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8600000020

第20章 母亲 未婚妻与女朋友(2)

然而,事物的发展过程,总是要表现出来的。因此,当胡适的心倾向韦女士的时候,对家里的未婚妻冬秀,自然要冷淡了。这期间他也没有给冬秀去信了,也不再吟诵他那“万里远行役、轩车屡后期……”的诗句了。相反他写信给他母亲,埋怨冬秀文化低微等等。言下之意,是对此婚约表示不满。他母亲当然能理解到儿子的意思,故于1915年4月2日写信劝他说:“所谈冬秀各节,然天壤间物不两美,此事大都如是,况冬秀程度虽不大高,而在侪辈中,似亦可勉强敷过。若在吾乡一带,妇人中有此,固为翘楚者矣。居常来吾家时,予每谓其得暇宜读书作字,以无辜负儿望。今乃殷殷引咎如是。平心而论,尔之咎,固予之咎也。时势使然,惟望尔曲谅此中苦心而已。”胡适接来信后知母亲于心不安,对他有怀疑,这时他与韦女士之交往已趋正常,于是5月19日赶忙写信安慰母亲并解释说:“第三号信内所言冬秀之教育各节,乃儿一时感触而发之言,并无责备冬秀之意,尤不敢归咎吾母。儿对于儿之婚事并无一毫怨望意。盖儿深知吾母为儿婚姻一事,实已竭尽心力,为儿谋美满之家庭幸福;儿若犹存怨望之心,则真成不识事势,不明人情、不分好歹之妄人矣。……若儿悬智识平等四字以为求耦之准则,则儿终身鳏居无疑矣。”最后说:“以上各节,以母书中有‘时势使然,惟望尔曲谅此中苦心而已’故书近来阅历所得之言,以释吾母之疑虑焉。”经过胡适的解释,其母疑虑虽然消释,然而还是心有余惧,对儿子的婚事总有点不放心。

至于说到冬秀家,风闻胡适在国外已经结婚了,这可把冬秀母亲急坏了。她母亲本来身体就不好,时常生病在床;女儿这么大了,还未成婚,早就忧心忡忡,如今听到这个消息,虽未证实,病情却加重了许多。为此,胡适母亲于8月28日写信给儿子,要他写信给岳母,表明心迹,免得她思念,加重病情,并称:“近尔叔岳母(即子隽德配)于8月19号,来我家说及尔岳母病状,并言外间有一种传说,皆言尔已行别婚。尔岳母心虽不信,然无奈疾病缠绵,且以爱女心切,见尔未宣布确实归期……心中愁愁,诚恐一朝莫测,双目不瞑。尔岳母疑虑,故病情时愈时复,终难起色……此后得闲,亦可时致函奉与尔岳母,以联感情,勿得耽误。”这时胡适正忙于转学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同时又忙与任鸿隽、梅光迪等讨论文学革命问题,但还是抽出时间写了一封长信,向母亲表白,并请母亲转告岳母家。10月3日他在信中向母亲说:“儿决不为儿女婚姻之私,而误我学问之大,亦不为此邦友朋之乐,起居之适,而忘祖国与故乡。此二语可告吾母,亦可告冬秀,亦可告江氏岳母。儿远在三万里外,亦无法证此言之无虚。吾母之信儿,儿所深知,若他人不信,儿亦无可如何,只好听其自然。至于外间谣传,儿已另行娶妻壹说,无稽之谈,本不足辩。惟既有人信之,自不容不斥其妄。

①儿若别娶,何必瞒人?何不早日告知岳氏,令其另为其女择婿?何必瞒人,以贻误冬秀之终身乎

②儿若有别娶之心,宜早令江氏退婚。今江氏之婚,久为儿所承认,儿若别娶,于法律上为罪人,于社会上为败类。儿将来之名誉,岂不扫地以尽?此虽下愚所不为,而谓儿为之乎

③儿久已认江氏之婚约为不可毁,为不必毁,为不当毁。儿久已认冬秀为儿未婚妻,故儿在此邦与女子交际往来,无论其为华人、美人,皆先令彼知儿为已聘未婚之男子,儿既不存择偶之心,人亦不疑我有觊觎之意,故有时竟以所交女友姓名、事实告知吾母。正以此心无愧,无诈,故能坦白此耳。

④儿主张一夫一妻之制,谓为文明通制,生平最恶多妻制,今岂容自蹈之。

⑤试问此风从何得来。此种谣言,若有人寻根追觅,便知为市虎之恶言,一犬吠影,百犬吠声,何足为轻重耶

以上所云,望吾母转达岳氏,以释其疑……”从上所言,胡适对这个问题心里还是比较清楚的,信也有说服力。他母亲能信任他,只是他岳母就未必能为此了罢?然而,不管怎么说,他岳母的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后到1916年1月7日便与世长辞了。胡母很快将此耗告诉了儿子,并说,尔岳母濒死时,犹以女儿婚嫁未了为遗憾。胡适接到信后,在日记里对岳母之死,表示痛心,并引咎自责说,“游子久客,遂令夫人抱憾以殁,余不得辞其责也”。同年4月9日他母亲信中又说:“尔岳母已于阴历2月12日出殡,吾家除吊仪外,又做祭文一篇送去,托伊家代奠。此项祭文,本意尔自撰就寄回,后因时日匆促,难以更待,故由家中撰拟……待尔自撰之稿寄来,再行录存。”后来胡适没有写祭文,而是寄了一副挽联回去,表示沉痛哀悼。其联曰:

故国隔太平洋万里,侧身东瞩,徒唤奈何!负籍滞天涯,漫劳外母多情,老眼望穿未婚婿。

归鞭指蓬莱岛三山,撒手西行,从前已矣。吞声翻电耗,徒觉寒灯无焰,梦魂驰赴悦心堂。(即岳母家住宅之堂名)

至于善后,冬秀的归宿问题,胡母的意思是想接过家来常住,问胡适意见,她说:“伊(冬秀)之母亲既殁,现系兄嫂当家,不如即来吾家住为佳,不知尔心下如何?尔或与予同意,或另有妥策,务望拨冗函知冬秀,以便遵行,是为至要。”6月又去信说:“冬秀形亦清减许多,盖母氏云亡,身未出阁,积忧樱心,亦难怪其然也。”7月的信又说:“伊之闺怨虽未流露,但标梅之思,人皆有之,伊又新失慈母之爱,独居深念,其情可知,是以近来颇觉清减,然亦毋怪其然也。”近数月的信,总的意思围绕一个中心,如何安置冬秀?其次是望子速归。胡适原告诉家里说,丙辰(1916)年归,而今又延期一年,所以家里甚感失望,而且还疑心他在外另婚了。因此在同一封信里,他母亲说道:“原计今秋可归,不料睁睁望到今年,而来奉又复展至明年,其中展期之理又未说明,令予骤聆之,陡觉偏身冷水浇灌,不知所措,况外闻屡有人传尔另婚不归云云。虽此等无据之谈,予皆当作耳风,但尔屡稽归期之故,实令予无从捉摸。”最后他母亲不得不把自己的健康情况,如实的告诉他(过去是有病不说的)希望他早日归来,免得又是一个遗憾终身。她说:“予自近来疾病缠身,虽行未笃老,而情景已类风烛,春冬之时,困顿尤甚,中夜自思,所欲然不足者,系尔等婚事未完耳。尔何不善体予志,令予望眼几穿耶。今与尔约,尔能尽年内归,自属最妙,万一不能,亦望明年趁春归来,万万不可再延……”胡适回信安慰母亲,今秋开学后,即以全力预备考试,倘能如上学期之中完事,则春归国。后来在另一封信里又告诉他母亲说,决定明夏不再耽延。对于冬秀之归宿,胡适主张“任其自便”,并已向冬秀表示了这个意思。胡适既决定归期,合家欢喜。他母亲更是高兴,准备为他办喜事了。9月13日去信说:“今夏因尔归家在即,故将家内屋宇稍为油洗,地面略加油,而工料已费六七十元矣。”在10月22日的信里,又告诉胡适说,“冬秀现已于10月22日遄回江村。大约须俟迎娶,再来吾家矣。”由此可见,过去胡家为儿子婚事的许多怀疑和恐惧的情绪,现在已一扫而空。之后,胡适与冬秀的书信又多起来了。

1917年元旦,他在病中收到冬秀的来信,心里很有感触,于是写了一首白话诗来抒发胸中相思情。诗云:

病中得他书,不满八行纸,全无要紧话,颇使我欢喜。

我不认得他,他不认得我,我却能念他,这是为什么。

岂不因我们,分定长相亲,由分生情意,所以非路人。

天边一游子,生不识故里,终有故乡情,其理亦如此。

岂不爱自由,此意无人晓,情愿不自由,便是自由了。

这首诗,他在1月17日给母亲的信中附上,并对他母亲说:“冬秀信甚好,此信较几年前在吾家所作寄其祖母之信,胜几十倍矣。”

此外他又作了一首白话词《沁园春·新年》,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思乡情意和对来年的希望。这首词每句话,以“年”字作韵,胡称“此亦一尝试也。”词曰:

早起开门,送出病魔、迎入新年。你来得真好,相思已久,自从去国,直到今年。更有些人,在天那角,欢喜今年第七年。何须问,到明年此日,谁与过年。

回头请问新年:那能使今年胜去年?说:“少做些诗,少写信,少说些话,可以长年。莫乱思维,但专爱我,定到明年更少年。”多谢你,且暂开诗戒,先贺新年。

(注:胡适于1916年中共收1210封信,写出1040封信)

在这首词里,隐约地可以看出胡适即将回国后的愉快心情,所以他在信中对母亲说:“儿婚事之预备,望母不必早日为之,俟儿归国时,再为之不迟也。”胡母接到儿子信后,多年的希望总算快要实现了,心里自然高兴。但回国后,做什么工作,又为儿子担心了。

1917年1月20日她给胡适信说:“顷有人自都门来,道尔明年将受蔡元培先生之聘,担任京师大学文科教务。此说想自有因。谈者又谓,尔与尔二兄信道及此事,果系如此,自属的确予极为赞成。予意尔回国后,当以置身教育界惟最佳。以尔平日志行,万不可居政界,因近来政界龌龊特甚,且党同伐异,倾轧之风,若出一辙故也。”可见胡适的工作,已早在联系之中,回国任教北大,是当教授,或是文科学长,从以上信件所披露的讯息来看,似乎尚未最后确定。

胡适留学期间,与韦莲司女士交往过程中,据以上资料来看,是有过一段暧昧的关系,但他们终未形成三角恋爱关系,可以说是“发乎情、止乎礼”。这一点也可从他后来在1921年与高梦旦的对话中得到证明。高赞扬胡与冬秀的婚事是一件最可佩服的事,胡答对说:“假如我那时忍心毁约,使这几个人终身痛苦,我的良心上的责备,必然比什么痛苦都难受。”又说:“我不过心里不忍伤几个人的心罢了。”可见思想上是有斗争的。然而,胡适毕竟是自幼受传统教育很深的人,母命难违,所以他说:“吾于家庭之事,则从东方人,于社会国家政治之见解,则从西方人。”这就是他对待家庭、婚姻、朋友的态度。正因为如此他的朋友很多。在留学时经常往来的有赵元任、任鸿隽、杨杏佛、梅光迪、朱经农、张奚若、张慰慈等;女朋友除韦莲司女士外,与廋琴女士、陈衡哲女士等都很要好。胡适提倡文学革命、试作白话诗,他们都从不同的角度给了帮助。但梅光迪反对白话文最力,他曾劝胡适“不要用新潮流去哄国人”。胡适回答他说:“法国革命始于‘作诗如作文’”。表示了决不后退的奋斗精神,并指出使用白话文的深远意义。任、杨等人,虽然反对过他,但后来态度有变化,与他作白话诗,互相唱和,事实上给他许多帮助。他与陈衡哲女士认识较晚,此前虽未见面,但见解较一致,积极支持他的文学革命主张,所以通信很多。他们1916年同为《留美学生季报》编辑,1917年胡任主编,陈为编辑之一(15人中排第一名)。第一期上,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及多篇诗文。陈刊出白话小说《平和与争战》。第二期上,陈又发表白话小说《一日》,诗《寒月》、《西风》两首及《记某军官之言》等诗文。在我国文学史上,作白话文小说,她算是较早的一位。之前,她翻译外国小说,还是用文言文哩!显然她作白话文是受了胡适的影响,可见他们这时在“文学革命”的旗帜下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了。这种友谊当然是很珍贵的。所以胡适在未见面前短短5个月的时间里,竟向她写了40多封信,这是可以理解的。胡适在总结自己的文学生涯时说,“若无叔永、杏佛,定无《去国集》。若无叔永、觐庄,定无《尝试集》。”又说,“回首四年来,积诗可百首。‘烟士披里纯’,大半出吾友。”由此可见,胡适在文学事业上的成就,是与其朋友的切磋问难分不开的。当初谁也没想到他们讨论白话文,试作白话诗竟会在中国文化史上开创了新文学革命的新篇章。从历史的角度来说,他们都是有贡献的,值得纪念。

1917年5月22日,胡适在哥伦比亚大学通过博士论文的最后考试,论文题目是《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于是结束了7年的留学生活。之前陈独秀来信说,“孑民先生盼足下早日回国,既不愿任学长,校中哲学、文学教授俱乏上选”,将虚位以待。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没有等拿到博士文凭,毅然决然,决定回国。在一首“将归之诗”里,他说:

“此身非吾有:

一半属父母,

一半属朋友。

便即此一念,

足鞭策吾后。

今当重归来,

为国效奔走。”

以此来表达自己回国的心愿及那时的思想情绪。行前胡适曾拜访杜威教授,杜威嘱咐他说,今后有关于远东时局的言论,可以寄来,当代为找地方发表,表示十分关切,为此他十分感激!随后胡适于1917年6月9日离开纽约,即到绮色佳,与康奈尔大学的师友们辞行。时住韦莲司女士家。他说:“在绮五日,殊难别去,韦夫人与韦女士见待如家人骨肉,尤难为别。”(见留学日记)14日离绮色佳,经加拿大乘船过日本,与张慰慈同行回国;张为胡适在上海澄衷读书时的老同学,1912年来美,后在埃阿瓦大学(University of Iowa)得博士学位。舟中无事,一天胡适在日记中节录了国内进步文学团体“南社”社员柳亚子寄杨杏佛信一则。其中有批评胡适的白话诗的话,略谓“彼创文学革命。文学革命非不可倡,而彼所言殊不了了。所作白话诗直是笑话。”又说:“文学革命所革在理想不在形式。形式宜旧,理想宜新,两言尽之矣。”胡在节录了上述言论后,反驳说:此书未免有愤愤之气。其言曰:“形式宜旧、理想宜新。”理想宜新,是也。形式宜旧,则不成理论。若果如此说,则“南社”诸君何不作《清庙》、《生民》之诗,而乃作“近体”之诗,与更“近体”之词乎?从上所述,可见当时一些较进步的诗人,对白话文作诗也是持有异议的。

7月5日船进横滨港,得知国内张勋拥宣统复辟之消息。他认为,复辟之无成,固可断言。但今后国家将处于混战之中,使他心忧,所以他说:“此时之稳健派似欲利用武人派之反对复辟者以除张勋一派,暂时或有较大的联合,他日终将决裂。如此祸乱因仍,坐失建设之机会,世界将不能待我矣。”(见留学日记)胡适原以为自己回国是参加建设工作的。没想到国内情况竟糟糕到如此地步,事与愿违,故发出“世界将不能待我”之感慨。

7月10日到上海,他的二哥绍之,侄儿思聪及老友汪孟邹、节公、章洛声等到码头迎接。久别重逢,大家都有不胜今昔之感。胡适见他二哥年仅四十一,而须发皆已花白,感慨地说:境遇之易老人也。

同类推荐
  •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你因灵魂被爱:张爱玲传

    胡兰成、桑弧与赖雅,谁是张爱玲一生挚爱? 闫红以史料结合张爱玲小说、信件,将张爱玲与母亲、父亲、姑姑、弟弟的纠结亲情,与炎樱、苏青、傅雷、柯灵、夏志清、宋淇、邝文美、庄信正等人的复杂友情,与亦舒、三毛、水晶等粉丝的往来渊源,特别是与桑弧、胡兰成、赖雅、佛朗士几段情缘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闫红眼毒心静,笔下有理也有情,腾挪自如地刻画民国女子的缠绵情事之余,也大刀阔斧地书写了时代边缘的落叶长风。与其说她用文字去写张爱玲,不如说她用文字去演张爱玲。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俄苏现代文学大家

    主要讲了俄罗斯现代文学文学和第二章苏联现代文学大家。本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
  •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有个绍兴帮

    民国时期的浙江绍兴,思想激越,人才辈出。蔡元培、许寿裳、周氏兄弟、孙氏兄弟、经亨颐、夏丏尊,这就是出自绍兴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秋瑾、徐锡麟、陶成章、王金发,这些又都是辛亥英烈。俞秀松、宣中华、叶天底、梁柏台,又都是献身革命的红色战士。再加上沈定一、刘大白、邵力子等在各个政治舞台上的活跃分子。这些先进的知识分子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民国画卷,更具体地说,就是民国有个绍兴帮。
  • 多情爱因斯坦

    多情爱因斯坦

    正如有句话所说的那样:“你不会因为大师的走下神坛而否认他的价值,反倒会因为他的真实而更加热爱他”。三开情窦,两次婚姻,本书本着不“为尊者讳”的出发点,N次情感走失、多场黄昏恋,特别是近期随着一批爱因斯坦私人信件的公开,带你走进爱因斯坦鲜为人知的情感世界,终于掀开了相传已久的M夫人神秘的面纱;揭秘了爱因斯坦与前苏联女间谍码加丽塔及“末代女友”——普林斯顿大学图书管理员范图娃不为人知的地下情。客观、公正与生动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血肉丰满的爱因斯坦
  •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

    《血胆将军·巴顿(插图版)》: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国王皇后的故事

    国王皇后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王国简直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万花筒,在那些语言浅显、妙趣盎然的美丽童话故事里,有的蕴藏着严肃的人生准则,富于哲理,发人深省;有的反映了社会的真实现象,揭露了黑暗、鞭打了丑恶;有的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使人增长知识,开拓视野。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为此,我们编辑了这套《世界经典童话故事全集》丛书,把世界各国许多童话名篇佳作装在一个美丽的花篮里,让它熠熠闪烁的光辉照耀下一代人茁壮成长,使孩子们梦幻般地度过金色的童年。
  • 当下的修行:要学会淡定

    当下的修行:要学会淡定

    本书从八个方面详尽地论述了如何学会淡定。淡定是一种示现于外的状态,淡定是一种一心不乱的心境。淡定是泰然处之,正确抉择。淡定是正视磨难、正视挫折。淡定是随遇而安,正视得失。淡定是谋定而动,正确地面对挑战。淡定学会面对压力,轻松生活。淡定是放下恩怨,正确地面对是非功过。淡定是淡泊宁静,看淡名利。  这个时代需要“淡定”。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种心态,才会在生活中处之泰然,不会过于浮躁而迷失自我、过于兴奋而忘乎所以、过于悲伤而痛不欲生。淡定不是平庸,它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人生境界,是智慧的不争,是宠辱不惊,是对简单生活的一种追求。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贤妇

    贤妇

    新婚之日,发誓最爱她的那个人众目之下羞辱她,她的爱、她的付出换回来的只是更多的羞辱,亲友们的指责,今日让她知道了什么是抓狂,一向文静、乖巧的她亲手杀了那个忘恩负义,玩弄她的贱男人,在解恨之时,她大笑而死。或许帝哥真的是公平的,让她穿越到一个陌生的时空,莫名其妙的被押上花轿成为了别人的冲喜夫人。新婚之夜,她的亲亲老公给她来了一通乱七八糟的警告…她要做自己,跟他摊牌说她本是嫁错嫁给他的,什么?他娶谁都无所谓,他这个冲喜夫人他接受了,绝不会让她走掉……丫丫地,这可是你说的,别以为本姑娘好惹,去他的警告,可是他娶她回来的作第一夫人的,她绝不会辜负了他。为了他的健康,替他休妾出府;为了替他分担工作,替他巡视商铺;为帮夫娶青楼女子回来只身男扮女装进花楼;为帮夫投资全世界第一家牛郎店,自任老板娘……她的一系列“帮夫”行动才刚开始…片段一:“说,为什么一个人到这种地方来?”努力的压住自己的怒气,手握得咯咯作响,男人怒吼的问道。“喂,我到这里来是为你提亲的,你着什么急?”看着怒气的男子,女人委屈的说道。“我的事不用你管。”听到女人委屈的话时,男子抓狂的眸子里冒着怒火愤怒的吼道。“我是你的第一夫人耶,我不管谁管。”无视男子的怒火,女人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自告奋勇的说道。男子怒气的一把抓住穿着男装的她,甩向床上,身子压上去……片段二:“什么是牛郎店?”翻着女人递过来的资料,男人皱着眉头问道。“当然是跟青楼一样的店了,只不过去玩的都是女人而已。”贤惠的为他倒了杯茶,女人回答道。“好,只要你高兴我不反对,但这老板娘必须换人。”想到她天天跟男人混在一块,他心里就不爽。“为什么,我可是唯一懂的人耶。”女人嘟起嘴反驳道。“我说不行就是不行……”男人失控的吼道。此文慢热,略有小白,女主独立叛逆,绝对强^^^^喜欢的话请收藏+票票+留言+++++++++++++++++++++++++++++++++++++++++++++++推荐兰妮自己的文文:穿越时空《妾最大》现代虐文《与魔同寝》强烈推荐好友:青墨烟水《绝色凤帝》推荐好友的文文:微诺《朕本红颜》:星梦洛洛《老婆别来无恙》:青墨烟水《七煞女帝》伊人伊梦[诈商皇后]琳馨伊然《撩欢》不可以说的话《冥王滚蛋》何俊桦《农家弃妃》马怡然《错爱残欢》
  • 拜金小乞妃

    拜金小乞妃

    她本是个小乞丐,因为交易成了传言会被封后的澄绮妃,无奈竟替她进了冷宫。大闹冷宫,与侍卫叫板,与太监搞暧昧,和国师纠缠不清,与太子成了仇人,更有甚者,原来,她还遇见过皇帝?只是他们竟然那样逼她。但是,没想到,当高贵的他们看见那个曾经眼里清澈的女子,变成陌生人一般,心里竟然如涟漪般。
  • 地狱王妃

    地狱王妃

    她本是慕容世家的长女,天姿国色、聪慧过人;十月开口说话,两岁作诗写词,四岁就已博古通今,六岁能摆五行八卦,十岁便通天下军事,十二岁习得之高武学,到十四岁时,初露锋芒,少女轻笑,魅惑天下扰起无数彩蝶绮梦,亲手选得当朝六王爷为自己的准夫君;随后跟着心爱之人征战天下、平顶四乱。年方十六,就已闻名天下;战场之上,纤手红衣,长发纷飞;就已兵败将死、城破国亡。当感情早已背叛,当骨肉胎死腹中,她怎能瞑目?情感动天,意感动地;当轮回之门为她打开,她托魂寄孤,附身于一毁容的乞丐身上。重振旗鼓,成为当今天下手握重兵之王的宠妃;步步惊心、处处为营,红鸾朝见拜见帝王时,一颦一笑魅惑着天下之主;重遇旧时恋人,她娇媚的躺在另一个男人的怀中,把酒言欢、蛊惑四国;起舞清影、倾才绝世,让她成为他国指定的‘和亲女子’;命运多牟怎会让她甘于寂寞?佣兵天下,从此成为一代天骄~!李熙:(飘逸出尘、风神俊美)那时的她小小的,一张绝色的小脸上带着樱花盛开的香味;从那一刻起,我喜欢上了那株盛开在春风中的樱花树,更爱上了这个永远都穿着红色衣衫的小女孩。李昭:(潇洒不羁、雄霸天下)我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从此就堕入魔道,再也无法回头了。李旭:(智勇双全、九五至尊)能够让宸国最为出色的两个男子用性命相搏;你,到底是人是鬼。朝阳:(异域风情、雄才大略)茫茫人海中你我相遇,沧桑岁月中你我相知;我不奢望你能给我同等的爱情;只愿,今后时光你莫要忘怀我们曾今的拥有。唐敏:(绝色天下、快意情仇)你就是被我在地狱中时时诅咒的负心之人,可我,依旧爱你;但命运……一朝天子一朝臣,投胎转为百花人;纵情佣兵惊天地,独领天骄傲世人。本文沿袭作者一贯作风,结局一对一;感情并不纠结,但美男多多饱人眼福。喜欢此文的亲们,请点击收藏;不喜者,不必留下爪印,自行离开便可。推荐凉拌韭菜的超级好看文【父皇,你只能是我的】很好看,更新正常,姐妹们多多支持。◆◆◆◆◆推荐自己的完结文◆◆◆◆◆《义父求你温柔一点》《哥哥求你要我》《吃下一群妖男》《夜漫舞歌》◆◆◆◆◆精彩新文推荐◆◆◆◆◆推荐襄儿宝贝的《我的古代小夫侍》推荐真爱未凉《极品大小姐》推荐雨默宝贝的《邪医》
  • 皇家嫔妾不如商府嫡妻

    皇家嫔妾不如商府嫡妻

    什么?!暗中相恋五年的皇家六王要迎娶丞相家嫡长女?!那她这个将军府小小庶女咋办?什么?!六王成太子,嫡长女立马升级,将来更是皇后娘娘?!哦,你太子尊贵,我庶女低贱,你要我做嫔妃贱妾我就要做?!哦,你给我山珍海味华宫锦殿美服珠钗?对不起,我不要,我连凉暖宁做商府嫡妻也不做红门高墙内的嫔妾!母亲做了一辈子姨娘,到头来,连个葬身之所都没有,她做了小半辈子庶女,为母亲报仇,在府中如履薄冰小心做人,斗姨娘斗姐妹,斗兄弟,为的,便是再不为庶!再说,瞧,她遇见的这呆商,愣头冷脸的,却恰是她一直所追寻的良人,于是,使了小计谋,费了小口舌,嫁得如意郎做了呆商嫡正妻,却没想到,这呆商竟是世族侯府小侯爷,据说嫡母刁难,姨娘找事,姐妹叔伯各个难伺候,那也不怕,为了幸福,一战到底各凭本事!新房红烛燃燃,熏香四溢,呆商相公轻挑红盖,她娇羞一笑,却见他俊脸面有苦色,“夫人,家中嫡母今年四十有三,平日最爱穿金戴银与人比较,家中姨娘一十一各个姣美艳如花,还有三个妹妹素来喜欢招蜂引蝶比美比衣,还有两兄三弟….”“行了,说人话。”“夫人,恐怕你日后少不了披着金甲斗嫡母,斗妹妹,斗姨娘,斗叔伯,您瞧咋办?”“相公,我已做好万全准备,金甲随身穿,就看我夫妻二人,如何所向披靡!”=====【红妆滴话】简介是浮云,亲们还请看正文,另,本文种田文,一对一,涉及各种宅子里精彩的斗,涉及皇家宫闱里的现实,涉及复仇,女主励志,逐渐成长,性格腹黑而有原则,男主呆愣冷脸火热内心,文中还有感人友情,亲情,斗归斗,情总不灭。望亲们多加收藏支持,谢谢了︶ε︶。==========【亲爱的们的有爱文,文风不同,却都很有爱】【废物女皇一忙着爬墙】正点np【弃女强上帝王大叔】搞笑幽默【魔王,老娘要劫色】呆萌喜感【太后,今夜谁寺寝】激情四射【殿下独占小狐妃】甜蜜宠文
  •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名列二十四史之首,是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通史,为纪传体史书的创始。《史记》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其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余字。内容浩繁,艺术精湛。因其在史学和文学两大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了帮助青年朋友学习历史、增长智慧,《史记鉴赏》选取了包括述事、人物、议论、典故在内的章节予以注释、翻译,鉴赏精辟,深入浅出。文白对照,译文精微,详而不繁,阅读方便。
  • 泡在水族箱里谈恋爱

    泡在水族箱里谈恋爱

    谈恋爱这回事,大家并不陌生。古往今来,最不缺的话题就是爱情。从情窦初开时,那如小鹿撞般的砰砰心跳,到暗送秋波你的情意我尽收眼底;从患难相依,甘苦与共的感动到生死缠绵,天人永隔的凄惨,偶用一张键盘,尽述天下爱情传奇,嬉笑打闹间的可爱单纯;感天动地的断场肠情史;说不清道不明的另一番悲情滋味;新鲜另类独特的爱情缠绵,尽在您的眼前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