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66600000007

第7章 巴罗克时代(1)

歌剧和清唱剧的诞生

1600年至1750年之间,是音乐发展史上的很重要的时期,它处于最伟大的音乐时代——音乐古典时代——之前。巴罗克时代开始了这一时期稍后的阶段,看到了歌剧和清唱剧以及奏鸣曲和交响曲的诞生。这一时期的乐曲,是以“调性”原则为基础创作的。也就是说,如同我们今天的音乐,它是以大、小调的方式写作的。这是文艺复兴理念的结束。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雕塑家和作曲家,都能献身于清澈明净的希腊式的理想。这些你可以从拉裴尔的画中看到,从帕莱斯特里纳的无伴奏合唱的弥撒曲中听到。

现在,巴罗克成为主流艺术风格,艺术家开始急切地寻求以前从来无人抵达的领域。巴罗克早期伟大的音乐家是克劳迪奥·蒙特威尔迪(1567-1643),你很快就会读到他的事迹。他也放弃了纯净的理想,开始展开全新的形式的斗争。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听见以前从未听过的人民的苦难,也听见人民的欢乐。蒙特威尔迪不怕在作品中表现人,而且取得了成功。正因为如此,他能够成为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音乐的早期发展中有许多不解之谜。我们不知道所有的答案,可至少,我们知道歌剧于1597年诞生于佛罗伦萨。

这个热爱艺术的城市,对文学和音乐极感兴趣;1570年,一个文学和艺术家的社会团体——佛罗伦萨卡梅拉塔成立了。它的会员是一些热爱音乐的贵族,如乔万尼·巴尔第,弗尼奥伯爵。后者的宅邸中又能常见到歌唱家雅各布·佩里和朱利奥·卡契尼,音乐理论家吉罗拉莫·梅和文森佐·伽利略(世界著名天文学家伽利略的父亲),以及诗人渥太维奥·林奴契尼。这些人聚在一起交流思想,伽利略似乎是他们当中精神上的领袖。1581年,他出版了一部名为《新旧音乐的对话》的书籍,可以说一时成为佛罗伦萨年轻的音乐爱好者的“圣经”。

“古人只用一架里拉琴一个声音就能激发强烈的热情,现在为什么唱一样的歌词要用四五个声音,以至于无法分辨它们?”他问。“我们必须摒弃复调的方式,回到古朴简洁的道路上去。”而1602年,卡契尼在其发表的《新音乐》一书序中写道:“我想,创作一组和声、一组音乐的观念,其中高贵的克制,应高于对歌词的偏爱。”这些人沉溺于对美的崇拜,无休止地谈论着戏剧词曲的组合,虽然他们对于词曲孰更重要始终达不成一致的意见。时至今日,对这个问题的意见仍未统一,二十世纪前期,里查德·施特劳斯(1864-1949),写他的歌剧《随想曲》,仍然遇到这个问题,只不过他给予较好的处理罢了。事实上歌剧的成功,词和音乐都不可偏废。

1592年,巴尔第离开佛罗伦萨之后,卡梅拉塔会社的聚会改在雅各布·科尔西——一个有天赋的业余诗人和音乐家屋里。音乐剧在这里创作和被试验。诗人渥大维奥·林奴契尼和作曲家雅各布·科尔西,创作了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部歌剧的《达夫尼》。这部歌剧演出于1597年,以后两年被重复演出。不久,他们的第二部作品《埃里迪斯》获得了更大的成功。1600年9月6日,在令人瞩目的权贵和艺术家观众之前演出。今天,我们知道林奴契尼和佩里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早期的“歌剧”。这还谈不上是多么杰出的作品,乐团的规模小,作曲家要求“伴奏不必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合唱部分的写作缺少卓越的风格,诗人和作曲家毕竟都是“业余的”。可是,他们的成功是巨大的,他们的作品,为伟大的天才蒙特威尔迪完成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突破铺平了道路。

1567年克劳迪奥·蒙特威尔迪出生在克雷莫纳。他二十二岁时,以歌唱家和维奥琴琴师的身份为曼图亚的亲王们工作。此时,他已经出版了好几部作品集,而且很快就显示出他恢弘的想象力和绝妙的创造力。阿莱山德罗·斯特里吉奥,曼图亚政府的秘书写了一部歌剧《奥菲欧》,他要求蒙特威尔迪为它谱曲。在《奥菲欧》中,管弦乐团积极参与了剧情的展开,并帮助营造舞台上的情绪。1607年2月22日,这部歌剧第一次在曼图亚亲王的宫殿中演出。这一次,观众似乎破例地认识到,他们面对着一位天才;他们为蒙特威尔迪喝彩。

1613年,蒙特威尔迪来到威尼斯,这里对这种新音乐剧怀有极大的热情。在佛罗伦萨、曼图亚和罗马,歌剧通常在宫廷剧院内演出,观众是应邀而来有选择的客人,而威尼斯却有一个更民主的环境,1637年就有一座公共歌剧院开放,不久又有许多歌剧院追随其后,歌剧自此开始属于人民。任何人只要有钱就可以买票,不言而喻,大家都可以进歌剧院。我们获悉,威尼斯的每个堂区都有歌剧院,至十七世纪末期,已经有350多部不同的歌剧在16座不同剧院演出过。这似乎令人难以置信,要知道,威尼斯当时的人口仅为150 000人。威尼斯人真不愧为歌剧迷。

1643年,蒙特威尔迪在威尼斯去世。此前,他创作了他最后的两部伟大的歌剧《归来的尤利西斯》和《波皮厄的加冕》。300多年后的今天,两部歌剧再次上演时,仍然显示出巨大的强力和激情——它们是现代意义上的真正的杰作。蒙特威尔迪75岁的创作《波皮厄》,艺术上丝毫不见老化的迹象。如同每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他是一个真正的革命者。他并非无视传统的东西,然而在音乐上,他创造了至今仍受喜爱的新的艺术形式。他把真正的激情带到了剧台上。爱与恨,善良与邪恶,妒嫉与暴力,这些要素仍是歌剧的生命。

当然,那个时代,并不是所有的歌剧都是处于和蒙特威尔迪同一水准的艺术作品。他的学生卡瓦利写了42部歌剧,大多数是迎合公众口味的。他创作的歌剧,为了迎合不同趣味,采取了悲喜剧的成分和大量的情节。威尼斯的观众表现得不太好。1715年,希尔·冯·乌芬巴赫,一位德国建筑师,在一座叫做圣保罗的豪华歌剧院看歌剧时,吃惊地看到观众向艺术家们投掷土豆和橘皮,甚至掷到了他们身上。

威尼斯的舞会设计者,为使名家作品臻于完美,必须努力创造富于想象力的效果,诸如水中的海怪,天空中降临的女神、飞鸟,以及从群山豁口露出的一座宫殿,也可能是一座监狱。卡瓦利的同时代人安东尼奥·切斯蒂(1623-1669)写巴罗克风格的歌剧,怪物体随着独唱宣叙调、合唱曲、宏大的场景和奇特曲表演。1667年,他的歌剧《金苹果》在维也纳上演。上场的歌手有一千多人,可谓耗资巨大,不过皇室补足了经费亏空部分。

音乐剧又称严肃歌剧。它是严肃的,却不必是悲剧;大多数歌剧,如同好莱坞的影片,有一个幸福的结局。遇到剧本作家和作曲家江郎才尽之时,他们就嵌入一段芭蕾,即使它与剧情无关,没有人会对此在意。歌唱家们表演绝妙的唱技,一些女歌手很强健,这种表演对她们不成其为问题。台上真正的英雄是唱女高音或女低音的阉人歌手,即阉割了的男歌手,他们有男人的有力的肺和歌喉。他们的影响延续至今。作曲家似乎总喜欢写“女扮男装的角色”,让女人唱男人的角色,像在里查德·施特劳斯的歌剧《玫瑰骑士》中的屋大维那样。

十七世纪的作曲家中,我们应该记住阿莱山德罗·斯特拉代拉(1642-1682)和阿莱山德罗·斯卡拉蒂(1660-1725)。此二人都写歌剧、康塔塔和清唱剧。康塔塔和清唱剧、歌剧是有区别的,它们没有舞台布景,而是靠艺术感染力激发观众的想象力的。康塔塔可以有很多变化,包括独奏曲、二重奏曲、三重奏曲、宣叙调和大合唱,全部由管弦乐三重奏曲、宣叙调和大合唱,全部由管弦乐团的流动的音乐加以连接。清唱剧一般以宗教题材为主题,可是我们后面将看到,韩德尔、海顿和斯特拉文斯基创作了非宗教主题的清唱剧。1600年,最早的清唱剧从圣菲力普·内里在罗马建立的圣玛丽亚教堂的祈祷室中唱出来,它以音乐对话形式讲述《圣经》故事。一个合唱队以牧歌风格围绕这个主题演唱,中间由独唱演员间隔开。后来,合唱队有了别的功能——既能反映听众的感觉,像在古希腊悲剧中那样,又能营造战斗和风暴的气氛。

斯卡拉蒂写了近700部康塔塔,115部以上的歌剧和许多的宗教作品;他也是意大利序曲的创始人。一部作品由三个乐章(快板、慢板、快板)组成,首演于1685年左右,这显然是古典交响乐的先声。作为一条规则,每支乐曲必须以一个快速、欢快的乐章结尾,以留给观众一种生动的情绪。

十七世纪的手稿和印刷乐谱,对伟大的演奏家们演奏时音乐发出怎样的声音,只给了我们一个粗略的概念。作曲家仅仅给出一首乐曲的轮廓,表演艺术家进一步用装饰音烘托和渲染。装饰作用在所有的巴罗克艺术中是很突出的,音乐家和歌手研习现在人们在练习曲中用到的“装饰方法”。著名歌唱家能唱难度很大的“花腔”段落——乐谱的每一节上的几个快速的音符,音乐创作中也有这种训练。每个乐器演奏者,都希望在作曲家创作的简单旋律上加上复杂的装饰音。管弦乐队总是由一些基本乐器——键盘乐器、鲁特琴和竖琴——支撑着。当弦乐器和管乐器要强调全乐曲的艺术效果时,演奏者必须在空白的低音谱线上配上合声。

早期巴罗克为键盘乐器,包括管风琴和拨弦古钢琴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音乐。新风格的大师是吉罗拉莫·弗雷斯科巴尔第(1583-1644),罗马圣彼得大教堂的管风琴师,他以绝妙的即兴演奏而闻名遐迩。朱士普·贝恩尼,这一时期的著名传记作家,记述有三万观众在圣彼得大教堂听他演奏。他创作了多种形式的管风琴曲——托卡塔、坎佐尼、幻想曲——用灵感和艺术感染力。弗雷斯科巴尔第的影响一直延续到十八世纪,尤其是在德国,他的风格通过他的学生弗洛贝格和坦德尔得到延续,后来又由天才的约翰·塞巴斯第安·巴赫发展到不可逾越的巅峰。

⊙巴罗克风格和巴罗克音乐

巴罗克(Baroque)一词来自法语,可溯源至葡萄牙语barroco,意即“变形的珍珠”,被评论家用来指十七世纪及十八世纪前期的建筑艺术、绘画艺术和音乐作品。这一时期,上承文艺复兴,下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代。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讲究清晰、 统一和协调。巴罗克风格的产生,是因为当艺术中感情的因素急遽增加,明净清澈和完美的形式被表达感情的需要所压倒时,要表现情感的强烈的效果,必须发展一种新的风格。因此,巴罗克风格的作品初受贬抑,被认为“俗丽凌乱”“缺乏均衡性”,以后被接受而成为为盛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

复调音乐于巴罗克音乐仍占据主导地位。巴罗克音乐的特点是华丽而富于装饰,加入很多的装饰性音符;节奏强烈、短促而律动,旋律精致。

音乐知识

⊙假面与女角的反串

公元前三至二世纪的罗马,尚没有演员戴着假面具表演。直到公元前一世纪,著名喜剧演员罗斯齐乌斯的时代,才开始使用假面具。这时女角通常由男角扮演。但在滑稽剧中,不戴假面具出场的演员中,也有女人。

音乐知识

⊙关于康塔塔

康塔塔(cantata)通常包含了宣述调、咏叹调、合唱和管弦乐,是一种多乐章声乐套曲。它与清唱剧相似,规格不大,内容简约,重于抒情,常以序曲开始,合唱告终。小型的康塔塔,可以是一首咏叹调,通常在家庭社交场合表演。大型康塔塔,则有管弦乐队伴奏,适合更大的场合演唱。

康塔塔产生于1600年前后,(此一词为意大利作曲家阿格兰迪最早使用)稍后在英、法、德等国流行,在巴赫的创作中达到巅峰。

奏鸣曲的诞生

巴罗克时代不仅看到了歌剧、清唱剧的诞生,而且还看到了器乐曲的发轫。不同的音乐形式——奏鸣曲、组曲、大协奏曲——出现了。十七世纪的作曲家在使用术语上是混淆不清的。他们可以称一支乐曲为“奏鸣曲”抑或“交响曲”,尽管以我们现在的眼光看,一支奏鸣曲和一支交响曲没有任何相似之处。1649年,一个叫坎普腾的尼古拉的人发表了为一两种乐器谱写的“交响曲”。1701年,汤姆玛索·安东尼·维塔莱称他的一支乐曲为“奏鸣曲的协奏曲”。一支“为小提琴谱写的奏鸣曲”实际上由三人奏出:一个低音弦乐器和一架键盘乐器为小提琴伴奏演出。另一方面,比亚吉欧·马里尼写了“三重奏”,由两种乐器演奏:即小提琴和管风琴。比亚吉欧之所以称它们为“三重奏”,他说,是因为管风琴师弹奏两部分——一部分用一只手,而巴赫的管风琴三重奏是由一个人奏三部分,除了两只手外还得加上脚。

最早的奏鸣曲出现在萨洛蒙·罗西的《双人舞交响曲入门》(1607)一书中。萨洛蒙·罗西是曼图亚王室的一名小提琴师。(我们得多多感谢热爱音乐的曼图亚的亲王们;想一想蒙特威尔迪。)他所作的27首乐曲中,有15首带有成为巴罗克风格室内乐基础的三重奏奏鸣曲的特征。

室内乐是在家中,而不是在教堂和剧院演奏的音乐。这里的“家”不是指寻常的家,而是指豪富贵族或枢机主教的典雅的宅邸。创作室内乐的比亚吉欧·马里尼(1595-1665),大约也是作曲家中第一个专业的小提琴演奏大师。1617年他的作品1号《Affetti;Musicali》获得出版,一个系列27支乐曲,冠有芭蕾舞曲、交响曲、奏鸣曲、坎佐尼、咏叹调等名称,可“分别用小提琴、小喇叭和其他任何乐器演奏”。

十七世纪中叶以后,两种主要的作品形式是组曲(由几支舞曲组成)和奏鸣曲,不是室内奏鸣曲(包括程式化舞曲),就是四个乐章的“慢-快-慢-快系列的”教堂奏鸣曲。这些形式的“发明权”不属于任何一个人,可是,不同的作曲家试验这些形式,而且创作出新的版本。他们的作品由几个乐章组成,一般是三至六个乐章,而且常有名家的段落加在里面。莫扎特诞生前十二年,韦拉西尼在一部奏鸣曲集的序言中写道:“……就你所希望的,从每支奏鸣曲中选两三个乐章,就足以组成一支相称的奏鸣曲。”

最伟大的奏鸣曲作曲家是意大利的阿堪吉娄·科莱利(1653-1713),他出生于博洛尼亚附近的弗西格纳诺。巴赫给予他很高的评价,他是通过他的协奏曲了解他的作品的。科莱利的《编织者》(此名称起源于古代葡萄牙和西班牙舞蹈),用了一个可爱的慢板乐章,作为变奏曲的基础,它经常被演奏。科莱利也是最早的名副其实的小提琴演奏大师,是他确立了小提琴作为一种重要的独奏乐器的地位;他被称做小提琴演奏古典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技巧至今仍为所有教授小提琴课程的基础。他写的东西不多:两部“教堂三重奏”、两部“室内三重奏”和一部独奏奏鸣曲和协奏曲的书;可是,他的名字是不朽的。他没有为廉价的效果耗费心力,他要用小提琴表现微妙的人类的声音。

同类推荐
  • 达·芬奇笔记

    达·芬奇笔记

    1651年,一位名叫拉斐尔·杜弗里森的法国出版商根据达·芬奇笔记手稿整理出版了《达·芬奇笔记》。笔记手稿非常随意,稿纸凌乱,没有排序和编码,有的甚至是达·芬奇用左手写成的反书——后人需拿镜子才能破解。手稿无所不谈,但中间不连贯,同一页稿纸上有可能开头说天文,中间谈声音原理,最后说色彩,许多文字写在稿纸边缘。这些即兴的议论,闪耀着真知灼见的光辉,给后人以无穷的智慧的启迪。配上达·芬奇手绘的图片,本书具有极高的欣赏和保存价值。
  • 著名建筑(生命百科)

    著名建筑(生命百科)

    在埃及早期的历史上,皇室的宫殿都有设防的塔楼及胸墙。而这些建构物纵使在往后失去军事价值时,仍出现于领导阶层的庄院上。在第十二王朝时,埃及已扩充疆土至整个尼罗河流域,为了保卫他们新获的南方边境。
  • 歌剧的误会

    歌剧的误会

    《杨燕迪音乐文丛:歌剧的误会》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有关歌剧的散文和评论。歌剧作为特殊的艺术体裁,其间必然涉及音乐、文学、戏剧、景观、舞蹈等各类艺术品种的交叉与融通。就“音乐人文”的关切而论,歌剧自然是最适合这一解读视角的音乐种类之一,这也是杨燕迪教授近年持续关注歌剧并从事歌剧解读和批评的个中缘由。这些篇什中,有的属于歌剧原理性的散议,有的是具体歌剧的导赏性剖析,有的则是歌剧演出之后的评论……所涉及的歌剧作曲家和剧目基本属于在国内舞台上演过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针对从未在中国舞台上亮相过的现代歌剧的引介。
  • 中国古代文人画

    中国古代文人画

    文人画亦称“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以别于民间画工和宫廷画院职业画家的绘画。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地阐明了文人画理论,对于文人画体系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文人画在发展过程中,创作的主体始终是文人,创作的思想源泉是传统文化,在表现形式上,不断吸收宫廷和民问艺术,在复古和创新的交织中演进。
  • 短片也风流:50部欧洲最新获奖短篇评介

    短片也风流:50部欧洲最新获奖短篇评介

    本书收集了50部在国际知名电影节上最新获奖的欧洲短片,以出品时间为序,对各部分影片进行介绍、评赏,像万花筒一样,能让我们了解到欧洲丰富的短片创作。
热门推荐
  • 伤痕惋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伤痕惋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轰雷狂飚(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轰雷狂飚(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矮油我的笨笨笨娘子

    矮油我的笨笨笨娘子

    当一个懒女人穿到了一个笨女人身上,会有怎么样的传奇。(一对一,纯属虚构,请勿模仿)君上邪,君家的十三小姐,却是最笨最傻的一个,别人都叫她白痴小姐。(小广告)《女扮男装:长生》穿前:被踩!被踩!被踩踩踩,踩死了!穿后:我踩!我踩!我踩踩踩,踩死了!穿越前,魔法考试:零分!零分!零分!除了零分,还是零分!穿越后,魔法考试:六十!六十!六十!除了六十,再多没有!在魔兽纵横的赫里斯大陆上,亦如行舟,不进则退。死后重生的她犹如惊鸿乍现,耀人眼球,看她如何在魔兽的世界当中,横行于天下。◇◇◆片段一:◆◇◇魔法考试,君上邪懒懒地靠在树上,浑身就像是没有骨头一样。“莎比,一百分!”当老师评分结果出来后,迎来一阵喝彩声,“下一个,君上邪!”君上邪三个字,嘘声不已。君上邪打了一下哈哈,眼睛一挑,邪光慑人。阴风一起,君上邪还是站在了原地。“手肘,护膝,后背,脚腕。。。六十分。。。”再多一分没有,想扣一分做梦。君上邪满意地笑笑,“正好正好,一分不多,一分不少。”当初的废柴女,褪去慵懒的外衣,冷傲逼人,君临天下。开拓出赫里斯大陆的新纪元。》《废帝霸妃》《绝妻》《残后风华》一露走来《天价皇后》吴笑笑《狼妃》舒歌《大牌淑女》风间名香《魑魅魍魉之主》安想然《小恶妃》安想然《第一庶女》爱心果冻————隆重推荐果冻的新文!!!《家有闲妻》爱心果冻
  • 这个杀手好诱人

    这个杀手好诱人

    她,是现代排行第一的佣兵杀手,冷酷无情,心狠手辣!她,是镇国将军家的白痴傻小姐,懵懂无知,天真童趣!当有一天,她变成了她,是天意弄人?还是命中注定?现代的冷酷杀手一朝穿越,竟变成了人们口中的痴傻小姐,老天,咱能不这么搞笑成不!既然让我再活一次,那么我若不活的精彩纷呈逍遥无比,岂不是辜负了老天的这份心意?众人皆笑她痴傻,却不知在痴傻的面具之下停驻的却是另外一个风华绝代,睿智无双,疵瑕必报的强大灵魂!再不似往日般的任由尔等笑骂欺辱!你以为自己俊美无双,英武不凡,一个痴儿配不上你?哼,姑奶奶还真就不要你,谁爱要谁要!什么?当着众朝臣的面甩了你很没面子?哈!那又关我何事!我不过是个痴儿,你还要我顾全你的面子?当有一天,痴傻小姐改头换面,神采飞扬,惊才绝世的出现在世人面前!什么?后悔了?想让我回来?对不起,咱对你没兴趣!考虑?好吧,那你就排队等候吧,要是在排到你之前,就找到了顺眼的,那就只有对不起了!本文女主心狠手辣,冷酷无情,宁愿我负天下人,也不要天下人负我!但是对真心相待之人,却是不复无情,反而百倍真心的回报!善伪装,小腹黑,非善类!-------------------------------------------------------------------------------------------------美女有滴!美男更有滴!!!此文不止讲爱情,亲情,友情,主仆情谊,都将华丽丽的上演,精彩多多,不要错过!作者声明,一旦开坑,必将填满,绝不弃坑,所以请亲们放心收藏哦!-----------------------------------------------------------------------------------------------推荐自己同类型新文:《特工小姐很逍》风逍遥,Z国专属特工杀手A组组长。特点:腹黑,狠辣,狂妄,多面,还有最最重要的,就是死也不吃亏!凤逍遥,运城凤家嫡长女。特点:孤僻,自闭,不屑争取,受闷气。还有最最重要的,死要面子活受罪!当有一天,从不吃亏的她成了死要面子的她!凤家足不出户,传闻丑陋,体弱的嫡长女,立即惊艳世人。
  • 三星堆之101个谜

    三星堆之101个谜

    如果有人问,中国最神秘的图书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山海经》。如果有人问,中国最具魅力的青铜文明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三星堆……三星堆,一座古城,一个迷失的古国,跨进三星堆,就是跨进一座谜的城,一个谜的国度。
  • 帝后谋

    帝后谋

    三年前,南泱下嫁给草包美人四皇子,助他登基,其后却垂帘执政,毒害亲夫,天下唏嘘——真狠!三年后,南后被废,第一权贵之门南家举家流放,皇帝亲手弑妻,她却死而复生,天下又唏嘘——你妹!我们的宗旨是:像开挂一样虐小三,顺带和皇帝来场说谈就谈的婚后恋爱。
  •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

    《一日一省大全集(超值金版)》撷取了大师先哲的智慧,篇篇蕴含振聋发聩、发人深省的生活真理,促使你扪心自省,将你思想中浅薄、浮躁、消沉、自满、狂傲等污垢涤荡干净,让你在反思中重新认识自己,从反思中获取前进的力量。把“省”当成每日的功课,让它深植在你的心里,你就能理清生命的脉络,并让你的人生之路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心量有多大,事业就有多大;心能容多少,成就就有多少。
  • 陪孩子轻松走过高三

    陪孩子轻松走过高三

    本书作者不仅是一位高三教师,同时也是一位备考家长。本书记录了作者本人在高三教学和自己作为备考家长的经历。她所陪考的孩子,在她的陪考下,在高三一年中综合成绩一路上升,并如愿考取一所“211”重点大学。
  •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本书是一部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的奇书
  • 行走在心灵深处

    行走在心灵深处

    《行走在心灵的深处》,更像是作者的心路历程,涵盖了这些年一路走来的所思、所想、所感、所爱。在每一篇真情流露的文章背后,都充满了作者对家人和朋友、工作与生活的由衷感激。