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400000009

第9章 顾鼎臣与嘉靖初年的经筵(2)

如果说世宗此举,仅仅是所感而发,并无诸多深意。而张璁则敏锐地抓住了世宗的心理,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付工刻石,并上程子《视听言动四箴》,请世宗一并注释。此举令世宗感到多少有些突然,在接下来的圣谕中,他说:

辅臣张璁午间得卿录来《视听言动四箴》,朕甚喜悦,朕前日因讲官讲《心箴》,回宫深加爱尚,欲释其义不能,欲己之心未放过,只勉强注略,仍咨于卿等欲为藻润以成所作,卿何可便付工刻石,岂不取人笑乎?朕自念上荷天命为人君,长当务学,以致其知,待粗有领会之时,再注《四箴》,须卿等赞之,故谕。

尽管表示需要仔细思考,但世宗仍明白了张璁的用意,他以很快注释了《程子四箴》,十余天之后,张璁等又题请世宗将《心箴》、《程子四箴》及之前所著《敬一箴》刻石,在翰林院及各府州县学设亭树立:

嘉靖六年十二月初三日,臣杨一清、臣谢迁、臣张璁、臣翟銮谨题皇上所注范氏《心箴》及程颐《视听言动四箴》,已刻石,乞敕工部于翰林院后堂空地盖亭竖立,以垂永久,仍敕礼部通行两京国子监,并南北直隶十三省提学官,摹刻于府州县学,使天下人士服膺圣训,有所兴起,荷蒙采纳,但亭宜有名。伏乞圣明敕定颁示内外一体遵行,臣又仰思皇上前所著《敬一箴》,发明心学,甚为亲切,宜与前五箴并传,合令工部将《敬一箴》重刻一通,设于亭中,五箴并节奏圣谕共六道,分列左右以成一代之制。其风化良有裨益。谨题请旨。

嘉靖七年二月二十二日

奉敕旨卿等所言都依拟行,名与做“敬一”,礼工二部知道。

(二)《心箴》刻石的深意

从表面看,此次对世宗注《心箴》的刻石,无非是顾鼎臣引发,张璁促成的谄媚事件。然而,从顾鼎臣进讲,到刻石建亭,仅仅用去二十日,如此快的速度,其实并非世宗沽名钓誉,好大喜功,而是确有深意。

《心箴》为宋代大儒范浚所作,其全文采用四字句式,非常简短,但却因为受到朱熹的推崇,因在《孟子集注》中全文收入,使《心箴》广为流传,成为儒家经典。在明朝,《心箴》也成为讲筵的常选篇目,据明实录所载,至少有三位君王曾经听儒臣讲授过《心箴》。世宗因听讲《心箴》,深加爱尚,最终亲注刻石,究竟是什么让他有如此的感叹?而刻石于翰林院并天下学府,《心箴》的价值又何在呢?

对比三位君王及进讲官对《心箴》的不同解读,将有助于进一步之分析。早在太祖朱元璋时,文渊阁大学士朱善就曾讲过《心箴》,进讲完毕,太祖感叹人要常持道心,才能不被外界的纷繁事物所困扰,其原话为:

人心,道心有倚伏之几。盖仁爱之心生,则忮害之心息;正直之心存,则邪诐之心消;羞恶之心形,则贪鄙之心绝;忠慤之心萌,则巧伪之心伏。故人常持此心,不为情欲所蔽,则至公无私,自无物我之累耳。

在世宗之后,大学士申时行也曾向神宗进讲《心箴》,同样也强调了人需要时刻关注自己内心的修养,他是这样阐释的:

愿顾于庭户,省心斋箴,道心惟微,人心惟危,讵云三省,厥有万几。既省其几,又省其康,休咎省岁,率作省成。是犹省事,未若省心,人惟此心,易佚难伏,辨之在早,慎之在独。内省不疚,闇然而章,其究千里,其端毫芒。防於未萌,察于方朕,克艰厥后,克念乃圣。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若终日言,退省其私。无有作好,无有作恶,若虞机张,往省于度。听讲则肃,视朝则严,相在尔室,不遐有愆。无有师保,如承宾祭,此心何如,操之弗替。

可以看出,朱善与申时行都是通过人心乃道心之依托,人需要时刻省视其心,毋使堕落的角度出发,讲述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而世宗的角度则明显不同,他对顾鼎臣的讲解进行发挥,注为:

宋儒范氏浚作《心箴》,说道茫茫然天地广大,无有界限。而人居其中,便似太仓中一粒粟米。天地这般大,人身这般小,人与天地参为三才者,非以形体而言,惟其心耳。盖心为一身之主,吾心克正,则百体四肢,莫不听其使令。若心有一毫不正,则被声色所移,物欲所攻,便动与理反,岂不于人道违哉?故范氏之作箴,虽是常言,西山真氏特录于大学衍义之中,以献时君。宋君虽未能体察,而为后世告,其致意也深,其用功也至。是予所嘉慕,而味念之箴之作,本于范氏,非真西山发扬,其孰能之哉?呜呼念哉。

在其中,世宗强调了心为一身之主的地位,认为心只要端正而坚定,则能号令百体四肢。而假使心若有一丝游移,则将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诱惑,从而导致做出有违人道的事情。结合当时的实际,世宗正因为“议大礼”而受到来自朝臣,特别是翰林院的巨大压力,不能不有所犹豫怀疑,而此时顾鼎臣讲述的《心箴》,恰好在这些方面给予世宗以共鸣,进而让世宗有了较强大的理论支持,坚定了其信心。

而世宗在将张璁所上《四箴》注释完毕,请张璁“藻润停当”时的告谕则说明世宗的想法已经固定下来:

卿前日所录来程氏《四箴》,昨勉强解注。复思之,程氏见道分明,慎敬如此,以教后人,其功至矣。但于濮议之中,未免倒置,力争邪说,诬君夺子,故朕又述数语于末云。

看到世宗的告谕,张璁显然明白世宗之所指,于是上疏鼓励世宗以天心为己心,不必在意外界的困扰:

汉董仲舒有言,人君所为必求其端于天,今极阳生宝,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之时也。在《易》之卦为《复》,曰复见天地之心,自非圣人心学得之天,其能体悉发明如此。

而后,张璁请世宗将《心箴》刻石立于翰林院,其所指代的含义更加表露无遗。

(三)既成事实后的表态

顾鼎臣也没有料到,这一次《心箴》的进讲,竟然能引发如此大的声势。尽管没有直接资料表明,顾鼎臣是世宗的“大礼仪”的支持派或反对派。但从顾鼎臣对待“大礼议”的态度来看,他不希望世宗过分关注此事,而希望其能打破个人的偏执,从大局考虑。因此,也可以预料,世宗对《心箴》进行的发挥,很大程度上,是按照文意引发,至于顾鼎臣的讲解,倒在其次。

但既然事已如此,本着“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的原则,顾鼎臣仍表示了对世宗的大力支持。在张璁请将刻石立于翰林院之时,朝廷的大臣出于明哲保身的考虑,大部分都显示出蛇鼠两端的态度,推诿延迟,不愿参与到此事之中。对此,顾鼎臣在之后的上言中,希望世宗能以命令的形式推动此事进展,他说:

古帝王授受不越乎精一执中之旨,三代以还,时君世主,未有知者。皇上以生知至圣,而缉熙敏学,万几之暇,制敬一箴及注心箴视听言动四箴,亲洒宸翰,勒诸贞珉,建亭翰林院,臣愚谓儒臣宜骋雄辞、纪钜典,咸谓事体重大,谦让未遑。幸皇上谕之使言,以昭示无极。上命内阁首臣撰文立石。

三、《洪范》:辨明君臣之道的努力

从嘉靖六年(1527)进讲《心箴》开始,至嘉靖十五年(1536),顾鼎臣升为太子太保,这段时间,他一直担任着经筵讲官的任务,在其中,他向世宗进讲了包括《尚书?洪范》、《中庸首章》、《尚书?无逸》等儒家经典。

《洪范讲章》实际上也是现存顾鼎臣最早的经筵讲章,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顾鼎臣努力帮助世宗在纷乱的朝政中,寻找出一条“君君臣臣”的准则。

(一)中正:为君之道

在顾鼎臣看来,作为一个君王,最基本的标准便是“大中至正”,这便是帝王所要建的“极”。从人君的地位上看,本身就应该是“中天下而立,为四方所取正”,如同“天之北枢,在中央最高处,日月星辰四面旋绕,归向之”,所以必须要在自身的道德上做到中正。如果做到这一点,君王自身及其所管辖的人民,都将获福。即:

君能建极则五福咸萃于身,若有以收而敛之,是即诗之所谓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者也。然不但获福于己,又推之以敷锡于庶民。盖庶民皆感发兴起于维皇之极,则保佑自天五福之来,寔吾君之所赐也。

“大中至正”不仅是道德目标,同时也是君王行事的依据,刑威、智术都有不尽之处,但如果各种法度、政策建立在中正之上,那么“天下庶民,皆守法奉公,不立淫邪之党,在位之人皆同寅协公,不以私相比附为德”之类刑威、智术所不能获得的局面将会出现,天下臣民也将“皆兴起于善,而不敢为恶”。

因此,对一个君主来说,“大中至正”是不得不修养的道德和运用的方式,惟其如此,才能使自己的心既义且仁,而“此心之义,推之可以正百官。此心之仁,廓之可以育万民而治天下,犹运之掌矣。”

有了“大中至正”的行事准则,人君还要注重法度的制定。顾鼎臣十分强调法度的重要,他认为:

古先圣王所以足民之食,阜民之财,安民之居,与夫格神人,和上下,治内外,使善者劝而恶者戒,近者说而远者来,莫不有纲纪法度之施为焉。

法度的制定要求帝王“声为律,身为度,体天德,尽人伦,行王道,树立个标准,以为天下臣民法则”,同时,法度又“贵乎严”,若执法不严,则不能达到制定的目的。

(二)分:为臣之道

在强调为君之道的同时,顾鼎臣也用了较大的篇幅论述为臣之道。按照顾鼎臣的认为,为臣之道重在一个“分”上。人臣要按照自己所处的“臣”的地位思考行事,不能过分,否则就是僭越,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他说:

为人臣者不守其当然之分,作威作福以穷大君生杀予夺之柄,玉食以享大君珎奇贵重之奉,则为大夫者必害于而家不能有其家矣!为诸侯者必凶于而国不能有其国矣!凡在位之人,固将反侧颇僻,而不安其分,虽庶民之微,亦必陵僭差忒,而不守其常矣!盖诸侯僭天子,则大夫僭诸侯,士庶人僭大夫,上行下效,势所必至,无足怪者。

人臣所要遵守的这个“分”,在于“遵王之道”,辅助君主,帮助君主完成所规划的治国之路,而不因为其心中的好恶而有所偏私,有违王道:

君有道以率天下,须要循之而弗违。人若偏倚而行私,比周以为党,便狭隘不广远,险阻不坦夷,王道岂容有此。人若倍其常道,逆其正理,便颇僻不端方,雅曲不洞达,王道岂容有此。

顾鼎臣对臣道的重视,特别是对“分”的强调,颇为耐人寻味,事实上,世宗是没有机会践行为臣之道的,而结合当时的现实,可以看出顾鼎臣对朝臣未尝没有批评。

另一方面,顾鼎臣也希望借讲述为臣之道,使世宗了解君臣之分,为此他还借用了一个医学典故:“故医经云,天明则日月不明,此虽以喻人身造化,而人君为治之要,不越乎此也。”而他借解经之口,发出“他虽有权力,皆吾之臣子,勿以其可畏而姑息之”的劝解,也有明显似有所指。

四、《中庸》:经典时代性解读的典范

尽管经筵中的发挥具有如此大的风险,但顾鼎臣却不愿照本宣科的解读。在他看来,一个好的经筵讲官应该引导帝王入正道。在《中庸》进讲之时,顾鼎臣终于将对时代的批评和对帝王的期待,统一于程朱经典之讲义中。

《中庸首章讲义》依次由字词训诂、大意疏通、义理阐释三方面组成。

(一)传承经典的训诂释义

(第一部队)分主要是字词的训诂:

命犹令,率是循,修,品节之也。理畀于有生之初而具于心曰性,理行于事而为人物所共繇,曰道。圣人因人物所当行而裁制之,以垂训作则,曰教。须臾是少顷。戒慎、恐惧是敬畏不敢放肆骄惰的意思。隐,暗处。微,细事。独者,人所不知而已,独知之地也。致是推而极之,位者,安其所,育者,遂其生也。

上文的顾鼎臣对于《中庸》字句的疏通,可以看出,顾鼎臣在对“命”、“率”、“修”、“隐”、“微”、“独”、“致”、“位”、“育”等字词的解释上,依循《中庸章句》,中规中矩讲述,与朱熹别无二致。在对于“性”、“道”、“教”三字,则对《中庸章句》的解释稍作精简,减少了哲学思辨的色彩,使之更加明白易读。同时,基于世宗年龄较小,理解力尚弱的原因,将古语“须臾”,解释为当时的口语“少顷”,而将较文言的“戒慎、恐惧”用随文释义的方式解释成“敬畏,不敢放肆骄惰”,更便于世宗理解经典字面上的含义。

而后,顾鼎臣对《中庸》首章大意进行疏通,与《章句》相比,尽管形式稍有变动,但仍是在其基础上,将《章句》的释义,征引其他经典释义结合起来,并贯以当时的口语,使之更加通俗,容易读懂。如对前两句的通讲中,他说:

子思之意,说道天以阴阳五行之气化生万物,而健顺五常之德,亦随以赋焉。古今圣愚均禀而弗违,如命令一般,是之谓性。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而于日用事物之间,各行其所当行,是之谓道。圣人继天立极,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后世,是之谓教。夫是道也,乃性之德,具于心而行诸应事接物之间,非自外至。故虽须臾之顷不可得而暂离也。若使可离于须臾,则为外物而非道矣,是以繇教入道之君子,戒慎于目所不及睹,恐惧乎耳所不及闻,不待闻见而后敬畏,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离于须臾之顷也。

在此段中,除了“古今圣愚均禀而弗违,如命令一般”征引了《孟子章句》中“孟子知之,故但告之如此,以明古今圣愚本同一性”;“继天立极”征引《大学章句序》中“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的解释以外,其他释义仍本于《中庸章句》,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在此不再赘述。

在《中庸首章讲义》第二部分,顾鼎臣对于《中庸》进行了大意疏通。对第一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释为:

子思之意,说道天以阴阳五行之气化生万物,而健顺五常之德,亦随以赋焉。古今圣愚均禀而弗违,如命令一般,是之谓性。人物各循其性之自然,而于日用事物之间,各行其所当行,是之谓道。圣人继天立极,因人物之所当行者,而品节之,以为法于天下后世,是之谓教。

在《中庸章句》的基础上,顾鼎臣又增加了“古今圣愚均禀而弗违,如命令一般”概念,此出自“孟子知之,故但告之如此,以明古今圣愚本同一性”,可知,顾鼎臣对于《中庸》的阐释仍没有跳出朱熹《四书章句》范畴。

而对于第二句“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顾鼎臣释为:

夫是道也,乃性之德,具于心而行诸应事接物之间,非自外至。故虽须臾之顷不可得而暂离也。若使可离于须臾,则为外物而非道矣,是以繇教入道之君子,戒慎于目所不及睹,恐惧乎耳所不及闻,不待闻见而后敬畏,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离于须臾之顷也。然幽暗得肆之中,似乎隐矣。乃大著见而不可掩,事几方萌之始,似乎隐矣。乃甚明显而不可匿,是以君子既常戒惧,而于此隐微独知之地,尤加谨焉。

《中庸章句》中释为:

道者,日用事物当行之理,皆性之德而具于心,无物不有,无时不然,所以不可须臾离也。若其可离,则为外物而非道矣。是以君子之心常存敬畏,虽不见闻,亦不敢忽,所以存天理之本然,而不使离于须臾之顷也。

其中,顾鼎臣沿用了“道乃性之德而具于心”、“可离,则为外物而非道”等概念,加上了“行诸应事接物之间,非自外至”、“然幽暗得肆之中,似乎隐矣。乃大著见而不可掩,事几方萌之始,似乎隐矣。”等进一步的阐释,使之语义更加通俗明白,更加符合当时世宗的理解力。

同类推荐
  •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尘埃里的姐妹花:张爱玲与苏青

    很少有作家像张爱玲那样,一出生就是为了进入文学史,她的家世,她的爱情,她的写作——总之,她所有的一切,全都是为了催促她、帮助她进入文学史。苏青则正好相反,她是陈旧的,家常的,甚至黯然失色的,甚至有一些被张爱玲带出来的意思。但我一向认为苏青的创作不在张爱玲之下,只是苏青没有特立独行的个性,没有倾城之恋的华美包装,也没有四大显赫家族在背后支撑,所以与花红热闹的张爱玲相比,她显得有点冷清。每一种不同的人生里都会挖掘出丰富的人性的东西。命运就是命中注定,命运你无法抗拒,能抗拒的那不叫命运,不管你是为死而生还是为史而生。
  •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从福特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创立福特汽车公司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再现了亨利·福特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世界级的工程师和企业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从中汲取他那种对自己的理想执著不懈的追求精神,以及坚韧不拔、勇闯难关的坚定信念。
  •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精选了卓别林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卓别林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

    《那些远去的坚实身影:民国著名文人性情档案》主要内容包括: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周作人:心里住着两个“鬼”的淡漠旅人;张恨水:惹得读者为作品人物“请命”的书生;刘半农:“如君之人已不可再得”;许地山:“他似乎永远不会说‘不’”等。
  •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读佛即是拜佛:地藏菩萨传

    “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藏菩萨金乔觉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还是新罗国17岁的王子,在战场上带兵打仗,抵御倭寇。在登基成为国王之前,意外痛失好友,自此一蹶不振,整日游山玩水,不务正业。幸而在金刚山山顶遇无名老僧点化,浅尝佛门智慧,心有所悟,国王也不当了,转身出家,法名释地藏。
热门推荐
  • 帝尊冥血

    帝尊冥血

    拥有蔑视天下实力却因一次出卖,一个天赋异秉却貌似玩世不恭的男人,差点永世不得翻身。他的魔兽唯一的能力就是幻化成另一个自己的。一次传承、龙骨造身、魔法师中最强的存在。他的兄弟龙崖、龙战紧次与自己并列大陆第二高手。面对死亡森林的卷土重来,他是否回放弃自己的传承?
  • 30岁女人身体使用手册

    30岁女人身体使用手册

    女人的健康影响着一个家庭。女人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在身体出现状况时,一定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才能不让小病变大病。如果你要很久才能适应黑暗,常常感到眼睛疲劳,容易患感冒,皮肤干燥,那么你可能是缺乏维生素A。如果你平均每周三次在外吃晚餐,容易起小脓包和湿疹,站立时曾感到眩晕,身体时常感到疲劳,经常饮用清凉饮料,容易引起口腔炎,最爱油腻食物和甜食,那么意味着你可能缺乏B族维生素。如果你刷牙时牙龈处有出血现象,轻微撞伤而导致出血过多,应酬时喝酒的机会多,初春时易患花粉症,长期服用抗生素,经常情绪急躁,最近斑点增加,容易便秘,那么意味着你可能缺乏维生素C。
  • 劳动合同法:释义与实务操作

    劳动合同法:释义与实务操作

    劳动争议范围不断扩大,是出台《劳动合同法》的直接原因。在《劳动法》颁布的1994年,全国5000万国有企业职工均有固定的身份,“单位”一词依旧盛行。1998年,国企开始大量裁员,5000万名国企职工的绝大多数被推向市场,劳动关系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如今,不仅国企职工的劳动关系走向了市场,另有至少1.2亿农民工加入其中,个体经济组织、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空前壮大,这一系列的新劳动关系,都需要用新的《劳动合同法》来调节。根据测算,目前已有九成以上的劳动关系在按市场法则行事。而这些关系,需要新的法律调整和规范。
  • 深闺玉颜

    深闺玉颜

    她是当朝首辅丞相纪家遗弃在外的女儿。为挽救妹妹与纪家上下的性命,她代嫁入宫。她是当今皇上的第十一任皇后。帝都水深,各方势力倾轧,杀机四伏。她背负家族荣辱兴衰,无路可退,生死几度沉浮。当她为了他的天下帝业倾覆所有,才幡然醒悟,原来最大的报复,不是生死杀伐,而是爱。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三品废妻

    三品废妻

    睁开眼,她是备受欺凌的草包公主,他的妻妾个个踩在她头上作威作福!靠,这个混乱的年代,公主两个字这么廉价,无所谓,落难的凤凰也能成为吃人的母老虎!夫君权倾天下,对皇位虎视眈眈,对她更是置之不理,视作废物!没关系,她最善长引起别人的注目!不,仅仅是注目还不够,她要别人敬畏的目光!本来,只想报复社会,无奈她就像一颗启明星一样耀眼,吸引了众多不相干人等,狂蜂浪蝶找上门,个个身份非凡,相貌俊美,一坛子醋,把她那自负狂妄的夫君差点没酸死!相国府内风云变,智斗群妾,一步步爬到他身边的位置,他才惊恐的发现,这个废物公主,已经有了动摇他权力的资本!她装,装清纯,装孙子,背后,却笑的像只毒蝎子,致命逼人!她骗,谎言连篇,圆滑老练!她诱,致命的妩媚,巧笑倩兮,举手投足尽是勾人慑魄地魅力!一个黑帮女魔头闯入古代,玩转权臣,玩弄手段,且听凤吟!
  •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5)

    世界最具幻想性的童话故事(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飞碟追踪(走进科学)

    飞碟追踪(走进科学)

    茫茫宇宙,浩浩人海,真是无奇不有,怪事迭起,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和科技神奇奥妙无穷,神秘莫测,使我们对自己的生存环境捉摸不透。在各年间,武汉、甘肃、新疆等地出现各种形状的UFO飞碟。
  •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白金珍藏版)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白金珍藏版)

    在人与人的联系日益密切的今天,交流显得越来越重要。语言是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如果我们总是无法很好地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就很难得到别人的拥护。一个“孤家寡人”怎么能够成就一番事业?所以说,口才的好与坏,直接决定人生的成败。本书就是要告诉读者可以迅速提升口才技巧的方法,从而提高读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在今后的为人处世、工作创业中做到谈吐自如、游刃有余。让读者在拥有出众口才的同时,也拥有闪亮的人生!
  • 扬起风帆,向着希望远航

    扬起风帆,向着希望远航

    翻开本书,这里有古今中外各种励志故事,这些故事从努力进取、坚持学习、明确目标等多方面阐述了取得成功的途径。这些故事将像一位良师益友,告诉孩子们要成功势必要跨越很多障碍,只有重新认识自己、超越自己,才能走出身边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