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700000055

第55章 漂泊的闲情女子

古往今来,流浪漂泊的日子似乎都是一种让人心疼的状态。到了世纪末,这种甘愿将自己的青春随地抛洒的人却是让人羡慕的一群。因为她们活得生动,活得不同凡响,活得优哉乐哉,她们能让生命变得“多灾多难’’也是一种精彩。让自己上路去,然后随波逐流,体验意想不到的境遇,在一个没有什么历险奇迹可以创造的时代刻意创造自己与众不同的履历,也是令人眼热的。作为同龄人,我的许多同学、朋友都先后踏上了“天涯沦落”的路,她们的经历却不同于那些拼命为生存而奋斗、挣扎的留学生族,她们在国内应该说都很优秀,都有着不错的家庭,踏上出国之路,也都不是那种胸怀大志,一定要把自己塑造成成功女性的人,她们对自己的生存状态的主动选择,也耐人寻味。我称呼她们为“漂泊的闲情女子”。

小青在北京时是个高度旋转的陀螺,她学理科,大学毕业后就在“亚运村’’附近的一家证券交易所谋得了一个挺让人羡慕的职业。泡在那个环境里,周围的股票专家日日对她指点迷津,让小青在短时间里迅速成长,很快就专注于炒股票,天生的领悟力敏感加运气,小试牛刀,就以很小代价换得了巨大的收益,工作和个人收入都令人满意,白领小姐的得意覆盖了她内心很长一段时间。她开始按部就班地设计自己的人生计划,诸如什么时候恋爱、结婚,什么时候攒钱买房子,什么阶段在工作上爬上一个新台阶。她将自己的梦境一天又一天地在繁忙中重温着,白天拼命地干活挣钱,晚上还要拼命提高自己,去上外国人开的外语口语班,或者是听金融方面的讲座。她说除了吃饭、睡觉,整天满脑子就是股票在电脑上的曲线和大盘上的各种信息,她的全部神经都被一个指令控制,上满弦后的痉挛。她无法让自己真正放松一下,虽然那时她与恋爱4年的男友之间,已经过了桃红柳绿的纷乱,处于感情温度恒定阶段,谈婚论嫁方案铁定了,就仅仅是个领取合法“执照”的问题了。她感到自己常常处于焦虑情绪中,没意思的感觉缠绕着心灵,每天晚上拖着疲惫的双腿爬上回家的楼梯,她都感到迷茫而沮丧。父母家人对她的勤奋努力很满意,他们一辈子习惯于这种紧张的生活节奏,工作是他们存在的唯一理由,是他们唯一的乐趣,已经退休的母亲爱说那句话:“忙好,忙了充实。忙说明你有价值。”她认为53岁便离开工作岗位是一种人生的失败,将自己离开工作的失落感转移到了女儿身上,她羡慕一切忙碌而紧张的女人,甚至不希望女儿太早结婚过安定日子。

直到老申回来看她,有一天,她才发现自己目前过的日子是自己内心早就想逃避的。老申是她大学的同学,天生是那种想法过多的人,有着不安分的灵魂,无论是在工作上还是婚姻方面,都讨厌在某一个地方停留过久,喜欢一波三折。对老实巴交的生活方式自然投以嘲笑与蔑视。他天赋很高,明明干得好好的,总是炒老板的“鱿鱼”,毕业之后北京、深圳、上海都工作过,后来干脆投靠姑姑,移居法围。这些年里,老申凭他那半生不熟的法语什么工作都干,挣钱以后,就是在欧洲游历。这一阶段是率领一个旅游团到中国玩儿。小青见了老申,与身边的同学相比,他依旧那么青春快乐,他的自由随意,青春明媚,让女孩感到自己被工作折磨得未老先衰的沉重。那是北京的秋天,正好赶上小青过生日,老申约她外出玩儿,送给她一束玫瑰花的同时,还附加一首古诗: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老申还拼命控诉竞争压力对小青美丽的摧残,劝说她人生的意义在于纯净快乐地享受生活,何必将挣钱当成头等大事,还付出终身的苦役。老申笑话她与很多同学:年轻轻的,一眼就看见你这一辈子到头是个什么样的生活了,多么可悲!是啊,看看自己的父母,他们伴随着老式炉子与收音机也照样安静而漫长的~生中,价值又在哪里?还继续破知足常乐麻醉着,无暇享受老迈的悠闲。老申将她心里模糊存在的东阳擦亮了,压抑许久的力量释放出来了,她开始被新的生活观念所左右,未来的诱惑不可阻挡,决心改变自己。她突然宣布打算奔向弥漫浪漫气息的法国了。

当她要改变自己生活的时候,遭到了所有亲人朋友的激烈反对。本来她是想动员男友一道远走高飞,谁知男友嫉妒如仇,所有的人都以为是一场爱情的第三者争夺战,以为是那个蛊惑人心的老申把她的正常思维搞乱了,装满了一大堆不切实际的幻想。在他们的眼里,这个不务正业的男人对于相貌不俗且有着高收入的职业女人,简直就是一个陷阱。男友铁青着脸逼迫她,在立即结婚或者分手之间作出选择,小青像个坚贞不屈的女党员似的,不肯妥协。她任何的解释都没有奏效,自由选择了她。她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以为生死相依的东两,其实那么脆弱。世俗的幸福才是一代代相承的堡垒。当你想要冲出堡垒去,抛弃它那牢不可破的围墙的时候,你是世界上最孤立无援的人。

梦想跨到法兰西的国土也不是一步成仙的。要办成困难重重,开始老申说可以有个多快好省的渠道找个外国汉子假结婚。他积极地牵媒拉线,飞机来回穿梭,候选人并不理想。在这些日子里,老申的鼎力相助让她渐渐发现了他许多性格闪光的地方,在此之前,老申在她眼睛里,就是一个风趣幽默、有些“另类”行为的老大哥。后来,老申也发现,既然假结婚,和谁不一样,自己何不可以扮演一次这个角色。把自己的同学同胞弄到巴黎,也不收取什么报酬,就算是仗义帮忙。这个故事已经以喜剧开场,接下来便要一演到底。

老申答应帮助她,至少在刚到法国的时候,可以住他家。通过观察,的确也不是蓄谋已久的。起先,在巴黎与老申同居的一个法国胖女人还经常来访,没有多久,人家以为是他的旧情人来了,知趣而退。老申有点垂头丧气,小青给人家平添了麻烦,心里有点不安,主动充当了他的家庭“保姆”,洗衣做饭什么都干。相互之间的距离是爱情中的重要因素,日子久了,他们彼此好像感觉发现了对方眼睛中的炽热,于是,弄假成真,两个人干脆同居。

小青说没有刻意的爱情反而成了生命期待的遭遇,老申其实是最适合自己的那样一种男人。不玄虚、不浮华、自然、真实,像个大男孩。与他在一起,自由自在,方才有了诗意般的快乐心境。老申热爱生活,乐于接受一切,他从来没有很大的野心,对于挣钱方面也抱着很洒脱的态度。他有一个小的广告公司。有时还当旅行社的导游,当美术家庭教师,参与当地的华人社团的戏剧活动,还常去阿尔卑斯山的登山俱乐部。虽然他们的家庭收入并不少,但他们的生活准则是:生活简单就是幸福。所以,一切过于奢侈的东西都没有。在国内家家都向往的什么超大屏幕彩电、高级轿车,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多余的累赘。汽车当工具,普通的牌子就行,他们至今只是一台14寸老款彩电,而且很少有时间看。在他们看来,常看电视会让人的智力退化,应该经常阅读并到大自然中去。休闲散步、健身、游泳,有氧运动,然后就是看书。他们的家简朴干净,除了植物,就是动物--他们养了两条狗。热爱小动物,让她很快成了一个社区中受欢迎的人,许多法国人出于信赖,外出度假的时候,都愿将宠物狗托付给小青。于是,她说打算时机成熟的时候开一个狗“托儿所”。

从前争强好胜的小青在异国他乡的日子悠闲而充实。

另一位女友芬在国外当家庭主妇的感受则又不同。

她的丈夫是个民俗学专家。3年前,应邀担任日本一所大学当教授,携全家前往。妻子获得了“滞在签证”,意思是说当一个赋闲在家相夫教子的专职太太。

在中国时她在上海一个企业办公室当职员,自己也会开车、打电脑,终日忙忙碌碌,回家上有老下有小地被支应着,披星戴月的紧张。总是盼望着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尽情想象过很多次休闲带来的丰富多彩和惬意。然而,真的突然闲暇占领了你的空间与时间,又会让人摔不及防地失去心理平衡。

先生痴迷他的事业,还经常到各地城乡搞有关课题的调查研究。女儿到了新的环境,结识了很多新朋友,整天处在兴奋和激动中,每天都有开心的事情让她的小脑瓜亢奋,只有主妇的沉默没人理解。

并非是生老病死的大事,才让人感到自己的孤独无助,常常是日常生活的琐事,必须要独立承担,发现倾听的回声总是自己的呼唤。

她给我的信里老是说太空虚忧郁。“为什么感情变得更加脆弱,自尊也变得细若游丝,不堪一击。金泽这个小镇真安静,现在我给你写信,耳边响着各种小虫儿的呜叫声,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可听的,有时太安静了也很恐怖的,不是吗?我一生中从来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安静’。这里的秋天很短,冬天就到了,想到冬天那白雪,那阴天……”

在陌生的城市里,格外需要朋友,寻找友情。初到日本,急忙去拜访了几个国内的老友,本来是为了驱赶寂寞,渴望见面如儿时那么放松,无话不谈,倾诉的欲望是那么强烈,可是真的见面后,发现大家多年不见,童真气都在岁月的磨难中退色了,该讲的话都深深地埋在了心里,脸上露着幸福的笑容,心里依然寂寞。

闲云野鹤,是一种诗化的境界,心灵澹如秋水,才担当得起一个“闲”字。太多的闲,没有带来清静的“逸”,心里反而生出了“闲愁”那种东两。“拥有”太多,也是一种迷失。

“手卷抛书午梦长”,看书使人愉快些,也能让长长的孤寂流逝得更快些。她将大量的时间泡在图书馆,夜晚却要长久失眠。

在那个文化环境中,她见到了形形色色的家庭妇女,不同的生活方式,都让她沉思,也逼迫她思考了许多问题,走出角色转换的误区,尽快适应新的生活。为什么我不能让视野放开些?张大发现的双眼,丰富单调的生活,学会做个好主妇的艺术,创造新的生活?

她试着向邻居学习,买了锄草剂,将自己家的小院子的杂草收拾干净,又到附近的花店,买了青菜、土豆和黄豆的种子,照着书本学习种植蔬菜,再买来肥料追加到土壤中,浇水、锄草,很快便看见播种的土地钻出了幼苗,她高兴极了,蹲在那里她看着小青苗,对着它自言自语说了很多……没过多久,自家生产的蔬菜,出现在主妇的食谱和餐桌上,仔细观察,自然还会发现,增加的还有主妇丰盈的心灵、灿烂的笑容。

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两个女大学生,自称是基督徒,自愿从繁华的东京来到了北陆地的小城市“传教”。现代人的传教已经是如同普及卫生知识一般的自然,她们到社区,挨家拜访,邀请所有有兴趣的人到教会听课,来去自由。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下她此前对基督教知识知之甚少,好奇心趋使她当了名叫今井女孩的“学生”,每周一次,学习圣经。

她说在理性上明白自己不会成为教徒,然而,宗教使得人宁静。肃穆安详的气氛提升人们心中的善良与美好,使渴望自由的灵魂在一瞬间得到安慰与抚摸,回到天然与本真。走出教堂,她再抬头看天地、大海,看看平凡的生活,胸襟为之一振,平添了许多喜悦和宽朗。可以说更真诚更有深度地感受到一种“天地颂赞”的真谛。宗教让她更多地了解人间社会和精神世界的丰富性。至少,可以说是一种治疗,尘沙一净,豁然了悟的轻松。更多的是感谢自己遇到了善良纯洁的朋友,服务他人,给人友谊,引导她在最寂寞的时候,学会选择智慧的行动。

教会的女孩送给她一句圣经上的话:“引向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导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她至今似乎还没有领悟明白,但是,温暖而灵性的眼睛在她的眼前闪烁。

以后的日子,她成了“网上主妇”,日出日落,将繁忙的家务打理清楚,便坐在电脑前,喝一杯咖啡,与天南地北的朋友在虚拟世界中“谈天说地”,自由翱翔,释放自我,在电脑网络“孤独地狂欢”。她还经常把自己的感受、日记记录下来,发“伊妹儿”给我。她说:“着实没有想到主妇还可以这样当,如此充实,如此自我,如此舒缓,如此有滋有味。”不久,她那许多有着点点滴滴真切感受的文章,便出现在了国内的各种刊物与报纸上。

在这个狂奔的人间,闲情逸致是一种奢侈品。让你总有心情去感伤,去感动,对人间的苦乐而言,你就是幸福的仙女了。

同类推荐
  •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散文集

    纪伯伦是世界文坛一颗不朽的巨星,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他流畅的语言风格征服了一代又代的读者,是年轻人心灵的初恋,也是长者经历世事、募然回首的感悟。其作品融合了东西方心灵的精髓,超越了时空,成为了人类永恒的箴言。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4)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4)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飞翔的高度

    飞翔的高度

    本书是作者的精品散文集,包含江山多娇、我爱我家、走进美国等。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智慧。人的智慧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限量的。所以,人的智慧才是人类飞翔的翅膀。我们相信我们的智慧,就让它高飞;我们凭借智慧,让幻想高飞,让精神驰骋。
  •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真话实说:实践的感悟

    本书是作者的一本随笔集。分为人生篇、社会篇、工作篇、党建篇、家庭篇共五辑,是作者近七十年人生经历的真实、真切的感悟。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真实、真诚的吸引力,每一句话,包括党建篇在内,都是一种发自肺腹的言说。他的真有一种感染力,令读者不由得也真起来。
  • 燕云居诗钞

    燕云居诗钞

    《燕云居诗钞》中的诗词创作,已经达到颇高的境界,所以,实不必对他的作品逐一分析,只宜让读者从总体上把握其机趣。可以说,“燕云居诗”和“燕云居长短句”,无论是古体、绝、律、词、曲,俱臻妙境。其中像“顾梁汾歌”、“改编下场诗”、“有感”、“金缕曲二首”、散套的“归去来书怀”,尤属各种体裁中的精品。这些诗作,在风流蕴藉中贯注着磊落不平之气,真情丽句,感人至深。
热门推荐
  • 习惯成就命运

    习惯成就命运

    习惯是人的思维定势,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它既可以为你带来光明,也可以把你引向黑暗。多一个好习惯,就会多一次成功的机会;多一个好习惯,就会多一份成功的信心。因此,一个人也许没有很好的天赋,但是一旦有了好的习惯,就一定会给自己带来好的命运,成就一生的幸福。
  • 下堂医女的短命夫

    下堂医女的短命夫

    柳玉佛:玉心女,佛公子的掌上明珠,人不如其名,年仅十五少心少肺用药杀人,用毒救人是她的兴趣救不可救之人,毒死不了之人是她的使命爱救不救是她的原则她可恶的一蹋糊涂,医术称仙,毒术为尊,武夫号称三脚猫——长孙无病:长孙家的长子嫡孙,人不如其名,全身上下从头到尾都是病,天生丽质无处展,满身才华无处施人参当饭吃,药水当茶喝,瘦得一阵风便能吹到天边去他温和的没有脾气——因为发脾气会要了他的命他的眼神总是详和一片——因为人生几近无所求他的日子总是在奢求——多活一刻都是上天保佑片段一:天微亮,日阳未及现身,一抹小小的身影,正在努力的——“偷菜?”“宝宝,你怎么回来了?玉虚观的静心师太怎么样了?咦——你在做什么?宝宝,为什么要拔掉爹种的冲天椒——”。小小人儿充耳未闻,她不仅拔了她爹种的冲天椒也拔了她娘种的“十八学士”,然后,种上她的绝情花、丧魂草片段二:“宝宝,要不要随爹娘一起下山散散心去?”“才不要,山下无聊,生病的人没有大病,中毒的人中的不是剧毒,下的毒又没人解得了——”,天妨英才,她已经天下无敌了。“……”。“胡说,爹知道有一个人你一定救不了”。“谁?”“临安长孙家的长孙无病”,一个半个身子踏入鬼门关的男人。片段三长孙府门外“我是来——”。“快进来,快进来,就等着你了”。咦?片段四:“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送入洞房”。《下堂医女的短命夫》尽请关注后续!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七号档案

    七号档案

    被誉为“塞上江南”的贺兰山,为何又被人称为“鬼山”?其脚下那条神秘隧道,果真通往另一个世界?二战期间,日军并未染指大西北,为何会在贺兰山底发现一座庞大的日军基地?那些夸张到不可思议的武器装备,到底用来对付谁?成吉思汗究竟死于何因?陵寝又在何处?灭亡西夏后为要何屠戮全城并绝地三尺?他在寻找什么?是什么让已经死亡的人“复活”并重复着生前的行为?神秘的黑匣子中,果真隐藏着西夏人的基因密码?灭国前,末代西夏王转移的那批宝藏在哪?郑和下西洋为何突然从红海折回?地中海底真有座未来之城?一张貌似普通的芯片,为何隐藏着令全世界科学家抓狂的秘密?本人新书《完美猎杀》实体版将于6月中旬上市,敬请关注。
  • 血腥电梯

    血腥电梯

    每晚的12点,在全世界各地的电梯都在上演着一幕剧情不同,但结局相同的恐怖悲剧……电梯里的脚、电梯里的人头、地下十八层……正等待着你。
  • 尼采大传

    尼采大传

    法国作家丹尼尔·哈列维,通过对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亲友们对尼采的回忆进行整理,于1909年创作出了《尼采大传》一书,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对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述。本书所依据的大多为第一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较为权威的尼采传记,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一生。
  • 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受苦的人没有悲观的权利

    美国最畅销书榜上盘旋近20年的人生励志第一书;全球销量超过2亿册;《态度决定一切》作者又一惊世力作;亿万富翁洛克菲勒毕生最推崇的成功圣经。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

    《海纳百川的中国哲学》将带读者了解中华哲学。哲学是智慧的学问,是民族精神的精华。华夏是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肥沃土壤的中华哲学,也必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着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不但善于融合多种民族的文化思想,而且善于吸收、融合外来文化,从而不断丰富着自己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