注意收络谋臣猛将和四方豪杰。除李渊的“元谋功臣”长孙顺德、刘弘基、殷开山等与李世民关系密切外,贞观名相杜如晦(huì)、房玄龄也在这个时期投入秦王府,成为李世民的重要谋士和决策者。其他像李世勋、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敬德等都成为秦王府的心腹将领。于是,秦王府兵精将勇,谋士如林。

就任天策上将的同年,李世民又以海内尽平为由,开文学馆延揽文学之士。经过挑选,吸收了杜如晦、房玄龄、虞世南、褚亮、姚思廉、李玄道、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苏勖(xù)、于志宁、苏世长、薛收、李守素、陆德明、孔颖达、盖文达、许敬宗等18人入馆,让他们轮流值班,在一起讨论文籍。又让初唐著名画家阎立本为18人画像,让文学家褚亮作赞,号为十八学士。十八学士入选秦王府,被学子们视为极大荣耀,号为“登瀛洲”,实际上成为李世民的智囊团。

李世民显赫的政治、军事地位和大批的文臣武将,使皇太子李建成感到了严重威胁。李建成做太子后,逐渐亲昵小人,嫉妒李世民功高,与其互相猜忌。

李渊是个做事犹豫的人。晋阳起兵本出自李世民之谋,李渊曾许愿说:“如果事成,天下都是因你而得;应当立你为太子。”结果还是按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立了李建成。随着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渊曾几次想以李世民取代李建成,可就是下不了决心。

李建成也自知功名远不及李世民,又见失宠于父,更加惶惶不安。不过,他决不甘心坐以待毙。他先把弟弟李元吉拉入自己的东宫集团,合谋对付李世民,又大力收络人马,扩充个人势力。并积极拉拢李渊身边的姬妾。李世民长期征战在外,独不事奉诸嫔(pín)妃。因此,李渊的嫔妃一有机会就大进谗言。有的痛哭流涕说:“秦王憎恨我们,陛下万岁后,我们母子一定活不成了。”还有的说:“皇太子仁孝,陛下将妾母子托给他,必能保全。”李渊听了,逐渐把改易太子的想法抛到了九霄云外,对李世民越来越疏远,对太子和齐王又日益亲近起来。

博得了皇帝的欢心,李建成还觉得地位不够稳固,因为秦王的功勋与势力实在是太大了。在李世民消灭窦建德后,其部将刘黑闼(tà)再度起义,李世民挥师东进,镇压刘黑闼,收复了河北。可战事没有结束,李世民就被召回朝中。第二年,刘黑闼卷土重来。太子洗马魏徵(zhēnɡ,又写为征)劝太子李建成说:“秦王功盖天下,中外归心,殿下只是以长子位居东宫,并无大功镇服海内。刘黑闼散亡之余,兵不满一万,又缺乏资粮。殿下应自请击刘黑闼以建立功名,并借此联结山东豪杰,地位才能巩固。”这次李建成听了魏徵等人的话,捡了个大便宜。在魏徵的谋划下,不到两个月就擒杀了刘黑闼,为自己树立了一定威信。

其实,李世民征战各地时,并没有当太子的野心。每临战阵,总是亲冒矢石,纵骑深入。他既有深谋远虑的军事头脑,又有冲锋陷阵的精湛武功,虽身经百战,几次陷入绝境,光是有名的战马就牺牲了六匹。但到后期,随着建功立业与声望不断高涨,李世民也产生了当皇帝的野心。

公元624年(武德七年),全国已经统一,唐王朝的统治基本稳固,太子、秦王之间争夺皇位的斗争日趋明朗化和白热化。

太子李建成急于扩大势力,拼命招募四方骁勇,扩充东宫卫士,甚至派人送铠甲给庆州都督杨文干,让他在外地作策应,企图铲除秦王。送甲人向李渊告密,李渊囚禁了李建成,杨文干遂举兵反叛。李渊再次派李世民出兵平叛,临行时说:“得胜还朝,就立你为太子。我不能学隋文帝自诛其子,准备封建成为蜀王。蜀兵脆弱,将来建成能侍奉你,你应保全他;若有意外,你战胜他也比较容易。”

李世民走后,齐王李元吉与诸嫔妃纷纷为李建成讲情,宰相封德彝也来帮腔。李渊又变卦了,仅把王硅(ɡuī)、韦挺等几个东宫官属流放,又恢复子李建成的太子地位。李世民出师后,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没费什么力气就将杨文干传首京师。李渊只得装聋卖傻,闭口不提立秦王为太子之事。玄武门之变的原因固然很复杂,而且有其必然性,但李渊优柔寡断,出尔反尔却是造成兄弟反目、骨肉相残的重要原因。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6月一个阴雨连绵的下午,秦王正在阅读兵书,有卫士进来报告说:“太子派人投书。”秦王拆开一看,原来是太子请他赴宴。王府亲随劝秦王不去为好,秦王却不在乎,慨然赴宴。席间,太子和齐王频频举杯劝酒,兄弟间显得十分友好。喝着谈着,李世民猛然头晕目眩,接着胸部绞痛,“哇”的一声,吐出一大口鲜血,接着连吐数口。淮安王李神通情知玄武门复原图不妙,赶忙把李世民扶回秦王府灌解毒药,吐出不少苦水,才算保住了性命。

随着太子、秦王斗争的升级,朝臣中也明显形成了两个集团。李渊和宰相裴寂、封德彝支持李建成,宰相陈叔达、萧璃(lí)支持李世民。太子和秦王都积极拉拢朝中的高级官员,同时又分化、利诱对方的势力以为己用。

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秘密送给尉迟敬德一车金银,想与他交好。谁知尉迟敬德虽是一勇之夫,却义重如山。李元吉大怒,派壮士行刺敬德。敬德得知,黑夜四门大开,安卧不动,刺客试探了几次,竟没敢进去。李元吉又在唐高祖面前诬告敬德,将其下狱治罪,李世民据理力争才被放免。接着二人又收买段志玄,也遭拒绝。又诬告程知节,将其贬为康州刺史。随后,又进谗言迫使房玄龄、杜如晦离开秦王府。程知节见形势对秦王越来越不利,说:“大王股肱(ɡōnɡ)羽翼都被剪除,知节宁死不离长安,愿大王早做决断。”

这时突厥又来入侵。太子建成乘机推荐齐王元吉带兵北征,命秦王府勇将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秦叔宝都到齐王麾下听令,又要简选秦王府精锐之士补充齐王的军队。哪知东宫属官早就被秦王拉了过去,向秦王告密说:“太子、齐王密谋在饯行那天杀死大王,将敬德等人全部坑杀。”事前,房玄龄、长孙无忌、高士廉、侯君集、尉迟敬德都劝李世民,除掉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李世民本想等二人罪恶暴露,好有理有节。现在箭在弦上,也就不得不发了。

这年六月的一天夜里,秦王府内外戒备森严,内殿上红烛高烧,一场生死攸关的秘密会议正在进行。秦王府的幕僚齐集内殿,异口同声劝秦王李世民行大事,诛灭太子和齐王。李世民仍在犹豫不决,诛杀骨肉兄弟的名声,实在让他不寒而栗,难下决心。他想用占卜来决断,突然张公尉迟敬德瑾推门而入,抓起卜辞扔在地上,果断地说:“占卜是为了决疑,现在已无疑问,占什么卜?”于是,众人共同讨论如何行动。

李世民扫视殿内,不见房玄龄和杜如晦,当即命长孙无忌招二人到场。二人故意激秦王说:“皇帝圣旨,不再让臣侍奉大王,因此不敢奉教!”李世民急了,取过佩刀给尉迟敬德说:“你去,若二人不来,就提他们的头回来。”敬德与长孙无忌对房、杜二人说:“大王已决计诛杀建成、元吉,你们应该速去共谋大事。”二人一听,喜不自胜,急忙化装成道士,秘密来到秦王府。房、杜二人一到,李世民顿时有了主心骨,诛杀太子、齐王的详细计划终于拟定出来。

秘密会议开到深夜才散,秦王马上面见唐高祖,密奏建成、元吉淫乱后宫,并说:“臣丝毫不负兄弟,而他们却要杀臣,为王世充、窦建德报仇。臣若魂归地下,耻见诸贼。”李渊这会儿又觉得李世民有理了,说:“明天审问二人,你也早来。”

接着,李世民率长孙无忌等人伏兵于宫城北的玄武门。清晨,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策马而来,进入玄武门。二人来到临湖殿,太子发现周围埋伏着秦王的部队,大叫“不好”!急扯元吉转身走下石阶,飞身上马奔向玄武门。李世民策马追来,元吉张弓就射,可这个胆小鬼吓得连弓都拉不开了。李世民张弓一箭,李建成应弦而毙。随着一阵锣铃声,尉迟敬德带七十骑飞驰而来。不料李世民的马在关键时刻竟狂奔起来,驰进树林。李世民被挂下马来,失去知觉。正巧李元吉也被敬德的左右射落在地。

这时唐高祖正在皇宫里等着三人去朝见,尉迟敬德手拿长矛气吁吁地冲进宫来,说:“太子和齐王发动叛乱,秦王已经把他们杀了。秦王怕惊动陛下,特地派我来保驾。”

高祖这才知道外面出了事,只好顺应形势,立李世民为太子。

两个月后,唐高祖让位给秦王,自己做了太上皇。李世民即位,他就是唐太宗。

15、中国女皇君临天下

武则天,生于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祖籍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生于利州(治所在今四川广元))。父亲以经营木材为业,家境殷实,富有钱财。隋炀帝大业末年,李渊任职河东和太原时,曾多次在武家留住,因而结识。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曾资助过钱粮衣物,故唐朝建立以后,曾以“元从功臣”历任工部尚书、黄门侍郎、库部侍郎、判六尚书事、扬州都督府长史、利州、荆州(治所在今湖北江陵)都督等职。

武则天从小性格强直,不喜女红(ɡōnɡ)只喜欢读书,故而知书达理,深谙政事。童年时代,曾随父母遍游名山大川,阅历深厚,培养了她的眼界和才干。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听说年轻的武则天长得明媚娇艳,楚楚动人,便将她纳入宫中,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故称武媚娘。

在晋王李治被立为太子后,武则天与李治相识并产生爱慕之心。唐太宗去世后,武则天依照唐后宫之例,入感业寺削发为尼。永徽元年(650年)五月,唐高宗在太宗周年忌日入感业寺进香之时,又与武则天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这时,由于无子而已失宠的王皇后看在眼里,便主动向高宗请求将武则天纳入宫中,企图以此打击她的情敌萧淑妃。唐高宗早有此意,当即应允。武则天由此得以再度入宫。

同类推荐
  •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资治通鉴(最爱读国学系列)

    《最爱读国学系列(第2辑):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及其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19年编纂的一部史学巨著。全书按时间先后顺序记叙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为止,即“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354卷,约300多万字。其中尤以隋唐五代为重心,占了全书内容的五分之二,是书中最具价值的部分。
  • 大宋遗民的亡朝岁月

    大宋遗民的亡朝岁月

    历史上,每一新旧朝代的更替,都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有以新朝为“天命人旧”而顶礼膜拜者;有为旧朝尽忠殉难死节者;也有藏身于残山剩水之间,拒不合作者。他们头上顶着“义愤”、“责任”、“建设”,同时也在心中存着故朝归来的期待,但等到的却永远是泪尽胡尘里。他们,就是一群最可怜的帝国遗孤。被故朝抛弃,又不融于新朝的遗民们。
  • 三国之四世三公

    三国之四世三公

    朝代更替,是偶然还是必然!皇室兴衰,是天意还是人为!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袁常,四世三公汝南袁家第六子,据一地称霸,引四方云动!王朝更替,皇室兴衰竟早有定论,且看袁常如何破解束缚千年之宿命!
  • 盛世中国:秦汉卷

    盛世中国:秦汉卷

    万里长城(2007年7月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被评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在北国边疆轰然矗立,巍峨如险峰,蜿蜒如巨龙,东起辽东,西临洮,形象庄严,气势磅礴,构成一道坚固、高大的藩篱,隔绝了境外的猎猎风尘和滚滚狼烟、凛冽寒潮和刀光剑影……
  •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人生不可不知的历史常识

    寻根探源,集纳中外灿烂文化;谈古论今,猎获古今丰富知识。人类的文明漫长而悠远,想要了解它的发展历程,就不能不了解历史,就不能不掌握必要的历史常识。只有掌握了历史常识背后所蕴含的深厚底蕴,才能增进对历史乃至现实的解读与把握,才能在新的挑战面前,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潮流。
热门推荐
  • 重生之天才少女

    重生之天才少女

    当子弹穿过自己的身体的时候,这才明白过来,这一切不过是一个阴谋而已!看着眼前同父异母的妹妹和自己深爱多年的丈夫,说出自己的母亲的死亡原来不是一个意外的时候,苏卡乐不禁才觉得自己先前是多么的天真与可笑!“你妈妈就是一个蠢货,你妈妈就是斗不过我妈妈,你妈妈还不是死在我妈妈的手里面?还有你,你也斗不过我,你也将会死在我的手里面!苏卡乐,曾经高高在上的苏家大小姐!”苏卡乐闭上眼眸,“等着,如果有来世,我一定会亲自把你们送下地狱,让你们也尝下我所经历的痛苦!”再次睁眼,她却重生回到她十二岁自己的母亲还没有死的那年!苏卡乐紧紧的握住双手,我说过,只要我活着,我就会把你们通通的送下地狱!苏卡乐眼眸里面充斥着无比的恨意,既然上天还留着我这条命,那么我绝对不会在手软!前世的苏卡乐已经彻底的死了,死了!--------------------------<文文一对一,简介无能,囧~>----------------------------------------------------推荐好友的宴少的文文:《霸宠妖孽王妃》:
  • 嗜血太妹

    嗜血太妹

    蓝君雀,现世黑社会的大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还十分,人再犯我,斩草除根。因为仇家的报复,蓝君雀死于一场爆炸之中,却穿越到了古代。成为左将军府上歌姬的女儿。因为伤病在身,无力反抗,她受尽欺辱,最后被卖到了妓院。可是在她的伤病痊愈之后,掌管妓院,开设酒楼,仿佛又坐上了现世大佬的宝座。如修罗般的她斩尽铁血盟,殡葬修罗死士,蓝君雀之名令人闻风丧胆,但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乱世之中又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呢?与众多男主的感情纠葛,更是带起一段段的刻骨的痴绵。秦问,禁军统领,清洒脱俗,仿佛误落人间的神祗。她与他相识时,她墨发高束,俊朗飘逸。可就是那一瞬间的回眸,桀骜不羁的清冷面容,便已使他失了心神。“纵然你是个男人,为了你,我也将倾覆大燕王朝。”石墨,九岁的石南国质子,数年隐忍,磨砺出锋刀雪刃,一经出鞘,寒气冲天。猛虎终将冲破牢笼,为的不是雄踞山林,而是为姐姐撑起一片天。“姐姐,我会永远站在你的身前,谁也别想再伤害你,神,也不行!”楚心,富甲天下,男生女相,风流不羁,自从见到了她,他狭长的双眸中晃动的总是她。铁一,面如病鬼,骨瘦如柴,尚武成痴,力大无穷,捻铁如泥。痴痴傻傻的他只认定给自己一饭之恩的蓝君雀。燕雄,铁血三子,光阴似水,淘涤人间真情,抛洒一腔热血,望落地的殷红,会化作朵朵雪莲花,围在你的身周,暖在你的心间。本文男主众多,个个出彩,只是逃不过蓝君雀那双清冷似寒潭,却又隐含一丝若烟似水柔情的深眸。有悲有喜,希望亲们喜欢。*********************************素素雪的文《江山如画,红颜堪夸》《云倾天阙》推荐自己的新文《凤枭》《玄月引》《魔界妖娆》《花魁女帝》《极品三小姐》
  • 纵横星际

    纵横星际

    独自打量着眼前的繁星皓月。他知道,星夜无云,那浩瀚星海,时刻诞生着奇迹,茫茫天宇,一个年轻人,处处演绎着传奇。而他的目的,就是在星辰穿梭、斗转星移之间,找到下一个抢劫目标……
  • 掌控天下

    掌控天下

    并为其命名为龙生……,这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乱世之中,妖魔狂舞,冥鬼不分,人心向恶,仙神独断,世间万民都在遭受着不同程度的苦难,就在这纷杂的世界里,一个天生苦命,出生就具有煞天玄命之相的婴儿在乱世之中诞生,他自小被家人丢在山林,却巧遇神秘奇人天玄风,天玄风刚刚遭受人生最大的打击,身负血海深仇,见到这名婴儿,不想其与自己一样命苦,便将其抚养长大,传授仙法,希望他能改变与生俱来的命运
  • 彷徨

    彷徨

    《彷徨》是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集,写作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时期。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退隐,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当时像布不成阵的游勇那样“孤独”和“彷徨”。他在《彷徨》的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海底探寻(走进科学)

    海底探寻(走进科学)

    本文主要内容为海底“浓烟”之谜、海洋中的淡水河、使人失踪的岛、海水是怎样形成的、珊瑚岛是如何形成的、海洋巨蟒是什么动物等。
  • 狂武战帝

    狂武战帝

    若这山河不在,要我残躯何用?新书《不朽龙帝》已经上传,欢迎阅读。普群:狂武战帝—被罚站的豆 463531647,读者皆可进入。vip群:豆豆书迷 Vip 群 237420887,需要狂武战帝全订阅粉丝截图,会有验证。热血完本老书:只手遮仙,笔名:我本幕辰
  • 雪痕(高平作家丛书)

    雪痕(高平作家丛书)

    一群很普通的人,他们在社会的底层忙碌工作与平凡生活,他们有自己的追求与挣扎,他们有自己的幸福标尺。微子、陈前、肖冬花三人围绕报社副总编的位子,微子争与不争的矛盾、陈前的费尽心机、肖冬花的不择手段。在名利面前,人性暴露无遗。他们就生活在我们周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