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31100000013

第13章 Chapter 4(2)

安芯是出了正月后回来的。自从去了新线工地,安芯一直水土不服,三天两头地闹肚子,人瘦了一大圈,就连那条油亮的大辫子也失去了光泽。指挥部的医务所和当地的县医院都无奈。于是,于金水一有空,便去替她寻医问药,找遍了当地的土郎中。不是扎针灸,便是拔火罐,最要命的就是灌药汤。油毛毡搭的两座工棚之间,泥泞的小路上铺的正是药渣子。这项工程也和兴建铁路一样,是从两头开始在中间合龙的。安芯和于金水的宿舍里各有一只药罐子,谁得空谁就熬药,待到药渣子合龙了,安芯的病终于见好了,寡黄的脸上也现出了血色。可是,宁赣铁路下马的命令,却沿着药渣铺出的小路来到了。屡建屡停的那条铁路,再次停摆。指挥部以会餐一顿而告终,英雄饮恨作鸟兽散。那次会餐每桌上了两脸盆菜,一盆是干萝卜丝烧肉,另一盆是肉烧干萝卜丝。于金水把其中一盆中的肉都挑给安芯了,安芯说你脱了裤子再下去捞捞嘛,别让肉漏网了。逗得满桌哄堂大笑。笑过,便有人提议,像当初庆贺各路英豪齐聚这里一样,也开个篝火晚会。上马时的篝火晚会是在雪地里进行的,纷纷扬扬的雪花拥着熊熊火焰翩翩起舞,许多的男子汉争着抢着邀几个姑娘伴舞,害得安芯没跳几曲就崴着了脚。分手前的篝火晚会却是在雨中。下的是毛毛细雨。被篝火照得锃亮的雨丝,如蚕丝一般,或者像细菌游动在显微镜下。这回,指挥部仅有的几个姑娘都有主了,成双成对的,如胶似漆的,别人只能干瞪眼了。安芯一直被于金水搂在怀里,于金水还把安芯的辫子悄悄搭在自己肩上。安芯却老是张着嘴伸长舌头去捕捉那甜甜的雨丝,青蛙也有那样的舌头。安芯和于金水一道回合欢那天,毛毛雨仍然飘飘洒洒。回家的路上,他们也没打伞,都淋成了白头发白眉毛的小老头。奶奶、秀和庄儿、枣儿,大手小手一起替他们拍打黑呢子制服上的水珠。其实,跺跺脚,水珠就能掉。

安芯刚进家门,像细雨一样弥漫在合欢城上空的歌声,便紧随她涌进屋里。奶奶说:这是杭州唱的。真看不出来,这孩子实在呢。

奶奶说得很随意,可于金水却苦笑了一下。奶奶瞄见,便借口做饭去了厨房,忙活一阵,又把安芯叫过去。奶奶问:小于还不得分配工作?做么呢?

俱乐部。挺适合他的。别的技术活他干不了。

奶奶盯着安芯:咋觉着你俩不对劲似的?小于咋啦?人能干,嘴甜,也知道心疼人,又是山东老乡,不就是个子小点吗?

安芯说:还行吧。就是有点蔫。

奶奶急了:么叫蔫啊?你说说!你没看见他身上的那些伤?看见你就知道么叫大男人啦。

安芯向往那声嘶力竭的歌唱。回家后的第七天,她悄悄地走向了那歌声,她想用自己的眼睛来证明人们的传言。电话所也在东站南面的山上,它是要害部门,为了战备,藏在北坡一个草木蓊郁的山窝窝里,围墙上设有电网,平顶上堆着很厚的土,一年四季都是庄稼地,收了麦子种芝麻花生,为的是躲着美蒋的高空侦察。其实,范莹莹的墓地和电话所共着一座山,是一座山的南北两面。在北向车站的电话所里,安芯通过溜放车的动静,早已掌握了调车作业的规律。

持续了好些天的毛毛雨,在这一天更加密集了。细雨悠悠地翩飞着,缓缓地旋舞着,天地万物在这纷繁迷乱的洁白中一片混沌。调车场上,屁股对屁股地趴着几台刚刚歇息下来的机车,它们懒洋洋蜷缩成黑乎乎的一团,却不时吐着一个个烟圈。那些烟圈即使在密密的细雨中仍然清晰可辨,仍然悠闲自得,直到飘升到相当的高度,才化为与天色谐和的铅灰。

东站有着几十股道,密布的车阵犹如钢铁的青纱帐。出没在这里的有铁路员工,也有乞丐偷儿,空气中弥漫着的却是各种化学产品以及畜禽粪便的刺鼻异臭。安芯瞻前顾后,小心翼翼从车底下钻进车阵中间,看见有些调车员扒上货车的守车去休息,却不见杭州的身影。林立在股道间的电杆旁,不知究竟设置了多少只麦克风,也不知这里究竟安装了多少只高音喇叭,不时有人啪哒打开麦克风,吆喝两声。每每听到喇叭里响起啪哒之声,安芯连忙弯下腰,撅起屁股窥视车底。在这里,唯有撅起屁股才有比较开阔的视野。谁知道,她首先听到不是歌声,而是女人撒尿的声音。她蹲下来,竟看见相邻股道的车轮旁,有一个雪白肥硕的圆。安芯钻过去,把那人吓了一跳,那人也把她吓了一跳。竟是范家老三范明明。

范明明是电报员,和安芯同属电务段职工。满脸通红的她迅速提起裤子,抱怨道:你吓死我啦!

安芯问:你来做么呀?

解手。你呢?

安芯笑了:电报所离这儿是挺近,可你不怕车轮后面有眼睛啊。

范明明继续追问:那你呢?

安芯坦然告诉她,自己听说杭州唱歌的事,是来看个究竟,看杭州唱歌时的表情。

范明明却说:就是他。他今天可能不敢唱。我爸爸发火了,让运转主任把他狠狠训了一顿,说调车场不是俱乐部,喇叭是作业用的,不是练嗓子的。今后再有敢乱吼乱唱的,抓住一个处理一个。

范明明想了想,又说:不过,今天出七呢,也许他会最后唱一次。我们一起等着吧。

不一会儿,有一台机车鸣响了汽笛,仿佛那尖利的汽笛惊醒了远远近近的机车,呜呜呜——呜呜——呜,音色不同的汽笛声竞赛似的,打破了调车场上难得的宁静。只听啪哒一声,歌声出现了。这回,高音喇叭里唱的是“一条大河”。安芯连忙蹲下身去,可是,左右望望,并没有发现歌唱者的身影。

范明明说:这么多股道,你找不到的。我来了好几次也碰不到。就这样听着吧,你会觉得自己就在歌声里。

不错,静静地倾听,安芯觉得歌声就在自己的上空,像雨,纷纷扬扬,润湿了自己的衣服。环顾左右,歌声又好像就在紧邻着自己的某个地方,或者在某节闷罐子车厢里,它成了随时可能突然出现在面前的一个人。

覆盖了整个合欢城的歌声,是唱给孤独地躺在山那边的二十二岁的范莹莹听的,而安芯竟鬼使神差一般走进了歌声内部,并遇见了一个陶醉在其中的姑娘。

安芯看到自己面前的电杆旁,也有麦克风。她走过去,仔细查看了一遍,发现开关在方形盒子的下面,正要打开来,不料,范明明扑了过来,把安芯推开,自己对着麦克风高唱起来。范明明跟上了杭州唱的最后两句——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阳光。

清脆的女声和洪亮的男声通过麦克风交织在一起,又通过高音喇叭播撒到四面八方。范明明激动得泪流满面。

安芯默默地从车阵中往外走。走到扳道房那儿,调机拉着车厢从她身边隆隆驶过。她停下脚步,辨认着扒在每节车厢上的调车员。她终于看见手持信号旗的杭州了。他一会儿飞身上车,一会儿纵身跳下,溜放车好似他的坐骑。杭州不愧为合欢站最优秀的调车员,曾连续获得分局、路局调车技术比赛的冠军,看他身轻如燕的姿势,安芯不由得着了迷。

当杭州驾驭的一节溜放车驶近自己时,安芯朝抱着车闸的杭州挥了挥手。杭州竟没有看见。安芯忿忿地踢飞了脚边的一块道渣。

奶奶给于金水做了一双布鞋,黑平绒的鞋面,白洋布卷边,鞋口前面还带着小舌头,既遮住了脚背,又能挡灰,比孙庄想要的白色力士鞋还洋气。奶奶让庄儿试试,却让庄儿记起了替高山青吸奶时提出的条件,他便揪着母亲的衣角吵闹着要力士鞋和口琴。

秀给了庄儿一巴掌,抄起床上的笤帚疙瘩吓走他后,对奶奶抱怨道:他奶奶,你咋让庄儿试小于的鞋呢,孩子能穿吗?

奶奶说:小于脚小,比庄儿才大两指。俺不是寻思再给庄儿做一双吗?还剩一块鞋面布,正好够了。这孩子!力士鞋有么好的,捂汗,臭脚,熏死人了,谁给他刷鞋呀。

秀说:勾起他的馋虫啦,眼馋同学有呢,说再不给买,他就写信找他姑爷爷要去。

奶奶脸一沉,进了里屋,从梳妆台抽屉里翻出一封信,掏出信纸,把信皮交给了秀,要秀锁进箱子里。信是年前收到的,孙安路的姑父、那位游击队的连长给嫂子拜年呢,人家是响当当的老革命,在山东铁路当上机务段的段长了。

奶奶把信纸团在手里,揉了揉,要去扔掉,想了想,又把它摊在桌上抚平了,掖在床头垫被下的一叠草纸里。奶奶嘟哝道:说的么!光说他家的事,叫俺注意吃注意喝,人饿着肚子叫人注意吃喝,这不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吗?这年头,他也不能是饱汉子!你看看,没话找话呢。就知不道问问俺孩子可好吗?

同类推荐
  • 上尉的女儿

    上尉的女儿

    本书是普希金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农民斗争的现实主义作品,被果戈理誉为“俄国最优秀的叙事作品”,在俄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占据着无可撼动的地位,被译成一百多种文字,至今畅销不衰,1903年被译介入中国,成为最早被翻译到中国的俄国文学作品。小说取材于18世纪的普加乔夫起义。贵族青年格里尼奥夫在一场暴风雪中偶遇普加乔夫,后来爱上了要塞司令的女儿。不久要塞被普加乔夫攻陷,普加乔夫因念旧情释放了格里尼奥夫,成全了他的婚姻。
  •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回忆录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回忆录

    《回忆录》为短篇小说集,依出版顺序是系列第四部。《银色白额马》讲述了赌马赛上一匹白宝驹将稳操胜券,但驯马师阴谋割伤其腿腱不料被马踢死,正巧有人来探马被疑凶犯,马则脱逃被另外厩主藏匿。福尔摩斯终得破案,宝驹按时出赛大获全胜。《最后一案》叙述福尔摩斯与强大的恶势力头目莫利亚蒂斗争,屡挫对手,对方疯狂追杀,一路追到瑞士,二人搏斗坠崖同归于尽……每个故事都自成体系,悬念迭起,情节一波三折,步步惊心,引人入胜,充满了作者特有的惊悚、紧张、刺激和恐怖的色彩。
  • 飘(上)

    飘(上)

    整部小说洋洋洒洒,气势恢宏,可谓一幅浪漫的历史和社会画卷。小说以美国南北战争前后的南方佐治亚州为背景,以一个种植园主郝嘉乐的女儿郝思嘉为核心人物,通过几个家族的兴衰变化反映了美国南方各州在这一重要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
  • 现代恶魔女

    现代恶魔女

    “喂,和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再来接我,以后你和你那个小奥拓离我远点!”这就是我发誓要爱一辈子的那个傻丫头嘴里说出来的话。你说我能不生气嘛!这样的女孩子,简直太没有良心了,对她那么好,竟然一点感觉都没有,还说我自讨苦吃,就应该让她找不到男朋友……
  • 老滩

    老滩

    本书叙写新世纪的老人与海,记录和展示辽东湾的生存状态,经作者精心打造,沉着,大气,悲悯,人物形象立体、丰满,戏剧性冲突紧张生动,扣人心弦。通篇画面感强烈,抒情韵味浓郁,兼具地域性,人文性,历史感,现实感,颇具史诗风格,余曾先睹为快。
热门推荐
  • 穿越之清淡药香

    穿越之清淡药香

    纳兰凌原本是现代的中医,但小憩过后却无端穿越到了一个陌生的古代……她只是想在古代继续她中医的路程,但是她平淡的生活却多番被打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生命之催化乐章:石油化学家闵恩泽

    生命之催化乐章:石油化学家闵恩泽

    奠基中国炼油催化应用科学,以知识报效国家,一生成果难数,开发生物柴油推动绿色化工,凭贡献乐享人生。
  •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

    易经白话全译正鉴于此,我们择取古本、兼采众本,精校精审,荟萃众家之长,采用文、白对照的形式编成。《易经》的六十四卦详解,是全书主体。按经上、经下分为两章,每卦独成一节,各节皆有原文、译文、解读,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或可先窥其门户,后登其堂奥,由浅入深,从而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本书在保持了传统《易经》的原汁原味的基础上,努力为读者提供可以深入阅读的平台,以期让每个读者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读出属于自己的一本《易经》。
  • 豪门嫡妻

    豪门嫡妻

    林然再一次重生了,有着两世记忆的她,重新过着新的生活。豪门媳妇不好当,光明正大可以三妻四妾的名门媳妇更不好当。豪门大宅,上有老而不糊涂的曾祖母,看似慈善却又精明的奶奶,手握实权的婆婆,还有利势又小心眼的姨太们,再加上一群等着看她笑话的妯娌,下有猥亵大伯,妖孽又风流的小叔,还有几个只会惹祸捣乱的姑子。公公的冷眼旁观,丈夫的冷淡无情,小三的冷笑争宠。这是典型二十一世纪里的古代豪门宅斗。豪门怎么了?豪门是用钱用势堆起来的。她是嫡妻,小三再怎么得瑟也永远扶不成正室。她是嫡媳,别的可以得罪,就长辈不能得罪,不然受罪的是自己。婆婆说:“林然,你是嫡媳妇,就该有正室的气度,晨儿都娶了你和白素,你们就要好好的相处,别做出什么丢我们宫家的脸。”林然说:“妈,我知道了,就像妈一样,公公娶了三位姨太,妈都有这样气度的接受了,往后晏晨要是娶了十个百个老婆,我会像妈一样没有什么怨言接受的。”婆婆一噎:“……”谁说她大度了,谁说她没有怨言了。小三说:“林然,你就活守寡吧,晏晨爱的是我。”林然说:“我很乐意活守寡,反正你永远都是二奶。”大姑子说:“林然,你不是闹自杀吗?怎么还不去死。”林然说:“大姐,那你怎么也不去死?上个星期你好像登报闹自杀,想要前姐夫不和你离婚吗?”嫂子说:“林然,我真替你可怜,被小三欺负成这样,讨好了那么多人,却依然换不来老四的爱。”林然说:“我不觉得我可怜,倒觉得嫂子你更可怜,听说嫂子你要爬上我丈夫的床,结果被他甩了巴掌扔了出来,我是嫡媳妇,不要说我可怜,因为你们没有那个资格。”咳,推荐朋友的文文:《女人,宠你上瘾》:
  • 红楼媚妃黛玉劫

    红楼媚妃黛玉劫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她原是富家千金小姐,却历尽艰辛,为了爷爷留下的遗产与家中亲人斗智斗勇。一辈子,没有享受过一天亲情的滋润。最终,同父异母的私生子哥哥将她推下悬崖。含恨而终,仍不让活着的恶人有好日子过。遇上警幻仙姑,说她仍有世间姻缘账未销,送她复入红楼。她要做一回林黛玉,决不让一个好人冤死,也定不饶过半个恶人坐享太平盛世。而最后红楼各人将作何归宿,最终绛珠仙子将芳心何属,且看转世黛玉,如何玩转红楼••••••
  • 末世日常见闻录

    末世日常见闻录

    作者:你想成为大神吗?关宇:想啊,做梦都想作者:你要成为男主角?!关宇:嘿嘿,如果可以的话,我是不介意的啦~作者:你想拥有超能力?!关宇:当然想,这样我就可以偷窥别人的胖次了<( ̄3 ̄)>.....作者:真是贪得无厌,给男主头衔,不过必须要加最废!来人,剁成碎肉末送过去,这次一定虐死你o( ̄ヘ ̄o#)关宇:啊!!!!不要啊,饶命啊,我再也不要当主角了....(⊙o⊙)啊!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剑魔相

    剑魔相

    如若不能洒辉于日下,那我便要划破这天空,去见一见更加深奥的道路,既然正不容我,那么即使为魔,我也要我的道,凌驾于万道之上!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趣谈语言文学

    趣谈语言文学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语言文学亦有深厚的功底,诸多名著让人目不暇接。《趣谈语言文学》以细腻的文笔,带领我们慢慢品读诸多经典之作,让我们在文学的殿堂寻找到那份已远去的宁静与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