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25200000040

第40章 蔡锷之死

历时6个月的护国战争,蔡锷以抱病之躯决策于军中,驰骋于前线,在数量、装备上都占有绝对优势的北洋军前,指挥若定,为最后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立下了卓越功勋,人称为“护国英雄”、“护国军魂”。

只有蔡锷自己知道,他的喉痛一日甚于一日。两军胶着,你死我活之际,蔡锷哪有片刻空闲照顾一下自己呢?前线军情时常变化莫测,张敬尧部的北洋军也实:在不是豆腐兵,举凡军情、士气、粮饷、军械乃至行军转移,每一个环节都联结着护国战争的全局,蔡锷的责任之重,若非一个真正的军中男子汉早就被压垮了!

这时候,蔡锷最希望的是什么?“吾师任公的电报。”当护国战争结束,北京政府授蔡锷为益武将军、督理四川军务后,中外记者云集泸州,问蔡锷何以能使护国军所向无敌?蔡锷用嘶哑的声音回答道:“若无授业恩师梁启超先生的策划、运筹,则不会有护国战争;若松坡或别人以匹夫之勇发起战端,则也断然不会有今日之胜利。”

记者问:“梁启超会打仗吗?”

蔡锷:“洞察风云变幻,把握政潮脉搏,战争自古就是政治之延续,凡大政治家必是大军略家。吾师亦然。”

记者:“一般以为,护国之役蔡将军身在前线,卓著功勋无人可比。”

蔡锷:“前线将领非我一人,死去的士卒更难以计数,松坡乃一人一枪耳。”

记者:“袁世凯待将军不薄,何忍起事?”

蔡锷:“然,项城待我不薄。惜乎项城视国家民族为儿戏,倒行逆施,何忍苟安?”

记者:“将军今后之打算如何?”

蔡锷指指喉咙:“治病,然后解甲,随侍吾师梁启超左右。”

众记者一阵感叹,为梁启超与蔡锷的师生情谊。

记者散去时,门口停着一辆救护车,蔡锷挥手与众记者告辞,救护车疾驰而去。

1916年7月29日,蔡锷接到梁启超电报嘱其务以治病为第一要务,即从泸州赶到成都。消息走漏之后,成都百姓倾城而出欢迎蔡锷的到来,蔡锷病势沉重,他多么想登高一呼:“蜀中的父老乡亲们,蔡锷向你们叩头了!”可是他说不出话来,喉结核正在恶化中,蔡锷只有流泪。

时人叹日:巴山夜雨潇潇,将军有泪无声。

在成都十天,蔡锷整顿四川军政,夜以继日,副官哽咽着请他休息,蔡锷在纸上写了八个大字:

“来日无多,更待何时?”

北京政府得悉蔡锷的病情后,准假两个月。蔡锷于8月9日离开成都,8月28日到上海梁启超寓所,生死之别8个月,师徒重逢之时,粱启超扶着蔡锷的双肩目瞪口呆,实在不相信这是爱徒蔡锷,何以如此苍老,何以嘶哑到无声。连忙托人请医生,中医西医各路名医都请来了,一切生活起居均由梁启超及家人亲自照顾。

诊断之后,医生们建议蔡锷到日本治病。

蔡锷却不忙远渡日本,他爱师恋师,心里一直希望能多陪陪梁启超,同时他又力主把护国战争中所有梁启超起草的文件、电报、讲演编纂成集公开出版,以为历史之佐证。

梁启超说:“你先去治病,我这里便着手整理文稿。”

蔡锷:“不。容弟子此生有一回敢抗师命,待编纂完成,我即东渡。”

梁启超不能再往下说了,师徒两人便立即动手剪剪贴贴,书名为《盾鼻集》,蔡锷在序文中写道:

秋九月,锷东渡养疴,道出沪上,谒先生于礼庐,既欷觑相对相劳

苦。追念此数月中前尘影事,忽忽如梦。锷请先生裒集兹役所为文,布之

于世,俾后之论史者,有所考镜,亦以著吾侪之不得已以从事兹役者。此

中挟几许血泪也。

然后蔡锷东渡日本治病。1916年11月8日,与世长辞于福冈大学医院,英年34岁。

蔡锷辞世,任公心碎。

梁启超的脑子里几乎一片空白,只是哭喊着:“松坡、松坡啊!”

蔡锷怎么会死呢?护国之役于四川前线,他始终视生死于度外而身先士卒,他没有死;如今战事既停正是奋发可为的青春年华,蔡锷怎么会死呢?梁启超也只是长蔡锷10岁,近20年情谊日师生日至友日兄弟,相互间呵护备至。蔡锷少年时即从梁启超学,以后毕生追随梁启超,乃至统军反袁震动中外,回想起来,蔡锷匆匆的一生除却少不更事的十来年外,便是听梁启超话,跟梁启超走,乃至于战阵厮杀中“不解甲不亲榻者数十昼夜”,积劳成疾,不得疗理。对人生无怨无悔的梁启超,于蔡锷却是歉疚莫名了。

蔡锷其实也是个书生,文章诗词都写得很漂亮。如果不是遵梁启超之嘱,也许他不会学军事;如果不是袁世凯称帝亡国在即,他也不会去统兵打仗。可是人生又叨5有如果?

总是时势造英雄,造得英雄也埋葬英雄。

上海各界人士公祭蔡锷,梁启超挥泪写公祭悼文,读的人听的人无不心如刀割:

……若夫滇人之哀庄跻,蜀士之哭诸葛,斯又各怀切肤之痛,其曷能

以言传?又况沅湘亲知,招魂无所,山阻故旧,闻笛潸焉。万方一哭,声

闻于天,眼枯流尽,齐以入泉。公其有知耶?其无知耶?胡宁忍予而羌不

少延,呜呼哀哉!先民有训,所尚不朽,曷为而能,然有所立以永于厥

后,薪尽传火,石穿积溜,是故仁人君子心力之所为,虽百世之下犹食其

报。公今形解,吾民号眺,公永神留,吾民临照……

一夜之间,梁启超苍老了许多。痛失爱徒的苦楚是语言所无法形容的,弟弟梁启勋,儿子梁思顺、梁思成只是陪着落泪,却也无言劝解,说什么好?说什么也是松坡已走!忽然间,沉思的梁启超对启勋说:“松坡之魂尚在云中停立,不肯去。”

梁启勋以为哥哥悲伤过度,不知何以对。

梁启超仍然自言自语:“那么就在我头顶上。”

忽然问一阵冷风刮过,下雨了。

梁启超闭目喃喃:“松坡死,天地泣……”

公祭蔡锷之后,梁启超率弟启勋、子女思顺、思成又举行了私祭。

没有史料记载梁启超撰写这一篇私祭悼文的细节,从文字中可以感觉到的除了师生情谊之外,又更多人生的苍凉感,而这一切又都发自梁启超的内心肺腑,因而格外使读过的人不能不随之感叹l

梁启超仿佛是在两杯清茶间的叙旧。但,那茶是格外清苦的:

蔡公松坡之丧,归自日本,止于上海,反葬乎湖南。友生梁启超既与

于旅祭,更率厥弟启勋,厥子思顺、思成等,敬洁清酒庶羞,奠君之灵而

哭之以其私曰:呜呼!自吾松坡之死,国中有井水饮处皆哭,宁更待余之

费辞。吾松坡宜哭我者,而我今哭焉,将何以塞余悲?君之从我甫总角

耳,一弹指而二十余年兹。长沙讲舍隅坐之问难,东京久坚町接席之笑

语,吾一闭目而暧然如见之。……

祭文开始,梁启超自称为蔡锷的“友生”--朋友及先生--亦师亦友之谓也。如泣如诉的是私交,却率兄弟及儿子为家祭,此种私交之重可想而知了。最使梁启超痛心的是“松坡宜哭我者”;但,“而我今哭焉”。先生送学生,且是一去不归,自然是“将何以塞余悲”了!

蔡锷一生中为国捐躯之志是早已明了的,梁启超说“死国之心已决于彼日”。彼日是何日?有论家撰文说:“定策天津之时,梁、蔡即相约日,事成决不做官,事败者死,决不逃人租界。”

为护国之役,准备一死报国的不仅有蔡锷还有梁启超。但,那是战死疆场的死,或事败之后如戊戌六君子一样的死。而蔡锷不是马革裹尸,却是胜利之后一病不起,梁启超不能不叹道:“吾知君终不瞑于泉窟。”

接下来的悼文中,梁启超别出一格地谈到死,有钩沉者认为,就死生观念而言,对梁启超影响最大的是谭嗣同之死及蔡锷病亡。这两个人的影子或生或死,始终相伴相随梁启超,直到反袁护国,蔡锷到天津与梁启超商定大计时相约:失败了,宁死也不逃进租界,壮哉!

后读者倘若真能沉浸于梁启超其时其地的悲凉中,那么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便在一篇完全可以成为制式文章的祭文中,梁启超却更是性情毕露的,思维之活跃,想象之悲壮,透彻着人生悲苦的真谛:

君生平若有隐痛,我不取以告之。要之,今日万恶社会百方蹙君于死,吾复何语以叩苍曼。嗟乎,松坡乎,汝生而靡乐,诚不如死焉而反其真。而翁枯守泉壤者十有五载,待君而语苦辛。君之师友在彼者亦已泰半,各豁冤抱迓君而相亲。……弃我去者,皆未四十而摧折于中途。嗟乎嗟夫,天不欲使余复有所建树,曷为降罚不于吾躬而于吾徒?况乃蓼义罔极,脊令毕逋,血随泪尽,魂共岁徂。吾松坡乎!吾松坡乎!汝胡忍自洁而不我俱?呜呼!吾有一弟,君之所习以知;吾有群雏,君之所乐与嬉;今率以拜君,既以佑君之灵,亦以永若辈之思。心香一瓣,泪酒一卮,微阳丽幕,灵风满旗,魂兮归来,鉴此凄其。呜呼哀哉;尚飨。

梁启超为蔡锷之死痛心疾首,但想到蔡锷的生平隐痛,社会之万恶,生而靡乐,却放纵笔墨道:“诚不如死焉而反其真。”梁启超说蔡锷的父亲在地底下枯守已经15年了,蔡锷的师友“在彼者亦已泰半”,泉壤之下的相聚远离尘嚣与争斗,何尝不是一件乐事呢?梁启超祭蔡锷,却分明是在写自己了,几多“弃我去者,都不到40岁便被摧折”,“为什么此种命运不降临我而偏偏属于我的爱徒呢?”

怎能不“血随泪尽,魂共岁徂”呢?

梁启超对蔡锷之死颇有点心向往之了:“汝胡忍自洁而不我俱?”

我们为什么不一起走呢?梁启超泣血的心呼喊着。

从彼而后的岁月里,梁启超为了缅怀蔡锷,又先后写了《邵阳蔡公略传》、《护国之役回顾谈》、《蔡松坡遗事》,并创办“松社”、“松坡图书馆”等文化机构,以志其念念不忘,并传之后世。

没有像梁启超那样对待其恩师的,若康南海。

没有像梁启超那样对待其学生的,若蔡松坡。

同类推荐
  • 中国古代圣人传

    中国古代圣人传

    中华文明史上曾产生过许多杰出的圣贤哲人,其作为、其思想、其成就一直对后世有着重大影响,不仅为华夏各民族所尊崇,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上亦有重要地位。组编《中国古代圣人传》一书,旨在为进一步传播、交流、弘扬华夏文明做贡献。
  • 杜甫传

    杜甫传

    这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的绝笔之作。全书11回,讲述了“诗圣”杜甫曲折潦倒的一生。由于作者善写武侠,尤其擅长讲故事,而杜甫的生平又与作者自身的身世很有相似的地方,因而这部书写得相当引人入胜和富有感染力。
  • 雍正的智慧

    雍正的智慧

    公元1678年十二月十三日,也就是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伴随着几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一个男婴诞生在皇宫中。康熙皇帝给他的这第十一个儿子取名叫“胤禛”,在这名字里面“胤”字代表他们兄弟的排行。而这“禛”字在许慎的《说文解字》里面的解释是“以真受福”,康熙希望这个儿子对上天和祖宗真诚,并以此得到福祉。同时也希望这个儿子能健康成长,因为虽然之前康熙皇帝有十个儿子,但不幸的是这些男孩中有不少幼年夭折,活下来的也就只有胤裎、允礽和胤祁三人,所以这样算下来,这个婴儿就成了康熙的第四个皇子。它就是本书的主人公雍正,一个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很大影响的皇帝。
  • 中西会通:徐光启

    中西会通:徐光启

    人们常常用“博览古今,学贯中西”这样的话来赞美学识广博的人,然而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真正虚心向西方学习的人并不多,能做到“学贯中西”的人则更少。明代末期奸臣当权,倭寇侵扰,天灾频繁,同时也被人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在这股重实用、重民生的思想解放浪潮中,徐光启无疑是一朵引人注目的“浪花”。《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西会通:徐光启》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徐光启传奇的一生。
  • 仓央嘉措诗传

    仓央嘉措诗传

    所谓四大皆空,业已被仓央嘉措的诗歌一句一句地清算完毕。很多人都翻译过仓央嘉措的诗歌,一览无遗之际,译者从未敞开胸襟妄加臧否,只是在融会贯通之后别开生面。对于读者而言,那就仁者智者各随其便了。
热门推荐
  • 天魔逆仙

    天魔逆仙

    陆青云,一个平凡的少年,因为复仇而踏上修仙之路。他本是万中无一的天魔根拥有着,却阴错阳差,选择了仙魔同修。无意间,得到一龙凤玉,据说当龙魂凤魂苏醒之时,可以动乱八荒。筑基之境,凝结魔婴,据说魔婴九变,可以造就魔仙。神禁术,乃上古传承之禁术,据说神禁术大成之时,可以封印天地。虚族人族本同源,据说练就虚族分身,人虚同修,可以返璞归真,成就人王之境。当这些奇迹重叠在一个少年身上时,试问,这天地间还有什么,可以阻挡他的脚步?
  • 九龙灵修

    九龙灵修

    传统的修真界,闯出一片天下!从传统的修真界,苍凉的思绪氤氲在晚霞中。冷酷无情的撕杀,冰冷的寒风吹过,屠戮一方的征途!不一样的“仙界”!无情的剑,开拓出一片疆土;有情的义,轻轻的拂过冰寒刺骨的长剑。晚风撩拨起寂寞的青丝,走向不一样的“仙界”,时间与空间的对撞,淡淡的血腥飘扬在晚风之中,一场杀戮的征程!
  • 丁玲自述

    丁玲自述

    该书中所选编的,都是丁玲记述自己生活与文学创作经历的文章,其中的一些怀人之作,记叙了与她有过密切关系、对她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也留下了丁玲在某个特定时期的侧影,有助于读者对她的了解和理解。
  • 倾城毒妻:夜王的呆萌宠妃

    倾城毒妻:夜王的呆萌宠妃

    飞羽眨巴着眼睛使劲思考,久久,道了句:“你!”某王爷瞬间圆满了,“反正你不会不许我炼药”这话一落···@“宝贝,掌心躺着一粒金灿灿的的丹药。,爹不疼,放···放王爷还是放毒呢?飞羽眨巴着眼睛用力思考重生到相府嫡女身上,王爷,娘不爱,嫡姐设计,大哥陷害!没事,关门,你老英俊神武,我和毒药哪个重要?”某腹黑王爷吃醋生闷气中,他家小王妃为什么就只对药感兴趣呢,而且,还是毒药!众暗卫绝倒,冷酷无情的形象啊!飞羽淡定的伸出小爪子,您老还能无耻点吗?和毒药比重要性?@“小狐狸,王爷,我饿”某妖孽王爷卖萌。众暗卫绝倒,【简而言之:这是一个腹黑的异姓王爷养了一只披着小白兔外衣的呆萌小狐狸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成功拆之入腹的故事!】
  • 女御医

    女御医

    原本是医科大的双优毕业生,转眼就成了地府的怨魂。抵不住实习小鬼差甜言蜜语,可是,当她投生后才发现全都是鬼话连篇!相依为命的病弱的娘,尔虞我诈的深宅大院生活,步步艰辛,处处小心。然,双优毕业生的头衔可不是盖的!看她如何从一个身世凄苦的丫头,摇身变成一代传奇女御医!
  •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精选大全集

    不过,来讲述我人生的故事。,是永不褪色,永远生动的,虽然这些画面只是片断的、零碎的,写下自己从出生到现在的生命历程,有些回忆在我的大脑深处。为了避免文章冗长乏味,回忆真是一件让我惶恐不安的事情。当我提起笔来,我只是节选了一部分最有价值和最有趣味的情节,真的感觉到童年往事如同笼罩在我身上的薄雾一般,模糊而飘渺。当我要把它掀开时,才发现其中有很多细节已经变得混沌不清了。因为童年早已离我远去,现在的我很难分清楚回忆中到底哪些是事实,哪些是幻想。但对于我的生命却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
  • 心缺

    心缺

    心上有个缺,是无可救赎的旧伤,战争……腥风血雨……,怎么办?怎么办?,故事脱胎于慕容冲,却又不同于慕容冲,一个曾失去一切尊严沦丧的男人,最后仍活得顶天立地,有爱有恨,当得起男儿这两个字的悲壮故事
  • 冷王的冲喜嫡妃

    冷王的冲喜嫡妃

    冰冷阴暗的地下云池中,沉重的铁链加身,她蜷缩在一方冰冷的石台上,一身狼狈昔日挚爱,山盟海誓,竟然只是因她手中权势,交出权柄的她,便只落得个阶下囚的下场……当那人迎娶当朝公主的喜乐声传来,她唇角透出一抹凉薄笑意,拼劲一身功力,亲手将所有背叛她的人送上末路,也顺便送了自己的小命再次睁眼,她竟然成了焱王的冲喜新娘?且是在新婚当日就被逼为妾,悲催丧命的可怜女子堂堂云门少主,怎能让人如此欺凌?嫡姐给她下冰寒之毒,她还以火烧之刑嫡母侵吞她的财产,她搬空了整个娘家父亲派杀手来暗杀,她将父亲苦心经营的杀手营一锅端了--可是,全程随扈的王爷夫君像个大冰块,冻得她浑身起鸡皮疙瘩打个商量,我只是你的冲喜新娘,你既已痊愈,我的作用到此为止,我们好合好散?“你现在是不是觉得其实我比谁都好?”女子眯着眼睛,像一只慵懒的狐狸。男子冷硬的面色有了一丝松动。“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女子身体微微前倾,看着他的眼睛,郑重说道,“那是因为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男子眼神防备。“说实话,想不想试试偷不着的感觉?”男子如临敌。“那就给我--一纸休书!”男子终于忍不住狂怒暴起:“你妄想!”
  • 箭霸乾坤

    箭霸乾坤

    村庄剧变,父母失踪,亲人离散,无助少年卷入异世大陆,是巧合还是阴谋,重重谜团,层层陷阱。懵懂少年自强不息、愤然崛起。看他如何催元神,学箭术,揭谜团,寻至亲,一人一箭舞乾坤!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