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2800000010

第10章 孩子就吃“轻轻松松学习”这一套(二)

(八)教给孩子听课的方法

“儿子,老师今天给我打电话,说你上课老走神,怎么回事呀?”妈妈问儿子。

“没有啊,45分钟我一直坐在那儿听呀!怎么说我走神呢?”儿子反驳道。

“那老师问你大禹治水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你怎么回答因为他忘了带钥匙,三次都打不开家门呢?”妈妈生气地问儿子。

儿子摸了摸后脑勺,无言以对,因为这件事情已经让他在班里出了糗。

“你说你上课坐在那儿都想什么呢,不好好听课?”妈妈问。

“今天我忘记带钥匙了,上课时突然想起来,正想着没带钥匙怎么回家呢,没想到老师就提问我了。”儿子低声说。

罗大佑的《童年》对很多父母孩子来说,应该都不陌生。这首俏皮又带点儿忧伤的歌曲非常形象地反映了孩子们听课时的心理。就像上面这个案例中,儿子虽然坐在教室,心却飘到了家里。听课的时候,尽管老师再三强调,“我们要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率”,但孩子的小脑瓜里并没有老师讲课的内容,而是知了、蝴蝶和对下课的期盼。

孩子在学校的听讲效果直接决定孩子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孩子这样的神游万里,必然影响孩子的听课效率。孩子没用心听甚至压根没听老师讲课,当然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孩子渐渐地也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上课也就成了一种煎熬。即使课下再加班、请家教,效果也不会太好,而且牺牲了孩子的休息娱乐时间,得不偿失。所以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让孩子学会有效听讲,充分利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时间。

1.督促孩子做好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包括心理准备、身体准备、工具准备和知识准备。

心理准备是指要让孩子尽量保持良好的情绪、精神愉悦,同时让孩子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

身体准备是指孩子的身体状况要良好,尽量让孩子的大脑保持最佳兴奋状态,这是孩子认真听讲的一个重要前提。要是孩子身体不舒服,或是前一晚上没休息好,孩子都不可能全身心地听讲。因此,父母一定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而规律的作息习惯。

工具准备是指父母应该督促孩子准备好上课要用的书、练习本、笔记本、草稿纸、笔、尺子等文具。有的孩子上课了才发现课本忘带了,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听课的效率自然不可能高了。

知识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孩子对已经学过的旧知识的掌握,这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另一方面是孩子在预习过程中对新知识的了解及疑问。孩子的知识准备能帮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讲,能更好地跟上老师的步伐和思路,提高听课的效率。

2.让孩子学会用眼睛看用眼睛看,主要是指让孩子看老师的板书、肢体语言和实验演示等。老师不会把所有要讲的内容都书写在黑板上,一般来说,老师写在黑板上的东西,都是课上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有时候老师为了区分和强调,还会用不同的颜色标记,以帮助孩子们加深记忆。孩子一定要多注意这些信息,这样才能抓住学习的重点,高效地学习。

有时候,老师为了增强知识的趣味性,会运用一些生动的表情或肢体语言,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这样的情况常常出现在文科课堂上。比如,老师为了加深孩子对某个人物的理解,会进行角色扮演,用自己的表情、语言、神态和肢体语言,把人物形象扮演得栩栩如生。孩子要用心看老师的表演,这样能更快更好地记忆。

实验课上,除了要掌握相关的知识,孩子还要仔细看清楚老师的操作步骤,以免自己操作的时候出现失误甚至发生危险。

3.教给孩子一些听课的技巧有的孩子听课的时候,容易钻牛角尖,一个问题没听懂,就开始冥思苦想,直到想通为止。这样的听课方法是不可取的。家长应该教会孩子,上课听讲应该与老师保持同步,听不懂的可以先做上记号,等下课的时候再去和老师讨论。

有句古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知道问题的答案远远比不上知道解题的思路、方法和技巧。因此,孩子在听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听懂老师的思路,学习老师的分析推理,提高自己的归纳总结能力。

另外,孩子在上课的时候,还要注意听其他同学的提问和回答,并与自己的答案进行对比,找出不同,拓宽自己的思路。

4.鼓励孩子积极主动发言要鼓励孩子争取课堂发言的机会,积极主动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也提出自己疑问。这样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孩子的掌握情况,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孩子能提出自己的问题,证明孩子在听讲的同时,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是值得表扬和鼓励的。另外,孩子主动发言,还能锻炼孩子的胆量,提高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

5.让孩子学会记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会听讲会学习的孩子一定也是会记笔记的孩子。记笔记不仅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区分和掌握老师所讲的重点,还能提高孩子的专注能力,让孩子更好地听讲。有的孩子做事特别认真,记笔记也要力求一笔一画、工工整整、清清秀秀,但是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这样必然导致孩子手忙脚乱,一堂课下来疲累不堪。家长要让孩子知道,记笔记的时候,只要自己能看懂就行,不必非要追求完美。也不是老师说过的每一句话都要记下来,而应该挑重点记,书上有的就可以不记。如果老师讲得实在太快,来不及记,可以记下关键词,课后再慢慢补充。

听课有一定的技巧,家长应该帮助孩子一起总结。让孩子学会有针对性地听讲,高效率地利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时间,争取在课上就把重点、难点和疑点都弄明白。这样,孩子在课下的复习就能省不少时间和精力,孩子的自信心也会一点点增强,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

(九)指导孩子有效复习

复习是重新学习已学过的知识,应该成为孩子学习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复习有助于加深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也有助于查缺补漏,促进知识的系统化,还能让孩子从中得到新的理解和心得,帮助孩子把学到的知识和内容融会贯通。

“学习”二字中也强调了复习的重要性,“学”是接受新知识,“习”是进一步理解、归纳、总结和记忆已经学过的知识。在学习过程中,只学不习,就如通过“猴子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因此,家长应该指导孩子,让孩子重视复习,学会正确的复习方法,更好地学习知识,积累知识。

1.遵循客观规律,及时进行复习根据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可以知道,遗忘主要发生在识记后的两三天,那时遗忘速度最快,然后逐渐缓慢下来。所以复习要“趁热打铁”,当孩子学习了一些内容之后,就应当在当天或是第二天对所学的内容和知识进行复习。切忌在学习之后很久才去复习,那时所学知识遗忘殆尽,就等于重新学习。一些孩子平时不复习,考试前“临时抱佛脚”,企图“临阵磨枪”,其效果是很差的。

及时复习不一定非要让孩子吃过饭就趴在桌上看书,有时候脱离书本的复习反而更有效果。比如,父母可以在和孩子散步聊天的时候,让孩子把一天中所学的东西都在脑子里过一遍,总结一下一天的学习情况;也可以让孩子在睡觉之前,回想一些近两天的学些内容,思考一下老师讲的知识。这些方法都是很有效的。

为了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除了要在学完后及时复习,还应该每隔一段时间就复习一遍,比如,让孩子三天后复习一遍,每周再对所学内容进行小节复习,一个月或三个月做一次总复习。

2.让孩子学会多感官复习复习是对所学内容进行再一次的编排,这时候,如果只是机械地阅读或是背诵,往往会让孩子觉得乏味,也会产生心理上的疲劳,达不到复习的效果。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单凭听觉,每分钟可传递一百个单词,而视觉的传递速度是听觉的两倍,视听同用,则传递速度是听觉的十倍。可见,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眼、耳、手多种感觉通道并用的方法是非常有效的。父母可以知道孩子运用多种感官进行复习,采用看、听、记、背、说、写等多种形式复习整理知识,可以把知识点编串成口诀,甚至可以利用肢体语言辅助记忆。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复习效果,而且还能让孩子在复习中得到乐趣,促进孩子的学习兴趣。

3.让孩子在最好的状态下复习良好的状态对于复习效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当孩子心情放松愉悦,复习的时候才会收到不错的效果。因此,如果孩子出现了不良情绪,父母应该先帮助孩子消除坏情绪,不能一味地逼着孩子进行复习。孩子复习的时候,如果孩子没有明确表示需要父母的帮助,父母就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尽量不要打扰孩子,让孩子安心地复习功课。

4.针对学科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不同的学科,学习重点不同,复习的方法也不应该千篇一律。要让孩子学会结合学科的特点以及学科重点,选择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比如,复习语文、外语最好是大声朗读课文,记住所学的生词、读写方法和语句的含义,外语还应重视语音、语法、句型等知识的复习;复习数学则应背熟公式、定理,适当做一些练习题巩固记忆、熟悉解题技巧;复习历史、地理、生物则应细读教材,找出前后知识的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牢牢记住基本概念、人名、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历史年号等等。

5.教孩子分散复习在心理学的研究中,人们发现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对记忆和遗忘有重要的影响。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内容对后继学习产生干扰,倒摄抑制是后学习内容对先前学习产生干扰。有的孩子喜欢在比较长一段时间里,集中复习某一门功课,这样过于集中的复习既有前摄抑制又有后摄抑制,会影响记忆的效果,是不科学的。再有就是孩子的专注力比成人差,很难在长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做某一件事情,因此家长应该教会孩子采用分散复习的方法来进行复习。

分散复习是指把学习时间分散开来。比如家长不妨让孩子每次复习30分钟,中间休息之后再复习。这样孩子就能更好地集中精神,不但不易遗忘,而且不会使身心过于疲劳。

6.教会孩子交叉复习如果孩子的复习任务比较重,要同时复习好几门功课,家长最好教会孩子采用交叉复习的方式。比如前30分钟复习语文,中间休息后就换成另一门课程,再休息后又变成其他的课程。这样复习孩子不易感到厌倦,还能提高复习的效率。

7.鼓励孩子尝试背诵尝试背诵,即读过几遍学习材料后,便尝试着背诵,看自己哪个地方最容易出错。这样有利于针对薄弱环节,重新分配精力。而且,由于注意力集中,学习印象深刻,记得快且牢固。反复的阅读和练习只是平均用力,没有针对性,而且容易走神,学习效率不高。

一般来说,将全部复习时间的60%~80%用来尝试背诵,20%~40%的时间用来诵读,效果较佳。

学了知识如果不进行复习,过一段时间就会忘掉大部分,这和没有学的结果差不多。如果孩子能够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那么,这些知识慢慢就会变成孩子自己的,成为他们的一部分。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养成复习的好习惯,让孩子掌握正确的复习方法,结合学科特点灵活地复习,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

(十)提高孩子做作业的效率

小洁不爱写作业,每天放学回家,吃完饭就看电视,或者出门找其他孩子玩。每次都要父母催促好几遍才不情愿地拿出作业开始写。写作业的时候,小洁总是拖拖拉拉,左看看,右动动的,要是父母不在旁边监督,她就能在书桌前坐一个小时却不曾写半个字。父母为此费了不少心,一开始是哄着、骗着,后来也打过、骂过,可是都不管用。到后来,干脆撒谎,每次回家都说老师没有布置作用,宁可被老师批评也不愿意做作业。对此,父母是一筹莫展,焦急万分。

孩子不爱做作业的现象,是许多家长,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因为孩子年纪小,自制力差,又爱玩、好动,让他乖乖坐在书桌前写作业,对家长来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般来说,老师布置的作业量应该都是在孩子的接受范围内的。而且老师布置的作业,往往和当天课堂上的教学重点相联系,能很好地帮助孩子巩固所学的知识,所以帮助孩子按时按量完成作业,对孩子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

1.创设良好的作业环境环境影响人,孩子有了良好的作业环境,自然而然就能进入作业的状态中,认真完成作业。父母首先应自己安下心来,可以读读书、看看报,做一些不出声、不转移孩子兴趣的事。有条件的话,可以给孩子准备专门的作业场地,可以根据孩子的意愿进行布置,多摆放一些书籍,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学习气氛良好的空间,远比坐在孩子身边加以监督有效得多。

2.灵活调整孩子做作业的时间家长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孩子做作业的时间。有的家长,每当孩子一吃完饭,就要求孩子回房间写作业,写完作业才能看电视。但孩子喜欢的电视节目往往都在饭后,如果家长坚持让孩子先写作业的话,孩子的情绪就会受到影响,做作业的时候也就不会那么专心,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

家长可以把让孩子先看喜欢的节目或做喜欢的事当做对孩子的一种鼓励,以此为条件,让孩子更快更好地完成作业。

3.及时给予奖励很多父母会对没有完成作业的孩子施以惩罚,却常常忘了对按时完成作业的孩子进行表扬和奖励。当一份作业看起来过多的时候,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把作业分成若干份,每当孩子成功完成一部分时,就给他一个奖励。比如,当孩子完成三分之一时,可以奖励孩子一个喜欢的小东西;完成一半的时候,可以奖励孩子看半小时的电视等。父母还可以让孩子自己列出一个他愿意争取的奖励清单,可以是一些小零食或是小玩具,但不能是什么昂贵的、特别大的奖励。

这样一方面帮助孩子分散了作业的压力,减轻了孩子的学习负担,还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做作业的积极性。

4.帮助孩子解决作业中遇到的困难父母应该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开始的时候,孩子自制力差,父母可以在一旁陪伴,进行督促,但是应该逐渐减少陪伴的时间,最终放手让孩子独立完成作业。

父母要关心孩子做作业的情况,对于孩子做作业过程中碰到的困难,父母应该及时向孩子伸出援助之手。比如,孩子的作业任务太重,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个简单的作业完成计划,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让孩子有计划地完成作业;如果孩子觉得作业太枯燥,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一些相关的小故事,或是把作业题目改变成孩子感兴趣的形式,让孩子觉得写作业是一件有趣的事。当孩子碰到难题向家长求助时,家长应放下手中的工作,和孩子一起讨论,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告诉孩子解题思路,但是不要急着告诉孩子问题的答案,多鼓励孩子进行自主思考。

训斥、逼迫、监督很难提高孩子写作业的效率,孩子往往不吃家长这一套。孩子的专注力差,为了提高孩子做作业的效率,家长应该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并帮助孩子一起制定计划,合理分配孩子的时间和精力,及时有效地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困难,多给孩子以鼓励。这样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帮助孩子按时按量按质地完成作业。

(十一)帮助孩子写好作文

老师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叫《快乐的暑假》,一个孩子的作文是这样写的:“考完试后我们就放暑假了。堂姐回来了,我们一起去钓鱼,然后我们钓到好多鱼。今年的暑假真是快乐啊!”一篇要求600字的作文,孩子就只写出了这短短几句话,便觉得再没什么可写的了。

孩子这样的情况让家长很着急,不知道要怎样帮助孩子提高写作能力。对很多孩子来说,写作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反映自己的孩子一面对作文就会抓耳挠腮,甚至写出的作文都是七拼八凑,或是记流水账。

面对孩子写作文的困难,家长不应该过分责怪孩子,应该想办法帮助孩子克服写作文的难关,让孩子有东西可写,并教给孩子一些写作技巧,多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写好作文,提高学习成绩。

1.帮助孩子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没有谁一生下来就能写出好作文的。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刚开始写作的时候,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他投了好多稿子,但都石沉大海,杳无音讯。可是他一直坚持,没有放弃,不停地写,终于写出了世界巨著《茶花女》。

父母要告诉孩子,“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信心,就一定能写好。父母要多阅读孩子的作文,鼓励孩子把作文念给父母听,和孩子一起讨论,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表扬孩子一点一滴的进步。这样有助于排除孩子的畏难情绪,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提高孩子的写作兴趣。

2.让孩子学会写作文提纲当孩子刚接触作文的时候,老师都会要求孩子在写作文前列一个作文提纲。然而,有些孩子认为写作文提纲太麻烦,有的孩子应付了事,有的孩子甚至在写完作文后再列提纲。

父母应该让孩子认识到作文提纲的重要性。要让孩子知道,提纲能帮助孩子更好地安排结构,组织语言,表现作文的主题。如果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不列提纲,孩子写的作文就会语无伦次、杂乱无章,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要让孩子学会写提纲,父母要先让孩子了解提纲的主要内容。一般来说,提纲的内容主要包括:题目、中心思想和段落排列。段落排列包括文章的开头如何写,文章内容如何写,正文要分成几个部分,重点在哪几个层次,每个层次讲述什么以及文章各部分的呼应等等。

孩子了解了提纲的主要内容后,父母可以先为孩子做一次示范,让孩子看到写提纲的步骤。然后给孩子讲解一些安排文章内容和重点的方法,确定作文的中心思想,教给孩子一些概括、衔接和提炼的技巧,让孩子多练习,养成写作文先列提纲的好习惯。

3.帮助孩子在平常有意识地积累素材想让孩子写好作文,就需要让孩子有可写的东西。不要让孩子一看到作文题目就觉得无从下手,觉得作文的题目离他们很远。这就需要父母在平常有意识地帮助孩子积累写作素材。

(1)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毛泽东能写出一手好文章,跟他终生好读书是分不开的,毛泽东从小就喜欢看书、写文章。读师范时,几乎读遍长沙师范图书室里的书。抗战时期,书报资源匮乏,他就让警卫员帮他找各种各样的书报来读,甚至发高烧了,也还要读书。

父母要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就像鲁迅先生说过:“读书就像蜜蜂采蜜一样,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孩子也需要多看书,多积累,多借鉴,才能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把作文写好。父母可以利用空闲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一篇美文或一本书,然后和孩子进行交流、品味、反思,加深孩子的印象,提升孩子的写作技巧。

另外在读书的时候,父母要鼓励孩子多动笔,让孩子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把不懂的字词、自己喜欢的语句、段落摘抄下来,不时拿出来翻看一下,不断积累和学习。

(2)鼓励孩子多看多听多写要让孩子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物,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这样孩子在描写时才能生动、形象、具体,更好地表现主题。

在平常的生活中,父母可以为孩子介绍一些生活中的事情,让孩子接触一些社会上的新闻,并且要尽可能把事情讲得完整、生动,让孩子对其产生兴趣,最后再针对这一件事情加以分析。孩子有了足够的见闻,对事物有了自己的看法,写起作文来也就容易多了。

父母还应该鼓励孩子多写,及时写下自己观察到的事物,自己觉得有趣的或是有意义的事情和活动,并把自己的真实感触、思考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孩子留下回忆,还能帮助孩子积累素材。写得多了,孩子的写作能力自然而然就会提高了。把写作变成孩子的一种习惯,作文就不再那么难了。

4.不要代替孩子写作文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写不出作文来,坐在那里苦苦思索,尤其是看到孩子为了一篇作文熬到深夜的时候,就会忍不住代替孩子写作文,成为孩子的“枪手”。父母这样做是非常不对的,不仅对提高孩子的作文成绩毫无帮助,还会助长孩子的依赖。孩子始终应该是学习的主体,父母可以多欣赏孩子的作文,多给孩子一些意见和指导,但决不能代替孩子去写作。

5.不要只注重孩子的得分有的父母看孩子的作文本,常常只看得分,对于孩子的作文内容以及老师的评语却经常忽略。其实,如果想要帮助孩子提高作文水平,父母更应该帮助孩子去理解老师的评语,结合老师的评语对孩子的作文进行分析,帮助孩子更好地修改自己的作文。

6.注重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作文能力和说话是一致的,说话是作文的基础,作文是用笔来说话,因此,家长要注重训练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平时生活中,鼓励孩子多发表自己的看法,引导孩子有条理地说话,注意纠正孩子错误的发音和不规范的表达。孩子说话完整、清楚了,写作的时候也才能通顺、有条理。

很多孩子害怕写作文,是因为没有东西可写。要帮助孩子提高作文的能力,父母首先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然后教会孩子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并有意识地帮助孩子积累写作的素材,鼓励孩子多看多写。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和训练,更能让孩子喜欢和接受。

(十二)和孩子一起学英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把应聘者的英语水平划入了考核的行列,不仅要求应聘者有英语四六级证书,还要求应聘者至少能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交流。社会形势的变化也让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孩子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不少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给孩子报各种英语培训班,企图让孩子更好地掌握英语,赢在“起跑线”上。

然而,孩子捧回来的英语成绩单依旧让不少对英语不太在行的家长们感到焦虑和茫然,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学好英语。

李先生小的时候几乎没怎么学过英语,26个英语字母都背不全,只会说“Yes”、“No”、“Thank you”。所以当他看到儿子拿着“10”分的英语试卷来找他签字时,李先生又生气又着急。

没想到儿子还满不在乎地对他说:“咱是中国人,不崇洋媚外!”

更是把李先生气得吹胡子瞪眼:“现在社会哪个工作不要求英语的?你不好好学,以后连份工作都找不到,看你怎么办?”

“那你不是也不会吗?我好歹会得比你多点儿,你都能开公司,我怎么就不行?”

儿子不客气的反驳让李先生一时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是不是家长对英语不太在行,就不能很好地帮助和辅导孩子学习英语了呢?当然不是,只要家长了解英语学习的特点,注意引导方法,就算不会英语,也能帮助孩子提高英语学习兴趣,让孩子爱上英语,把英语学好。

1.抓住最佳时期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研究发现,4~10岁是孩子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期。因为这一时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强,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可塑性很高,机械记忆能力特强。这个时期里,孩子的发音器官还不成熟,其语音发音尚未定型,如果在这个时候接触到流利地道的英语,并加以模仿的话,对孩子今后的英语发音会有很大的帮助。另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外界因素顾虑小,敢于表现自己,不像大人一样碍于面子不敢说英语,因此英语的发音练习更加容易进行。

有条件的家长要学会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抓住孩子学习英语的最佳时期,帮助孩子轻松接触和学习英语。

2.培养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孩子把英语学好,先要让孩子喜欢学英语。帮助孩子培养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和孩子一起观看一些有趣的英语节目,或是购买一些像《猫和老鼠》趣味性较强的英语动画片,让孩子在欣赏节目的同时,不自觉地吸收;家长可以不时地播放一些好听的英文歌曲,边学边唱,同时鼓励孩子开口唱,让孩子在优美的音乐中找到学习英语的快乐。对于年龄小的孩子,家长还可以买一些配图画的英语故事书,让孩子在听故事的同时,轻松地学习英语。年龄稍大一些的孩子,家长可以多给孩子介绍一些外国的风景地理、风土人情以及宗教信仰等知识,拓宽孩子视野的同时,也能很好地激起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

3.营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在家庭中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是促进孩子学习进步的最好条件。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是提高孩子英语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家长还可以在家里贴上一些日常用品的英语卡片和小单词,让英语随处不在,这样孩子看得多就自然而然地记住了。很多商品的包装上都会有英文写的商品名称和广告语,那些广告语往往是孩子耳熟能详的,家长可以有意提醒孩子,让孩子注意观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家长在看电视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选择CCTV-4看国际新闻,CCTV-5看体育节目,这些众多的节目频道,是培养孩子熟悉英语的好途径。

家长应该和孩子一起学习英语,从最基本的26个字母开始学习。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大胆开口,同时尽量多和孩子进行英语交流,哪怕是“Good morning”、“Have a good night”、“Thanks”、“I love you”等这样简单得不能简单的句子,甚至是“Yes”、“No”、“apple”、“banana”这样简单的词汇,只要能用上,都可以不停地挂在嘴边。

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是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方法,家长以身作则,抓住一切机会开口练习,能很好地鼓励孩子抛开羞怯,大胆开口,这样英语的学习其实就成功了一半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也在不停的进步,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4.注意孩子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让孩子学习英语的最重要的目的不是让孩子考试得高分,而是让孩子能够与人流利无障碍地进行交流沟通。因此家长不应该只看重孩子的分数,而应该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提高。不能一味地逼着孩子背单词、做试题,那样的英语学习会让孩子觉得枯燥乏味,提不起兴趣。有很多的学生,英语考试成绩很优秀,却是“哑巴英语”,他脑子里装了很多的单词,却不能流利地说出一句话来,没办法顺畅地和人沟通。家长一定要重视孩子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家长要抓住一切机会让孩子多看多听,让孩子不断模仿,不断纠正自己的发音。只有发音正确了,才可能听懂别人说的,也才可能让别人听懂自己所说的,这是进行沟通的前提。

不要让孩子单纯地反复背单词,让孩子多阅读,阅读课文、阅读英语读物、故事书籍,把单词放到句子中去,把句子放到情景中去,这样孩子不仅能记住单词,还能学会单词的用法,才可能自然而然地运用。

鼓励孩子大胆地开口,给孩子创造“开口说”的机会,如果在公园或是街上遇到外国人,鼓励孩子上前与人交流,学以致用。

家长还要注意孩子的书写能力,也有不少的孩子,口语说得很好,书面英语却不行。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多写,比如写英语日记,记下自己每天的快乐或感悟,从而提高孩子的写作水平。

5.让孩子坚持下去英语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家长要经常督促孩子,多鼓励孩子,看到孩子的每一个进步,让孩子坚持下去。家长还可以不时向孩子请教,这样可以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更有信心,更好地坚持下去。

英语不应该仅仅成为一门学科,更应该转化为孩子的一项技能。家长和孩子一起学英语,更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主动学英语、喜欢说英语。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要注意观察和总结,帮助孩子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孩子能轻松自在地学习英语。

(十三)帮助孩子缓解考前焦虑

张朋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平时学习很用功,从来不用父母叮嘱他写作业、温习功课。他平时的作业情况和课堂表现都特别优秀,可是一到考试就不行。不论大考小考,离考试还有好几天,他就开始紧张焦虑,晚上也睡不着觉,不停地复习。一进考场脑子里就稀里糊涂的,心里慌得很。但如果老师把试卷发给他,让他在家里重做一遍,他就能得很好的分数。

像张朋这种情况的孩子,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他们或轻或重地出现了考前焦虑症,还表现出一定的“怯场心理”。这些孩子考前不能很好地学习和休息,情绪紧张,甚至还会忘记原来已经熟记的知识点,影响正常发挥;严重的还会出现头晕、目眩、心悸、恶心等症状,结果造成考场失利。

专家指出,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或适度焦虑,能够激励学习,指导行为方向。适度的焦虑还可以使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但是如果心理压力过大,一个人的情绪处于高度焦虑状态,就会导致注意力分散,思维混乱,从而使学习效率降低。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考试。孩子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考试,不能很好地摆脱考前焦虑的情绪,长此以往,不仅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还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孩子面对考试产生焦虑是一种心理障碍,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帮助孩子消除考试焦虑症。

1.父母要端正心态很多孩子出现考前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家长施加的压力。父母首先要对考试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父母不应该过度重视孩子的考试成绩,甚至把考试看做决定孩子未来的工具,决定孩子人生的手段。考试成绩只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孩子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帮助孩子更好地查缺补漏,而不应该成为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唯一标准。

父母要先摆正自己的心态,把自己的焦虑放下,才能减轻孩子的压力,让孩子放下沉重的包袱。父母不应该因为自己的焦虑和期望,就不停地逼迫孩子学习,考试一结束就追问孩子的考试成绩,更不应该在孩子考得不好时,给孩子脸色看,甚至打骂孩子。

2.让孩子改变自己的认知有些孩子的考试焦虑是因为他们对考试的认知完全不正确产生的,从而导致他们情绪上紊乱和行为上的异常。这样的孩子通常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不允许自己出现一丁点儿的错误。有的孩子甚至接受不了任何一点儿的失误,更别说是考试成绩不理想了,这在他们眼里是非常可怕的。孩子抱着这样的认知,心理压力当然会很大,甚至会产生逃避的想法。

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应该帮助他们改变对自己的看法,让他们知道,考试失败并没有什么可怕。还要让他们知道,谁都会犯错误,如果能够以轻松的心情去迎接考试,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3.考试前不做不合理的假设“要是考试失败,我就进不了大学”、“要是这次考试还不及格,同学都会笑话我”、“如果我不能考第一名,我就没脸见爸爸妈妈”,这些想法都会引起孩子的情绪紧张,削弱孩子的行为能力,导致心理混乱。父母应该帮助孩子正视考试的目的,排除由于不合理假设所产生的紧张情绪的干扰,以更好的状态去参加考试。

4.不要让孩子总是处在紧张状态有的孩子为了备战考试,把大量的时间都投入到学习上去,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和休闲活动,即使有一点儿空闲也会想着学习。孩子这样的学习状态势必会出现问题,一点儿喘息的机会都没有,情绪高度紧张,学习效率怎么可能会高呢?越是这样,只会越是强化孩子的紧张情绪。有人说,休息是为了走更远的路,这话一点儿都不假。父母要提醒孩子学会劳逸结合,生活有张有弛,这样才能够用最好的状态去学习,也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为了帮助孩子缓解紧张情绪,父母还可以让孩子进行“考前模拟”。就是每次考试前,都让孩子进入“考试角色”,体验考场的那种紧张气氛。然后采用一些适当的方法,比如放松四肢、深呼吸、闭目养神等。这样通过反复锻炼可渐渐降低孩子对考场环境的敏感程度,有效缓解孩子的考试焦虑。

5.帮助孩子制定适当的目标每个孩子的基础和实际情况有差异,家长不应该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不同的孩子。目标对人的行为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家长要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的能力,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然后设定适当的目标。适当的目标应该是在孩子能力范围之内,孩子通过努力可以达成的。这样的目标能激励孩子努力,还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渐渐降低孩子对考试的恐惧,也有利于消除孩子厌学情绪的产生。

6.让孩子用平常心对待考试有的孩子平时学习认真,功课很好,但是从来没有考出过好成绩。这往往是因为孩子在考试时过于紧张,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太高,以至于孩子的水平没有得到正常发挥。面对这样的情况,父母要教会孩子正确对待考试成绩,让孩子明白,考试成绩并不能代表一切,即使考试失败,也不是什么世界末日。让孩子正确面对考试的成功和失败,用一颗平常心看待考试。这样才能专注于复习本身,从而降低考前焦虑,从而发挥出最高的水平。

孩子害怕考试,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不管考试前后,父母都必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对孩子的期望不能过高。父母应该正确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帮助孩子制定适当的目标,让孩子用平常心来看待考试,帮助孩子缓解考前焦虑,让孩子更好地复习,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同类推荐
  • 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培养

    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培养

    教育在学校,培养在家长!培养好孩子只有一条路径可走,那就是父母要真正地了解并用适当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本书首先向父母们分析了孩子的哪些特性是先天注定的,哪些特性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先天注定的特性,如男孩女孩的区别,好动与好静的区别,才艺方面的区别等等,我们尽量不去违背而是引导。对于后天可以培养的,我们又从父母、环境、心理、德商、情商、智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找出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争取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有性格有特点有能力有智慧的好孩子。
  • 儿科病调养食方

    儿科病调养食方

    《儿科病调养食方》中介绍了多种小儿常见疾病的饮食疗法,包括小儿发热、小儿肺炎、小儿腹泻、小儿腹痛、小儿厌食、小儿便秘、小儿寄生虫病、小儿夜啼、小儿遗尿、小儿汗症、儿童多动症等。书中的饮食疗法均按方名、组方、制法、功效、适应证的规则进行编写,以病统方,便于读者查找。
  • 爱得对,父母不会累

    爱得对,父母不会累

    亲子教育圣经!本书内容提要:现代父母常感叹和孩子之间出现了代沟,种种以“爱”之名但掺杂了太多的期望的行为。反而让孩子产生了抗拒。父母对孩子的爱出自于本能,但并非所有爱的方式都是正确且理智的。爱得对,爱是最好的沟通方式;爱得不对,爱反而会变成压力和障碍。本书分成七大部分,从42个法则,指导父母以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来爱孩了,教养孩子不仅变得轻松、愉快,也能培养孩子乐观且正向发展的人格。
  • 美满的亲子关系

    美满的亲子关系

    父母教养子女,吃尽同等的苦头。不让父母生气,父母在物质方面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使父母受辱。但是在精神方面,最好制订长远的计划,管教子女应该从日常生活当中培养子女正确的生活技能。父母最好明白,以显扬父母。一般人总认为一技之长指的是就业所需要的技能,不必故步自封,依照年龄和阶段的不同给予不同重点的教养。子女心目中有父母,最具体的表现即在好好做人,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些不同的变化。长大以后,不一定要子女和自己采取相同标准,更应该奋发图强,坚持各项不变的生活法则,先进德以修己,有好的成就,发挥各入的长处。,然后才能各自利用万物。孩子的成长过程是变动的,却经常忽略了基本生活技能才是终其一生都需要的一技之长
  • 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

    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

    很多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是失败的、无效的,就是因为他们运用的方式是消极的,他们习惯用命令、教训、呵斥、指责、责骂的方式去沟通。今后一定要彻底改掉以前那种家长作风式的无效沟通方式,换种方式与孩子沟通,充分考虑到与孩子思想观念的差异,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考虑问题。
热门推荐
  • 痞妻,你敢反

    痞妻,你敢反

    她好歹也是他的救命恩人,不给救治费也就罢了,为了一个破玩意儿,竟然没完没了的纠缠她。打不过她也就罢了,还动不动就对她用“葵花点穴手”。爹不要她,倾心相待的男朋友知道她无权无势以后一脚踹了她,就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也要对她斩草除根,本以为掉入悬崖会结束人生,却不想重生在一个她连报仇都没法报的陌生朝代。从此,她恨男人,恨花心的男人、因为有了他们的花心,她的母亲才遭毒害致死,因为有了他们的花心,她才惨遭人的杀害,最后连报仇的机会都没有。他是冷酷无情的一国王爷,杀人如麻,嗜血如饮,就连那笑面虎的皇帝老大他都不曾放进眼底,可却因为一次意外,让受伤的他接受她的冷嘲热讽外加被她一个小女人给拧起来摔。这种奇耻大辱怎么能让他咽得下去?第一回合,他惨败,但并不代表每次都败在她手中,他发誓要打磨她的锐气,调谁说制服一个人要拼尽全力?他只需要动动两根手指头同样可以让她俯首称臣,任她是凶悍的母老虎他也照样把她变成不能言不能行的小猫。*欢迎亲们踊跃收藏、踊跃跳坑…*片段剪辑1某男正在密室里处理公务,手下突然来报:“爷,小姐去林云寺了。”某男冷冷的斜睨了一眼紧张不安的手下,“打禅念经是好事,兴许能改改她的脾性。”“不是的。”手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小姐说不想让您再缠着她,她欲准备削发,出家为尼…”“混账东西!她敢!”某男暴怒,带领几百侍卫将林云寺团团围住。寺里主持见来人气势汹汹,顷刻间也明了来人是为了哪般,于是劝道:“施主,叶施主已看破红尘,自愿出家为尼,施主又何必苦苦紧逼?”“是吗?”某男负手而立,全身上下散发着阴冷霸道的气势,“她腹中怀有我的子嗣,大师若收了她岂不是有辱佛门清誉?”本来还一脸淡然的某女顿时勃然大怒,奋勇向前,准备拼个你死我活,却突然被定在原地动弹不得。心里不由得大骂:尼玛,老娘除了初吻没了外,其他都完好无损,光是跟男人捂着被子纯睡觉都能怀孕的话,TM的世界上就没有不孕不育的女人了!*片段剪辑:2某女怀胎十月、一朝分娩,痛苦万分之时猛然大骂:“萧敖,你这王八蛋、娘诅咒你生儿子没屁眼…”外面守候的男人一身冰寒气息,双目如仇杀般射出剑光盯着叫骂声来源的方向,大掌挥下,坚硬的石桌顷刻间化为尘土,面色阴冷如鬼魅的大步朝紧闭的房门而去。
  • 山风不说话

    山风不说话

    阿舍,女,原名杨咏,维吾尔族,1971年生,新疆尉犁人,西北第二民族学院毕业。银川文学院签约作家。出版长篇历史小说《乌孙》。散文《小席走了》获2004年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文学一等奖;散文《山鬼》获2011年《民族文学》年度奖。
  •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中国清官廉事(新版)

    清官与廉吏大体同义,其要旨在一个“廉”字。“廉”原指物体露出棱角,朱熹集注《论语》时说:“廉,谓棱角峭厉。”以之比喻人的禀性方正刚直。“廉”又作收敛解,引申为逊让、节俭,进而引申为不苟取、不贪求。故古时将有节操、不苟取之人称作“廉士”;将清廉守正的官吏称作“廉吏”。我们案头的这本周庆苾先生精心撰构的《中国清官廉事》一书,陈列先秦至明清一百多位清官的懿言嘉行,读来直觉清风拂面,深感天地毕竟有正气。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霸皇的专宠

    霸皇的专宠

    他,帝都皇朝八王爷,用一切的坏得词语来描绘他都不为过,变态,恶棍,魔鬼.他视女人为玩物,视生命为贱草,目中毫无一切。我,名叫平凡,人如其名,平凡如沙粒。大学四年专修心理学,喜好研究一切病态的事物。被隔离了人群,成为了异类。一个前世的召唤,让我的平凡变得不再平凡。“从今天起,你就是我的专人心理大夫!官居五品!”“是!”“.”“求求你,再给我一次机会?”“我已经给你了!”“你说过,不会放弃我的?”“可我也说过,一旦被列入黑名单的人,就是在浪费我的时间!”888888888888888888888声明,本文不是NP.哈哈.乐乐不喜欢NP.推荐:紫树叶子---<妖王暴后>紫树叶子---<总裁的正牌情人>野人乙---《绝代妖娆》http://m.pgsk.com/info/m.pgsk.com惟兮---《离婚以后》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乱世佳人:若水无伤

    乱世佳人:若水无伤

    一缕幽魂错转异世,演绎一段乱世佳人的悲欢离合,婉言低诉这红尘有爱,奈何苍天无情,想爱的人阴阳相隔,恨之入骨的仇人却又苦苦纠缠。前世今生,舞一曲红颜缭乱,上善若水,祈愿无殇!前世的她被老公的外遇刺激而死,今生的她被皇帝老爹遗弃在外,命运对她,总是无情而冷酷。三个性格迥异,位高权重的男人,几段可歌可泣假假真真的情感纠葛,是他,是他……还是他,最终能夺得美人归?
  • 唐代类书与文学

    唐代类书与文学

    本书是“西南大学文献学研究丛书”之一,全书共分3个章节,主要对唐代的类书与文学作了介绍,具体包括唐代类书的编纂、类书与文学、类书与题材惯例。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