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700000009

第9章 留学岁月(2)

该报批评包括国民党、进步党和共和党在内的民初各党,认为当时的党争“无所谓政见,无所谓党见,所闹者意见而已”;继续宣传章士钊在主撰《民立报》时提出的所谓解散现有各党,通过全国政治协商大会重新成立代表相反政见的两大政党的所谓“毁党造党”说。

该报重视“党德”、“民德”,有所谓“人心不革,则无论何种政治,不能救我中华”和“阐扬王学……从人欲横流中为世人拯出其本来灵明”等主张。

宋教仁被刺案发生后,章世钊转而投入反袁斗争,参加了“二次革命”。反袁革命失败后,他逃往日本,于1914年5月主编出版了《甲寅》月刊。

***在国内时,十分爱读《独立周报》,对章士钊的主张颇表赞同,并担任了该报在天津的“代派人”。到日本之后,他在翻阅报刊时,忽然见到《甲寅》即将出版的广告。欣喜之余,他做了一篇题为《风俗》的文章,又写了一封信寄给了章士钊:

记者足下:

仆向者喜读《独立周报》,因于足下及率群先生,敬慕之情,兼乎师友……

信中说的率群是另一位曾和章士钊一起执笔《民立报》和《独立周报》的康宭。此人当时正在上海主编《雅言》杂志。

***的信中谈到他在书摊买到《雅言》时的高兴心情,并陈述了他读康宭《论吾国今日物价问题与货币之关系》一文产生的问题,向章士钊,并请通过《甲寅》的“通信栏”向康请教。

章士钊在来稿中读到署名“李守常”的《风俗》一文,“惊其温文醇懿,神似欧公”,立即询问朋友中有谁认识这位李守常。因为***是第一次在自己的文章中署这个名字,当然没有人知道他是谁。章士钊按来稿的地址给***写了封回信,约他前来会面。

第二天,***按信上约定的地点到《甲寅》编辑处所在的东京小石川林区的一间小屋子里,和章士钊见了面。两人14年的交谊从此开始。

多年之后,章世钊回忆他同***的友谊时写道:

吾二人交谊,以士相见之礼意而开始,以迄守常见危致命于北京,亘十有四年,从无间断。两人政见,初若相合,卒乃相去弥远,而从不以公害私,始终情同昆季,递晚尤笃。盖守常乃一刚毅木讷人也,其生平才不如识,识不如德……

章士钊的意思不是说***才识短浅,而是说他的见识比才学要高,而他的品德又比见识要高。这是从传统儒家的价值观出发,对一个人做出的相当高的评价。

章士钊将***的《风俗》一文编排在同年8月10日出版的《甲寅》月刊第一卷第三号上特辟的“论坛”栏目中。

这是一篇论述风俗与国运关系的文章。文中引用顾炎武的“亡国”、“亡天下”之说来说明人心丧失,群德衰落的可怕后果:

哀莫大于心死,痛莫深于亡群。一群之人心死,则其群必亡。今人但惧亡国之祸至,而不知其群之已亡也。但知亡国之祸烈,而不知亡群之祸更烈于亡国也。群之既亡,国未亡而犹亡,将亡而必亡。亡国而不亡其群,国虽亡而未亡,暂亡而终不亡。

***所说的亡国是说国家被外族侵略而失去主权,和顾炎武说的改姓易朝的“亡国”不同。他说的“亡群”则正是顾炎武所说的“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人将相食”的“亡天下”。

今日之群象,人欲横于洪流,衣冠沦于禽兽,斯真所谓仁义充塞人将相食之时也,斯真亡群之日也。

***根据自己了解的近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已经认识到群众不是单纯的人体的集合,而是具有同一思想的人群结合。这种群体内有着某种“暗示力”和不同层次的促进群体结合的因素。结合的范围愈广,“暗示力”就愈强。群体中的分子借助这种“暗示力”形成“共是之意志”,此意志在群体中浓盛地表现出来就是风俗,形成法规就是制度。这二者“相维相系”构成群体结合的基础。群体与风俗的关系是形与神的关系、质与力的关系。风俗是迅速变化的,其变化是随人心而变化。“是故离于人心则无风俗,离于风俗则无群。”人心向道义,风俗便趋向纯洁;人心向势利,风俗便趋向哀败。

他指出:群体之中有“群枢”(即群体的中心),其代表者就是那些以其思想行为影响群众的人物。“群枢”决定风俗的好坏,而“世运”的兴盛发达或停滞污浊则决定“群枢”所在何处。“世运”兴盛时,代表“群枢”的人物当政,权势与义结合,容易导致风俗向善;“世运”停滞时,代表“群枢”的人躲到学问中去,权势与利结合,而与义分离,要使风俗向善便很困难。作为一个仁人志士,不论世运盛哀、行事难易,也不论在朝在野、当政讲学,都应当在群体中认清并坚守自己的位置,努力尽其对于群体的责任。

***认为,“群枢”离开政权,显要的可以号召群众的地位就必然被势利之徒僭居。那些势利之徒将“夺天下之视听,贼风俗之大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在别处建立“群枢”,暗中与僭居权位的势利之徒相抗衡,这些僭居者会利用权势、利禄诱惑,使群众一齐去追求不义的东西,“亡群之祸将无可幸免”。

他列举历史上许多正反例子,说明“风俗之厚薄,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这一由曾国藩提出的看法是有其道理的,借此来鼓舞有志于另建“群枢”,为群体、国家尽责的人。

论到当时的政俗,***痛苦地写道:

政如疾风,民如秋草,施其暴也;上之所好,下必有甚,逞其杀也。盈廷皆争权攘利之桀,承颜尽寡廉鲜耻之客,钩心斗角,诈变机谲。将军变色于庙堂,豺狼横行于道路;雄豪自专其政柄,强藩把持其兵权。论功闻击柱之声,思乱多满山之寇。勇不如郑伯,其民敢劫货杀人;信不如秦穆,有士皆鸡鸣狗盗。祭祷开淫祀之风,有类好巫;嘉禾锡聚敛之臣,庸知尚俭?仁暴不同,流风自异。与人以术不以诚,取士以才不以德。不仁不孝,乃受崇奖;有气有节,则遭摈斥。意向既示,靡然向风。少年不以学问为本,士夫但以势利为荣。谗谄面谀,青蝇惑耳;直言谠论,寒蝉销声……

他感慨道:

汉室之倾,宋社之屋,尚有一二慷慨就义从容尽节之士,以徇其所忠。循是以往,任群德之沦丧,若江河之日下……国终于必亡,人尚希苟免。一旦天倾地折,神州陆沈,旌旗飘扬于海外,壶箪奉负于中原,将求一正邱首而死者,亦不可得,亡群之祸,于斯为痛已。

他说:群体与个人的关系互为因果,“有如何之人群,斯产如何之人物;有如何之人物,更造如何之人群”。

但他在二者之间何者为主的问题上却左右摇摆:他感到“亡群之罪”不一定全在于那些造成“亡群”结果的个人身上,“群之自身,亦实有自作之业”,即群体自身形成了幸而遇“光明之人物”则“世风可隆”,不幸而遇“桀黠之人物,则“世风愈下”的条件。

然而,为什么当今的世风不能像历史上反复发生的那样重返于“纯良”呢

他认为原因在于执政者没有用其掌握的政权阻止国家的混乱,反而对人民施以更严厉的压迫。这样说来,造成世道兴衰的主要因素,还是那些“执政之人物”。

在***看来,不管怎么说,上述情况足以表明,当时的“群枢”已不在政权的位置上。

他根据《易经》中“剥上而复下”的道理,认为:“群枢倾于朝,未必不能兴于野,风俗坏于政,未必不可正于学。”

然而,在他看来,抛开在朝的势利之臣不说,那些在野之士,不是以圣人自居的利禄之徒,便是以英雄自命的暴厉之子,前者得志,则欺世盗名,后者得志,则殃民乱国。至于一般士人,也都是些不依附于党势,便依附于人势,“发挥其才智聪明,尽量以行于恶”的鸡鸣狗盗者。

事情到了这样一种地步,还有什么办法可使风俗向善、亡国得免呢?***的回答是既然“术不能制,力亦弗胜,谋遏洪涛,昌学而已。”

他相信,像屈原、颜之推那样去国犹望改俗,“仕人”尚知明耻的君子仁人总会存在。那些自命的“圣人既不足依,英雄亦莫可恃”,昌学之责,就只能由“匹夫”承担了。

这里的匹夫还不是指没有文化的平民百姓,而是指不求权势利禄的所谓“知耻之士”:“宇宙尚存,良心未泯,苟有好学知耻之士,以讲学明耻为天下倡,崇尚道义,砥砺廉节,播为风气……积为群力,蔚成国风”,将会使“群枢潜树于野,风俗默成于学”,大恶之人必然不敢在群体之中猖狂作孽。

可以看出,***在这里提出的仍是一条带有宋明理学,特别是王学色彩的以改造人心、提高群德,来挽救国家的道路。

他明确指出“群枢”已经失于朝,而且对于当政者的批评不仅在其未能止乱,而且更在于其实行严厉的暴政,这意味着他已经开始把袁世凯政权与专制联系到一起。

与此同时,他一方面强调在“昌学”中知识分子的“群枢”角色和原动作用,另一方面认识到一旦向善的风俗形成,便可以制约“元恶大憝”,这为他不久后提出“民彝”创造历史的观念提供了出发点。

政尚“有容”

与章士钊结交后,***得以看到每一期《甲寅》杂志,了解章士钊等人在这一时期关注的问题和思考。

章士钊为《甲寅》提出这样的宗旨:

本志以条陈时弊,朴实说理为主旨。欲下论断,先事考求;与曰主张,宁言商榷;既乏架空之论,尤无偏党之怀。惟以己之心,证天下人之心,确见心同理同,即本以立说。故本志一面为社会写实,一面为社会陈情而已。

这种注重从实际中考求道理,立说有理有据的主张很得***的心。

章士钊不仅是《甲寅》的创办人、主编,也是主要撰稿人。面对袁世凯镇压革命党,排斥异己势力,民国政治日益走向专制的现实,他的文章以维护民主为基调,多涉政理讨论。这当然也就成了《甲寅》杂志的内容取向。

章士钊主张以“有容”为政治的基本原则,他在该刊创刊号开篇《政本》一文开宗明义写道:“为政有本,本何在?曰在有容。何谓有容?曰不好同恶异。”所谓“好同恶异”意思是说,人们只接受那些符合自己想法的意见,容纳那些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反对那些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和持反对自己意见的人。不仅如此,它还意味着以权势强迫别人服从自己,直至除掉与自己不同的意见和持不同意见的人。

章士钊说这是一种兽性的表现,是未进入文明进步的社会和未开化人们的表现,是与中国历史并存数千年,因而导致国家政治与社会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也是民国以来政情混乱愈益严重的根本原因。

他认为政治是由人来实施的,人存政举,政治的得失无不视人才得失为比例。因此,为政根本在于用才,即“尽天下之才,随其偏正高下所宜无不各如其量以献于国”。君主制国家,人才使用是一人居高临下,以提拔或贬斥的手段来实施的,这样,人才能否被使用,取决于君主的见识、度量和好恶之心。以“有容”为原则的政治,是“国有一分之才,即当使之自觅其途以入于政”的政治。要做到这一步,就应当容纳各种人才,亦即是容纳各种意见,“使异者各守其异之域,而不以力干涉之”;进而是容纳各种势力,做到使“国中各方面之势力,最易寻其逻辑上之途径,充类至尽,以达于政治”。这才是真正的共和民主政治。

在同一号《甲寅》上,章世钊还谈到张东荪在《正谊杂志》发表的《正谊解》一文关于对抗力的观点。

张东荪说:“强有力者恒喜滥用其力。滥用而其锋若有所婴而顿焉,则知敛。敛则其滥用之一部,削灭以去,而力乃轨于正。”意思是说,强有力的人总是喜欢滥用他的强力,如果有一种东西抵抗其强力,该力就会知道收敛。这样,其滥用部分被抵消,这种力便可以被限制在其正当的使用范围内。

根据张东荪的这一见解,章士钊在“有容”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政力向背”论。他引用布赖斯·詹姆斯运用牛顿的关于太阳系有向心力和离心力之说阐释政理的观点,指出,社会的维系亦应有相似的两种力来维系,“两力相排,大乱之道;两力相守,治平之原。”“两力相守,于何守之?则‘国宪者……所以构成一社会而宰制之统合之者也。”从各国的经验教训来看,“政力之向背本无定形,而无论何种国家,两力又必同时共具,则欲保持向心力,使之足敷巩固国家之用,惟有详审当时所有离心力之量,挽而入之法律范围之中,以尽其相当应得之分而已。易词言之:使两力相剂,范成一定之轨道,同趋共守,而不至横决而已。”

这里的意思是说,一个国家在政治生活上大抵总要有代表两种倾向的意见或势力,一种是倾向于拥护中央统一的“向心”力量,一种是反对中央统一的“离心”力量。要想保持国家安定,不是排斥或消灭离心力量,而是在法律上给离心的力量以应有的地位。也就是说,要使法律允许不同的政见和政治势力存在,使代表两种力的意见或势力在法律范围内争论,形成大家共同遵守的方式和原则,避免闹成激烈的冲突。

章士钊的这些思想既符合***本有的一些容纳心理、调和意向,同时,和他在《风俗》一文中提到的别建“群枢”以与专制政府抗衡的看法颇有相似之处。于是***本着“有容”和“政力向背”的理论,写出《政治对抗力之养成》一文,投给北京出版的《中华》杂志。

***引用孟子的话: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对于力的思考,在一年多以前***初论政时就已开始。他当时提到了两种“力”,一种“暴力”,一种“民力”。使用暴力者一为专制政府,一为革命者。对于前者,他始终深恶痛绝;对于后者,他赞扬以暴力推翻专制,又认为革命者运用在革命中掌握的军队和地方权力对抗中央、破坏统一、压迫人民,转变为新的专制者,从而感到“依暴力求政治上之幸福者,其结果终于以暴易暴,真实幸福仍不可得也”。他痛心的是“民力”不足。倡导“国民教育”,就希望借以扩充民力。

一年后他重提“力”的话题,认识有了若干变化。

他写道:以力“服人且不可,况治国乎?而今之为治者,辄欲滥施其力,以图苟安;受治者亦弗知求所以对抗,以维两力之平。”

这里的“为治者”毫无疑问是指袁世凯。仅仅一年多时间,袁世凯不仅镇压了“二次革命”,由临时大总统转而坐上正式大总统的宝座,而且为加强权力,寻找借口强行收缴国民党籍议员的国会证书、证章,以御用政治会议代替国会,废除《临时约法》,制定赋予总统大权的《中华民国约法》,下令解散省议会以下地方各级自治会,撤销国务院,在总统府内成立类似清廷内阁的政事堂,建立庞大的特务警察网,公布严格的《治安警察条例》和《报纸条例》等等。国家表面似乎统一了,实际上形成新的专制。对此,连一度支持袁世凯反对国民党的进步党人也大感失望。***认为这是“政力失其轨,专制炽其焰”。

这里的“受治者”既包括人民群众,更主要的是指受袁世凯政府冷落、排挤的进步党和其他知识分子。在***看来,这些人不知道寻求某种可以用来与政府对抗的办法,因而无法形成离心力和向心力之间的平衡。

***认为,“有容”应当是以对抗为先决条件的,“抗既不能,容于何有?”

那么,在当时所能做的就只有“阐明政理”,先弄清楚哪些地方应当“自敛”以相容,哪些地方应当“自进”以相抗,其目的无非是希望政治能保持平衡,勿脱离正轨,并借此促进各方有政治能力者本其良知,断然觉悟而已。

同类推荐
  • 朱新礼如是说

    朱新礼如是说

    1992年,朱新礼在山东沂蒙山区的沂源县创建汇源果汁厂,后迁址北京,汇源果汁目前已经发展成主营果、蔬汁及果、蔬汁饮料的大型现代化企业集团。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公司与汇源果汁在港联合公告,可口可乐拟以约24亿美元收购汇源果汁所有已公开发行的股份。这一业界最强并购的消息一出,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轰动(尽管收购案未获审批)。本书忠实记录并深入剖析了朱新礼从一个县经贸委副主任成长为果汁行业(甚至中国当代)顶级企业家的艰辛过程,从创业精神、经营理念、资本运作、商战智慧、品牌推广、营销攻略、质量控制、渠道建设、企业家精神等各个方面进行深入剖析,为读者提供了一场关于中国企业家智慧的饕餮盛宴。
  •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

    《六次东渡——鉴真》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中国古代皇后传

    中国古代皇后传

    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后妃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是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皇帝的妻妾,是封建时代妇女中地位最高贵的人。她们的命运轨迹,兴衰荣辱、坎坷沉浮无不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由于她们的特殊地位,在历史长河中,既有英明辅弼帝王甚或亲自临朝,推动历史发展者;也有助纣为虐,阻碍了历史进程者;更有甚者,则扮演了祸国殃民、使历史的车轮逆转的角色;而为数更多的则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在“寂寞梧桐锁深秋”的后宫中凄凉地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之路。她们的命运既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也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后宫的生活从婚丧嫁娶到衣食住行都是丰富多采的。它既是封建时代的历史缩影,也是一幅封建时代的民俗画卷。透过她们的生活。
  • 追思文化大师

    追思文化大师

    现在,一个新的世纪已经毫不迟疑地来到了我们的面前。经过差不多一百年的努力,中国终于赶上了世界前进的步伐,从积贫积弱中崛起,成为我们人类大家庭中最有活力、最有希望的国度。就人类的发展历程来说,一百年的时间不算长,而对于中国来说,二十世纪的一百年却是非常之关键、非常之重要的。没有这一百年的努力变革,中国将仍然像沉睡的病狮一样,不能振作,难以进步。
  •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司马迁(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人们穿行而过;纷繁绵长的历史,如大江东去,淘尽泥沙,同时也沉淀出无数历史伟人的丰功伟绩和人生的悲情与壮美,让后来人产生无限的敬仰和慨叹。司马迁作为一个伟大历史人物,以撰写出历史名著《史记》而光耀千古,为后人称颂和敬仰!作为一代史家,司马迁将全部的人生奉献给了历史,也给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人类的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以《史记》记录着波澜壮阔的历史,但他自己的生平事迹,却几乎被历史遗忘了!本书以人物传记的方式,力图将司马迁的伟大一生呈现出来。读者如能从中获得一些启发,能有益于自己的人生,那将是我们极大的荣幸。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青鸟

    青鸟

    故事从平安夜开始……棣棣和咪棣受蓓丽吕仙女所托,在猫、狗和各种精灵(水、火、面包、糖)的陪伴下进入另一个世界寻找青鸟,来救她的女儿。在光神的指引下,他们经过回忆国、夜神殿、森林、坟地,幸福家园,并到达未来王国……期间经历了千辛万苦,却终究没有得到青鸟。
  • 东宫霸情:枭女杠上皇太子

    东宫霸情:枭女杠上皇太子

    她,楚晚幽。十五岁,古家家主众多的侍妾之一,家族以她为荣。十七岁,她是被谴散的侍妾之一,家族以她为耻。十九岁,她是身份卑贱如泥的家妓子。家族的鄙弃,命运的不公,让她无力负荷,以死解脱!当她被路过的人解救下来,再度睁开眼的时候,她已不再是原来的她,而是一抹来自异世的幽魂………命运在这一刻改变!谁又曾知道这个身份如泥,拥有不堪过往的女人会掀起了一场腥风血雨!她,纤手染血,不分正邪,不惧生死,冷睨天地间。原以为是个过客,冷看世间种种变迁。世事无常,不知不觉中,她已然入世!有情,无情,是谁让她眉间染上轻愁?是爱,是恨,是谁让她笑中隐藏血泪?爱!被爱!众多强势霸气的男人中,纠缠不休。谁?在繁华落尽的时候,与她默默相视,浅浅一笑,往事如风……新的故事,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人生,亲们,请支持,求收!求票!求评!谢谢支持!!!推荐自己已完结文《七夫人》已完结《盲妃待嫁》已完结推荐(非常好友)文文唐若梦影《弃妇也逍遥》无意宝宝《绝色锋芒》唐若梦影《懒妃要休夫》皇焱儿《师叔个个很狂野》浅绿《爱上芳邻》鹦鹉晒月《笑看妃乱》闲听冷雨《离婚吧我们》风染白《逢场作戏》天下归元《负春风》慕瑶《蛇王的妹妹皇后》紫夜霜影《逃妃八夫》风行烈《无双》懒离婚《重生-豪门妖女》醉舞狂歌《强欢》风之孤鸿《主母无害》简思的系列婚姻文《痒婚》吴笑笑《天价皇后》女强文寒子夜《第一夫人》阴笑《皇女》月夜留香《本宫有毒》闲听冷雨《相公我要废了你》雪藏玄琴《火夫人》陌上柳絮《特警傻后要休夫》
  • 傲笑

    傲笑

    身为两个利益集团结合下的产物,白日里她乖巧伶俐、天真活泼、中规中矩,黑暗中她却是怒放的毒罂粟,或冰冷或狂野,无情无心什么宿命什么轮回,有多远滚多远,被迫穿越时空不代表她就任人宰割,我行我素,傲笑红尘才是她的本色!他,无意相遇,痞痞而笑,放下家仇,温柔相伴,共谱一曲柔情轻音,谁知轻音躁动成海啸,谁之错!他,冰冷无情,展颜只为她,黑衣裹身,万年的柔情只为她保留,阴谋尽出,只为倾心相随他,云淡风轻,含蓄的爱隐藏万年,为情无法自拔,为义甘愿沉默他是她天命之人,却势同水火,生死搏杀(简介暂定,随时更改!)此文为《魂牵红妆》的第三世,女强,江湖行推荐本人的完结小说:《绝色江湖》NP文,美男多多的女强文《毒医之逍遥江湖》缠满悱恻的生死大爱《邪魅妖颜惑》一女三男《魂牵红妆》一个女人徘徊于两个男人间的缠绵之爱追风的书迷们请加入追风的读者圈:逍遥阁http://q。9917。com/g/cyy767805留言,拍砖,留下你们的脚印,无需注册,潇湘会员后即可登录也可到本人的女儿国空间上转转http://home。9917。com/163656推荐好友的小说:http://read。xxsy。net/info/208278。html《转身成宠妃》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悍戚

    悍戚

    愿以天下独步之铁骑,踏遍这万里河山。武者,战死疆场,马革裹尸,幸也!就以我大汉皇叔之名,前方便刀山火海,亦将铁蹄踏平之!我是刘闯,这是我的故事!+++++++++++++++++++++++++三国三部曲最后一部《悍戚》,2013年隆重登场,让我们重温那一段铁与血交织一起的沸腾年代。
  • 田园乞丐婆

    田园乞丐婆

    她是不得家人待见的穷苦农家丫头,吃不饱,穿不暖,身体受过伤被断言无法生育,被婆家人退了婚,坏了名声。村里人都说她要么一辈子嫁不出去,要么只能嫁给村里克妻的残障人士阿楞。结果呢?她愣是嫁给了村外破庙里的乞丐当乞丐婆子,跌破所有人的下巴!没聘礼,住破庙,娘家只给了一袋子陈米一袋子玉米当嫁妆,更扬言从此断绝来往不允许她回娘家打秋风!面对一众幸灾乐祸等着看好戏的人,秦家丫头高冷一笑。打秋风你老母!凸!姑奶奶穿越时身怀万能系统,系统商城里要什么好东西没有,还怕过不上好日子?吃不饱饭?不怕!找系统!买管催...
  • 邪魅公主酷王子

    邪魅公主酷王子

    十年前,被自己最爱的人追杀,绝望之际,她们带着怨恨的心情到雾幽岛训练。因为同一个目标--复仇。她们变成相生相惜的好姐妹。五年的训练,她们在离开后建立帮派,短短两年内,成为黑白两道中唯一有能力与对手噬魂抗衡的帮派--琉璃宫,与噬魂并列第一。带着复仇的信念,她们重新踏上这片给过太多伤痛的故土。在学院里却遇到了他们三个。他们将发生怎样的碰撞,又将擦出怎样的火花?公主和王子最终能否顺利牵手?
  • 废女成凰

    废女成凰

    年少时光里的你,似水流年中的记忆,谁都有一段不堪回首却又不得不缅怀的过去......*****她是凤族小小神女,却是天生极品废材,身无灵力,二货又呆萌。他是仙界俊美仙尊,连破三十六道天劫,虽是仙身,犹胜神三分。当没心没肺的二货看上纤尘不染的仙尊,誓要将倒追进行到底!近水楼台先得月,一段废材神女逆袭史ps绝世仙尊养成记。在她最懵懂无知的岁月里,是他牵引着她走出孤独,白衣翩然,温暖如春。他宠她怜她,无人能解,一念沾尘,不复当年。百年相守,许卿一世无忧,可他却在她性命垂危之时,亲手拿走她唯一的一线生机。迷途误入三生路,人界匆匆数十年,金戈铁马、脂点天下,她为他倾尽一世年华,换来他一笔朱砂、血染云霞。都道他无心无情,谪仙绝世,可他却在她凤凰入劫、神形将灭时,以自身血肉之躯,祭起九千九百九十九盏长明灯,照亮万里长空,引她归位!若有情,何以长相负?若无情,何以长相思?*凤汐:“清之,三世情痴,一念成魔,这三生路这么长,我每一世都觉得我一定是见过你的,可你却没有一世是认出我的。所以这一世,终于,是我要先将你遗忘.....”“我原本以为自己缺的只是一颗七窍玲珑心罢了,却原来,缺的是这世上的所有珍贵的东西!”“如果,非要说我们之间有错的话,无非是错在,当年梨花树下,我多看了你一眼!”一眼之念,要用多少年来深藏,一恋成痴,要用多少世才能成就地久天长......如有爱,是云聚处清风自来,如有虐,是情到深处自难免,简介无能,正文绝对精彩,小伙伴们,我们来一起见证一段废材神女血泪逆袭史吧!推荐好友七月挽风的的文文:《上神太难逑》http://m.pgsk.com/a/792449/
  • 红楼新梦

    红楼新梦

    推文《红楼之禛情凝黛》万年前,他是上古龙神。独立三界之外,寂寞如雪。她是女娲之泪,慈泽众生,倾心相伴。千年前,他是神魔之主,半腔心血只为助她凝魂重生。她是灵河仙草,一片芳心难忘滴血之恩。今生,他注定是那人中之龙,坐拥江山俯视众生。她便要做那九天之凤,不为人间荣华,只愿与他比翼齐飞!》》》》》》》》》》》》》》》》》》》》》》》》》》》》》本为还恩而来,今生注定,泪尽身死。众海之王,九天龙神。只因一见倾心,誓要逆天改命。本来想写雍正的,可是看了黛玉配雍正,再配乾隆,我可怜的小心脏承受不了了。还是北静王吧。...................................推文《红楼之禛情凝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