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82000000002

第2章 A1

蒋贵有一手绝活:他的耳朵能动。

他的耳朵就跟狗耳朵一样。

不管在院坝里还是山道上,只要发现小孩,他都大声招呼:注意了注意了!两只手凫水一样往自己怀里刨。于是我们围到他身边。他蹲下去,蹲到我们足够看清他耳朵的高度,他就开始表演。那耳朵背后的青色血管,扯来扯去,像蠕动的菜青虫,耳壳也随之一紧一收,有时还左右转动,逗得我们把肚子笑痛。大人不高兴我们这么笑,说男笑为痴,女笑为寡;又指着那些正在换牙的孩子说,看嘛,他们的牙齿就是被笑掉的!

这样的威胁没有意义,只要看见蒋贵动耳朵,我们照旧开心。

我们问蒋贵,你生下来的时候耳朵就会动吗?

他说不,我这耳朵是练出来的。

你跟谁练的?

跟王大爹的梆子。

王大爹敲出的梆子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更不会说话,怎么能教他练耳朵?

我们觉得蒋贵在骗人,他想跟王大爹学敲梆,就故意这么说。

村里人都知道,蒋贵想学敲梆都快想疯了。

有一次他对王大爹说,王大爹,你收徒弟吗?我想做你的徒弟。

王大爹说,好啊,可是你跟我学什么呢,学我发号施令吗?

不,我不学发号施令,我就想跟你一样,把梆子敲得那么好听。

王大爹盯住蒋贵。那双深色眼睛盯得蒋贵浑身灼热。

跟我一样?王大爹说,下辈子吧,下辈子估计能行。

这句话不代表拒绝,也不是嫌蒋贵笨,而是点明了蒋贵的身份。

蒋贵的身份在我们村独一无二。

解放那年,他父亲遭了枪决。他父亲拥有四十余亩田产,在地广人稀的山区,四十余亩也就是一眼能扫过的荒坡野地,够不上吃枪子儿的资格,他终于把这资格攀上去,是因为当过给白军。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张国焘、徐向前领着一支红军从鄂西经陕南,转战到了我们那架山。山上驻扎着刘存厚的部队。刘存厚是刘湘的同宗,当时有首民谣这样唱他:“打倒军阀,打倒军阀!刘存厚,刘存厚!是他妈个胖子,是他妈个胖子!当猪杀,当猪杀!”张、徐二人就是带红军来把刘存厚当猪那样杀掉的。刘存厚兵员不足,到处拉夫,蒋贵的父亲也被拉去了。都说他是胆小鬼,战火一开,他就搂着枪哭,还尿了裤子。这种对胆小鬼千篇一律的描述,我并不相信,我知道人是会红眼睛的,一旦红了眼睛,平时蚂蚁都怕踩死的人,也敢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刘存厚的部队实在经不住折腾,没几下就被压到山脚,跑回了老巢绥定府。蒋贵的父亲没有跟去,偷偷溜回了家。红军马不停蹄,追到绥定府外围的凤凰山,轰隆几声,刘存厚就带着金银和妻妾逃掉了,几领大麻袋在城门口被挤破,银元细软撒得遍地都是。红军忙于西去,没倒回来清算,蒋贵的父亲也便继续做他的农民。

但这笔账是记在那里的,记了将近二十年。

蒋贵的母亲生他那天,他父亲并不在场,因为他父亲那时候已被枪毙四个月了。那是午后时分,男男女女正在豌豆地里锄草,铲锄把地皮刮得噗噗响,蒋贵母亲的身体也在噗噗地冒泡。她已出了羊水,眼看就不行了。塄坎边傍山崚处有一个土洞,她就钻进那洞里,洞小身子大,她只把下半身戳了进去,头朝天仰着,双手撑在地上,连哼也没哼一声,就把蒋贵生出来了。当时还有人笑,说地主的儿子就是贱。——蒋贵的父亲是白军,母亲是地主。至今我不知道他母亲的娘家地处何方,只听说她娘家可了不得,田产占据半个乡。这么说来,那肯定是在更高的山上,否则她也不会嫁到我们村来。解放那年,她虽已当了两年媳妇,可出嫁时已年满十八,地主的帽子追几十里山路,还是稳稳当当地戴到了她的头上。除了她,我们村连一个真正的地主也不够格。

蒋贵知道自己的身份,但他常常忘记自己的身份。那是一个快乐的家伙。快乐就像长在他的身体里,且长在十分隐秘的角落,药去不掉,刀也割不掉,哪怕他母亲刚刚挨了批斗,或者他本人才被王大爹训斥过,转过身来,他就朝我们伸舌头扮鬼脸。他跟王大爹说话,也从不低声下气。

王大爹又问他,我的梆子有哪点好?

蒋贵说,你的梆子能把人敲哭。

但我听人说,我敲梆的时候,你并没有哭过,你都是扯着嘴皮子笑。

这倒是真的。蒋贵总是笑。此刻站在王大爹面前,他依然在笑。

既然王大爹这样说了,蒋贵觉得再笑就不合适,便把黑红的舌头伸出来,左右撩动。

脸皮上的笑水一样流到舌尖上,被他舔进胃里。

王大爹接着说,我敲梆是让全队社员听的,你敲给谁听?

敲给孩子们听。

王大爹的胸腔里弹出嚯嚯嚯的声音。由于身体佝偻,这声音一响,整个上半身都在颤动。

你婆娘都还不知道在哪个丈母娘家养着,哪来的孩子?

不是我的孩子,是村里的孩子。

王大爹的脸色变了,眉宇间浮荡起一种很奇怪的表情。你喜欢他们?

蒋贵说喜欢。

王大爹哼了一声,摇摇头,含混地说,你想讨好他们,没有用的,我告诉你,球用也没有!

然后他转身走了。

蒋贵站在原地,站了很长时间……

王大爹既没说教他,也没说不教他。但暂时肯定不会教他。蒋贵并不着急,不能学的时候,他可以听。山里的风向说变就变,雨也是说来就来,遇上这样的天气,王大爹的梆声很可能就是高翔太空的鹰,或者沉入水里的鱼,普通人的耳朵,捕捉不到鹰在太空滑翔和鱼在水里游动的细响,而蒋贵不想漏掉王大爹的任何一声梆子,因此他不能只长普通人的耳朵。开始,王大爹敲梆的时候,他都从西院跑到东院来听,但两院之间那十来丛坟山,构成一片死亡地带,死亡是无声的,坟里的骨头无声,坟上的泥土无声,生长在它们周围的万物,也沉寂得紧。这里是声音的禁区,蒋贵在此错过了最华彩的部分,惋惜得一整天心里都荒着。他不再往东院跑了,只蹲到西院外沿的碌碡上,侧向而听,风往哪边走,他的耳朵就往哪边动。在日久天长的磨砺中,终于练就了绝活。

练成之后,他首先表演给母亲看。母亲捂住嘴,差点儿笑岔了气。

母亲都会笑,孩子们肯定会笑。

那天他急急慌慌地就要出门,把绝活表演给我们看,母亲却拉住了他。

母亲说,儿哪,你这一辈子,怕只有当狗的命了,人家说你贱,你真的贱到家了。

蒋贵说,这世上又不是只有狗才会动耳朵。

是呀,母亲说,狗会猫也会,猪会牛也会,反正都不是人。

母亲像很伤感的样子,蒋贵却是乐呵呵的。他好像并不觉得当猫当狗有什么不好。

这让母亲越发难过。她把膀大腰圆的儿子搂进怀里,抚摸他跟他父亲一样狭长的脸。

在我的印象中,村里的妇人,除了蒋贵的母亲有一个完整的名字,别的都只有姓,称呼起来,后面加上一个氏字,比如张氏、王氏、李氏。这种称呼代表了一种传之久远的亲切感。蒋贵的母亲没有资格获得这份亲切。他母亲叫杨大珍。杨大珍有轻微的耳鸣,每次王大爹敲梆,她都支儿子出去听。当然,蒋贵并不要她的支吩,早就蹲到碌碡上去候着了。听队长安排,他不像别人把梆声忽略过去,只注意后面的话,他侧着脸,把耳朵挺起来,最轻微的梆子也不让逃走。

因为听梆声听得太专注,实质性内容却往往被他放过去了。当他心满意足地回屋,母亲问他:今儿个去哪里干活?他这才着了忙,诓骗说,王大爹只敲了梆,没安排活。

母亲知道他老毛病又犯了——他总是犯这种毛病,开口就骂:你这个不孝的畜生,去给我问来!

有一次蒋贵没听明白,到东院来问王大爹,王大爹正有个差事派他去大队部,他高高兴兴地应了命,忘了问话,更没回家告诉母亲,直接从东院往山梁上爬。那天杨大珍在家里煮好猪食,还没把儿子等回来,出门一看,院坝里空荡荡的,证明所有人都出工去了。她肩着一把锄头,站在院坝边张望。山里的活,一出门就要走上几里地,她只望见了乱石和荒草,望不见一个人,于是凭估计往酸梨树坡跑。跑到中途,遇见几个割牛草的孩子。那是一个星期天,当时学生要休息星期天,社员可没个准头,遇上双抢季节,星期天不休息,晚上也不休息,而且有一个动人的名字,叫“夜战”。

杨大珍把几个孩子扫了一眼,然后点名问我:他们是去酸梨树坡了吗?

我还没答话,桂东风抢着说:是。

杨大珍依然盯住我,我也说是,她就迈着小跑,往酸梨树坡赶去。

其实他们并没在酸梨树坡,而是在马桑湾,两者的方向刚好相反。

那一刻我心里有些愧疚,但很快,愧疚之心烟消云散。

桂东风奖给了我一把草,之后又奖了我半个梨子!桂东风比我大几岁,这倒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爸是村小的老师(我们村小只有一个老师,从一年级教到五年级),每天上下学的路上,他爸都让我们两层院落的学生结队而行,边走边呼口号,领队的是桂东风,领呼口号的也是他,那么长的句子,我一点儿也不懂,不知他是怎样背下来的。他还是学校红小兵大队长,而我年龄还小,连加入红小兵的资格也没有,看着他随时别在身上的那块鲜艳的红牌——没过多久改为少先队,戴红领巾——我向往得喉咙里伸出爪子。总之桂东风是我心目中的英雄,被他奖励一把草和半个梨子,不压于他爸发给我一张奖状。

我们正在得意地嬉笑,杨大珍满脸汗水地踅了回来,又盯了我一眼,眼神凄哀。我正处于兴奋中,不愿意去理会她的心思,也根本没想起她儿子用耳朵带给我们的无尽的快乐。

她匆匆忙忙跑过之后,桂东风望着她的背影,高声唱:“打倒地主,打倒地主!杨大珍,杨大珍!是他妈个女的,是他妈个女的!当猪杀,当猪杀!”我也大声应和,并且越发的崇拜桂东风了。

那天,杨大珍被扣了工分自不待言,晚上还开会斗她。

老实说,我们村斗地主,开始斗得一点也不好玩。白天没时间斗,都是等天黑下来,各家各户把活路收拾得差不多了,才到东院集合。王大爹除了早上跑茅厕跑得急,敲梆时快节奏的部分两只手晃得分不出左右,做别的事都温吞吞的。如果没有月亮,十几盏煤油灯放在院坝中央,杨大珍勾腰垂头地傍煤油灯站着,王大爹坐在离她几米远的地方,从口袋里摸出叶子烟裹,头比杨大珍垂得还低,像烟叶上写着字,他需要以这种姿势才能认清那些字。好不容易把烟裹好,他有一口没一口地吸,直吸得在地上吐了一大片清口水,才问:人到齐没有?有人会说,张三还没到。王大爹说,那再等等。又过一阵,他问:张三来了没有?有人回答:张三来了,李四又走了。他说,那再等等。这么等来等去,我们这些小孩就熬不住瞌睡了。最可气的是,终于熬到人齐之后,王大爹却只是简简单单地说几句,就让大家自由发言。发什么言呢?都是交头接耳的,说些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话。这哪像斗地主,这简直就跟现在聚会喝茶一样,不同的是面前没有茶。大家嘴皮说干了,人也困了,满院坝都呵欠连天的时候,王大爹就咕哝一声:散吧。

你看这多么无聊!

我们村斗地主斗得像个样子,不是靠大人,而是靠我们这些孩子。这当然是后来的事情。

听到那声“散吧”,蒋贵铮地一声从青石坎上站起来——每次斗母亲,他都蹲到院坝边的青石坎上,那里处在人群的外围,处在黑暗的深处,他不声不响,一蹲就是小半夜——跑到母亲面前去,把她往背上捞。她母亲早已双腿僵硬,动弹不得。杨大珍躺到儿子背上,发出浅浅的呻吟,而蒋贵却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跟人说笑话;看见我们这些孩子个个没精打采,他声音响亮地招呼一声:注意了注意了!然后尽量把身子弯下来,耐心地表演动耳朵,直到我们乐开了花,瞌睡虫也跑个精光,他再背着母亲,摸黑往家里走去,边走还边问我们:比以前更好看了吧?

是的,他的耳朵动得越来越好了。他的耳朵完全模仿王大爹敲梆的节奏,由缓而疾,疾到高潮处,那干瘦的肉壳就像在跳踢踏舞。

同类推荐
  • 把他送回家

    把他送回家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小说通过保尔·柯察金的成长道路,告诉人们,一个人只有在革命的艰难困苦中战胜敌人也战胜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国、人民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才会创造出奇迹,才会成长为钢铁战士。
  • 这不是真的

    这不是真的

    所不同的只是我们谋生的方式和日常状态的差异。就完全和过去不一样了。在别人眼里,夜已经很深了,我还在灯下看着校样。,看待世界的眼光以及对这个社会(包括了许许多多的事)的理解,我已经四十一岁了。是的,我是一位作家。中年作家。是的,作家也许会有点与众不同?不,有些报刊上有时仍然会称我为青年作家。叫青年作家似乎也没人有意见。当然,只要一过了四十。一个男人,事实上我们与别人在本质上根本没有任何的不同。这是我的又一本新书。只是我自己知道,事实上我已经毫无争议地跨入了中年,或者说是壮年?四十岁,是人生的一道坎
  • 宫

    “那年你对我说,人生最难的事情是‘坚持’,你还说,如果我有灵魄,就来到你身边,生为男子就助你夺天下,生为女子就成为你的妻。这一世,我是男子,帮你得到了安稳的天下,下一世,我要成为你的妻,和你比翼双飞……”
  • 你是第八个(希区柯克最悬疑的故事集)

    你是第八个(希区柯克最悬疑的故事集)

    本书辑录了希区柯克经典推理小说近三十篇。这一个个小故事,似乎都是发生在人们身边的事情,但是通过希区柯克的演绎,它们变得意味深长,引人入胜。希区柯克通过镜头缓缓道来,在不知不觉中你就落入了他用时间和空间布下的迷宫,那一个个慢镜头透射出一处处角落暗藏着的人性的阴暗。在阅读希区柯克的推理小说过程中,你能够体会到他作品所表达出的复杂性及其蕴涵的多义性,从而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一种快乐和艺术享受。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重生之曼珠沙华的诅咒

    重生之曼珠沙华的诅咒

    “君霆,如果有来世,你会娶我吗?”她看到男子的点头,欣然而笑。是谁,忘川河边等待千年,是谁,固守着那份承诺,重生时,半边脸上所开放的那曼珠沙花是对她的诅咒,她是这个学校里最丑的女生,当青春穿过繁华,当岁月透起荒芜,此生只有她一人孤单而行,直到她遇到了他。
  • 他爹,认命吧

    他爹,认命吧

    但是,本是个快乐无忧的实习小护士,谁能告诉她,可为什么穿成了一个“木乃伊”?好吧,为什么当她打算与大酷男结婚的时候,哪知从楼梯上摔下来居然就穿越了。看在一直照顾她的大酷男的份上,她原谅那个让她来到这里的命运之神。穿越也就算啦,她居然怀孕了!--情节虚构,想她沙箬,请勿模仿
  • 农家小地主的幸福手册

    农家小地主的幸福手册

    传说一个人一生能吃9吨食物……为毛作为吃货的自己,一半都没吃完就挂了?神马?穿越之后还可以接着吃?一朝穿越,刚睁眼就是苦哈哈的农村……还是最苦逼的童养媳啊有木有,未来婆婆吆三喝六,未过门的要死相公,各种有的没的JP亲戚。好!未来婆婆吆三喝六?那就炖了!小姑子没事找茬?点着炸了……
  • 凉拌太子妃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改变人生的88个好习惯

    改变人生的88个好习惯

    养成好习惯,改掉坏习惯 好习惯能够造就人,坏习惯可以摧毁人。好习惯与坏习惯没有明显的界限,就看每种习惯产生后果的好坏。 莎士比亚说得好:“习惯若不是最好的仆人,它便是最坏的主人。” 这句话很有意思,如果真的让坏习惯主宰了自己的生活,它就是你“最坏的主人”。坏习惯摧毁人,好习惯成就人。因此,要想做一个成功的人,就请从养成良好习惯或者说从改变坏习惯开始。本书分十章,分别从健康、学习、时间管理、礼节等多个角度入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并配以动听的故事,娓娓道出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 命定贵妃

    命定贵妃

    这是一个爱与等待的故事真是倒霉到家,相恋四年的男朋友移情别恋,还害我穿越到一个史书上没有记载的陌生皇朝----盛濯皇朝,遇见皇朝传闻中冷酷无情的三皇子,并且跟他相爱。但是重重误会让我无奈跟他分开。难道真爱都要经历过严格考验才能实现?三年后,他已经成为盛濯皇朝最尊贵的万人敬仰的皇帝,而我却流浪宫外,还带着一个二岁半的儿子!看着那酷似他的小人儿,自己真能潇洒地忘记他吗?我应该选择再次接受,跟随他,并且接受他的三宫六院?还是应该选择做武状元夫人过着逍遥惬意的生活?或者应该跟随一直对我一往情深的他去浪迹天涯?这是一本围绕着爱情而展开的书,情不自禁的爱,让人为它生为它死。让人羡慕和妒忌的女主欧阳若舞,让人敬慕的痴情皇帝濯硕,让人心酸和惋惜的濯墨……紫的第一本书,文笔或许一般,但故事情节很不错的哦。套一位亲的话:那是一个特别的不同凡响的构思!看完全书只需4块8元钱(即480点潇湘币!)值得一看哦!(*^__^*)...紫色为本书做了一个视频出来,个人感觉还可以,音乐,图文并茂,希望你们喜欢!视频地址是?prand=1
  •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
  • 我家娘亲很护短

    我家娘亲很护短

    推荐新书《媳妇撒个娇呀》强大到令人恐怖的宝宝,无赖到令人跳脚的娘亲,外带一只萌宠小吃货,开始了精彩的人生之旅。“看上娘亲了?卖进青楼!”“打娘亲的主意?往死里揍!”某女不干,“儿子,不得无礼!想娶我,报身价、报现金、报家产……”某男怒了,“想娶这个蠢女人的,先到我这报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