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400000007

第7章 顾鼎臣的家世渊源与人生经历(4)

嘉靖十一年四川巡按御史宋沧,获白兔于梁山县以献,礼部请贺,上辞以菲薄不敢当,再请乃许,以献于太庙世庙,呈于两宫太后前。百官表贺,于是吏部尚书汪鋐、侍讲学士葵昂献诗,礼部尚书夏言、少詹事张瀚、翰林学士席春、祭酒林文俊、编修张家献颂,礼部侍郎湛若水献演雅,侍讲学士廖道南、侍读学士吴惠、王教、修撰姚涞献赋,修撰伦以训献歌,上皆优诏褒答。

十二年河南抚臣吴山得白鹿于灵宝县,上命献庙,呈两宫,受贺如前,汪等又献颂赋,而掌詹侍郎顾鼎臣则献乐章,辅臣李时、方献夫、翟銮各以白鹿呈瑞诗为献,上皆优答。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种闹剧不是顾鼎臣一人的悲哀,而世宗对道教愈演愈烈的偏执喜好,同样不是顾鼎臣一人所致,基于此我们没有必要独独对顾鼎臣进行道德批判。

其二,众多史料表明,世宗对顾鼎臣的眷顾,并非因《步虚词》或青词而起。沈德符认为:在上了《步虚词》后,顾鼎臣“由此得大拜”,这在后世几成定论。事实上,确多有不实之处。

世宗对顾鼎臣的优待,早在上《步虚词》之前。进《步虚词》为嘉靖十年十二月,但在此之前,世宗对顾鼎臣多有眷顾。

顾鼎臣的连连升迁在上《步虚词》之前就已经开始,同时,世宗明显对其有偏袒之心。而从刘世扬弹劾疏中“今日詹事,他日辅臣”之语,也可以看出顾鼎臣受知遇之深。

事实上,顾鼎臣受到世宗欣赏的原因更多的在于其大胆而直率的言论。在《皇明世说新语》中载有:

嘉靖初,讲官顾鼎臣,讲《孟子?咸丘蒙章》。至放勋殂落语,侍臣皆惊。顾徐云,尧是时已有百有二十岁矣。众心始安。

当时,宫中讲筵是忌讳提及死亡等不祥之语的,而顾鼎臣则无所顾忌,而世宗恰由于其特殊的背景,与深宫中生长的皇子截然不同,他对于翰林官员的迂腐和因循守旧感到十分不满,在嘉靖六年(1527),他曾对讲官因忌讳死亡而略过《论语?泰伯第八》篇表示过自己的这种不满:

今日讲《论语》,又越过了一篇,朕知以为曾子将死之事,故不讲。夫生死,人之常,何可忌之?如不可讲也,照前写来。若只忌其不佳,还当补讲。

基于此种识见,当他遇到敢于直言不讳的顾鼎臣时,方才觉得深得其心。翟銮曾这样描述顾鼎臣的讲筵:“公撰《中庸》首章讲义一篇进呈,其意以图治者,期于圣神功化之极,无以小康自阻,语意激励,上益嘉纳。”吴邦臣也曾这样描述其奏疏:“对扬明命之篇往往忠爱幅发诚叹,亹亹颂则规而无谀,谏则直而多讽。”因而《皇明三元考》论其“遇事敢言,极为世宗眷注”,可谓公允。

综上,顾鼎臣得世宗宠信,青词虽为其原因之一,却非其主要原因。不能以此来断定其善于媚上,《皇明词林人物考》评价其“性忻弛”、“人或以风之意,殊弗屑也”,性格豪放粗犷的人,往往并不擅长取悦别人,无论是年幼形成的性格,还是在朝廷中的表现,顾鼎臣似乎都不能称之为一个圆滑奸佞之辈,因此,一个不拘小节而又性情豪爽的顾鼎臣也许更符合历史真实。

(二)关于“柔媚”与“充位”

关于顾鼎臣柔媚的评价,最早见于《明实录》中,有:“上南幸,承天命之居守辅,皇太子监国,其信任如此,然其在政府充位而已。”后《明史稿》列传中,有“初,李时为首辅,夏言次之,鼎臣又次之。时卒,言当国专甚,鼎臣素柔媚,不能有为,充位而已”的说法,后王鸿绪《明史稿》、张廷玉《明史》遂沿用其说,至今人亦是如此评论。

除此之外的评价还有:《明实录》有“性乐易无町畦”之说;同僚翟銮说其“肃慎忠贞”;蒋德景说其为人“秉执谦退”、“藻浴静正,沉诣无形”,论著“宽厚惇大,慈祥恺恻”;吴邦臣说其“恻怛忠厚”、为文“旨必正直,意必温良”。

当是时,嘉靖皇帝因为以藩王的身份入继皇位,掌控权力的愿望更加迫切,在许多方面甚至不惜用强硬手段。万历年间正史纂修官顾天埈曾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世宗)厉以非次之赍,绳以不测之威,一言合意辄取下僚跻台衡,稍忤旋亦窜殛不少贷。”在这种情况下,顾鼎臣虽然以经筵得到世宗宠信,但却并非得到实权。

尽管世宗曾表示:“卿讲幄旧臣,久怀经济”,并赐顾鼎臣“经帷首选”之银印,然而,对顾鼎臣的经济主张,他却久久置若罔闻。上文曾提及,顾鼎臣在嘉靖六年(1527)回京时,就提出了改革江南积弊的意见,然而,直至嘉靖十六年(1537),他的提法才在一定范围内付诸实施,以至于他在上疏中不无愤愤地提出:“经一十余年未闻有令守一人遵奉举行,查出虚捏坍荒天地一亩,清出飞走欺隐税粮一石者。”有鉴于此,虽然顾鼎臣常上疏“多痛切人不敢言者”,却实际上得不到世宗真正的回应。

因为缺乏圆滑的处事方式,在与朝臣关系交往方面,顾鼎臣也并不很成功。在大同军变中顾鼎臣与张璁“欲发兵屠之”的意见相左,从而与其交恶,张璁曾屡次阻止世宗重用顾鼎臣的想法。同时,顾鼎臣因不愿附和夏言,而与骤贵而起的夏言关系也同样不佳,并非全如明史所说柔媚。另外,顾鼎臣还由于性格粗疏而“不好修乡曲名”,加之“律下太严”,所以在朝中不仅“少有所称者”,甚至“致有烦言”。这种情况,恐怕也是顾鼎臣的主张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

从最后一次回京至去世这十数年时间,顾鼎臣关心生民困穷,倡议朝廷遣使赈恤;致力于江南积弊的革除;甚至在病痛弥留之际,仍上疏关注国家经济。在他的积极推动下,王仪、欧阳铎的改革得以初见成效;昆山城得以成功修筑。在他监国的数月中,朝中“整饬纪纲”,以致“勋贵敛手”。正如《续吴先贤赞》中所说:“晚乃获遇,其所对扬仅仅若此,非有所畏不尽,则其术固疏。与独始终一节,不为浠臣高,自错无当于名实,犹贤矣乎。”对这样一个人,以“柔媚”、“充位”来抹杀其功绩,终似有所偏颇。

第三节 顾鼎臣在民间的形象

尽管正史中,顾鼎臣形象不佳。在学术界,他也处于默默无闻的境遇。但在民间,特别在他的故乡苏州,顾鼎臣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

目前所知,在苏州地区,流传有关顾鼎臣的评弹有《顾鼎臣》、《正德秘史》两种,两者都是苏州评弹的经典曲目,而尤以前者更为知名。《顾鼎臣》是一部传统曲目,先有光绪丙申(1896)上海文艺书店出版的石印本《绘图秘本弹词顾鼎臣一餐饭双玉玦》、石印本宣卷《玉玦》,后苏州评弹艺术家张鉴庭将之改为《顾鼎臣》,受到了广泛好评。除评弹之外,与《顾鼎臣》内容大体相同的还有越剧、婺剧的《合连杯》,沪剧、滩簧、常锡文戏《顾鼎臣》(又名《一餐饭》、《林子文》)等。

戏剧《顾鼎臣》讲述顾鼎臣为民除害的故事,在其中,顾鼎臣被塑造成一个忠厚长者,他居高位而又平易近人,对于自己有着一饭之恩的民女尽力解救,最终惩戒了陷害民女的坏人,为民除害。

《正德秘史》中,顾鼎臣则又是另一番面貌,他不仅对朝廷忠心耿耿,更机智勇敢,胆识过人,冒着生命危险成功保护皇家后裔。

另外,在苏州地区还有关于顾鼎臣的民间传说十余则,包括经典的《昆山城隍眼开眼闭》、《贺年羹》的传说等。这些故事大致分以下几类:

1.事实故事。此类故事大多根据顾氏纪传资料改编,与事实出入不大。如《皇帝批准造城墙》、《顾鼎臣减寿益亲故事》等,特别是《皇帝批准造城墙》,选取了顾鼎臣为昆山筑城的事迹,添加了种种民间性因素,体现了民间对筑城一事的感谢。

2.歇后语、地名、菜名传说。此类故事较多,是顾鼎臣故事的大类。包括《贺年羹的传说》、《昆山城隍眼开眼闭》等。将当地风俗习惯,著名景观附会在一个人物身上,是民间故事的一种常见形式,往往,被附会的这个人,通常具有较高的知名度,而这种故事的流传又加深了民众对该人物的记忆,如我们熟知的端午节的来历等。大量昆山地区甚至江南地区的习俗和歇后语附会在顾鼎臣身上,更加说明了顾鼎臣影响的广泛。

3.趣闻轶事。此类故事有《顾鼎臣幼年试对》、《顾鼎臣考中状元趣闻》等。往往是百姓根据自身的想象将一些传奇性的情节加诸与某人身上,加强此人某一方面的特征。顾鼎臣在此类故事中被增强的特征即为聪明机敏,同样表现了顾鼎臣在百姓中的良好形象。

纵观有关顾鼎臣的戏剧及故事中,顾鼎臣的形象大多是正面的,可以看出其在昆山百姓心中具有以下的性格:

1.平易近人。在戏剧和故事中的顾鼎臣大麻子形象与史载其“仪状瑰奇,风格峻伟”等形象迥然不同,然而,前者却具有戏剧化的效果,给人产生一种亲切感,使人乐于亲近。同时,较多故事也将顾鼎臣塑造成一个和蔼可亲的人,认继女,与农妇交谈,吃农家菜,在故事中,他与民间百姓有着较多的交集。这种描述体现了百姓对他的认可与接纳。

2.聪明机敏。故事中的顾鼎臣无不具有聪明的形象,民间还将其夸张为文曲星下凡,有数则关于文曲星的故事。事实上,顾鼎臣的学问文章,在史上并不出众,百姓赋予他这种性格,更多则是出于一种爱戴。

3.正直勇敢。这是故事中的顾鼎臣一项突出的性格,他关心百姓疾苦,勇于同恶势力做斗争,居高位却不作威作福,而是利用自己的能力为百姓做事。

4.尽忠尽孝。忠孝是传统道德中最为推崇的两项品格,在故事中,顾鼎臣为尽孝不惜损害自身的利益,对国家忠心耿耿,不惧权势。身居这两点,无疑是优秀道德的化身。

$小结

向来为才人辈出之地的苏州,“状元”甚至被戏谑为特产之一。但对现代人来说,那些久远年代的状元早已成为存在于图书馆、博物馆的辉煌,如同顾鼎臣般一直活在百姓口中的,已经是凤毛麟角。尽管在正史中,顾鼎臣被冠以平庸的标签,淹没在浩瀚的人海,但他仍然活跃在苏州大小评弹故事之中,这是苏州人对顾鼎臣最好的纪念。

不见爱父母而终孝,隐于朝中数十年而终起。正史中的忽视与民间的盛誉,顾鼎臣仍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从而能够得出一个真实公允的评价。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5)

    世界最具传世性的思想巨人(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拿破仑(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拿破仑(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为人生加速:福特自传

    为人生加速:福特自传

    与其他企业家不同,亨利·福特有着工程师和商人的双重身份,他既是全球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福特汽车公司的建立者,也是著名的汽车工程师。也正是基于此,他拥有与众不同的商业理念。
  • 康熙十讲

    康熙十讲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他名曰守成,实同开创。他勤于国事,好学不倦,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他所开创的“康乾盛世” 是中国古代的顶峰,是中国古代几千年发展的制高点;他励精图治,把清朝带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康熙曾是一个与天花夺命的幼童,一个拥有天下却要忍气吞声,日日如同行走于钢刀边缘的少年;他也曾是一个力排众议果断撤藩,却又在漫长的战争中险些丧失了勇气的青年;他还是一个收复了台湾,驱逐了沙俄势力,又平息蒙藏地区动乱,加强了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统一的中年人。同样是他,一生英明果断却在晚年陷入继承人的旋涡之中。
  •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大探险家的故事(古今中外英雄伟人故事系列)

    探险是人类对世界的许多重大发现的必由之路,是人类探索自然的一种天性。许多大探险家不仅对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他们的精神对后人,尤其是对青少年更具巨大的激励作用。
热门推荐
  • 道理:中国道路中国说

    道理:中国道路中国说

    必然的路,谓之道;当然的话,谓之理。走中国道路,说中国理念,有了“道理”。道理是伴随发展而来的。发展必有道理,大国发展有大道理。何谓中国发展大道理?一以贯之,半步风流。
  •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孔子执着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中华句典1

    中华句典1

    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除此之外,书中还提及了一些趣味故事。通过这些或引人发笑、或让人心酸的故事,可以使读者更为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名句。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仙临苍穹

    仙临苍穹

    仙临天下,穿破苍穹。主角洛叶莫名穿越,从此走上修仙一途,斩妖弑魔,踏上万古成仙之路。逆天之道,是否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幽冥之法,到底是正是邪?九大神体,竞相争锋,最后谁能笑到最后?所谓成仙,是南柯一梦,还是确有其事?
  • 绣出完美人生

    绣出完美人生

    梅洪良,虽然你安排策划了我的重生,但我的人生,永远不会像你谋划得那般“完美”。所谓完美人生,不过是个笑话罢了!余然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梦里她重生了,遇到了很多事,伴随而来还有重重的阴谋与背叛……在梦中,她好像是一个旁观者,可有可无,抑或是被牵制的木偶,手脚都被名为亲情的线牢牢地绑住,尔后在某人的指挥下,被动地挥舞着她的四肢,最后她忍不下去了,亲手割断了名为亲情的木偶线,离开了那个曾经充满温暖的家……
  • 桂林山水

    桂林山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桂林山水》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和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地处漓江西岸,以盛产桂花、桂树成林而得名。典型的喀斯特地形构成了别具一格的桂林山水,桂林山水是对桂林旅游资源的总称。桂林山水一向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享有“山水甲天下”的美誉。
  • 皇的女人:失踪的新婚宠妃

    皇的女人:失踪的新婚宠妃

    她是他眼睛失明时的一抹阳光,当他再度睁开眼,却错把‘替身’当成她。新婚夜一场大火,她的失踪是死是活?还是……,他深情将她囚禁,以爱为牢,他说:只要能留得住你,被你恨又如何!新婚夜她再度失踪,归来后她站在他面前,他却认不出她……三个坏男人的爱,是心灵和爱的强取豪夺,他们是君王,她是他们穷尽一生追逐的挚爱……两次新婚为妃,两度离奇失踪,经年后归来……他们为她血杀江山,她冷颜淡看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