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500000003

第3章 绪论:当代视野下的魏晋南北朝骈文研究(3)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根据历史才能给予中肯的评价;其开疆拓宇,筚路蓝缕,功不可没。导乎先路的情形蕴育、发展到嘉庆、道光时期,终于有人敢站起来,向主宰文坛、流风广被的桐城文人提出挑战。这代表人物便是阮元、李兆洛。从历史的脉络看,也势在必行。孙梅强调骈文对秦汉文章的超越,“炳焉与三代同风,卓尔轶汉京而上”,为骈文争一席之地;阮元则直接承续孙梅。阮元以封疆大吏的身份来主持学术风会,甚至借职务之便,布置《“文笔”策问》来寻求直接的突破口;其在骈散之争中替骈文摇旗呐喊,势必影响甚广。受地域文化的熏陶,“幼时即为《文选学》”,为彰明观点,阮氏甚至不惜借用汪中的奇论来排斥桐城古文,也自在情理之中;但是,其“文笔说”、“文言说”中“文”的阐释,却终究“不免流于穿凿附会”。不过,在阮氏的努力下,桐城派“扬宋抑汉”的言论毕竟得到了遏制;但这却似乎又回到了苏绰的时代,即以政治来影响、渗入文学。这样,阮氏未竟的事业——从文本本身、文体特质来认识骈文,就落在了李兆洛的肩上。李氏潜心研习汉魏六朝文章,因流溯源,终于认识到唐以后“古文”、“骈文”之分,实际上是掩盖了文章发展的历史真相,骈文本一脉相承于秦汉,六朝骈文比唐宋古文更近于秦汉;因此,古文家因流溯源时,也绝不能逾越这一阶段。李氏重新续上了曾被人为割断的历史。当然这也是时人孔广森、王芑孙、彭兆荪等人折衷骈散的结果。之后,到了朱一新时代,最终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批评理论,“故参以排偶,其气乃厚”,即以沟通骈散的标准来衡量文章发展的历史。重要的是,朱氏对明人谭献“潜气内转”的观念重新做了界定和诠释,“骈文体格已卑,故其理与填词相通,潜气内转,上抗下坠,其中自有音节,多读六朝文,则知之”,由此,“潜气内转”真正成了骈文批评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术语。其后经李详“其潜气内转,默默相通,与散文无异旨也”,(《答江都王翰芬论文书》),孙德谦“及阅《无邪堂答问》,有论六朝骈文,其言曰:‘上抗下坠,潜气内转’,于是六朝真诀,益能领悟矣”,而发扬光大。孙氏集“垂三十年”的功力,倾心深究汉魏六朝骈文,造诣自非凡响。其重视“潜气内转”,以及虚字对文章血脉的贯通,都显示出对骈文特质非凡的洞察;也由此凸显了对骈文本质的把握和概括的深化,《六朝丽指》最终成了中国古代骈文批评的殿军之作。

然而,全面审视、权衡,这些论争——或为古文争正统,或深究行文技巧,或洞察骈文特质,都未能从当日的社会思潮内部加以潜究。毕竟,这只是表面的因素;文学观念的更新,才是最本质的决定力量。当然,这种视野需要关注视野、思想领域的转变和开拓,即新的批评思想的借鉴或输入,才可能有根本的转变。这种情况,近代以来才有了较大的改观。20世纪以来,骈文的研究一度比较兴盛;这一时期出版的专著就有:谢无量《骈文指南》,金秬香《骈文概论》,瞿兑之《中国骈文概论》,刘麟生《中国骈文史》,钱基博《骈文通义》等,这都能看出那一代学者对骈文的研究与探索。新中国成立后,姜书阁《骈文史论》,“述二千年骈体文学之起源、发展与夫演变、衰亡之际,并于历代各家各派之观点、主张及创作实绩,略以己意有所论评”;然其在具体书写时,多述生平,以及列举范文,言明其骈对情形,未免淹没了骈文迁变的根本原因和整体情形的陈述。如其论李康《运命论》,先举了八大段(几乎举了全篇),然后论断:

很显然,这是骈体已经成熟之后,作家思如泉涌,语如贯珠,随意挥洒,都成妙趣;况复积之以学,运之以气,充之以涉世之久、阅历之深,锻之以辞采之精,音声之美,故能千变万化,左右逢源,有不期然而然者矣。

作者语言华丽、畅达于此可见,但如细究其论,未免不无可商:即对李文骈俪特色的具体分析似乎弱了些,整体上看,《运命论》的偶对颇多,类于战国颇具个性的骋辞色彩。但也显然,其隶事的化用技巧还并未圆融,仅是直举其名和事,如“盖见龙逢比干之亡其身,而不惟飞廉恶来之灭其族也。盖知伍子胥之属镂于吴,而不戒费无忌之诛夷于楚也”,就此句的偶对来看,也远不严谨——这只能是初期的状态。其声律的讲求,更多的也恐怕停留在无意为之的状态。重要的是,此际的骈文远没有成熟,成熟是刘宋以后的事。这样,给其一个较为准确的定位,无疑能清楚地揭示骈文发展的历程。张仁青《骈文学》,钩沉骈文的演变历史;尹恭弘《骈文》,“将骈文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进行一番考察”,以看清它的盛衰演变、变异发展;虽限于体例,不免简略,但却多有可取之处。钟涛《六朝骈文形式及其文化意蕴》,认为骈文是“通过作者精心锤炼的高度艺术化的语言,产生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也是我们认识骈文形式的出发点和终结点。”这些著述都显示出各自独特的视角和对骈文历史的梳理与解读。但是,“从专史来看,论述骈文创作的尚有金秬香《骈文概论》、瞿兑之《中国骈文概论》、刘麟生《中国骈文史》、姜书阁《骈文史论》等数种,差强人意”。当然,王先生是从更高的层次来看待这些专著,上述一些专著在魏晋南北朝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哲学等方面的一些史料,确实还有待进一步的发掘、整理、凸显和评价。东晋南朝偏安江南一隅,这一点与南宋的情形极为相似;但南宋却出现了悲壮、慷慨的爱国词(诗)人辛弃疾、陆游等,甚至一介弱女子李清照也激于时艰,奔波、飘零中写下凄怆、感慨颇深的诗篇。然而,这种表达慷慨、悲壮等时代最强音的诗篇不仅在东晋南朝难以寻觅,即便在南渡初年——刚历经深痛巨创的士人中间,也几乎了无踪影。这中间最重要的原因就不得不归于西晋以来国家观念的极度弱化以及“士庶天隔”形成,士族只以一家利益为转移。东汉末年,感于“世积乱离,风衰俗怨”,一定程度上曹操也为士人构筑了一个赖以展示人生价值的舞台;因此发而为文,“志深而笔长,梗概而多气”。然而,好景不长,这种时代赋予的激昂、进取无疑受到司马氏政权无情的扼杀,司马氏夺得了曹魏的政权;但也同时也以卑鄙、肮脏、残酷阉割了汉末以来刚刚凝聚的士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节操。南渡之际,唯一挥戈抗衡刘渊、石勒的,只是刘琨、祖逖;然而,朝廷所给予刘琨的支持,只是一个并州刺史空头的称号,刘琨途中募得千余人,才转斗至晋阳。祖逖也只是得到一个豫州刺史的称号,自己招募士兵。这且不说,刘琨最终穷蹙而亡,丧生于王敦的密使之下;祖逖也受到了来自朝廷的牵制,“感激发病”而亡。而这一时节的王导,却正在对感叹“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过江士人慷慨陈词:“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言辞之间又是何等的慷慨激昂、掷地有声——这又称得上怎样的“戮力神州”呢?!历史的事实是,终元帝、王导之世,都没有组织过一次北伐。当壮烈、忠心被视作灰尘,可以轻轻抹去时,谁还愿意为国效力呢!南渡之后,虽然一度有桓温三次北伐(分别为354年、356年、363年),刘裕也曾连续收复了洛阳、长安,灭南燕(410)、后秦(417);一时间可谓声威赫赫,大快人心;然而却没激起士人一丝雄心和抱负。随同大军南下,一代才学之士傅亮也仅在《为宋公至洛阳谒五陵表》中表示了并不深痛的悲伤,“入洛阳谒五陵,宋公百世一日也。表文无痛哭之谈,识者先知其非心王室矣”。这种情形下,又遑论他人!说白了,这也正是高门只以一家利益为转移的必然结果。而自私、卑微,缺乏高尚的人格,无疑深刻地影响到了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它只能导致视野的狭窄,只能导致对广阔、丰富社会现实的忽略,只是一味地浅酌低吟、纵情享乐。曹道衡、沈玉成就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南朝文学的根本弱点,不在于作品题材的狭窄和细小,也不在于感情的强烈或平淡,最致命的还是作家缺乏远大的理想,高尚的胸襟,致使作品缺乏深厚的内蕴。”这确实是挈入肯綮之论。一味地纵情享乐,“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也只能在梁末的烈火中焚烧,“火炎昆岳,砾石与琬琰俱焚;严霜夜零,萧艾与芝兰共尽”,在劫余的苦泪、流离、沉痛中再生!这是一个大的历史走向,骈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生成、孕育。

就骈文自身的发展来看,从魏晋到陈隋,正好是骈文的各个要素——藻饰、对偶、隶事、声律,孕育、发展到较为成熟的一个时期。但这四个因素的发展不一致,也不均衡。偶对的出现较早,孙德谦就把此推到先秦的儒家经典。但这更多的只是无意为之,也并不多见,或者称为排比句,可能更贴近事实。到了东汉,这种句式才渐渐多了起来,并且随着对文学作品“以情动人”、“绮靡”观念的重视,而渐趋发展了偶对思想,并有意为之。曹魏时期,还有一个普遍重视丽词的文学观念。早在东汉,扬雄《法言?吾子》中已强调了辞赋语言风格的“丽”,“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尽管多是批评的口吻。曹丕则直接强调“诗赋欲丽”。应玚更撰写《文质论》,针对阮瑀从实用的角度指责“文”往往华而不实的批评,以“若夫和氏之明璧,轻縠之袿裳,必将游玩于左右,振饰于宫房,岂争牢伪之势、金布之刚乎”来回应,强调了华丽、文饰在娱乐耳目、美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甚至,辞丽也成了一条衡文的标准,如傅玄《七谟序》、《连珠序》中即以“奔逸壮丽”、“喻美辞壮,文章弘丽”来分别评价曹植的《七启》、班固的《连珠》。这种情形下,势必强调文采、藻饰。因此,在东汉末年的赋、章表奏策等文体中都有比较明显的呈现。而在一些作家,如蔡邕、曹植、陆机、潘岳等身上,表现得尤其突出;例如陆机,因地域、特定的经历、感情等因素而对《楚辞》情有独钟,而《楚辞》正是以文采富艳著称,《文心雕龙?辨骚》即以“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来评价《楚辞》。但这也只是个别特例,并不能由此认为骈文业已完全兴盛,这是因为这一时期的散文还有很大的空间,比如较好地留存当日交往原貌的书信——陆云《与兄平原书》就纯任散句,甚至不避口语,就说明了这一情形。骈文的真正成熟是南朝以后的事。东晋虽然历时一百年之久,但因清谈、遗落世事俗物的影响,西晋时较浓的骈俪文风不仅没有延续,反而中衰了许多,只是到了东晋后期,骈文凭借各种因素,尤其是统治者的提倡、爱好,才一度兴盛起来。如果说,邺下文人集团以“高谈娱心,哀筝顺耳。……白日既匿,继以朗月,同乘并载,以游后园,舆轮徐动,参从无声,清风夜起,悲笳微吟”,“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朝夕游览相处、宴饮唱和,给后人留下了一幅令人神往的画面;那么,这幅画面一定程度上又一次次地在宋、齐、梁时期一再上演,如晋宋之际出现的“乌衣之游”,就是陈郡谢氏在族人凋落、势力大为衰歇时,为振作家族势力而作的政治上的努力,有着明显的政治内涵。这实际上正是时人注重文学才华的一个映射。“是时流风所扇,虽英君、哲相,亦不能免。”孝武帝器重王珣、王恭、徐邈、殷仲堪等人,委以重任,其文学才华的出众就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时代略为靠前的一代雄豪桓温,也表现出对“文义”的热情,曾“会宾僚出江津望之,云:‘若能目此城者,有赏。’”当时,顾恺之即以“遥望层城,丹楼如霞”而受到两个婢女的赏赐。正是在这种浓烈的重文氛围中,这种氛围,裴子野《雕虫论?序》中有明确的揭示:“宋明帝聪博,好文史,才思朗捷,省读书奏,号七行俱下。每国有祯祥及行幸集,辄陈诗展义,且以命朝臣。其戎士武夫,则托请不暇,困于课限,或买以应诏焉。于是天下向风,人自藻饰,雕虫之艺,盛于时矣。”萧子显曰:“自宋以来,谢灵运、颜延年以文章彰于代,谢庄、袁淑又以才藻系之,朝廷之士及闾阎衣冠,莫不仰其风流,竞为诗赋之事。五经文句,无复通其义者。” 文见《通典》卷十六《选举四》引裴子野《雕虫论?序》及萧子显的言论。到了南齐,骈文的第四个因素声律也最终发展、建立起来了。也正是这四个要素完全的成熟,才形成了梁陈声情流丽、绮靡的骈文风貌,特别是徐陵,更“燃脂暝写,弄墨晨书,撰录艳歌”,编集《玉台新咏》以“代彼萱苏,微蠲愁疾”。也最终孕育出一代骈文大家徐陵、庾信。这个过程,如果从汉献帝建安元年(196)算起,到梁元帝承圣三年(554)庾信出使西魏,经历了近三百六十年的孕育、发展,才最终达到了骈文的一个高峰,时间是长了一些。不过,即便在梁陈,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用骈文写作,如裴子野;也不是一个人的写作都用骈体,如萧衍《净业赋序》、刘峻《自序》、王筠《自序》等。散文依旧还有它存在的空间,只不过,是大大地缩小了。再如,选官制度对文学的影响,类书编撰与齐梁隶事之风,南朝追求骈俪的根本心态等问题,在上述著作中,或没有涉及,或没能深入。为此,本人的研究力争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尽量能全面、深入一些,勾勒骈体在这一时段孕育、发展的真实状态和原因。

1934年,陈寅恪先生在《王静安先生遗书序》中,概述、论定王氏一生的学术方法:

其学术内容及治学方法,殆可举三目以概括之者。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凡属于考古学及上古史之作,如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鬼方昆夷猃狁等是也。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凡属于辽金元史事及边疆地理之作,如蒙古考及元朝秘史之主因亦儿竖考等是也。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凡属于文艺批评及小说戏剧之作,如红楼梦评论及宋元戏曲考唐宋大曲考是也。

进一步,陈氏断言,这些治学方法“皆足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吾国他日文史考据之学,范围纵广,途径纵多,恐亦无以远出三类之外”。这里,陈氏所言的第一点实际上就是王氏所提倡的“二重证据法”。第二点则为陈氏自己所提倡。陈氏撰写的一些文章,尤其注意这种异族故书,当然更多的则是异族思想对研究的帮助和冲击。至于第三点,更多的是“世局激荡及外缘熏习”影响下的一个思路,这也不妨说是“西学东渐”对文史研究的冲击。总之,陈氏最大限度地放大了清儒以来的研究视野、角度和方法;或者说,外来观念的涌进和地下文物的大量浮出带来了研究视野、角度和方法的变更与拓展。这样,先前没有注意到的,甚至远离中心、边缘化的史料,被重新捡拾起来,加以有效地利用——这无疑促进了研究的深化和拓宽。而且,陈氏也以一己学术之成就,向后世昭示、建立了一个经典的范本。因此,骈文的深入研究,恐怕还有待于展示、发掘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以期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而不止是对偶、隶事的简单罗列、比附。当然,做到这一步确实比较难,更何况本人资质驽钝、才浅学薄呢。不过,心实向往——向这个目标靠近,哪怕只是走了一步,也毕竟近了一步。

晚生后学,期待大家不吝赐正。

同类推荐
  • 巅峰

    巅峰

    真实而全面地记叙了新中国几代登山运动员前赴后继、英勇顽强地攀登数座海拔7000米以上山峰,在雪域高原、生命禁区挑战人类登山奇迹的感人故事和艰辛历程。时光如梭,虽然这些故事已成为历史,但那些聚焦在登山队员身上关于勇气、团结、力量、纯真、善良、美好、友爱、胸怀、梦想的感人故事,和其中闪耀着的人类因追求真善美而不屈不饶的思想光芒,却是需要我们永远传承、发扬的精神财富。尤其在当下,更具有诸多现实意义。一个人的历史,是一部心灵的成长史;一群人的历史,是一部民族不屈前进的奋斗史。《巅峰》描写的,正是一部群体挑战生命极限、回归真实自然、演绎人间大爱、集合理想信念的心灵史诗。
  • 一个人的义无反顾

    一个人的义无反顾

    豆瓣最热门的情感美文集,艾明雅、毛路、陈亚豪、小岩井……十余位豆瓣红人用他们或温情、或犀利的文字带你穿透爱情的迷茫,得到自我救赎。本书是一部关于爱情的随笔集。全书围绕五个主题:初恋、单恋、虐恋、暗恋、苦恋,由24个故事组成。 有时候,爱不过是一场华丽的想象;有时候,那些突然之前发生的事,却能让你铭记一生;有时候,付出所有也换不来美好的结局;有时候,轰轰烈烈过后却没有在一起……有人说最好的爱情是一个人的事,一个人的义无反顾,一个人的冷暖自知,一个人的天荒地老……但是,亲爱的,请相信一定有人敬慕你的勇敢!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2)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2)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风雨人生

    风雨人生

    我出生在河北农村一个贫寒的家庭,自四岁起就一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我过早地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和母亲一起承担着生活的重负。虽然家境贫寒,但我一直感受着母亲给予我们兄妹的关怀和爱护,母亲的爱是我童年最温暖的回忆。
  • 国学新声(第三辑)

    国学新声(第三辑)

    本书是山西大学文学院国学研究所主编的关于国学研究的专业性研究,收集了这一年来国学诸多方面的研究成果,是一本关于国学研究、学术动态、学人风范等方面风貌的集中展示,体现了国学研究的新动态,新思想、新发现,是一本集学术、文化、传承于一体的著作。
热门推荐
  • 新股民炒股一定要会算计

    新股民炒股一定要会算计

    新股民炒股一定要会算计新股民炒股一定要会算计新股民炒股一定要会算计新股民炒股一定要会算计新股民炒股一定要会算计新股民炒股一定要会算计新股民炒股一定要会算计新股民炒股一定要会算计
  • 实用工商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工商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详细介绍了实用工商文书的写作方法及类型,按其文体格式划分,有表格式文书、申请报告类文书、章程及合同类文书、申诉答辩类文书四大类。打开此书,找到你想要的文体,按图索骥,轻松搞定!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欢田喜地

    欢田喜地

    投生在农家,地少人多无余粮,乡里乡亲是非多,远近亲戚吵不休。本姑娘人穷志不短,带领全家奔小康。小日子蒸蒸日上渐红火,到那时,一家有女百家求,坐看提亲挤破门。“都出去,我家不要倒插门!”
  • 倒霉的穿越:嫁你有条件

    倒霉的穿越:嫁你有条件

    路珠穿越了,而且是带着‘拖油瓶’穿越,没钱没房,在这架空的年代只有等着饿死了,这也就算了,竟倒霉的被个破老太太缠上了……霉星照顶,路珠认了。人家都已经自力更生,自谋生路了,干吗还要遇上恶霸……哇哈哈……帅哥来了,而且还不止一个,人家是用个算的,这会她要用打算了,看来霉运过了,福气来了……什么?自己救的这破老太是太后。这些帅哥,是她的儿子们……太好了,不但有帅哥,还有金山银山等着路珠去挥霍,多么美好的生活呀……小猪群:86459168
  • 我是家政服务能手

    我是家政服务能手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惠及亿万农民的大事、实事、好事。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培养新农民。农村要小康,科技做大梁;农民要致富,知识来开路。本书的出版发行让农民朋友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用书上的知识指导实践,用勤劳的双手发家致富,早日把家乡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本书主要介绍了家政服务人员所需具备的素质、家政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家政服务人员面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家政服务人员择业的注意事项、如何做好家政服务、家政服务人员在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常见家政技能须知、家政服务涉及的工作范围、如何照顾老年人等知识。
  • 道德经批判

    道德经批判

    本书以一个全新的角度,通过对道学经典《道德经》的批判,告诉人们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对于传统文化所应采取的态度:既不能全盘否定更不能全盘肯定,尤其不能借之来厚古薄今和以古非今;在肯定古人智慧的同时,更要看到作为现代人的我们自己的伟大,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在今天的基础上更好地去创造明天。
  •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古蜀之肺:大慈寺传

    大慈寺虽然经历了千多年的发展,但一直没有一部完整像样的寺志,因此其寺庙诸多情形付诸阙如。一座寺庙的历史,没有很好的实物档案和地下文物相互印证,没有较为完备的寺志,那么要说清该寺庙的历史是比较困难的。由远及近,作者顺着历史的光环娓娓而谈,述说着一座寺庙的兴衰。于成都而言,大慈寺今天的地位十分重要,身处城市之心,人文厚重,就像一叶肺片一样,左边是文化新闻区,右边是现代商业区。所以被称之为“古蜀之肺”。这,也正是作者在此书中,游刃有余的表达关键所在。
  • 金鳞开

    金鳞开

    一个成熟的职业经理人,重生为皇明末代太子朱慈烺。从不接受失败的灵魂,因此掀起了复兴大明的风暴。从这一刻起——让别的民族瓜分大地和海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皇皇大明也需要更多的土地来阵列自己的大炮!============新书《大国医》发布,恳请支持!书号是:1003467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