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400000019

第19章 顾鼎臣与顾氏宗族(2)

事实上,即使是孝宗,也已经不是明太祖宗法意义上的大宗继承。在明朝,有两位皇帝并非嫡长子继承,一位为明成祖,其为太祖第四子,以“靖难”之名败惠帝而称帝;而孝宗也为宪宗第三子,其生母地位十分低下。

再分析顾鼎臣为什么要将与下文不一致的“小宗无子,则不为继后”的问题放在《立后法》中,显然,顾鼎臣想要说明的是,如果按照宗法制来说,孝宗所承已非大宗,根据礼制,世宗是不应该入继到孝宗名下的,那么“继嗣”问题就是不存在的,在帝王继承上,只应该有“继统”这一方式。这样是其为何强调“我朝亲藩初封,未有继别之子,而国绝则不为立后,盖古礼也”的用意所在。

而在《立后法》的第二部分,顾鼎臣关于入继的两点原则,更是强调了世宗入继大统的合法性,并进一步指出没得到兴献王的允许,世宗是不能私自称孝宗为“皇考”的。如果世宗为了继承大统,从而以孝宗为皇考的话,那么就意味着背上“贪利忘亲”的名声。

最后分析《祭法》,顾鼎臣同样支持了世宗的立场,世宗并没有与孝宗生活过,因此,是不能祭祀孝宗的,只能祭祀与之一起生活的祖先,即生父兴献王,因此世宗只有采取“追封入祀”等方式,提高生父地位,乃至确立兴献王的正统。而以杨廷和为首的朝臣,反对世宗“自祭其父”,也就是在不断强调世宗的支子地位。这对于已经嗣承帝位的世宗而言,这是不能忍受的。

可以看出,顾鼎臣的宗法思想,已经给予世宗有力的理论支持,但由于顾鼎臣的目的是以“春秋推见”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并无邀功取宠之意。因此,他并没有参与到“大礼议”的论争之中去,而是进一步将宗法观念落实到宗族建设之中,以推进其家族自身的发展。

第三节 顾鼎臣与宗族建设

上文已经证明,在顾鼎臣对于宗族及宗法制的反思中,虽然客观上产生了有利于世宗的结果,但实际上,其主观目的,却是着眼于其家族自身的发展。对于顾鼎臣来说,个人仕途的显赫,无非是保证其家族繁盛与绵延的手段,在他写给女婿的一封信中,曾极力劝说女婿仕进,并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区区宦情素薄,今又为言路,浮议不情,进取之心益消,沮无几矣。所望子婿联翩而起,以继书香,即当奉身而退,以乐余年耳。

即使因为年老而丧失了进取之心,也仍需要后继有人在朝中为官,才可身退而安享晚年,顾鼎臣的做法更显示出宗族概念对他的重要性。

与之相辅相成的是,由于顾鼎臣在朝中的崇荣不衰,其宗族观念也迅速在其家族中达成共识,并影响到顾氏家族之后的发展。不仅如此,顾鼎臣还通过一些散在的观点,对顾氏宗族的建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一、修谱

早在《宗法梗概》中,顾鼎臣就强调了族谱的重要性,认为“欲明小宗非谱图不可者”,而在《李氏族谱序》中,更是强调了这一观点:

(族谱)派别支分,咸肇于一本,有服者笃亲亲之恩,无服者不至如途人,长长而幼幼,尊尊而卑卑,序有典秩有礼,而李氏之后不日昌以大者无是理也。使天下之人皆长长而幼幼,尊尊而卑卑,序有典秩有礼,而天下不治,尤无是理也。于乎谱之为义大矣!

顾鼎臣对修谱的强调,无疑进一步促成了顾氏族谱的修纂,在现存雍里顾氏族谱的总目中,记录了顾氏各代修谱的情况:

五世孙 良始辑

八世孙 邦石 潜 续辑

十世孙 咸正 咸建 续辑

十二世孙 晋璠 锡畴 增修

十三世孙 升辅 续修

十五世孙 茂 增订

除了顾鼎臣祖父顾良偶然间保存的户贴之外,真正意义上开始修纂顾氏族谱,恰是从顾鼎臣的下代开始,而延续下来。

不仅如此,顾鼎臣修谱的观点,同样体现在顾氏族谱之中。在《吕氏族谱序》中,顾鼎臣表示:

及周衰秦乱世家沦没,而宗法已尽废矣。历汉而唐代,多有变易,族每播荡,谱牒散佚,源流无所征,间有存焉,匪冒则假,冒则诬于始,假则绝于终。甚而斩艾瓜瓞。秦越骨肉,尊祖合族之道无复知讲。夫谱之修,盖有系于一族,而匪专于一人之迹,将以传于久远,而匪徒须臾之谈玩而已。……故曰始无所冒,终无所假。要之其言也。

认为族谱的修纂应本着务实的原则,不专记某名人,更不能冒认、假托名人之后,此看法显然得到了首先开始修纂族谱的顾潜的认同,在《西岩府君谱图序》中,他说:

予窃怪夫世之为谱者,率多妄意附托于名贤之后,以为荣重,殆亦自诬而已矣,夫君子所以修于其身,刑于其家,孚于乡党,著于朝廷者,苟不失乎道德礼义之常,则亦足以自立而亢宗,奚以附托焉哉。且其实出于名贤之后而庸恶不肖,人将指而议曰:某之先何如人,而今乃如是!盖望之益厚则责之益备,而其可愧益甚也。况本非其后,冒昧自诬陷如郭崇韬者,其不重为人所鄙笑耶,故予所叙次,悉据耕乐府君手笔一帖以为可信而无疑也。

事实上,顾氏族谱确实也做到了不冒认、不假托,其不仅没有追溯到三国名相顾雍,甚至连元末明初时昆山名士顾阿瑛也没有攀附,而仅以顾良所记录的明初顾氏户贴开始,其务实之风可堪推重,进而证明了顾鼎臣对于顾氏族谱的影响之大。

二、修祠

如果修谱能让家族成员明次序,别亲疏,使家族成员不至于在数代之后形同路人,而修祠则更能通过祭祀共同的祖先来增强家族认同感,因此,在维系宗族关系方面同样必不可少。很可惜,在顾氏族谱中,有关修祠祭祀的内容并不多见,无法得知顾氏家族的祠堂状况,但可以肯定,顾氏家族存有祠堂,并且,此祠堂是由顾鼎臣修建完成的。

在顾鼎臣文集中,存有两封家书,透露了顾鼎臣修祠的情况:

父书与男履方,我因无锡郊游留栈,今晚才得开船,家中凡百草草,十分放心不下,汝可奋然励志以读书修行为首务,以治家防患为要机……祠堂完了,择日奉安神主设祭。

父字与男履方收看,我自在家起程,至十一月廿一日水路到东昌,遇郡守李同年留住,雇车直至廿八日方就陆路,至十二月初八日到京。……途中长梦见汝祖父祖母,此书到日,可做羹饭告知于某日到京,一路平安,祠堂曾完否?曾漆油否?神主曾请入否?

从时间上看,此两封信分别为嘉靖五年(1526)顾鼎臣回京途中及到京后所作,而根据内容,则可以推测,嘉靖初年,在顾鼎臣归乡省墓之时,就已经在积极筹备顾氏祠堂的建设,而回京之前,祠堂已经初步完工,只剩下较少的收尾工作。由于朝廷的催促,顾鼎臣不得不交由履方来进行后续工作,但他仍十分牵挂此事,甚至连漆油之类的问题,也要询问清楚。由此可见,顾鼎臣对于祠堂的重视程度,而祠堂的修建一般会由家族中德高望重的人来主持,这也表明了顾鼎臣在顾氏宗族建设中的领袖地位。

三、堪舆

作为传统文化之中备受重视的风水堪舆学,看似与家族建设并无太大关系,但事实上,由于认为风水与家族的兴旺关系重大,顾鼎臣对于风水的关注与经营同样可以纳入其家族建设范畴。同样在家书中,也保存有相当部分的史料:

南山石峰□□□,对我家穴地处,倘要卖,千万买了,便吃些亏,□能盖有故也。

知之文征兄弟诸孙皆知之五昆进士,未曾如此少。一者学中风水为杨华所坏,二者山上近为出精侵损之故。昨杨中堂乃云,山精往往假托盛族名目,故难禁耳。果然可查出处,治或送县中治之,大抵此山虽小,为一邑之镇,关系非轻,而为士夫者,禀受灵气,尤所留□□,岂可容小人射利以损害大计乎?贞□□宗坟墓在上,尤当用心管理,相见一道之□□。

闻之顾辅进福二人专偷卖山地与人做坟,将大松树都倒了,可恼之甚,汝可拿二人,着实痛治,逐一追问,要招出卖与何人、坟几个、得银多少,偷去松树几棵?何人动手?招出山精名字,都写记明白,具状告本县就将二狗奴送入监追痛惩改正,向山地苦为石工搜剥,斩断山脉。我自弘治十八年起,逐段逐分,用重价契买,归户完粮,不知费几许心思,几许价银,方得山灵安固,无非要拱护一邑秀气,令人杰地灵,绵绵永久,又知山精盗掘,巧石有二分,家人吴昌、葛奎专为谋主,图觅重利,顾辅进福二狗奴,全不炤管,汝速查访真确,禀知二伯父一并痛治。我前日已写与尹中尊了,近日再有书达他,此事用意处过回报,毋得视为泛泛。

此三封家书,都在强调风水的重要性,值得强调的是,顾鼎臣认为风水的作用在于“拱护一邑秀气,令人杰地灵,绵绵永久”,而山精盗挖山石树木的行为,则将导致学风的下降,进而造成“进士如此之少”的后果。

同时,在最后一封信中,顾鼎臣还表示自己从弘治十八年(1505)起,就开始为家族营造一个良好的进学环境,此举可谓用心良苦。

四、义田

义田,是一个家族内为了祭祀和周济而存在的公共财产,它直接针对的是一个家族的整体利益和协调。可以说,义田在整个家族建设之中,最具有现实的意义。但义田的建设,却对一个家族的经济实力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顾氏家族中,真正实施义田的是顾氏十二世孙顾锡畴,在族谱序中,有“瑞屏先生复仰体其封翁荀洲先生之志,捐田倡义祀”之说。对顾鼎臣来说,建设义田最大的问题则是经济问题,前文已经说过,顾鼎臣在充当经筵讲官时仍需要借衣上朝,另外,在其家书中,则随处可见其生活之困窘状况。在此种情况下,设置义田显然并非量力而行。

尽管如此,顾鼎臣仍在每年积米一百担,救助族中的贫困之人,在家庭情况好转之时,将积米数额增加到二百担。这些,都在家书中有所体现:

前书写回,要另积米每年一百担施人,此事果如何矣?陆续将施过事迹数目写来,我知不拘何人,但的系贫难的,方可与他,族中人一应该补助周给,事就在此内支用,至嘱至嘱。莫误莫误。

自今年已后,再另收租米五十担,连前一百五十担作济人施物之资。只除水旱白荒之年,家中阙食不施,但饭米有余,便须捐施,次序先宗族,次邻里,次坟邻,次不拘远近亲疏。但遇十分困苦的,便要随空周济,不可有分毫吝惜之意。借此少积阴德,为二孙男福禄之基,岂不可乎?只如前几年要还宋良器米一百五十也,只得无奈,今为此善事,有何不可?……此帖收好,子孙永远遵守毋忽。

除此之外,在加封或受赏之后,顾鼎臣仍会对族中子弟进行额外的周给:

我赖天地鬼神庇佑,今岁九月蒙朝廷厚恩,官升一品,至十一月,又荷诏,恩得关领一品诰命,得赠封四代。此皆祖宗余庆,非偶然也。闰月望日,已祭告改题神主,讫□。念族中子孙贫难者多,理宜周给。此帖□□□修贤侄,有原贤婿,可令人到乡间,报各人来。照后开数关与仍将关过数造花名,细数回报,勿误勿误。次要查考长幼名口,的确勿容人通同,我家狗奴虚捏冒领,至嘱至嘱。

五、祖训

除了族谱、修祠等有形的宗族建设努力,顾鼎臣留给族中子弟的还有许多无形却宝贵的精神宝藏,他将自己为人、为学、为官的经验和心得,以祖训的形式传于后人,在其中,最著名的是《多少箴》,今天再看这些祖训,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多少箴》

寄形乘化,未能出事之外,遣物之累,顾此身上承宗祧,下启胤祚,而日就衰迟。则于康济之方,宣节之要,所宜讲也。作多少箴,几多对少,而言少对多,而言多少各以反对,为偶者也。然多或可过,过则益。少不可过,过则损。观过,斯知所损益矣。书揭坐隅,朝夕览省,兼示子孙,俾永守为训焉尔!言意虽近浅,颇近于人事生日用,不敢自私,乃刻诸梓与四海兄弟共之。

少饮酒伤身乱性,多食粥养胃滋阴,多茹菜蔬善疏导,少食肉厚味生毒。

少开口驷不及舌,多闭目谷以养神,多梳头栉发去风,少细雨频浴伤气。

少群居招釁致尤,多独宿节色遣疾,多收书明理致用,少积榖赒乏备荒。

少取名好名损名,多忍辱忍辱不辱,多行善积有余庆,少干禄留遗后人。

$小结

由于世宗朝对宗法问题的关注,以及最终对民间修祠、祭祀等问题的宽容,宗法在明代中期再度兴盛起来。然而,世宗时关注宗法问题的朝臣们,大多是因为世宗的特殊身份,为了劝诫或迎合世宗,而从宗法中寻找自身的立足点。从这点上来说,他们并非真正对解决宗法问题感兴趣,他们中的多数也往往并没有将宗族建设付诸实施。

顾鼎臣与他们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宗法观并没有受政治变化的影响。从宗法制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入手,在思考宗法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观点。尽管事实上,其最终观点是支持世宗的,但顾鼎臣却没有将其作为政治进阶的手段,并始终不涉及“大礼议”的任何争论之中。对于当时论争的双方,也仅以春秋推演事实的方式,表明自己的看法。

对于传统士大夫来说,齐家是其人生理想的环节之一,也是个体修身外放到实际中的最初行为。尽管由于世家大族的衰落,齐家的概念在明朝已经发生了改变,但对顾鼎臣而言,齐家仍是其生命意义之一,是在混乱的朝政、病衰的身体下,支撑顾鼎臣的精神支柱之一。

根据《顾氏族谱》所载,顾氏子孙后续宗族建设的行为,很多都为顾鼎臣宗族思想的延续发展,这也反映出他对雍里顾氏宗族延绵数百年的影响。

同类推荐
  • 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一个人的环球航海

    “单人帆船环球航海中国第一人”翟墨自传,以生动翔实的第一手资料,独家披露其成长经历、追梦历程、环球故事和航海日志。他曾是一名被哮喘折磨的儿童,苦苦与疾病斗争寻找自信;他曾是影视圈中成功的广告制作人,与众多明星合作,制作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广告片;他曾是艺术圈内的知名画家,在法国、新西兰等地举办过个人画展。
  •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新裁:中国历史人物的典型经验

    读人总会有某个角度,总有“见仁见智”的情况,因为人的本质也是不断展开的过程,因而读人只有在过程之中才能够不断超越原有的层次,进而不断地深入。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我们要从开端上解读,在过程中领会,在历史中诠释,在未来中把握。读人要在历史的延续中读出人性、人的特征与人的本质。人在面向世界生成的同时,历史也按照人的本性特征不断展开,从历史中能够看到人的发展轨迹。在这个意义上,读史就是读人,在人的本质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因素的价值。
  •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书分为旧学宗师、人文大家、科学巨擘三个部分,试图从宏观的背景、独特的视角、生动的场面,反映他们精彩的人生,表现其鲜明的个性。如辜鸿铭的怪癖、吴宓的浪漫、刘文典的“名士”风度、黄侃的“狂狷”、章太炎的“疯”、胡适的优雅、鲁迅的启发、马寅初的激烈、马约翰的耐心、李叔同的多礼、熊十力的性情、冯友兰的拙扑、沈从文的天真、黎东方的生动、钱钟书的睥睨、雷海宗的磅礴、林语堂的幽默、郁达夫的无奈、华罗庚的谦逊、闻一多的尖锐、老舍的文采……
  •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镭之母:居里夫人(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镭之母:居里夫人(青少插图版)》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镭之母居里夫人,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 阎锡山传

    阎锡山传

    本书采用祖国传统史学的实录风格,努力以一种客观冷静的态度,让历史人物回到历史中去。阎锡山一生是如何走过来的?以及他对历史所发生怎样的影响?阎锡山是民国历史上一个极其复杂的人物,客观评述这样的历史人物,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热门推荐
  • 绝爱浮生最红颜

    绝爱浮生最红颜

    且看天生命硬、睥睨众生的她如何救人于水火,秦紫心是酷爱考古的医科学生,逍遥地辗转于江湖和庙堂之间。却换来一句"妖孽"。,江湖盛会上拼死救下武林势力。她成为薛国和江湖通缉的对象,带着不断变化的琉璃梳和更大的谜团,错入时空裂痕,和废柴皇帝踏上了啼笑皆非的寻宝路途
  • 怪盗格里芬

    怪盗格里芬

    日本讲谈社镇社之宝,名列日本纪伊国屋书店top50;亚马逊五星图书。纽约的神秘大盗格里芬接到了一桩盗取珍藏在大都市美术馆里的梵高自画像的生意。委托人告诉格里芬,美术馆里的那幅画是赝品。怀着“把所有的东西放到应该放的地方”这样的信条,格里芬所接手了这项铤而走险的任务。然而这竟然是美国中央情报局设下的一个圈套,目的是胁迫大盗格里芬参与命名为“不死鸟作战计划”的机密任务——夺取波克诺共和国军队最高指挥官恩里克·帕斯特拉米将军保管的藏着国家机密的玩偶……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都市巨灵神

    都市巨灵神

    你是赌神?很牛么?我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千术—超级记忆力,在我面前你就是个渣。你是象人族第一高手?力量强大到无人能比?我笑了,你居然和巨人比力量。你还会捡漏?用得着这么麻烦么?我就算是地上随便捡块石头,都能卖上十万八万的,咱靠的不是眼力,咱靠的是面子,我说它是价值连城的玉石,谁敢说不?失恋男陈大胜意外获得上古巨灵族的传承,成为地球上唯一一个巨灵族后裔,展开了华丽的逆袭。
  • 妖妃凤临九天

    妖妃凤临九天

    她是21世纪的雇佣兵,一朝穿越,成为异世废物大小姐东紫倾歌。帝都风云,雏凤初鸣,旧时废物,却是绝世天才。麻子横陈的脸掩盖着绝世容颜。惩贱熊,戏贱人,得神器,炼灵药,带着神兽抢美男,一路高歌!新婚夜,嘿咻时,满屋春色关不住,千百魔兽偷窥来。智谋双全,征服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总经理打理公司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

    总经理打理公司要懂的200条锦囊妙计

    本书深刻地剖析了总经理打理公司所需要具备的个人素养和管理金律,学会让公司精于竞争的提升之道,就会与成功更近。给总经理们提供了最具代表性、最具说服力、最具实战性的200条经验锦囊妙计。将成功的企业以及企业家的智慧与大家分享,掌握令公司在激烈竞争中生存下来的顽强能力。融深刻的哲理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于一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成功,总经理们可以在畅快淋漓地饱览公司发展经典实例的同时,让众多的总经理在打理公司的过程中走得更轻松、更踏实
  • 江山男人的狂想曲

    江山男人的狂想曲

    “给我一群美男,我能搅乱整座江山!”穿越异世,总不能平平凡凡地当一个王妃或者嫁个有钱人,女人就是要有搅动天下风起云涌的本事,且看她女扮男装狩猎异世美男……
  • 不焦虑的女人

    不焦虑的女人

    人生道路不平,其实是心不平。得失心、是非心、分别心、荣辱心……任何一种存有妄念的心,都会让我们焦虑,而所有的焦虑,其源头都是因为执著。最智慧的女人并不是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事业、婚姻、家庭上,而是应该时刻观照自己的心,斩断焦虑的源流,让身心处于喜悦和饱满之中,这种女性也是最幸福、最快乐的。世上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心更重要,安放好自己的心,让生命在平静祥和中焕发出光彩,这样的智慧女人,怎不令人爱?这本书,写给所有身处焦虑之中的女性。作者以清凉的文字,还你一颗清净的心。
  • 末世魔神游戏

    末世魔神游戏

    整个地球成为了一个游戏竞技场,想要在这残酷的末日生存下去,只有拿起手中的武器,不断的战斗,打怪升级,不断强化自己。唐天经过不懈的努力,最终推倒地球上百级最终BOOS,发现这只是打通了第一张地图而已。看唐天登顶残酷地球竞技场,带领种族争雄绝望种族争霸场,最终打穿地狱神魔游戏场……(新书《两界搬运工》已上传,求支持)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