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500000025

第25章 萧齐——骈文的转向与要素的完备(1)

$第一节 齐梁时的纵逸之俗及骈俪兴盛的社会背景

宋齐梁三朝,宋是骈俪观念完全形成的时期,齐梁则是极度兴盛时期。但也需进一步明确骈俪文风是在怎样的一个纵逸、享乐之风以及社会背景下产生,以此对骈文有一个深入的理解。

《南齐书》卷四十二《王晏传附王诩传》:

晏弟诩,永明中位少府卿。六年,敕未登黄门郎,不得畜女伎。诩与射声校尉阴玄智坐畜伎免官,禁锢十年。敕特原诩。

据《宋书》卷三十九《职官志下》,黄门郎,“魏晋以来员四人,秩六百石”,官位第五品;又,“五营校尉(指屯骑校尉、步兵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和射声校尉)秩二千石”,官位第四品;“诸卿、尹,第三品”。显然,射声校尉和少府卿无论在官品抑或俸禄上都比黄门郎高。王诩和阴玄智却因此限制免官,这只能用出身官中的清望官(与“浊官”相对)来解释——即时人看重的是清望官。陈朝的蔡凝就曾说:“黄散之职,故须人门兼美。”就是说,黄门郎属于出身中的清官,照例只是高门子弟才有资格做的。这实际上正是宋齐以来日益僵化的“士庶天隔”的反映。究其实,不过是高门才能享有的一种特权——即拥有伎乐等声色享受。王诩之所以被原,就很可能是因其兄王晏的缘故。王晏在齐武帝时权倾一时,备受恩宠:“荷武帝厚恩”,“晏既不能谦退,位处朝端,事多专断,内外要职,并用门生”,至于射声校尉阴玄智,可能因其家族声望不高而没有被原,宋、齐以来,高门中没有阴姓一族。射声校尉是武职,更为时人所鄙夷。这一时期的丘灵鞠“不乐武位”,甚至为此而愤慨不平,扬言“应还东掘顾荣冢”,就是一个明证。现在需要弄清楚的是,为什么会有官品上的限制,它说明了什么?实际效果又是如何?

王诩和阴玄智遭禁锢的事,发生在齐武帝永明六年(488)。这一时期,据《南史》卷二十五《张兴世传》、《张欣泰传》,张兴世“历雍州刺史,……病卒”,雍州刺史的驻地在襄阳。因此,张兴世的父亲请求鼓吹,应当是宋后废帝元徽(473—477)前后的事。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田舍老公”竟侈求鼓吹,想“行田时吹之”,听起来颇可笑;但正说明当时伎乐享受的普遍,甚至下层人也想染指。二,兴世“素恭谨畏法”,再结合《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九引裴子野《宋略》“王侯将相,歌伎填室;鸿商富贾,舞女成群,竞相夸大,互有争夺,如恐不及,莫为禁令” 的记载,刘宋时很可能已经有了伎乐的严格限制;否则,就称不上“禁令”。再者,《梁书》卷三十八《贺琛传》载:“歌娘舞女,本有品制。……今言妓(史书“妓”、“伎”不分)之夫,无有等秩。虽复庶贱微人,皆盛姬姜,务在贪污,争饰罗绮。”“本有品制”也充分说明官品的限制在梁前早已存在。这样,齐武帝时对“畜女伎”的限制就极可能是刘宋时的沿袭和重申。同样,齐武帝对“将家儿”张欣泰作士族之举严厉叱责,也表明武帝对这类事情的一贯态度。这与王诩遭禁锢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即不允许庶人染指只有士族才能享受的伎乐和高雅。而张欣泰一旦解禁,就“恣情闲放,声伎杂艺,颇多开解”,有意无意地,也表明时人伎乐享受的普遍;这时还甚至出现了“今户口不能百万,而太乐雅、郑,元徽时校试千有余人,后堂杂伎,不在其数”的极端情形。为此,武帝不得不特意严加禁止。其实,武帝在次年,即永明七年(489)四月、十月又两次下诏禁止侈靡之风,试图对这种淫逸之风加以遏抑。永明中,又制诸王年未三十,不得蓄妾。因此,永明七年的诏书中,虽没有再次申明伎乐方奢侈方面的限制(大概是去年已明令禁止,今年已无需提及),但其本质是一致的。这种“坚毅”的态度一直持续到临终,“颇不喜游宴、雕绮之事,言常恨之,未能顿遣。”甚至临崩又下诏严加禁绝,务存节俭,不得有违准绳。齐武帝遗憾“未能顿遣”,正说明了这时的侈靡、纵逸之风确实是积重难返、不可救药了。

当然,这种伎乐享受,更多的是俗乐,即所谓的“郑卫之音”,而不是雅乐;因为晋宋以来,雅乐早已散逸殆尽了,“十数年间,亡者将半”。这一时期,俗乐在渐次兴起,已是无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明帝崩,迁御史中丞。时国丧未期,而尚书梅陶私奏女妓,雅劾奏曰:“陶无大臣忠慕之节,家庭侈靡,声妓纷葩,丝竹之音,流闻衢路,宜加放黜,以整王宪。”

初,谢安爱好声律,期功之惨,不废妓乐,颇以成俗。

安虽放情丘壑,然每游赏,必以妓女从。……及登台辅,期丧不废乐。王坦之书喻之,不从,衣冠效之,遂以成俗。

以上三例,至少能说明这种伎乐的兴起是源自世家高门的。陈郡谢氏的门第,自不用多言。梅陶任尚书,也说明了高门的性质。重要的是,《谢安传》和《王坦之传》都加以记载,可看出这类事在时人心目的重要地位。再者,这种俗乐风俗在东晋末年就当兴起了,而吴歌被上层人士接纳也在这个时期,这不是巧合,而是说演奏女伎、携带女伎等世俗享乐需求直接促使了对吴歌的接纳和认可。当然,伎乐和俗乐是两码事,歌伎自可演唱一些典雅的清商曲。至于俗乐,即当时所说的“委巷之歌”,无疑是伴随着伎乐的兴盛而渐次进入上层社会:

桓玄问羊孚:“何以共重吴声?”羊曰:“当以其妖而浮。”

道子尝集朝士,置酒于东府,尚书令谢石因醉为委巷之歌,恭正色曰:“居端右之重,集藩王之第,而肆淫声,欲令群下何所取则!”石深衔之。

延之每薄汤惠休,“委巷中歌谣耳,方当误后事。”

桓玄在东晋后期。谢石任尚书令在东晋孝武帝时。至于颜延之鄙薄汤惠休一事,虽不能确考时间;但应当在元嘉中后期(颜延之的主要活动在元嘉时期;况且,鄙薄之事必在颜延之甚有声誉之后)。因此,至少能说从东晋末年到刘宋中期,虽然吴歌更普遍地受到了上层士人的喜爱;但在一些公开的场合中,上层士人是不屑于委巷之歌的,甚至有时还不得不有所忌惮。至于以委巷歌谣写入本属雅正的诗歌,更是让人鄙夷的事。这种情况到了宋孝武帝大明(457—464)年间,就有了突破性进展。

自宋大明以来,声伎所尚,多郑卫淫俗,雅乐正声,鲜有好者。惠基解音律,尤好魏三祖曲及《相和歌》,每奏,辄赏悦不能已。

一般而言,史书“常事不书”,萧惠基喜好雅乐正声——魏三祖《相和歌》,之所以被记载,正说明这时雅乐的衰微甚至已到了“鲜有好者”的程度。宋顺帝升明二年(478),尚书令王僧虔上表请求兴复清平三调,即雅乐,也曾一度得到了实施:“僧虔上表请正声乐,高祖乃使侍中萧惠基调正音律。”但是,无论王僧虔、萧惠基等人怎样的努力,都不能挽救清商曲的衰亡。《隋书》卷十三《音乐志上》载梁武帝天监元年(502)下《访百僚古乐诏》:“魏晋以来,陵替滋甚。遂使雅郑混淆,钟石斯谬,天人缺九变之节,朝宴失四悬之仪。”也说明了雅乐的散佚是比较厉害的。萧子显作为亲历者,在编定《南齐书》时把时间界定在宋大明中,应当有充分的依据。我们推测其主要原因就可能是孝武帝鉴于雅乐的大量散逸,而直接把“杂舞”公然“施于殿廷”。王僧虔在宋顺帝升明三年(479)上表说:“十数年间,亡者将半。自顷家竞新哇,人尚谣俗,务在噍危,不顾律纪,流宕无涯,未知所极,排斥典正,崇长烦淫。”把时间上推十数年,正在大明年间;可见这一时期的确是一个转变的关键时期。

孝武大明中,以《鞞》、《拂》、杂舞合之钟石,施于殿庭。

这是委巷歌谣公然进入庙堂、得到最高层认可的一个显著标志。孝武帝之所以敢这样做,当然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可能是两方面的原因:一,孝武帝确实贪婪,恣情于声色。“世祖闺庭无礼,与义宣诸女淫乱,义宣因此发怒,密治舟甲,克孝建元年秋冬举兵”,“上于闺房之内,礼敬甚寡,有所御幸,或留止太后房内,故民间喧然,咸有丑声。宫掖事秘,莫能辨也”,“殷淑仪,南郡王义宣女也。丽色巧笑。义宣败后,帝密取之,宠冠后宫。假姓殷氏,左右宣泄者多死,故当时莫知所出”,都表现了赤裸裸的贪欲和恣情声色。从宋明帝泰始五年的诏书“自大明积费,国弊民凋”,以及《宋书》卷五十七《蔡兴宗传》中“先是,大明世,奢侈无度,多所造立,赋调烦严,征役过苦”,也能看出孝武帝的贪婪和奢侈。二,重要的是,除了自己嗜好声乐外,当日的声色享乐之风早已弥漫上下。沈庆之“妓妾数十人,并美容工艺。庆之优游无事,尽意欢愉,非朝贺不出门”,徐湛之“贵戚豪家,产业甚厚。室宇园池,贵游莫及。伎乐之妙,冠绝一时。门生千余人,皆三吴富人之子,姿质端妍,衣服鲜丽。每出入行游,涂巷盈满”,在宋孝武帝驾崩,免于横死后,刘义恭与义阳等诸王、刘元景、颜师伯等恣情声色,竟“常相驰逐,声乐酣酒,以夜继昼”,都让我们看到那一时期恣情纵逸之风。就是在后废帝时,杜幼文“所莅贪横,家累千金,女伎数十人,丝竹昼夜不绝”,由此招来废帝的嫉妒,“听其弦管,积久转不能平”,最终带来杀身之祸。也可想见,徐湛之之流所好的绝不会是典雅的清商乐,只能是“烦淫”的俗调。所以,这一时期,史书中记载伎乐享受的人日趋增多;吟唱吴声、西曲,也逐渐成了上层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是高门日益享受的必然结果。

随王诞在襄阳,造《襄阳乐》,南平穆王为豫州,造《寿阳乐》,荆州刺史沈攸之又造《西乌飞哥曲》,并列于乐官。歌词多淫哇不典正。

据《乐府诗集》卷四十八《襄阳乐》引《古今乐录》:“元嘉二十六年(449),(刘诞)仍为雍州刺史,夜闻诸女歌谣,因而作之。”《南史》卷十四《南平穆王铄传》载元嘉二十二年(445),“以铄为豫州刺史”;那么,刘铄造《寿阳乐》应在此时。《古今乐录》:“西乌夜飞者,宋元徽五年(477),荆州刺史沈攸之所作也。”显然,《宋书?乐志》所论的“列于乐官”、“多淫哇不典正”的乐府民歌,正是在孝武帝大明前后。这也粗略见出吴声、西曲迅猛发展的历程。或者能说,正是吴声、西曲迅猛的发展,引起了上层士人的拟作。至于这些“淫哇不典正”的歌曲,能列于乐官,也说明了时人已不介意于委巷歌谣的低贱了。

清商曲日渐衰亡的过程,其实就是吴声、西曲日渐兴起的过程。

凡百户之乡,有市之邑,歌谣舞蹈,触处成群,(元嘉)盖宋世之极盛也。……(永明)十许年中,百姓无犬吠之惊,都邑之盛,士女昌逸,歌声舞节,袨服华妆。桃花渌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无往非适。

顺帝升明二年(478),尚书令王僧虔上表言之,并论三调哥曰:“自顷家竞新哇,人尚谣俗,务在噍危,不顾律纪……故喧丑之制,日盛于廛里,风味之韵,独尽于衣冠。”

据此,从元嘉时“歌谣舞蹈,触处成群”,到顺帝时“家竞新哇,人尚谣俗”,再到齐武帝永明时“歌声舞节”,“桃花渌水之间,秋月春风之下”,都清楚地显示了俗乐涌来的强劲势头。与此对应,这时的享乐、纵逸之风可谓甚嚣尘上、甚至空前:“是时,(齐)武帝奢侈,后宫万余人,宫内不容,太乐、景第、暴室皆满,犹以为未足。”还甚且为公主、皇后置面首,宋废帝曾为“淫恣过度”的山阴公主“立面首左右三十人”;齐郁林王甚至为文安王皇后“置男左右三十人,前代所未有也”。齐高帝建元三年(481)“诏王公卿上谠言”,刘思效为此上表陈言:“贵势之流,货室之族,车服伎乐,争相奢丽,亭池第宅,竞趣高华。”梁武帝天监元年放遣宫女时诏书也说,“宋氏以来,并恣淫侈,倾宫之富,遂盈数千”,都充分说明了逸乐之风的具体情形。为此,赵翼《廿二史札记》卷十一以两个特定的视角,即“宋齐多荒主”与“宋世闺门无礼”,淋漓尽致地透视出了那一时代的淫逸、恣情之风。这样,沈文季在齐高帝的宴会上公开歌唱吴声《子夜来》,就不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而是一个必然要出现的情形。民歌已公然挺进了朝廷的宴会。齐武帝“永明二年(484),太子步兵校尉伏曼容上表,“宜集英儒,删纂雅乐。诏付外详,竟不行”。之所以要“删纂雅乐”,就是因为这时雅乐几乎丧失殆尽;之所以“竟不行”,再结合上面萧惠基调正雅乐音律的事实,便能看出雅乐已非时人所好,一般人喜好的伎乐,恐怕都只是吴声、西曲等俗乐了。重要的是,《南齐书》以后,不仅有关这种俗乐的记载不多见,时人也不再对此批评了。其批评大多集中在刘宋一代——这正说明刘宋一代是雅、俗乐观念激烈交锋的时期。到了南齐,人们已习以为常、处之泰然了,也毋须论证了。

《南齐书》卷四十四《沈文季传》的记载也说明了这种过渡状态:

后豫章王北宅后堂集会,文季与渊并善琵琶,酒阑,渊取乐器,为《明君曲》。文季便下席大唱曰:“沈文季不能作伎儿。”豫章王嶷又解之曰:“此故当不损仲容之德。”渊颜色无异,曲终而止。

《明君曲》属于吴声。而“沈文季不能作伎儿”,一定程度上含有对歌唱《明君曲》的排斥。据《南齐书》卷二十二《豫章文献王传》,萧嶷建元元年(479)封豫章郡王,永明十年(492)薨。这样,这一事件在南齐初年,正好能说明这一时期民歌从排斥到接受的状态。

如果把现在保存在《玉台新咏》和《乐府诗集》中的吴声、西曲跟汉乐府作一比较,就会发现,汉乐府尚不乏“观风俗,知厚薄”的政治意图;但到了吴声、西曲,这一传统几乎丧失殆尽了,余下的只是寻求一己的感官刺激和声色享乐——这也恐怕是南朝民歌多爱恋内容的一个重要原因,即只有这一内容的民歌,才能进入高门、富贾的关注视野,其他的则尽可删削和摒弃。萧涤非先生即说“南歌内容单调,几纯为男女相悦之情,画眉注口之事,绮罗香泽之态”。梁朝时鱼弘就经常对人说:“丈夫生如轻尘栖弱草,白驹之过隙。人生但欢乐,富贵在何时”,“于是恣意酣赏。侍妾百余人,不胜金翠;服玩车马,皆穷一时之惊绝。” 鱼弘的宣言和声乐嗜好在当时上层有很大的代表性。上面提到的一些民歌的作者,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有这种嗜好:

(谢石)纨绮尽于婢妾,财用縻于丝桐。

质又顾恋嬖妾,弃营单马还城,……遂复携嫔拥姬,淫宴军幕。……质至寻阳,焚烧府舍,载妓妾西奔。

朝廷制度无所遵奉。富贵拟于王者,夜中诸厢廊然烛达旦,后房服珠玉者数百人,皆一时绝貌。

(刘)诞造立第舍,穷极工巧,园池之美,冠于一时,多聚材力之士实之。

同类推荐
  • 落在胸口的玫瑰:20世界中国女性写作

    落在胸口的玫瑰:20世界中国女性写作

    它有着丰富深邃的内涵。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是女人自己,也是社会的一份子。任何一个女性都不可能只成为其中的一项而置其他为虚无。作为一个独立的自信自足的生命个体,女性应视责任为生命的必需,“女性”一词不是一个空洞的能指,视苦难为生命的营养,视爱和成功为生命的追求。她应圆融、明净、厚重,与周围的世界和谐相处,共谋发展。只有当她在事业追求和日常生活中都能敞开心胸去面对时,生命的魔力、智慧的光芒、梦想的花苞才会灿烂地绽放,自由地舒展在蓝天白云之下,风来舞蹈,雨来欣悦
  •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

    《窝藏书系·阿来作品·草木的理想国:成都物候记(珍藏版)》是作家阿来的一部随笔散记。作者利用相机这一特殊的介质,将自己所居住的城市中各类花朵的次第开放与凋谢随时记录下来。从一年中最初展露身姿的梅花写起,直至海棠、早樱、玉兰、紫荆、迎春、泡桐、丁香、鸢尾、芙蓉、栀子等等,花期不同的各种植物次第开放,牵引着读者跟随镜头中的影像共同来感受城市中不同时节的多彩风情。
  • 紫色菩提

    紫色菩提

    “菩提十书”之《紫色菩提》:《紫色菩提》是林清玄从掌声与喝彩中走出,反观自性,深入佛典,体验般若智慧的结晶。除了沿承他一贯明朗浪漫的抒情风格,更展现了深刻而细腻的生命思考。林清玄说,紫金色是佛教最尊贵的颜色,菩提是觉悟,“紫色菩提”是“最尊贵的觉悟”,可以开启入世与出世的双重智慧。“菩提十书”是林清玄写作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也是其思想和风格形成的代表作,写作时间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长达十几年时间。每册印量都超过100版,十册共印行1000版以上。被媒体选为“四十年来最畅销及最有影响的书”。
  • 燕云居诗钞

    燕云居诗钞

    《燕云居诗钞》中的诗词创作,已经达到颇高的境界,所以,实不必对他的作品逐一分析,只宜让读者从总体上把握其机趣。可以说,“燕云居诗”和“燕云居长短句”,无论是古体、绝、律、词、曲,俱臻妙境。其中像“顾梁汾歌”、“改编下场诗”、“有感”、“金缕曲二首”、散套的“归去来书怀”,尤属各种体裁中的精品。这些诗作,在风流蕴藉中贯注着磊落不平之气,真情丽句,感人至深。
  • 只是路过你

    只是路过你

    世间所有的男女,皆是路过,也皆会彼此走失,可是爱情却始终在时光里,以它淡定安静的面容,注视着汪洋之中,沉浮向前的你我,即使是相伴一程,也终将铭心刻骨。
热门推荐
  • 用面条征服邪恶皇帝:苦力皇后

    用面条征服邪恶皇帝:苦力皇后

    这年头大家都穿越了,我这不爱跟风的自由主义者竟然也好死不死的赶了一趟时髦。被一个糟老头害得也穿越了。好吧穿越就穿越吧,别人穿回去不是小姐就是公主,我倒好,一穿回去就被人拉去当苦力。唉,悔不当初啊,早知道就不放狗咬那糟老头了。我错了~~~
  • 天生你狂:我有一个大梦想

    天生你狂:我有一个大梦想

    本书是一本关于梦想的著作,内容包括:我是怎样的一个人、我有一个大梦想、我因梦想而不同、我的“三为”行动、我的梦想事业、梦想是所有语言中最璀璨的词汇、关于梦想的对话等。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家生子

    家生子

    所谓的家生子,就是指奴婢在主家生下来的子女,一出生就是奴才秧子,没有人身自由啊。而李竹青就是成为了这样身份的人。家生子的路不好走啊,李竹青握拳!怎么着也得把生活改善改善不是?要是运道好,说不定也能脱了这奴才的皮呢
  • 生死河

    生死河

    1995年,年轻的高中语文老师申明莫名其妙的成为杀人嫌犯。不久,他被杀死在学校附近的“魔女区”,杀人凶手与动机如同谜雾……多年以后,当年命案的相关人——谷秋莎、谷长龙、申援朝、路中岳、贺年、马力和欧阳小枝等,纷纷陷入不幸的命运!惶恐的人们传言,申明阴魂不散,开始绝望的复仇!而种种迹象显示,出生于1995年底的神秘少年司望,带着复仇的使命来到人世!难道,转世重生真有此事?纤弱的少年,如何玩转阴险狡诈的成人世界?究竟,谁是申明最爱的人,谁毁掉了他的一生?杀死他的恶鬼究竟是谁?为什么?司望就是申明吗?他会成为新的基督山伯爵吗?
  • 妃常淡定:逆天小书女

    妃常淡定:逆天小书女

    师傅曾言:任何世界都凭实力说话;任何时候都不能吃亏!千好万好不如自己好,天塌下来有师傅替她撑腰!只要记住这些,遇上什么都不惧!她只要活得自在,玩得肆意就好。身为术者,算天算地不能算自己,好在她有一支笔,可以改天逆命!穿越异世,谱写辉煌人生。(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邪医倾城:天才炼星师

    邪医倾城:天才炼星师

    翻手夺星力,引八方云动;覆手炼星元,破无尽虚空;灵动成虚星,掌天道轨迹。中洲大陆,强者为尊,炼星师独步天下。从末世里踩着无数的尸体活下来的女医生重生成为中洲大陆林家的人人欺辱的小孤女,林裳表示压力不大。开启星辰空间,进入星辰塔,得到异星录,开启炼星师的修炼之路,林家的小孤女一步步绽放耀眼光华。半面天使,半面魔鬼,一张阴阳脸掩不住那锋芒毕露的双眸。吸收星力?一夜八十一股惊掉你的下巴!踏入先天?她林裳便是最强先天!珍稀药材?星辰空间内珍稀药材一日成熟,她最不缺的就是药材!炼制丹药?听说炼丹师门槛太高人数稀少,不好意思,修炼异星录的她注定是要成为最强炼丹师的!占卜星辰?喂,你来,知道塔罗牌是什么东西么?异星临世,八方星辰变,且看林裳一手银针试锋芒!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须得骂他、砍他、揍他、扁他、削他、踹他、大嘴巴抽他、打完以后你再看他。【一对一,无虐,升级流。】
  • 萌婚36计:冷情老婆很大牌

    萌婚36计:冷情老婆很大牌

    【全文完结,放心阅读】一场精心设计的阴谋,将少不更事的她推入他的怀抱。他狠厉霸道,视人命如粪土,偏偏独宠她一人。“BOSS,夫人跟一个男人在喝咖啡。”他:”去把那家咖啡厅砸了——改开公厕!”“少爷,这是匿名送给少夫人的玫瑰。”他:“家里的宠物猪最爱吃这玩意,丢给它!”“老公,这是我男朋友。”她深情款款挽着别的男人,他掀桌暴怒,“夏流离,你再闹试试看!!”【登陆看文,记得收藏哦~】
  • 九劫散仙

    九劫散仙

    人界、妖界、仙界、魔界、佛界、鬼界、神界。人界是各界基础,神界是各界向往的存在,主角吴天人界之人,为了修真为了自己的“道”周游各界,他能否修真成功?……
  • 矿山启示录

    矿山启示录

    这是我的一个非常诡异的经历,至今我还不愿相信——矿山深处的三石祭坛,是何人修建?又为何修建?传说中的魔兵竟凭空出世,这是个怎样巨大的阴谋。他、她、它……它们究竟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