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600000003

第3章 九年的家乡教育(1)

胡适原名嗣臧,行名洪骍,后改名适;字希强,又改适之;号冬友、小山;笔名铁儿、自胜生等。1891年12月17日(清光绪十七年十一月十七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这时他母亲才19岁,而父亲却已49岁了。后来国内名人中与他同岁的有刘复、赵元任等人,而大于他的朋友:章士钊时年10岁,陈独秀时年12岁,梁启超时年18岁,蔡元培时年24岁。这些人在他成长过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给以帮助和影响。

胡适出生于中日甲午之战前三年,幼年生活是在甲午之战后度过的,而这个时期的清政府更加腐败;帝国主义进一步入侵,使中国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国家多难,民不聊生,而知识分子已开始觉醒,要求改良政治以挽救国家之灭亡。因而1898年出现了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领导下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这次运动很快被清政府镇压下去了,但康梁的思想在社会上仍有很大的吸引力。胡适在青年求学时代喜欢读梁主办的《时务报》,因此受梁启超改良主义思想的影响很大。

胡适出生两个月后,他父亲就被调往台湾任职去了,上海只留下他与母亲,但不久他们母子也到了台湾,家人团聚共叙天伦之乐。从此胡适在父亲的教育下开始成长,4岁时已认得方块汉字七百多个。然而,由于形势遽变,1894年中日战争爆发,他又随母亲回到绩溪上庄村。

胡适回到家乡后,开始进私塾。这个学堂塾师就是他四叔胡介如。学生只有两个:一个是胡适,另一个就是四叔的儿子,名叫嗣秫,比胡适大几岁,但不爱读书,老师一离开,他就溜出去玩。因此学堂里常常只剩下胡适一个人在读书。由于胡适已有近千字的基础,因此免读《三字经》、《百家姓》等启蒙字书。他四叔便以其父所撰写的《学为人诗》教他。这部书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胡适后来回忆说,其中“为人之道,非有他术。穷理致知,反躬践实,黾勉于学,守道勿失。”这寥寥数语,对他一生有重大影响。此后他读的第二部书也是父亲编的《原学》,这是一部讲哲理的韵文书。第三部是《律诗六钞》;接下去是《孝经》、朱子《小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书经》、《易经》、《礼记》等等。当读到《论语》时,他四叔另有差事,到外县去了。老师换了他族兄胡观象(禹臣)来教。这时学生有所增加,先是5个,后来增到10多个。其中有两个最爱逃学,先生抓着便打,但越打越逃。胡适感到奇怪,于是自己问自己,他们为什么要逃学?为什么情愿挨饿、挨打,被人家笑骂,而不情愿读书?当时答不上来。后来他才慢慢体会到,这是老师不肯耐心“讲书”的结果。那时,老师收入太少,一个学生每年才交两块银元,老师生活困难,当然没精力认真去教,学生只有念死书、背死书,这样自然很苦,不愿去学,更谈不上去用功学习了。而胡适自己却不是这样。他母亲为了儿子学习好,每年交塾中的学费,总比别人家多。一般交两块钱,他家第一年就送去6块,以后每年递增,最后一年交到12块钱,并嘱托老师严加管教,要求为他“讲书”,每读一字,须讲清字义,读完一句,要明白一句的意思。如此循序渐进,胡适读了《幼学琼林》及《四书五经》等书,不但不觉得苦,反而感到有兴趣。因此,当别的同学读《幼学琼林》大字课文时,他已深入到读小字夹注去了。有一次,一个同窗好友,拿着一封信来问他,说信上第一句“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意思。这位同学已经读过《四书》却不懂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这件事使他深深领会到他母亲为他多交学费的好处。所以他说:“我一生最得力的是讲书,父亲母亲为我讲方字,两位先生为我讲书。念古文而不讲解,等于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全无用处”。

胡适9岁时开始看小说。这是课外读物,但在那读经的时代,老师是不让读的,因此只得偷偷看。一天,他在四叔家一间小屋的废纸堆里,无意间捡到一本破烂而又没头没尾的《水浒传》,里面讲的是“李逵打殷天锡”的故事。他一口气看完后,觉得书中的人物故事新奇而有趣,于是各处寻找“小说”(当时叫“笑话书”)。后来果然找到了全部的《水浒传》,而且还借来了《三国演义》。从此在他那幼小的心灵深处,又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以满足他求知的欲望。当时供给他这种“笑话书”的人,主要有他三哥、二哥及族叔胡堇人(近仁)等。他的两位兄长都在上海进过梅溪书院,又做过南洋公学的师范生,所以他们有这类书。他们每次回家都带些回来,这自然也就成了胡适的了。他近仁叔,十几岁时就考取了秀才,有才华,比胡适大四岁,家中藏书不少,常把“小说”借给他看,而且还相互比赛,看谁看得多。在这样的环境影响和培育下,他相继又看了《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薛仁贵征东》、《七剑十三侠》、《正德皇帝下江南》、《五虎平西》、《粉妆楼》等书。此外还阅读了一部翻译小说《经国美谈》,讲的是希腊爱国志士的故事。这是他二哥由上海带回来唯一的一部外国小说。他前后共读了30多部,于是眼界大开,脑子里故事越来越多,因此家族中的姊妹们常聚在一起,要他讲书给她们听。每次讲完后,她们都去泡炒米,或是做鸡蛋饭请他吃。胡适说,这样讲书,逼使他把古文翻译成绩溪本地话,使他进一步了解了古文的文理,所以他14岁到上海读书时,就能做很像样的文章了。看小说还有一个好处,使他在不知不觉中得了不少的白话散文的训练,把文字弄通顺了。这对他后来的教育事业很有用,所以他说:教育家要读小说。

然而,读小说如果不加选择,混读一气,这也是不好的。胡适读了几十种小说,其中有好的如《红楼梦》、《水浒传》等,但也有一些不好的作品,读了会受其不良影响,特别是儿童时代。在这方面,胡适深有体会,所以他后来回忆说:“以家人干涉之故,所读小说皆偷读者也。其流毒所及盖有二害,终身不能挽救也,一则所得小说良莠不齐,中多淫书,如《肉蒲团》之类,害余不浅。傥家人不以小说为禁物而善为选择,则此害可免矣。二则余常于夜深人静后偷读小说,其石印小字之书伤目力最深,至今受其影响”。 这些是胡先生经验之谈,发人深省

胡适念私塾时的课外活动很少。由于他身体弱,母亲也不让他随便乱跑,养成一种爱静不爱动的性格。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文绉绉的”,人们给他一个绰号叫“臧先生”。有一次,他跟村里的孩童在玩“掷铜钱”,一个长辈走过,笑着对他说:“臧先生也掷铜钱吗?”这是一句玩笑话,胡适听了觉得不好意思,的确有失“先生”身份。打这以后,他参加童友们的游戏就更少了。课余的时间几乎全部用在看小说上,有时跟着大人(庶祖母)到田里“监工”割稻,他也不顾一切,只管看自己的小说。到十一二岁时,稍微活泼一点,有时跟一群同学找几根木棍做刀枪,戴上假胡须,在田里做戏。大家多半派他充当文角儿,如诸葛亮、刘备之类的角色。他说,只有一次我做史文恭,被花荣一箭从椅子上射下去,这是我最活泼的玩意儿了。从上所述,可见他的课外活动是非常有限的。正因如此,他有充裕的时间来搞好学习,而且也养成了一种读书的好习惯。他生活很有规律,每天起得早,总是第一个到学校。到了便坐下来读书,等老师来了,背完书才回家吃早饭。下午继续念,直到天黑才放学。晚上还要念夜书。经过这样严格训练,加上他的聪明好学,他的进步很快,同时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所以他说,9年的生活,只学得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方面,不能不说是打下一点底子,但别的方面诸如音乐、图画等就没有发展的机会了。

同类推荐
  • 卑鄙的圣人:曹操5

    卑鄙的圣人:曹操5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丘吉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丘吉尔(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布伦海姆宫闻名天下,是因为19世纪出了一位伟大的首相;布伦海姆宫的开工建设,则是因为丘吉尔的先祖——17世纪的约翰·丘吉尔,也就是把丘吉尔家族带入贵族行列的马尔巴罗公爵。
  •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

    世界名人,或以其深邃的思想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或以其叱咤风云的政治生涯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或以其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巨大成就造福于人类。了解他们的生平、思想、智慧,以及人格魅力,必然会对我们的人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我所认识的蒋介石

    本书是冯玉祥将军和蒋介石在政治上分手之后,在美国口述、并由其夫人李德全笔录而成的。1928年冯玉祥与蒋介石换帖结盟,拜为兄弟,开始了20年的合作关系和私人交往,过从之密,交往之久。非一般人所能及全书以第一人称口述,读来真实生动,朴实无华,振聋发聩,是一部值得阅读和收藏的好书。
  • 站在珠峰之巅: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

    站在珠峰之巅:大气物理学家叶笃正

    通过它我看到了一个年过五千岁的中华民族站在珠峰之顶,面带慈祥的微笑,遥望着远方。
热门推荐
  • 圈宠

    圈宠

    他,一个风流成性的纨绔子弟.有钱,有势,有形,唯一没有的是心会笑,只是你分不出来他笑的意义:会玩人于股掌,让人畏惧.会让每个女人为他销魂.唯一不会的就是爱一个人.他,是我老公,是公司之首,是老师,也是我的主我,平凡,如世间一粒尘埃一样渺小.心如止水,如果是一种境地.不知也算不算无心......QQ群:51567756(书友俱乐部)新坑推荐:<小子,我是你妈>轻松欢快的笔调.换换风格.感兴趣的可以去踩踩.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9隆重推荐好友伊图草希<禁爱>(很另类的)^6^
  • 弃妃狠钩人

    弃妃狠钩人

    艳阳高高挂在空中,白云朵朵,鸟儿自由飞翔在一片祥和的蓝色高空中。平静祥和的天气带给人们愉悦的心情,可这一切似乎并没有感染某些人,一座摩天大厦的楼顶,站着一位绝美又冷漠的女子。看着空中偶尔飞过的大雁,露出淡淡的嘲讽与哀伤。我,君末离,不信天不信佛更加不信命,想不到一生中唯一一次真心付出,得来的却是欺骗!这怎让我不怒?“末离,你怎么站在天台上吹风呢!”一个儒雅好听的声音在绝……
  • 回到乱世建山寨

    回到乱世建山寨

    宅且腐的崔茉雪穿回南北朝乱世,正高兴捡着个11向的老公,却发现这个老公其实很腹黑……而同时有六个姑子小叔分家产,四个婆婆虎视眈眈,又会碰撞出什么?乱世出英雄,不想成就一番大事,那就种田、八卦,继续宅好了,顺便挑战一下“富不过三代”的俗谚……只是,这一大家子别说听她的,能不欺负她就不错了,不过,她可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哼!穿越宅女当自强,别想欺咱没娘家!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不欢不爱之一等贵妇

    不欢不爱之一等贵妇

    现在的小三都怎么了?不是应该躲着人家老婆吗,哪有上赶着来招摇示威的?乔沐希看着挺个大肚子雄赳赳气昂昂进门的小三,原本的不解现在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是想母凭子贵取代她裴家主母的位子。助理齐瑶将小三拦在门口,豪门中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各自都有一套处理办法,像那种正房不小心把小三孩子弄掉之类的事,最好不要发生,所以她根本就不允许小三接近正房。乔沐希看眼齐瑶,齐瑶会意地打……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灵心医馆

    灵心医馆

    一家小小的医馆,群英汇聚。一个神秘的黑客,战帖挑衅。一个个故事,一张张图片,拼凑记忆的碎片。爱与恨的交集,正义与邪恶的交锋,还有危险恐怖的灰色地带。那被遗忘的记忆逐渐挖开,真相……
  • 冒险史

    冒险史

    福尔摩这个人物形象自阿瑟·柯南道尔笔下诞生的至今已风靡世界百余年。对于全世界无数的福尔摩斯来说,他们丝毫不怀疑福尔摩斯存在的真实性。自从阿瑟·柯南道尔1887年赋予福尔摩斯生命之后,这个身材瘦削、有着钩鼻、头戴猎帽、肩披风衣、口衔烟斗的人就永远活在了人们的心中。
  • 聪明女人成事的12张王牌

    聪明女人成事的12张王牌

    本书是成就女人生活与事业的秘典,涉及内容丰富,知识面广且可读性强,观念新颖并有极强的操作性,很多说话、办事的技巧,读者可以直接应用到生活当中,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更多成事王牌尽在书中,赶快拿来一用吧。
  • 人气

    人气

    从下岗女工和厅局长的感情纠葛、到英俊官商与大学女教师的朦胧恋爱,又流露了丑陋的劣根性。,今天又奉献写作十年的长篇力作《人气》;个人家庭国家。芸芸众生无不在欲望大潮中浮沉起落,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蒋子龙曾以《乔厂长上任记》、《赤橙黄绿青蓝紫》等小说多次轰动社会,既展示出清纯的人格美,谁不盼人气旺财运兴?作品在表现大都市人文景观的同时,全面反映市场经济下人际关系与情感世界的深刻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