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213900000040

第40章 伯夷列传

孔子说:“主张不同,不在一起商量。”各人按各人的意志行事罢了。所以说:“富贵如果可以求得,即使干给人执鞭子的事,我也去干;如果不可求,就按自己喜欢的事去做。”“一年到了冬季,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落的。”整个社会污浊黑暗的时候,才能显示出一个人的高尚的品质。岂非是看重仁德,而轻视富贵吗?

“君子惧怕死后而名不被称述。”贾谊说:“贪婪的人为财而死,正直刚烈的人为名而死,爱夸耀权势的人为争权而死,常与善人。典职数十年,功用既兴,然后授政,风从虎而来,传天下若斯之难也。太公曰⑨:“此义人也。”举世混独,清士乃见。

《史记》

该篇是伯夷和叔齐的合传,冠《史记》列传之首。在这篇列传中,作者以“考信于六艺,折中于孔子”的史料处理原则,于大量论赞之中,夹叙了伯夷、叔齐的简短事迹。

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①。《诗》《书》虽缺,然虞、夏之文可知也。尧将逊位,让于虞舜,舜、禹之间,岳牧咸荐②,乃试之于位。王者大统,及父卒,采其薇矣。而说者曰,尧让天下于许由③,许由不受,耻之逃隐。及夏之时,有卞随、务光者④。此何以称焉?太史公曰:余登箕(jī)山⑤,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⑥。余以所闻由、光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

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⑦。父欲立叔齐,圣人出现,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⑧,“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杀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以暴易暴兮,横行天下,吾亦为之。”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就会显现出来。”伯夷、叔齐虽然有贤德,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絜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⑩。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而得到孔夫子的宣传,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专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傥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名声更加昭彰;颜渊虽然好学,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如不可求,非附青云之士,自己出走到吴地。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

“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贾子曰:“贪夫徇财,烈士徇名,夸者死权,众庶冯(pínɡ)生。”同明相照,同类相求。“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伯夷、叔齐虽贤,得夫子而名益彰;颜渊虽笃学,附骥尾而行益显。岩穴之士,趋舍有时;若此类,名堙灭而不称,悲夫!闾巷之人,欲砥行立名者,而依附于孔子学行才更加显著。隐居在岩穴山林中的隐士,恶能施于后世哉!

注释

①六艺:即六经,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②岳:四岳,传说中尧、舜时分掌四方部落的四个首领。牧:九牧,为九州之长。

③许由:上古隐士,尧要把天下让给他,他拒不接受,逃到颍水以北。

④卞随:夏桀时人,传说汤灭夏桀后曾让天下于卞随,卞随不受,投水而死。务光:夏桀时人,传说汤灭夏桀后曾让天下于务光,务光不受而逃隐。

⑤箕山:山名,在今河南登封东南。

⑦孤竹:商时国名,要把天下让给舜,传说山上有许由的坟墓。孤竹君即孤竹国君,姓墨胎氏。

⑥吴太伯:周朝祖先古公亶父的长子,因让位于其弟季历(周文王姬昌的父亲),举世成名,在今河北卢龙。”这又怎么说呢?太史公说:“我曾登上箕山,往往看时运如何。像近世以来,道德行为没有规矩,专事违法乱纪,反而一生快乐富有,一代一代相传不断

⑨太公:本姓姜,字子牙。又名吕尚,称太公望。曾辅佐周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封于齐国。

⑩颜渊:名回,字子渊,孔子的弟子。孔子认为他是弟子中最好学的一个。

盗跖:相传为春秋时期反抗贵族统治的领袖,历史上诬为大盗。

贾子:贾谊,西汉文帝时曾为博士、太中大夫,后又相继为长沙王太傅和梁怀王太傅。

冯:依仗。这里有贪求的意思。

译文

读书人看到的书籍极为广博,但还要从六艺中考证它的可信性。《诗经》《书经》虽然有缺失,然而从虞舜、夏禹时代的文献中还是可以看到的。尧将要退位,或默默无闻,在舜到禹这一段时期,四岳、九牧的大臣、官员们都推荐了他们,试验他们在职位上的才力,执政几十年后,有了一定的政绩,然后才把政权授予他们,以示天下是“重器”,王是最大统治者,由此看来,古代传天下是如此的慎重啊!然而有人传说:“尧传让天下给许由,许由不接受,引以为耻,于是逃跑隐匿起来。到了夏代的时候,又有卞随、务光这样的人。”孔子陈述古代的仁人圣人贤人,二人商量说:“何不投奔他呢?”二人到了后,直到将要饿死,连糟糠一类的东西都吃不饱,像这样小心审慎,一般老百姓则是为是生存而奋斗。就是这样像这类名声湮灭而不被称道的,像吴太伯、伯夷等人,很详细,以我所听到的许由、务光的品行来说,是最高尚的了,但有关他们的文字记载却很少看见,这是为什么呢?

孔子说:“伯夷、叔齐为人不记旧仇,所以他们对别人怨恨很少。”“追求仁爱而得到仁爱,这又有什么可以怨恨的呢?”我同情伯夷的心意,看到关于他的散佚的诗就觉得惊异。关于他的传说则说:

伯夷、叔齐是古代孤竹国国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让叔齐继位,等到父亲死后,叔齐要把王位让给伯夷,伯夷说:“父命不可违。”于是就逃避了。叔齐也不愿自立而逃避了。孤竹国的百姓就立中间一个儿子为君。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极尊敬奉养老人,可悲呀!生活在街巷中的普通人,西伯已死了。武王用车载着父亲的牌位,称父亲为文王,向东去讨伐殷纣,伯夷、叔齐扣住马缰而劝说道:“父亲死了还未下葬,就向别国动武,能说是尽孝吗?身为臣子而妄杀国君,能说是有仁德吗?”武王的手下人想要杀掉他,姜太公说:“这是仁义之人啊。”把他们扶起来,让他们离去。武王平定了殷纣王之乱后,天下就归顺周朝,而伯夷、叔齐却以为耻,坚持正义,不食周朝的粟米,隐居在首阳山,采摘野菜来充饥,想磨砺锻炼高尚的品行而立名于世,作了一首歌,那歌词说:“登上西山呀,采薇充饥,以暴易暴呀不知是错误的。虞、夏盛世已去,我们奔向何处?唉,唉!我将饿死,生命已在旦夕!”于是在首阳山饿死了。由此看来,是怨呢,还是不怨呢?

有人说:“天道没有偏私,它只帮助好人。”像伯夷、叔齐能称作是好人呢,或不是好人呢?他们这样积累仁德,品行高尚却饿死了!而且在孔子的七十贤人中,仲尼只推许颜渊是好学生,然而颜回屡屡陷于穷乏,如果不依附德高望重的人,终于早早死了。说老天会报答施恩于好人,这算什么呢?盗跖整天杀害无辜的人,挖人的心肝当肉吃,凶残放纵,聚集同伙一千余人,横行天下,竟然活到了老年,这又是遵循了什么道德呢?这是重大显明、比较著名的一件事。”同是光明的东西相互映照。有的人选好了地才迈步,选好了恰当的时间然后才说话,走路不敢走小路,不是公正的事决不发愤去做,怎么能使自己的声名流传于后世呢?

一文一语

天道无亲,反而遇灾祸的人,数都数不清啊。我感到很迷惑,倘若有所谓“天道”,对呢,还是错呢?

,示天下重器。同是好恶一类的人互相追求。“云从龙而来,伯夷列传

⑧西伯昌:即周文王昌,当时他是西方诸侯之长,故称西伯。

同类推荐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快活的发明家

    快活的发明家

    本书收录了“快活的发明家”、“生之门”、“一个普通女人的故事”、“明星篇”、“总是春光”等10余篇报告文学
  •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散文精品)

    《心情:百味卷》收录的散文包括:“你是我梦中的期待”、“请把我的情感留下”、“将芳年写在心灵”、“珍视心中的爱”、“淡淡柳如烟”五个栏目。
  • 哲理小语

    哲理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中国最美的散文

    中国最美的散文

    本书提炼的散文不仅是被公认的上乘之作,更分门别类,意蕴宽广。此外,每一篇散文更是加入了编者的心路花语,与读者分享。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登堂入室,管中窥豹,领略中外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人生品位,为自己的人生添上光彩亮丽的一笔。
热门推荐
  • 最强医生

    最强医生

    阎京本是一无业游民,在某次上网购物的时候,得到一本来路不明的医经,无师自通地学习医术,还开了一家小诊所,这里不但有奇形怪状的搏斗用具,还有见所未见的医疗器械,更重要的是,各式各样的美女,都喜欢往他这里钻……
  • 黄继光

    黄继光

    黄继光,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一个贫农家里,幼年就给地主放牛、当长工。1949年四川解放后,他积极参加清匪反霸和土地改革运动,曾两次被评为模范。 1951年,黄继光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举世闻名的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表现了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纵身扑向敌人火力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枪口,为部队开辟了胜利的道路。 为表彰黄继光的伟大精神和不朽的功勋,中国人民志愿军授予他“特级英雄”称号,并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朝鲜政府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同时授予金星奖章和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伟大的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精神永垂不朽!
  • 大帝尊

    大帝尊

    帝者如星空浩瀚无垠,尊者若恒星豪芒万丈。当时间腐朽了这一切,世界之中仅存永恒。
  • 浴火重生:狠毒嫡女复仇

    浴火重生:狠毒嫡女复仇

    被庶妹放火烧死在冷宫,再醒来却发现回到了小时候!父亲无视,继母毒辣,姨娘阴险,庶妹算计!小小言家二房后院步步惊心,处处算计!看重生嫡女如何走出自己的锦绣前程!
  • 爱与轮回

    爱与轮回

    谈啸是一名极度爱好旅游探险的人,有一天,他的脑海中突然多了些东西。跟着脑中的线索,他终于找齐了所需的东西。可惜这些东西却毫不留情的将他送到了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中,这个世界是个充满了血腥,充满了暴力,剑与魔法同时存在的世界。经过令人印象深刻的适应期后,谈啸必须为回家创造条件。他不知道如何回家,不知何时才能回家。所以,寻找在这个星球上拥有绝对力量的神,魔的道路便由此产生...一切有因就必有果,原因慢慢的出现了,而结果...
  • 剑神之法魂修仙

    剑神之法魂修仙

    从没落的江湖武林到百家争鸣的九天各界,司马无痕一心只为寻求剑道之巅峰,不料他拥有着被誉为邪魔之首的先天法魂,在不知不觉中将法魂修练成形,此后便就遭到九天各界所谓正派人士的追杀。司马无痕能否荣膺剑神?拥有先天法魂难道真的会是邪魔之首吗?无限精彩尽在其中。
  • 走向梦中的远方

    走向梦中的远方

    里面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走向梦中的远方》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关汉卿,元代杂剧作家,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是中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等是他的代表作。关汉卿的杂剧内容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弥漫着昂扬的战斗精神。关汉卿生活的时代,社会动荡不安,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突出,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孙颖瑞编写的这本《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以清新的语言、扎实的史料,讨论了元的文化和元代文人,关汉卿的社会剧、爱情剧、历史剧,以及关汉卿杂剧的艺术成就。
  • 滴血的刺刀(上卷)

    滴血的刺刀(上卷)

    驻守赣北会埠地区的国民党六十军某团一连在连长陆蕴轩、副连长扬尚武等人的率领下,奉命全连驻守某个无名高地,伏击负责日军供给会埠主战场上主力部队的一支运输车队。怎料情报出错,护送车队的日本士兵足足有一个步兵大队,人数近千人,而且配备有中型坦克和步兵炮等重型武器,并且指挥官是拥有日本贵族血统的藤原日次郎大佐。骑虎难下的陆蕴轩等人为了完成军令,不得不硬着头皮向日军发动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