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4800000012

第12章 寂寞书写者(1)

【场景一】

渴望记叙这样的时刻——

他,在回家的路上。深夜的地铁中涌动着清冽的气息。白日里的浊重和纷乱慢慢败下阵来,从深夜到黎明,是一座城市、一段路、一个人、一趟列车从疲倦中渐渐舒展的时分。连同灯光也比白日更加清爽,使得那些零零星星的杂物和碎屑无从逃遁,大白于黑夜。他选了一个靠门的座位,灰蓝色的条绒长裤,膝上横着一个蓝黑色的背包,十指交叉,静静地进入一个无关等待,无关到达的空格里。他刚刚步入老年,连神情都还没有做好充裕的准备,只有花白的头发在风中飞扬着,是年轻和苍老之间一个清浅的过渡。他面容安详,神态凝重,似乎刚从一本书里走出来——有内容的书,有内容的人——此刻,也不像是回家,而是专心体验一种片刻动荡中允许寄身的安宁,从狂奔的列车到徐徐铺展的旅途上的心事,在四通八达的地下巷道,地面上是纵情声色、容光焕发的都市,再往上是不夜的天。

他双手护着背包,露出一角儿插了书签的薄薄的书,书页已经都卷起来了,想必随身携带很长时间了,犹如一个沉默的旅伴,从东城到西城,再从西城带到东城。只要有几分钟的闲散时间,或许就会读上那么几行。只是几行,他不舍得一口气读完。当然,这样的书并没有什么悬念,写字的人也不会暗示或激励你一鼓作气顺势而下。相反,这样的书一般都很晦涩,是作者在一段鞠躬尽瘁的时间里对内心的考察和诘问,一个人的世界当然很小,所以自然而然地随之波及到他者的人性或者说本性中的莫名的皱褶,从中发现特性,或共性的完全融合。若是寄望从中寻求安慰的话很可能会大失所望,在“真相”的目光里并不存在美好或丑陋的划分,只能判定是否切合无限透明的……所在。这其间有许多弯弯绕绕的岔路,常常需要稍稍停一下,暗暗打量纸页或是身边的世界里的风景,想一想自己积攒的心得中——有多少是前人在对内心的求索中已然被细踏过无数遍了。最后,也无风雨也无晴,只有一束柔软而绵长的脉络,浅浅游弋。也许老人在想,他虽然想做一团火,但他却只能成为一块透视苦难的冰……“或者,假如人面对自身,我怀疑他是幸福的……”比如,此刻,一句缘深缘浅的话反复探入,慢慢就有了清香。他的眼睛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地铁的门把手被来来往往的手摩挲得锃亮,泛着冷冷的光辉。老人时而低头沉思,脸上随即显得有些暗淡,但是那种内心的平静和祥和却不是灯光所能映照出来的。一个寂寞的读者,有时和某个寂寞的书写者可以合二为一,比如,此刻。

——宽敞的地铁大厅被交织的人群装饰成一派繁华景象。衣着光鲜或褴褛者,站在同一个看似长远的站台,等待,等待一趟开往归宿的地铁。家,是一天的归宿。那里有松软的沙发、宽容的床,它们在黄昏时分敞开了怀抱,准备接纳操劳的主人。或许还会有一盏为你点亮的灯,在路的尽头,等待,等待一个风尘仆仆的人。地铁中有一种特别的气息,理智地分辨不过是通风不畅所积郁的,而感性会告诉你那是一种流浪、漂泊的气息。

从一个站台到另一个站台,重复着不过是别人或自己的故事,周而复始。地铁是地下的城镇,穿过了一村又一寨,直到终点,才发现无路可走。家,还远在天边。出门在外的人把在路上的日子想象成诸如憧憬、追求,还有自由等等——那些在家中无法完全实现的梦想。他们的前方还将是一个遥遥无期的站台。

——记忆,像钢轨一样长。只不过因为飞驰的时间把一站一站牵扯得很近,又把一年一年延伸到很远。夜,已深了。最后一班地铁。几乎没人上来,也很少有人下去,似乎地铁里的人只在这一段时间是相对恒定的。夜晚,如果不是为了匆忙地寻欢作乐,深夜赶路的人总有一些辛酸的意思。

车厢里的人并不多,七八个人分散在各个“角落”,从空间上划分,每一个区域都可能是角落,所以每一个人也都是各自的中心地带。他坐在门口,不过是想下车时占有主动,能快捷地走出地铁,虽然他现在并不像马上赶回家的样子。有一种人是目光向内的,他可以随时找到安妥自己的入口,可以席地而坐,也可以随遇而安。在老人背后的座位上有个年轻的小伙子,闪亮的白衬衣,藏蓝色的牛仔裤。右手靠着脸颊,左胳臂还夹着一个窄窄的公文包,像是公务员的装备。手里扶着一本洁白的书,那本书很厚,看起来相当吸引人,即使地铁隆隆驶过,灯光忽明忽暗,但年轻人仍读得津津有味。书页在日光灯下白得耀眼。

这一刻,他是一个孜孜不倦的学生,眼神澄清,神思贯注。读书的年轻人频频翻书,他急于进入下一个章节。手里的书应该非常流畅吧,他很少停顿,一页页大江大河似的湍急流走。而守着书的老人就在几个字词构成的巷道里细细徘徊。背靠背的两个人,互为昨天和明天,而今天缩短到了眼下同行的一段路,下一瞬又将各奔东西,转身即天涯。

我的背包里也有一本白色封面的书,作者汉娜·阿伦特。我没有拿出来读,有三四页差不多都快会背了。“某些人似乎活在自己的生命里(仅仅活在自己的生命里,而不是——比方说——活在人群里),他们如此坦呈,因而成为了生命的十字路口,成为具体物化的生命。”当她写下这几行预示自己未来命运的文字时,她只有二十四岁。地铁里没有十字路口,只有方向的不同。当你选择某个方向,必然要背离另一方,好像连同此刻的犹疑都是多余的。但是如果以这段话扪心自问,你能在自己的生命和随聚随散的人群中选择哪一方呢。

寂寞地书写,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下一个路口,又有什么等你经过呢。提及“寂寞”,也许,也只有借着别人的故事才能看见那些陷在沙里的寂寞。仿佛一个于己无关的词汇,只能在某一段他年的文字里还有着应有的气息和分量。

在此,就是我们所能浸入,所能充分体味的一切了——从存在到存在者,皆不出左右——犹如在适当的位置上的一位悉心的“倾听者”,约翰·伯格谈到保罗·斯川德的摄影作品时说——他拍摄的“瞬间”像是一种传记式的、历史时刻的记录。这瞬间的长度不是以秒来衡量,而是以镜头前的这一刹那和这个主体一辈子的时间关系来计算的——对长长的故事作一个了解与了结。

长长短短的故事都在这里了。一本书,一本坦呈着作者的往日的文集,让读者回忆或纵身文字中的光影,缓缓弥漫,又淡淡消隐。

2006年12月6日

【场景二】

渴望记叙这样的时刻——

将暗未暗时分,空气中游离着一些时间的灰尘,天色依然无忧无虑地蓝着,而街道和楼房好像独自神伤一般,步入晚境。几盏小灯犹犹疑疑地亮了,一条街上的店家总是相互依存的,他们的招牌也勾肩搭背,团结一心。只要一家的灯开始亮了,其余的纷纷响应号召,马上汇入了齐心协力抵御灰暗的队伍。几座高楼上的广告像是锋芒毕露的剑,刺向徐徐奔涌的暮色。只是只有张扬的气势,未曾穿云破雾就妄自菲薄起来,红红绿绿地变幻起诸多花样儿,先前的剑气成了一汪温暾暾的水色,一片靡软。路上的草丛慢慢睡了,桥下的碎屑却刚刚醒来,在巷道汇集的风里试着飞翔。一盏灯就是一双迷茫的眼睛,今夜不知望向哪里,哪里会有故事发生。这一年雨水浩荡,河岸显得很是拥挤了。水,漾上来,小船浮过去,是另一岸的花样年华。

这是异乡清冷的长街,和路边渐次燃起的繁华无关。老房子上也平涂上了一层薄薄的光,和原本昏黄斑驳的墙壁糅合出特别丰富的色调。几位老人在河边闲坐,几个棕色的啤酒瓶在栏杆一侧东倒西歪。远处的广场游人如织,他们兴冲冲地赶来融入这绚烂的夜色,融入城市变幻莫测的夜生活。水边的孩子牵着长长的倒影轻轻走过,纤细的影子在青砖石上一格儿一格儿地跳跃。正当华年的情侣窃窃低语,女子望着男人的侧面,男人看着迢迢而来的河水,一转弯儿,就不见了。

没有谁出场,也没有谁来预约高潮,大家都是旅客,在熟悉或陌生的街头交错——花的心藏在蕊中,街的心就藏在最活跃的市井里。市井,或许就是一眼冒着股股活水的井,井上的天空有些狭窄和逼仄,不过人们也无暇看天,街的心里有生动的词汇、热烈的寒暄、买的和卖的、走的和站的,它们都涌动在一条健朗的小街上。小街上的人大都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点头、微笑、打个招呼,简洁之中是不用多说的熟稔,街的心就留在不必多说的那些话语里,是熟门熟路的了然。

每一条街都有自己独特的底色,有的是静默的蓝、有的是幽深的紫,还有的是敷了华彩的金粉,只不过此刻在夜色的掩映下,那些灯光显得有些凄清而已。

默念博尔赫斯的《不知名的街道》——

午后的街道不是我的

每一幢房子是交叉的烛台

人在里面生活

像一支支蜡烛在燃烧

——没有被寄予思念的“村庄”也是会老的,和没有人烟的家一样。思念不是一阵风,过去了就过去了。也不是一群迁徙的飞鸟,尽管它们寒来暑往是为着一个古老的承诺。

——相对人世来说,房子才应该是相对长久而坚固的烛台,人只是在其间暂时被点燃的蜡烛,是过眼的花火。这样的情境真像极了摄影家尤金·阿特杰在街头巷尾拍摄的一幅幅苍蓝的画面。他总是在清晨人迹稀少的街上拍摄,由于长时间曝光,即使偶尔有人穿行也留不下人的踪迹。他的画面里几乎没有人,把行人淡化,并成功抽离以后的街道犹如废都,恍若鬼魅。可是这些没有人的纯粹的风景却呈现出另一番天长地久、日月同辉的景象。

分明是异乡,可是因为曾经在此生活过不长不短的一段时间,多年以后再来,其间滋味变得有些含糊了。因为熟悉这里的街道,所以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过客,浏览完繁华集中的段落就可以一走了之。可是更不是什么归人,因为这里没有等待我的人了,哪怕是一扇窗、一扇门、一盏灯,它们都在我的脚步之外,兀自敞开,或许透出光亮。因着某一个只能告知自己的理由来过三次了,也许,只是为了冬天的大海,为了寻回一个不老的许诺。

——在一个地方居住多久才能被内心认做是故乡呢?我不知道是否会有这样一个数字,把故乡和异地准确地区别开来,但我知道如果你在某条街道来来往往地走了十年以上,那么,你就是属于这条街道的归人,不是游客了。

——现在,我可以回答自己从前提出的问题了。那不是时间所能左右的,而是——是不是还有那么一个人、一扇门、一盏灯为你等待、为你敞开、为你点亮。若是如此,哪怕你是第一次踏入这个城市,也是前来探亲了。

或者,这些都是路过,或被路过的吧。可是,当无所等待,也无处投奔的时候,这些留下的和路过的才显现出清澈的光影,就算是烟尘也有属于自己的短暂的、清淡的痕迹。

是,痕迹。有迹可循。无论以怎样的形式路过,今天总是有迹可循的,文字也好,味道也好,或许还有一种更隐约的声音,容纳过去,收留那些绿色的、生长希望的,或者灰色的、藏匿残缺的,记忆。

说吧,记忆,沿着一条风沙漫天的丝路。今天不是一日一夜可以到达的。痕迹,就潜伏在深深浅浅的脚印下面。对于那一篇漫无边际的文字来说,成长就根植于长长短短的句子里了。忽如一夜春风来,那些斑斑点点的痕迹浮现在清凉如水的夜色中,让人怀疑这世上究竟有没有一种体贴入微的力量,细心地抹去那些浮华的部分,只留下扎实的、真实的、接近透明的一条路,这些,才是值得委以“回忆”重任的线索。它绕过了喧闹的街区和可以混迹声色的深夜。为了这条路要准备充足的资本,甚至是“半生”打造的坚持,才能帮助我走到今天这一站,因为懂得、因为难得、因为值得。那种顽冥不化的力量或许是存在的。只不过在浮云遮望眼的同时不易于被我们所察觉,那种水晶似的纯度和重量。

寂寞地书写,并不单单存在于书本之中——你我在烛台之上,在照片之外,在天地和日月之间,依然交错。仿佛老唱片里咿咿呀呀的声音的丝缕,不知谁家的门没关严,逃出一串低吟浅唱,只听清了几个字——我们都寂寞……若是电影,此时应该把镜头摇上去,再摇高一些——像是意味悠远的闲笔,假装是一次偶然,其实字字触到了残留的燃点——掠过同行者眼风里深情的一瞥,掠过相互交缠的街道与河流,掠过昏暗的或缤纷的路灯和霓虹,然后,漠然地掠过兴高采烈的游人和没有人迹的天长地久——音乐起,演职人员的字幕渐渐漾上来,电影该散场了——最后,直到适合全面俯瞰的角度,极尽高处是一种只关乎内心的洞察、抚慰和阅读,那是神的目光。

2006年12月7日

【场景三】

渴望记叙这样的时刻——

在路上。一站一站稍作停留,然后再次离开,这样的日子是以往异常熟悉的,长街短梦,就这么依次排开来,让人驻足,也让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其中,逐一体味曾经的悲欣与交集的部分——清冷的空气中陌生的因子渐渐苏醒了,在这个刚刚拉开帷幕的冬天。记得许多街边的小店,再次光顾有说不出的亲切友好。在你离去,回到原本的生活轨迹以后,它们依然在默默生长,在自己的年轮上刻下一圈又一圈或深或浅的印痕。本来就没有任何交集的“两片天空”下各自欢度或苦挨的空间,却因为这一次重逢有了交汇的瞬间,像一阕曲牌名,相见欢——也许这就是故地重游时最深的纪念。每一座城市都在发生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变化,在此生息的居民可能已经习以为常了,就如同看一部叙述变迁的黑白纪录片,当影像缓缓流淌时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和消亡,但是如果截取开头和结尾的两幅画面,你才会发现——看似默默无闻的时间的伟力,迸发出宏愿“人定胜天”的魄力,两种力量的同时作用,使得旧貌和新颜在两幅不会说话的图景前不可同日而语。本是过客,很难说是希望这里日新月异,还是保持原汁原味。过客,是没有“希望”以及发言权利的旁观者,或局外人的简称,只不过淡化了原义中的断然拒绝或自甘落拓,显得比较客气一些而已。两幅时间之内和之余的场景,在刹那间,斗转星移。你站在当年的街角,不得不暗自叹服,眼前的所有已然是换了人间。

换了人间,包括各自纷飞后的自己和所谓的故地。伟力和魄力,都变成了闪光的魅力。总有一些平淡无奇、容颜苍灰的小店却丝毫未变,如同那些主动逃离了阳光,同时也逃离了褪色和凋零的低矮植物,它们依然在这个城市的底层坚韧存活,没有更新也没有更旧,俨然时间之外的特例,是细节中的定格。你知道,我说的不只是某家小店,那是小人物的芯子。

同类推荐
  • 旅韵心梦

    旅韵心梦

    一书是王炳武发表过与未发表过的小说、散文等作品的“合订本”,纵览该书全部内容,无不渗透着一位旅游工作者热衷于旅游事业的工作热忱和辛勤付出。
  • 红泥炉(全集)

    红泥炉(全集)

    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以游记、随笔为主,以轻松明快的文笔,描写了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及对生活的热爱和人生感悟。带给人以愉快的阅读享受。下册以严肃的文笔,对山西的人文历史、未来发展做了细致的分析、论述,以睿智的、深刻的思考带给读者以深思及人生的启迪。
  • 凤眼菩提

    凤眼菩提

    “菩提十书”之《凤眼菩提》:有一种凤眼菩提子串成的念珠,每一粒上面都有美丽优雅的眼睛。这美丽的凤眼菩提子除了念的清净,还启示我们应有独特的非凡之眼、美丽之眼、智慧之眼、悲悯之眼、宽容之眼来观照无常的人间。《凤眼菩提》是林清玄继《紫色菩提》后更深入探寻般若智慧的作品,让烦恼都化成智慧的清气,使我们活得自在光明,不怀丝毫遗憾。
  • 欧洲之旅

    欧洲之旅

    《欧洲之旅》介绍了威尼斯、罗马、瑞士、荷兰、柏林等。
  •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

    《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这部长达四十万字的旅行散文集里,陈大刚写下了他几十年的“走”和走,前者是精神的,后者是肉体的。他的确走了很多地方,或是因公,或是刻意去旅游,时而青藏高原、时而丝绸古道、时而北国的雪、时而南疆的风,时而天高云谈、时而碧海杨波……,他记下了他的所见所闻,但更多的是放飞了自己的所思所虑——就这样,用了五年的时间,他终于完成了《笔走大中国:一个人的国家地理》这样一部值得一读的旅行散文集。
热门推荐
  • 神破苍穹:彪悍王妃斗乾坤

    神破苍穹:彪悍王妃斗乾坤

    前生,她被心爱的男人遭践,最好的闺蜜夺爱,生活简直一团糟,最后他死己亡。今世,她只想重来,重来,一定要重来......吉子皇“辛格美人,朕只想与你朝夕不分!”辛格“皇上放心,臣只属于你。”吉帝“爱妃,木你联难以入眠!”格臣“皇上恕罪,臣妾身子不爽,还有公务在身。”吉帝“拉妃,到朕身上来。”拉妃“谢主龙恩,臣妾来矣!”
  • 情斐得已:豪门天价妻

    情斐得已:豪门天价妻

    那一次,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他记得是她,她却不记得他。成婚只不过是一场意外,为何他半夜会来找自己……他不是不喜欢自己吗?不是有对象了吗?谁说的,他半眯着眼盯着苦寻多时的猎物,他只是不喜欢对着他犯蠢的女人!嘴角一勾,邪恶嗜血:“至于我是不是喜欢你,你马上就能知道!”
  • 重生之废后夺权

    重生之废后夺权

    她费尽心思助他打下江山,他登基后,却一心的算计她,废了她的皇后之位,害死她腹中的皇儿。她爱他入骨,他却视她是一颗微不足道的棋子。她重生为人,势要夺他的江山。
  • 帝都弃少

    帝都弃少

    异世大修许飞睁眼醒来,身边的一切变得完全不同,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人憎狗嫌的纨绔子弟,不再是自暴自弃的过气天才,更不是被家族无情抛弃三少爷,他,要重修大道!要用一身的本领去守护身边的佳人,要将曾经歧视自己的一切彻底砸碎,要让欺辱过自己的人——血债血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冥界之花冥冥

    冥界之花冥冥

    什么?我是冥界公主。好吧,原来只是亡国公主,那又怎样,一点也不妨碍我要把你赶出冥界去。花冥冥身怀神秘的巨大能量,无奈却是被封印的死死的。好不容易悟出些门道来,却被告知要走遍六界才能解开身体封印。好好好,我都去。看花冥冥如何从一个微胖的人界懵懂少女成长为绝对强大的绝色冥界女王。读者群426589252(新手柒斗鼓足勇气的处女作,希望各位收藏并多多支持,柒斗在此谢过大家,么么哒。)
  • 三国之铁骑无双

    三国之铁骑无双

    得谋士,铁血三国,娶美人,颖川陈玉,一揽众美在三国,从傻X成为绝顶聪明之人,建至强骑兵,战骑无双,铁骑所向,收猛将,扬威无敌!,生于世家
  • 惊世傻弃妃

    惊世傻弃妃

    本书已出版,出版名改为《惊世弃妃》。傻郡主惊鸿,芳龄十七,智商却不如五岁稚童。爹不疼,娘早死,姐妹不爱,被人耍得吃沙、啃泥,只要给颗糖,她就追着人家叫奶奶。一纸赐婚,天下哗然,权倾天下的骧王怎甘心沦为天下笑柄?没有婚礼,没有迎亲队,连炮仗都不放,拜堂礼也省了。洞房花烛夜,王爷的爱妾命三壮男替王爷入洞房。哪知傻郡主反抗,一命呜呼。再次醒来,她不再是以前的她。设圈套,骗休书,从此,惊才、惊国、惊天下!欠她的,连本带利,全部讨回来!冷眼观世,看尽人间尔虞我诈。面瘫前夫、隐世权贵、临国皇子对她倾慕不已。为权?为爱?究竟谁是真情,谁是假意?江山倾尽,却换不来她回眸一顾。被狠狠伤过的心,还能为谁绽放光华?力荐涵的完结文:新书《极品世子妃》出版完结《宝宝他爹是哪位》出版完结《绝色弃妇》出版完结《穿越之极品美女》《涩妃别乱来》
  • 漫天遍地逮王妃

    漫天遍地逮王妃

    重生成为云家备受欺凌的五小姐,本以为可以扬眉吐气一扫春色,谁知道突如其来的一场赐婚,吓的14岁的柳贝贝与逸王爷双双逃婚,多次江湖历险,她偶遇江湖浪子尹天羽。王爷还是美男,我选谁呢?--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