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700000012

第12章 身份重建:英语世界对《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的书写(1)

中国传统评论家在讨论文学作品时,一贯采取知人论世的观点。这种传统要求读者在接触作品时应结合作者的身世、人品、境遇等知识,更好地推断作者本来的意图,了解作者的风格。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自古以来,文学讲究言志、缘情,既然文学作品起于心,发于言,要深入了解作品,似乎应先了解其作者。近人王国维也曾说:“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他认为从作者的生平、境遇可了解作者的性格特点及创作目的,由此又可逆推作品中所体现的意旨,通过这样的方法,读者总是可以理解作品的。在此传统的影响下,中国学者在研读古人著作时总是对作者产生一定的兴趣。

新批评以前的西方文学理论对作者也是十分关注的,主观批评、心理批评、美学批评等批评方法都将视线放在作者身上。但是,就在评论家们过度关注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以及忙于从作品中挖掘作者的真实身份时,俄国形式主义高呼“文学性”的回归,接着,美国“新批评”学派将读者的眼光拉进文本本身,再后来,解构主义大师罗兰?巴特更是向世人宣告“作者已死”。作者在作品完成之后,其身份便从创作者转变成读者,他本人对作品的理解不足以影响其他读者、评论者对作品的理解。事实上,作品在完成以后,是一个完全开放的文本,每个人都可能对其做出不同的解释。但是,从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的研究状况来看,尽管以文本为中心的批评观念对文学理论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还是有不少学者试图从作者刘勰的身世、学术渊源等方面破解《文心雕龙》。由于年代久远,作者的心思遥不可测,甚至连刘勰的历史身份都模糊不定,《文心雕龙》的研究者们只能从渺茫的历史资料中寻找到一丝作者的信息。或许我们可以说,他们所做的一切,其实是为了给自己的阅读和理解找到来自作者的支撑,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不得不重建作者的身份。

$第一节 通变:经(古)典主义者刘勰

英语世界关注刘勰思想渊源的学者大多把刘勰称为经(古)典主义者(Classicist)。这一词最早是指17世纪在欧洲,特别是法国逐渐形成并流行起来的文艺思潮,奉行者因为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被称为“古典主义”。一些《文心雕龙》研究者把刘勰称为“古典主义者”,主要是因为“宗经”思想在《文心雕龙》全书中贯穿始终。不论是文体的沿袭,还是创作形式的规范,刘勰都归结到经典之上 。《序志》篇中提到:“唯文章之用,实经典枝条……详其本源,莫非经典。”由此看来,刘勰在理论和实践上均追随上古经典,不愧为“古典主义”的典范。

但是,英语世界的研究者们在指出刘勰的“古典主义”的同时,也认识到他在文学思想上的创新和求变。早在1953年,施友忠就在一篇题为《刘勰〈文心雕龙〉中的古典主义》(“Classicism in Liu Hsiehs Wenhsin Tiaolung”)的论文中阐释了刘勰“古典主义”的特殊性。施友忠指出,由于刘勰尊崇“自然之道”,认为真情实感是文章之本源,因此他在追溯经典的同时,又倾心于自发的情感,并非一味复古。我们看到,不论在《辨骚》、《通变》还是《时序》中,刘勰都流露出对文学形式发展观的认可。刘勰说“夫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通变》),同时,他又声明各种变化“轩翥出辙,而终入笼内”,可见,他宗经的目的是借复古而革新。他又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时序》),可见文学创作要与世推移,结合时代的变迁而进行。施友忠认为,刘勰这种发展的文学观和复古主义并不相同。刘勰在《文心雕龙》下篇中更是毫无保留地将笔墨放在“文”上,尽管他不时表现出“尊经”的态度,总的来说,却是将口惠献给了经典,而将真心留给文学的本质。

另一位学者纪秋郎沿袭了施友忠关于刘勰二元思想的论点,再次提出刘勰的古典主义不是复古主义,而是在古旧中出新、传统中求变的改良古典主义。纪秋郎在论文《古典主义者刘勰及其通变观》(“Liu Hsieh As a Classiscist and His Concepts of Tradition and Change”)中简要介绍了刘勰的生平,关于其身世记载只寥寥数言,虽然看不出刘勰学术思想的缘起,却道出了当时的学术风气和背景。结合当时的世情和《文心雕龙》的内容,读者可以推测刘勰的思想主要以儒家思想为主,并带有崇佛的倾向。六朝时期,儒家思想式微,学术氛围较为自由,为中国文学的成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此时文人对美的追求催生了众多艺术精品,为后世文学作品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美学基础。然而,对形式的过度追求同时又产生了追新、猎奇的不良文风,而这恰为刘勰所鄙夷。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刘勰的《文心雕龙》横空出世,既有回归经典之倡导呼号,又有救治时弊之良苦用心。刘勰的古典主义首先表现在他对儒家经典的推崇上。在刘勰的眼里,儒家经典是一切文学创作的典范,而当时追求新奇的文学创作之风则值得怀疑。正如纪秋郎所指出的,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新”、“奇”等词,往往带有偏离正统、矫揉造作等贬义,且常与“正”、“雅”等词相对。风雅之兴,关键在于“志思蓄愤”,故真情实感必不可少。“昔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辞人赋颂,为文而造情。”(《情采》)因此,刘勰提出的“文心”,正是对当时浮夸矫情的文风开出的一剂良药。

同时,纪秋郎对刘勰的创作形式提出了一些疑问:刘勰这样一个崇尚经典的古典主义者,为什么在创作时却会使用当时流行的骈文形式呢?这两者之间似乎有一定的矛盾。纪秋郎指出,刘勰本人首先是一个艺术家,对美有着强烈的意识,或许他无法为求真而放弃对美的追求,但也不能容忍为美而丧失真理。刘勰的这种矛盾心理在《文心雕龙》前五篇中均可见端倪。比如《原道》中的道,不仅强调自然之本质,还强调“道之文”,实为真与美的融合。尽管刘勰口中的圣人通常是孔子,“经”也多为儒家经典,但他所征的“圣”和宗的“经”又不能完全概括为儒家的内容。尽管刘勰以儒家经典为救弊的良方,但他并非要以文载道。刘勰所倡导的变革始终是由审美动因所推动的。因此,纪秋郎认为,不应该把刘勰和重申“文以载道”的古文派倡导人韩愈相提并论。

此外,纪秋郎认为《正纬》和《辨骚》对理解刘勰的古典主义至关重要。《正纬》篇虽辨明“纬”之“伪”,却提出其“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也就是说,“纬”虽非经典,但事丰辞腴,极富想象力,也可以成为文学创作的素材。由此看来,经典并不是文学创作唯一遵从的典范。《辨骚》一篇更表明刘勰不是一个彻底的古典主义者。纪氏注意到,《文心雕龙》中常带贬义的“奇”到了《辨骚》里却成了屈原的优点。《辨骚》第一句就是“自风雅寝声,莫或抽绪,奇文郁起,其离骚哉”,突出《离骚》之奇丽。该篇一一剥析《离骚》有悖经典之处,但这仍不妨碍作者对《离骚》的高度评价,称其为“雅颂之博徒,而词赋之英杰也”,所谓“取镕经意,亦自铸伟辞”。从刘勰对纬书和《离骚》的态度,纪氏得出结论:“说刘勰是一个古典主义者,并不等于说他是一个盲目守旧、不思创新的复古主义者,也不等于说刘勰想借文学为承载儒家哲学思想的工具……作为当时优秀文人的代表,刘勰钟情于美文;作为一个典型的中国人,他又恪守中庸之道:他所驳斥的是过度的修辞,而不是修辞本身。”该文后半部分专门讨论刘勰的通变观,由此更进一步说明刘勰作为“古典主义者”所持的二元的、历史的观点。

“古典主义”一词,实出于欧洲,有其特定的历史渊源和内涵,和西方文化传统息息相关。施友忠和纪秋郎都试图借用这个西方文论的术语来阐述刘勰的宗经思想,这有着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是,二者都注意到刘勰的宗经思想与“古典主义”在某些方面的契合,认为用classicism一词可以概括刘勰思想的一些特点。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则是,翻译和跨语言文化文学批评中必然遇到某些障碍。施友忠和纪秋郎的论文都采用了英语,而且文中基本上没有出现拼音式的新造词和汉字,这说明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精通汉语及中国文化的汉学家,他们的目标读者应该比这个范围更广,比如包括比较文学研究者、对文学批评理论感兴趣的普通读者等。因此,如果完全用传统中国文学批评话语来阐释,会产生语言上的隔阂,可能在英语读者群中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史中本来就缺乏定义明确、逻辑清晰的话语,如果要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困难就更大。因此,二者都试图用英语文化中早已被接受的概念来阐释传统中国文化中刘勰的思想。这有如佛教思想初传中国时翻译者采用“格义”的方式,借助儒家、道家学说来传播佛教思想。尽管这种介绍会因为语言文化的不对等而产生一些事实的偏离,但在向海外推介刘勰及《文心雕龙》思想的初期是有一定效果的。

当然,有些学者逐渐意识到这种挪借方式的弊处,认为用古典主义(classicism)一词来概述刘勰的创作思想是有问题的。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古典主义”本身是一个源自欧洲的概念,尽管和刘勰的宗经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契合,但不论从时代、地域还是传统根源来说,都并不能覆盖刘勰创作思想的全部。捷克汉学家欧德瑞奇?克拉尔教授(Oldich Krl)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大多数研究者在把刘勰称为“古典主义者”时,理解是相当狭隘的,以为古典主义就是向传统靠拢,而传统毋宁说就是“经”。克拉尔教授指出,要正确理解刘勰的“古典主义”,首先要理解classicism的种种内涵,比如它可以是一种“受经典文化结构典范启发的整体,它承认经典的伦理、审美价值标准是可行的方法,能使过度生长的文化所产生的剩余或丢失得到简化,以达到自然的简约、精练和实用,最终通过所有这些达到新的文化和平与和谐,达到一种新的稳定状态,建立文学新秩序”。从《文心雕龙》产生的时代背景来看,刘勰的宗经思想确实与“古典主义”多有重合之处。古典主义不仅仅是对经典的推崇和重复,刘勰关于文学的设想其实也十分开放。从刘勰对文体、文类的讨论中可以看出,刘勰的文学概念涵盖了当时百花齐放的文学创作。他的目的不过是重建文学的和谐秩序,还文学以真实、自然的本来面目。因此,克拉尔认为,刘勰的基本审美观是古典主义的,然而他的古典主义中留下了许多变化的空间。他一方面强调传统秩序及延续性,另一方面又突出创新与变化的趋势。因此,刘勰的“古典主义”具有足够的灵活性,试图在理想的、经典的基础上与求变求新的观念达成动态的平衡——这正是理解刘勰的“古典主义”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文心雕龙》各章的分析,克拉尔重新认识了刘勰的“通”“变”观念。他认为,“变”是从个人通过创作行为对总体的文学形式进行创作这个层面上来看的,其结果是文学的创新。而“通”表现了文学整体基本特质的延续,比如保持文学的自然秩序,特别情况下,可以包含或贯穿于“变”之中。“通变”中“变”是核心,“通”只是附属于“变”的概念。刘勰所表现的古典主义其实是中国传统的另一种体现,他希望文学能稳定地发展,遵从一定秩序,在“天人之道”中得到巩固;同时,他又小心地游走于边界之间,为自己的论述留有一定的空间。

克拉尔的这番论述对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学者应该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他不但厘清了“古典主义”一词的含义,同时使读者对刘勰的宗经思想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从他的研究中,我们能够得到一个启示:在跨异质文化的交流中要正确对待“拿来主义”,既要吸收富有生命力的外来思想,又要坚持自身文化特色。只有合理地使用他者的话语,才能使本土话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与壮大。

$第二节 还原——史料记载中的刘勰

在知人论世传统的影响下,中国学者对刘勰的身世十分感兴趣。然而,刘勰的身世在史料中只有寥寥数笔,这更激发了学者挖掘刘勰身世的好奇心。英语研究当中,同样有人认为还原刘勰的历史面貌对研究《文心雕龙》有着重要的作用。美国学者吉布斯(Donald Gibbs)就曾专门对刘勰的身世进行讨论。

同类推荐
  • 若我足够好,终将遇见你

    若我足够好,终将遇见你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种好姑娘:或弱柳扶风,或英姿飒爽,或嗲言撒娇,或才华横溢……如果不被接受,她能继续下去的力量;如果遭遇挫折,她能有重新再来的勇气。她应该是冬日的暖阳,不仅能温暖你,也能让你的世界变得明亮。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能安安分分地守住自己的好姑娘,一点一点地朝未来努力,一点一点地向对方迈进,也不失为最质朴的幸福。虽然将来未知,却终究握在自己的手上。每个人都应该努力,用最好的自己,遇见最适合的那个人。
  • 动物诗篇

    动物诗篇

    在江西,谷雨是播种的季节,也是诗歌生长的季节;是春雨催醒万物的季节,也是诗歌召唤诗人的季节。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时任江西省省长的邵式平同志的倡导下,谷雨诗会应运而生。诗人们相聚在谷雨时节,朗诵诗歌,探讨诗艺,诗歌与春天共生共荣,诗情与时代、与故乡同调同韵。春光如羽,春雨如丝,在江西生机蓬勃的大地上,诗歌如花,粲然开放。
  • 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

    忘不了的那些人和事

    有的,就是活着———即使在现实世界上不在了,会结识许多人,也永远活着。在记忆中流失了; 有的却历久弥新,人的一生,怎么也忘不了。本书所记,被时光带走了,就是那些忘不了的人和事。忘不了,经历许多事
  • 山水旧城谙(指尖上的中国)

    山水旧城谙(指尖上的中国)

    《指尖上的中国:山水旧城谙》在对诸如北京的四合院和胡同、上海的十里洋场、杭州的西湖和灵隐寺等各城市代表建筑和名胜的回忆中,我们不得不感叹民国城市都有着其独特的魅力和氛围,尤其是在沧桑的历史轮转中,每一座历史名城都演绎过精彩的故事,留下过无数动人的传说。
  • 李清照的红楼梦

    李清照的红楼梦

    曹雪芹和自己的家人难道有如此深仇大恨?非要一一揭露自家老底。李清照和《红楼梦》,一个宋一个清,能有什么关系?两者之间的巧合,难道真的只是巧合吗?还历史一个真实的曹雪芹,还世人一部真正的《红楼梦》。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银域之王之送你一世倾城

    银域之王之送你一世倾城

    “别叫我师傅,你的死活和我毫不相干!”他乃一城之主,却掉份儿成了幼女监护人。她,是他的徒弟,却也钟情于他。他,是魔族之后,也是她的养父。她爱他,可是他的心底并没有她,痴守等候能否换他一个回眸?他被人暗算,她拼死相救。她只求一个答案:“我原为你倾情一生,你可愿送我一世倾城?”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妖惑异世

    妖惑异世

    莅临异世,御兽降妖,她风生水起;危机四伏,杀仙斩魔,她素手遮天;且看顶级异能者如何玩转异世,逆转乾坤!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色痞后:朕的皇后太坑人

    绝色痞后:朕的皇后太坑人

    某天真无邪小公主被自己的皇兄坑了,嫁给了邻国冷酷薄情的少年帝王,他看她碍眼,她看他无趣,终于有一天,某皇上忍无可忍:“赫连非夜,马上从朕的视线里滚出去!”回给他的还是那一双漆黑的星眸无辜眨巴着:“皇上,你这是在歧视美女吗?你可以不喜欢我,但是你不能歧视我,这样是不道德的。”他将她扔出了寝宫,却在不经意间将心也扔给了她!此文乃《皇后很极品》跟《痞子王妃闹离婚》的续集,敬请期待。
  • 养妻为患:妖孽魅君别纠缠

    养妻为患:妖孽魅君别纠缠

    只听说是养虎为患,有没有听说过养妻为患的?这小娘子平日胆小,榻上乖巧,每日将她安置怀间,逗弄一番。一个不注意,小娘子被他养刁了,反扑之,还很大爷的说,一日不喂她,馋的慌。等等,她不是胆小如鼠么?“夫君,我确实胆小如鼠,可是,我还是没能忍住,被你的美色吸引了,来,乖……。”靠之,他是男人,君临天下的帝王,怎能被一个女子压,怒,钳制她的下颚……“夫君,听话,有糖吃,不听,今晚睡帝宫外面去。”小娘子一脸乖巧,毫无怯意的再他耳畔呢喃。某妖孽哑然,看吧,这就是他养出来的,他傲视天下,可从未想过自己也会干出如此勾当。唉,养妻为患不过如此。简介太短,各位看官,欲知后事,请进……
  • 绿手掌

    绿手掌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