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300000068

第68章 中外文化传播视野中的阿吒力教(2)

赞陀崛多及其弟子传播阿吒力教的成功,逐渐吸引南诏土著人士追随赞陀崛多学法,所阐发的瑜伽教开始为地方土著大姓信奉。写于大理国天开十九年(1223)的《龙关赵氏族谱》,有明天顺六年(1462)南京国子监监丞许廷端的序称:“蒙晟罗时,天竺僧人摩伽陀,阐瑜伽教,传大理阿左梨辈,而赵氏与焉。”龙关即龙尾关,即今大理市下关。赵氏先祖赵永牙是南诏时期著名的阿吒力僧,史称其“游行于渠酋之间”。此记载大略说明赞陀崛多传教初期,已有南诏本地的土著人信教而成为阿左梨。现存云南地方文献的记载,唐代以来的白蛮大姓已皈依阿吒力教。明杨森于明成化七年(1471)撰《故宝瓶长老墓志铭》载:

宝瓶讳德,字守仁,姓杨氏,世居喜睑。……开元初,法律运妙用,取佛舍利置于班山塔,即其始祖也。……传至大容、仲容,俱精妙术。当蒙氏孝桓王迁都喜睑,为世所重,尊大容为灌顶国师,赐金襕法衣。迨至生,能达赞陀屈多四业之阃奥,为世所重。

蒙氏孝桓即王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即位,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卒。异牟寻于公元784年由太和迁都史城(今大理喜洲),史称为迁都喜睑。白语称喜洲为“亨睑”,称大理为“德麓”,“亨睑”即是“喜睑”,为南诏“十睑”之一。墓志铭称杨氏大容能达赞陀屈多四业之阃奥,佛教的四业是指四种不同的业果报应,根据业的善与不善分,有黑黑业、白白业、黑白业和不黑不白业。明成化二十年(1484)杨政撰《故善士尹公墓志铭》:“公讳山,字允中,世居大理喜睑,九隆族之裔,代不乏贤。”

南诏大姓中除杨氏之外,著名的赵氏、董氏、李氏都是阿吒力世家,还有王、尹、洪、何、苏等大姓都有为阿吒力者,这些皈依阿吒力的都是南诏的白蛮大姓,也就是南诏政权赖以巩固的白族先民。白蛮大姓杨氏甚至自称属天竺婆罗门族,永乐十八年(1420)《大阿拶哩杨嵩墓志铭》宣称:“其先有杨珠、杨珠觉二师,本天竺国婆罗门之种族。观音定国之初,先建叶榆,请二师从西来,护国安邦,筑十方坛,提标祀典,祭以奠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民足食。”阿吒力教在南诏社会拥有白蛮大姓为信徒,可以说是佛教密宗南诏化、地方化的标志。同时说明阿吒力教已经在南诏社会扎根。进入大理国时期阿吒力教发展更甚,一些白蛮大姓的名号甚至称国师灌顶大阿左梨。

进入南诏的阿吒力僧人,元明时期仍然被认为来自婆罗门国。明代剑川陈文海撰《修白姐圣妃龙王合庙记》,称“西域神僧摩伽陀传示婆罗门密语”。元元统二年(1334),杨泰撰《故正直恭谦和尚墓碑铭并叙》,说南诏王称阁皮是“乾竺婆罗门僧”。立于明天顺三年(1459)的《超终奇特尹情墓碑志》末署“陋巷婆罗门秩禄述文”。

关于阿吒力教传入南诏的时间,明代云南碑铭还有早在唐贞观年间之说。明杨森正统三年(1438)撰《故宝瓶长老墓志铭》称:“稽《郡志》,唐贞观时,观音自西域建此土,国号大理,化人为善,摄授杨法律七人为阿吒力灌顶僧。”此处所谓《郡志》,指元代成书的《白古通记》。立于明景泰二年(1451)的《故考大阿拶哩段公墓志铭》载:

夫西竺有姓,名曰阿拶哩,是毗卢遮耶族,姓婆罗门,从梵天口中而生,教习秘密大道。唐贞观己丑年,观音大士自乾竺来,率领段道超、杨法律等二十五姓之僧伦,开化此方,流传密印,译咒翻经,上以阴翊王度,下以福佑人民。

明代大理《邓川大阿拶哩段公墓志》说:

唐贞观己丑年,观音大士自乾竺来,率领段道超、杨法律等二十五姓之僧伦,开化此方,流传密印。迨致南诏奇王之朝,大兴密教。

又云:唐贞观时,观音大士自西域来,摩顶蒙氏,以主斯土。摄受段陀超等七人,为阿咤力灌顶僧。

此碑主名为段生,故又称为《段生碑》,立碑者为邓川上邑的段观音海等,此邓川段氏是段道超的后裔。唐贞观己丑年为唐贞观三年(629),故阿吒力教大姓的杨氏、段氏,都宣称其祖上于唐贞观年间奉教。此外,杨森《故老人段公墓志铭》,明正统四年(1439)《赵定碑》,弘治八年(1495)《杨霖碑》,都说观音大士于唐贞观年间来南诏。唐太宗贞观元年至贞观二十三年,即公元627-649年。南诏奇王细奴逻是南诏开国君主,在位时间为公元649-674年。早在细奴逻称“奇王”之前(649),圣人“梵僧”就进入南诏地区,作为南诏国史的《巍山起因》,就记载了梵僧授记细奴逻的“圣人入国授记”故事。《南诏图传》文字卷,称“由是乃效灵于巍山之上,而乞食于奇王之家”,已记载梵僧至巍山点化细奴逻的故事。细奴逻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649)即位,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卒。由此,阿吒力梵僧于唐贞观年间来南诏之说不虚。《僰古通纪浅述·蒙氏世家谱》载细奴逻“施五事”,其一是“劝民每家供养佛像一堂,诵念佛经,手拈数珠,口念佛号”。其二是“劝民每岁正、五、九月持斋,禁杀牲口”。细奴逻在位时施政的这些举措,也反映其支持佛教传播的态度。

云南地方志乘关于阿吒力教的传播有各种记载,大致时代愈后而记载愈详。云南地方志乘载唐高宗永徽年间,阿吒力僧人点化蒙氏细奴逻已具有神异色彩。元代成书的《白古通记》:

观音显圣,南止蒙舍,北止施浪,东止鸡足,西止云龙,皆近沧洱。第一化:唐永徽间,有一老人,美髯,戴赤莲冠,身披袈裟,手持一钵,至蒙舍细农逻家乞食。时农逻与子逻成耕于巍山之下,其妻、其子妇将往饷田,见僧俨然乞食,遂食之。此一化也。再炊往馌,而僧坐不去,姑妇持馌,中道,前僧业已在彼,复向乞食。姑妇惊怪,又食之。此二化也。返而复炊,持馌且至巍山,则见僧坐磐石,前有一青牛,左有白马,朱其鬛,右有白象,各驯伏,上覆云气,云中有二童子,一执铁杖于左,一执方金镜于右。姑妇惊喜交作,以馌再供之。僧问何所愿,二女不知。僧曰:“奕业相承。”二女趋。农逻等至,则但见五色云中,一人持钵而坐,仿佛见二童子,唯余磐石上衣痕及象、马、牛之迹耳。此第三化也。

《白古通记》又为《白古通》,元代成书的古白文《白古通记》,和清代的《僰古通纪浅述》,都是代表佛教观点的著述。

撰写于中兴二年(898)的《南诏图传·文字卷》载观音第七化说:

保和二年乙巳岁,有西域和尚菩立陁诃来至我京都云:“吾西域莲花部尊阿嵯耶观音从蕃国中行化至汝大封民国,如今何在?”语讫,经于七日,终于上元莲宇。我大封民国始知阿嵯耶来至此也。

保和是南诏第十世王劝丰祐的年号,保和二年为公元826年。南诏自称“大封民国”,隆舜即位后自号“大封民”。南诏王隆舜改国号为“大封民国”,“大封民”即大梵天之异译。《南诏图传·文字卷》载观音七化的故事,梵僧分别在细奴逻、蒙逻盛、劝丰祐时代出现显化,则映射阿吒力教递代相传的历史进程。

《南诏图传·文字卷》还记载说:“大封民国圣教兴行,其来有上,或从胡梵而至,或于蕃汉而来,奕代相传,敬仰无异。”有学者认为“上”为白语“三”的汉字记音,此记载明确宣称圣教传入南诏,分别有天竺、土蕃、中原三条路径。这大致符合唐代以来佛教各派传入南诏大理国的历史实况,如唐代禅宗就是从中原传入南诏境内的。而阿吒力教传播进入南诏境内,应该是沿南方丝绸之路的天竺道和吐蕃道。文献所载大封民国所谓的圣教,包括其时流播境内的阿吒力教、汉传佛教。《南诏图传·文字卷》说无论阿吒力教还是汉传佛教,在南诏都是“奕代相传,敬仰无异”,在南诏社会受到统治者的欢迎。

20世纪50年代以后,在滇西大理、保山一带的汉晋时期砖室墓中,多出土高鼻深目的“胡人俑”,李东红认为这或许与“身毒之民”有关。早在秦汉时期,连接今四川、云南和中印半岛诸国的南方丝绸之路就已开通。这条又称之为西南丝绸之路的通道,由灵关道、五尺道、黔中古道、永昌道等四条古道组成,由于它以沿途的丝绸商贸著称,因此也被学界称为“南方丝绸之路”。这条连接蜀中与天竺的贸易通道,司马迁称之为蜀身毒道,汉武帝时期已有外交使节沿这条通道出使身毒国。司马迁《史记》卷一一六《西南夷列传》载:

元狩元年,博望侯张骞使大夏来,言居大夏时,见蜀布、邛竹杖,使问所从来,曰:“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或闻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国。骞因盛言大夏在汉西南,慕中国,患匈奴隔其道,诚通蜀,身毒国道便近,有利无害。

而汉代永昌郡已有印度僧人活动,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载永昌郡:“有闽濮、鸠獠、僄越、躶濮、身毒之民。”僄越、身毒之民就是缅甸、印度人。这些僧人沿“身毒国道”进入蜀地。汉晋时期的蜀身毒道,唐代已发展为安南通天竺道,或称西洱河天竺道,唐代史籍所称的西洱河天竺道,是大唐与五天竺险路之捷径。《新唐书》卷四十三载贾耽撰《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其中包括边州入四夷道入天竺的道路里程。

唐代在西南边疆崛起的南诏国,与大秦、小秦、骠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唐樊绰《蛮书》卷一○《南蛮疆界接连诸蕃夷国名》载:

大秦婆罗门,在永昌北,正东与弥诺国江西安西城楼接界,东去蛮阳苴咩城四十日程。蛮王善之,往来其国。小秦婆罗门,与骠国及弥臣国接界,在永昌北七十四日程,俗不食牛肉,预知身后事,出齿贝、白虫葛、越诺布。共大耳国往来,蛮夷善之,信通其国。

大秦婆罗门在恒河流域,小秦婆罗门在东印度,今阿萨姆邦一带,而南诏西部的永昌正与这些国家接壤。

唐樊绰《蛮书》卷一○《南蛮疆界接连诸蕃夷国名》载:骠国,在蛮永昌城南七十五日程,阁罗凤所通也。……俗尚廉耻,人性和善少言,重佛法。……有移信使到蛮界河赕,则以江猪、白毡及琉璃、罂为贸易。与波斯及婆罗门邻接。西去舍利城二十日程。

骠国即今缅甸,其时印度佛教已在骠国盛行。骠国与南诏相毗邻,说明骠国与南诏有经济文化联系。河赕即今大理洱海地区,为南诏国王都所在地。《新唐书》卷二二二上《南蛮传》载南诏疆域说:“东距爨,东南属交趾,西摩伽陀,西北与土蕃接,南女王,西南骠,北抵益州,东北际黔、巫。”南诏疆域包括今云南全境及与云南交界的西藏、四川、贵州、广西及东南亚部分地区。元张道宗《纪古滇说集》载唐玄宗开元年间,南诏平服五诏之后,得唐玄宗封为云南王,南诏由此进入极盛时期,与西南各国的交通亦趋繁荣:

自唐进封之后,永昌诸郡、缅、暹罗、大秦,此皆西通之国,交趾、八百、真腊、占城、挝国,此皆南通之国,倶以奇珍、金宝、盐锦、毡布、王车琚、巴具、岁进于王不缺,于是渐有昌也。

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七《神宗》注引宋如愚《剑南须知》引杨佐《云南买马记》,文中载大云南驿前有《里堠题碑》记载大理国“东至戎州,西至身毒国,东南至交趾,东北至成都,北至大雪山,南至海上,悉著其道里之详审”。《宋史》卷二○三《艺文志二》著录宋如愚《剑南须知》十卷,所引杨佐《云南买马记》末题为宋如愚东轩录。大理国保持了南诏时期疆域的格局,其西部与天竺的交通畅通无阻。

在唐宋时期西行求法僧侣的著述中,留下了有关西南丝绸之路的记载。唐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卷一○《迦摩缕波国》,唐道宣《释迦方志》卷下,宋志磐《佛祖统纪》卷三二、卷四二,可谓是求法僧侣西行见闻的实录。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八一,根据晋徐衷《南方记》、唐初魏王李泰编《括地志》等地理书的记载,对西南丝绸之路作了详细的描述。阿吒力教初传路线有天竺道和吐蕃道,天竺道即汉张骞所谓“身毒国道”的西南部分,是阿吒力教进入南诏的主要途径。而在云南地方志乘的记载中,则称赞陀崛多曾在吐蕃雪山圣峰寺。《僰古通纪浅述·云南国记》就说:“观音菩萨悯诸生命,在贞观三年己丑,自西天来,化为梵僧,道经吐蕃,至于僰国喜州城北村,主于张敬家。”《南诏图传·文字卷》也称西域莲花部尊阿嵯耶观音,是从蕃国中行化至南诏。阿吒力教僧人是“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最早的探索者。其实观音化梵僧取道吐蕃的传说,与佛教传入西藏的时代大致相合,这些来自印度的梵僧进入西藏传教,并进而进入南诏地区是完全可能的,因此梵僧道经吐蕃进而至于南诏喜州,可能是阿吒力教进入南诏的真实历史。直到后世,喜州所在的大理地区是阿吒力教最兴盛之地,这绝非偶然的事件。总之,阿吒力教僧人沿着天竺道和吐蕃道进入南诏传法,唐代的西南丝绸之路也是阿吒力教传播之路。与梵僧进入西藏形成藏传佛教不同的是,进入南诏的梵僧融摄南诏地域文化,最终形成区别于藏密、也区别于汉传佛教密宗的滇密,这就是南诏大理国时期兴盛一时的阿吒力教。阿吒力教发展鼎盛时期,最北可达镇雄,最东达贵州毕节,最南达玉溪地区。唐宋以后,阿吒力教逐渐回到大理和昆明两个中心点。明清以后随着汉族移民的逐渐增多,阿吒力教分布范围逐渐缩小,最后回到大理白族地区。

二、南诏大理国时期阿吒力教的特点

阿吒力教在南诏大理国时代,受到统治者的信仰和推崇,一度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宗教。一些阿吒力高僧被封为南诏国师,在南诏政权中享有很高的政治地位。南诏第十一主劝丰祐以赞陀崛多为国师,给予护国法师的特殊礼遇。此外,南诏第三主晟罗皮“以杨法律和尚为国师”,南诏第五主阁罗凤以“买磋罗贤者为国师”,南诏第九主劝龙晟以“张与真、李贤者为国师”,南诏第十二主世隆以“宗保师为国师”,南诏第十三主隆舜则以“赵波罗为国师”。《故恭默思道妙辩大师释智明墓志铭并序》甚至说阿吒力世家周庆之祖周善温为“蒙氏奇王细奴罗之师”,而周氏十二世祖周丰在世隆时任国师,“补与南天佛子、大阿左梨”的尊号。南诏王劝丰祐甚至将其妹越英公主,下嫁给阿吒力僧赞陀崛多,阿吒力高僧董伽罗尤获赐白妃妹为妻。史称阿吒力教“为蒙氏崇信”,南诏王室成为阿吒力密宗的信徒,劝丰祐还取僧号为昭成王。

阿吒力国师出入于南诏宫廷,其政治地位有助于阿吒力教在南诏的发展。在后世南诏大理国的传说中,南诏的立国就与阿吒力教密切相关。《南诏图传》、《张胜温画卷》、《僰古通纪浅述》、《白国因由》、《南诏野史》等云南地方文献,均突出渲染“观音幻化,南诏立国”之说。南诏社会流传的天竺梵僧点化细奴罗的神话,反映出南诏时期阿吒力教影响的历史真实。南诏中兴二年(899)《南诏图传》载第一阿嵯耶之化的《铁柱记》说:

又于兴宗王之时,先出一士,号曰各郡矣,着锦服,披虎皮,手把白旗,教以用兵。次出一士,号曰罗傍,着锦衣。此二士共佐兴宗王统治国政。其罗傍遇梵僧以乞书教,即封民之书也。

在《僰古通纪浅述》的记载中,称各郡矣为郭邵实,罗傍为波罗傍,二人分别以武功文德辅佐奇王细奴罗。而《南诏图传》所载的兴宗王即蒙世宗逻盛炎,又称蒙罗晟,公元674-712年在位。

同类推荐
  • 解读《权经》

    解读《权经》

    权力是封建时代人们争夺的核心,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只有深谙权力之道,才能成为权力场上的获胜者。作为权力场上的“佼佼者”,冯道对权力的认识和体悟当有“不凡之处”;作为权力场上“奇迹”的创造者,冯道的《权经》也必有“过人之见”。 《权经》分“求权”、“争权”、“用权”、“固权”、“分权”、“夺权”、“拒权”、“让权”等八卷。作为专门研究权力的学问,它是系统而全面的,囊括了权力的方方面面、各个要点,可以说是无一遗漏;作为中国古代唯一的“权力”专著,它的权威性和深刻性又是无人能比的,毕竟冯道不是在空谈,他用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不仅是权力的“理论大师”,更是权力的“行动大师”。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 古代玻璃器

    古代玻璃器

    中国发现最早的玻璃器始于春秋末、战国初。这个时期的玻璃器数量少,品种单一,仅有套色的蜻蜓眼式玻璃珠和嵌在剑格上的小块玻璃。《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玻璃器》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古代玻璃器的有关内容。具体有:中国古代玻璃器的分类、中国古代玻璃器史、中国古代著名玻璃器、玻璃器的保养等。
  • 大国智慧

    大国智慧

    千百年来,日本、美国、中国、印度、德国、俄罗斯、法国这七个思想大国,在历史兴衰和发展方面具有典型的意义。本书将阐述其思想的历史,探寻其智慧的精髓,总结其成功的经验。埃及卢克索神庙法老像的底座镌有一句话:“我看到昨天,我知道明天。”到过那里的人,没有不被这句话所震撼的。我们无法确定明天会发生什么,但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预测明天,自信地去表达、去实现我们的强国之梦。
  •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

    《成都方言》经过作者马骥数年的搜集整理,汇集了成都的传统方言及现代方言,添加新词甚多,科学造字量之大,在内容及词汇上超过以往任何四川方言类图书,可谓与时俱进。独树一帜。加上精心编排,通俗现代,查找特别方便,更有别于学术性书籍。另附有特色篇章,开篇愉快,贴近生活,可读性强,《成都方言》是一部难得的众口味图书,有助于热爱成都方言的人们参考借鉴。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珠联“碧”合

    珠联“碧”合

    许碧合一心想成为一个婚纱设计师,为此她参加了JR的比赛,想要获得成功。在感情上,她为了能找到自己的王子,一次次地失恋然后再站起来,她的身边始终有自己的青梅竹马何仲谦相伴。她在遇到初恋陆成铭之后觉得自己找到了王子,却发现对方选择了未来。在朋友的点拨之下她恍然发现,其实这么多年她一直寻找的王子就在自己身边,是自己的好朋友何仲谦。两个人一起努力参加比赛,最后因为意外何仲谦失去比赛资格,许碧合获胜,一个人远走他乡,最终学成归来……
  • 混沌逆天诀

    混沌逆天诀

    盘古开天地,混沌化五行,天地法则定,虚无道执行;极品小子张浩天的YY之旅。一道金光入体,开启他那逆天的修炼悟性,修行路上众女相伴,豪侠追随,神挡杀神,佛挡弑佛……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

    我讲个笑话,你可别哭啊

    本书是豆瓣“囧叔”首部文学随笔吐槽集,作者善于观察世情世态,常用嬉笑怒骂,幽默且犀利的文笔来描写身边所见到的人、所发生的事,趣味盎然的人情世态,或叙或议或抒情,生活气息浓厚。全书内容尝试从每一个凡人身上,发掘出不凡的故事……更意在告诉读者“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凡人、庸人,每个人都是一个庞大的故事的主角”。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历史之所以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就是因为它留给我们不胜枚举的闪光点,以惊人的相似重现在历史大舞台上。这些或大或小的闪光点就是历史中风格迥异的暗角与拐点,它们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暗角是历史发展中的量变,拐点则是质变。高屋建瓴地审视历史,你就会发现:量变的能量可能很小,但日积月累之后,质变就会发生。于是,历史中的拐点总是伴随着国家的巨变,或发展、或灭亡。古人的生存轨迹无不证明着这些道理,也用亲身经历的暗角与拐点警示着后人。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个王朝覆亡,一代代帝王兴起,历史的暗角与拐点,就是盛衰往复的过程中最夺目、最令人深思的历史瞬间。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情驻天涯

    情驻天涯

    “你就像它。”他摘下戒指仍在脚下,“只是个玩具,想扔就扔。”相恋多年,原来一切只是她的一向情愿!?“对不起,他只是不想你伤心!”机场外她心痛欲绝,“亲爱的,你一定要回来。我会一直等着你!”一封绝望的书信,一场无望的等待,这是一首悲伤恋歌……
  • 动物庄园·1984

    动物庄园·1984

    乔治·奥威尔编著的《动物庄园》被认为是20世纪反乌托邦政治讽喻寓言的代表作品之一。庄园的一群动物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革命”,将压榨它们的人类东家赶出庄园,建立起一个平等的动物社会。但是“革命”中动物领袖最终却篡夺了革命果实,成为比人类东家更加专制的统治者。《1984》是一部著名的政治寓言小说,也是一部幻想小说。作品刻画了人类在集权主义社会的生存状态,仿佛一个永不退色的警世标签,警醒世人提防这种预想中的黑暗成为现实。历经几十年,其生命力日益强大,被誉为20世纪影响深远的文学经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