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700000025

第25章 回国办报(5)

他在发表于《甲寅》日刊的同题短论中概括了这个道理,并且特别指出:战争的真正原因,不在人口多而生活资料不足,而在于人的“贪与惰之根性”。贪则总想夺他人之物以为己有;惰则不思奋发努力,只是抱怨大自然的吝啬。此“贪与惰”同时也是造成人口过多的原因。

于是,他强调,考虑人口问题与其着眼于经济,不如着眼于伦理。这也就是说,首先要设法让人们认识到“贪与惰”是伦理上的两种罪恶。

那么,怎样从伦理的角度去认识和解决战争与人口问题呢?这或许是***想要在《战争与人口》的下篇中探讨的内容。但不知是因为繁忙,还是由于复辟发生后心情不好,他的“下篇”始终没有做出来。

论调和

1917年7月至11月有近4个月,***是在上海的朋友家中度过的。这段时间里,北京和全国的政局继续发生着剧烈动荡。

张勋复辟虽然仅仅持续了12天就被粉碎,但北京政府的军阀专制倾向却愈来愈明显。

被躲到日本使馆的原大总统黎元洪重新任命为总理的段祺瑞以举兵讨张,再造共和之功,掌握了政府大权。冯国璋代替黎元洪就任大总统。冯、段之间虽也有矛盾,毕竟同属北洋派系。袁世凯死后一直站在段祺瑞一边的研究系骨干人物梁启超、汤化龙等参与了段祺瑞的驱张策划,随后梁启超出任了段内阁的财政总长,汤化龙出任内务总长,另一研究系骨干成员林长民担任了司法总长。政府成为北洋军阀和研究系成员共同把持的机构。

不过,由于国会已在一个多月前被迫解散,新成立的段内阁没有国会的认可,在法律上的地位发生疑问。另一方面,自国会被迫解散之日起,南方数省就有讨逆、护法、不承认解散国会命令或提出恢复国会的要求与举动。7月18日,旅津前国会议员集会宣布8月1日在上海召开国会。次日,孙中山在广东省议会发表演说提出再造政府、恢复国会,主张邀请议员赴广东开会。

与此同时,梁启超、汤化龙等则打算暂不恢复国会,而组织临时参议院。梁启超在接待《申报》记者采访时提出:国会问题要从政治角度考虑,而不必拘泥于法律。目前国会既不可能恢复,也不可能改选。原因一,解散国会是各督军促成的,现在将其恢复,会引起督军们不满。二是前此恢复的旧国会本以制定宪法、选举副总统等二三件事为既定任务,但国会召开之后,宪法迟迟制定不出来,“日惟查办质问,以虚度其岁月”。这番谈话表明以梁启超为首的研究系对军阀的妥协和对段祺瑞的支持。

随后,***赞成的对德宣战固然由于没有国会掣肘而在国务会议上通过了,但新的政府拒绝恢复国会和排斥异己势力,导致了南北对立和内战危机。

***既为复辟的出现感到遗憾,更为专制再起深感失望。他一度重新陷入早年曾伴随自己的悲观境界。他寄给白坚武的信中附上一诗,其中有“一代声华空醉梦,十年潦倒剩穷愁”和“忆别万山无语句,只应共泛五湖舟”之语。

前者借唐朝诗人白居易《晏坐闲吟》中“昔为京洛声华客,今作江南潦倒翁”感叹自己或与自己同样曾为国家政治改善多年奋斗,不但未得功果,反遭屏弃的困境与失意心情。后者以“万山”比作自己深为关心并致力的国家政治改革所遇到的重重障碍,暗示自己将无言地告别过去,从此“缄默自守”,像范蠡那样去泛舟五湖。

但是,他终究难以放弃自己对国家的责任。这时,他的一位朋友李剑农正在上海主编《太平洋》杂志。他和李剑农取得联系,先后在该杂志发表了《辟伪调和》、《暴力与政治》、《Pan……ism之失败与Democracy之胜利》等文。

《辟伪调和》一文是针对梁启超等研究系成员调和论及其依附北洋军阀行径的批判,同时也是他对自己所持调和观的再一次辩白。

***主张调和,可以说是由来已久的。

他生当中国社会剧烈变动的时代。从清末到民初不到20年的时间里,社会政治上的改良、革命、共和、帝制、复辟、“再造共和”,思想上的维新、立宪、革命、尊孔、启蒙,一系列变化令人目不暇接。

对***来说,他的年龄和社会地位,也许还有他的知识修养决定了他思想上的求新趋向,传统文化思想对他的深刻影响和他对民族历史源远流长和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体认,则使他不可能无视过去的价值。

他有着开放的胸襟、宽容的态度,习惯于从新的和他人的思想中接受他认为有价值的东西。他有清醒的辩证思维,懂得许多事物乃至任何事物都有着正反两个方面,都是对立着的两个方面的统一组合。

他的政治思想先是更多受到儒家仁政、爱民、戒杀意识的影响,后来又在章士钊的影响下对英国的和平改良道路、宽容的宪法及其自由主义精神产生好感。

所有这些都有利于他接受调和思想。

1914年11月,章士钊在《甲寅》月刊上提出了“调和立国论”,认为调和是“立国之大经”,即国家存立的基本原则;调和的形式和目的是“使全国人之聪明才力得以迸发,情感利害得以融和,因范为国宪,演为国俗”;调和的方法是在新旧不同势力相抵抗的同时,找到它们之间的媒介,使二者相交接。

***在同一时期发表《政治对抗力之养成》提出各派政治势力破除“好同恶异”之见,自纳于政治轨道之内,以形成政治上不同派别相容纳、相抵抗之局的看法很大程度上是章士钊思想影响的结果。

章士钊当时主要从政治角度讲调和,用大量笔墨批判“大权总揽”的专制主义。然而,他所引证的诸如斯宾塞的有关调和的论述却不限于政治范围。

依斯宾塞所说,社会的进化总是呈现新旧参半的情况,其时在法律上是“良窳杂陈”,政治的效果是“仁暴相半”,宗教是“真妄并行”。所产生的矛盾冲突上自国政,下到学术。此杂而不纯矛盾冲突的新旧之间“常沿常革,方死方生”,正是天演进化的真相。

也许是斯宾塞这种从社会进化角度提出的调和意识使***对于调和的理解逐渐突破政治的范围而具有了社会和宇宙进化的普遍意义。他在《宪法公言》上发表的最后一篇文章谈到社会嬗变时代给人们带来的矛盾生活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并且断言:矛盾的生活便是不调和的生活。

不过,他的理解显然超出了从章士钊的引述或从严复翻译的《群学肄言》中得到的斯宾塞的观念。

他认为矛盾的存在尚不足以说明进化,矛盾的生活不仅是不调和的生活,而且也是不自然的生活。人们应当打破这种不调和的、不自然的生活,使新旧“合一”,成为一种调和的生活。

他进而将调和上升到审美的高度,提出“美者,调和之产物,而调和者,美之母也”的看法。

所谓调和为美是指多样化的组合融和比起单一化为美,如美味来自苦辛酸甜咸等多种味道的调和,美色来自红黄兰白黑等多种颜色的调和,美声来自哆来咪发唆多种音符的调和,美满的因缘来自男女的调和等等。

他也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提出急进与保守、新与旧的思想乃是宇宙进化的舟车之两轮或鸟之双翼。既然如此,那么代表这舟车两轮和鸟之双翼的急进与保守、新与旧就应当调和,甚至应当“协力”。

然而,***讲调和并不否认对抗。他认为吸引和排拒两力是宇宙间“一切自然,无所不在”的两种相反相成之力,“社会之演进,历史之成立,人间永远生活之流转无极,皆是二力鼓荡之结果”。

这也就是说,宇宙间无时无地不存在矛盾,矛盾双方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这里的对立也就是对抗。这种对抗是任何时候不可取消的。没有对抗,没有矛盾,宇宙就失去发展动力,人类就不会进步。

这里的统一也可以说是指矛盾的双方“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的统一;但是并不是说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的统一,而是指矛盾双方各据守自己的阵地,同时容忍对方,吸收对方,而达到调和之境的统一。

在***看来,人类生活中进步与保守的时间的代谢方式是不可取的,因为此种代谢或者迭兴取消了对抗,其结果不是造成腐败,就是引发革命。因此他主张二者在空间上时时对立,而又时时调和。

上述认识是站在历史或实际生活的局外,或者说是站在一个察天地通古今的圣者角度,得出来的带有道德评价和理想追求含义的对宇宙发展某种现象和趋势的描述。这一描述概括说就是:宇宙的进化和社会的发展必然要在新与旧、进步与保守的矛盾冲突中进行,而理想的进化,正是在新与旧、进步与保守之间的对立与调和之中发生的。

那么置身于现实生活之中,面对新与旧、进步与保守的矛盾又该怎样做呢

在***看来,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是各居新的或旧的营垒,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要求,判断某种事物。

他认为这样的做法是正确的,因为新的进步思想中有可取的价值,旧的保守的思想中也有可取的价值,只要双方本着追求真理和容忍的态度,真诚地从对方的思想中吸收合理的有价值的东西,抛弃自己原有的不合理的看法,便可以求得某种程度的一致,实现调和,从而使社会健康发展。

对于他自己来说,他认为:中国过去由于专制势力压迫太重,社会思想过于保守;中西交流的通道打开之后,对比之下,又可以看出中国社会过于落后,而且基于他的青春观念,只有青春,只有进步才符合宇宙发展的自然本质和人的生命意志。因此,他把立脚点落在青年、进步、新的一方。

他提出的在实际生活中打破矛盾生活以求调和的办法是“固新文明新生活之地位,以与旧文明、旧生活分对等之势力”,发展新的进步的锋芒,迫使旧思想与新思想“相妥协、相调和”。

如同他在《民彝与政治》所表述的一样,他在调和的问题上也一度表现出革命的意向,那就是:他认为,如果反映旧文明、旧生活的旧思想不向新思想妥协,那么就不排除采取“征服”方式的可能性。

这当然要看旧思想的代表者的态度,而最根本的是看新思想的代表者“沈雄之气力、奋斗之精神”如何。

“征服”,反映了斗争要求,这一思想是从陈独秀那里接受过来的。

陈独秀在一年前曾号召青年“自居征服地位,勿自居被征服地位”。按他当时的解释,此“征服”的含义是“好勇斗狠,不为势屈”,似指一种人生态度。而从他当时的主导思想来看,采取此种态度正是要达到“力排陈腐朽败者以去”的奋斗目标。

***所以认同这种征服思想,是因为在他的民彝政治观念中本来就隐含着某种程度的革命倾向。

不过,对于调和问题的这种革命态度在***早期思想中几乎是昙花一现。他对新派的根本的希望是在容忍旧派旧思想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新的因素,在政治、社会、文学、思想等等方面“开辟一条新径路,创造一种新生活”。

这样看来,***的调和观实际可以分作两个层次:在认识社会发展的某种规律时,他认为调和是一种普遍的、正常的和有益于进化的现象。置身于社会之中时,他是站在进步的一方,以开新为己任,虽不排除吸收旧思想中好的东西,更主要的是要壮大新者的力量,以迫旧者接受新者。

这一点在他以同陈独秀接近的对中国老年与青年实际状况的判断为基础选择的某种态度倾向中也表现得十分明显。

***有一篇短文谈到青年和老人之间的调和。

他认为:就一般而论,“青年贵能自立,尤贵能与老人协力;老人贵能自强,尤贵能与青年调和”。青年代表着新和进步,可以用其活泼畅旺之气力,除去社会中腐朽沉滞阻碍进步的东西;老人代表旧和保守,可以用其稳静深沉的体验,为社会整理善良的秩序。二者正好互补而成为社会两不可缺的要素。如果老人不与青年调和,老人的沉静便失去进步的机缘;青年不知协力,青年的创造力便失去经验和稳重的依托。这都是无当、非文明、非民主的表现。

***这种青年老年二者应调和协力的主张,似乎与陈独秀的青年应对老年采取征服(指思想)的态度不同。然而***还有另外一番中国情况特殊性的论述。

他指出:中国的老人在青年时代无相当的修养,到年老之时,既没有有益于社会的知识,又没有自强的品格。青年要与其协力、与之调和,有很大困难。因此中国的青年对于老人只有“怜之、惜之,以奉养之”的道义上责任,而不能对其抱有什么希望。中国的希望在于青年,中国的开新与创新,只能由青年来实现。

这也就是说,当***带着青年与老年应当协力的意识观察中国的青年与老年的实际时,反而感到中国特殊的国情要求青年更多的是开新创造,而不是去与老年调和。

这便是他一边讲青年老年调和协力,一边和陈独秀一样致力于号召青年奋起肩负国家重任的原因。

上述***的调和思想在《甲寅》日刊时期已经基本形成。其时,李剑农在《太平洋》杂志创刊号上著文阐发调和本义,批评无立场的,呈现“新旧相与腐化之象”的调和。***读后颇有同感:“一事之兴,一说之立,利之所在,害必从之。”由于“思之不慎,辨之不明”,可以导致调和之义“全失其真,适居其反”。

为此,他写下《调和之法则》一文,提出讲调和者应注意的4条原则:

其一,应当懂得“调和之机,虽肇于两让,而调和之境,则保于两存”。

他提出,讲调和并不是不讲斗争。调和的真义是在保存自己独立地位的同时容忍他人,而不是取媚于他人,牺牲自己。如果误解此意,以牺牲自我为调和,那么将会为强有力者张目,将会是助长专制势力的发展。

其二,应当明白调和的双方,即新与旧之间本无质的区别。

他认为,新旧的区别指的是思想,而不是指不同年龄的人或不同的党派。按他理解,追求进步或追求秩序和安稳是衡量人思想进步或保守的标志,而每个保守者的思想不可能完全倾向于秩序和安稳而不求一点进步;每一个进步人的思想也不可能是完全追求进步而不顾一点秩序和安稳。二者区别仅仅在于:保守者对于秩序和安稳的追求多于进步,进步者对于进步的追求多于保守和安稳而已。由此说来,新者旧者不过是相对而言,并非绝对两立,水火不容。

这里的寓意在于使人们认识到,相对立的人或派别的思想虽有进步保守之别,其追求善政善道的目标本来一致,其为善的本质因之相同。所以二者在矛盾中应讲统一,对抗中应有宽容。

其三,须知各势力中的各分子应当具备调和之德。

他说,调和既然是思想方面的事,就不可能如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事情那样,有了意见、情感的不和,可通过第三者加以调停和解。思想上发生矛盾冲突只能任矛盾冲突的思想彼此自为调和。这里需要局中人“自宏其有容之性,节制之德,不专己以排人,不挟同以强异”。

同类推荐
  •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温柔的血腥:剖解帝制时代的十一位太上皇

    唐代学者颜师古对“太上皇”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也就是说.它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封建皇帝对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正是如此,在我国漫长的帝制时代中,皇帝前后递嬗,有数百人之多,但真正做太上皇的却只有寥寥数人。原因很简单,皇帝宝座的诱惑力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一个人一旦坐上这个宝座,就不肯轻易下来。一般而言,帝制时代的皇帝们大抵有三种命运:要么病死于龙榻,要么被外来的武力赶下台.要么是活着让出皇帝宝座。
  • 叱咤世界经济风云的金融大鳄

    叱咤世界经济风云的金融大鳄

    你想在商界纵横遨游么,你知道香奈儿时尚界传奇的创业历程么,你知道苹果之父乔布斯的经典语录么,你知道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成长经历么,你想成为下个IT界的戴安娜么,那么关注这些叱咤商界的精英们吧。
  • 帷幄奇谋:刘基

    帷幄奇谋:刘基

    刘基(1311~1375),浙江青田人,元明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明武宗誉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并对明初的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刘基博学多识,学究天人,其诗被允为“一代之冠”,其文《郁离子》、《卖柑者言》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对明代文坛影响至深。其“盗天”、“措用”的认识论思想以及教育、人才观念仍具有现代价值。刘基因博识与卓越而受到后人的崇信与神化,成为至今在民间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人物。《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帷幄奇谋:刘基》生动介绍了历史文化名人刘基的传奇一生。
  • 杜甫传

    杜甫传

    这是武侠一代宗师还珠楼主的绝笔之作。全书11回,讲述了“诗圣”杜甫曲折潦倒的一生。由于作者善写武侠,尤其擅长讲故事,而杜甫的生平又与作者自身的身世很有相似的地方,因而这部书写得相当引人入胜和富有感染力。
  • 民国那些教育家

    民国那些教育家

    书稿详细介绍了六位教育家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并适时地与今天的教育做对比,都认为教育的宗旨是人格的培养,对我们反思教育的功能,都非常爱国又非常重视西方现代教育理论的引进,探讨教师的作用,明确家长的职责,他们是傅斯年、潘光旦、陶行知、叶圣陶、陈鹤琴及舒新城。他们都经历五四新文化的洗礼,寻找教育的出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都反对知识的灌输和现代科举制度…… 作者在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本书介绍了20世纪上半叶对中国教育有过重要影响的六位教育家,以通俗易懂、明白流畅的笔触对近现代教育所做的一次探讨
热门推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世界最好的杂文

    世界最好的杂文

    本书从世界各国浩如烟海的杂文作品中精选出70余篇经典之作,代表着杂文创作的最高成就,通过它们,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同时,在体例编排上,通过“作者简介”、“佳作赏析”等栏目多角度解析名作,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让读者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激发理性思考,进而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写作水平、审美水准和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开辟一片广阔的天地。
  • 受益一生的10堂处世课

    受益一生的10堂处世课

    世界顶级激励大师安东尼?罗宾曾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主要靠人脉关系与处世技巧。”所以说,智慧处世是一门关系到一个人一生命运的大学问。一个人若想在社会上立足,处世的道理你不可不懂,处世的本领你不可不会。你若想拥有一个成功的人生,学习10堂处世课是你一辈子都要做的功课。
  • 我是我的神(上)

    我是我的神(上)

    《我是我的神(套装上下册)》是一部读后让人觉得异常沉重的小说,全书弥漫英雄之气和悲悯情怀,讲述了在巨大的历史变革下乌力图古拉一家两代人的坎坷人生。小说用动人的笔调阐释了生命与情感、罪恶与救赎、战争与和平、存在与死亡的关联与对抗。
  • 迷你女神医

    迷你女神医

    紫微星现,天下大乱!值此乱世,谁主沉浮?他,阴鸷冷酷,誓夺天下的西楚国君--西门擎天?他,豪情万仗,心系天下的北燕太子--北堂霁枫?他,邪魅妖饶,游戏天下的南珠国君--南宫孤月?他,温文尔雅,抛弃天下的东齐王子--东方明旭?他,剑胆琴心,英俊潇洒的江湖第一公子--上官雨晨?当他们遇见沉着淡定,无欲无求的她时。似乎一切都变了!她让他们了解了一个客观存在,却被世人忽略的事实:谁说女子不如男?谁说女子靠朱颜?谁说女子撑不起这边天?她,君冰凌,带着前世记忆重生的丑小鸭。十岁前她面纱遮丑,命运离奇坎坷。十岁后她面纱掩美,人生变得绚丽多姿,充满了传奇色彩!且看她如何蜕变成蝶,遨游江湖,驰骋沙场,力挽狂澜?且看她如何不靠容貌仅以女儿本色驾御一众俊男霸主?本文男主强,女主更强。背景沉重,情节幽默。描写轻松诙谐。喜欢的读者请给予果儿支持与鼓励!票票,收藏,留言~果儿新文:《主母当家》《重生一天才狂女》推荐果儿的完结作品:《特工傻后》《千年后娘》(五折促销中)《粉嫩娘亲》推荐黯香娘子的文:------《虐妃》推荐三妹落叶孤单的文:------《三嫁极品夫君》推荐小妹筱静梦的新文:-----《废后爆君》推荐好友文:《你丫抢婚有完没完》《新月妖鬼谈之奇鬼新恋》《小小逃妃震江山》《冷宫德妃》《颠覆经典之昭君传奇》《妃狂》《狂妃御龙》婴落推荐女强文:------阳乖乖《媚宫》------夏广寒《强上天子》------炎焱《神气小小妃》------无意宝宝《天魔》
  • 天仙王妃斗苍穹

    天仙王妃斗苍穹

    什么?她黑道女王竟然被赐给一个又脏、又丑、又臭的乞丐!?哼!既然她来了,就不会再让自己受人欺凌。什么?废柴?那又如何,照样逆天吸收自然元素,成为首屈一指的最强召唤师!读心琵琶在手,美男还不乖乖就擒!四大护法助她空间逆袭,斩妖除魔,与美男携手重造和平人间。群号:254485202欢迎喜欢这本书的朋友们进
  • 美好的心路历程

    美好的心路历程

    ,本书作者通过讲述人生的心路历程。教会我们对的时候做对的事情
  • 惊世盛宠

    惊世盛宠

    某女嚣张曰:“你是我的,给我安分点,明天把所有性别为女的,不是奴婢的,全部赶出府,一个不准留。不然……我就玩遍天下美男!!!”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智慧交友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交友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现代人智慧全书系列。全面、系统、分门别类地将现代人生存立世必须具备的智慧告诉您。指导您做适者生存、永立人上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