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6400000041

第41章 繁复的中央行政机构

宋代的中央机构,从框架上来看,是从唐代临摹下来的。唐代有的机构它都有,而且从表面上看也没有太大变化,但实际权力格局和具体运行机制却大相径庭,严重的名不符实。正式机构是一套,附加机构又是一套,往往附加机构才是真正负责的机关。一个机构的负责人,往往不负责本机关的事务,却去管另一个机关的事情。形成了叠床架屋、彼此纠缠的官僚体系。

1.宰相及其官属

宋代的宰相制度有两次大的变动。在北宋开初的100多年,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为副相。中书门下作为宰相的属衙,有别于中书省和门下省单独存在。宋神宗元丰改制(王安石变法)之后,回到唐朝制度上,以三省副长官为宰相,但实际上的宰相则是尚书省的左右仆射兼中书和门下省的侍郎。三省领导机构已经合而为一,直接领导原尚书省下辖的作为执行机关的六部。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新法”虽然被废,但这种体制实际上一直延续了下来。到了南宋,将左右仆射改称左右丞相,结构其实还是元丰体制。宋初宰相员额从一人到三人不等,参知政事二员到四员不等,但最多的时候,还是二正二副,即两个宰相和两个参知政事。元丰改制,将副相去掉,南宋又恢复了宋初的旧貌。

宋初100多年,中书门下是事实上的“宰相府”,宋人称之为“政府”,其属员人称“宰属”。中书门下的直属机构有五房,计有孔目房(书记处)、吏房、户房、兵礼房和刑房,每房设堂后官三人。堂后官又称堂吏,开始的时候,由于中书门下不算正式机构,所以由吏员担任,随后发现堂后官权责甚重,时常弄权,于是改由朝廷命官担任。元丰改制后,宰相的下属机构跟唐朝一样,由中书门下的属员充任。

2.三司使

三司是五代军阀体制下的产物。那时的文官体系,已经蜕化成税收的机器,所以,唐代处于官僚结构第二等级的户部所辖的财政事务被集中整合起来,成立三司,即所谓铁盐、度支、户部,以加强征收赋税和财政收入管理的职能,也就是加强对民间的搜刮。三司的负责人即三司使。这种制度被宋朝继承下来,而且发扬光大,一时间成为管理国家经济的中心。其敛财能力,不仅五代不能比,就是汉唐盛世,也不及其十分之一。宋代商品经济发达,各种商税以及相关税的征收额度,在宋代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地步,大大超过来自农业的收入。凡诸铁盐、酒茶、丝绢,以及工场、店铺、行商、过渡的各种税费,无一漏网。正因为如此,朝廷才可以支持庞大的官僚机构,供养超过百万的常备军,以及年复一年地向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交纳钱帛。三司使权力之重,有时甚至超过宰相,被人称为“计相”。

三司下辖三司:铁盐司,度支司和户部(此户部非尚书省的户部,那个户部仍然存在,但已经无事可管),每司下设支司,当时称为“案”。

铁盐司下设七案:兵案、胄案、商税案、都盐案、茶案、铁案、设案。需要说明的是,其中的设案主要是负责朝廷每旬的设宴以及宴席所有的相关费用;兵案除了管理军队士兵和军官的薪饷之外,还要负责各地吏员的升补考核,以及刑狱、捕盗、甚至造船事务;胄案除了负责兵器制造外,还负责维修河渠;铁案负责所有矿产的开采冶炼,或者是负责民间矿产冶炼的税收。

度支司下设八案:赏给案、钱帛案、粮料案、常平案、发运案、骑案、斛斗案、百官案。其中常平案负责各地的常平仓,即平籴,就是各地丰歉年的粮食调剂事务;钱帛案负责军队的春冬衣、百官的俸禄;粮料案负责军队的粮料(牲口口粮)、各地粮草的出纳、部分的漕运和商人的飞钱;发运案负责大部分的漕运,一部分的商旅税;骑案负责国家马匹牛羊饲养、购买事务;斛斗案负责仓储;百官案负责在京官员的俸料钱、祭祀的礼物、各地驿站的供给。

户部司下有六案:户税案、上供案、修造案、曲案、衣粮案、两税案。其中,两税案负责夏、秋两税;上供案负责各地上供钱帛;修造案负责京城的工程以及某些官营手工业;曲案负责酒的制作或者购买;衣粮案负责军队管理部门的衣粮盐茶等项东西的供给。

除此以外,三司还设有一批附属机关,负责催促、监督、复核以及受理投诉等项事宜。

三司是一个几乎无所不管的部门,它的职权范围涉及了原来兵部、户部、工部以及吏部、礼部的事务,甚至连监察部门的职权也受到了侵犯。而且,它还包办了地方州县的所有财政事务,控制着地方政府的命脉。所有的州县政府实际上都变成了它的执行机关。事务之庞杂,机构之庞大,前所未有。但是,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宋代三司虽然看起来对经济无所不管,但实际上,除了征收赋税之外,在多数情况下,并不采用直接行政管理的方式处理所辖事务,而多采用发包给商人的形式管理,由特定的商人出面代征代管。这样的方式一方面促进了宋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也导致了权力经济的发达,助长了官僚机构的腐败和低效。

在前现代的条件下,政府在经济管理方面权力过分集中,虽然在开始的时候能最大限度地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能力,但时间长了以后,势必导致机构的过分臃肿,行政效率的超常低下。以至于积压十多年的账簿没有处理,官吏贪污腐败严重,影响到了官僚系统的全局。更重要的是,三司这种垄断全国经济命脉的局面,不符合宋朝统治者分权制衡、防止任何一种势力坐大的建国理念,所以,非改不可。元丰改制后,将三司侵夺各部门的职权重新归还给了各部,其中最主要的财政权归属户部。三司这个一度凌驾于各个政府机关之上的庞然大物,终于寿终正寝。

3.三省六部

自唐朝三省长官集中政事堂办公、形成事实上的宰相衙门以后,六部就成为主要的行政执行机关。宋朝的三省六部都是齐全的,但在宋初百年中,基本上没有什么事做。三省虚置还情有可原,但六部无事可做,无论如何都是制度的一大倒退。

三省在元丰改制前,机构都存在,但没有任何权限。三省长官虽然官位犹存,但很少委任,实际是空衔虚置。门下省的副长官是门下侍郎,但管理门下省衙门的却不是门下侍郎,而是另派一个门下省的属员给事中“判门下省事”来负责。中书省也是如此,中书侍郎不管事,管事(实际上就是看看衙门)的是一名中书舍人担任“判中书省事”。尚书省自然更不例外,省内的副长官左右仆射不管事,另派一个“权判尚书都省事”来看摊。不仅如此,在三省之外,还设有门下后省、中书后省以及尚书都省,床上加床,除了安置人员,什么事也没有。

元丰改制以后,原来中书门下的机构撤销,全部分派到门下、中书两省,三省合一,负责长官变成宰相,而中书、门下两省变成事实上的宰相附属机构。

宋朝初年,六部二十四司机构都在,但全系虚置。在吏部之外,陆续添设“流内铨”(负责流内官员的铨选)、审官东院、审官西院、三班院,分担原来吏部负责的官员选拔、考核、升迁事务,其中,有一部分的事务已经被三司侵夺。吏部的尚书、侍郎虽在,但负责看摊的却是“判吏部事”二人。元丰改制之后,这些附加的各种院全部撤销,人员职事重归吏部。

户部的情况稍有不同。由于三司已经另设户部,将职权全部拿走,所以,宋初尚书省下面的户部,只负责多少年都不来一个的海外贡品的管理。跟吏部一样,户部也另派“判户部事”一员看摊。元丰改制,将原来三司的大部分职能及人员交还户部,户部重新变成一个管理财政的职能部门。

礼部跟吏部的情况一样,虽然衙门尚在,但朝廷礼仪、祭祀事务,却由另设附加机构太常礼院负责,部分的事务也被三司侵夺。礼部剩下的事务只有每三年一次的科举考试,部务也是由另行派遣的“判礼部事”负责。元丰改制后,太常礼院撤销,职事划归礼部,另外,三司也撤销了,被侵夺的职权也划了回来。

此外,兵部的事务大部分归枢密院,小部分归三司;刑部事务由三司和审刑院拿走;工部则由三司的某些部门取代,各自的部门都由另派的“判部事”负责看摊。元丰改制后,全部职权回归,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职能部门。

4.枢密院

枢密院是唐朝后期设置的机构,原意是利用代表皇帝的宦官参与宰相议事,分宰相之权。五代时期,枢密院变成了军人的天下,成为凌驾于宰相之上的最高权力机构。宋代继承了枢密院体制,负责全国军政,但由文官负责,非文人科第出身不能做枢密使。同时,枢密使和副使位列宰辅,与宰相一起参与军国大事的处理。这等于是,枢密院从宰相那里拿走了军政事务,而枢密使又不负责除军政以外的其他事务,两伙分别负责不同事务的宰相,最后组成一个宰相集体,共议军国大事,共同为皇帝负责。

枢密院的长官为枢密使或者知枢密院事,副长官为枢密副使、同直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同签书枢密院事。一般都以文官担任,担任枢密院长官的人选,资格与宰相相同,比如著名的词人晏殊就做过枢密使。只有在南渡以后,为了收回战乱期间形成的驻屯大军将领的兵权,才给了韩世忠、张俊和岳飞三个武将枢密使和副使的职位。

枢密院的下属机构主要是各个房。宋初有兵、吏、户、礼等4房,后来陆续增加,最多时达到25房。此外,还有若干司,如承宣司、兵马司等,南宋时,又添设宣旨院和省马院。

5.宋代中央官制的特点

宋朝矫五代之弊,在机构设置上主要考虑权力的分散和制衡,以防止任何一个机构权力过大,使得任何人无法凭借组织的力量颠覆皇权,结果矫枉过正,形成了中国历史上机构最庞杂,人员最臃肿,效率最低下的政府体系。主要特点如下:第一,机构重叠,床上架床。比如三省之外,再设外省,有了六部,还要设与六部职权雷同的各种院。一个吏部居然附加四个机构——“流内铨”、审官东院、审官西院、三班院,来分割选官之权。作为宰相府的中书门下,和作为另一个宰辅机构的枢密院,都要设置专门对口的行政办事机关,都有兵、吏、礼、户等房,相互重叠,徒增扯皮工夫。第二,权力分散,职能混淆。明明已经职能分工相当明晰的归口职权,却被分割,谁都可以管,谁都不负责。比如工程,三司管一大部分,中书门下管一点,工部还剩一点。军事也是这样,枢密院管了大头,然后三司再管一部分,兵部还剩了个尾巴,彼此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第三,机构臃肿,人员众多。各种机构只要有个衙门口,人员就会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权力大、待遇好的机构人就更多。宋代的科举取士既宽,取人又多,必然导致僧多庙小,人满为患,虽然为患,但却坚决不肯裁人。第四,事权不一,部门官不管本部门的事,部门长官只是一种官衔,只有挂上“判某事”,才算有了具体负责的地方。第五,对于官员不信任,很少给予全权。各部门长官,往往以“知”甚至“权知”的方式任命,往往给官员一种暂时代管的暗示,令人难以尽心尽力。后来的史家说得好:宋朝“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筅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复奏、考账;门下省主乘舆八宝,朝会班位,流外考较,诸司附奏挟名而已。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故三省、六曹(部)、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故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预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谏议无言责,起居不记注,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司谏、正言,非特旨供职亦不任谏诤。至于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宋史》卷161)这样的体制,效率不可能不低,宋朝官僚机构效率之低,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据说宋太祖曾经向有关部门要一个熏笼,几天过后没有动静,于是动了火。但是官员解释说,这种事情得经过逐级审批、下达,最后还得复奏皇上,得到最后批准,才能办理。(杨万里:《诚斋集》卷69)

元丰改制之后,从表面上看,似乎官制的弊病已经基本消除,但实质上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首先,虽然宰相与执行机构六部之间的关系已经理顺,但枢密院与宰相之间二元结构的问题依然存在。其次,某些机构重叠的问题依然还在,比如三省的外省问题,宰相府和枢密院各自一套雷同的附属机构的问题等。最后,改制虽然合并了庙,但却没有裁和尚,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反而由于机构的裁并加剧了。

同类推荐
  • 隐身新娘(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隐身新娘(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一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教你学滑翔·滑板·跳伞(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学滑翔·滑板·跳伞(学生室内外运动学习手册)

    体育运动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室内外体育运动内容丰富,种类繁多,主要项目有田径、球类、游泳、武术、登山、滑冰、举重、摔跤、自行车、摩托车等数十个类别。
  • 教你学作文描写(上)

    教你学作文描写(上)

    语言文字的简称就是语文。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的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 教你打乒乓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打乒乓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球类体育运动的起源很早,中国在2300年前,即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足球运动,当时的足球叫“蹴鞠,至汉代,蹴鞠运动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有了专业足球队、竞赛规则,还设立了裁判员。汉代,我国的踢毽子运动也十分盛行,至清末,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不仅用踢毽子锻炼身体,而且还把它和书画、下棋、放风筝、养花鸟、唱二黄等相提并论,可见对其的宠爱程度。
  • 教你踢足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踢足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21世纪,人类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进行身体素质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球类运动是世界上开展的最广泛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广大体育爱好者乐于观赏和参与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此类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提升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还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以及培养团队精神。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不可不知的健康常识

    不可不知的健康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丑颜驱魔师:魅惑妖孽殿下

    丑颜驱魔师:魅惑妖孽殿下

    穿越成丑女的她笑看江湖。为爱守护的他等她,爱她宠她。因爱的生恨的他阴谋阳谋各种手段,是他胜还是他胜,只有真爱为大。轻衣带着异能来到异事,先后遇到美男无数,最终哪个一才是她的真爱。是等她成痴魔王,还是护他成痴的妖王,还是算计她的帝王。且爱真爱面前大展身手,这爱守护这一切吧!!
  • 汤姆叔叔的小屋(领跑者·小学生新课标经典文库)

    汤姆叔叔的小屋(领跑者·小学生新课标经典文库)

    专为小学生打造,符合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扫清字词障碍,有效提高阅读水平和作文水平。在快乐的阅读中健康成长。
  • 最强尸王

    最强尸王

    末日求存,人性考验。看我如何在丧尸遍地的混乱星球苦苦挣扎的。末世四人组擅长暗器,掌法,腿法和快剑,在末世中齐心合力越变越强的的故事。
  • 正经事

    正经事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 种植小窍门

    种植小窍门

    本书讲述了一些家庭种植花草的小窍门。盆花浇水要掌握哪些原则花谚说:"活不活在于水,长不长在于肥。
  • 命运薄荷糖

    命运薄荷糖

    你是传说中的路痴吗?爱情的路痴,生活的路痴,还是成长的路痴?什么才是你内心深处一直苦苦追寻的东西,就算有再大的困难也不会轻易放弃?闻香识女人,属于你的味道又是什么?你身边的他们是酒肉朋友,还是患难之交?从洗澡习惯一览无余你的真性情。你的善良指数、无耻指数、恶魔指数是多少?
  • 灾害对策全书

    灾害对策全书

    《灾害对策全书》是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与兵库 震灾纪念21世纪研究机构共同设立的翻译编辑委员会 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灾害特点与行之有效的防灾对 策,从日语版的《灾害对策全书》全四卷中精选了39 篇文章翻译,集成一册。 《灾害对策全书》包含了应对灾害所需的法律、 政策、方针,各种应对手段和工作流程,防灾教育和 防灾文化等各个方面,为从事防灾减灾工作人员和研 究者提供参考,是一本结合了理论和实践的综合性的 灾害对策指南。本书是以真实的自然灾害为案例,对 灾后经验教训的总结有很强的客观性和针对性,提高 灾害对策的能力,为构建安全与和谐社会有重要的借 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