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2000000002

第2章 A1

蒋贵有一手绝活:他的耳朵能动。

他的耳朵就跟狗耳朵一样。

不管在院坝里还是山道上,只要发现小孩,他都大声招呼:注意了注意了!两只手凫水一样往自己怀里刨。于是我们围到他身边。他蹲下去,蹲到我们足够看清他耳朵的高度,他就开始表演。那耳朵背后的青色血管,扯来扯去,像蠕动的菜青虫,耳壳也随之一紧一收,有时还左右转动,逗得我们把肚子笑痛。大人不高兴我们这么笑,说男笑为痴,女笑为寡;又指着那些正在换牙的孩子说,看嘛,他们的牙齿就是被笑掉的!

这样的威胁没有意义,只要看见蒋贵动耳朵,我们照旧开心。

我们问蒋贵,你生下来的时候耳朵就会动吗?

他说不,我这耳朵是练出来的。

你跟谁练的?

跟王大爹的梆子。

王大爹敲出的梆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更不会说话,怎么能教他练耳朵?

我们觉得蒋贵在骗人,他想跟王大爹学敲梆,就故意这么说。

村里人都知道,蒋贵想学敲梆都快想疯了。

有一次他对王大爹说,王大爹,你收徒弟吗?我想做你的徒弟。

王大爹说,好啊,可是你跟我学什么呢,学我发号施令吗?

不,我不学发号施令,我就想跟你一样,把梆子敲得那么好听。

王大爹盯住蒋贵。那双深色眼睛盯得蒋贵浑身灼热。

跟我一样?王大爹说,下辈子吧,下辈子估计能行。

这句话不代表拒绝,也不是嫌蒋贵笨,而是点明了蒋贵的身份。

蒋贵的身份在我们村独一无二。

解放那年,他父亲遭了枪决。他父亲拥有四十余亩田产,在地广人稀的山区,四十余亩也就是一眼能扫过的荒坡野地,够不上吃枪子儿的资格,他终于把这资格攀上去,是因为当过给白军。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张国焘、徐向前领着一支红军从鄂西经陕南,转战到了我们那架山。山上驻扎着刘存厚的部队。刘存厚是刘湘的同宗,当时有首民谣这样唱他:“打倒军阀,打倒军阀!刘存厚,刘存厚!是他妈个胖子,是他妈个胖子!当猪杀,当猪杀!”张、徐二人就是带红军来把刘存厚当猪那样杀掉的。刘存厚兵员不足,到处拉夫,蒋贵的父亲也被拉去了。都说他是胆小鬼,战火一开,他就搂着枪哭,还尿了裤子。这种对胆小鬼千篇一律的描述,我并不相信,我知道人是会红眼睛的,一旦红了眼睛,平时蚂蚁都怕踩死的人,也敢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刘存厚的部队实在经不住折腾,没几下就被压到山脚,跑回了老巢绥定府。蒋贵的父亲没有跟去,偷偷溜回了家。红军马不停蹄,追到绥定府外围的凤凰山,轰隆几声,刘存厚就带着金银和妻妾逃掉了,几领大麻袋在城门口被挤破,银元细软撒得遍地都是。红军忙于西去,没倒回来清算,蒋贵的父亲也便继续做他的农民。

但这笔账是记在那里的,记了将近二十年。

蒋贵的母亲生他那天,他父亲并不在场,因为他父亲那时候已被枪毙四个月了。那是午后时分,男男女女正在豌豆地里锄草,铲锄把地皮刮得噗噗响,蒋贵母亲的身体也在噗噗地冒泡。她已出了羊水,眼看就不行了。塄坎边傍山崚处有一个土洞,她就钻进那洞里,洞小身子大,她只把下半身戳了进去,头朝天仰着,双手撑在地上,连哼也没哼一声,就把蒋贵生出来了。当时还有人笑,说地主的儿子就是贱。——蒋贵的父亲是白军,母亲是地主。至今我不知道他母亲的娘家地处何方,只听说她娘家可了不得,田产占据半个乡。这么说来,那肯定是在更高的山上,否则她也不会嫁到我们村来。解放那年,她虽已当了两年媳妇,可出嫁时已年满十八,地主的帽子追几十里山路,还是稳稳当当地戴到了她的头上。除了她,我们村连一个真正的地主也不够格。

蒋贵知道自己的身份,但他常常忘记自己的身份。那是一个快乐的家伙。快乐就像长在他的身体里,且长在十分隐秘的角落,药去不掉,刀也割不掉,哪怕他母亲刚刚挨了批斗,或者他本人才被王大爹训斥过,转过身来,他就朝我们伸舌头扮鬼脸。他跟王大爹说话,也从不低声下气。

王大爹又问他,我的梆子有哪点好?

蒋贵说,你的梆子能把人敲哭。

但我听人说,我敲梆的时候,你并没有哭过,你都是扯着嘴皮子笑。

这倒是真的。蒋贵总是笑。此刻站在王大爹面前,他依然在笑。

既然王大爹这样说了,蒋贵觉得再笑就不合适,便把黑红的舌头伸出来,左右撩动。

脸皮上的笑水一样流到舌尖上,被他舔进胃里。

王大爹接着说,我敲梆是让全队社员听的,你敲给谁听?

敲给孩子们听。

王大爹的胸腔里弹出嚯嚯嚯的声音。由于身体佝偻,这声音一响,整个上半身都在颤动。

你婆娘都还不知道在哪个丈母娘家养着,哪来的孩子?

不是我的孩子,是村里的孩子。

王大爹的脸色变了,眉宇间浮荡起一种很奇怪的表情。你喜欢他们?

蒋贵说喜欢。

王大爹哼了一声,摇摇头,含混地说,你想讨好他们,没有用的,我告诉你,球用也没有!

然后他转身走了。

蒋贵站在原地,站了很长时间……

王大爹既没说教他,也没说不教他。但暂时肯定不会教他。蒋贵并不着急,不能学的时候,他可以听。山里的风向说变就变,雨也是说来就来,遇上这样的天气,王大爹的梆声很可能就是高翔太空的鹰,或者沉入水里的鱼,普通人的耳朵,捕捉不到鹰在太空滑翔和鱼在水里游动的细响,而蒋贵不想漏掉王大爹的任何一声梆子,因此他不能只长普通人的耳朵。开始,王大爹敲梆的时候,他都从西院跑到东院来听,但两院之间那十来丛坟山,构成一片死亡地带,死亡是无声的,坟里的骨头无声,坟上的泥土无声,生长在它们周围的万物,也沉寂得紧。这里是声音的禁区,蒋贵在此错过了最华彩的部分,惋惜得一整天心里都荒着。他不再往东院跑了,只蹲到西院外沿的碌碡上,侧向而听,风往哪边走,他的耳朵就往哪边动。在日久天长的磨砺中,终于练就了绝活。

练成之后,他首先表演给母亲看。母亲捂住嘴,差点儿笑岔了气。

母亲都会笑,孩子们肯定会笑。

那天他急急慌慌地就要出门,把绝活表演给我们看,母亲却拉住了他。

母亲说,儿哪,你这一辈子,怕只有当狗的命了,人家说你贱,你真的贱到家了。

蒋贵说,这世上又不是只有狗才会动耳朵。

是呀,母亲说,狗会猫也会,猪会牛也会,反正都不是人。

母亲像很伤感的样子,蒋贵却是乐呵呵的。他好像并不觉得当猫当狗有什么不好。

这让母亲越发难过。她把膀大腰圆的儿子搂进怀里,抚摸他跟他父亲一样狭长的脸。

在我的印象中,村里的妇人,除了蒋贵的母亲有一个完整的名字,别的都只有姓,称呼起来,后面加上一个氏字,比如张氏、王氏、李氏。这种称呼代表了一种传之久远的亲切感。蒋贵的母亲没有资格获得这份亲切。他母亲叫杨大珍。杨大珍有轻微的耳鸣,每次王大爹敲梆,她都支儿子出去听。当然,蒋贵并不要她的支吩,早就蹲到碌碡上去候着了。听队长安排,他不像别人把梆声忽略过去,只注意后面的话,他侧着脸,把耳朵挺起来,最轻微的梆子也不让逃走。

因为听梆声听得太专注,实质性内容却往往被他放过去了。当他心满意足地回屋,母亲问他:今儿个去哪里干活?他这才着了忙,诓骗说,王大爹只敲了梆,没安排活。

母亲知道他老毛病又犯了——他总是犯这种毛病,开口就骂:你这个不孝的畜生,去给我问来!

有一次蒋贵没听明白,到东院来问王大爹,王大爹正有个差事派他去大队部,他高高兴兴地应了命,忘了问话,更没回家告诉母亲,直接从东院往山梁上爬。那天杨大珍在家里煮好猪食,还没把儿子等回来,出门一看,院坝里空荡荡的,证明所有人都出工去了。她肩着一把锄头,站在院坝边张望。山里的活,一出门就要走上几里地,她只望见了乱石和荒草,望不见一个人,于是凭估计往酸梨树坡跑。跑到中途,遇见几个割牛草的孩子。那是一个星期天,当时学生要休息星期天,社员可没个准头,遇上双抢季节,星期天不休息,晚上也不休息,而且有一个动人的名字,叫“夜战”。

杨大珍把几个孩子扫了一眼,然后点名问我:他们是去酸梨树坡了吗?

我还没答话,桂东风抢着说:是。

杨大珍依然盯住我,我也说是,她就迈着小跑,往酸梨树坡赶去。

其实他们并没在酸梨树坡,而是在马桑湾,两者的方向刚好相反。

那一刻我心里有些愧疚,但很快,愧疚之心烟消云散。

桂东风奖给了我一把草,之后又奖了我半个梨子!桂东风比我大几岁,这倒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爸是村小的老师(我们村小只有一个老师,从一年级教到五年级),每天上下学的路上,他爸都让我们两层院落的学生结队而行,边走边呼口号,领队的是桂东风,领呼口号的也是他,那么长的句子,我一点儿也不懂,不知他是怎样背下来的。他还是学校红小兵大队长,而我年龄还小,连加入红小兵的资格也没有,看着他随时别在身上的那块鲜艳的红牌——没过多久改为少先队,戴红领巾——我向往得喉咙里伸出爪子。总之桂东风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被他奖励一把草和半个梨子,不压于他爸发给我一张奖状。

我们正在得意地嬉笑,杨大珍满脸汗水地踅了回来,又盯了我一眼,眼神凄哀。我正处于兴奋中,不愿意去理会她的心思,也根本没想起她儿子用耳朵带给我们的无尽的快乐。

她匆匆忙忙跑过之后,桂东风望着她的背影,高声唱:“打倒地主,打倒地主!杨大珍,杨大珍!是他妈个女的,是他妈个女的!当猪杀,当猪杀!”我也大声应和,并且越发的崇拜桂东风了。

那天,杨大珍被扣了工分自不待言,晚上还开会斗她。

老实说,我们村斗地主,开始斗得一点也不好玩。白天没时间斗,都是等天黑下来,各家各户把活路收拾得差不多了,才到东院集合。王大爹除了早上跑茅厕跑得急,敲梆时快节奏的部分两只手晃得分不出左右,做别的事都温吞吞的。如果没有月亮,十几盏煤油灯放在院坝中央,杨大珍勾腰垂头地傍煤油灯站着,王大爹坐在离她几米远的地方,从口袋里摸出叶子烟裹,头比杨大珍垂得还低,像烟叶上写着字,他需要以这种姿势才能认清那些字。好不容易把烟裹好,他有一口没一口地吸,直吸得在地上吐了一大片清口水,才问:人到齐没有?有人会说,张三还没到。王大爹说,那再等等。又过一阵,他问:张三来了没有?有人回答:张三来了,李四又走了。他说,那再等等。这么等来等去,我们这些小孩就熬不住瞌睡了。最可气的是,终于熬到人齐之后,王大爹却只是简简单单地说几句,就让大家自由发言。发什么言呢?都是交头接耳的,说些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话。这哪像斗地主,这简直就跟现在聚会喝茶一样,不同的是面前没有茶。大家嘴皮说干了,人也困了,满院坝都呵欠连天的时候,王大爹就咕哝一声:散吧。

你看这多么无聊!

我们村斗地主斗得像个样子,不是靠大人,而是靠我们这些孩子。这当然是后来的事情。

听到那声“散吧”,蒋贵铮地一声从青石坎上站起来——每次斗母亲,他都蹲到院坝边的青石坎上,那里处在人群的外围,处在黑暗的深处,他不声不响,一蹲就是小半夜——跑到母亲面前去,把她往背上捞。她母亲早已双腿僵硬,动弹不得。杨大珍躺到儿子背上,发出浅浅的呻吟,而蒋贵却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跟人说笑话;看见我们这些孩子个个没精打采,他声音响亮地招呼一声:注意了注意了!然后尽量把身子弯下来,耐心地表演动耳朵,直到我们乐开了花,瞌睡虫也跑个精光,他再背着母亲,摸黑往家里走去,边走还边问我们:比以前更好看了吧?

是的,他的耳朵动得越来越好了。他的耳朵完全模仿王大爹敲梆的节奏,由缓而疾,疾到高潮处,那干瘦的肉壳就像在跳踢踏舞。

同类推荐
  • 薛定谔之猫

    薛定谔之猫

    据资料显示,中日战争中是没有关中国战俘的战俘营的,中国战俘都是直接杀了或者送去做苦力。唯一的战俘营在沈阳,只关押欧美战俘。故事发生在1940年初,抗战爆发三年以后,正是中日抗战拉锯期,以雷子为首的八名战俘成功逃出日军战俘营,进入了战俘营旁巨大的原始森林山脉。战俘怀着喜悦和对未知前途的忐忑,在森林中不断深入,可迎接他们的却是一系列诡异的遭遇:没有活物的环境;异常漫长的白昼与黑夜;沉满腐尸的水潭;潜伏在身边的吸血怪物;以及一个不应该出现在原始森林中,却又确实存在的神秘机构……战俘营伪军军官邵德带领几个日军士官和一个排的伪军紧随其后进入这片森林,所遭遇到的各种奇怪现象也接踵而来:与外界离奇地没了联系;士兵接二连三死亡并消失。而紧跟着战俘逃亡路线,越来越多不可以解释的疑团出现。在这追捕过程中,邵德发现整个战俘逃亡事件与三年前同样发生在战俘营的另一起事件竟惊人般的雷同!并近乎绝望地察觉到自己和这一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自己与正被追捕的战俘雷子,和三年前同样逃出战俘营的战俘曹正等人正在慢慢重合……
  • 把他送回家

    把他送回家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中外探案推理故事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中外探案推理故事经典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共收有400个侦探推理故事,完全按照福尔摩斯的四大思维进行归类定位,但每个侦探故事却不是福尔摩斯的探案故事(因为福尔摩斯探案故事集图书市场上各种版本很容易找得到),而是从每一个思维出发,进行了主题的再选择再开掘。这些故事有古有今,有中有外,里面包涵较广,既有人们耳熟能详的大侦探、大警官,也有不为人们所知的小侦探、小警官,他们每个人都有着运筹帷幄的智慧、敏锐缜密的逻辑分析能力,掌握多种技能的科学知识、无所不知的百科万事通。
  • 人之初

    人之初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高校学系:学园禁地,校内惊悚事件(新惊魂六计)

    高校学系:学园禁地,校内惊悚事件(新惊魂六计)

    死亡的气味,让人如此胆寒心惊!绝对恐惧、凄婉、离奇、诡异!身临其境的感觉、凄婉的场景、恐怖的气氛、奇异的故事,一切,就发生在你我身边。吓到你胆颤-吓到你神经错乱!阅读时务必当心,胆小者切勿尝试!越恐怖越上瘾,让你冷彻骨髓、胆寒崩溃的恐怖故事。
热门推荐
  • 金国虎啸

    金国虎啸

    金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女真人是中华民族先民的一支,这是教科书上说的。但绝大多数中国人现在对金国和女真人都还存有误解。
  • 大唐修仙记

    大唐修仙记

    大唐边境的风在不停的飘荡的吹着,吹着的大唐边境的泥土带着一股芬芳的香气。一队西域吐蕃的人的马队正在朝大唐的方向驶来。马队上几个穿着吐蕃彩色条纹的衣服的吐蕃人,他们带着一封吐蕃王写给女皇武则天的信。信的内容是关于太平公主的……苏月明在大唐的治愈系修仙
  • 穿越贫家药女

    穿越贫家药女

    她是现代古医世家最没出息的三女儿,其貌不扬不说,还是一个惹人嫌的书呆子,这样的女儿,注定被掩没在优秀一辈的世家子孙里。直到,一觉醒来她,穿越了。“哎,来都来了,那就在古代闯出自已的一片。。。。天。。。吧!”简欢紧紧的托住了自已快要跌破的下巴,眼前这座草棚就是她的家?父亲瘸子,母亲包子,爷爷奶奶偏心,叔叔强势,婶婶凶狠,村里人鄙视,站在这个穷得叮当响的鬼地方,纵然是简欢也都想大骂出声,奶奶的,我嘞个去。好吧!即来之,则安之,贫家女怎么了?看咱如何翻身把歌唱,活出个“滋润”样来。采药卖药,行医救人,银子来名声响,小小年纪称大夫,农家女,踏京都,展风华,一朝成就王妃路,引蜂招蝶,桃花难躲,十二岁的丑丫头随手救起的华贵少年,五年之后,再次相遇,她已是娉婷少女,他是翩翩男子。“那个,恩你已经报了,你可以离开了。”她说,拿着他给的一百两银票。“对我来说,救命之恩,以身相许更合适。”某男低沉微笑。这是一个小农女蜕变成蝶的故事,也是一个男人宠一个女人上天入地的故事,一生一世一双人,喜欢的亲们一定不要错过哦!~
  • 成功人士不说

    成功人士不说

    短跑比赛,只差0.01秒,结果就会差很远。人生中,每天不起眼的细微差别,决定着一辈子的成败!本书从30种微小细节入手,总结了成功的方法,引总结了成功的方法,引用知名人士如马云、史玉柱、巴菲特、比尔·盖茨等人的亲身经验,告诉你为什么只要抓住平常日子中被忽略的机会,就能做出惊人的成就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本书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经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 神医废柴妃

    神医废柴妃

    慕容絮,天医世家继承者,遭遇背叛,魂穿地界,附身同名同姓少女身上。尼玛,此女是废柴?还懦弱自卑、受尽欺凌?没关系,有她强魂入住,看她如何逆转人生。界力?炼丹?乖乖,本小姐可是伟大继承者,这些小意思。废柴变天才,白痴变腹黑,一手炼丹,一手制毒,外有萌宠追随。契魔宠、拜名师、斗丹会,学院大陆遍地走,妖孽鬼帝紧追随。男强女强,强强联手,宠溺温馨,文文一对一!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家王妃太调皮

    我家王妃太调皮

    预言成真,2012年真的穿了。为了两餐只好去当乞丐了,可是乞丐也不好当,为了致富,决定玩‘碰瓷’。而那个被碰的主居然是个王爷。而且居然一见面就说要娶她。不过自己刚来王府,就跟他的小妾们大干了一场群架。以后的日子不鸡飞狗跳就怪了。果然,娶了也就算了,却不给她饱饭吃。非要逼她使用非常手段,自己找吃的。王爷马上被灭了威风。那个女人居然把自己的宠物煮来吃,说是饥不择食。正当以为以后生活能走上轨道了,却有许多奇怪的人来跟她要那个黑曼花,怎么回事啊?
  • 控球法师

    控球法师

    比“魔术师”约翰逊传球更好的是什么人?控球法师!
  • 妾无双-

    妾无双-

    传闻夜学士府的二小姐奇丑无比,又懒又蠢又多病却自小与英俊潇洒、才高八斗的尚书李延宗订亲,世人皆道一株仙草插在牛粪上。大婚前夕,李延宗爱上画舫花魁,舍却万金只为退婚迎娶美娇娘从此夜府二小姐成了风迎国最大的笑柄,再无人敢娶。传闻九皇子又傻又痴又多灾,出生时克死生母,任何人伺候他超过三个月均莫名其妙的暴毙所有和他订亲的女子非死即伤,传闻中的天煞孤星既使贵为一国皇子也无人敢嫁。皇恩浩荡,一纸圣诣成全了蠢女和傻皇子从此,又懒又丑又蠢又多病的夜二小姐和又傻又痴又多灾的九皇子便成了一家人从此,风迎国的皇宫开始鸡飞狗跳,妃嫔才人宫女太监无一安生且看这一对遭天下人嫌弃的男女如何玩转后宫,又是如何笑傲苍生《王爷让偶轻薄一下》已上市,实体书名《腹黑王爷要调教》,各大新华书店有售,淘宝网购买地址:http://m.pgsk.com/m.pgsk.com?id=13651536912&prt=1319273300778&prc=3推荐某夜的新文《悍妾当家》谢谢亲们的支持!-------------------推荐自己的完结文:《强嫁》:《枭妃》:《劣妻》:某夜唯唯一一本现代文。《丑妃无敌》:丑女不丑,帅哥很帅《坏坏相公倒霉妻》:温馨与阴谋共存《娘子你别太嚣张》:男扮女装,女扮男装反串《夫君,女子不好欺!》:《错惹狂帝》:《王爷让偶轻薄下》:已签约出版《七小姐》:连载中--------------------推荐朋友的文:《“娘娘”夫君》卫的文很特别,好看《主母无才》风的文很轻松,有趣《九师妹》开水的火文,超好看《笨女人》《天才丑妃》楠的文很有自己的特色娘子《重生之高门奴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