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600000005

第5章 上海求学 梅溪学堂里的“新人物”

1904年2月,胡适三哥振之因患严重肺病,要到上海医治;胡适既得其二哥绍之的同意,与其同行。当时他们选择的路线是往南行,先过歙县,到新安江上船,顺流东下至杭州,再乘火车到上海。离家时,他母亲望子求学心切,忍着离别之情,没有掉一点眼泪,反显出高兴的样子。胡适那时名为14岁,实刚满12岁的孩子,第一次离开母亲,心中也难舍难分,但为了将来的前程,只得鼓起勇气,与慈祥的母亲告别。后来他回忆那时的情景时说:“我就这样出门去了,向那不可知的人海里去寻求我自己的教育和生活,——孤零零的一个小孩子,所有的防身之具只是一个慈母的爱,一点点用功的习惯,和一点点怀疑的倾向。”

到上海后,胡适进了他父亲的朋友张焕纶办的一个私立学校——梅溪学堂。这位张先生是个提倡新学的教育家,先办梅溪书院,后改为梅溪学堂与梅溪小学。不幸去世早,胡适只见过他一次。他办学校的宗旨,只一句话:“千万不要仅仅做个自了汉。”这学校的课程设有国文、英文、算学三科,但以国文科最为重要,也是分班的标准。胡适这个由乡下刚进城的小孩子,初到校时,给人的印象是躯干不高,头显得很大;身穿蓝呢夹袍,外面罩着绛色的大袖马褂,一看就知道是乡下来的。老师把他分在第五班,差不多是最低的一班了。几个星期以后的一天,上国文课,一位姓沈的老师讲《蒙学读本》上的一段引文:“传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育,其臭如兰。”老师随口就说:这是《左传》上的话。胡适听了觉得不对,知道是老师错了,于是等书讲完后,他拿着书本轻轻走到老师的桌边,低声地对他说,这个“传曰”是《易经》的“系辞传”,不是《左传》。老师脸红了,说道:“侬读过《易经》?”胡适说读过。又问:“阿曾做过文章?”胡回答说没有做过。老师又说,“我出个题目,拨侬做做试试看。”随手出了一个“孝弟说”的题目。胡适领题回坐,写了一百多字的文章交上去。沈老师看了,亲切地对他说,“侬跟我来。”把胡适带到第二班去。沈老师与二班的顾老师交谈后,顾老师收下胡适并将他安排在最后一排。胡适坐下暗自高兴,一天升了四班,但抬头一看,黑板上面写着两道作文题:

论题:原日本之所由强。

经义题: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

胡适一看,可吓坏了。他过去从未做过文章,今天不用说作文,就是题目也解释不了,什么是“日本”?什么“经义”?也弄不明白。糟了!又不敢去问?正在为难之际,一个校工走进教室,递一张条子给老师,老师看过条子,对胡适说,你家有要紧事,派人来接你回去,卷子可带回去做。胡适赶到门口见了家人,才知是三哥病危,慌忙赶到店里,几个小时后,他三哥就死了。第三天他二哥由汉口赶来,办完丧事;胡适先将升班事禀告二哥,接着述说作文的事,请教读什么参考书目。他二哥给了他《明治维新三十年史》,1902年的《新民丛报汇编》等书籍,装了一篮子叫他带到学堂去读。胡适返校后,费了几天功夫,终于作了一篇论说文交了上去,老师看了以后也很喜欢。几个月后,他又升到第一班去了。

胡适在学校甚得老师的喜爱。不仅班上的老师喜欢他,就是晚上管自习的老师也很器重他。据他一位老同学汪金銮(安徽省婺源人)在一封给胡适的信里回忆说:

那时学堂里有个监学张先生贵池人,他颇爱我规矩用心,夜下自修,叫我坐在他的八仙桌旁,口讲指画,和我说些古人的事迹,希望我的心很切。到后几时,你也来了。这老头儿一见你也另眼看待,又叫你也坐在他的方桌旁。他这方桌,别的同学并没有坐过,仿佛是一个特别优待的坐位。……

有一天晚上,你读史记,读到项羽乌江自刎时那首绝命诗,什么“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可奈何,虞兮、虞兮、奈如何!”你忽然将头靠在桌上流泣不止。张先生问你,读书为何流泣?你回说,我不知道是什么原故,肚子里非常感触呢。张先生说你这小孩倒知哭,他可是了不得了。自这里以后,张先生非常的看重你了。我也是很奇怪你了……

自离梅溪以来,老同学四方分散,半个也看不见了,许多的连名字也不记得,惟独这个哭项羽的胡洪骍,我倒时常记念着……

胡适读了他哥哥给他的书籍后,不仅会作论说文,认识也提高了。这年由于拒俄运动的深入发展,反对清廷的斗争也越来越激烈,特别在上海,发生了革命党人刺杀清朝官吏联俄派分子王之春的事件。这事使他思想上受到极大震动,因此增加了痛恨沙俄及反对清政府的革命心理。当时新出的《时报》常载批评时政的“短评”为民伸冤,抨击清廷腐败无能的文章,他很喜欢看。此外又读了梁启超办的《新民丛报》及其他著作,并传抄了邹容的《革命军》。读了这些书,思想有很大进步,自命为新人物。这时的胡适已不是新来时的乡巴佬样子了,在别人眼里是“意气昂茂,大有目无余子之概”的人了。

这年末,梅溪学堂派毕业第一班四个同学到上海道衙门去考试,其中有一个是胡适。他们当时年龄虽只十二三岁,但思想上已经受到革命的刺激,要求进步,所以他们都以“新人物”自诩。既是新人物当然反对旧势力,对上海道的官僚袁海观非常愤恨,于是,王言、郑璋、胡适三人联合写了一封匿名长信去痛骂他,并采取一致行动——“罢考”,离开了梅溪学堂。

后来,王言不知下落;郑璋改名仲诚,毕业于复旦,死于1914年。胡适在《藏晖室札记》卷五里,曾有所怀念。他说:郑是他的同窗好友,肺病一年多而死。不料学成后,未为社会效力就死了,他感到十分悲痛;并提出质问,“今之少年往往中道摧折,谁之罪欤?谁实致此欤?”又说,“此不无研究之价值也。”

同类推荐
  •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

    《时代边缘的沈从文》沈从文在批评和创作的领域都和时代保持着相当的距离,这种边缘性本质上是种批判性。《时代边缘的沈从文》论述他不同时期的批评重点、批评方式、相关文学作品和由此反映出的作家心态。他在时代的种种风浪中寻找着文学和知识分子自我的位置和价值。在变动的时代背景下,沈从文及其创作经历了起伏极大的命运,但终于是:从边缘走向了中心。
  • 甘地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甘地自传(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被世人尊称为“圣雄”。印度独立运动领袖,国大党领袖,20世纪非暴力主义倡导者。生于吠舍家庭,信奉印度教中的毗湿奴派。1947年印巴分治,甘地为没有实现印巴统一而深感遗憾。1948年1月30曰,甘地在晚祷的会场被一名极端的印度教徒枪杀。
  • 独裁良相:张居正

    独裁良相:张居正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独裁良相:张居正》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张居正的人生故事。
  • 和珅全传

    和珅全传

    和坤的人生处处充满着各种传奇。他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贪官其实也是人,他也有感情。也有喜怒哀乐,也有他善良的一面。其实在那个时代,不管是贪官还是清官都一样只是皇帝的奴才,贪官很多时候只是不幸的成为皇帝的替罪羊,一如和坤。《和珅全传》以真实的历史为基础,为你展现一个真实的、人性的和珅,不再仅仅是一个贪官的脸谱,而他跌宕起伏,颇具戏剧色彩的人生,无疑能让你对历史、对人性有着更多的体会。将门之后,却遭遇家道中落,他靠着自己的努力由一名小小的侍卫逐渐成长为皇帝不可或缺的左右手,然后他独揽大权,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顶峰时一切却戛然而止,前朝宠臣成为了新皇帝的阶下囚,生命终结于一条白绫。
  • 千古一帝李世民

    千古一帝李世民

    少年得志,一生征战南北;中年封王,尽显王者风范;千古第一帝的背后,究竟隐藏了怎样的秘密……他,杀兄囚弟,血溅三尺,终成玄武门事变。后人评说,他是明君,励精图治;后人评说,他是暴君,荒淫愚昧。他,被人称为千古第一帝——李世民。
热门推荐
  • 极品最强大少

    极品最强大少

    无敌大少回归都市,校长你好,我是你的未婚夫……
  • 宠婚娇妻

    宠婚娇妻

    ————容柒身为一枚钻石级单身汉,听说你勾搭上了小舅舅,啧啧,果然是深得你妈妈的真传,季凉茵人生最大的败笔不是她是季家见不得光的私生女,当小三上瘾啊!”姐姐季淑情挎着她前男友的胳膊,笑的一脸讽刺。当钻石大叔对上狗尾巴草小女人,接踵而来的便是私生女身份曝光,有大叔撑腰的感觉,也不错】除了JQ,还是JQ,某大叔觉得,直逼的她落荒而逃,这棵嫩草啃起来味道还不错,除了有些涩——【季凉茵觉得,竟然成了同父异母姐姐的未婚夫。“季凉茵,满身狼狈。“多日不见外甥女,诸如小三,倒是更加伶牙俐齿了。只是我前些日子刚和茵茵结婚,外甥女是不是要叫声小舅妈呢?”大叔走过来揽过小妻子,狐狸精之类的流言漫天飞,一本正经的说道。喜欢他的女人犹如过江之鲫,所以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而是她交往了三年的男友,为什么他总是会对那个如同狗尾巴草一样的季凉茵念念不忘。季凉茵唇角翘起一个优雅的弧度,看着季淑情的脸一点点黑成锅底
  • 天道有九

    天道有九

    我本凡人不知天,修仙求道为红颜,诸圣之争与我何干?天下纷乱我却难安。我本轻狂年,奈何天道变幻欲争天。天道九则人间显,逆掌乾坤非妄言。
  • 步步惊情:总裁的复仇妻

    步步惊情:总裁的复仇妻

    第一次见面时,两个人剑拔弩张,她为了完成任务,他逼供套取信息;第二次见面时,她应聘他的助理,一是为了任务刻意接近,二是为了自己深藏的目的;”对你,我一直很认真,我会对你负责的。““我不喜欢她,因为我爱她,至始至终都只爱她。”他的温柔体贴,让她动了情,动了心,原以为找回了自己失去的身份,亲人和爱人,想要过回普通人的生活,事情却远没有她所想的这么简单.....
  • 修神灭煞记

    修神灭煞记

    叶轩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一块玉佩,这个玉佩竟然是一个独立修炼空间,从此踏上了修炼成神之路,他所面临的最后的敌人就是无比强大的煞。愤怒、悲伤、仇恨、恐慌这些负面情绪都会有助于煞的滋长,煞受到人世间的这些负面滋养而很快的生长,当它足够强大的时候就会遗祸人家,整个世界就会陷入混乱。唯一的办法就是修炼成神的修炼者集合力量来封印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扬花时节

    扬花时节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凤唳九天

    凤唳九天

    她看似痴傻,却遇神杀神,遇佛弑佛,扮猪吃老虎!除了狠毒嫡母,宰了蛇蝎嫡姐,吓傻了无情父亲,气死了腹黑皇帝。终于可以逍遥离开,后面却跟了一堆痴痴追随的人,这么多尾巴,怎么甩掉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欲成魔

    我欲成魔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恐怖世界,踏着那众神与诸仙的尸骨,斩道求真。方辰本是一介凡人,机缘中得到了上古魔门传承,却因此满门灭族,心魔化道,太初魔功露出狰狞,一路血海尸骸,步步沉沦魔海,吞噬血肉,掠夺灵魂,千年再回首,他站在了魔道巅峰,俯视诸天万界……
  • 巧夺天工的中国建筑

    巧夺天工的中国建筑

    在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我国的先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建筑文化。中国建筑在世界的东方独树一帜,它和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并称世界三大建筑体系。“建筑是用石头写成的史书”,中国古建筑通过其自身的艺术形象表达了中华民族的深刻文化内涵,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特征。作为中国艺术最杰出的一部分,中国古建筑中的绝大部分,都充满了天人合一的伟大和谐思想,表现了中国古建筑文化所特有的伟岸而俊秀、博大而亲切、神秘而浪漫的特征。《巧夺天工的中国建筑》带你走进中国建筑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