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200000046

第46章 论战社会主义(1)

1920年3月,梁启超从欧洲回国后,信守离开政坛和官场的诺言,潜心于著书、讲学、文化交流,虽然对“政治兴味”未尝稍减。也就是说,在人生所剩不多的岁月里,梁启超仍然是一个强烈地关心政治、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命运的人,但所取的方法却是他的最长处--坐而论道或命笔为文--以其著名学者和天才著作家的身份发出声音。

梁启超敏锐地感到,去国一年,中国更加动荡了。为列强操纵的军阀相互打得死去活来,一片混战声。另一方面,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已经从寒冷的北方,踏过冰河雪原,带着丝丝清新的冷气,渗入了中国大地。

1919年的五四运动,则是从危机与机遇的裂缝中迸发出来的呼声,从此新文化浪潮更加势不可挡,各派政治力量组织团体,创办报刊,提出了疗救中国的各种药方。

梁启超是不甘寂寞的,他的通过社会改革最终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理想,没有一天动摇过,更不用说放弃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仍然反对“过激”的革命,而主张“舍生产事业发达外,其道无由”,即发展经济。梁启超还认为中国不能跨过资本主义这一阶段而谈别的主义,否则后患无穷。

4月,北京春暖时节。

张东荪创办的《解放与改造》半月刊编辑部,张东荪力邀梁启超接掌这一刊物。

张东荪的办公桌上凌乱地堆放着报纸与稿件,风吹过,一张纸在屋子里飘了一圈,落到梁启超的手上。

梁启超接过一看是份传单,名为《北京市民宣言》,上面为中文,下面为英文。梁启超饶有兴趣地看着,却不知道张东荪在说些什么?张东荪走过去:“这是去年五四风潮时陈独秀干的。”

梁启超:“听说他也被抓了?”

张东荪:“差一点让段兰贵枪决了。”

梁启超:“一个拼命宣传新思想的人。”

张东荪:“他办的《新青年》和《每周评论》读的人很多。”

梁启超刚回国,《新青年》创刊于1915年,梁启超知道,也翻过一两期,以为是几个激进的青年人所为,没有太注意。“是些什么人写稿?”梁启超问张东荪。

张东荪答道:“陈独秀掌舵,还有***、胡适之、刘半农、鲁迅、周作人等,都是很会做文章的。”

梁启超:“鲁迅的《狂人日记》我读过,实在是另一种声音,中国文坛将来是鲁迅他们的。”

张东荪:“由兄执掌《解放与改造》,或可集结有识之士,再徐图进取。”

梁启超沉默不语。

1920年的中国,混乱与活跃几乎分不出界限,各种政团、各种主张充斥社会,但最能吸引人的。尤其是年轻人的,却是马克思主义思潮、社会主义学识了。梁启超知道,1919年五四以后,想继续由自己来执中国舆论界之牛耳,已经不可能了。这自然是无奈的,却又是不可阻挡的。

梁启超叹道:“我们老了!”

但,梁启超还是勉力为之,接掌《解放与改造》后,自1920年9月起更名为《改造》,梁启超主编,在发刊词中梁启超的办刊主张大致如下:

政治上谋求国民在法律上的“最后之自决权”。国家“以地方为基础”,缩小中央权限,实行地方自治。

经济上树立“生产事业不发达,国无以自立”的观念,发展资本主义。

思想文化则致力于反对大一统主义,吸收“对于世界有力之学说”,融合中西。

废兵,即废除常备的国防军,兵民合一。

实行强迫普及教育,并视之为民治之根本。

不妨把上述的主张看作是《新民说》的延伸或部分修正,但,梁启超所取的是缓和的、渐进的,以发展生产和资本主义为主要途径,然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体制的理想,仍然贯串其中。

梁启超显然是落后了。

这是一个激进的年代,在这样的年代里,谁的口号更左就是更革命的,左比右好的种子就这样埋下了。

也许,中国最缺少的是一种可以讨论的环境,以及能够听取各种意见的听众。

1920年10月下旬,罗素偕情人陶娜抵达上海,开始对中国近一年的学术访问。是次访问,是梁启超为首的讲学社发起并邀请的。

作为英国著名的哲学家、科学家和社会评论家,罗素在20世纪20年代时的威望正是如日中天,他的哲学主张别具一格,即既非唯心也非唯物,他认为构成世界的材料既不是纯粹的心也不是纯粹的物,更不是心与物的二元对立,而是非心非物、似心似物的“中立一元论”。

罗素的到来,在中国学术界掀起了空前的罗素热,如同早些日子一样由梁启超邀请来华讲学的杜威一样,实在是国际文化交流的盛举。

罗素讲数理逻辑、物的分析、心的分析、哲学问题与社会结构及唯心论、因果论等。但对中国社会冲击力最大的却是如何改变中国贫困现实的主张。罗素认为中国走向“自由之路”的当务之急是兴办农业,发展教育,而不是宣传和实施社会主义。

罗素还认为,中国不存在阶级差别,无须进行阶级斗争。

张东荪陪同罗素到湖南等地讲演回到上海后,撰写了《大家须切记罗素先生给我们的忠告》、《现在与将来》等文,发表在《时事新报》及《改造》杂志上,由此引发了一场中国近代思想史上著名的关于社会主义的论战。

梁启超在时隔一个月之后,也写了《复张东荪书论社会主义运动》一文,作为唱和与支持。

也许,客观地公正地用历史的眼光来评价梁启超关于社会主义的若干论点,尚有待时日,笔者只是稍作引述。

梁启超认为中国与欧美社会的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差异,是判断某种主义优劣利弊的基本前提。在欧美,最迫切的是改善劳动者的地位,而在中国“目前最迫切之问题在如何能使多数之人民得以变为劳动者”。中国老百姓首先关心的是“有业无业”的问题,而不是“有产无产”,因为“全国人民十中八九,欲求一职业以维持生命,且不可得”。因而,梁启超认为中国的社会改革“当以多数人取得劳动者地位为第一义,地位取得,然后才有改善可言”。

梁启超进一步剖析道,从中国现有工人的数量而言,“区区百数十家工业矿业所收容工人多则千数,少则数个”,总数不过百余万人,而中国是一个有4亿人口的泱泱大国。

结论是:中国问题的症结是鼓励发展生产。社会主义强调分配,但分配需以生产为前提,否则拿什么去分配?即便从社会主义的立场上看问题,梁启超认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也是十分必要的,没有劳动阶级谁来传播社会主义?而劳动阶级的产生总是以资产阶级的产生:为前提,“故必有资产阶级,然后有劳动阶级,有劳动阶级,然后社会主义运动有所凭借”。

梁启超的意思很清楚,在他看来,社会发展的程序以及中国贫困落后的现实,都使之不能不大声疾呼: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运动不可逾越之阶段”。

资本主义阶段到底能不能跨越而过?本来这是一个理论上可以讨论的问题,但,实际上当时的知识界“寻求根本”解决的呼声已经高于一切、压倒一切了。

新起的、革命的、狂风巨浪一般的年轻理论家们,已经不再对梁启超恭而敬之了。

《新青年》9卷1号上,李达的文章《讨论社会主义并质梁任公》批评梁启超说:“无论其道迂不可言,即故意把巧言饰词来陷四百兆无知同胞于水火之中而再提倡不彻底的温情主义,使延长其痛苦之期间。”针对梁启超提出的对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可取“矫正”和“疏泄”之言,李达认为“国家是受资本家维持的,绅士式的知识阶级是受资本家豢养的”,

“疏泄”、“矫正”等等其实是空言,只能对资本家有利,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

在这一论战中,梁启超从未声言反对社会主义,而只是主张循序渐进,到了马克思主义以及阶级斗争学说等等方面的论争时,梁启超取了明显的反对态度,并且发明了在当时传播甚广的两个词儿:“有枪阶级”与“无枪阶级”。

梁启超坚持改良主义更适合中国国情,开宗明义地反对共产党的阶级斗争学说,认为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无枪阶级”与“有枪阶级”即广大人民群众与军阀之间的矛盾。梁启超内心里更担忧或者说惧怕的是,一旦革命风潮席卷,图谋改变困境的“无枪阶级”从“有枪阶级”那里夺枪,再自造各种的土枪,于是,内战和内乱将不可避免地更加扩大,人民只能在水深火热中残喘。

是的,梁启超确实惧怕杀人、流血。

梁启超对苏俄的看法,历来被当作反苏反共来批判的,他在《复刘勉己书论对俄问题》的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他自己的经济主张:

我不懂什么人类最大幸福,我也没有什么国家百年计划,我只是就中国的“当时此地”着想,求现在活着的中国人不至饿死,因此提出极庸腐的主张是“在保护关税政策之下采劳动调节的精神奖励国产”。不妨害这种主张的--无论中国人外国人我都认为友,妨害的都认为敌。这一段话再明白不过地宣示:凡是对中国有经济侵略行为的,梁启超一概视之为敌人。

具体到对苏俄,梁启超认为,从沙俄的历史观之,“对内只是专制,对外只是侵略,他们非如此不能过瘾,不管苏不苏、赤不赤,玩来玩去总是这一套。马克思便是化身的希腊正教上帝,列宁便是轮转再生的大彼得,全俄人民从前是‘沙’的脚下草,现在便照例充当执行委员会的脚底泥。中国从前是‘沙’的梦想汤沐邑,现在便是红旗底下得意的抛球场”。

梁启超对苏俄的戒备是根深蒂固,但,任何公正的人都应答出这样的结论:这是由侵略成性的沙俄帝国主义引起的,中国人民曾经深受其害,这不是夸张。梁启超在这封信里还提出了一个无论在当时或以后都极为尖锐的问题:凡是称为共产党的,就真的信仰共产主义吗?梁启超说:

天真烂漫的青年们,听啊,你信仰共产主义,教你信仰的人却并没有信仰,马克思早已丢在茅厕里了,.因为侵略中国起见,随意掏出来洗刮一番,充当出庙会的时候抬着骗人的偶像。喂,青年们,傻子,听啊,我老老实实告诉你,苏俄现状,只是“共产党人”的大成功,却是共产主义的大失败。

梁启超预期苏俄的侵略性、共产主义在苏联的破产,这在当时是绝对反潮流的。如同社会主义的态度一样,梁启超认为“共产主义好不好,和我们中国相宜不相宜,且不管,算是好,算是相宜,苏俄应否以外国人来替我们干也都且不管,让一百步,他果是为共产而运动共产,我们对他总可以几分原谅、容赦。苏俄本身是共产国家吗?若是共产的国家,怎样会‘大人虎变君子豹变’翻一个筋斗会变成新经济政策来?”

可以说,梁启超对苏俄充满了疑虑和不信任,这里既有梁启超个人坚持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信念的缘果,也有站在国家和民族立场上,警惕苏俄侵略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汹涌于中国大地上的时候,梁启超纵然一生多变,这一回却是坚持着,他对张东荪说过:“无论时局怎么样,我却深信,中国除发展生产积累资本一路外,别无坦途。”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帝师传

    中国古代帝师传

    “古之学者必有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里的着名论断。随着《师说》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历年讲授,这一论断也一代一代地深入人心。韩愈说得很清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师是指启蒙教育,知识传授方面的老师。
  •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为官50年

    曾国藩与三代君王打交道颇费心机,有时奴颜媚骨,有时抗旨犯上,有时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因为对方是一言九鼎的皇上。封建社会,皇上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这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一旦落入昏君或无能之帝的手中,很多人就要遭殃。曾国藩所侍奉的三代君王虽不是昏君,却是无能之帝,事实上皇上可以无能,但是他却不愿意别人说自己无能。曾国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与三代君王打交道的!本书叙述了曾国藩的50年官场生涯。
  •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中国古代高僧传

    中国古代高僧传

    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在富饶广袤的神州大地上,数千年来,曾经涌现出了一批批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英雄豪杰。他们如夜空中的群星,交相辉映,璀璨夺目。岁月的流逝,冲刷不掉他们的英名;朝代的兴废,也改变不了他们不朽的业绩。他们中间,有雄才大略、举贤任能的国君;有变法图强、励精图治的名相;有横刀立马、席卷千军的将帅;有运筹帷幄、料事如神的谋士;有忧国忧民、忠言直谏的贤臣……他们是我们民族的精英、祖国的脊梁。
  •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本书从李时珍的家学渊源,行医经验到著修本草纲目说起,对李时珍的医学成就和本草纲目的医学资料珍贵价值都进行了介绍。
热门推荐
  • 皇上,我们离婚吧

    皇上,我们离婚吧

    杨意,21世纪的美少女服装设计师,25岁,意外穿越到这个传说中的架时空——翼羽皇朝,还借了当朝皇后娘娘的尸体还了魂。最是无情帝王家,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她才不想成为其中一枚,再怎么说她也是来自一夫一妻制的21世纪。可不是她不想就可以摆脱,往往都是事与愿违,当爱情来临,她又将会如何选择?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那些给我勇气的句子(每天读一点英文)

    那些给我勇气的句子(每天读一点英文)

    这是一套与美国人同步阅读的中英双语丛书,该丛书由美国英语教师协会推荐,特点有三:内文篇目取自世界上最经典、最有影响的寓言故事,适于诵读,“实战提升”部分,包括单词注解、实用句型和智慧点津。
  • 刀疤丑后

    刀疤丑后

    此书原名:《玲珑珏》为何别人穿越要不是绝世美女皇后公主?要不就是小家碧玉大富人家的千金?可我呢?借尸还魂投身于刀疤女就罢了,无可奈何就认命了,可是为何偏偏投身于已卖身的奴隶?呜!奴隶也罢了,为何还要做为狼口中的诱饵?上天对我太不公平了!乞求老天爷你来个英雄救美,结果呢?你给我送只黑熊?来个黑熊救美,史无前例?晕~~~~还好黑熊也有人性,更添来小孩,这一人一兽成为我的打劫赌场的工具,可是,得了钱财,丢了熊,值得不?不值,扮鬼救它去也~~~台风过境,上天不给我休闲片刻,乖乖!好好的游个泳,竟被河底受伤的男人拉住,连死也要找我垫背……好不容易从河底得以解脱,而他却求我救他?呸,没门且没窗……看他要死不活,那就死马当活马医吧,歪打正着,我成了他的救命恩人,从此被牵扯上,他不仅不知恩图报,竟敢对我大呼小叫“丑女人”?踹他一脚再说!刀剑无眼,跋山涉险,终于与他分道扬镖,各走各的路,哈,终于自由了,一个得意,怎料破坏一个风流男人的好事,最终被他追着跑,杀我灭口?不要!人家说倒霉连喝凉水也会被呛死,一朝圣旨,我竟上演麻雀变凤凰,飞上枝头的戏码?我不稀罕啦,逃了再说……那迦逻说:我虽风流,但那是以前,我对你绝对专一……我呸,鬼才信。慕容涤尘说:谁叫你吃了我的豆腐?敢不负责任?……我晕,因为救他被迫做人工呼吸就叫吃他豆腐?慕容涤轩说:飞儿,你不丑,这个世上你是独一无二的……呵呵,这句我爱听!纪飒言说:飞儿,我们私奔吧!……私奔好像很刺激喔?此文纯属恶搞,轻松搞笑,天马行空。剧情有用以毒攻毒的案例,请勿模仿使用!喜欢者点击——收藏——投票一步到位,谢谢!非花推荐自己的长篇:穿越之富婆皇后处女作,小白轻松,已完结,打折后仅需2.5元。古董女佣反穿文,已完结,打折后仅需2.5元。画骨又一新作,后宫文,虐心虐肺
  • 梁启超传

    梁启超传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是青春中国诞生的第一口呼吸;他的《变法通议》是一新文化向旧文化宣战的第一把利剑;他的“小说界革命”的尝试为腐朽的旧文学注入第一支兴奋剂。他力主变法却踏上流亡之路;他推行共和体制却步履艰难;他指挥讨袁护国却遇重重阻拦;他与康有为同为戊戌干将,却最终分道扬镳……
  •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云朵中的宝藏:羌族艺术

    据甲骨文记载,羌族最早的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夏商时代,被誉为“民族活化石”,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羌族带来了几乎毁灭性的灾难,羌族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给这个历史上本就灾难深重的民族和勤劳善良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抢救羌族文化成为当务之急,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历史任务。本书集中介绍了羌族的音乐、舞蹈、刺绣与建筑。共分五章:羌族概况,羌族音乐,羌族舞蹈,羌族刺绣与建筑,羌族民歌、歌舞谱例分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妈咪招牌菜

    妈咪招牌菜

    《妈咪私房菜丛书》根据家庭一日三餐的营养需求,精选了一千三百多道营养食谱,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妈咪私房菜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豪门绯闻:追捕小逃妻

    豪门绯闻:追捕小逃妻

    她是公司的小白领,离婚后,成为了一个后妈。后妈这个字眼,对她来说非常陌生。为了和继女好好相处,她学会了忍耐,并且真心真意的对这个孩子好,她徘徊在两个前夫之间。第一任前夫那可真是,是一个是狗改不了吃屎的主,跟她复婚,却把手里的钱给了小三。第二任前夫,那可是要多温柔有多温柔,要多体贴有多体贴,绝对是一个绝版好男人,他为了前妻和孩子,跟她离婚,她理解,她忍了。
  • 人生那点事儿:人生中不可不想的9个问题

    人生那点事儿:人生中不可不想的9个问题

    由清扬主编的《人生中不可不想的9个问题》这本书从九个方面逐步阐述了人生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进一步解读了人生的内容和经历。《人生中不可不想的9个问题》的九个方面分别是:生存与死亡,家庭与婚姻,魅力与缺陷,欲望,心情,心态,交际,成功与失败,过去、现在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