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600000029

第29章 从事于教育改革(1)

胡适回国不久,1918年1月在《新青年》四卷一号上发表了一篇《归国杂感》,其中对那时的中小学课程设置不切合实际提出批评和建议。他说:我有十几年没有到内地去了。这回回家,看到家乡小学堂经费不足,但他们却能花60块钱去请一个中学堂学生来教英文、唱歌,又花了20元钱买了一架风琴;其他课程也很齐备:有图画、国文、体操、修身等等。他认为,在这山区里的小学教英文没有用,也学不好,倒不如学些实用的,比如农家常识、蚕桑常识、卫生常识等等。“修身”课大可不必,难道“教他们做圣贤!”风琴也不要买,这些钱都可以省下,到乡村里找个会吹笛子的,唱昆腔的人来教,这不是很好吗?所以他说:“我奉劝列位办学堂,切莫注重课程的完备,须要注意课程的实用。”至于那些中学堂,他说:“如今中学堂毕业的人才,高又高不得,低又低不得,竟成了一种无能的游民。这都由于学校里所教的功课和社会上的需要毫无关涉”。最后他很有感慨地说:“社会所需要的是做事的人才,学堂所造成的是不会做事又不肯做事的人才,这种教育不是亡国的教育吗?”

1920年3月,胡适在《新教育》杂志上发表了《中学国文的教授》一文,在文章里他根据过去教育部的规定及自己的经验,对中学毕业生国文应达到的标准,提出四条要求:(一)人人能用国语(白话)自由发表思想:作文、演说、谈话。(二)人人能看平易的古文书籍,如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之类。(三)人人能作文法通顺的古文。(四)人人有懂得一点古文文学的机会。关于课程安排,特别强调实习,因此后两年设“演说”与“辩论”,以代国文课。他说:“凡能演说、能辩论的人,没有不会做国语文的。做文章的第一个条件只是思想有条理,有层次。演说辩论最能帮助学生养成有条理系统的思想能力。”关于如何教授古文,他主张用“看书”代替“讲读”。他说:“我自己从来背不出一篇古文,但是因为我自小就爱看小说,看史书,看杂书,所以我还懂得一点古文的文法。”又说:“与其读林琴南的一部‘古文读本’,不如读他译的一本《茶花女》。”他还提醒大家注意:现在学制的大弊就是把学生求知识的能力看得太低了。现在各级学堂的课程,都是为下下的低能儿定的,所以没有成绩。胡适从实验主义的观点出发,提出一整套的计划,尽管不太切合实际,但在当时新旧交替混乱的情况下,对中学教育,特别是国文课的教学改革是有贡献并起了积极作用的。两年后,他又写了篇《再论中学的国文教学》,对先前的标准和主张,作了一些修正。其中主要是对古文的要求过高,他说在短时期内,难望学生能作长篇的古文;即使能作,也没有用处。为了配合白话文运动和教学需要,他对国语文法也作了一些研究。早在1919年7月,廖仲恺就写信鼓励他说:“我辈对先生鼓吹白话文学,于文章界兴一革命,使思想能借文学之媒介传于各级社会,以为所造福德较孔孟大且十倍。”“我国无成文的语法,孙中山先生以为先生宜急编此书,以竞文学革命之大业,且以裨益教育。”这说明社会各方面对此要求是迫切的。在这种形势下,当时他写了《国语文法概论》的长文。在这篇文章里,他对国语文法的研究,提出三点意见:(一)归纳研究法。(二)比较研究法。(三)历史研究法。其中归纳法是基本的而比较法是帮助归纳法的,是供给我们假设的资料。而历史研究法是纠正归纳法的,因时代的变迁,限制归纳法;一面又推广归纳法的效用,使他组成历史系统。他提出的这个理论,对当时的研究工作是有指导意义的。后来又写了《国语文法的研究法》作为《国语文法概论》的第三章发表。之后就没有继续写了。国语文法虽没有最后完成,但他为后来者作了铺路的工作,这方面的贡献也是不小的。

这年4月教育部在北京办了一个国语讲习所,各省选派代表来学习两个月,胡适被邀请在里面讲了十多次课。学生毕业时,他写了一篇《国语讲习所同学录序》,鼓励大家回各省去当传播国语的先锋。同时他又讲了国语的产生及其标准等问题。他说:推行国语便是定国语标准的唯一方法;等到定了标准再推行国语,是不可能的事。举例来说:你要想学国语,就不要怕南腔北调的国语。你不经过南腔北调的国语,如何能有真正标准的国语呢?这不仅从理论上阐明了国语产生的条件,而且回答了那种“没有标准,哪有国语”的批评,从而坚定了同学们回去推行国语的信心。同月,教育部下属的“国语统一筹备会”临时大会召开,胡适被举为大会主席及审查委员会的主席。会议通过了《教授国音时不必点声的议案》。此外,由于胡适及国语会其他会员的努力,这年教育部正式公布了《国音字典》,并明令废止全国小学的古体文,而改用语体文,正其名曰“国语”。这两件事在国语运动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具体说来,《国音字典》的公布,对“国语统一”是创造了条件;而在小学校里停止教授古文,对“文言一致”是极其有利的。所以从此以后,民众文艺便得到相当的地位,这也可说是“文学革命”的结果。国语会过去提出的主张,算是基本实现了。

从这年起,教育部每年都办有“国语讲习班”,直到1922年为止。这中间胡适都是积极支持,出席讲课。他的《白话文学史》一书,就是在这个班上的讲稿,也是一部开创性的著作。1923年黎锦熙、钱玄同主办的《国语周刊》出版“汉字改革”专号,时胡在病中,也作了一篇《卷头言》支持文字改革工作。在文章里他热情赞扬民众对文字的改革精神,他说:“在语言文学的沿革史上,往往小百姓是革新家,而学者文人却是顽固党”,并举了许多例子加以证明。但他并不完全否定专家的作用,认为他们还是有力量的。所以他说:“现在又轮到学者文人来做审查与追认的一步工夫了。”同期载有钱玄同表示感谢的文章,称颂胡的见解有历史眼光。

胡适在极力宣传白话文教学的时候,社会的发展又提出了平民教育的课题。“五四”运动以后,出现了两个热潮:一是白话刊物像雨后春笋似的发展起来,二是平民教育的兴起。所以蔡元培说:“(五四)后的唯一好结果,是平民教育。”那时,蔡对此很有兴趣,胡适也积极参与了这项教育改革的运动。他们首先从北大做起,开办了平民夜校,使工友能够有受教育的机会。从前在京师大学堂里当个所差的,不过是赚几个钱,养家糊口而已,如今在北大当校役(工友)却可入夜校读书识字,这是何等的好!此外,以蔡元培为首,北大师生陈独秀、胡适、***、周作人、李辛白、徐彦之、罗家伦、王光祈等16人参加,共同发起了一个“工读互助团”,并于1919年12月21日宣布成立。在启事里说:“做工的穷人,没有力量读书受教育,这不是民智发达一种缺憾吗?……同人等因此种种理由,特组织‘工读互助团’来帮助北京的青年,实行半工半读主义,庶几可达教育和职业合一的理想,倘然试办有效,可以推行全国”。简章规定:(一)宗旨以互助的精神,实行半工半读。(二)入团者,需一人之介绍,经全体团员认可,方得为本团团员。(三)团员每日每人必须作工四小时;收入、消费都由团体支付。(四)凡团员不能入校听讲者,可由本团请教员来讲、每日教授二小时。(五)一切事务,由《新潮社》徐彦之同学负责等等。此宣言公布后,全国舆论认为是青年学生前途的一线曙光。后来在北京组织了三处,作为试验,团员有章铁民、施存统、赵世炎、易群先(女)等人。开始人数较多,后来由于种种困难,人数递减。当时大概的情形,可由徐彦之给胡适的一封信里看到一些,徐报告说:“工读团第一组去过了,定三个办法:(一)凡有工作的,一元半住费,五元食费,再有余数方可自由去用。(二)上项事务由团员九人轮流担任管理,每月将详细情形报告发起人。(三)无工作者,其食住仍暂由发起人接济。”谈到内部事务时说:“又有两个人,有工也不肯作。好在现在有房子住,有四个月的伙食。吃了、住了,再讲。我去时只有七个人在座,所谓二人者,大概就是那两位……大概此二人别有所图,故有此态度”。最后提出困难,问道“介绍工作一层,近日有无头绪,这层颇不易措词,守常先生亦很为难,怎样好呢?”这是一个组的情况;其他那两个组的情形也差不多。总之没有经费,内部矛盾多,组织松散,生活难以维持,出路无着。为了解决困难,胡适、***、徐彦之三人联名于1920年4月10~12日在《晨报》上连登三天“介绍工作”启事,目的是向社会征求工作,以便介绍学生去应聘,略谓“京内各机关的各位先生,若有学生能做的事,无论短工长工,都请通知下面签名的三个人……我们介绍相当的人来接洽。”这个启事登出后,没有收到一封招工的信,相反却收到了一大批社会青年的求职信,要求胡适等人替他们介绍工作,其中有一封是张清夫从湖北宜昌写来的,他说:“我因为在《晨报》看见先生等三人的启事,所以我忙商定寄信与先生。”望作介绍(他)姐姐受了家庭结婚苦决定离开,以求自立。还有一个名叫李欣淑的女青年,左眼失明,为逃避封建婚姻,由湖南到北京,要求胡适帮助,她信中说:“前天我会了黎儆非先生,他说先生很想设法救我出来做个人,又因我有目疾,也想替我设法诊好……现在俱然有希望求学了,这是我莫大之幸。”另一封是北大预科生易世伟的求职信,他说:“我因为经济关系,久抱了一个作工的念头,无奈无门可入……先生提倡新文学,我们青年受赐已属不少,近又介绍作工,替一般穷学生打算,尤令人佩服……”以上是很多信中的几封,从里面可以看出青年求学心切,但拿不出钱来读书。这是社会问题,胡适等人当然无能为力。在这种情况下,胡适写了一篇文章,题为《工读主义试行的观察》,总结这次试验的效果,并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说,自从北京发起工读互助团以来,工读的计划很受各地青年欢迎,天津、上海等处都有同样发起,但我近来观察北京工读互助团的试验,很有几种感想:(一)是工作时间太多,每人七时以上、十时以下,只有工作时间、没有做学问的机会。(二)是做的工作,大都是粗笨的,简单的,不能引起做工人精神上的反应。只有苦趣,没有乐趣。因此他认为试验是失败了。根本大错,在于只做到了“工”的方面,不能顾到“读”的方面。而且“读”的问题很难解决。他说:“今年正月一日,我在天津‘觉悟社’谈话时,他们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工读主义试行以后,求学的方法应该如何?’我的答案,简单说来,是用自己的工作去换一个教育机会的人。若还去受那既不经济又无趣味的学校生活,自然不能满意了。”最后结论,他说:我以为实行工读的人应该注重自修的工夫;提倡的人应该替团员创造一个环境,设图书馆、自修室,提供义务教师等等。做工时间不得超四小时。如果做不到这些,请不要乱挂“工读主义”的招牌。显然胡适所提的条件,是做不到的,于是轰动一时的“工读主义”,如昙花一现,很快就衰败了。

1920年初,湖南“驱张代表团”到京后,旋即展开活动。1月28日该代表团与北京部分革命群众组成游行队伍,在毛泽东等人的率领下,手执控诉湖南督军的小旗子到新华门,向北洋军阀政府请愿,要求撤办张敬尧。张是皖系军阀,1918年3月率兵进入湖南,爬上督军兼省长的宝座。他上台后对湖南人民进行了残酷的统治,杀人如麻,有“张屠户”之称,可见他的政绩如何了?“五四”运动时,他又对教育界进行了镇压,因此激起民愤。湖南各界联合起来与他斗争。为了争取胜利扩大影响,湖南教育会、学生联合会、新民学会等组织,成立“驱张代表团”到北京控诉张敬尧的罪行,希望获得各界人士的同情与支持。毛泽东早年与蔡和森、何叔衡等人,在湖南组织“新民学会”从事革命工作,“五四”后又办起《湘江评论》。这份刊物当时在社会上影响很大。胡适曾在《每周评论》第36号上,特予以介绍,宣称:“现在新出版的周报和小日报,数目很不少了。北自北京,南至广州,东从上海苏州,西至四川,几乎没有一个城市没有这类新派的报纸……现在我们特别介绍我们新添的两个小兄弟,一个是长沙的《湘江评论》,一个是成都的《星期日》(吴虞等人办的)。”接着他对《湘江评论》里,毛泽东所写的《民众大联合》一文给以很高的评价,他说,这篇长文“眼光远大,议论也很痛快,确是现今的重要文字。”并赞扬说:“武人统治之下,能产生出这样的一个好兄弟,真是我们意外的欢喜。”但可惜《湘江评论》只办了五期,就被张敬尧下令查禁了。

同类推荐
  • 松下幸之助全传

    松下幸之助全传

    松下幸之助是“经营之神”!他是“日本式管理之父”!他是重振日本精神的著名企业家!他以富有人情味的管理赢得了合作伙伴和员工的交口称赞!松下幸之助全传》从一个平民的角度,向读者深度剖析一个最真实的松下幸之助。作者从回忆松下幸之助的童年开始,讲述了他如何从学徒成长为世界级企业家的完整过程
  • 伟大导师:列宁(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伟大导师:列宁(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

    《春秋五霸秦穆公传》讲述了在春秋五霸中,秦穆公最具多面性。他是一个以吃亏为福,三置晋君。甚至助其对手登上霸主之位的大智若愚的君子:是一个打破禁锢。以五羊皮举百里奚于奴隶之中,君臣戮力,一统六合的霸主:是一个超越一己之私情,对曾经背叛过他的女人姚圆圆信任如初的伟丈夫:是一个大赦农民之过。赐其马肉调料的和蔼长者……《春秋五霸秦穆公传》由秦俊著。
  • 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施正荣向左,彭小锋向右

    当下,正处在中国经济增长和全球力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两大力量的交汇点上,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大势所趋。太阳能行业也将乘势异军突起。同是做太阳能行业的施彭二人。一个沉稳务实,一个外冷内热,却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眼光,他们笑傲光伏世界、领跑中国光伏产业的神话。
  • 铁马秋风:陆游

    铁马秋风:陆游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也是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他生活于充满内忧外患的南宋时期,一生经历了科举落榜、爱情失意、怀才不遇、政敌打压等种种磨难,但始终保持着“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高昂斗志和“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可贵操守,并有近万首诗作和百余首词作传诵至今,脍炙人口,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铁马秋风:陆游》记述了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诗人历经坎坷却又百折不回的一生,催人奋进,更发人深思。阅读本书会对陆游重要诗词作品的创作背景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
热门推荐
  • 嫡女很嚣张:王爷接招

    嫡女很嚣张:王爷接招

    上一世,她为他,身披铠甲,添刃饮血,剑锋扫过的地方,鲜血蹦出,稳固龙吟王朝。可是他确为了纳妃,纳嫔,让她边境平乱,意外惨死。幸的上天垂怜,她重生在一个七品不受宠的嫡女身上。可是再生后,她的生活?有点太过于悲剧了?或许,是不是也可以称之为太喜剧了?某女小脸板着,虽然她是七品嫡女,但是她还有一个富豪爹得:“我爹可是龙吟首富,所以我不缺男人。”某男脸色一黑:“你敢拿着钱养男人?本王告诉你,想也别想,谁敢碰你,本王宰了他。”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霸乾坤

    武霸乾坤

    这是一个拥有着画师这个能和炼丹师职业媲美的异世大陆。武器,李风有一把能够凌驾于任何契约、法律等规则之上的三界裁决之剑;职业,李风拥有着热捧又稀少的画师身份,更有着远古号称一代画帝阿九的教导;潜力,李风体内流着远古以战帝之名威震三界,一代至尊血帝的正统血液;试看,主角李风为了守护要守护的事物,踏出了怎样一条主宰异世的YY之旅……【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新书等级:魔法师|战士,魔武,灵武,圣武,地武,天武,仙武,神武,帝武。)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说话与办事(小故事大道理)

    说话与办事(小故事大道理)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缤纷的世界里,总会经历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事情如何解决并要解决得好?只有靠我们说高品质的话、办高品质的事。正是基于”让平凡的人都能很好地表达、愉快地做事”的理念,我们特别编写了这本书。这本书包括近300余个故事。关于说话,著名的交际大师戴尔·卡耐基说过这样一段话:“赞美要慷慨,称许要真诚。这样人们就会珍惜你的话。把他们视为珍宝,并且一辈子都重复着它们——在你已经忘记以后,还重复着它们。”一谈到说话,就离不开办事,有这样一句话:“处世让一步为高,退步即进步的资本;待人宽一分是福,利人是利己的根基。”
  • 及格的幸福:缘分天定

    及格的幸福:缘分天定

    “是否这样的伤害才是你给我的全部?”“留不下你的心,我也要霸道的留下你的人!”……“幸福如果可以用一百分来算的话,你给我的却只够及格成绩!”“我无法给予你满分的幸福,却依旧要你留在我的身边,因为我给你的是满分的爱!”……“爱情没有对错,而你却强行的加入对错,那么谁对谁错呢?”“为何你的世界变成了黑色,为何我走不进你的世界,到底哪里出了错?”
  • 负朱颜

    负朱颜

    原名为:《默妃》月不随人老。任霜刀、万年削磨,依然娇好。夜风起,疏香飘缈。一缕入怀魂不定,把残冬尘梦都惊扰.......她一名受了神佛点化而穿越来到这里的女子,为了了却一断曾经的孽缘。原因只因为她爱上不该爱上的亲哥哥。一把匕首,一身白衣,一缕青丝,她飘落至后宫之中,成了帝王众多女人中的一个。可是,她那来生的哥哥居然是恭亲王。一曲离别散,一滴红颜泪,造就了一场悲剧。可是最后究竟谁才是她的归宿?她说: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然却一去无踪,芳影难觅。她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然却将红豆洒落千和湖,了却了相思,结束了缘分。……香风拂尽花不知炙情焚过爱未识最是伤心不逢时钟情已成旧时事爱情当真只是在逝去之时才明白弥足珍贵......@@@@@@@@@@@@@@@@@@@@@@@@@@@@@@@@@@@@@@@@@@@@@@@@@@@@@@一场别样的穿越,一场别样的爱情故事,和一个别样的江湖。他说:乌云再怎么遮掩还是掩不住月的英华和美,既然乌云常蔽月,月儿又为什么总爱往乌云处钻,却与明日追逐。她漠然低首,回头相望,却无言相承诺。他说:人为何总是追逐天边云,却看不到身旁人......她黯然神伤,仰望天中浮云,道:为何明日一定要追逐月儿,为何月儿偏偏喜欢云......后宫,王府,江湖,究竟哪一个才是真正能容得下她的地方?@@@@@@@@@@@@@@@@@@@@@@@@@@@@@@@@@@@@@@@@@@@@@@@@@@@@@@@怜花应相陪,何忍空垂泪?他道:明日照芳菲,无须如影随......人物介绍:慕容若离:女主,江湖中传闻中的‘月魔’,江湖人称‘六指琴魔’云轩:帝王,江湖中的六大至尊之一的‘赛诸葛’,又名‘玉笛’欧阳无情:江湖神医‘赛华佗’,又名欧阳明日,是云轩最嫉妒的神般男子。弄月公子:公主的夫婿,时而哀伤至极,时而温润如玉,擅长抚琴与吹笛,曾以一曲《离别散》名震江湖。云延:恭亲王,长相极似若离来生的亲哥哥。云末:江湖中唯一的生辰纯阴男子,性格古怪,喜好不明,亦正亦邪,是云轩的亲弟弟。皇后:杜相之女,杜贞儿。.......不是NP,江湖与后宫之间的纷争,汇集天下奇才美人......女主也非善类,,从不吃亏,心机沉重......
  • 虚构( 短篇)

    虚构( 短篇)

    精选近几年《百花洲》杂志“领衔”“立场”“虚构”“叙事”“重建”“前世”栏目中刊发的短篇小说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田园喜嫁

    田园喜嫁

    作为苏家的三女儿,苏槿最大的愿望就是不要被娘亲乱点鸳鸯谱。她只想种种田挣挣钱,过自己的小日子。什么?你想要与我结发同枕?本姑娘既然不是你想要的贤妻,为何还要与你永结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