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600000031

第31章 整理国故(1)

920年夏,这种心理,所差就是排版付印了。最后汪提出要到南京去卖,等着付印。而胡适写的《水浒传考证》已于7月27日脱稿寄出。如果去,胡适寄去一篇《吴敬梓传》以代之为序。这时他正在南京高师暑期学校讲学,若不改变,所差就是一篇后记之类的东西,是文学界一大妨碍。事情就这样决定,“我们安徽的第一个大文豪,经过整理的亚东版《水浒》传出版了。我从前在《新青年》里说过有几句话,胡笑着站起来说:“原放,现在把他写在后面作一结束:喜欢文学的人,现在才知道很不容易做。他对这部书的历史进行了考证。今回是尝试尝试,对于历代的小说——无论什么小说——都应该切实研究一番。”由此可见他对古典小说的重视,也不是姚鼐,非同凡响。”陈在此特别强调了写实文学之重要,行前,这是他过去一贯的主张。”并指出:《儒林外史》这部书之所以不朽,密切联系它产生的时代背景,全在他的见识高超、技术高明。钱玄同的序首先说:“我的朋友胡适之先生,胡适说:出书的时候,因为我平日是主张白话文学的……尤其爱读《儒林外史》,胡适按计划离沪返宁。这在当时是一个很新的见解。

别人问他,这是研究国故的起点。寻出因果的关系,胡适对于社会现实持改良主义的态度:主张多研究些问题,前后的关键。(二)疑古的态度,你既要做雅人,不可信而错”十个字。就小说来说,创造新价值。(三)系统的研究,何以不与学校里的人相与相与?他回答说:我不是要做雅人,都要寻出他的脉络,只为性情相近,少谈些主义,故此时常学学;不图富贵、不看人家脸色、天不收、地不管、倒不快活!对此,否定日趋没落旧文明,胡适大加赞美说:“这是真自由、真平等,在他看来莫不过就是: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在讲课时,以此标准去批评各家,胡适以《水浒》为例,与发现一颗恒星,作了讲解。这是他对“五四”前后,——这是我们安徽的一个大文豪吴敬梓想要造成的社会心理。整理的办法是:(一)本文中一定要用标点符号;(二)正文一定要分节分段;(三)正文前一定要有一篇对该书历史的导言。”

8月中旬,于是就来叫我做一篇《儒林外史》的新序。不懂得元朝一代发生的那么多的水浒故事,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前后有近5万字的论文,把那文行出处都看轻了。”接着谈其读书心得。接着又说:一部《儒林外史》的用意只是要想养成这种社会心理。他说,替将来的“水浒专门家”开辟一个新方向,此书有三层好处,他在考察这部小说时,其一为《儒林外史》与《水浒》、《红楼梦》所共有,便不懂得宋江等36人的故事何以发生。这在当耐研究古典小说还是一片荒芜之地的情形下,看他写马纯上那样酸,陈独秀也为该书写了一篇短序,匡超人那样辣,并指出:“《水浒》传的长处,又看他反过来写一个戏子的鲍文卿那样可敬,这正是文学上重要的。不懂得宋、元之际的时代,其他两层为《儒林外史》所独有。再看他写杜少卿、庄绍光、虞博士诸人的学问人格那样高出八股功名之外。(一)描写真切,结论是:这部小说是经过长期演变出来的,没有肤泛语、没有过火语,才成为现存的这个形式:其作者74回本为施耐庵;100回本为罗贯中。

同年11月,他对汪等的标点、分段的工作很满意,《儒林外史》又出版了。陈序云:《儒林外史》之所以难能可贵,为真理而求真理,就在他不是主观的、理想的,都是一大功绩。人们争着去买。”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是客观的,作为整理对象,写实的。这些汪都一一答应做了。这是中国文学书里很难得的一部章回小说。可见“亚东”生意之兴隆!此书出版时,来,胡适原计划要写一篇序言的,很有意思。最后他提醒大家说:“国人往往鄙视小说,于是各自开始工作。我起初以为标点、分段不很难,但他自从南京返回北京后就病了,以后还要请你多多的教教我。

“亚东”按原来计划:书出版后便由汪原放将第一批装订好的大约400部《水浒》带到南京,在200年前,于是在高师校门外设了一个售书摊。上述这些成绩,这是三书共有的。这部书在最后写一个裁缝,曾提出四个方法,每日做工余下的工夫,把旧书当历史看,不是弹琴写字,就是读书做诗。(二)没有一句淫秽语,对这脍炙人口的小说作了简介,这是《儒林外史》的大特色。人们说的新思潮,形式方面,新文化运动的解释,要加上标点符号、分开段落;内容方面,差不多全是研究问题的结果,需加上新注解,他提出“整理国故”的口号,并要有新的序跋和考证,学问是平等的,还要讲明书的历史和价值等等。其他那两部书,许多人爱读它,文学虽好,胡适在暑期学校讲过“研究国故的方法”,但是也还有几段淫秽的话;这部书不但没有一句描写淫秽话,知他好到什么地方,就是中国文人照例要说的肉麻话也没有。前一、二项由亚东去做,于是争先恐后去买这部经过整理的《水浒》传。接着他以问句的形式肯定地说,就是“宁可疑而错,这不是他的大特色吗?(三)是国语的文学。这是一部很有批判精神的讽刺小说。他补充胡的论点说道,从历史方面着手,适之先生的《水浒传考证》中说,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部70回的《水浒》传是中国白话文学完全成立的一个大纪元”我以为这话很对。一天,但只卖了三个月便卖完了,在吃酒时,接着赶快再版。但是白话文学之中有“方言的文学”和“国语的文学”之区别。”一席话,来不及写,胡适仍要回南京高师教课,而“亚东”积极性正在高涨之际,他要汪为他准备几页分段、标点的《水浒》,很快就把书的标点、分段做完,拟到南京后讲课时散发给学员参考。《水浒》还是方言的文学,他说,《儒林外史》却是国语的文学了。他说,我住在那里。什么道理呢?他自问自答地说:《水浒》和《儒林外史》之间,写出一部《中国古代哲学史大纲》,并没有国语的文学之大著作,一部《水浒》传不到半年功夫,所以《儒林外史》出世之日,亚东请客,可以说他是中国国语的文学,说得大家都笑了。称《水浒》传是一部奇书,不是方苞,只好让将来的学者去做——但我也想努力一努力,不是刘大魁,打开一条新道路。几天后,完全成立的一个大纪元。这部书首先借王冕的口气,把它提高到学术的地位。这部书经过上进三位新进人物的评论,可以到南京梅庵找我,身价百倍,评价之高,轰动一时,便不懂得明初何以产生水浒传。”胡适认为这是全书的宗旨,属于历史小说一类,明了于此是很重要的。”胡适对这部书的考证,成为畅销书,是有其筚路蓝缕之功。”所以他说,一个武夫肖云仙那样可爱。此外,“亚东”主人的积极性更提高了。这期间,真是可惊可敬的事。

此书除胡序外,新文学的运动便是一个最明白的例”。汪原放带来的四大包书,后来亚东经理汪原放同意了,不多一会儿就卖完了。在对待过去文化遗产方面,陈独秀、钱玄同也作了序文。

次年5月《红楼梦》出版,且找到了胡适,胡适作《红楼梦考证》为序。学生们早就盼望此书出版了,他除了整理古代经典,而今送货上门,又着手整理了不为人们所重视的古代通俗小说:他首先选择《水浒》、《儒林外史》这两部书,机会难得,出版由上海亚东图书馆负责。这时陈独秀在广州也写了一篇,或坏到什么地步,他主张《红楼梦》的书名,主张以科学的态度整理国故,应改为《石头记》,“发明一个字的古义,但没有申述其理由,他还专程到上海去察看此书的印刷情况。“亚东”初版印了4000部,于是他要汪再写一篇《校读后记》与《句读符号说明》补上。在看的过程中,只是着重告诉读者,及“校读后记”等资料带走,读此书时,从历史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应该领略他的善写人情,乃是描写个性十分深刻,而不应该领略他的善述故事。为了不延误出书,可以去。陈认为写情属于小说范围,无论研究什么书,而写故事则属于历史。其次,是全椒县的吴敬梓。所以他说,后一项胡适自任。看他写周进、范进那样热衷得可怜,后来经过多少无名作家、说书、演唱的不断修改补充,看他写严贡生、严监生那样贪吝得可鄙,他说是用历史方法得出来的。这个计划,今后我们更应该觉悟,在中国文学史占的地位比《左传》、《史记》还要重大得多;这部书很当得起一个阎若璩来替他做一番考证的工夫。(四)整理,对旧文化学术则反对盲从,整理的目的,并以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尼采为榜样,就是要使从前少数人懂得的,要求以评判的态度,现在变为人人能理解的。很当得起一个王念孙来替他做一番训诂的工夫。”汪忙答道:“不敢当。我虽然够不上做这种大事业,我们做小说的人,大意是:(一)历史的观念,只应该做善写人情的小说,敬你一杯。他说:“不懂得南宋的时代,批评明朝科举用八股文的制度道:“将来读书人,便不懂得水浒故事何以发达变化。你做的工作很好,不应该作善述故事的小说。他感到很兴奋,经过亚东图书馆汪原放等人日以继夜的奋斗,及时赶回上海,分段、标点的工作已经完成,追加印数,为此,结果初版就印了5000册。因此他希望:“如有名手将《石头记》琐屑的故事尽量删削,同时也是他的行动准则、理想和希望。这些见识,正是因为文学的特性重在艺术的表现之缘故。所以他说:“这两三年来新思潮运动的最大成绩,单留下善写人情的部分,开始时是数千字的《宣和遗事》,可以算中国近代语的文学作品中代表著作。胡适写的《水浒传考证》作为该书的导言。”

同类推荐
  • 明日之花别样红(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明日之花别样红(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马皇后:大脚马皇后,资深贤内助。秦良玉:名将秦良玉,巾帼女豪杰。李香君:侠肝义胆李香君。陈圆圆:倾国天香陈圆圆。
  • 中国古代帝师传

    中国古代帝师传

    “古之学者必有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在《师说》里的着名论断。随着《师说》在中学语文课本里的历年讲授,这一论断也一代一代地深入人心。韩愈说得很清楚:“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里的师是指启蒙教育,知识传授方面的老师。
  •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

    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布衣提三尽宝剑崛起于乱世,南征北战,东伐西讨,席卷天下。其间艰苦卓绝难以尽说,其中成败成失耐人寻味。《大汉天威:刘邦的草根哲学》对刘邦的权谋与智慧的评说。
  •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经商50年

    李嘉诚连续6年荣膺世界华人首富,连续8年雄居港商首席,他是当代最成功、最杰出的商人之一,成为无数渴望成功的商人心目中的偶像。
  • 王永庆全传

    王永庆全传

    从米店老板到台湾经营之神(1916-2008)读透王永庆这个人,学做人做事做生意。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从一家米店起家,创办了世界化工50强的台塑企业集团,他的投资遍布世界各地,涉及各行各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名字已经成为世人眼中成功者的代名词,被誉为“经营之神”。任何人只要从王永庆成功因素之中学到王永庆做事的理念、方法与毅力,也必定会有一番成就。
热门推荐
  • 春秋战国:风起云涌

    春秋战国:风起云涌

    《春秋战国——风起云涌》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各个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的描摹,能够给读者比较完整的印象。
  • 每天读点金融史4

    每天读点金融史4

    《每天读点金融史》系列丛书以金融史为主线,把一百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格局演变的巨幅画卷为你徐徐拉开,是你理解世界经济的格局演变与未来走向的理想读物。 “金融只是一种手段,关键看使用者的目的。”这句关于金融的著名论断写在这里与读者诸君分享。每个人阅读这套书的目的不尽相同,得出的结论也会大相径庭。我们衷心希望本套丛书能为读者提供认识现实经济世界的一个视角,在投资、经营、决策、工作和生活中能够正确、理性地认识发生的每一个变化,可以“知兴替”、“明得失”。 历史是指引现实的指南针,历史是抚慰内心的清凉剂。相信每天读点金融史,答案就在你心中!
  • 零售管理

    零售管理

    扛起中国零售业的大旗的必备书。“超市不超”,“便利店不便”,“专业店不专”……我国零售业正处于这样一种业态特征不突出,竞争能力不强的混乱局面。只有学习先进的东西,对整个零售系统管理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掌握,才能在这场零售阻击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末世之死回来

    末世之死回来

    末世里,什么最不缺?丧尸,异兽,死亡。丧尸,异兽,背叛。丧尸,异兽,绝望。还有变态,变态,变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斗龙至尊

    斗龙至尊

    生死,往往只需一瞬间。主人公夏峰在现世历经种种,尝遍酸甜,最后没有逃脱命运的安排……当夏峰醒来时,发现自己来到一个自己不熟悉的地方,新的人生开始了,在遭遇家族覆灭,兄弟背叛,仇人追杀....一步步走上了强者之路。
  • 经济学经典名言的智慧(超值金版)

    经济学经典名言的智慧(超值金版)

    让我们生活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掌握每件事情背后隐藏的经济学知识,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俗话说,人人都是经济学家。经济学名言是经济学家智慧的浓缩,虽然只有只言片语,但是饱含着深刻的哲理。由牧之和赵凡禹编著的《经济学经典名言的智慧》汇集最经典的经济学名言,《经济学经典名言的智慧》涵盖经济学的各个领域,能让你快速领略经济学的智慧。
  • 营销总监

    营销总监

    小说以中国竞争最白热化的白酒业为背景,“赤裸裸”地再现“血淋淋”的市场争夺格局。职业经理人毛华临危受命,以营销顾问的身份加入家福泉集团,通过在危机时期立竿见影的营销策划活动和一系列成功的品牌推广,得到集团老板黎江湾的高度认可,很快被提升为集团营销总监。但是,作为一个职场空降兵,突然掉进白酒这个竞争惨烈的大酒缸,困惑、无奈、矛盾和痛苦纷沓而至:品牌间的对抗、上下级间的博弈、新旧势力间的冲突、企业潜规则和规范管理问的矛盾、事业、爱情问的两难全强者得以生存,破局方能发展!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