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98300000067

第67章 中外文化传播视野中的阿吒力教(1)

中外文化传播视野中的阿吒力教

张泽洪

阿吒力教是流行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佛教密宗,并与南诏大理国各族群有着密切联系。阿吒力教作为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佛教教派,曾一度在南诏大理国流行并占据统治地位。阿吒力教在南诏大理国的传播,经历了地方化、民族化的历史进程,从多方面影响到南诏大理国的宗教文化,值得我们从中外文化传播视野的角度予以探讨。

一、唐宋元明时期阿吒力教的传播

阿吒力一词是梵语Acraya的音译。在云南的地方文献和碑刻中,也常译为“阿阇梨”、“阿阇黎”、“阿左梨”、“阿佐梨”、“阿佐黎”、“阿叱力”、“啊吒力”、“啊哩”、“阿叱唎”,略译作“阇梨”、“佐梨”、“叱力”、“吒力”,意译作“轨范僧”、“轨度僧”。意为“轨范师”、“导师”、“正行”。“轨范师”的说法,是沿袭中原地区的话语。宋叶庭珪《海录碎事》卷十三下《梵语》门释“阿阇梨”说:“阿阇梨,华言轨范师,又云悦众。”在汉文文献中,阿阇黎有阿阇梨、阇梨、阇黎、阿祇利、阿折里耶、阿左黎、阿左梨、阿左利、阿佐梨、阿哩、阿吒力、阿叱力、阿叱唎等不同译写方法。所谓“轨范师”,即以规则仪范依法教授弟子之意。在佛教的话语系统中,阿吒力本是对密教上师的尊称,南诏大理国则用以泛指密教僧侣。云南白族所称的“阿吒力轰”,直译为汉语就是阿吒力教。

天竺佛教密宗在唐代初期传入南诏,堪称中外佛教交流史上的重要事件,但南诏时期并无“阿吒力”之称。源于天竺的瑜伽密宗阿吒力教,在大理国时期的佛经写本中称为“阿左梨”。大理国写本佛经有“国师灌顶大阿左梨赵泰升”、“国师阿左梨王德彰”、“灌顶阿左梨释智生”、“大阿左梨周梵彰述”等题记。在明代云南地方文献中,始将宋代流行的“阿左梨”一词,译写成“阿吒力”、“阿拶哩”、“阿叱力”、“阿叱唎”等,现学界则多使用“阿吒力”一词。

文献所见南诏时期阿吒力教的传播者,是来自印度的高僧赞陀崛多,梵文名为Candragupta,又名室利达多(Sridatta)。清圆鼎《滇释记》卷一就说:“赞陀崛多尊者,又云室利达多,西域人,自摩迦陀国来,又号摩迦陀。游化诸国,至鹤庆,乃结庵峰顶山。……又于腾越州住锡宝峰山、长洞山二处,阐瑜伽法,传阿吒力教。”云南地方史乘记载唐代佛教在南诏地区的传播,屡屡言及赞陀崛多的传教活动。南诏劝丰祐保和十六年(841),赞陀崛多自摩揭陀(Magadha)到达南诏境内,在永昌、鹤庆、剑川、宜良等地修行传教。明李元阳万历《云南通志》卷十三永昌军民府“仙释”说:

摩伽陀,天竺人。蒙氏时,卓锡于腾冲长洞山,阐瑜伽教,演秘密法,祈祷必应。至今云南土僧名阿叱力者,皆服其教。

所述摩伽陀即赞陀崛多,因其来自摩伽陀国(Magadha,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南诏遂以国名称呼其人。而且云南史志所载摩伽陀不止一人,这些号称摩伽陀国的僧人多传播阿吒力教法。云南史志所谓西域多指称天竺,李家瑞就指出云南史乘所称“西域”、“西天”,其实都是指天竺。

传播阿吒力教的室利达多,又被称为纳西东巴教的创始人。据《僰古通纪浅述》载南诏第十一主劝丰祐:

唐穆宗长庆四年甲辰四月初二即位,改元保和。以赵文奇为国老,迎西方摩伽陀国僧赞陀崛多为国师。赞陀崛多为瑜珈教主,其师(室)利达多先入僰国,主不识其智,恒慢易之,至是闻国师路经吐蕃,将至。主令利达多负鼓随众而行。行至蒲陀崆,崛多见其〔师〕利达多,遽下车。其师止之曰:“吾道不行,世莫我知,切勿泄言。”二人正相问安,溪声如雷。达多以一符掷水上,响遂止。即今石牛卧处之下,水静无声者此也。利达多自此相别,路指喇嘛而去,其教传于喇嘛尤异。

文中赞陀崛多之师“利达多”,即“室利达多”,被阿吒力教尊为创始人。室利达多在南诏的活动踪迹,著名的中甸白地村白水台摩岩诗,落款为“嘉靖甲寅长江主人题释哩达多禅定处”。“长江主人”指丽江土知府木高,此摩岩诗题写于明嘉靖甲寅年(1554)。此诗最早由人类学家陶云逵于1935年发现,诗称“五百年前一行僧,曾居佛地守弘能。”和泰华曾经考证摩崖所称“五百年前一行僧”,是指来南诏传教的摩揭陀(Magadha)国僧人室利达多,并非指纳西族东巴教的祖师丁巴什罗,并且认为此室利达多就是赞陀崛多。

阿吒力教的创始人赞陀崛多,确乎在纳西族地区留下传教踪迹。清乾隆《丽江府志略》卷上《山川略》“神僧迹异”条记载说:“在剌是里西南山麓。传曰:昔水涝不通,西僧麽迦陀,趺坐石笋丛中,以杖穿穴,泄其水,留有足印,今建指云寺于其上。”指云寺位于拉市海西南山麓,始建于清雍正五年(1727),为丽江五大藏传佛教寺庙。清乾隆八年(1743)纂修的《丽江府志略》,称西僧麽迦陀为“神僧”,即指南诏蒙氏劝丰祐时来自西域摩迦国的赞陀崛多。邓廷良致力于研究西南丝绸之路文化,也指出有人怀疑在圣地白水台修行的东巴先师哩达多,即初唐时入南诏传法的印度密宗大师赞陀崛多。因“赞陀崛多”往往又被译为“室利达多”,有人认为可能与“哩达多”为同一人之异译。《僰古通纪浅述》说(室)利达多为赞陀崛多之师,与其他云南地方志乘的记载略有不同。

赞陀崛多来南诏传教的时代,史籍多载为蒙氏保和十六年。明李元阳万历《云南通志》卷一三鹤庆军民府“仙释”载:

赞陀崛多,神僧,蒙氏保和十六年,自西域摩伽陀国来,为蒙氏崇信。于郡东峰顶山,结茅入定,慧通而神。晋天启二年,悯郡地大半为湖,即下山以锡杖穿象眠山麓石穴十余孔泄之,湖水遂消,民始获耕种之利,后莫知所终。李元阳万历《云南通志》的这段记载,是引自元代成书的白文秘籍《白古通记》,又称《白古通玄峰年运志》。

保和为南诏劝丰祐年号,蒙氏保和十六年即公元839年。天启(840-859)为南诏劝丰祐的年号,天启二年为841年,由此可知赞陀崛多活动于南诏中后期。

关于赞陀崛多在南诏的传教活动,云南地方志还有相关记载,可知剑川、宜良亦是其活动地区。明李贤《明一统志》卷八七剑川州“寺观玄化寺”注称:“在府城西南,昔蒙氏因梵僧赞陀崛多卓锡通水,遂建此寺。元世祖南征时,赐僧以袈裟、火珠、珊瑚。”清康熙《剑川州志》卷一八《方外》载:“赞陀崛多尊者,唐蒙氏时,自西域摩伽国,来经剑川,遗教民间,悟禅定妙教,曾结庵养道于蒙统东山。”

明李元阳万历《云南通志》卷一三载:“习仪僧会司法明寺,在宜良县城东隅,唐僧摩伽陀建。”

清乾隆《云南通志》卷一五《祠祀附寺观》“宜良县法明寺”注称:“在城北门内,唐僧摩伽陀建。”

清乾隆《宜良县志》载:“法明寺,唐僧摩伽陀建。胡敬德重修,明天启二年重修。”[清]李淳纂修:乾隆《宜良县志》,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刊本。明天启二年(1622)重修的宜良法明寺,相传该寺大殿为南诏时期赞陀崛多所修。位于宜良县县城内的法明寺,相传始建于汉而重修于唐,有“滇境无双寺,宜城第一山”之称。明代宜良县法明寺设立习仪僧会司,明代在县级设立僧会司的僧官机构,习仪僧会司的地位足见该寺历史悠久。

赞陀崛多将天竺密教传入南诏,与南诏各族群的地方信仰相结合,从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阿吒力教。云南白族的“摩伽陀开辟鹤庆”的传说,讲赞陀崛多在石宝山顶洞中十年面壁,历尽艰辛,开辟出鹤庆坝的故事。赞陀崛多开辟出富饶的鹤庆,让人民得以安居乐业,折射反映民间对赞陀崛多传教的历史记忆。“摩伽陀开辟鹤庆”的神话故事,以象征的叙述表达白族阿吒力教的信仰叶舒宪概括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Frazer)《金枝》关于神话发生学的经典论述:“神话是文化的有机成分,它以象征的叙述故事的形式表达着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赞陀崛多传教所到之处广修庙宇,鹤庆玄化寺就兴建于南诏劝丰祐时期。清胡蔚《增订南诏野史》卷上载劝丰祐天启年间(840-859):

西僧赞陀啒哆建鹤庆元化寺。先是,鹤庆地水淹,僧杖刺东隅泄之。水中得樟木段,刻为佛,咒之忽灵,远近名曰活佛。……佑女至崇圣寺进香,回至城西,为一乘白马人摄去,寻之不得。佑告于西僧赞陀啒哆,哆曰:“此山神也。”乃设灯照之,果在苍山下。哆怒,欲行法,移山于河。山神惧,献宝珠供佛,佑乃已。

清倪蜕《滇云历年传》卷四亦说:“僧赞陀建元化寺于鹤庆。王嵯巅建大理崇圣寺。”鹤庆玄化寺是鹤庆境内最早建造的佛寺,也是南诏劝丰祐时期三大建筑之一。玄化寺修建于公元825年,清代因避清康熙帝的名讳,故清代地方文献称为“元化寺”。明代玄化寺设立鹤庆军民府僧纲司,作为明代府级僧官机构所在的寺庙,玄化寺出过不少大德高僧。白族神话《掷珠记》记载,鹤庆坝子开辟之后,南诏国师赞陀崛多修建了玄化寺,其得水中樟木刻佛为咒的灵异,《僰古通纪浅述·蒙氏世家谱》有详细记载:“国师往石宝山修道,见谋统地方为水所占,乃以锡杖决其东南隅。水泄涸,得一香樟木,刻为释迦佛像,以安息香、白檀、龙脑、牛黄、麝香、六味布漆之,书光聚咒一万八千遍,呼像曰:‘佛’,佛应之曰:‘嗯’。师恐佛像能言,人以为怪,再呼佛曰:‘吐舌’。师书哑字于佛像舌。自是佛像不言。”谋统即鹤庆古称。

腾冲宝峰寺位于腾冲县城西5公里的宝峰山上,因雄奇美丽的宝峰山而得名。宝峰寺山门石坊上书有“宝峰仙境”四个大字。清释圆鼎《滇释记》卷一记载赞陀崛多游化南诏各地,曾住腾越州宝峰山、长洞山,阐说瑜伽法,传播阿叱力教。明代徐霞客游历云南各地宗教圣迹,曾亲自踏查宝峰山赞陀崛多修道之处。徐宏祖《徐霞客游记》卷十下西南游日记十八云南记游腾越州尖山宝峰寺说:“寺颇寥落,有尼居之,此昔之摩伽陀修道处。他处皆释盛于道,而此独反之。”民间传说南诏赞普钟十六年(767),印度高僧摩伽陀在宝峰山初建草庵,后来逐渐兴建宝峰寺殿宇。作为一代名僧赞陀崛多的修道处,必然是后来信众崇拜的宗教圣地,宝峰寺的兴建和赞陀崛多修道的传说,符合阿吒力教传播兴起的历史实况。

对传播阿吒力教的神僧赞陀崛多,大理国时期还有画工专门描绘其形象,这在文字记载之外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图像资料。《宋时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画梵像》第56号画像,绘一位着圆领华丽僧服的盘坐梵僧,上方文字标明是“赞陀多和尚”。图像所见的赞陀崛多是面目和蔼的长者,深目、高鼻、络腮胡须形象,穿通肩宽黄色袖衣,法衣有花纹。梵僧正身盘坐右手结印举与肩齐,左手执一巾陈胸前。此《张胜温画卷》第56号的梵僧图像,赞陀崛多的形象究竟是根据前代的记载,还是画工根据民间传说而创作,今天我们已不得而知。《宋时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画梵像》中,以图像的形式描绘了南诏时期的八大高僧,即和尚张惟忠、贤者买□嵯、纯陀大师、法光和尚、摩诃罗嵯、赞陀崛多和尚、沙门、梵僧观世音。其中赞陀崛多、梵僧观世音为阿吒力教高僧,其余则为汉传佛教禅宗的祖师。

赞陀崛多致力于在南诏各地传教,先后在鹤庆、蒙化、大理开建五密坛场,在南诏大力弘扬佛教密宗的瑜伽法。清释圆鼎《僰古通纪浅述·蒙氏世家谱》说南诏劝丰祐赞陀崛多为国师,“凡诸祈祷镇禳皆有神效”。赞陀崛多的弟子亦有役使鬼神、召制风雨的法术,受到南诏政权的崇信。明李元阳万历《云南通志》卷一三大理府《仙释》说阿吒力僧:

杨法律、董奖疋、蒙阁陂、李畔富、段道超,五人并能役使鬼神,召制风雨,降龙制水,救灾禳疫,与张子辰、罗逻倚,皆西天竺人,先后为南诏蒙氏礼致,教其国人,号曰七师。

明诸葛元声《滇史》卷五说南诏第五世王阁罗凤“好奇诡,于是招致西蕃技术,如张子辰、罗逻倚、杨法律、董奖疋、蒙阁陂、李畤富、段道超,皆西天竺人,先后礼致,教其国人,号曰‘七师’。”“南诏七师”主要活动于阁罗凤时期,而南诏地方志乘称他们是追随赞陀崛多的弟子。明刘文征天启《滇志》卷十七也说:“杨法律、董奖疋、蒙阁陂、李畔富、段道超,皆西天竺人。”此七人由天竺至南诏传播阿吒力教,先后成为南诏政权的七位灌顶国师,说明天竺僧人进入南诏传播阿吒力教,在当时并不是个别僧人的行为,而是有一批僧人致力于在南诏地区传教。又据《僰古通纪浅述·蒙氏世家谱》载晟罗皮“以杨法律和尚为国师”。阿吒力僧的职能之一是驱鬼去邪,禳灾降福,一些阿吒力僧获得国师称号,显示其宗教职能受到南诏王室的礼敬。南诏景庄皇帝在唐宣宗大中十三年(859)即位,以阿吒力僧宗保师为国师。《僰古通纪浅述·蒙氏世家谱》载宗保师之神异说:“宗保师乃鄯郸宗江人,渔者妇夫在舟,常见一黑龙累窝于崖,及往视之,有一婴孩啼。夫妇抱回乳养长成,令学阿叱力密教,法名通达,祈祷有验,拿龙役虎,鞭山助阵,无所不通。王闻,召为国师,所向皆胜。”阿吒力僧以其密教法术的神异,甚至被招致进入南诏军队,在战场上施展法术以图制胜。

晟罗皮之子皮罗阁开元十六年(728)继位,于开元二十五年(737)统一六诏,翌年皮罗阁建立雄踞西南的南诏国。唐玄宗也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皮罗阁在位时又以段道昭(段道超)、张子和(即张子辰)为国师。大致南诏七师活动的时代,是在晟罗皮(712-728在位),皮罗阁(728-748在位),阁罗凤(748-778在位)时期。而此时中原正值唐玄宗先天元年(712)至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78)。

这些来自西天竺的僧人,在南诏传播阿吒力教的同时,大兴治病救人、兴修水利之事,因此也在民间赢得信众。据南诏地方志乘的记载,阿吒力僧杨法律就曾建大理荡山寺。《僰古通纪浅述·蒙氏世家谱》说:“杨法律以神通天神,请帝释库舍利,造塔于荡山之班,建荡山寺。”大理荡山寺又名感通寺,相传汉摩腾竺法兰由西天竺入中国时建。明代史籍关于大理荡山寺的规模,已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和介绍。明谢肇淛《滇略》卷二《胜略》载:

大理之南有荡山寺,一名感通,汉摩腾、竺法兰由西天竺入中国时建也。唐南诏重新之。其地山峦回合,林樾葱蒨,佛堂之外,僧院三十有六,四壁绘人天诸相,皆极工丽。

明李贤《明一统志》卷八六《云南布政司》载:

感通寺在点苍山四峰之半,旧名荡山,又名上山。中有三十六院,其南三峰之下,有金相、法真二寺,一峰之下有法图寺。

可知杨法律兴建的大理荡山寺,在明代已成为点苍山甚为宏丽的寺院。

同类推荐
  •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商鉴:中国各地商人的性格与特征

    中国商人阶层一开始就表现出它的地域色彩,形成不同的流派,崛起了十大商帮。各商帮的经营项目、活动范围、经营风格、观念并不完全一样。就是到了现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到来的时代,各地商人经商还是呈现出不同特点。因此,要想与各地商人做生意,并在商业活动中步步为“嬴”,先声夺人,就有必要了解不同地域商人的性格特点,抓住关键,区别对待。本书撷取了十七个具有代表性的商人群体,从各地商人的性格特点,以及经商手段入手,生动而全面地提示了商业游戏中的隐形规则。
  •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和饮食生活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特定地区文化类型之一,展现着别具一格的地方味道和风情。
  • 民间演艺

    民间演艺

    我们就是要通过彰显我国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保持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与特征,维护中华文化的本土化和多样化,这是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事情。而对于每一个读者尤其是青少年读者来说,可以通过本书充分认识中华民族的辉煌文化,学习民族先人的聪明才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热爱祖国,热爱民族文化,并能够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新时代的文化创新和艺术创新。
  •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热门推荐
  •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董其昌的书法艺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董其昌的书法艺术》介绍了董其昌的生平事迹、书法艺术特色、书法作品赏析等内容。
  •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

    《你不可不知的100个养生妙招》分别从饮食养生、运动养生、以静养生、心理养生、日常起居养生、四季养生、保健养生各方面给大家深入地介绍了一些养生的原理、方法和建议。希望广大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书而更加关爱自己、热爱生活、珍惜健康和生命,增强生活中的养生意识,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治病于未发。
  • 下一站拉萨

    下一站拉萨

    本书是一个80后背包客探访以拉萨为中心的环游西藏的旅行笔记。从昆仑山口到可可西里,从格尔木到拉萨,从拉萨到日喀则,从日喀则到墨脱……作者以富有诗意的笔触,配以旅行中的感触、心得以及旅行花絮等,从各个角度记录了一行人的见闻游记、幽默轶事,为读者倾情讲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西藏风情文化。通过这次的旅行,作者对生命和生活有了更深的体悟,思想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升华,找回了真实的自己。读后将带给你身临其境的感受,有了旅行的冲动。现在,就启程,向着梦想之地出发!
  • 官夫贼妻

    官夫贼妻

    阴差阳错间,她,她将要嫁与他为妻……为了能退婚,她扮成男子接近他,守卫一方的父母官,一探虚实。却不想成了他的拍档,联手共破惊天大案。一个是官,夜晚却化作大盗劫富济贫。势要抓住这个扰乱治安的大盗。他,一个为贼,白日里是深闺中的贤淑小姐,最终是殊途陌路,还是有情人终成眷属?--情节虚构,为了辖区的安定,请勿模仿
  • 每天读点金融史3

    每天读点金融史3

    《每天读点金融史3:影响世界经济的金融事件》为系列丛书的第三册,主要讲述影响世界经济的金融事件。《每天读点金融史》系列丛书以金融史为主线,把一百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和金融格局演变的巨幅画卷为你徐徐拉开,是你理解世界经济的格局演变与未来走向的理想读物。“金融只是一种手段,关键看使用者的目的。”这句关于金融的著名论断写在这里与读者诸君分享。
  • 重生庶女嫡妻

    重生庶女嫡妻

    女人最悲哀的是:将自己的男人调教成英雄,可到最后相伴的美人却不是自己!她用了十年的时间,将自己的男人调教成英雄。在他权势滔天之时,他却设下了圈套,亲手将她送上了别的男子的床榻之上。眼睁睁看着她被另一个男子凌辱,最后,一纸休书,他要将她送给那个男人为妾!不甘屈辱,她自尽在众人面前!裹挟着浓浓的仇恨,她在十年前醒来,那时的她人比花娇,那时的他还是汉人驱逐,胡人嫌弃的乞丐!她说,既然我能让你权倾天下,那么,这一次,我也能将你踩在脚底,深深陷入泥里!当那个让她受尽屈辱的男子再一次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亦冷笑一声。“王九郎,即便你高贵不低皇子又如何?上一世我受的屈辱,这一辈子我会一一讨还!”众人嗤笑,“你不过是旁支庶女,出身卑微,怎能大言不惭?”海棠树下的王九郎如芝兰玉树一般,又似天上谪仙,不容人高攀。将手中的柳枝递给她,他无奈却宠溺的一笑,“卿卿,你为何总是用仇恨的目光看着我?”“留下吧,卿卿,陪在我身边,作为我永远的美人。”
  • 心理医生对你说全集

    心理医生对你说全集

    本书针对大众日常容易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提供具体的自我诊断测试、行为分析以及自我矫正(疗法)指南等。涵盖了心理障碍的主要症状,包括忧郁症、强迫症、人格障碍等以及目前比较流行的一些普遍心理问题。每种类型的心理异常,都设计了一个针对此心理异常的总体测验或者分类测验,以便读者进一步鉴别心理异常的情况和类别。每个心理异常包括自我诊断测验、测验结果的解释与建议、矫正心理异常的建议措施、预防该类心理异常的建议等。通过书中的诊断性自测,你可以了解自己的心理趋向,以便及早地发现不健康的心理信号。
  • 随身空间:重生小夫妻

    随身空间:重生小夫妻

    这辈子,她成了乡下小农女,他却是世家贵公子,上辈子,相隔千里之遥。她和他皆是孤儿,艰难修成正果,不想一朝穿越。幸得老天爷庇护,随身农场妙用多多。属于俩人的农场,塑造完美农家生活
  • 梦萦相思桥

    梦萦相思桥

    一段跨越千年的神秘之旅,一场令人匪夷所思的爱情,一章章永远出乎你意料的结局。从巍山到大理,从扬州到汴京,再从西夏到昆仑山脉;从南诏的迷踪之林到大理城的相思桥,从扬州的天音阁到汴京的小兰轩,有一种相遇叫前世注定。从上古时代的落霞谷,到花花世界的汴京城,被遗忘和忽略的历史重新揭开了帷幕;从苗疆的蛊王到回鹘的钟山镜,那是宗族承袭了千年的宝物。她只是一个喜欢唱歌的女子,因为一个魔咒,被搅进了一场错乱的故事。
  • 流光石转

    流光石转

    “吱呀”一声,门扉开启迎面扑来的是潮湿、腐朽的空气还有黑寂的空间。黑暗阻碍人的视线,即使站在门口也看不清。她在黑暗中摸索,似乎有什么绿光在不远处,她伸手摸去,“啊!”被利器划伤的尖锐痛感传来。“好痛!”绿光变得强烈起来,她定睛一看,绿光中央刻着“楚夕”两个字。她再次伸手,柔和的绿光像是抚平受伤的手,尖锐的痛减轻了,但这时玉石却发出灼热的温度。而玉石上的血诡异的燃烧了起来。接着她看见玉在无限地扩大,以雷霆万钧之势把她吸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